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活教育”融入语文课堂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9972282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生活教育”融入语文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生活教育”融入语文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生活教育”融入语文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最新“生活教育”融入语文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生活教育”融入语文课堂(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资料“生活教育”融入语文课堂.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黄山市黄山区郭村中心学校 崔秀兰 18255939609【摘要】: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小学语文具有巨大的借鉴和启发作用。生活即教育启示小学语文教师应善于把课堂引向生活并从中汲取营养;社会即学校启发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教学合一启示语文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教学生学,必须一面教一面学。【关键词】陶行知 语文教学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合一 【正文】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陶行知先生为我国教育事业留下的宝贵财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

2、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的思想教育理论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起着巨大的借鉴和启示作用。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源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生活教育理论与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基本理念是类似的,可以说新课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扬。语文学科一直不被学生所喜爱,总是觉得枯燥、乏味,要想把语文学好,似乎只有死记硬背的这个方法。如何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趣味,让我们的学生爱上语文课呢?创造出真正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呢?培养我们的学生提高思想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呢?为此我在学习新课程理

3、念和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对生活教育的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且在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做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现在我谈一谈自己的体会与感受。一、 生活即教育投入生活的怀抱 吸取生活的养分 “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要求我们打破常规,不能把教育禁锢在课堂上,仍旧采取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保持封闭的传统课堂。应该主张开拓课程资源,融入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为一体,充分利用发达的现代科技,如互联网、班班通,让我们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整合资源,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陶行知先生说过:“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传统的语文教学并不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很多老师运用满堂灌的方法填鸭式教学,使

4、得学生厌学,老师教的吃力。生活是一本书,是一本无字的“百科全书”,生活中的内容都是教育资源,语文教学就应该将孩子们引入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养分。语文教师做的并不仅仅是研究课本与教参,更加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的熏陶。在备课的同时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备课。因材施教,凸显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课程是实践性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在语文课程的教学时,我们要注意情境创设,我们应该给予学生一个轻松、自由、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生活,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热情。然后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二、社会即学校投入社会实践 提高实践能力陶行知说过:“社会即学校,

5、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还指出“我们主张的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处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面的东西太少了,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所以在现在的语文教科书中也适量地编写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而且主题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了解家乡的环境,并提出相应的意见或者制定一些整改方案。这个社会实践活动就离我们的生活很近,环境污染是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我带领着孩子们在村里

6、转了几圈,让他们找到污染的地方并想办法弄清楚污染的来源。孩子们开始显得很无助,我提示他们可以去采访村子里面的人,孩子们雀跃地向村子跑去。过了许久,他们拿着小本子信心满满的回来了,一边嘴里念叨着,笔在纸上快速地记录着。回去之后分小组讨论,孩子们的热情高涨,纷纷写出了很多的治理方案与意见表。第二天我们拿着意见表和污染统计数据到了村委会,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对于我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认真对待我们提出的建议。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不仅仅锻炼了孩子们与人交流、收集材料的能力,更加增强了爱护环境的意识,让我们的语文实践功能真正落到实处。三、 教学合一 投入教学 授人以渔陶行知认为“教学合一”的三大理由:“先生的

7、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需一面教一面学。他还认为教学就是一件事,以做为中心,把教与学统一起来,陶先生主张:“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在我看来教学合一的核心就是教与学、学与用、知与行的有机结合。这和我们现在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不谋而合。新课改要求我们“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密切关注现代社会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技术手段,开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对我们现代语文教师提出了挑战,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我们要努力学习,做一个“一面教一面学”的先生。掌握现代科学

8、技术水平,灵活运用班班通等先进设备。我们全市教师每人都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做到人人合格,做新时代的新教师。只有掌握先进的知识,我们才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平台,引导学生走的更远,为我们的祖国做更大的贡献。 陶行知先生是我们中华教育的奠基人,他的理论内涵丰富而博大,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事业有着启发和引领作用。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以陶先生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把“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去,坚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发挥出更多的光和热,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建设我们的美好祖国。【参考文献】1、 汪潮.J. 小学语文教学. 2002(12)2、 陈四菊.N. 学知报. 2011 (A05)3、 谭德礼.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3)4、 1 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5、 清华.J. 福建陶研. 2006(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