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在水利中的应用总结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39766465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93.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遥感在水利中的应用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遥感在水利中的应用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遥感在水利中的应用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遥感在水利中的应用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遥感在水利中的应用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遥感在水中的应用总结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水资源紧缺,时空分布差异大,水旱灾害频繁。随着经济的 增长、人口的增加、环境 的变化,水资源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重视。遥感技 术,在早期设计时就用波谱信息采集的特性(最早主要用于水体和植被的调查)发展到今天已具备以紫外、可见光、红外、远红外直至达等各种波长构成的同遥感波段。这些 同波段的数据信息,单经过计算机的处和信息提取之后,就会产生大的各种专业信息, 如对水体、植被、水系、地质、灾害、地结构造、水土失、海岸侵蚀,以及全天侯的水情、 水灾监测等。如下图是遥感在水中的应用分类。图:遥感在水中的应用分类1. 水资源管 地表水体调查通过遥感手

2、段,可以快速获得广大地区的全面、客观、准确河、水库、湖泊等地表水 体信息。一些人迹罕至或人迹难至的地方,传统的观测几乎可能。用遥感技术可以克服 传统手段高投入、长周期、低效的缺点。地表水体动态监测对同一地点、所获取的同时相的遥感影像对比分析,可以定性或者定地确定地表覆盖 特征和变化过程。如基于多个同时相的遥感影像提取一个湖水面分布范围,这样就获得这几湖面动 态变化的数据。同时结合气象站相同间气象观测资, 湖出水口水位高程数据等水文资, 可以得到导致湖面变化的成因 水文地质调查对同时相的遥感影像进分析处,帮助人们直观地解地质体和地质构造以及其他各种与水文地质条件有关的遥感可见地面现象并可进而分析

3、其所反映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其 变化,如浅部地下咸水、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情况,盐渍化土壤的分布与演变,土壤沙化情 况及其演变、水土保持现状及其变化,以及地下水的蒸发蒸腾、地面沉等,最终用于研究 调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全过程。 水资源评价用遥感技术进下垫面属性分类,计算其分类面积,选取经验参数及入渗系数。根据多平均水, 计算出多平均地表径深、入渗补给。两者之和扣去重复计算的基即为多平均水,对国内某些域进估算的相对误差小于7%,尤其适用于无水文资地区。此外,根据遥感资提供的积雪分布、积雪、雪面湿,用融雪径域模型估 算融雪水资源和域出过程的相对误差在10%左右如水科院遥感中心运用TM/ETM+遥感数据对藏

4、南地区积雪、植被和土地用和水系域分布等分析,进水资源评估。 积雪覆盖调查积雪是地球重要的 淡水资源传统监测主要靠气象台站,由于气象台站分布有限,仅靠 气象记录分析来判断积雪区域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卫星遥感数据已逐步 成为我国许多地区积雪监测可缺少的有效工具 ,在我国冬季积雪监测和雪灾分析中发挥 重要的作用。遥感除可以调查积雪的分布范围和面积,还能定获取积雪深、 积雪湿、 积雪纯 等。湿地资源调查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态多样性的景观和 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实时监测湿地种类及其数,为湿地的保护提供第-手材显得尤为重要。 遥感技术具 有观测范

5、围广,信息大,获取信息快, 新周期短,节人物和人为干扰因素少等诸多优势,已经成为湿地研究的有手段。可以提取湿地边界、进湿地分类、湿地动态变化 监测等。青海湖:周长360公,面积达 4583平方公2. 水环境监测水环境遥感监测的任务是通过对遥感影像的分析,获得水体的分布、沙、有机质、化 学污染等状况和水深、水温等要素的信息,从而对一个地区的水资源和水环境等做出评价, 为环境、水、交通、航运等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应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监测出水体污染 源的类型、位置分布以及水体污染的分布范围等。水体及其污染物的光谱特性是用遥感信 息进水环境监测和评价的依据。水体富营养化监测水体富营养化是布氮、磷等植物

6、营养物质含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这种现象在 江河湖泊中称为卡华,在海中则叫做赤潮。水体富营养化遥感监测是通过分析水体反射、吸 收和散射太阳辐射能形成的光谱特征与富营养化水质参数浓之间的关系,建富营养化 水质参数的定遥感反演模型,并分析各水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建适当的富营养化评价 模型。用卫星遥感进大范围湖泊、 海洋富营养化空间分布及动态评价,具有监测范围广、 速快、成本低和于长期动态监测的优势 ,还能发现一些常规方法难以揭示的污染物排放 源、迁移扩散方向以及影响范围等特征。悬浮固体水中悬浮固体 (ss)含是水质指标的重要参数之一。SS仅可以作为水体污染物的示踪剂, 其含沙的多少还直接影响水

