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应用技术规程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9873913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14.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福建省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应用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福建省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应用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福建省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应用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应用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应用技术规程(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 XX-XX-20XX 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XXXXX-20XX 福建省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应用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wear-resistant monolithic surface course of silicon carbide in Fujian(报批稿) XXX-XX-XX 发布 20XX-XX-XX 实施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福建省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应用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2、 application of wear-resistant monolithic surface course of silicon carbide in FujianDBJ/T XX-XXX-XXXX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号:XX主编单位: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日期:2017年XX月XX日2017年 福州前 言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2013年第二批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闽建科【2013】26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

3、规程。本规程共7章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碳化硅耐磨材料;5设计;6施工;7质量检验与验收;附录。本规程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政编码:350001)和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福州市杨桥中路162号,邮政编码:350025)。本规程主编单位: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福州皇家地坪有限公司厦门市捷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涵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聚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才溪建设工

4、程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刘洪学 宋汉东 高 烨 吴平春 周 敏 王 耀陈遵厚 张书锋 黄 欢 谢 刚 蔡晋安 林 敏赵永华 徐海生 张 天 吴世锋 陶新明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季 韬 陈周与 陈 伟 陈志彬 黄海涛 林金宗刘隆兴 目 次1 总 则12 术 语23 基本规定34 碳化硅耐磨材料44.1 原材料44.2 技术要求45 设 计56 施 工76.1 一般规定76.2 现浇混凝土基层76.3面层施工76.4 成品保护87 质量检验与验收97.1 一般规定97.2 主控项目107.3 一般项目10附录A 耐磨层厚度试验方法12附录B 耐磨性能与表面硬度试验方法13附录C 碳化硅耐磨整体

5、面层质量验收记录14本规程用词说明15引用标准名录16附:条文说明17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12 TERMS23 BASIC REQUIREMENTS34 SILICON CARBIDE WEAR-RESISTANT MATERIAL QUALITY REQUIREMENTS44.1 Marerials44.2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45 DESIGN56 CONSTRUCTION76.1 General Requirements76.2 Cast-in-place Concrete Base Course76.3 Suerface

6、Course Construction76.4 Product Protection87 QUALITY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97.1 General Requirements97.2 Dominant Items107.3 General Items10Appendix A Test Method of the Wear-resistant Layer Thickness12APPENDIX B TEST METHOD OF WEAR-RESISTANTING PERFORMANCE AND SURFACE HARDNESS 13APPENDIX C QUALI

7、TY ACCEPTANCE RECORD OF WEAR-RESISTANT MONOLITHIC SURFACE COURSE 14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15LIST OF QUOTED STANDARDS16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171 总 则 为规范福建省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的工程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福建省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

8、层工程设计、施工及质量检验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 语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 wear-resistant monolithic surface course of silicon carbide在现浇混凝土基层初凝阶段撒布碳化硅耐磨材料,经镘抹、养护后形成的坚硬、耐磨、耐冲击的整体面层。 碳化硅耐磨材料 silicon carbide wear-resistant material以碳化硅为骨料,掺加水泥、掺合料和外加剂等形成的干混材料。 碳化硅 silicon carbide俗称金刚砂,用石英砂、石油焦、木屑等原料通过高温冶炼而成的材料。3

9、 基本规定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工程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经施工及监理单位审批,并按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后组织施工。 碳化硅耐磨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在进入施工现场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和型式检验报告。 碳化硅耐磨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应进行见证取样、复验,复验项目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碳化硅耐磨材料宜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场所。3.0.5 施工单位应有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应的施工工艺技术标准,施工人员应经培训后上岗。3.0.6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施工前应制作样板或样板间,并经建设、设计、监理等各方确认后方可组织施工,样板或样板间保留至项目竣工验收完毕。4 碳化硅耐磨材料4.1 原材料 碳化硅耐磨材料所用的碳化

10、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砂GB/T 14684中 类机制砂的技术要求。 碳化硅耐磨材料所用的水泥应为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的规定,不同厂家、品种及等级的水泥不宜混用。 碳化硅耐磨材料所用的硅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 18736的规定。采用其他矿物掺合料时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掺合料的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规定 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的规定。4.2 技术要求 碳化硅耐磨材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1的规定。表4.2.1 碳化硅耐磨材料

