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9769521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1章 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其作用的发挥、内容的选择、方法的采用等,无不与它所处社会的发展水平相关联。我国的幼儿教育作为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尤其是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和学术自由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早期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不管是从幼儿园的入园率,还是从幼儿机构与组织的建立等,都呈现出一种较好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与教育民主化的逐步实现。这种现象就表面看是可喜

2、可贺的,但就本人所了解到的信息来看,情况却并不容乐观。其中,越来越凸显的小学化趋向成为制约幼儿教育进一步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当遵循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将保育和教育相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中1。然而,在幼儿园实践教学中把幼儿当作小学生来教育的倾向日益突出。最初一些私立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要求,让幼儿学到“知识”,开始让一群三至五岁的孩子学识字、学拼音、学算数、写字。在这种教育下,一些幼儿确实学到了所谓的“知识”,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严重地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早期教育的基本规律,也势必影响

3、到幼儿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健康发展。基于这种情况,本人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原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阐发,并试图从中寻求走出这一教育误区的对策和方法,为能够真正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而和谐的快乐成长,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体系,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1.2 已有的相关研究幼儿教育小学化,在八十年代就被提及过,在近几年才引起关注。随着这种现象在幼儿园中日益明显,一些期刊上陆续出现一些相关研究。在CNKI中以“小学化”为检索词,检索1995年至2011年之间的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发现: 表 1.1检索项篇数数据库期刊全文数据库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标题494摘要8629关键词

4、8626全文1069336如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辨析(黄绍文,学前教育研究,2005.09)、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研究与对策(吴红娟,学前教育研究,2007)、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与对策(周小青,当代教育研究,2011),这些研究指出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成因、危害,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幼儿教育中的异化问题,对幼儿教育的不负责任的盲从敲响了警钟,指出了幼儿园教育中的偏差。在幼儿园市场化的今天,再次强调幼儿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树立起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但每项研究只是从理论上进行表层的分析探讨,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于这种教育背后的现象和本质的深层根源,没有进行深入探究。

5、也没有真正走进幼儿课堂,从实践中分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更没有对在幼儿园中已经接受小学化教育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从幼儿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中去分析这种教育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本人真正走进幼儿课堂、小学一年级课堂,从实际出发,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原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阐发,并提出可操作性建议。1.3 概念的界定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没有统一的概念,李建轩在幼儿园教育小学倾向化的思考中指出,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为适应家长的错误需要,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行为规范方面,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少动少玩,勤奋好学,甚至要求幼儿无

6、论课堂还是课间都要整齐划一;在学习知识方面,几乎按小学生的学习要求进行上课、训练、作业,一味向幼儿灌输文化知识,甚至还布置家庭作业,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生动的教具要求,缺少图案色彩,缺少游戏化的教学过程。幼儿园一日生活管理小学化,内容也是以教学活动为主2。黄绍文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辨析中指出,幼儿教育小学化,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把幼儿当小学生来进行教育,但实践中有不同层面的表现。有的小学化侧重于课程内容,如开设各种各样的技能特色班、兴趣班,要求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学习读写算。人们对这种小学化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知识是可以提前学的,只要用幼儿可以理解的语言和喜欢接受的

7、方式就可以了;有人则持反对态度,认为小学的知识还是超过了幼儿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幼儿也容易忘记,没有多少效果,即使有效果,也会导致幼儿进入小学后对知识没有新奇感,不认真听讲而导致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幼小衔接;有的小学化侧重于幼儿的行为要求及幼儿教育形式。把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搬来,往幼儿身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听话,不许插嘴,要坐得端端正正,手脚有一定的放法,不许离开座位,不经允许不能上厕所,不能随意喝水;教学的形式则完全是满堂灌,缺少教具,缺少图案色彩,没有幼儿喜欢的游戏,课后还有一堆作业等等。这种小学化在农村学前教育较为常见3。前两种定义是两种不同的定义标准。前者从幼儿教育小学

8、化的表现来定义,后者从教育小学化表现的侧重点来定义。其实幼儿教育小学化经常被谈起,但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本研究中认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教育违背了它自身的教育宗旨和教育任务,背离了它本身的教育活动,把小学的教育提前到幼儿园中来。第2章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调查研究2.1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平鲁区一家幼儿园的实地调查,从而了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并对研究所搜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对策。2.2 研究对象本研究对平鲁区蓓蕾幼儿园幼儿家长和教师以及附近两所幼儿园的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其中教师问卷50份,家长问卷200份,回收率100%。家长问卷中4份条目回答不完整的

