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史与财务知识分析试题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39600575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经济管理史与财务知识分析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经济管理史与财务知识分析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经济管理史与财务知识分析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经济管理史与财务知识分析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管理史与财务知识分析试题(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重商主义两个阶段在政策主张上有何异同? 答:重商主义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早起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1】相似点:早、晚期重商主义都觉得,一切经济生活和政策主张都是为了攫取金银,增长财富;在政策主张方面都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保护和发展对外贸易。【2】不同点:早起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体现为“货币差额论”,即主张行政干预的措施,保证从国外进口金银。并严禁金银出口和货币外流,以利于金银的积累;晚期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体现为“贸易差额论”,即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实行保护性贸易政策,鼓励输出,限制输入,强调多卖少买。简述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的重要内容。 答: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私密的国际分工

2、的理论。 李嘉图觉得,当两国的生产力水平不等,甲国生产任何商品成本都低于乙国,处在绝对优势,而乙国处在绝对劣势。在这种状况下两国两国仍然可以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每个国家都应生产和输出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这样都可以节省劳动使各国的资本和劳动都用在有助于本国的用途上,使之得到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分派。李嘉图体系的两大矛盾:第一种矛盾就是价值规律与利润规律之间的矛盾,第二个矛盾就是价值规律与平均利润规律的矛盾,即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规律的矛盾。法国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什么? 答:法国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魁奈。 【1】 她的理论体系是以“自然秩序”思想为基本的,觉得人为秩序必须适应自然秩序,否

3、则社会就处在疾病状态。【2】 只有农业才干产生“纯产品”,才干为社会发明财富,因此国家应注重农业。【3】 生产阶级是最重要的阶级,应发展资本主义大农业,实行地租单一制。4)简述“萨伊定律”的重要内容并对此评价。 答:“萨伊定律”波及萨伊销售论(实现论)的核心内容,它重要是指“生产给产品发明需求”,其论据为:产品是由产品购买的,评价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来都影响很大,它反映了生产对销费的决定作用,但否认消费对生产的作用是片面的,同步由此否认社会不会由于生产过剩而发生经济危机,也成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普遍信奉的教条,历史发展证明也是错误的。威廉 配第在价值理论的奉献和缺陷错误。答:配第对政治经济学最重要

4、的奉献,在于她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某些基本观点,从而为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本。配第在价值理论的奉献有:1她已经结识到了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商品价值是由劳动发明的,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因而劳动时间是测量商品价值的真实尺度。2配第还结识到,商品价值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格的变化是以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为基本的。配第还较为清晰地结识到了简朴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和联系,并且觉得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朴劳动。3配第还第一次论述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4她强调了通过度工来

5、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节省劳动时间,减少商品价值。缺陷和错误重要表目前如下几种方面:第一,她还没有把价值、互换价值和价格辨别开。第二,她还混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2、.威廉配第在经济理论方面的重要奉献有哪些?威廉配第最出名的经济学著作是赋税论她反对根据主观意愿作推断,提出要从具体的记录资料中去寻找经济现象产生的自然基本。由此,她挣脱了重商主义的影响,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联系。 威廉配第的重要奉献是最先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并在劳动价值论的基本上考察了工资、地租、利息等范畴,她把地租看作是剩余价值的基本形态。配第辨别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她的自然

6、价格相称于价值,她指出:如果一种人生产一蒲式耳小麦所用劳动时间和从秘鲁银矿中生产一盎司白银并运到伦敦所需劳动时间相等,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价格。可以看出,配第觉得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她还提出了商品的价值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但是她没有把价值、互换价值和价格明确辨别开来,她把生产白银的具体劳动当作发明价值的劳动,不懂得发明价值的是抽象劳动。她还提出了“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由此,她觉得劳动和土地共同发明价值,显然,这种观点和她的劳动价值论是矛盾的,它混淆了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价值的发明。 威廉配第之因此能成为“政治经济学之父”,配弟的失误之一在于由于没有可以辨

7、别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陷入工资决定价值的错误之中。其失误之二在于,由于不理解由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过程,从而把地租当作价值的一种因素,得出土地参与发明商品价值的错误结论。萨伊价值论的基本内容。答:萨伊的价值论有三个基本观点,即效用决定价值、供求决定价值和生产费用决定价值,其中效用决定论是其重要观点。此外,在她的学说中不仅混淆了价值、互换价值和价格,并且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布满了矛盾和混乱。萨伊的效用价值论是在其生产理论的基本上提出来。她觉得,天然财富是不具有价值的,社会财富才具有价值;具有内在价值的社会财富是生产努力的成果,而生产只能发明效用,因此效用是多种财富的内在价值的基本和来源,物品的

8、价值是由物品的效用决定的。其实,效用或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前提,但绝不是决定商品价值的基本和来源。在这里,萨伊搞错了效用和价值的关系,混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较古典政治经济学倒退了一大步。此外,既然价值是由效用决定的,而效用是由生产三要素生产的,因而萨伊必然得出价值是由生产三要素共同生产的错误结论。萨伊定律: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应发明其自身的需求”。这一结论隐含的假定是,循环流程可以自动地处在充足就业的均衡状态。它涉及三个要点: (1) 产品生产自身能发明自己的需求;(2) 由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不也许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浮现供求失衡

