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Es类增塑剂的检测治理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39674566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PAEs类增塑剂的检测治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PAEs类增塑剂的检测治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PAEs类增塑剂的检测治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PAEs类增塑剂的检测治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AEs类增塑剂的检测治理(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PAEs类增塑剂的检测治理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 PAEs又称酞酸酯)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 它主要用作增塑剂,即作为塑料的一种改性添加剂,以增大塑料的可塑性和强度,广泛用于 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的生产,其质量为聚合体的0%。目前有15种邻苯二 甲酸酯类化合物被认为是有害物质,限制其使用。对此类化合物的管控目前主要针对其中的 六项,即邻苯二甲酸二(2 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 苯甲基丁基酯(BB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N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DP)和邻苯二甲酸 二辛酯(D0P)。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被普遍

2、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医用血袋和胶管、 地板和壁纸、清洁剂、润滑油、涂料、粘合剂、油墨、印染、香料、个人护理用品,如指甲 油、头发喷雾剂、香皂和洗发液等数百种产品中。同时环境和包装中的增塑剂会迁移到食品 中去,从而使食品中也可能含有邻苯二甲酸酯。近年来,随着塑料制品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 生活中的广泛使用,塑料垃圾大量增加,邻苯二甲酸酯已大量进入环境,普遍存在于土壤、 底泥、水体、生物、空气及大气降尘物等环境样品中,国外已称它们为“第二个全球性的 PCB污染物”,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邻苯二甲酸酯的毒理性邻苯二甲酸酯可通过呼吸、饮食和皮肤接触进入人和动物体内,与相应的激素受体 结合,干扰血

3、液中激素正常水平,从而影响人的生殖、发育行为。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有些 邻苯二甲酸酯本身低毒或无毒性,但它们的代谢产物可能具有高毒性。邻苯二甲酸酯对人体 健康的影响是一个慢性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才会出现,而且可能通过胎盘和授乳产生跨 代影响。目前主要通过动物实验对其毒性进行研究。动物实验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急 性毒性不大,对Ames试验呈阴性反应,但在大剂量情况下,对动物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 作用。其亚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损害肝、肾、睾丸,抑制精子形成,影响生殖机能等。邻苯 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含有较弱的雌性荷尔蒙活性成分,在人和动物体内起着类似雌性激素的 作用,可导致内分泌紊乱、生殖机能失常

4、等。据报道,DEHP能从PVC塑料中溶出,因输血 或血液透析而静脉投予的DEHP有可能达4mg/kg,病人输入这种血浆后可引起呼吸困难,肺 原性休克,甚至引起死亡。邻苯二甲酸酯进入人体,很快便积蓄在脂肪组织里,其主要在肝 脏代谢,经肾脏排泄。肝、肾、肺、胰及血浆中都含有能将DEHP水解为生物活性更强的邻 苯二甲酸单酯(MEHP)的酶类,但这种转化在肠道内更易进行。因此,肠道接触DEHP比静脉 接触更危险,只有在肝脏中DEHP才能被完全代谢为邻苯二甲酸。此外,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还具有影响生物体内分泌和导致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对 环境激素扰乱动物内分泌效应进行研究的报告指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动物

5、的生化效应 主要表现为过氧化酶体增生、足细胞毒性、肝脏促进作用、抗雄激素等,对啮齿类及其他动 物的整体效应表现为肝癌、睾丸萎缩、尿道下裂等。另外,PAEs对种子的幼苗形态特征有 一定影响。邻苯二甲酸酯对水生生物毒性研究表明,除对底泥中生物群落的急性毒性外,这可 能引起微生物群体平衡失调,破坏分解链的某个环节,以致影响整个水生生态系统的变化。邻苯二甲酸酯分析方法国际上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对环境中PAEs进行研究,我国有关邻苯二甲酸酯的 研究起步稍晚。1976年,博载在国外科技动态杂志上发表了首篇有关邻苯二甲酸酯的报 道,主要介绍了国外研究现况,直到1980年后,在一些杂志上才相继出现有关PA