9、问卷被剔除,有效问卷196份,有效率为98%;教师问卷中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100%。2.3 研究方法本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实地调查法,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问卷调查法,该调查采用自编幼儿教育小学化家长及教师问卷,仅用于搜集资料信息,不涉及信效度。家长问卷有15道选择题,其中5道为多选,1道开放型题;教师问卷共11道选择题,调查内容包括家长及教师的基本信息和教育观念、行为。(2)访谈调查法,访谈幼儿园的小朋友、幼儿园的行政人员、家长、教师,深度挖掘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以及影响,弥补问卷调查的局限;(3)参与观察法,深入幼儿园,观察儿童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教师的上课、家长的态

10、度等方面的情况都会深度的观察、了解。2.4 数据的处理 Excel软件2.5 调查结果及分析 2.5.1 课程 表2.1 表2.2 家长希望孩子学什么学会学习,为小学打基础96.5%学做人37%学自信21%学能力38%养成良好习惯64%游戏15%外语和特色教育68%开发智力54%学自理32%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所教科目中,侧重的是语文、数学、英语,调查的50名教师的班级都开设了这三门课,音乐、美术等所谓的“副课”在有的教师班级没有开设。音乐有22个班级开设,美术有31个班级开设,科学有27个班级开设,常识仅有13个班级开设。在问及家长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学什么时,96.5%的家长回答学会学习,为小学

11、打基础,而且有68%的家长回答学外语和特色教育,有37%的家长回答学做人,21%的家长回答学自信,38%的家长回答学能力,64%的家长回答养成良好的习惯,54%的家长回答开发智力,32%的家长回答学自理,仅有15%的家长回答游戏。以上数据表明:家长过于注重知识学习,从而使幼儿园的课程安排也侧重知识,进而使幼儿园的教学变成一种束缚儿童思维空间的活动。本人参观了家乡的一所民办幼儿园,并对这所幼儿园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非正式的访谈。该园园长坚定且骄傲地说:“我家(幼儿园)生源特别好,因为我们对他们(指儿童)认真负责,尽可能多教给他们一些文化知识、识字和算术,不像有的幼儿园,天天就是看着他们玩,唱两首歌

12、,说几个歌谣”。这种现象在他们的周计划安排中突出地表现出来,下面为幼儿园中班的周计划安排:表 2.3幼儿园中班的周计划安排科目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英语梨pear西瓜watermelon葡萄grape草莓strawberry桃子peach语文拼音:ai识字:鸡、花拼音:ei识字:灵、球拼音:ui算术加减法计算加减法计算加减法计算加减法计算加减法计算成语饥不择食食不厌精精兵简政政通人和和气生财朗读别说我小活动春风下雨了活动从课程安排上看,幼儿园把识字、拼音、计算看作教学的重点,课程间也看不出其相联性,几乎是相对独立的学科教学。陈鹤琴先生反对分科教学,提倡“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

13、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而现实中幼儿园的教学与所要求的严重不符。2.5.2 评价表2.4 表2.5调查结果显示:再被调查的50名教师中,99%的班级有评优的做法,只有1%的班级无此做法;在问及怎样评价时,70%的教师回答考试,按成绩,28%的教师回答按平时表现,仅有2%的教师回答综合评价。以上数据表明:幼儿园在评价幼儿时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在与教师的交谈中本人了解到,幼儿园中经常会考试,考核幼儿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把幼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多少作为评价幼儿教育质量的惟一标准,实质即是重视结果、轻视过程。在

14、这种评价体系下,幼儿教师不关心幼儿如何学习,不了解幼儿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不清楚幼儿发现探索时的乐趣、遇到困难时的迷茫、尝试活动中的期待,也就不能根据幼儿的实际进行评价,完全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这种评价标准势必会制约幼儿创造的热情,泯灭他们活泼的天性。2.5.3 课堂表2.6 表2.7表2.8您是否给幼儿布置作业是,每天一次是,一周2-3次是,一周3-5次否68%24%6%2%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50名教师中,当问及您所教班级的座位排列方式时,90%的教师的回答是小学的秧田式,2%的教师回答马蹄式,6%的教师回答圆形,2%的教师回答组块式;当问及所采用的授课方式时,86%的教师回答小学

