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张謇与南通近代校歌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9851489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8.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问渠张謇与南通近代校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问渠张謇与南通近代校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问渠张謇与南通近代校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问渠张謇与南通近代校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渠张謇与南通近代校歌(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问渠只为您每天多读一点我们将不定期推送问渠系列阅读材料已经推送的部分篇目家国情怀与民本意识那些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历史名人曹髦:一个皇帝的高贵选择陆游:“放不下”的放翁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陶渊明:内心的宁静,就是最好的修行柳永:后主情怀,宝玉心肠。左宗棠:有远见的人,都愿意走笨路刘文典:比鲁迅骨头更硬的民国大师司徒雷登:用一生践行“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毛泽东:撰写抗日“出师表”余华:总要彻底绝望一次,才能重新再活一次束星北:中国的“爱因斯坦”和他的悲惨一生蒋勋:如果人生是一条路诗经:文明进步的精神结晶宋朝美学之极简之美当代红楼梦文学巨作京华烟云孤独的人,才能与灵魂相遇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

2、灯人生三层楼丨物质、精神生活和灵魂生活故乡,一个离开了才能拥有的地方素书:在汉朝被称为“天书”的奇作中国人的原子弹之梦喜欢阅读,欢迎加入公益八群QQ778700648(各群同步,已经在我其他群的群友不要重复加)张謇jin与南通近代校歌晚清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列强环伺,朝廷腐败,风雨飘摇,舆论哗然,社会处于转型期,呈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各派虽然政治主张不一,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已成有识之士共识。张謇作为站在历史潮头的人物,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实业与教育叠相为用的思想,“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实业之所至,即教育之所至”。正如私立敬儒高等小学校歌所唱的那样:“私资创造,实业

3、襄持,教育斯能宏。”张謇办工厂,兴学校,对推动南通乃至江苏现代教育功不可没。张謇兴办学校门类齐全,从幼稚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直到特殊教育、艺术教育、职业教育,体系完整且数量众多,兴办和资助开办、鼓励开办各类学校达三百七十多所。他有完整、先进的教育思想体系。值得注意的是,他对校歌的认识和重视,超越同时代众多教育家。他亲自撰写校歌,请音乐家谱曲,在校园传唱,对启发学生现代意识、砥砺学生为国勤奋学习、振奋学生精神面貌、丰富校园文化起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南通大学詹皖教授,积十年之功收集到张謇作词的校歌十首,并进而将南通地区二十世纪前半叶校歌尽力网罗,总计得六十九首,汇编成民智兮国牢

4、南通近代校歌歌曲集,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不少淹没一个世纪的校歌拂去历史尘埃,恢复青春面目,对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当前校歌创作,有很重要意义。我国古代对音乐教育非常重视,古老的典籍十三经中,礼记专列乐记一章。周礼保氏所列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乐”位列第二。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科举制等影响,音乐教育渐渐淡出不彰。1902年张謇亲手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师范学校民立通州师范学校,聘王国维、陈师曾等学界泰斗为教师。1903年他东游日本七十天,考察日本各类学校三十余所,看到日本学生高唱校歌、朝气蓬勃的景象,深受感染,在日记中写到“美哉,美哉”。次年,他撰写了通州师范学校

5、校歌,1905年先后请单林、沈先工谱曲,由专人教唱。如果说1897年,由沈先工参与谱曲的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师范学院院歌警醒歌是我国第一首校歌的话,通州师范学校校歌则是南通近代校歌之始,也是我国第一代校园歌曲中的佼佼者。由于梁启超、张謇等登高一呼,沈先工、曾志忞、李叔同等音乐家身体力行,校歌的创作和传唱在当时形成一股潮流。通州师范学校校歌以“狼之山,青迢迢,江淮之水朝宗遥”开篇,葱茏耸翠的狼山雄峙大江之滨,充满生机,犹如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青春少年葱俊的形象。长江汇聚众流,汹涌澎湃,以锐不可挡之势呼啸奔向大海。校歌引领青年学子立足大江之滨,放眼世界。该校歌突出的主题是“民智兮国牢”,在短短的

6、歌曲中重复三次。“民智兮国牢”是张謇基本教育思想。“教育普及而后民知爱国”。“知识何自而长,则普及教育工作是已”。我国由于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家是统治者的家天下,人民的国家意识普遍淡漠。1901年,日、俄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境内为争夺殖民利益,爆发日俄战争。张謇对国人普遍的事不关己的冷漠态度痛心疾首。他说:“日俄之战,无论孰胜孰负,祸终萃于我国而知此痛者,以全国人比较分数,不过千万中之一、二。处堂燕雀,姑以为安。岂非民智不开,公理不明之故?”他痛定思痛,说:“开民智,明公理,舍教育何为。”只有普及教育,开启民智,提高全民族基本素质,确立全体国民国