11、的技术要求项目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外观均匀,无结块混凝土地面用水泥基耐磨材料JC/T 906碳化硅含量偏差生产商控制指标的5%抗折强度(28d)/MPa 13.5抗压强度(28d)/MPa90.0耐磨度比/%350表面硬度(压痕直径)/mm3.10抗冲击性无开裂或脱离底板地面用水泥基自流平砂浆JC/T 985注:1 产品的碳化硅含量应在质保书中明示;2 耐磨度比用基准砂浆,其水泥应符合GB 8076中的基准水泥,骨料为ISO标准砂。基准砂浆配合比为水泥:标准砂:水=1:3:0.5。5 设 计 混凝土基层的厚度及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基层的厚度不应小于50mm,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

12、25。 当地面有重载要求时,宜在混凝土垫层中按荷载要求计算配置钢筋网;当现浇混凝土基层中仅需配置构造配筋时,可配置直径为8mm14mm,间距为150mm200mm的钢筋网。5.0.3 需要严格控制裂缝的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应在面层顶面下20mm处配置钢筋直径为6mm8mm,间距为100mm150mm的双向钢筋网。5.0.4 碳化硅耐磨材料用量应不小于5kg/m2。5.0.5 碳化硅耐磨整体地面分为面层直接铺设于现浇混凝土垫层上的)、面层铺设于既有地面上的整体地面(图5.0.5b)和设置防水防潮层的整体地面(图5.0.5c)。 碳化硅耐磨整体楼面分为面层直接铺设于现浇楼板上的整体楼面(图5.0.

13、6a)、面层铺设于既有楼板上的整体楼面(图5.0.6b)和设置防水防潮层的整体楼面(图5.0.6c)。16a8(a) 面层铺设于现浇混凝土垫层上的整体地面16ba (a) 面层铺设于现浇楼板上的整体楼面217a85(b) 面层铺设于既有地面上的整体地面217b5 (b) 面层铺设于既有楼板上的整体楼面217a8345(c) 设置防水防潮层的整体地面2517b43 (c) 设置防水防潮层的整体楼面图5.0.5 碳化硅耐磨整体地面构造示意图 图5.0.6 碳化硅耐磨整体楼面构造示意图1碳化硅耐磨面层;2现浇混凝土基层;3防水层;4找平层;5水泥浆(内掺建筑胶);6a现浇混凝土垫层;6b现浇钢筋混凝

14、土楼板;7a既有混凝土垫层;7b既有钢筋混凝土楼板;8地基6 施 工6.1 一般规定6.1.1 施工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1 施工环境温度应为535;2 施工现场应封闭,严禁交叉作业;3 不宜露天施工,若露天施工需要关注天气情况,不允许雨天、高温、大风等天气下施工。 施工单位应遵守有关施工安全、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并应配备相应的设备、器具和标识。 施工时,应采用专用机具。 对既有楼地面进行改造时,浇筑混凝土基层前应对原有楼地面进行浇水润湿,并采取措施确保新浇筑混凝土基层与原有楼地面结合紧密、牢固,施工时地面应无明水。6.2 现浇混凝土基层 混凝土基层浇筑时

15、,应一次浇筑至标高处。6.2.2 大面积混凝土基层应分区、分段浇筑。6.2.3 混凝土基层宜采用坍落度为(120140)mm且不应大于160mm的混凝土。6.3面层施工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的施工工序应按下列工序进行:1 基层混凝土浇筑;2 表面提浆;3 撒布碳化硅耐磨材料;4 机械镘抹、压光;5 养护;6 伸缩缝处理;7 成品保护。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层混凝土浇捣完毕后应去除泌水,进行提浆、找平,提浆量为3mm4mm; 2 应在混凝土基层初凝阶段将规定用量的1/22/3碳化硅耐磨材料均匀撒布在混凝土表面,再均匀撒布剩余的碳化硅耐磨材料,两次撒布方向应垂直,每次撒布后

16、应用靠尺刮平至均匀并抹光,当使用伸臂型撒料机时,材料可一次撒布完成;3 应对边角处辅以人工修饰,大面积区域采用机械镘抹后再进行压光,镘抹、压光时应纵横向交错进行;4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施工完成后宜在耐磨地面表面采用薄膜覆盖、浇水或喷雾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应在7d以上;5 混凝土基层浇筑2448h内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切缝处理,并使用弹性密封胶对切缝进行填充。6.4 成品保护 施工完毕后,应设专人负责成品保护工作。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施工后,抗压强度达5MPa以上,方可上人行走,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 应避免重物冲击面层,后续施工时应保护成品面层不被破坏。7 质量检验与验收7.1 一般