15、最普遍的讲授式,12%的教师回答活动式,2%的教师回答启发式;当问及是否给幼儿布置作业时,98%的教师回答是,每天布置一次作业的占68%,不给幼儿布置作业的仅为2%。以上数据表明:幼儿的座位排列、授课方式、作业布置都接近小学,小学化倾向明显。本人在幼儿园观察到,不少幼儿园将小学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往幼儿身上生搬硬套。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守纪律,做事规规矩矩,专心学习少玩耍,认为幼儿游戏是浪费时间。幼儿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驯顺听话,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不得没礼貌,如果幼儿稍出差错就大声训斥。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精神要集中,老师时常以提问的形式检测幼儿是否认真听课。上课不许做小动

16、作,不许说话,坐姿要端正,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活动时间非常紧张,要快速喝水、上厕所。不许追逐打闹,不许跳跃奔跑,不许高声喊叫,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偶尔有幼儿禁不住玩具诱惑去摆弄一番,马上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如此这般,不是过早地把军营中的纪律移植进入到幼儿园吗?试想,一个从小就面对一堆清规玉律,被管制严格的幼儿,长大后又如何获得社会发展所需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2.5.4 活动在幼儿园里幼儿的活动日程被排得满满当当。游戏的时间几乎微乎其微。下面看一下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时间:2012年2月观察对象:平鲁区某民办幼儿园大班幼儿背景资料:这家幼儿园属于平鲁区名声较高的私立幼儿园。幼儿人数216人,

17、小班、中班各三个班级,大班二个班级。被调查班级为大班32人,带班人员为一名教师和一名保育员。活动时间如下:8:008:30 教师上班,幼儿入园8:308:40 做早操(一起做幼儿园老师自编的韵律操)8:409:10 早操后班级读书,主要是拼音和识字9:109:20 休息9:209:50 算术教学,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老师先让小朋友们从1数到20,老师出题集体计算,再个别出题抽查计算。老师在黑板上出10道题,幼儿在自己的本子上抄题,独立完成后交老师批改,以使老师了解每一个幼儿的掌握情况。)9:5010:10 幼儿上厕所,喝水。(没完成作业的幼儿继续做题)10:1010:40 英语教学认识水果

18、。(老师出示水果图片,幼儿跟读)10:4010:50 休息10:5011:20 美术教学画太阳。(老师布置任务画一个太阳,幼儿开始画)11:2011:50 放学 14:3014:50 幼儿入园14:5015:20 拼音教学ai (老师先集体教学,然后再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单个叫幼儿读。布置作业,在本子上写五行)15:2015:40 休息15:4016:30 音乐春天在哪里 (老师教幼儿唱,等幼儿学会后自己练习。剩余时间幼儿可以画画、做手工)16:3017:00 做游戏17:0017:20 复习一天所学知识17:2017:50 幼儿离园幼儿一天的生活特别紧凑,孩子几乎没有完整的游戏时间。但全日

19、制幼儿园按规定户外活动时间一天不少于2小时。幼儿园的课间休息一般为30分钟,小学的课间休息一般为10分钟,幼儿下午应该有专门的游戏时间。幼儿园在实际教学中却把讲故事、音乐、绘画、常识、健康教育这些基本领域教学作为幼儿的游戏,作为幼儿休息的调节。幼儿的发展需要通过自身的活动来实现,幼儿通过摆弄、操作、观察、实验、动手动脑,获得直接经验、发展智力、增长知识,通过与人们的交往,促进社会化的发展,不仅仅是靠灌输知识来促进幼儿发展,儿童需要在游戏中得到发展。2.6结论从上述调查结果及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幼儿教育越来越学科化,过于注重知识学习;在评价方面,注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幼儿常规管理机械照搬小

