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总复习 (2)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0088595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6.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总复习 (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总复习 (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总复习 (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总复习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总复习 (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欧姆定律总复习一、复习要点1、导体、绝缘体在自然界中,常见的导体有各类金属、人体、大地和各种酸、碱、盐的水溶液等。而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纯水、空气等都是绝缘体。由微观结构来分析:二者的区别在于导体中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在金属中,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酸、碱、盐溶液中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是正、负离子)。而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束缚在原子的范围之内,不能自由移动。2、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持续存在的条件:闭合电路和电源。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负电荷的一种)定向移动方向相反。在实际电路中: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由电源正极流向负极。3、电路的三

2、种状态:通路:处处连通有电流的电路。开路:某处断开没有电流的电路。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相连的电路。短路时电路中会有很大电流,会把电源烧坏或使导线绝缘皮烧毁,这是绝不允许的。局部短路是指直接用导线将电路的一部分两端相连,致使电流不通过该部分电路,局部短路可用来改变电路的连接状态,对电路不一定有危险。4、串联电路特点:电路中电流没有分合,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其它元件。只要一处断开,电路中就没有电流通过,所有用电器都不工作,所以串联电路各元件同时工作,同时停止,互相影响。串联电路只需一个开关,开关所在的位置对电路控制作用不变。5、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

3、地连接起来的电路。结构: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分有合,电流分开的点叫A点,电流汇合的点叫B点,如图所示。并联电路中没有分支的地方叫干路;分开以后的路径叫支路。特点:并联电路中有两条以上的电流路径。各支路上的元件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表现出一种选择性。开关与被控制元件串联,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能控制本支路。6、电流表使用规则两要要把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电流要由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两不要被测电流不要超过表的量程不要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上两看清看清表所用的量程看清所用量程下的最小刻度值7、滑动变阻器:构造:用电阻率较大、粗细均匀的铅锑合金制成,如图所示。原理:靠改变电阻线连入电

4、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作用:可以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在电源电压太大时,还可以用来控制电流不要过大,以达到保护电路的目的。电路符号: 使用方法及要求:a. 使用前要了解滑动变阻器上的铭牌b.跟需要改变电流强度的电路元件串联.c.四个接线柱中:上、下各取一个连入电路.d.电阻变化取决于瓷筒上接了线的接线柱,滑片P与其靠近,电阻减小.e.连入电路时,滑片P应放在连入阻值最大的位置.8、欧姆定律:通过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变形公式:UIR,R。串、并联电路I、U、R特点电路图电流II1I2II1I2电压UU1U2UU1U2电阻RR1R2串联电路电压和电阻成

5、正比 并联电路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拓展: a、串联:当R1=R2=Rn时,其总电阻; 并联:当时,其总电阻。b、两个电阻并联等效电阻c、不管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中,某个电阻的阻值增大,电路的总电阻都是增大;如果电路中电阻的个数增多,则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增大,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减小。二、典型例题1、关于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中必有正电荷在做定向移动;B、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中的电荷静止不动;C、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可获得持续电流;D、电流方向可能和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一致分析与解: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有可能正负电荷相向移动。导体

6、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做热运动;持续存在的条件:闭合电路和电源。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反向。答案:D。2、如图所示,A、B两个验电器,B不带电,A带正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连接A、B两验电器的金属球瞬间A、电流方向从A到B;B、电流方向从B到A;C、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从A到B;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从B到A.分析与解: 先明确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再弄清电子从哪儿转移到哪儿,最后再判定电流方向。A带正电,说明A缺少电子,当用金属棒连接A、B两验电器时,由于电荷相互作用,电子将由B运动到A,电流方向则是由A流向B。答案:AD。3、某同学为了探

7、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与各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设计电路如图所示,开关能够控制整个电路。请完成电路连接。该同学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A1指针向右边偏转出刻线范围,则他的电路连接问题出在_。 分析与解: 并联电路的连接关键在确定电流的分开点和会合点。他的电路连接问题出在电流表A1应使用较大量程。电路正确的连接是:4、如图所示,灯L1和L2是_联的,若电源电压是8V,电压表的示数是3V,则灯L1两端电压是_,灯L2两端电压是_.分析与解: 灯L1和L2是串联的,灯L1两端电压是3V,灯L2两端电压是5V,要注意的是电压表是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5、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将A.

