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科技创新十三五发展规划
《柳州市科技创新十三五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市科技创新十三五发展规划(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柳州市科技创新“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柳州市科学技术局2018年8月9目录一、 总体情况4(一) 科技创新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4(二)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5(三) 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6二、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7三、 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14 -(一) 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14 -1. 科技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 14 -2. 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取得新进展- 15 -3. 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效应进一步凸显- 15 -4. 研发经费投入又上新台阶- 16 -5. 科学技术普及取得新成效- 16 -6. 科技交流与合作取得新拓展- 17 -7. 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取得明显
2、成效- 18 -(二) 八大科技创新工程完成情况- 18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18 -2. “互联网+”行业取得新突破- 19 -3. 工业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 19 -4. 农业科技取得新拓展- 20 -5. 科技服务取得新提升- 21 -6. 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进步- 21 -7. 知识产权战略稳步推进- 22 -8. 科技惠及民生得到新提高- 23 -四、 重大改革举措落实情况- 24 -(一) 积极落实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24 -1. 工作推进情况- 24 -2.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5 -3. 下一步工作安排- 25 -(二) 积极落实科技成果转化转移体制机制改革-
3、26 -1. 工作推进情况- 26 -2.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6 -3. 下一步工作安排- 27 -(三) 积极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 27 -1. 工作推进情况- 27 -2. 存在的问题- 28 -3. 下一步工作安排- 28 -五、 规划实施存在突出问题- 29 -(一) 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部分指标完成不理想- 29 -(二)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仍不突出- 31 -(三)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31 -(四) 创新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32 -六、 进一步推进规划实施的意见建议- 32 -(一)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地位- 32 -(二) 积极推进科
4、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建设- 33 -(三) 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夯实持续发展根基- 33 -(四) 积极发挥财政科技经费的引导作用- 34 -(五) 重点推进实施创新型(试点)企业考核任务目标- 34 -七、 下一步推进规划实施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点举措- 35 -(一) 加强科技项目管理,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5 -(二)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经济新动能- 35 -(三) 大力推进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 36 -(四) 积极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社会氛围- 37 -柳州市科技创新“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一、 总体情况“十三五”以
5、来,柳州市科技局按照“打造产业集聚、要素集聚、人口集聚的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和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的重大战略布局要求,精心部署,统筹安排,狠抓落实,有力地推动了柳州市科技创新发展。全市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创新创业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一) 科技创新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十三五”以来,柳州市综合创新能力稳居全区前列,综合创新能力自治区排名稳居第2位。市财政科技投入实现稳定增长, 2017年市级财政科学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1.27亿元,比2015年(1.23亿元)增长了3%。2017年全市科普经费支出369.97万元,人均科普经费
6、达到0.96元,比2015年(0.87元)增长了10.34%。高新区建设成效显著,柳东新区荣膺全国“十佳最具投资竞争力园区”,成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是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实验园广西园的主战场,在145家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45位;柳州河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为广西第八个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快速推进建设;鹿寨县正在创建广西首个县域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17年,柳州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80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到1763.87亿元,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5%。2017年,柳州战略性新兴
7、产业产值达到 515.3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其中,新能源汽车发展形成政企联动“柳州模式”。(二)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截至 2017年,柳州共拥有各类研发机构 407个,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3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建有院士工作站 9个、博士后工作站 10个;拥有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85个,其中国家级 4个,建立并完善了柳州市“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创业孵化链条,构建了成果产业化转化环境。知识产权工作取得长足进步。2017年12月,柳州市获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柳州国家高新区获国