6、Es污染的 研究报告,但数量仍较少。近十年来,随着痕量分析技术的进步,PAEs测定方法逐渐成熟, 研究PAEs污染情况的相关文献逐渐增多。通常有以下几种分析处理方法。样品的前处理方法。环境样品不同于一般样品,对环境中PAEs的分析大都涉及痕 量检测?,且样品中有大量共存物,通常需要进行预处理后才能进行各种仪器分析,不同来 源的样品的前处理也不尽相同。样品前处理的一般要求是除去影响测定的干扰物,被测组 分损失少,操作简便、省时,成本低廉,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现有样品预处理技术主要分为 溶剂和非溶剂提取两类。溶剂提取是指使用有机溶剂对样品进行预处理以实现分析物分离、 富集的目的,包括索氏提取、液液萃

7、取、微波辅助萃取、超声萃取以及加速溶剂萃取等。非 溶剂提取是指不使用有机溶剂而采用其它方法将待测有机物提取出来的样品处理技术,包括 气相提取,膜提取及吸附剂提取等。近年来,一些新的提取技术被应用到邻苯二甲酸酯上, 如微型固相萃取、超临界流体提取法(SFE)、免疫亲和色谱技术(IAC)、凝胶渗透色谱技术 (GPC)、生物传感器等克服了索氏提取法时间长,有机溶剂溶剂用量大的缺点。样品的分析检测方法。常用的邻苯二甲酸酯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 (HPLC)以及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LC-MS)。近年来又出现了一 些新的测定技术,如有见到关于荧光检测的报道。

8、其中,国内外已有的报道以气相色谱较为 普遍。气相色谱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检测器易受其他有机物的污染,因而灵敏度变动较 大,对样品的前处理要求较高。常用的检测器有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 器(FID)。GC-MS也常用来定性分析环境样品中的PAEs,是一种成熟、应用广泛的定性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分析邻苯二甲酸酯类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快速简便的优点。用 HPLC分析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可以使用反相液相色谱C8或C18柱,用乙腈和水或甲醇和 水做流动相;也可以使用正相液相色谱,腈基柱或胺基柱,用正己烷和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 均可。检测器普遍使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2

9、4nm或275nm。邻苯二甲酸酯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吸附法。吸附法只要处理废水中难于降解的有机物和用氧化法难于氧化的溶解性有 机物。活性碳有优越的吸附性能,不但能吸附难于降解的有机物,降低COD,还能使废水脱 色、脱臭。臭氧-活性炭目前被认为能有效去除水中微污染有机物,臭氧将水中的大分子有 机物氧化成小分子有机物,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同时也易于被活性炭吸附,达到去除的 目的。水解。PAEs在水中水解的速度很慢,在PH为中性的水中,半衰期从几年到几百年。 酸碱的加入可以促进水解,在某些情况下,金属离子,阴离子和有机物也可以作为水解的催 化剂。PAEs的水解产物是酸和醇,水解能使PAEs得到初

10、步降解,但不能使其完全矿化。光解。自然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光解通过直接吸收紫外光来进行或者其他物质在 紫外光的照射下,形成原子氧或羟基自由基,然后与邻苯二甲酸酯反应,达到降解的目的。 由于自然条件下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光解的局限性,引入了光化学氧化和光催化氧化机制 来促进该类物质的降解。生物降解。在PAEs的环境行为中,生物降解是PAEs分解的重要途径,是邻苯二甲 酸酯在环境中完全矿化的主要过程。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研究始于20世纪 60年代。生物降解根据所处的环境不同,主要分为好氧生物降解和厌氧生物降解,以CO2(好 氧)或CH4(厌氧)的排放量来表征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率。在好

11、氧条件下,邻苯二甲酸在加氧酶作用生成3, 4二羟基邻苯二甲酸或4, 5-二 羟基邻苯二甲酸后,形成原儿茶酸等双酚化合物,双酚化合物在双氧酶作用下使芳香环开裂, 形成相应的有机酸,进而转化成丙酮酸、琥珀酸、延胡索酸等进入三羧酸循环,最终转化为 C02和H20。目前,研究的主要方法是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细菌,并研究细菌降解的动力学过 程。筛选高效专性或兼性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有机污染物降解菌及各种特定酶在生物降 解过程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由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在水体底泥和污水处理污泥等厌氧环境中有大量积累, 因此研究PAEs的厌氧微生物降解具有重要意义。在厌氧条件下,邻苯二甲酸酯的生物降解 反应途径也是先生成邻苯二甲酸单酯和邻苯二甲酸,之后进一步降解成苯甲酸,再还原成环 己烯,环己烯降解开环直至C02和H2O生成。内容标签:PAEs、邻苯二甲酸酯文章来自来自南粤安全文化网HTTP:/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