20、学的标准;幼儿园教育的去游戏化现象日益明显,这些情况都说明幼儿园存在“小学化”现象。第3章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透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长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既有幼儿教育外部的原因,也有幼儿教育自身的原因。3.1 幼儿园自身存在的弊端3.1.1 办园条件不具备本人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幼儿园不具备幼儿教育的基本育人环境和必要的保教条件,根本无法进行和有效开展幼儿教育。如:没有适应幼儿心理特点的文化环境,怎能潜移默化地育人;没有适合幼儿身高与生理需求的课桌椅、休息床、保健室等基本设备,怎能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没有音乐、舞蹈、美术等设备,怎能发现幼儿的特长和开发幼儿的智力潜能;

21、没有适合幼儿玩耍与活动的大小型玩具,怎能进行游戏活动和体育锻炼;没有电视机、VCD、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怎能开阔和丰富幼儿的视野。3.1.2 园长办园思想不端正在与家长及教师的交谈中本人了解到,有些园长不是把培育幼儿全面发展、促进健康成长作为办园宗旨,而是受经济利益驱动,一味“向钱看”,目标就是多收幼儿、多赚钱;一些园长不顾幼儿的年龄和身心发育状况,为了应和家长的“口味”,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求幼儿拿出成绩来,满足家长的虚荣,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一些园长投家长所好,把读、写、算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尤其

22、是学前班,拿教一年级课程来吸引家长送孩子入园、入班。这种超负荷超年龄的学习内容有损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更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反感和厌倦。3.1.3 教师业务素质偏低表3.1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50名幼儿教师中,58%的教师学历是初中,34%的教师学历是中专或高中,6%的教师学历是大专,仅有2%的教师学历是大学。从以上数据可知:幼儿教师文化程度较低。在与教师的交谈中,本人进一步了解到,本地区园长和专任教师中,幼教专业毕业的不足20%,其余的没有专业学习经历。因而她们大都不懂得幼儿身心发育特点;不懂得幼儿教育培养规律;不会基本的幼儿保育知识;不会音体美卫教学常识;不会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游戏去开发幼

23、儿的智力;不会与幼儿合作与家长沟通。错误地认为只要教会孩子写字、背诗、算术,再教会几句外语就是正确的、成功的。殊不知,这些教师的做法不但不能真正帮助幼儿学知识,长技能,反而为幼儿的早期智力开发和健康成长设置了障碍。3.2 幼儿家长对教育的错误认识3.2.1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观念的错位表3.2您听过超前教育吗?您认为超前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听过没听过积极消极有利有弊80%20%78%10%12%如今在各种媒体的宣传下,家长越来越相信超前教育的优势,对幼儿进行超前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最刺激家长神经的一句话。但这种激情的背后却隐藏了许多的盲目。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并不知道自

24、己的孩子喜欢什么,长大了适合做什么,怎么样来引导孩子的教育才是有利的。 在本人的调查问卷中,当问到为什么把幼儿送到幼儿园时,96.5%的家长选择学知识,为将来入小学做准备;当问及希望幼儿在园中学什么时,所以的家长都选择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技能,为小学打基础);又87.5%的家长选择最关心的是幼儿的学习,而且有89%的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最看重的是教授知识。幼儿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不得不学习那些远离他们生活但“将来有用”的知识,其最后结果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愈来愈烈。3.2.2 父母攀比心理的作祟许多家长都开始感觉到幼儿教育越来越成为自己头顶上的大山。有部分家长把自己小孩选择什么样的幼儿园作为自

25、己社会地位的一个象征,孩子的“聪明”与否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声誉。于是不少的家长有了跟风的心理。看到别的家长报了什么特长班也马上就自作主张的给小孩报了一个,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小孩是否愿意,是否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现在小孩子的入园年龄有越来越小的趋势了。有的家长甚至在两三岁的时候就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过早脱离父母的怀抱,留给孩子的到底是关爱还是失落呢? 只有孩子们自己心里最清楚!3.2.3 激烈的生存竞争与日益加重的心理负担表3.3表3.4表3.5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及父母职业时,干部的人数最少,父亲为3.4%,母亲为2.8%,农民居多,父亲为27.6%,母亲为13.8%,未固定工作的人数,父亲为17.