8、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全市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家。2017年,获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达51家,将近占全区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数的23.4%。柳州市人民政府获得广西第五届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最佳组织奖,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微型客车”获得第十八届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预获奖公示,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液压牵引与滚轮行走结合的缆载吊机及其行走方法”获得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获得第二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服务业品牌奖。全市100家以上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贯标示范工作,有27家企业获得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
9、准认证。截至2018年6月,全市申请专利3994件,同比增长8.71%,其中发明专利1953件;获专利授权1855件,同比增长38.54%,其中发明专利380件;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458件,比上年增长6.89%,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8.74件,全区排名第二。科技成果丰硕。2017年,柳州市签订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6年的8.77亿元增加到9.66亿元,增长10%;实现市级10万元以上科技项目转化项目登记55项,较2016年增长22%。2018年,完成技术合同备案登记82项,技术交易额1.01亿元;完成科技成果登记122项,完成上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3项;兑现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转化补
10、助项目31项,补助经费666.67万元;在全区率先推出科技创新券制度,目前,已征集接券机构56家,发出创新券价值150多万元。新增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家。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有力,推进与柳东新区和柳州河西高新区合作共建柳州市科技大市场,落实了建设场地和初步建设方案。推进广西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柳州分中心建设。截止2017年底,拥有专业技术人才 20.8万人、技能人才 40.5万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高节拍的汽车车门包边单元技术及装备”、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装载机转向高压负荷敏感流量放大阀关键技术与应用”和“国产装载机超越离合器 10000小时安全设计及关键试验技术”获得
11、 2017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欧维姆公司提供缆索及相关技术为我国建成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作出重要贡献。(三) 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2016年柳州市成功入围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获国家6亿元财政经费支持;有效推进柳州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编制柳州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简称方案),获自治区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稳步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申建,编制了柳州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进一步优化了柳州创新创业大环境。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先后出台了柳州市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实施意见、柳州市全面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
12、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柳州市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发展办法(暂行)、柳州市拔尖人才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评选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形成了创新的良好氛围。二、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规划在创新绩效、创新投入、高新产业化水平、创新载体和成果技术交易等5个方面总共提出了22个主要指标。在创新绩效方面,规划共提出4个指标,截至2018年6月底,已提前超额完成规划发展指标有1个,是保持综合创新能力自治区排名(位)第2位。目前进展顺利且任务过半的规划发展指标有2个。其中2017年广西科技进步贡献率50.5%,完成指标任务的84%;拥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8.74件,
13、完成指标任务的72.83%,达到规划进度要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由于中国科协还没有发布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所以现在暂时收集不到数据。在创新投入方面,规划共提出5个指标,目前4个指标均进展顺利且任务过半。其中,2017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1.8%,完成指标任务的81.8%;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1.02%,完成指标任务的81.2%;年人均科普经费1.08元,完成指标任务的90%,达到规划进度要求。预计到2020年,柳州市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能达到50人年。未按预期完成的发展指标有1个,为公共财政科技创新支出与公共财政决算支出之比,
14、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公共财政科技创新支出与公共财政决算支出之比分别为1.22%、1.1%、0.93%,没有按照规划实现逐年增长,“十三五”后期需加大公共财政科技创新支出,以达到规划指标要求。创新投入的按进度完成,有效提升了柳州市科技创新基础能力,也为“十三五”期末规划整体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高新产业化水平方面,规划共提出4个指标,截至2018年6月底,已进展顺利且任务过半的规划发展指标有3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之比为12%,完成指标任务的75%;高新技术企业280家,完成指标任务的93%,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2176.71亿元,完成指标
15、任务的87%。未按预期完成的发展指标有1个,为创新型(试点)企业指标。在2016年底创新型(试点)企业数为32家,由于2017年开始,科技厅不再评选创新型(试点)企业,导致到2020年该指标无法完成,建议该指标进行调整。在创新载体方面,规划共提出6个指标,截至2018年6月底,已提前超额完成规划发展指标有2个,分别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各1个,为柳东新区,其是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科技创新集聚区29个,提前超额完成指标任务的223%。目前进展顺利且任务过半的规划发展指标有2个。分别为众创空间新增78个,完成指标任务的92
