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第2期)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0057514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第2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第2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第2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第2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第2期)(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第2期)方翰青 谭 明摘 要:本研究主要采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测量工具对303名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部分高职生进行职业决策时自信心偏低;在性别、生源、独生子女情况、兼职经历、工作意向等方面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方面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两因子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具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关键词: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基金项

2、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适应性实证研究”(课题编号:B-b/2011/03/24)。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311(2014)02-0066-06作者简介:方翰青,男,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心理、心理测量;谭明,男,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杂志社社长,编审,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江苏常州 21300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是在职业决策理论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 Taylor 和 Betz在社会学习和认知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结构,最早提出了

3、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概念1。本研究将它定义为“个体对自己成功进行职业选择等相关活动所需能力的信心程度”。社会支持是一个具有多元结构的概念,它既包含环境因素,又包括个体内在的认知因素,它直接反映了个体与他人间的相互作用。本研究认为,社会支持是以个体为中心,个体及其周围与之有接触的人们,以及个体与这些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所构成的系统。本研究主要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两方面入手,分析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现状、特征和影响因素等,并探讨其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关系,有利于高职生对自身条件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估,并做出积极的改变,对高职院校完善学生社会支持体系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

4、研究对象本研究被试为长三角地区高职院校的学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0份,有效问卷303份,有效回收率为75.8%。有效被试分布如表1所示。表1 样本分布情况项目高职生人数性别男生202女生101年级大二176大三127生源城镇120农村183独生子女情况独生子188非独生子115兼职经历有237无66工作意向明确182未明确121N303(二) 研究工具1.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本研究所采用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是由彭永新和龙立荣参照 Betz 和 Taylor 的“Career Decision Making Self Efficacy Scale(CDM

5、SE)”编制的,共计39 个项目,包括5个维度,即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本量表采用5 点计分,“1”表示完全没有信心,“2”表示有一点信心,“3”表示有一些信心,“4”表示比较有信心,“5”表示完全有信心。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19。2.支持评定量表本研究所采用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由肖水源1986年编制,并于1990年修订,共计 10个项目,包括3项客观支持、4项主观支持以及3项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这三个维度。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0.89-0.94),问卷中一些题目的选择项与在校高职生的实际情况不太符合,在个别语词上作了修改。3.研究方法通过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6、 SPSS 17.0 for window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二、研究结果(一)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现状1. 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总体特征(1)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及各维度的得分情况MSD自我评价18.975.02收集信息28.766.52选择目标28.246.68制定规划25.635.85问题解决22.455.07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123.5425.99如上表所示,表2为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的平均值为123.54,标准差为25.99。(

7、2)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诊断分析为了诊断出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层次水平,本研究采纳该量表的修订者彭永新的方法,将“总均分加、减一个标准差”作为参考标准,将总得分进行不同层次水平的划分,总均分123.54,标准差25.99。具体分值分布如下表3所示:表3 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层次水平划分效能层次决策比较有困难决策有一些困难决策有一点困难决策几乎无困难分值范围149.53根据上述标准,在所调查的高职生被试中,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不同层次水平的人数分布情形如表 4 所示。表4 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各层次人数分布表人数百分比(%)决策比较困难4213.9决策有一些困难11638.3决策

8、有一点困难8929.4决策几乎无困难5618.5N303100.0如表4所示,决策比较有困难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3.9%,决策有一些困难的占38.3%,决策有一点困难的占29.4% ,而决策几乎无困难的人数仅占18.5%。2.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差异性研究结果(1)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表5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t检验的结果男生(MSD)女生(MSD)tp自我评价18.975.1918.994.700.040.97收集信息28.976.6928.356.16 0.790.43选择目标28.516.8027.726.45 0.960.34制定规划25.755.9825.385.60 0.

