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医学中医药学概论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9765028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98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优质医学中医药学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优质医学中医药学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优质医学中医药学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优质医学中医药学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医学中医药学概论(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1 Introduction 2 3 什么是什么是中医学中医学 中中 医医 学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是在中国产生的,是在中国产生的,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 丰富的养生、治疗手段的丰富的养生、治疗手段的 一门一门传统医学传统医学。4 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 科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气、阴阳、五行气、阴阳、五行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整体观念整体观念 核心内容核心内容 脏腑经络脏腑经络 诊疗特点诊疗特点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5 1.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

2、的建立。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分分灵枢、素问灵枢、素问两部分,各为九卷八十一篇两部分,各为九卷八十一篇河南新郑黄帝故里对人体的生理、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系统的阐述6 2.西汉西汉.扁鹊扁鹊难经难经共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故又称共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对八十一难。对脉学脉学有详细论有详细论述,以述,以“独取寸口独取寸口”为主。为主。7 3.东汉东汉.张仲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伤寒论伤寒论(外感病)(外感病)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内伤病)(内伤病)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确立了

3、辨证论治原则 四诊、八纲、八法、载方四诊、八纲、八法、载方269首首8 4.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 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共收载药物共收载药物365种种根据药物性能功效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根据药物性能功效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9 1.隋代隋代.巢元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 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1.宋代宋代.陈无择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三因学说”2.宋代宋代.钱乙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直诀开创开创“脏腑辨证脏腑辨证”刘完素(河间)刘完素(河间)寒凉派寒凉派 李李 杲(东垣)杲(东垣)补土派补土派 张从正(子和)张从正

4、(子和)攻邪派攻邪派 朱震亨(丹溪)朱震亨(丹溪)养阴派养阴派10 1.明代明代.楼英楼英医学纲目医学纲目、王肯堂、王肯堂证治准绳证治准绳 2.清代清代.吴谦吴谦医宗金鉴医宗金鉴、陈梦雷、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古今图书集成 3.温病理论的创立温病理论的创立 明代明代.吴又可吴又可温疫论温疫论“戾气说戾气说”清代清代.叶天士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临证指南医案临证指南医案 吴鞠通吴鞠通“三焦辨证三焦辨证”温病条辨温病条辨 11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人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12 (一)整体观念(一)整体观念1.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是有机的整体13

5、组织结构上组织结构上五脏五脏经经络络六腑六腑五体五体五官五官九窍九窍四肢四肢胆胆,小肠小肠,胃胃,大肠大肠,膀胱膀胱,三焦三焦肝心脾肺肾肝心脾肺肾目舌口鼻耳目舌口鼻耳筋脉肉皮骨筋脉肉皮骨双眼双眼,双耳双耳,鼻孔鼻孔,口口,前后二前后二阴阴14 肝肝 心心 脾脾 肺肺 肾肾胆胆 小肠小肠 胃胃 大肠大肠 膀胱膀胱目目 舌舌 口口 鼻鼻 耳耳筋筋 脉脉 肉肉 皮皮 骨骨脏脏腑腑五官五官五体五体15 在生理方面在生理方面 人体人体血液血液正常运行正常运行心心主血脉主血脉肺肺朝百脉朝百脉脾脾主统血主统血肝肝主藏血主藏血16 病理状态下病理状态下内脏病变内脏病变五官五官形体形体色脉色脉肝火上炎肝火上炎见

6、面红目赤见面红目赤 肝血不足肝血不足见视力减退见视力减退心火亢盛心火亢盛见口舌生疮见口舌生疮 肾气亏虚肾气亏虚见耳鸣耳聋见耳鸣耳聋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17 诊治疾病时诊治疾病时外在病变外在病变内在脏腑内在脏腑暴发火眼暴发火眼 雀雀 目目口舌生疮口舌生疮耳鸣耳聋耳鸣耳聋清泻肝火清泻肝火补肝养血补肝养血清泻心火清泻心火补益肾气补益肾气传染性结膜炎传染性结膜炎夜盲症夜盲症18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2.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19 季节气候季节气候春夏温热春夏温热,阳气升发阳气升发,人体腠理开泄而汗出人体腠理开泄而汗出,脉多浮大脉多浮

7、大秋冬寒凉秋冬寒凉,阳气收藏阳气收藏,人体腠理密闭而少汗人体腠理密闭而少汗,脉多沉小脉多沉小 昼夜晨昏昼夜晨昏“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素问素问生气通天论生气通天论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南方多湿热南方多湿热 人体腠理多疏松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北方多燥寒 人体腠理多致密人体腠理多致密2.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20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社会特征社会特征政治经济、文化经济政治经济、文化经济 社会安全社会安全人的精神较好,生活有规律,抗病力较强人的精神较好,生活有规律,抗病力较强 社会动乱社会动乱人的精神较差,生

8、活无规律,抗病力下降人的精神较差,生活无规律,抗病力下降人群特征人群特征年龄、性别、婚姻、年龄、性别、婚姻、风俗、宗教、信仰风俗、宗教、信仰生活行为方式生活行为方式21 (二)辨证论治(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22 病病疾病,疾病,概括了某一种疾病发生发展及概括了某一种疾病发生发展及其变化其变化全过程全过程的规律的规律。症症症状,症状,是单一的临床表现,它表现于是单一的临床表现,它表现于疾病的任何阶段,是辨病辨证的基本依据。疾病的任何阶段,是辨病辨证的基本依据。23 证证证候,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证候,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