16、%;各类创新平台406个,完成指标任务的81%,均较好地完成了规划目标要求,达到指标任务进度的要求。未按预期完成的发展指标有1个,其中科技孵化器新增12个,仅完成指标任务的34%,未达到预期进度,“十三五”后期将会科技加快孵化器的建设。大学科技园正在建设中,预计2020年能顺利完成1家指标。在成果技术交易方面,规划共提出3个指标,截至2018年6月底,已提前超额完成规划发展指标有1个,城市技术合同累计成交金额21.01亿元,完成指标任务的227%,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了规划目标任务。其余2个指标进度较慢,其中科技成果转化合计132项,完成指标任务的44%;重大科技成果引进合计8项,完成指标任务的4
17、4%;具体完成情况见表1。表1 “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主要指标评估及预测表指标单位2015年实际值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到2020年目标能否实现规划进度要求总量比上年增长(%)总量比上年增长(%)总量比上年增长(%)总量年均增长(%)创新绩效综合创新能力自治区排名位22/2/2/2/是科技进步贡献率%48(广西)/50.5(广西)/604.56%是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3.936.4564.12%8.2527.91%8.745.94%1225.01%是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4.25(广西)/7.1610.99%/创新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1.51.6912.6%
18、1.86.5%/2.27.96%是公共财政科技创新支出与公共财政决算支出之比%1.251.22-2.4%1.1-9.8%0.93-9.92逐年增长(争取2.0左右)9.86%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0.880.913.41%1.0212.5%/1.257.27%是年人均科普经费元0.850.917.06%0.965.21%1.0812.5%1.27.14%是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人年未定指标38.15/50/是高新产业化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之比%101110%129%/169.86%是高新技术企业家15320131%28039%/30014
19、.42%是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亿元1605.81965.7822%2176.7111%/25009.26%是创新型(试点)企业家30326%科技厅不再评/科技厅不再评/405.92%否创新载体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个1各1/各1/各1/各1/是科技孵化器个98(新增)89%4(新增)50%0(新增)0%35(新增)31.21%是众创空间个80(新增)0%78(新增)875%0(新增)0%85(新增)60.42%是大学科技园个未定指标00001(正在建设)01/是科技创新集聚区个未定指标29/29/29/13/是各类创新平台个30035618%40313%4061%50010
20、.76%是成果技术交.易科技成果转化项12045-62.5%5522.22%3216.36%300(5年合计)20.11%是重大科技成果引进项93-66.67%30%2-33.33%18(5年合计)14.87%是城市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亿元5.248.7767%9.6610%/9.25(5年合计)12.04%是总的来看,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实施进展顺利,22个主要指标,17个指标达到或超过进度要求,只有5个指标没有达到预期进度,分别为公共财政科技创新支出与公共财政决算支出之比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分别为1.22%、1.1%、0.93%,没有按照规划预期实现逐年增
21、长;科技孵化器新增12个,仅完成指标任务的34%;科技成果转化完成指标任务的44%和重大科技成果引进完成指标任务的44%,已经接近50%的预期进度要求。在2016年底创新型(试点)企业数为32家,由于2017年开始,科技厅不再评选创新型(试点)企业,导致创新型(试点)企业2020年40家指标无法完成,建议该指标进行调整。按此进度,到“十三五”期末基本能够实现规划提出的目标。- 39 -三、 重点任务完成情况2016年以来,柳州市科学技术发展紧紧围绕“十三五”科技专项规划目标,强化重大任务落实,采取有效政策措施,规划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整体进展顺利,主要表现在主要任务和创新工程实现了新突破,初步完
22、成了“十三五”中期重大任务要求,为“十三五”期末全面完成规划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 主要任务完成情况1. 科技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出台柳州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管理办法柳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经费监督管理办法柳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管理规程(试行)等制度,使项目资金管理与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做到项目申报、立项、实施、结题验收的全过程阳光、透明、安全,针对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存在的风险等方面构筑制度防线,确保科技项目从评估、调研、立项、实施和验收结题全过程按制度操作,减少人为干预,控制个人自由裁量权,从源头上进行管控,形成以积极防范为核心,强化管理为手段的科学防控机制。重
23、新修订了内部管理制度,加大了内部控制管理的监督力度,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管项目管资金确保干部不出事干成事。同时柳州市推行、柳州市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实施意见、柳州市全面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柳州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暂行)等一系列制度规范,从科技项目研发经费投入、科技立项、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奖励等方面充分完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为柳州市的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充分的政策前提。2. 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取得新进展根据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设方案的要求,
24、截止2017年年底,已有国家级孵化器1家、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8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家,取得了较大进步。截止2017年年底新增众创空间78个,已超额完成预期目标。而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也正在实施进行之中。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数量2017年底已达到280家,预计在2018年底前可以完成规划目标、创新孵化载体相关平台取得了较大的进步。2017年全年,经初步统计,当年共服务的创业团队数量2177个,在孵企业数量601家,累计毕业企业数量249家,举办创新创业活动数量351场,各类孵化载体内创业团队和企业带动就业总人数4770人,共培训人数14105人。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40万平米以上,众创空间面积
