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催化加氢制备H12MDA的方法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39914805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7.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MDA催化加氢制备H12MDA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MDA催化加氢制备H12MDA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MDA催化加氢制备H12MDA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MDA催化加氢制备H12MDA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DA催化加氢制备H12MDA的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MDA催化加氢制备H12MDA的方法研究邱小勇(珠海飞扬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广东,519050)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H12MDA)是一种重要的脂环胺类有机中间体,主要用 作环氧固化剂和聚氨酯工业中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原料。与传统的芳香族二胺化 合物相比,H12MDA拥有脂环结构且分子结构中不存在n电子,因此具有优异的特殊性 能,比如耐氧化性好、介电常数低、溶解性好、折光指数小、光损耗小、柔韧性好等, 在光学材料、水性材料、液晶显示材料、光纤通讯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前景和极高的推广价值。h12mda光气化后制得h12mdi,其下游制品也被赋予了耐黄 变、耐油、抗粉

2、化、耐户外暴晒等优异性能,成为一类极具开发前途的新兴材料,近年 来在国内外受到极大关注,在高端汽车涂料、粉末涂料、木器漆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市场 前景。根据热力学分析,MDA催化加氢制备H12MDA的工艺路线易得到高反-反异构体 的PACM,传统成熟的工艺技术也主要是生产高反-反异构体组分的PACM。而制备低 反-反异构体的PACM,尚需对该工艺路线的催化剂及其反应条件进行新的开发研究工 作。据此,本研究开展了由MDA催化加氢制备含低反-反异构体PACM的催化剂和相 应工艺条件的探索性实验研究。图一 MDA加氢反应网络图1实验1.1实验原料MDA,工业品,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四氢咲喃,分析

3、纯,天津市大茂 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钉碳催化剂,工业品,外购;H2,纯度99.9%; N299.9%。1.2 仪器设备500mLWDF高压釜,大连第四自控仪表厂;气相色谱6890,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 ;精馏塔,自制。1.3 H12MDA 的制备与检测按100:100:5的质量比,向500mL高压釜内加入MDA、四氢咲喃和催化剂,封闭 高压釜,并用N2, H2置换釜内空气。设置搅拌速度为600转/小时,升温至反应温度, 维持一定的h2压力至不再吸氢,反应结束。冷却后,过滤反应液,反应液脱除溶剂、 精馏后得到 H12MDA 产品。反应、精馏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分析检测。2 结果与讨论2

4、.1 催化剂对加氢反应的影响2.1.1 催化剂种类钌基催化剂对芳香环的加氢具有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能在较低的压力下使 MDA 氢化,得到反-反异构体含量较低的H12MDA。本项目选用负载钉作为MDA加氢催化 齐U,在150C, 8.0MPa的条件下,进行了 MDA加氢实验,主要结果如表1所示。表 1 不同催化剂下的加氢反应结果催化剂反应时间转化率反-反式含量R5L148099%50%R5S160090%50%R5A148099%20%R5A248090%35%R3A160090%40%R3A260085%45%结果表明,选用以上催化剂,可以在10小时以内完成加氢反应,其中R5A1在较 短的时间

5、内MDA转化率即可达到99%且反-反式含量最少,达到25%。可能原因之一 是因为在高温条件下,PACM会往反-反异构转化,反应时间越长,转化的反-反式越多, 所以要尽量选择催化活性高,能在较低温度、较短时间完成反应的催化剂;第二方面, 可能跟催化剂的晶形有较大关系;第三方面可能跟载体的孔容、孔结构相关。针对上面 的两种可能,我们继续进行催化剂的选择。针对第二中可能性,分别选用钉晶型为圆形、 片状和无定形进行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表2;针对第三种可能,分别选用小孔、中孔 和大孔载体进行负载;得到的催化剂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表3。晶型反应时间转化率反-反式含量圆形48099%50%片状48099%2