9、某一阶某一阶段段的病理概括。的病理概括。它包括它包括疾病的疾病的原因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等)(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等)疾病的疾病的部位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疾病的疾病的性质性质(如寒、热等)(如寒、热等)邪正关系邪正关系(如虚、实等)(如虚、实等)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24 例:风例:风热热表表证证 病位:病位:表浅表浅 表浅表浅 病因:病因:外感风外感风热热邪气邪气 外感风外感风寒寒邪气邪气 病性:病性:热证热证 寒证寒证邪正关系:邪正关系:邪气亢盛、

10、正气不虚,都属于实证邪气亢盛、正气不虚,都属于实证风风寒寒表证表证25 “病病”、“证证”、“症症”的关系的关系“症症”是是“证证”和和“病病”的辨别和判断的辨别和判断依据依据每一种每一种“病病”和和“证证”都有特定的症状都有特定的症状同一种同一种“病病”可有几种不同的可有几种不同的“证证”同一种同一种“证证”也常出现于不同的也常出现于不同的“病病”中中 26 疾疾 病病证候证候1证候证候2证候证候n症状症状2-1症状症状2-2症状症状2-n症状症状1-1症状症状1-2症状症状1-n症状症状n-1症状症状n-2症状症状n-n27 所以同一所以同一“证证”(风热证)分别(风热证)分别出现于出现于

11、感冒、头痛、咳嗽感冒、头痛、咳嗽三种病三种病中中 而同一种而同一种“感冒感冒”病,有时会表病,有时会表现为现为“风寒证风寒证”,所以,所以“感冒感冒”病则有病则有“风热证风热证”、“风寒证风寒证”的不同的不同病例病例1:恶寒发热,咽痛,恶寒发热,咽痛,口干口渴,舌红,苔黄,口干口渴,舌红,苔黄,脉数脉数病名:病名:感冒感冒证型:证型:风热证风热证病例病例2:头痛剧烈头痛剧烈伴恶寒伴恶寒发热,口干口渴,咽痛,发热,口干口渴,咽痛,舌红,苔黄、脉数舌红,苔黄、脉数病名:病名:头痛头痛 证型:证型:风热证风热证病例病例3:咳嗽剧烈痰黄咳嗽剧烈痰黄伴伴恶寒发热,口干口渴,恶寒发热,口干口渴,咽痛,舌红

12、,苔黄、脉数咽痛,舌红,苔黄、脉数 病名:病名:咳嗽咳嗽 证型:证型:风热证风热证28 分析综合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概括判断证证疾病的疾病的原因原因性质性质部位部位邪正之间的关系邪正之间的关系四诊四诊症状症状体征体征29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前提和依据 论治是治疗疾病的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方法和手段是根据辨证的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结果 确定相应的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30 感冒感冒风寒风寒风热风热辛温解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辛凉解表麻黄汤麻黄汤银翘散银翘散恶寒重发热轻,无汗或少汗恶寒重发热轻,无汗或少汗鼻流清涕,苔薄白,脉浮紧鼻流清涕,苔薄白,脉浮紧恶寒轻发热重,汗多口渴,

13、恶寒轻发热重,汗多口渴,咽痛,鼻流浊涕,苔薄黄,脉浮数咽痛,鼻流浊涕,苔薄黄,脉浮数31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不同于一般的不同于一般的“对症治疗对症治疗”不同于现代医学的不同于现代医学的“辨病治疗辨病治疗”是是既辨病又辨证既辨病又辨证 重点着眼于重点着眼于 的分辨的分辨证证32 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 临床治疗时必须理解临床治疗时必须理解 “同病异治同病异治”和和“异病同治异病同治”33 同病异治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14、,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采用不同治法的证不同,因而采用不同治法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制宜34 例:同一种疾病,季节不同,证治各异例:同一种疾病,季节不同,证治各异 以感冒为例以感冒为例冬季冬季以风寒表实证为主以风寒表实证为主表现为鼻流清涕,咳嗽痰稀,恶寒重而发热轻,无汗,表现为鼻流清涕,咳嗽痰稀,恶寒重而发热轻,无汗,苔薄白,脉浮紧苔薄白,脉浮紧治以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葱豉汤、荆防败毒散为主的葱豉汤、荆防败毒散为主夏季夏季感冒则常兼暑湿感冒则常兼暑湿表现为鼻流浊涕,咳嗽痰粘,身热不扬,汗出不畅,表现为鼻流浊涕,咳嗽痰粘,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口渴尿赤,苔黄腻,

15、脉濡数口渴尿赤,苔黄腻,脉濡数治须治须清暑祛湿解表清暑祛湿解表,用新加香薷饮、藿香正气散之类,用新加香薷饮、藿香正气散之类秋季秋季感冒,燥邪居多感冒,燥邪居多除一般感冒症状外,还可见到鼻咽干燥,干咳无痰,除一般感冒症状外,还可见到鼻咽干燥,干咳无痰,口干舌红等肺燥阴伤之症口干舌红等肺燥阴伤之症治宜治宜疏风清燥,养阴润肺疏风清燥,养阴润肺,用杏苏散、桑杏汤化裁,用杏苏散、桑杏汤化裁 35 异病同治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方法治疗因而采用同一方法治疗36 子宫下垂子宫下垂升提中气升提中气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中气下陷中气下陷异病同治异病同治胃下垂胃下垂脱肛脱肛37 要点回顾要点回顾 1 1 中医学的概念中医学的概念 2 2 病、证、症病、证、症的区别的区别 3 3 中医理论的主要特点中医理论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3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