8、不变;B.变大;C.变小;D.等于电源电压。分析与解: 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大,因为灯L1被局部短路,电压表从测量串联电路中的分电压,变化为测量电路的总电压。答案:BD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压表AV1示数增大,V2的示数增大BV1示数减小,V2的示数增大CV1示数减小,V2的示数减小DV1示数增大,V2的示数减小分析与解: 在串联电路中,由于R的变化,引起I的变化,从而引起某个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从图中看:R1和R2串联,V1测的是R1两端电压U1,V2测的是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画出便于分析的局部电路图:滑片P向右移动,变阻器电

9、阻增大,根据I,总电压不变,总电阻变大,电流I减小致使U1的变化:U1=I R1,其中R1不变,I减小,U1减小。U2的变化:U2UU1,U不变,U1减小,U2增大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公式U2IR2分析U2的变化不易得到结论,因为I减小,R2增大,两者的乘积如何变化是个未知数所以采用先分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再分析变化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的方法更好。答案:B。7、如图所示,闭合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的示数将_(选填 “变小”、“不变”或“变大”)分析与解: 电路R1、R2是并联电路,电流表测的是R1的电流,画出便于分析的局部电路图 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流过R1的电流为I

10、1,U不变,R1不变,I1不变。也可以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各支路互相不影响,所以流过R1的电流不变。答案:不变。8、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分别为4A,3A,6A。则电阻R1、R2、R3的阻值之比等于 A3:4:2 B3:6:2 C2:1:3 D3:1:2 分析与解: 电路中三个电阻是并联关系,电流表A1测量R2、R3的总电流,电流表A2测量R2、R1的总电流,电流表A3测量R1、R2、R3的总电流,根据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通过R1的电流2A,通过R2的电流1A,通过R3的电流3A,根据各支路电阻之比等于各支路电流之比的反比。答案:B。9、如图,电

11、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滑片从点向点移动的过程中,两只电压表1、2的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1、 2。M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且M12,则确定1和2的大小关系是:_。 分析与解: 因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1等于2两端电压变化,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因为阻值增大而增大,1和2两端电压都是减小,答案:12。10、如图所示,已知R22R1,电源电压U10V,且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并调节滑片P使它位于R3的A处,这时流过R3的电流为IA;后断开开关S,并调节滑片P,使它位于R3的B处,这时流过R3的电流为IB,电压表示数为3V若两次电流IAIB21求:(1)先后两次电压表示数比;(2)RA与

12、RB之比 (a) (b) (c)分析与解: S闭合,P在A,电路如图(b),S断开,P在B,电路如图(c)已知:,U10V,U13V,(1),(2)由上式,U12 U123V6V, 由图(b)UAUU110V6V4V, 由图(c)串联:,U22 U123V6V, UBUU1U210V3V6V1V,。11、如图所示电路中,总电压一定。灯L在两端电压为4V时,电阻为8,且正常发光,灯的电阻不受温度影响。当开关S断开时,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之比为6:7;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改变了0.4A。求:电源电压;电阻R1的值。 分析与解: 开关S断开时,R2、RL、R1串联,电路连接如图甲;开关S闭合时,R2、R1串联,电路连接如图乙。RL =8图甲中电流I0.5A,总电压不变,图乙中电阻减小,电流增大。III0.5A0.4A0.9A,;所以,R1R2RL810。 图乙中,总电压UI(R1R2)0.9A109V, 图甲中,;6U17U2UL,6IR17IR2IRL得6R17R2RL 将R210R1代入,得13 R178,R16。 用心爱心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