25、4.5万平米以上。柳州市创新创业载体正处于新的进展阶段,为实现双创活力打好了基础。3. 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效应进一步凸显柳州实施科技服务创新创业工程,支持引进创新人才。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结成协同创新的利益共同体,培养创新人才。建立以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激励创新人才。把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和创新服务绩效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优化人才评价。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结合我市重点领域发展需要,利用我市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及重大科研项目,分层次、分领域、有计划地开展科技培训与合作,积极培养和发现学科高级人才及后备带头人,努力打造国家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在人才培育高地上有所建树,截至2017年
26、底,柳州市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自治区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8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家、自治区重点产业研究院6家,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4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6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9家;院士工作站9家,博士后工作站10家;为科技人才培育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科技中介人才培养方面,学习借鉴国内外科技中介成功经验,促进科技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中发现、挖掘与培养懂技术、懂市场的科技中介人才。4. 研发经费投入又上新台阶自十三五规划以来,柳州市重视科技创新投入,研发经费近年
27、来一直位于广西区内第一位,研发投入强度逐渐增长,截至2017年底,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了1.8%,规模以上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达1.02%,预计到2020年能够实现预期目标。 5. 科学技术普及取得新成效截止至2017年全市共有市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4所,专任教师1426人,在校学生4.12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3.26万人);全年普通高中招生2.32万人,在校生6.56万人,毕业生1.92万人,专任教师3794人。普通初中招生5.03万人,在校生13.77万人,毕业生3.93万人,专任教师8388人。普通小学招生5.13万人,在校生30.37万人,毕业生4.94万人,专
28、任教师16156人。特殊教育招生172人,在校生935人,毕业生107人。学前教育招生8.05万人,在校生13.73万人。2018年上半年,年人均科普经费已达1.08元,自十三五规划来近几年保持连续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20年可以实现目标。中等科学技术教育以及科技普及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科技下乡、科技惠农政策开展顺利,柳州市正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下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素质,解决农民生产中碰到的技术难题。培训、辐射农民党员群众4800人(次),发放政策宣传和技术服务资料7.2万份。将科学技术知识带给每一位工农群众,彻底消除文盲,科学技术普及工
29、作取得了新的成效。6. 科技交流与合作取得新拓展规划以来,柳州市积极推进科技交流与合作工作,积极参加广西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活动周柳州活动、北京科博会交流对接活动,在科博会中,广西易德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4个,柳州康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3个,不仅倍受全国各地参展商的青睐,还赢得了自治区科技厅领导和柳州市领导点赞。另外柳州市政府组团赴日本学习汽车制造技术及观摩日本2018汽车世界展。内容涵盖了第八届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技术展、第十届国际汽车电子技术展、第六届智能化互联汽车展、第四届汽车零部件及加工、第一届自动驾驶汽车展,为加快推进柳州汽车产业升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30、。与西北工业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年内多次互访并召开座谈会研究合作事项,重点推进西北工业大学在柳州建设研究院以及广西科技大学与西北工业大学间科教合作等项目,推动柳州市产业转型升级。牵头举办了2018年广西与德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对接交流活动。在国际合作方面,柳州市成立柳东国际合作技术中心,引进海内外高层次技术人才,为海内外专家在新区研究新技术和新产品提供优质平台,为常驻柳州的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的技术专家与柳州企业搭建信息交流的桥梁,共同解决技术瓶颈、提升制造工艺,促进新区企业“走出去”,提升柳州及广西整车、零部件整体研发制造水平,着力打造成区域内政产学研国际化合作的典范。整体上来看,科技交流
31、与合作取得了新拓展。7. 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制定了柳州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方案(2016-2018年),用三年时间深入实施“创业创新基地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政策集成”“融资扶助”“环境优化”五大工程,使小微企业在新增就业人数、营业收入技术合同成交额、拥有授权专利等方面呈现不同程度增长。出台柳州市全面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等10个政策文件,积极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大力搭建孵化载体,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柳州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园被评为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柳州被确定为国家知识
32、产权试点城市,高新区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验收。2017年我市小微企业新增就业11.65万人,2016-2017年合计新增就业22.77万人,与2015年相比累计增长29.2%;小微企业营业收入全年完成3568.2亿元,与2015年相比增长47.5%;小微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全年完成1.28亿元,与2015年相比增长325%,提前完成三年增长93%的任务目标;小微企业拥有授权专利数全年共获得2263项,与2015年相比增长115%。(二) 八大科技创新工程完成情况1.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围绕汽车、钢铁、机械三个传统优势产业和3+6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要求,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整体提升,上汽通用