26、2%,母亲为61.5%;在问及父母受教育程度时,大学的人数最少,父亲为5.7%,母亲为5.5%,高中或中专的最多,父亲的受教育程度高中的占25.3%,中专的占29.9%,母亲的受教育程度,高中的占37.6%,中专的占31.2%;在问及经济情况时,61.2%的家长回答经济情况在当地属于一般,15.3%的家长回答较穷,14.3%的家长回答较富裕。以上数据表明:父母文化程度低,工作较辛苦,经济情况较差,因而压力较大。进入21世纪,社会竞争越来越大,现代人的压力越来越大。压力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如今,要得到公务员的位置,门槛是大学本科以上,要想成为社会白领,取得丰厚的财

27、富资源,必须先取得硕士、博士学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得到了彻底的实现,教育竞争成为整个社会最激烈的竞争。于是,不少家长把当前的社会压力转嫁给子女,不断地要求孩子要努力读书,还不时请家教,去培训班等。特别是独生子女,因为他们长大了以后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对他们的要求就更多一些,期望也更高一些。家长认为只有受到好的教育才能在社会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把教育视为走向成功的阶梯,教育被赋予了神话般的色彩,这种对教育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幼儿教育的小学化。3.3 应试教育的影响本人在调查中了解到,平鲁区一半以上的小学进行入学分班考试。我国的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有机组成部分,其性质是面向全体的、普及性的

28、,并非选拔性的。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应试教育模式下,形成了以知识评价为主流的考试制度和升学制度。我国中小学阶段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没有得到有效的纠正,而且趋于低龄化。在这种应试“指挥棒”的指引下,幼儿园成了小学的预备班,成为小学教育向幼儿阶段的延伸。3.4 政府对幼儿教育的关注不够长期以来幼儿教育一直没有纳入国家的教育体系,导致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幼儿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中小学和大。加上教育行政部门没有专门的学前教育管理科室,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没有明确的管理职责,因而对幼儿教育的发展缺乏有效的指导、管理和监督。第4章 克服和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性思考及建议知识经

29、济时代的到来,幼儿主体意识、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愿望的形成和发展是人才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幼儿教育小学化给幼儿的身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对幼儿未来的发展也极为不利。因此要制止幼儿教育小学化,让幼儿有一个快乐的童年。4.1 针对幼儿园4.1.1 端正思想,树立科学的办园宗旨幼儿园首先要端正办园思想,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内容,开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的教育活动,保护幼儿的兴趣特点,贯彻保教结合的教育理念。明确幼儿教育是能力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开发幼儿智力,是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是掌握生活中粗浅的技能。幼儿园应以开展好幼儿的游戏活动为前

30、提,寓教育于游戏中,多关注幼儿的合作意识、交流状况和表达能力。树立优质幼儿园的形象,发挥示范幼儿园的引领作用。4.1.2 重视幼教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素质重视幼儿教育首要条件是有一支数量充足、素质合格的幼儿教师队伍。因此要多渠道地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鼓励幼儿教师在职学习,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使之适应幼儿园业务发展的需要。对经费困难、信息不畅、图书资料短缺地区的教师,要有相应的倾斜政策,使之得到相应的进修学习机会,了解新知识、新理念,把握教育活动重点、教育目标和办园宗旨。幼儿教师的培训要注重实效性、针对性,注重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达到学以致用, 引导幼儿健康成长。4.2 改变家长的教育

31、观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第三条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克服 小学化 倾向, 专业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对家长给予帮助和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一是正确的学习观念。要帮助家长认识到, 幼儿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动作思维进行的, 幼儿要在游戏化的情境中, 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 通过听、说、唱、画、做等多种活动学习。二是终身学习的理念。要培养幼儿持久的学习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比学习知识更重要。以各种活动为

32、载体深化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不是给家长抽象地讲解教育理论,而是要以一些具体事例和活动为载体,让家长从中去感受、理解。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据本人调查,虽然有97.5%的家长表示很关心孩子在园的表现,但只有11.5%的家长曾主动去幼儿园向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目的应该从展示幼儿园的教育成果转变为以展示先进的幼儿教育方式为主,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包括教师如何给幼儿提供学习材料、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与幼儿进行交流互动。活动结束后,教师还要与家长进行交流, 帮助家长理解活动的意义。组织有主题的家长会。幼儿园应该丰富家长会内容,充分利用家长会来提高家长的