7、体的透明、水色等光学性质。一般来说,对可见光遥感而言,0 - 580 - 68um对同沙浓出现辐射峰值,即对水中沙反应最敏感,是遥感监测卡 中悬浮物质的最佳波段。在实际监测当中,选择与悬浮物质浓相关性好的波段,结合实测 悬浮物质的数据进分析,从而建特定波段辐射值与悬浮固体浓之间的关系模型, 然后 进反演得出悬浮固体的浓。 油污染遥感监测油污染仅能够发现污染源、确定污染的区域范围和估算油的含,而且通过 连续监测,能够得到溢油的扩散方向和速,预测将会影响的区域。热污染由于人类洁动向水体排放的“废热 引起环境水体的增温效应而产生的污染称之为水体 热污染。水体热污染可直接影响到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导致局

8、部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影响 人类的生产生洁。遥感监测水体热污染是一种有效的宏观监测手段,目前主要的探测方法有 热红外遥感和微波遥感。辽东湾赤潮监|!影 像上赤潮3.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工作是由土壤侵蚀调查、水土保持规划、土壤侵蚀治和水土保持监督等四个 环节组成,土壤侵蚀调查是这四个环节的基础。土壤侵蚀监测遥感和地信息系统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土壤侵蚀调查工作中,如开展多次的全国土壤 侵蚀遥感普查工作。 水土保持治与监督通过遥感手段可以获得植被盖、土地用分类、土壤墒情及蒸发等信息,这些信息 可以为水土保持治与监督提供决策。应用方向包括水土失监测、退耕还 /退牧还草遥 感监测等。自1Wica皿1阳mi11

9、1基于遥感获取土壤类型信息4. 水工程监测工程选址用遥感手段提取工程区域的地形、地 貌、岩性、土壤、植被信息,为工程的选址和规 划提供第一手资;对项目可选的位置、线进可性进分析评估进而选择最佳的位置、 线;对水工做对环境的影响进预评估;对牵涉到移民,土地征用等需要补偿的问题可以用对遥感图像分类等信息提取方法调查面积。工程进监测工程中的进程监测,实时监测工程的进展和工作进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工程效评估工程后的效评估,用遥感技术调查水工程后产生的直接响应因子,如水灌溉工程, 监测灌溉区域农作物的长势,水坝建成后实际的蓄水能等。用遥感手段获取区域内农作物长势,评价水工程布设盲区、有灌溉相比无灌溉的效

10、等。5. 防洪抗旱洪灾监测遥感技术很早就开始用于洪涝灾害调查。19871989 ,水部遥感技术应用中心、 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和空军合作,先后在永定河、黄河、荆江地区、庭湖和淮河进 防洪试验,建洪涝灾害监测的准实时全天候系统。 1998长江发生特大浅水后,国 家遥感中心用卫星获取的信息,连续、及时、准确地把洪灾情况上报给中央和地方防汛部 门,并通过对同卫星数据的融合处,综合用各自的优势,清晰地反映出洪灾态势。遥感技术以其高重复频和大范围同步的下垫面信息采集能。 能为决策部门提供大 的洪涝地区背景信息和淹没过程的实时信息。洪灾后评估与重建遥感影像可用来提取浅水淹没面积、淹没历时,结合数字地形模

11、型可得出淹没水深; 用遥感影像评估淹没的耕地(水田、旱地)、居民地、城镇、铁交通、部分工业区等的报 失,评估重点地区的受灾人口和房屋的损失情况根据农田淹没天数,估算作物绝收的面积。 这样大大地提高洪涝评估的客观性、 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及时组织应急救灾和灾后重建工 作提供科学依据。 旱情监测通过遥感手段可以获取地表蒸发、作物表面温、土壤热容、 土壤水分含、 植物 水分胁迫及叶片含水等 ,对作物生长的土壤含水状况、作物缺水或供水状况、植被指数 等指标所反映的作物生长状况的分析,间接或直接地对作物旱情进研究。目前比较成熟的遥感旱情监测模型有:植被指数模型、热惯模型、作物缺水指数模型、 植被指数与地表温特征空间模型、微波模型、水文模型和气象模型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