33、五菱研发的E100新能源汽车、东风柳汽研制的S50EV纯电动轿车和M5EV纯电动MPV相继上市,并创造了上百个新能源汽车专利和成果。此外,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式,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之比达12%。实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2. “互联网+”行业取得新突破柳州市目前正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将互联网行业与制造业串联,深入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立足柳州产业优势,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其中,欧维姆抓住工业4.0 契机,顺应互联网 发展趋势,启动“智能制造”和“互联网+”新引擎,
34、以智能制造提升竞争力,运用互联网思维拓宽企业管理和营销渠道。东风柳汽加快车联网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小有成效。同时加速发展电子商务,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将电子商务与螺蛳粉紧密相连,袋装螺蛳粉销量位居全国米粉类电商产品第一,广西糖网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全市电商交易额798.7亿元,增长32%。3. 工业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通过上汽通用五菱“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改造项目”、东风柳汽“乘用车SX5车型工艺开发项目”等一批项目的竣工投产,上汽变速器公司“自动变速器和新型发动机”、卡耐公司“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及系统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及联合电子二期建设项目的落地,柳州市汽车零部件配
35、套体系不断完善提升,汽车零部件自主发展和整车协同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产品升级和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有效提高了柳州市汽车产品的档次和竞争力。如上汽通用五菱,通过质量创新,逐步实现转型升级,从微型车转到乘用车,再从燃油车转到新能源车,由低价位转到中价位,由传统制造转向智能制造,打开了新的市场。同时,机械工业深入实施“二次创业”,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继续推进柳工挖掘机装配智能工厂、欧维姆智能制造等项目建设。目前汽车全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汽车产量超过250万辆,增长1.2%,上汽通用五菱自动挡、东风柳汽“双T”动力等新车型推向市场,宝骏E100成功上市,传统汽车行业正在升级转型中稳步前行,迈入了
36、新的步伐。4. 农业科技取得新拓展自2016年以来,大力开展农业科技项目的发展,全年组织实施市本级农业科技项目27项,经费安排587万元,带动投资4824万元;共组织策划申报2016年市本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48项;申报国家、自治区项目21项。2017年,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科技特派员工作相结合。分别制定柳州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柳州市科技扶贫工作方案,全年4家星创天地获自治区认定、3家星创天地收获国家科技部备案公示、积极指导3家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围绕贫困村科技需求,举办各类应用技术培训班439期,培训人员9409人次,组织贫困村群众开展各种科技活动1332场次。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
37、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抓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工作;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下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素质,解决农民生产中碰到的技术难题。培训、辐射农民党员群众4800人(次),发放政策宣传和技术服务资料7.2万份。规划期间现代农业得到大力发展。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了12个自治区级农业示范区,争创国家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发展水果、桑蚕、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推动柑橘产业健康发展,着力打造国内高品质柑桔生产基地、优质金桔生产基地。加快 “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发展水产畜牧生态健康
38、养殖,构建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现代农机制造,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规划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培育一批粮食烘储加工、果蔬茶加工、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战略,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及监管体系。5. 科技服务取得新提升宁铁柳州汽车工业物流园等5家集聚区被认定为自治区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全市新增182家限额(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1288家。“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入实施,袋装螺蛳粉销量位居全国米粉类电商产品第一,广西糖网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全市电商交易额798.7亿元,增长32%。同时,相关
39、科技服务载体发展速度迅猛,截止2017年年底,已有国家级孵化器1家,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9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家;国家级众创空间4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13个,市级众创空间65个,取得了较大进步。6. 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进步科技合作与成果管理工作持续发展。2017年,柳州市签订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6年的8.77亿元增加到9.66亿元,增长10%;实现市级10万元以上科技项目转化项目登记55项,较2016年增长22%。2018年,完成技术合同备案登记82项,技术交易额1.01亿元;完成科技成果登记122项,完成上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3项;兑现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转化补助项目31项,补助经费6
40、66.67万元;在全区率先推出科技创新券制度,目前,已征集接券机构56家,发出创新券价值150多万元。新增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家。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有力,推进与柳东新区和柳州河西高新区合作共建柳州市科技大市场,落实了建设场地和初步建设方案。推进广西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柳州分中心建设。另外,柳州市充分利用广西科技活动周、北京科博会、全国科技活动周柳州活动等重大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我市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广西科技活动周我市共68家企事业单位参展、共展示新产品新技术84项,促成交易1项、金额300万元。北京科博会我市5个项目参展,促成转化项目1项、金额500万元。大力推进技术转