33、认识。如邀请具有正确教育思想的家长介绍经验,开展交流;邀请家长畅谈教育孩子的不同观念、不同做法,相互启发,进一步澄清认识。这对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克服小学化倾向都会发挥重要作用。4.3 改革应试教育的考试模式开创自然教育方法的美国教育家,著名天才儿童小威尼佛里德的母亲斯托娜主张“尊重孩子天性的自然,让每个孩子自由自主发展。”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主要催化剂还是当下应试教育的盛行。大部分家长都是为了让孩子提早学习知识以应对以后那不可忽视的升学考试。许多孩子在幼儿时期体现出“知识丰富”的特点,大多不是因为自身聪慧,而是课堂灌输所起的作用。这些孩子可能在一年级时觉得自己都会了,丧失了学习兴趣

34、,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对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极为不利。只有初步淡化中考、高考中书本知识的考试,引入多样的考试方式,把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公益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考察也纳入到升学的参考依据中来,才能彻底把孩子们从繁重、过早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没有把“学科知识”作为升学考试的唯一内容甚至是决定性方面时家长们才能做到对孩子“放手”,把精力放在发展孩子的综合素质上来不断地吸引他注意一种新的生活,用新生活自身的魅力去征服他,而不是强加于他。4.4 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学前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投入和管理。长期以来,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投入和管理缺位直接导致了幼儿园错误的办学

35、倾向。为了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政府管理部门应明确自身责任,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使学前教育具备有效的领导和管理保障。5具体而言,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当地的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出台关于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文件,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作息时间和班额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对违反规定的任何形式的考试予以处罚,保证幼儿在园游戏与活动的时间,坚决禁止幼儿园强迫幼儿参加兴趣班。同时,政府要增加投入,提高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的质量,确保教师素质不断提升,进而使幼儿园杜绝小学化倾向的努力从外部强制行为变为教师有意识的自觉抵制行为,进而促进幼儿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总之,我们的幼儿教育要“一切为了孩

36、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同心协力尽快地解决日益严重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还幼儿一个健康、快乐、自由的成长空间。参考文献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01.2李建轩.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思考J.新东方,2006.11:17.3黄绍文.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辨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6.9:10.4北京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论幼儿教育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研究所出版社,1984:23.5洪秀敏,庞丽娟.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保障与政府责任J.学前教育研究,2009.6(日)铃木镇一.早期教育与能力培养M.刘孟洲,张锁柱 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苏)A

37、C马卡连柯.儿童教育教育讲座M.诸惠芳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徐诚,杨汉麟译.石家庄:河北出版社,1998.9(意)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金晶,孔伟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10(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1(法)卢梭.爱弥尔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3刘艳,徐勇.在“幼小衔接”的教学实践中探索J.教育科研论坛,2005.7-8幼儿教育“小学化”调查问卷尊敬的幼儿园教师:您好!本调查目的在于了解您作为幼儿教师的一

38、些状况,问题采用不记名的方式,所有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无所谓对错和好坏,研究结果仅用于科研。因此,请您不必有任何担心和顾虑,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作答即可,您的回答对我的研究很重要,谢谢您的真诚合作!运城学院1、您所教的是什么班级?A.小班 B 中班 C 大班2.您的最高学历是:A.大学 B.大专 C.中专或高中 D.初中 3、您所教的班级有什么课程?(可多选) A 音乐 B美术 C 常识 D 语文(拼音、识字) E 数学 F 社会 G科学 H 英语4、您所教班级有无评优做法?A 有 B 无 怎样评价幼儿?A考试,按成绩 B 按平时表现 C综合评价5、您所教班级的座位排列方式是? A秧田

39、式 B圆形 C 马蹄形 D 组块式6、您的授课方式是? A讲授式 B活动式 C启发式7、您有给学生布置作业吗?若有,一周内布置作业的次数是多少?A有,每天一次 B 有,一周3-5次 C有,一周2-3次 D 没有8、您觉得幼儿阶段的教育什么最重要?A开发智力 B 培养兴趣爱好 C 身心健康 D学习知识和技能 E其它9、您怎么看待重点小学的入学考?A具有积极作用,是孩子得到与能力相对应的教育 B 具有不良影响,这对孩子的教育不公平 C 其它10、您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什么教育?A早期开发 B 重复教育 C 其它11、您认为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社会需求 B 家长期望 C教育制度要求 D 其它【精品文档】第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