7、家意识和爱国思想,国家才能强大,牢不可破,立于不败之地。开启民智的思想贯穿于他的校歌创作之中。他其后创作的通州女子师范学校歌:“女子有学兮欣欣棣通,女子有学兮邦家之隆。”垦牧乡小学校歌:“新世界,垦牧乡。新少年,小学生。”海门长乐镇初等小学校歌:“大家爱国先爱乡。”通州小学校歌之二:“成国民兮小学生,学生爱国须聪明。”私立张徐女校校歌:“唯明大义能如此后生,后生,可兴起。”通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歌:“朝气朝朝转弃我弁,启我卯,弃我弁,启我卯。”无不贯串着开启民智、弃旧图新的家国情怀,对莘莘学子寄予了尽快成长为新式国民、社会栋梁的殷切期望。张謇“民智兮国牢”,教育必须首先开启民智这一思想,在当时

8、产生了很大影响,被普遍地运用于南通校歌创作之中。张謇之子张孝若创作的南通县女子师范学校校歌和南通学院校歌就彰显了“文明灌注吾曹”,“女权发展,教育提高”,“真才造就,实学研改”。国学家徐益修作词的江苏省第七中学(南通中学)校歌和南通中学二十五周年纪念歌唱道:“修吾德而益彰,讲吾学而益昌”,“发扬爱国之荣光”。“厉吾侪读书救国,振起民族精神”。其他如通州小学校歌之一“勤学兮开智,昭昧兮发蒙。光吾州兮日华再中”,及“启发民智兮,教育为先”、“爱国从来先爱乡”、“勤勉奋发,努力行知,赶上文明道”、“努力革新要自强”、“文化昌明东至海,完成学业竟全球”、“振起兮顽堕的民性,唤醒兮萎靡的国家”、“狮儿觉

9、,狮儿觉,一声长啸震神皋”这一类启发学童心智、灌输国民意识,砥砺奋进的歌词,普遍出現在上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初南通地区中小学校歌中。2008年2月6日,大年三十夜,九十高龄的金石诗书画家、江苏省文史馆馆员、当年的西场小学学生仲贞子老先生,根据回忆为詹皖先生亲笔写下了海安西场小学校歌歌词,留下珍贵记录。几个月后,先生遽归道山。2009年4月5日,由海安县李堡中学九十高龄退休教师仲芜先生歌唱,倪一龙老师记谱的海安西场小学校歌,与仲贞老所记仅少两句。该校歌以“繄我蓉塘中”(蓉塘为海安三塘一景)起,“努力学问斯有功”结。仲芜先生在歌谱下方满怀深情地写道:“蓉塘小学校歌使我快乐成长,让我在歌声中度过了幸福的

10、童年,稳健地走过了人生的风采岁月。此校歌是朱梅静老师教唱的。我已耄耋之年,每当想起童年时唱的校歌,幸福和快乐如同昨天一般。”现年八十八岁高龄的原江苏省广播电视厅厅长韩泽老先生告诉我:“看了詹皖先生的歌曲集,让我想起集中未收的最初的紫石中学校歌。那是1941年逃难避居西北乡时,邻居一位紫中学生教我的。当时我读小学,未能完全理解,如今也记不全了:山有凤兮东海东,江淮之水远朝宗。紫石校,风云从,海陵古邑,安定遗风人文进化,世界大同”足见校歌在当时是多么深得少年学童的喜爱。据仲贞老回忆,现代国学大师、原北京大学副校长、音韵学家魏建功,是西场小学第一届毕业生。他特地将这一回忆写在所记歌词的下方。魏建功开

11、蒙学名原为伯儒,由于校歌结句为“努力学问斯有功”而更名建功。魏建功先生是唱着海安西场小学校歌、江苏省如皋公立简易师范学校校歌和南通中学校歌走进北大,进而登上了我国学术舞台的中央。张謇普及教育的视野广阔,光绪二十七年(1901),他就提出普及教育的“五年计划”;宣统二年(1910),又提出按区域、分年度普及小学教育的详细规划。由于他系农家子弟,其读书举业之路艰苦备尝,因此对农村教育特别重视,体现在他所创作的校歌之中。1904年他所作的通州小学校歌之二中就辟划了“市市村村小学校”,城市和农村儿童有平等受教育权利的愿景。他除了在家乡长乐镇办起小学,在海边滩涂垦殖地也创办了垦牧乡小学和垦牧乡高等小学。