41、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牵头组织实施中英土壤修复科技合作项目。推荐申报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共有27项,全市共推荐申报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共27项,其中推荐发明奖7项,科技进步奖20项。7. 知识产权战略稳步推进出台了柳州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2018- 2020年)和柳州市专利资助与奖励办法(试行),柳州市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柳东新区企业融资财政专项扶持风险基金管理办法和柳州市科技信贷专项统计制度等政策措施,逐步完善知识产权管理运营体系。印发了广西发明专利双倍增计划(2016-2020年)柳州市实施方案,全市知识产权各项发展指标量质稳步提升,逐步实现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截止2018年6
42、月,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3994件,同比增长8.71%;获专利授权1855件,同比增长38.84%;全市有效发明专利3458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74件,排名全区第二。工矿企业占全市专利申请、授权总量的64.78%以上,远超过全区工矿企业占比49.93%的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建立了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机制,制定了柳州市专利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成立了29人的专利行政执法队伍,配备维权援助工作人员15人,受理维权援助案件36件,发现有假冒专利商品和专利标识不规范产品95件,受理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20件,结案4件。知识产权运营工作加快推进。搭建科技金融网建立知识产
43、权质押融资信息服务平台, 2017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和登记商标质押融资金额达9387万元。广西升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000万元成功挂牌交易,实现了广西知识产权许可项目挂牌竞价新突破,成为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目前成交金额最高的单个项目。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建设扎实推进。我市城中区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柳城县、城中区列入自治区知识产权示范县(区),柳南区、柳江区列入自治区知识产权试点县(区),柳州高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列入自治区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全市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家。2017年,获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达51家,将近占全区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数的
44、23.4%;全市100家以上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贯标示范工作,有27家企业获得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8. 科技惠及民生得到新提高柳州推行“科技惠民工程”。举办民生在线访谈节目,针对惠民政策解读以及科技惠民如何落到实处进行解读。市科技局高度重视科技惠民工作,通过下乡送科技、建立基层科技体系等一系列的科技惠民活动;围绕贫困村科技需求,举办各类应用技术培训班439期,培训人员9409人次,组织贫困村群众开展各种科技活动1332场次。通过这些科技惠民活动,相关群众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农业、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科技水平以及技术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四、 重大改
45、革举措落实情况(一) 积极落实科技体制机制改革1. 工作推进情况一是推进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起草了柳州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实施办法,出台了柳州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管理办法、柳州市中小微企业助保贷资金管理办法(暂行)、柳州市小微企业服务补贴券管理办法(暂行)、柳州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暂行)等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规范市本级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等)的安全管理,增强科研经费绩效考核,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强化科技项目管理。抓好科技项目立项流程管理,做到“三公开”,即项目申报指南公开、项目评估结果公开、立项内容及项目承担单位公开。启动了柳州市科技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完成了柳
46、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修订工作。三是积极构建科技创新机制,扎实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技术水平高、成长性好、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四是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任务要求,研究制定柳州市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实施意见。预计到2020年,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明显增强,创新创业人才加速集聚,创新环境更加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2.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落实科技资金预算进度比较慢。我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法规健全,通过科技、发改、财政等三部门会商研究确定并报市政府审批,在确保科技
47、立项公开、公平、公正的同时,也增加了一系列的审批环节。市本级的科技计划立项工作进程偏于缓慢,2018年,到6月中旬,在落实科技资金预算上,仅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补助部分的资金预算计划,关于项目立项的预算计划完成度为零,需进一步加快审批进程。3. 下一步工作安排完善市本级科技计划管理,建立依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管理科技计划项目的新机制,加强对第三方专业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建立科技专家数据库,制定专业机构、评审专家问责制度和信用制度。继续加强科技项目的管理工作,升级原有柳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加强柳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全流程的管控,在源头上把好科技项目入口关,在实施中掌握科技项目的进度情况,在评价验收环
