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发展议论文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39903471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继承与发展议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继承与发展议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继承与发展议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继承与发展议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承与发展议论文(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继承与发展议论文继承与发展议论文1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 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珍珠的色彩也会如此耀眼。当六年 的养分在体内积累,毛竹的生机也会如此蓬勃。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最终诞生了华 夏女儿的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 每个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说的那个歌星的经历,正是由于时代的 进步、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形成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现如今,知道重阳 节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情人节的 人越来越多,可知道七夕节的人越来越少了。对于我们先辈留下 来的许多传统节日,我们中的许多人都

2、几乎全都置于脑后了,这 难道不是一种崇洋媚外吗?这难道是我们口口声声说到的责任感 吗?然而,我们身边其实有许多人在为我们做榜样,他们能坚守 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学者马寅初不就 是吗?他积极提倡我们青少年应当多多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 化,虽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们传统的中化文化不能丢! 因此,我们是否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否会 被他国文化所取代?这个答案须靠我们用行动来回答。优秀传统 文化,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石,是我们共同保护,共同继承的使 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共创美好未来!忆往 昔,若不是司马迁的沥尽心血,怎会有史记的鸿篇警后人, 若

3、不是李时珍的跋山涉水,怎会有本草纲目的福祉遗万年代; 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会有石头记的哀婉催人泪?看 今昔,是谁苦心钻研十余载,终使两星成?是谁奋斗十八年,终 抱金牌归?是钱学森!是申雪与赵宏博。他们是继承了中华传统文 化经典中的坚定,他们是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 是由于继承和传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们能够 这般坚定,这般执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点亮 一片星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片绿叶,但能点缀整 个春天;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若驾一叶扁舟,但仍能惊动 一片大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继承与

4、发展议论文2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对于传统文化,“酒香也 怕巷子深”。纵使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在部 分传统文化逐渐消亡的今天,不得不引发对于传统文化“复活” 的思考。央视猴年春晚使华阴老腔意外火了,这种将原生态的华阴老 腔与现时流行的摇滚乐相结合的方式给了人们一个启示:继承和 创新传统文化,才不会让传统文化在当今“失活”。传统优秀文化是本源,是灵魂内核。鲁迅先生有言:中国惟 有国魂是最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进步。国魂,就 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人民强有力的精神纽带。惟有 继承中华文化,国人的精神家园才不会荒芜。但是,继承并不代表全盘接受,而是应该取其精

5、华,弃其糟 粕地继承。对于腐朽、落后的一些封建思想,我们应该悉数舍去; 而对于优秀文化,则应将其转化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代国学大师,黄裳,风华正茂之时已是奠基人,古稀之年 仍是开拓者。黄裳的文字,融合了二周文字的精髓,既有鲁迅的 激愤、犀利,又有知堂的雍容、闲致;既有情趣和情调,又有观 点和见解。他用人生的阅历沉淀了*的气质,在继承传统上,做 出了良好典范。文化是活水,文化永远以鲜活灵动的生命姿态而生长;没有 溪流注入的湖泊,即使宽如海洋,也不过是死水一片。而创新, 便是给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的溪流。可是创新并不意味着盲目创新。就像冯巩和赵丽蓉的那个小 品如此包装一样。评戏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

6、却非要将评 戏与流行音乐结合,最后只会导致传统艺术变得面目全非。虽说 传统文化处在尴尬的局面中需要自救,但是,传统文化的自救不 应以破坏文化的本身为代价去迎合大众的口味。这样只会使传统 文化落入俗套,终会失其精髓。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密不可分。列 夫托尔斯泰曾说过:“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收你前辈所做的 一切,然后再往前走。”而屠呦呦,就与他不谋而合。“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当屠呦呦站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台 上,世人除了惊叹她的功绩,也为她身后东方中医和西方科学实 验方法的有机结合鼓掌;汲取灵感于古径,行方法在科技,屠呦 呦用亲身经历,向世界证明了传统与现代结合所带来的惊人力 量。那

7、些汲取一方土地精髓的丰厚遗产,抵得过四海潮生,敌得 过兵荒马乱,却在历史的长河中输给了时间,无处安放它们古老 的形式。今天从历史中走来,未来始于足下。愿传统文化能通过继承 与创新活在今天的生活里,文脉不断,温暖如初。继承与发展议论文3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孕育发展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对 于我华夏儿郎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但随着社会的不 断进步,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世界各个力量都自四面八方涌来冲 击着中华传统文化。此时,我们需要理性看待文化,正确把握时 代的方向,为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使其焕发新的活 力。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传统?一百多年前,日本被西方列强撬开 了紧锁的国门。彼时,因

8、为几百年的固步自封落后于西方各国已 远,人为刀俎,日本为鱼。但是,一场明治维新,除旧布新,在 全面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制度文化生活的同时,选择性的保留了自 己民族文化的内涵与积淀,终翻身成刀,结束了被侵略剥夺的命 运。日本民族在关键时刻,懂得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融入了时代先进元素,终逐步发展成世界强国,实现了一个民族 的崛起。反观,如果当时日本仍旧画地为牢不知变通,结局必然 相去甚远。“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 力。”传承,是为了发展:发展,才能更好的传承。传统是什么?传统并不是遥远的星空,中华传统就在我们的 身边。它是对月思人的水调歌头,是飘逸飞扬的兰亭集序,