6、0%无定形80080%50%从表 2 可以看出,无定形催化剂效果最差,可能是因为无定形催化剂中钌主要以氧 化物的形式存在,活性较低所致。圆形和片状催化剂催化效率相当,但是片状催化剂所 得到得产物中反-反式明显较低,表明圆形催化剂对 MDA 加氢是全方位的催化效应, 而片状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起到了模板作用,控制 MDA 尽量少生成反-反式。表 3 载体不同孔分布催化剂下的加氢反应结果孔分布反应时间转化率反-反式含量大孔48099%15%中孔48099%20%小孔60090%25%从表三可以看出,小孔载体的催化效果较低,可能是因为载体孔太小,催化剂容易 堵塞而失活,选择中孔载体是较好的选择。2.1

7、.2 温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实验选择催化剂为R5A1,用量为2.5% (质量百分比),压力8.0MPa时三个不同温 度下的反应结果,如表 4 所示。表4不同温度下的反应结果分析温度反应时间转化率反-反式含量14080090%35%16048099%25%18030099%30%从表4可以看出,温度升高180C时,反应速度加快,但是反-反式的含量明显增多; 而温度在140C反应就变得困难,反应速率很低,即使延长反应时间也没有办法反应完 全,而且产物中反-反异构体含量也会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所以本实验选择的最 佳温度为 160C。2.1.3 压力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实验选择催化剂为R5A1,用量为2

8、.5% (质量百分比),温度为160C时三个不同 压力下的反应结果,如表5所示。表 5 不同压力下的反应结果分析压力反应时间转化率反-反式含量4MPa80085%35%6MPa60099%35%8MPa48099%20%从表 5 可以看出,压力降低,不利于反应,催化剂活性不好,从而需要延长反应时 间,但是转化还是不能完全。当压力超过6MPa时,压力越高,反应速度越快,从而反 -反式含量也越低。但是压力越高,设备投资越大,所以选择压力为 8MPa 为最适宜压 力。2.1.4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实验选择催化剂为R5A1,温度为160C,压力为8MPa时不同催化剂用量下的反 应结果,如表6所

9、示。表 6 不同催化剂用量下的反应结果分析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转化率反-反式含量1%80085%35%2%60099%30%2.5%48099%20%3%48099%20%4%42099%20%5%40099%20%6%40099%19%7%36099%18%8%36099%18%9%36099%18%10%36099%18%从表6可以看出,当催化剂用量太低时,反应速度慢,转化不完全;当催化剂用量超过 4%时,反应速率和转化率都差不多。催化剂用量越多,成本越高,所以选择催化 剂用量为 2.5%为最佳用量。2.1.5 催化剂套用 催化剂的套用次数直接决定了反应成本,如果套用次数太少,反应成本太大,

10、那就不具备工业化的条件。本实验选用 R5A1 催化剂, 2.5%的用量, 160C,8MPa 下进行MDA 加氢的循环套用实验,结果如表 7 所示。表 7 催化剂套用实验结果套用次数反应时间转化率反-反式含量148099%20%248099%25%348099%25%451099%28%551099%30%654099%30%754098%35%857098%35%957098%35%1060098%35%表 7 的结果表明,催化剂经三 3 次套用后还维持较好的活性和选择性,直到 10 次 套用后,反应时间仍然稳定在600 分钟左右,转化率维持在98%左右。根据以上结果, 可以确定该催化剂的工业应用价值。3 结论 反应温度、催化剂类型对反应产物的组成有显著的影响,确定合适的反应温度和反 应压力对实现优良的反应性能十分重要。(1) 使用 R5A1 催化剂用于 MDA 加氢,8 小时左右转化率可以达到 99%以上,反- 反异构体控制在20%-35%,在活性和选择性上能满足MDA加氢的技术要求;(2)经过循环套用, R5A1 催化剂能够在多个批次中维持较好的活性与选择性,反应 时间、MDA转化率、反-反异构体含量均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该催化剂具有工 业应用价值;(3)加氢催化剂达到稳态需要经历诱导期,催化性能受温度、压力的影响较大,适当 高的温度和压力有利于加氢反应的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