48、节抓好科技项目的质量关,在项目验收后注意做好科技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后评价。(二) 积极落实科技成果转化转移体制机制改革1. 工作推进情况一是出台柳州市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实施意见(柳发20174号),明确提出科技成果转化等相关政策的修订完善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督促落实。二是出台柳州市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柳政办2016150号),统筹推进市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改革,通过5年的实施,探索形成市县、区联动、校院企协同、运行顺畅、协调有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计划到2020年,引进300项以上科技成
49、果在本市产业化转化应用,其中引进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0项以上。三是出台柳州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暂行),在全区十四个地市中率先启动开展“科技创新券”,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四是制定并下发了柳州市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转化补助暂行办法,率先在全区十四个地市中开展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转化补助,而且该办法与自治区及兄弟地市的相关政策相比,补贴的类型、补助的范围和单个成果转化补助的额度等方面有了较大突破。2.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意识急需提高。企业在发展中更多注重引进现有技术与成套设备,而忽视了自身技术创新及产学研合作开发。从研发机构看,科研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重研究、轻转化”“重论文、
50、轻专利”等现象,导致高校院所很多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3. 下一步工作安排(1)继续出台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的系列政策。围绕创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目标,制订完善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继续深入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探索建设“政产学研”相结合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2)进一步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立项机制。探索企业科技项目立项与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的模式,围绕企业及产业的技术需求,实施主动组织设计重大和重点项目,组织优势科技力量开展联合攻关。优化经费使用方式,将科技经费重点用于支持产学研合作的重大和重点科技项目,确保科技投入效益
51、最大化;对企业研发机构或产学研联合实施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及重大装备首台(套)的自主研发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研发经费支持;对实施产业化的项目给予贷款贴息、无偿资助等支持。(三) 积极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1. 工作推进情况积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工作。调整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修订完善柳州市专利资助与奖励政策措施。编制印发了柳州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及目标任务分解表。开展专利导航产业转型升级,组织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贯标等相关工作已经展开。修订完善柳州市专利资助与奖励办法。重新修订了柳州市专利资助与奖励办法(试行)(柳政规201828号),6月1日,柳州市
52、人民政府政府正式印发执行。扎实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和广西第八届发明创造展活动。围绕知识产权保护、维权、执法,开展政策宣传、咨询培训、专项执法等活动。各县区、高新区开展知识产权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等宣传服务活动,通过展示知识产权宣传板报、设置知识产权咨询台、发放知识产权宣传资料、举办有奖竞猜活动等方式,向公众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服务和咨询。广西第八届发明创造展活动,知识产权方面组织了16家企业9块展板,推荐43项专利申报本届发明展专利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开展专利执法“雷霆”行动,加强专利行政执法,打击假冒专利案件。完善了知识产权援助平台,设立了投诉电话12330,面向社会提供知识产权咨询
53、、举办投诉、维权援助等知识产权保护服务。2. 存在的问题(1)发明专利申请量提高不明显,原因一方面是专利资助经费未能达到预算预期要求,专利代理机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是新常态下为进一步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在政策调整上更加注重专利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发明专利申请量;(2)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工作考核指标内容多、任务重,业务管理人员不足,推进难度较大;(3)专利行政执法人员少,执法队伍力量不足。3. 下一步工作安排(1)加快推进柳州市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政策体系,落实柳州市专利资助与奖励办法政策措施,加强知识产权申请提质增效,开展知识产权优
54、势、示范企业培育和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工作,进一步强化服务水平和执法能力。(2)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组织针对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等人员开展知识产权相关教育培训,组织针对企事业研发人员、项目管理人员、服务机构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知识产权理论和实务培训,组织针对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高管开展知识产权高级研修班,培养企业高层领导知识产权能力。五、 规划实施存在突出问题总体来看,柳州市科技创新“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以来,柳州市科技事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各项科技工作稳健推进,为柳州市科技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机遇。但作为西部后发展地区,柳州市仍处于相对落后地位,就继续完成“十三五”规划提出的
55、目标指标、重大任务、重大项目,仍然存在一些亟需加以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一) 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 “十三五”以来,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大多达到增长进度要求,主要任务及重大工程实施情况良好。主要指标完成方面,规划在创新绩效、创新投入、高新产业化水平、创新载体和成果技术交易等5个方面提出的22个主要指标,有17个指标达到或超过进度要求,有5个指标未达到预期进度,分别是公共财政科技创新支出与公共财政决算支出之比、科技孵化器、创新型(试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重大成果引进等几个指标。其中公共财政科技创新支出与公共财政决算支出之比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分别为1.22%、1.1%、