9、是端午的龙舟除夕的团聚,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民族情结, 是“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淡泊追求,是礼节中的谦恭退让审美中 的中庸平和独特的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中华民族,对中华 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但是,传统绝不 意味着生搬硬套墨守成规。如何对待传统?不囿于传统,才能发展传统。在传承中创新, 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融入时代元素。当今世界,全球化 正不断深化,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愈加紧密,英语成为中 国第二语言的同时,中式英语也对英语造成了日益深重的影响。 据调查,牛津词典中已经收录有两百多个有中国渊源的英语词 汇,而tooyoungtoosimple等英语表达也已融入到中

10、国网民日常 生活中,成为交流常用语言,发展了中华语言文化,为其又增添 了一抹亮丽色彩。继承与发展议论文4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从唐诗宋词到楚辞元曲,从文房四宝 到四大发明,从太极长城到松竹民居,处处彰显着中国文化的博 大精深。每个人接触文化的内容不一样,自然对不同文化的情感 深浅不一,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气质。当今便捷的交通,方便的通讯使世界变的愈发渺小。我们共 同生活在“地球村”,接受着不同文化的熏陶。于是便出现了一 些“新新人类”,有爱摆内八字的“哈日族”有爱叫“欧巴”的 “哈韩族”,有绅士风范的“英伦格调”,可是国外的都是好的 吗?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尚未细细钻研,就盲目模仿外国的文化, 这样

11、真的好吗?在日本,“内八字”是妇女长期跪坐所形成的一种病态,而 在中国这种病态却被少女们竞相追逐模仿。网络上所流行的“非 主流”“杀玛特”更是迷倒了一众男女,这是我们向外国所学习 的先进文化吗?恐怕未必。英国的骑士精神,美国的钻研创新,日本的积极进取,这些 精神文化我们又学习吸收了吗?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持着 一种包容与批判的态度看待外来文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 性基因,有利于我们在世界文化背景下,吸收世界主流文化价值 观与普世思想,实现“一国之学问”的现代化,同时我们也要有 选择性学习吸收外国的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重塑中华文 化,再创辉煌文明。如今“洋节”之风盛行。我们有历史悠

12、久的春节不过,却要 过西方的“圣诞节”,有好好的七夕不过,却要庆祝西方的“情 人节”,诸如此类的还有光棍节、愚人节、万圣节、感恩节 我们真的需要庆祝这些节日吗?现在的90后乐于过“洋节”,却 逐渐忽略了重阳节,端午节这些我国传统的节日。当我们在为洋 节而庆祝的时候是不是该想一想我们的传统节日呢?学习吸收外 来文化不是盲目地追逐模仿。我们自己的文化正渐渐被遗忘,却 还在盲目追赶世界文化,这必然会影响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需要在继承与发扬我国文化的前提下,积极吸取世界主 流文化。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重塑中华文化,再创辉煌文明!继承与发展议论文5“碧艾香满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

13、长, 空惆怅,谁复吊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 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长眠于大地的诗人啊,你是 否也预料到现今端午的荒凉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已不再是那 样光耀后世,他的清高不愿与世皆浊的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 湮没了,不少人开始不断追求物质的享受,生活的刺激,在灯红 酒绿中浪费青春,在纸醉金迷中虚度年华,又有多少人解离骚 之苦,又有多少人会屈原之意?端午节的背后成了是人们玩乐的 假期,其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早已消弥殆尽,有的只不过是闲 余饭后的谈资罢了。在漫漫华夏几千年文化中,中国文化的传承竟也会断流,是 文化的缺失吗?没错,先是端午节被韩国

14、申遗,主权受辱;接着清 明时节议纷纷,国人庸俗,难道还要让中国的文化从此消失吗? 虽说早将传统节日定为国假,但对其重视程度却仅仅停留在物质 之上,文化的缺失尤为重要。清明节iphoneiphone的接踵不正 是人们庸俗的体现吗?亲人在世时无暇多尽孝心,天人相隔后, 花费无谓的钱财,对逝者价值何在?掩藏背后的不正是拜金主义、 攀比之风吗?更让人心痛的是,造别墅,造名车后又掀起了纸糊 苹果成祭品的潮流,这些都折射出了社会的病态,难道不正与屈 原正直的精神背道而驰,难道还想再上演一次悲剧吗?文化的传承早已刻不容缓,对文化的关心与重视不能只是在 表面上,要有意地去创新,去培育。当然,创新是以文化内涵为

15、 基础,像纸糊苹果成祭品,这种行为万万不可取,这种所谓的创 新更要严厉地打击。其实韩国能够成功申报江陵端午节成联合国 无形文化遗产,其背后也对它进行了很多的创造性发挥,将它所 包含的精神不断地拓展,为国人所吸收接纳,相比之下的我们难 道不该惭愧吗?自己明明不去好好地珍惜爱护自己的文化,当他 人成功申遗时再去争执,一切又有何意义,难道不觉得羞愧吗? 难道我们不该好好地反思自己的文化缺失吗?难道还要让春节, 元宵等传统节日都被他国抢去吗?不!对自己的文化我们要去继 承,但同样我们也要创新,将现代文化中的多元融入其中,把文 化中的意义传承下去,这才能有效地保护我们的文化。我相信,不,我坚信,中国的文化在不断地传承与创新中, 定会在历史的苍穹中绽放光辉,睡在水中的屈原也会会心一笑 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