17、规定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质量检验与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和现行福建省地方标准建筑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T 13-46的有关规定。7.1.2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批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楼层、施工段或伸缩缝划分检验批,单层或双层的工业建筑,以每层为一个检验批,多层及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可按3层作为一个检验批,不足3层时,应按3层计;2 每个检验批应按自然间或标准间随机检验,抽查数量不应少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每检验批抽查数量不应少于4间,不足4间时,应

18、全数检查。走廊(过道)应以10延长米为1间,工业厂房(按单跨计)、礼堂、门厅应以两个轴线为1间计算;3 以自然间或标准间为基本检查单位。当单间面积小于或等于30 m2时,应抽查4处;当单间面积大于30m2时,每增加10 m2应多抽查1处;每处测点不得少于3个;4 重要部位、难维修部位应按面积抽查不少于50%,每处测点不得少于5个;当单间少于5间或总施工面积少于200 m2时,应进行全数检查。7.1.3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工程验收时应提供材料进场时抽样复验合格报告,复验项目为耐磨度比、28d抗压/抗折强度、表面硬度和抗冲击性,同一类型产品每50t为一批,取样数量为12kg。7. 1.4 碳化硅耐

19、磨整体面层验收应在检验批质量检验合格的基础上 ,确认达到验收条件后方可进行。7. 1.5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工程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 检验批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2 主控项目应全部合格;3 一般项目80%以上的检查点(处)符合本规程规定的质量要求,其他检查点(处)不得有明显影响使用,且最大偏差值不得超过允许偏差值的1.5倍;4 施工方案和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5 隐蔽工程施工质量记录应完整。7.2 主控项目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采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本规程表4.2.1的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查数量:同一工程、同一材料、同一生产厂家、

20、同一型号、同一规格、同一批号检查一次。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厚度偏差不应大于20%。检验方法:依据附录A的规定。检查数量:每一个单位工程检查不少于3个测点。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的耐磨性能及表面硬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本规程表4.2.1的规定。检验方法:依据附录B的规定。检查数量:每一个单位工程检查不少于3个测点。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的抗冲击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用钢球检验表面不得有裂纹、剥落等现象。检验方法:用1kg的实心钢球,距面层高度为1.0m,自然落体冲击。检查数量:每一个单位工程检查不少于3个测点。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应与基层结合牢固,且无空鼓、裂

21、缝。检验方法:观察和用小锤轻击检查。检查数量:依据本规程7.1.2规定的检验批检查。7.3 一般项目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有倒泛水和积水现象。检验方法:观察和采用泼水或用坡度尺检查。检查数量:依据本规程7.1.2规定的检验批检查。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表面应平整、密实、色泽均匀,切缝应顺直,不应有露石、起壳、明显裂纹、砂眼及镘刀纹等缺陷。检验方法:距表面1m处垂直观察,至少90%的表面无肉眼可见的差异。检查数量:依据本规程7.1.2规定的检验批检查。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的表面平整度偏差不应大于3.0mm。检验方法: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检查数量:依据本规程7.1.2

22、规定的检验批检查。7.3.4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的缝格平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0mm。检验方法:拉5m线和钢尺检查。检查数量:依据本规程7.1.2规定的检验批检查。附录A 耐磨层厚度试验方法 取样时,随机在表面无明显破损和磨损的位置钻取芯样一个,芯样直径应不小于100mm。 测量耐磨层厚度时,应将芯样放置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环境中自然干燥,随机选择芯样顶面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如图A.0.2所示,在侧面测量这两条直径与圆周四个交点处的耐磨层厚度H,以4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该芯样的耐磨层厚度,以该单位工程所有芯样的耐磨层厚度的算术平均值做为该单位工程耐磨层厚度,测量值和计算值

23、均精确到0.1mm。图A.0.2 厚度测量部位示意图厚度测量部位;H耐磨层厚度 该单位工程所检芯样的耐磨层厚度最小值不小于设计值80%,且该单位工程的耐磨层厚度不小于设计值时,应判定此次检查的耐磨层厚度合格。附录B 耐磨性能及表面硬度试验方法B.1 耐磨性能试验B.1.1取耐磨层厚度测定后的芯样按GB/T 16925的规定进行耐磨度测定。B.1.2 耐磨度比按式(B.1.2)计算:(B.1.2)式中:I耐磨度比,%;I0基准砂浆的耐磨度;I1耐磨面层的耐磨度。取所有芯样的耐磨度比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单位工程的耐磨度比,精确到1%。B.2 表面硬度试验B.2.1 芯样经耐磨度试验后,按JC/T 9