9、530.60问题解决22.895.0721.584.97 2.12 0.04*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124.9926.42120.6524.98 1.940.17如表5所示,不同性别的高职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仅“问题解决”高职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2)年级差异研究结果表6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年级差异t检验的结果大二(MSD)大三(MSD)tp自我评价19.515.2618.244.602.230.026*收集信息29.407.0027.885.682.080.039*选择目标29.347.0026.735.923.50 0.001*制定规划26.476.162

10、4.465.203.08 0.002*问题解决23.305.3221.284.463.57 0.000*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127.8026.94117.6523.473.80 0.000*如表6所示,不同年级的高职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的得分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5个维度中,大二的高职生在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上得分的平均值极其显著地高于大三学生,在自我评价和收集信息这2个维度上,大二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大三学生。(3)生源差异研究结果表7 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生源地差异t检验的结果城镇(MSD)农村(MSD)tp自我评价18.934.9419.005.090.110.91收集信

11、息28.696.6428.816.450.150.88选择目标28.036.5528.386.780.440.61制定规划25.485.9225.735.820.370.72问题解决22.015.1122.745.041.240.22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122.9326.11123.9525.980.370.74如表7所示,在高职生中,不同生源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各维度得分并无显著差异。(4)是否独生子女差异研究结果表8 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t检验的结果独生子女(MSD)非独生子女(MSD)tp自我评价18.744.6619.355.571.010.31收集

12、信息28.866.2328.616.99 0.320.75选择目标28.186.3628.357.210.210.83制定规划25.625.4725.646.450.040.97问题解决22.314.8322.695.450.630.53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123.7823.73123.1629.410.460.84如表8所示,在高职生中,是否为独生子女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各维度得分并无显著差异。(5)是否有兼职经历差异研究结果表9 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是否有兼职经历上的差异t检验的结果兼职(MSD)未兼职(MSD)tp自我评价19.315.0917.774.602.21 0.03*

13、收集信息29.056.5727.736.281.460.15选择目标28.586.7327.056.421.650.10制定规划25.805.9325.025.560.960.34问题解决22.765.0521.355.022.01 0.045*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124.9226.41118.6123.981.860.08如表9所示,仅自我评价、问题解决两项有兼职经验的高职生得分显著高于无兼职经验者。(6)是否有明确工作意向差异研究结果表10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是否有明确工作意向上的差异t检验的结果明确(MSD)不明确(MSD)tp自我评价19.455.2618.264.572.01

14、0.45收集信息29.426.4527.776.522.18 0.03*选择目标28.736.7427.516.551.560.12制定规划26.065.9624.985.641.590.11问题解决22.845.0921.885.011.620.1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125.6926.91120.3124.292.050.08如表10所示,仅收集信息一项有明确工作意向的高职生得分显著高于无明确工作意向者。(二)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结果表1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的相关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主观支持0.19*

15、0.24*0.18*0.17*0.17*0.23*客观支持0.16*0.21*0.19*0.21*0.15*0.19*社会支持的利用度0.16*0.17*0,14*0.110.14*0.16*社会支持评定总分0.23*0.28*0.22*0.23*0.20*0.28*经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1所示,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客观支持维度、主观支持维度、社会支持利用度维度、社会支持评定总分之间,除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中的制定规划维度与社会支持中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之外,其余两两之间都存在显著正相关。(三)高职生社会支持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12 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逐

16、步回归分析结果R2F模型一主观支持1.16*0.0412.46*模型二主观支持1.05*0.0610.12*客观支持1.31*经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2所示,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进入回归方程,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具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并且F= 10.12表明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90.61+1.05主观支持1.31客观支持。其他因子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 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两变量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联合解释率为6%。三、分析与讨论(一)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现状讨论1.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总体程度讨论本研究发现,高职生职业决

17、策自我效能感总分的标准差值较大,而在各分量表中,高职生在制定规划上的得分的平均值最低。这与“从整体上看,毕业生在问题解决部分得分较低”这一结论不太一致2。(李莉、马剑虹,2003)部分高职生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究其原因,与高职生在进行职业决策时自信心偏低有关,与本研究的研究假设相符。导致高职生出现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一方面,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许多企业面临裁员甚至倒闭的困扰,失业人员持续增多。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日益增大,毕业生面临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问题,许多学生对自己未来就业的形势持比较消极的看法。另一方面,高职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