56、0.93%,没有按照规划预期实现逐年增长;“科技孵化器”指标数据新增12个,仅完成指标任务的34%,未达到预期进度;“创新型(试点)企业”指标在2016年底创新型(试点)企业数为32家,但由于从2017年开始,自治区科技厅不再评选创新型(试点)企业,导致该指标无法完成,建议对该指标进行调整或者取消;“科技成果转化”指标数据合计132项,完成指标任务的44%;“重大科技成果引进”指标数据合计8项,完成指标任务的44%。虽然科技部门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其相关政策进行了大量宣传,但目前全社会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概念了解仍然不够,一些科技企业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帮助其创新创业的功能作用认识不到位,同时由于经验
57、不足以及高层次专业服务人员的短缺,孵化器建设缺乏体制和机制创新,链接与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不足,主动吸纳和转化研发成果的机制尚未健全。柳州市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仍然比较低,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够大,规模以上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型领军企业和高端研发机构不多,企业对创新驱动发展没有充分认识,大多数企业偏重于产品销售,追求科技创新的驱动动力不足,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忽视产品研发和科研投入严重匮乏现象仍然突出,呈现出企业技术成果研发能力不足,技术成果引进和消化能力滞后,技术成果产业化推进亟待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由
58、企业、政府、高校院所及服务机构等相关参与主体互相合作,形成协同推进的体系,但目前,科技成果转化参与各方仍缺乏有效的参与和合作机制,整个科技成果转化流程未能真正做到匹配各方资源要素,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率低。此外,柳州市科技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现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多是从政府部门分离或事业单位改制而来,工作条件有限,运行机制不活,功能比较单一,缺乏人才培养机制,缺乏既懂市场又懂科研的科技中介人才,其他民营中介机构小、散、弱,科技金融造血能力不足,孵化服务水平偏低,难以发掘并解决企业、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汇总的真正需求。(二)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仍不突出柳州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所占比例与其他发达
59、地区城市相差较大,2016年柳州市全社会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9%,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1%),地方科技公共财政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22%,没有按照规划预期实现逐年增长,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2%)。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仍需加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仍待进一步建立健全。部分创新主体的创新观念陈旧落后,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持观望态度,对科学技术、机制体制和管理等先进生产力要素认识不足。全市传统产业比重大,大多数企业偏重于产品销售,追求科技创新的驱动动力不足,忽视产品研发和科研投入严重匮乏现象仍然突出,呈现
60、出企业技术成果研发能力不足,技术成果引进和消化能力滞后,技术成果产业化推进亟待进一步加强。(三)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全市科技人才队伍还存在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规模总量偏少、结构和分布不合理、专才培养力度不够等问题。同时有限的科技人力资源,由于人才使用机制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和模式,市域科技创新资源协调创新合力整合不足,导致科技人员技术研发和企业技术需求脱节现象仍较为严重,进而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利用。(四) 创新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柳州市相继出台了不少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规定,但是全市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艰难,缺少创新发展资金。全市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还未完善,促
61、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政策措施还需进一步深化,科技风险投资还需进一步加强。全市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相对薄弱,对外科技合作的管理体制和市场运作机制还未健全。全市科技基础条件十分薄弱,公共科技基础平台仍需加强,区域创新软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部分创新的制度、政策和文化不能适应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的要求。此外,部分政策在落实上还有体制机制障碍,存在“末梢堵塞”现象,“最后一公里”有待进一步打通;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意识有待提高;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对科研人员在创新实践、成果转化过程中非主观故意过失包容不够。六、 进一步推进规划实施的意见建议(一)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地位进
62、一步完善科技项目扶持机制,健全专家评审制度,完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逐步探索科技项目招投标、中介机构独立评估、项目监督管理等制度。继续实行部门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企业督导联络员制度,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建议进一步实施重点产业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汽车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加强统筹和协同创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二) 积极推进科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建设一是创新平台运行管理机制,鼓励科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对外开放提供科技研发、技术培训、产品检测等共享科技创新服务。二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优先支持企业新建、扩建科技孵化器,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完成新增科技企业服务化器35家的任务目标。三是加强与区内外高校沟通交流,结合高校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文化氛围等综合资源优势,完善投融资平台和产权退出平台, 准确把握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重点建设1个为我区重点产业服务的大学科技园。(三) 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夯实持续发展根基一是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