24、06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表面压痕直径测定。每个芯样测试6个点。B.2.2 每个芯样所得6个数据剔除最大值与最小值,取剩余4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该芯样的压痕直径代表值,压痕直径代表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单位工程的表面硬度,精确到0.01mm。附录C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质量验收记录表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质量验收记录表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检验批容量分包单位分包单位项目 负责人检验批部位施工依据验收依据验收项目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最小/实际抽样数量检查记录检查结果主控项目1材料性能符合本规程表4.2.1要求2面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3面层耐磨性能及表面硬度

25、符合设计要求4面层抗冲击性能符合设计要求5面层与基层结合质量牢固,且无空鼓、裂缝一般项目1面层坡度符合设计要求2面层质量表面应平整、密实、色泽均匀,切缝应顺直,不应有露石、起壳、明显裂纹、砂眼 及镘刀纹等缺陷3面层平整度偏差3.0mm4面层缝格平直度偏差3.0mm施工单位检查结果专业工长: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监理单位验收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本规程用词说明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用“不

26、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要求)”。引用标准名录1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3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4 水泥取样方法GB 125735 建设用砂GB/T 146846 混凝土及其制品耐磨性试验方法(滚珠轴承法)GB/T 169257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8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

27、B 5030010 环氧树脂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范GB/T 5058911混凝土地面用水泥基耐磨材料JC/T 90612地面用水泥基自流平砂浆JC/T 98513建筑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T 13-4614整体地坪工程技术规程CECS 328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福建省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应用技术规程DBJ/TXX-XXX-XXXX条文说明2017 福州制定说明福建省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应用技术规程,经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年月日以第号公告批准、发布,并经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备案,备案号为:Jxxx。本规程制定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几年我省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工程建设的实

28、践经验,同时参考国内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并做了大量的相关试验。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福建省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应用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规程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目 次1 总 则202 术 语213 基本规定224 碳化硅耐磨材料234.1 原材料235 设 计246 施 工256.1 一般规定256.2 现浇混凝土基层256.3面层施工256.4 成品保护267 质量检

29、验与验收277.1 一般规定277.2 主控项目277.3 一般项目271 总 则1.0.1 为规范福建省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的应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本条规定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 相关的现行规范如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混凝土地面用水泥基耐磨材料JC/T 906、整体地坪工程技术规程CECS 328等。2 术 语 术语通常为在本规定中出现的其含义需要加以界定、说明或解释的重要词汇。尽管在确定和解释术语时尽可能考虑了习惯和通用性,但是理论上术语只在本规程中有效,列出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出现错误理解。

30、当本规程列出的术语在本规程以外使用时,应注意其可能含有与本规程不同的含义。本规程所列术语是根据本规程内容的需要而设置的。其他较为常用的术语在相关标准中均有规定,此处不再重复。3 基本规定3.0.1 本条对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及实施作了规定,以保证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工程的施工质量。3.0.2 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工程使用的材料的优劣是工程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为防止不合格材料或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用于工程施工,本条规定工程所用材料必须提供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型式检验报告有效期为一年。型式检验项目为本规范表4.2.1所列的全部项目。3.0.3 对进场材料进行复验是为保

31、证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工程的施工质量采取的一种确认方式,进场复验有助于避免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也有助于解决提供样品与供货质量不一致的问题。3.0.4 本条规定了碳化硅耐磨材料的贮存条件,以保证进场材料的质量。3.0.6 地面工程施工前做好样板的目的,一是使操作人员预先掌握所用材料的特性、操作关键等;二是确保符合设计要求;三是作为地面工程的质量标准。4材料4.1 原材料 碳化硅耐磨材料中水泥和碳化硅骨料是重要的原材料,水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碳化硅整体面层的物理性能(强度等)以及和混凝土基层的粘合性,碳化硅骨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了碳化硅整体面层的耐磨性能等,因此碳化硅耐磨材料所用的水泥与碳化硅骨料必须符

32、合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和应用技术规范的要求。4.1.4 本条款对碳化硅耐磨材料中加入的外加剂作出基本规定。碳化硅耐磨材料中除主要的水泥和碳化硅等原材料外,可根据应用需要添加一定外加剂,从而提高碳化硅耐磨材料的性能,但所添加的外加剂必须符合相应产品质量标准和应用技术规范的要求。5 设 计5.0.1 本条款规定了混凝土基层的强度与厚度的要求。5.0.3 当生产和使用要求面层裂缝控制等级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控制等级为一级时,应严格控制裂缝。5.0.4 本条款根据现行协会标准 整体地坪工程技术规程 CECS 328,规定了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的碳化硅耐磨材料的用量,设