18、殊的并且相对弱势的群体,长期以来社会对他们的能力抱有怀疑的态度,导致高职生对自己的认识存在“低估”的倾向,因而在评价自己完成职业决策活动的能力及信心时,明显不足,从而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得分上显得比较低。2.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结果讨论本研究发现,高职男生与高职女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水平不存在差异,仅问题解决一项,高职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就业形势的现状、被试所处地域以及男女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特点造成的。从班杜拉的理论中可以知道,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会受到个人过去的成败经验、他人的间接性经验、言语劝导及情绪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现今的就业形势下,就业

19、形势极其严峻,要想找到一份薪酬合理、专业对口、符合自身的能力兴趣和发展需要的职业更是难上加难,大一、大二的高职生可能会因为大三毕业生求职的失败经历以及产生的消极情绪,导致自身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降低。本次研究对象集中在长江三角洲一带,经济发展迅猛,相对而言,就业压力较其他地区就更大,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相对偏高,高职生由于学历的劣势,更容易遭遇挫折等失败经验,这对高职生职业决策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另外,男女生在解决不同性质的问题时具有不同的优势,如男生对自我管理问题的解决占有优势,而女生则更擅长人际关系问题的解决。因此,男生对职业选择问题的解决要比女生具有更大的自信心,从而影响

20、他们在问题解决维度上的得分。3.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年级差异结果讨论本研究中,大二年级的高职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极其显著高于大三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水平。5个维度中,大二的高职生在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上得分的平均值极其显著地高于大三学生,在自我评价和收集信息这2个维度上,大二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大三学生。究其原因,高职院校一般都采取“21”的教学模式,即在学校系统学习两年的科学文化知识,第三年则进行实习。大二学生在校学习,以比较积极的态度应对学习和生活。在学校和教师的正面引导下,部分学生能及时、认真地制定未来职业等方面的目标和规划。根据高职院校课程安排的特点,大三学生必须进行顶岗

21、实习,寻求就业机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网络等现代化信息通道涌现的有关工作方面的大量信息以及他人出现的失败经验,导致大三的学生对择业已经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和较大的心理压力,渐渐对自身的能力出现怀疑,在问题的解决方面产生不确定性,从而出现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水平明显低于大二学生的现象。4.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生源差异结果讨论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虽然未取得完全的统一,但多数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生源上存在差异。本研究将生源分为城镇和农村两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源的高职生,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都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我国日益重视对农村的建设,城乡一体

22、化进程加快,城乡差异在某种程度上正在逐步缩小,因此,不同生源的学生在自我评价上的水平相差无几。高职生大多住校,学校网络等通信渠道的覆盖面广,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基本相同,在收集资料的水平上,也没有显著差异。另外,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在进行招聘时,一般会综合考虑求职者的所学专业、能力、待遇等问题,与生源地的关系不大,城镇和农村的学生在就业机会上是相对均等的。5.是否为独生子女的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差异结果讨论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高职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二者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这与国内大多数学者认同的“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一致3。根据

23、高职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不管是否为独生子女,随着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丰富,高职生的自我评价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并趋于完善,因而学生在对自身进行评价时,会更趋客观和理性,进而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目标、收集信息、制定规划、解决问题等,导致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水平差距不大。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父母大多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一些陈旧、落后的观念逐渐被抛弃,特别是在非独生子女家庭,兄弟姐妹之间存在一定的年龄差距,因而非独生子女可能会受到父母乃至其他亲人极大的关注和最大的支持,这与独生子女获得关注与支持的程度不相上下,这对是否为独生子女的自信心没有太大的影响。6.有无兼职经历的高职生职业决策