12、1911年,他所写的垦牧乡小学校歌就高唱“小学家家上”。这让原先生活在荒滩芦荡的孩子有了就学机会,类于今天的希望小学。在张謇为普及教育不辞劳苦之精神影响下,南通地区不少饱学之士也投身于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如西场、李堡都地处海安东部乡村,李堡更僻处海边一隅。同是早期留日学生的仲蔼人、潘敩安先生都曾分别在两校执教。潘先生还长期担任李堡小学校长。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开阔学生视野都有极大好处。除魏建功、仲贞子等名人外,这两所学校都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材。建于1904年的如皋县立丰利市初等小学校,校歌中“引导科学兼授讨,修身忠与孝,琴书闲雅画素描,体育发扬游戏操”所呈现的场景,让人难以想象一百多年前,一个海边的

13、村镇小学有如此超前的课程设计与生动活泼的校园景观。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张謇普及教育工作所取得的良好实绩。张謇同年进士沙元炳,晚清为翰林院编修,民国时曾任江苏省议会议长。在张謇鼓励下,于1902年创办了如皋公立简易师范,后来又亲撰校歌。歌中“体用贵兼通”之句,源自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又不为所囿,而近于康、梁的中西“会通”观。歌中“旧学沉沦,新知潮涌”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股全盤否定传统文化思潮的现实状况。紧接其后的歌词“两端执乎中”,反映了作者独立思考,不盲目抛弃民族传统文化,作出极富哲理的抉择。张謇校歌创作也反映了作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他1903年从日本考察回国后,即在

14、通州师范学校增设体操(即体育)课。据詹皖先生考证,这是国人办学开体育课之始。1922年南通地区召开中等以上学校运动会,他亲撰会歌歌词。歌中唱道:“左手执枪右秉刀,秋以讲武左训昭,士不可弱兮气不嚣。”引左传农闲讲武、治兵振旅事,鼓舞青少年学生士气。詹皖先生认为这也是我国最早的运动会会歌。接着他又创作了各校营教练运动歌:“孳民兵之根荄”,“以齐止伐武而材”,“进于瑞士何有哉,进于成周何有哉。”鉴于我国当时积贫积弱状况,他以现代瑞士和我国古代周朝的民兵制为例,表现兵民一体思想。歌词激越昂扬,号召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武而材”,成长为国家的武备人材;“以齐止伐”,同仇敌忾,以勇武的精神和坚强力量制止外族

15、侵伐,充满爱国尚武精神。张謇和近代南通校歌一直紧扣时代脉搏,与他手定通州师范学校校训“坚苦自立,忠实不欺”相表里。这一优良传统被后继者发扬光大。在抗日烽火遍地燃烧、挽救祖国危亡的艰苦岁月,南通诞生了一批气魄雄浑、刚毅卓绝的抗日救亡校歌。建校于1938年的邱陞中学,就是以明代南通地区抗倭英雄邱陞命名。校歌以邱陞和同为抗倭英雄的曹鼎做榜样,激发同学抗日救亡的斗志:“何以励志兮,翳邱公与曹公,实我民族之英雄请奋起为抗敌建国之先锋兮,表东海之雄风。”邱陞中学军事晨练歌(又名壮士赞)更以历史上杀敌卫国的终军、张骞、马援、班超、岳飞等英雄人物的光辉业绩,鼓励青年学子奋勇杀敌,为国建功:“沙场兮血腥,战马兮

16、悲鸣,问扶桑仇敌,可曾杀得尽?宝刀如雪磷火青隆冬弹雨肉横空,踏破敌人营长啸一声断长虹。”韩泽先生说:“壮士赞,我读小学时老师曾教过,名英雄赞。词曲深沉雄浑,英气充沛,很喜爱,却不知为近在咫尺的邱陞中学的晨练歌。不过其中未涉岳飞,可能是流传中有变化。”这类校歌是一代青年学生的成长史和精神记忆,余音绕梁,于今不绝。张謇是南通现代教育的拓荒者和尽心、尽责、尽力的推进者。百年南通走出两院院士三十七人;著名学者陆侃如、王焕镳、蒋礼鸿、卞之琳、陈从周;教育家顾怡生、张梅庵;画家王个簃、赵无极、袁运甫、袁运生;艺术家赵丹、顾而已和多个奥运冠军与世界体育冠军等一大批杰出人物。上世纪二十年代红十四军领导人刘瑞龙也是通州师范毕业生。南通地区中小学教育和师范学校教育至今仍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张謇作出的伟大贡献永载史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