33、计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的厚度时应参考生产厂家提供的数据。5.0.55.0.6 规定了碳化硅耐磨整体楼地面的构造设计。 6 施 工6.1 一般规定6.1.1 温度过低或过高会影响水泥的凝结时间及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工程的质量;封闭现场可防止灰尘、飞虫、杂物等沾污施工作业面;风过大时,骨料与粉料易分离,影响工程质量,因此撒布耐磨材料时应避免。6.1.2 操作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需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进行选择使用。6.1.3 本条款规定的专用机具中主要机具包括抹光机、切割机、真空吸水器、路面切割机等,辅助工具包括靠尺、镘刀、平底胶鞋等。6.2 现浇混凝土基层 混凝土基层的质量对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工程的施工

34、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本条款要求混凝土基层浇筑至标高,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基层的平整度以及强度。未达到标高时需用同等级混凝土补齐并浇捣,不得使用砂浆修补。6.2.2 采用分区段浇筑是为了减小大面积混凝土因其中的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的产生。6.2.3 本条款规定了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的基层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6.3面层施工 本条第1条款规定的刮平和找平措施为:混凝土基层浇捣完毕,用特制的钢滚筒反复滚压;浇筑完毕后,应采用橡皮管或真空设备去除泌水;混凝土浇捣完毕后 0.51.0h,用抹平机加圆盘对地面找平和提浆,模板边缘宜用木镘。混凝土初凝前(一般在浇筑后34小时,人踩上去的脚印深

35、度不超过1cm),用6m 铝合金刮尺将地面再次找平,地坪边缘应手工预先找平。第2条款规定混凝土初凝时撒布碳化硅耐磨材料可防止撒布过早引起的碳化硅耐磨材料沉入混凝土中而失去效果;撒布过晚引起的混凝土已凝固,失去粘结力,使耐磨材料无法预期结合而造成剥离。墙、柱、门和模板等边线处水分消失较快,宜优先撒布施工,以防因失水降低效果。撒布材料时注意观察材料吸水情况,保证耐磨材料能够得到充分润湿。判断混凝土初凝的方法为脚踩混凝土上,约下沉5mm。第3条款规定镘抹、压光时应纵横向交错进行,是为了防止材料聚集。人工修饰是指边角部位应采用手工钢抹子抹平。第4条款规定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是为了防止其表面水分的激烈蒸

36、发而引起开裂。第5条款规定设置伸缩缝是为了有效防止不规则龟裂。面层的分格缝除应与垫层的缩缝对齐外,尚应根据具体设计要求缩小间距,主梁两侧和柱周宜分别设分格缝。在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切缝,切割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35mm,深度一般为水泥混凝土厚度的1/31/2,切割伸缩缝后分隔出的混凝土区域块的长、宽尺寸以68m为宜。伸缩缝内填充耐候性能好的弹性密封材料。填充时注意填充均匀、饱满,不得有空洞、断头等现象,边填充边修饰,使表面光滑、顺直、美观。同时,避免对伸缩缝边缘及以外的区域造成污染。第6条款的规定是因为在养护期未到时,碳化硅耐磨面层容易被破坏。6.4 成品保护 对保护的区域或部位列出清单

37、和警示,并制订出成品、半成品保护的具体职责、方法和措施。6.4.2 整体面层达5MPa时间:夏季约为10h24h,冬季约为40h48h。6.4.3 成品保护期间,已做好的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不能堆放垃圾、杂物、油漆涂料以及施工机具,避免造成沾污;施工完成后的地面上不能堆放垃圾、杂物、涂料等,避免造成沾污;不得应钝器、锐器击打或刻划面层。如需上脚手架等施工工具时,脚手架必须安装滑轮,面层应铺设土工布、旧地毯等保护措施。7 质量检验与验收7.1 一般规定7.1.2 采用随机抽查的自然间(标准间)和最低量,其中考虑了某些建筑中建筑地面工程量较大、较繁,按楼层或变形缝划分检验批,也较为合宜。7.1.4 本条款明确了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验收开始的必要条件,进一步强化验收,以确保工程质量。7.1.5 本条款提出了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的规定和一般项目的规定。对于验收项目和允许偏差,考虑了目前的施工条件,提出80%(含80%)以上的检验点符合质量要求即认为合格,包括明确了验收相关记录的完整性。7.2 主控项目7.2.5 对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的材料、耐磨面层厚度偏差、耐磨性能、表面硬度、抗冲击性和空鼓面积提出要求,并规定检验方法和检查数量。7.3 一般项目 对碳化硅耐磨整体面层的外观、缝格平直和表面平整度提出要求,并规定检验方法和检查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