24、自我效能感差异结果讨论国内多数的研究表明兼职工作经历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有过兼职经历的大学生能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式,看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带着目的性去选择工作。本研究发现,有兼职经验的高职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无兼职经验的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仅自我评价、问题解决两项,有兼职经验的高职生得分显著高于无兼职经验者。从总体上看,有兼职经历和无兼职经历的高中生不存在显著差异。虽然78%的被调查对象有过兼职经历,但是他们兼职的工作性质比较单一,大多为促销、发传单等,这些兼职与自身的专业不对口,并且对未来的工作选择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和影响。其中,有一些学生进行兼职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暑期实践活

25、动,或是为了获取额外的零用钱,没有形成清晰的职业目标,对就业形势也没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自然和没有兼职经历的学生的水平没什么差异。关于有兼职经验的高职生得分在自我评价、问题解决两维度上显著高于无兼职经验者这一现象,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学生在毕业之前有过兼职经验,在自我评价中更容易看到自身的优点与弱势,扬长避短,对自我的评价会更加全面、客观。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增强他们面对问题时的自信心,没有亲身经历的学生与有经验者之间有着显著差异。7.有无明确工作意向的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差异结果讨论与大部分国内学者得出的“有无工作意向的大学生被试,无论是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26、总得分,还是各分量表得分上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不相符合4。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有无明确工作意向的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仅收集信息一项有明确工作意向的高职生得分显著高于无明确工作意向者。有工作意向的高职生对择业已有心理准备,并会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如收集与特定工作相关的职业信息等,因而他们在收集信息这一维度上显著高于没有明确工作意向的高职生。但是,校园中的学习氛围比较宽松,缺少了升学的压力、父母及教师的督促,一些学生可能会产生懒惰等不良的习惯。即便他们有了明确的工作意向,但却疏于制定职业目标及生涯规划。90后的高职生从小在父母过度关怀下成长,生活中的多数重大选择都会由父母决定,社

27、会阅历不足,独立性较差,缺少解决问题的实践经历,对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如何设定合适的职业目标,应该朝哪方面努力去追求理想的职业等一系列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问题,缺少思考,在职业选择活动中,往往会无所知从。(二)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结果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之间,除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中的制定规划维度与社会支持中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不存在显著相关之外,其它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由此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对高职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起着较大的作用。高职生在进行职业决策时,支持来源越宽泛,越善于利用周围的支持,就能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对职业

28、决策就越有信心;而当个体缺少社会支持时,就将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感,职业决策的信心就会降低。这与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模型是一致的。因此,高职学生要善于利用学校、朋友、亲人、各种团体提供的物质或精神上的支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三)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结果讨论本研究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进入回归方程,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具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且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两变量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联合解释率为6%,进一步证明了社会支持对高职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由于现阶段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社会、团体

29、颁布的一些有关于就业的相关政策,他人给予的帮助等在现实条件下对个体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我们可以通过判别个体得到的“客观支持”的程度,来判断或预测高职生在进行职业决策时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因此高职院校应从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支持与指导,高职生也要积极从自身角度加强自我评价的客观全面性,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目标、收集相关资料、制定规划,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特别是当高职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学会合理运用学校、亲人、朋友或其他团体给予的帮助,及时调整自己的消极情绪,树立积极应对的自信心,增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参考文献1Betz NE, Klein KL & Taylor KM.Ev

30、aluation of a short form of the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scale.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J.1996, (4)1: 47-57.2李莉,马剑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归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4):3-6.3刘晓燕.当代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人格因素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教育评论, 2004,1(1): 28-32.4周炎根,桑青松,葛明贵.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专业承诺的关系、职业决策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 2012,(2):76-79.责任编辑:曾 艳

31、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fficacy of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Decision-making and Social Support Fang Hanqing Tan MingAbstract: Using measurement tools of “Professional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Scale” and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303 vocational students wi

32、th a questionnaire and explores their professional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level and its social support relationship.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vocational students have relatively lower self-confidence in vocational decision-making;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ir professional dec

33、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regarding such factors as gender, source of students, only-child situation, part-time experience, and work intentions, but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in grades; their professional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and social support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factors as subjective support and objective support in social support play an important predictive role in their professional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Key words: vocational students; self-efficacy of professional decision-making; social support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