9、的现象,并且虽然这也是临时的;(3) 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 三位一体公式萨伊觉得,工人、资本家和地主分别从产品的价值中得到相应的报酬;分派给工人的部分叫做工资,分派给资本家的部分称为利润,分派给地主的部分则是地租。这就是“三位一体公式”。萨伊的“三分法”;萨伊把政治经济学划提成生产、分派和消费三个部分。这就是被后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称作的“新的三分法”。萨伊提出三分法,否认经济规律的历史性,抽象掉对社会经济关系的研究,企图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一种抽象的,像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同样的科学,以掩盖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凯恩斯革命涉及哪些内容(1)理论的创新。 对老式理论的批判、修改

10、和补充。在理论上革了萨伊定律的命,摒弃“供应会发明它自身的需求”以及否认普遍意义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这种老式的教义,发明了有效需求原理,以及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为重要骨干的就业一般理论体系。她还提出了一整套新的经济范畴,如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偏好等。(3分)(2)措施创新。她采用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措施,研究总就业量、总生产量和国民收入及其波动的因素。在措施上与以微观经济分析为主的老式经济学研究个别商品、个别厂商、个别消费家庭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她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3)(3) 政策主张的创新。在政策上革了老式自由放任体制的命,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用政府干预论新思潮取代自由

11、经营论旧思潮。这是凯恩斯革命的核心内容。她“但愿国家多负起直接投资之责” 。批判老式的不需要政府干预经济的自由放任政策。(3分)数理学派的理论特性。答:数理学派的理论有如下几种特点:1把多种经济事物的数量及其互相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用数学分析替代理论分析。2以互换作为应用数学措施的出发点,把生产、分派、消费都说成是互换的不同形态。把一切经济问题都归结为互换问题,又把互换归结为人的主观心理活动,并且都可以用数学措施来表达。3抛弃一切以因果关系解释经济现象的理论,完全以经济现象的函数关系替代因果关系。这样,一切经济事物的关系就都变成了没有社会内容的机械的数量关系,把社会经济的内在的本质的

12、关系从政治经济学中排除掉了。3、简评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马尔萨斯是人口理论的创立者。她觉得人口以几何比率增长,生活资料以算术比率增长,人口增长有常常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趋势 , 克制人口增长有积极克制 ( 饥饿、战争、贫困)和避免克制。她用抽象的人口规律 ,企图把苦难和罪恶归结为人口增长,以掩盖资本主义社会失业和贫困的真正本源。她站在土地贵族立场上反对废除谷物法。她反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并从有效需求局限性角度论证了经济危机,但她的危机理论要阐明不生产的消费阶级必须永远存在和扩大,地租要永久存在和增长,反映的是土地贵族的经济利益。她的人口理论和有效需求论都被后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以新的形式加以发

13、挥。著作有人口原理、地租的性质和增长及其调节原则的研究 、 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实际应用、价值尺度,阐明和例证、政治经济学定义。 论述凯恩斯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 3. 看不见的手是对市场机制的形象比方,又称“无形之手”。初次出目前亚当斯密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斯密指出:由于每个个人都努力把她的资本尽量用来支持国内产业,都努力去管理国内产业,使其生产物的价值都达到最高限度,她就必然竭力使社会的总收入尽量增大起来。论述凯恩斯学派对现代的影响。 答:(l)对西方经济理论的影响。(2)对西方经济政策的影响。(3)对西方思想界的影响。(4)对国内体制改革的影响。亚当?斯密提出了优势原理把优势辨别为绝对优

14、势和相对优势。觉得一种社会要实现它的生产目的,必须根据优势进行分工,以绝对优势获得国际分工利益。斯密继承和成长了自配第以来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最先建立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她的经济著作国富论,最先从理论上系统地阐发了资本主义出产过程,切磋了资本主义出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从经济上考察了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斯密在回答商品的真实价格或互换价值是由什么构成的,即什么是互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时,提出了两个自相矛盾的规定: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和商品所能支配或所能购买的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3分)先看第一种价值规定。斯密觉得,人们要获得物品,必须经

15、历一定的“辛苦”和“麻烦”。这种“辛苦”和“麻烦”就是生产产品必须付出的代价。生产产品的代价是劳动。斯密不仅拟定了决定价值的源泉是劳动,并且注意到劳动的“困难限度”和“精致限度”即复杂限度对价值决定的影响。斯密不懂得劳动为什么要采用价值形式,劳动时间采用价值量的形式,在她看来,发明价值的能力,不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特殊属性,而是一切生产劳动的共性。(2分)亚当斯密有关劳动价值论有如下论述:“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互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此外,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又是二元的。一方面,她觉得,“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互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商品的价值决定于“获得它的辛苦与麻烦”,即决定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必要劳动量

16、;另一方面,她又觉得商品价值“等于它使她们可以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或等于它所能购买到的“劳动的价值”。亚当斯密的分派论是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及土地地租自然率之决定理论。 亚当斯密指出,尽管雇主拥有抑低工资的力量,工资仍有其最低水平,此一最低水平是劳动者必须可以维持基本生活,假定社会工人需求增长或工资基金提高,工资将高于最低水平。就另一角度言之,一国国富、资本或所得增长,将促使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则增进人口增长。 资本利润之高下犹如劳动工资,决定于社会财富之增减,资本增长固可促使工资上涨,却使利润为之下降。亚当斯密指出,假定商人投资同一事业,由于彼此互相竞争,自然致使利润率减少。 地租系指对土地

17、使用所支付的价格。亚当斯密觉得,地租高下与土地肥沃限度及市场远近有关。斯密分工理论斯密在其代表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并以此作为她反对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和保护贸易政策的重要武器。她一方面分析了分工的利益。她觉得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素是: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纯熟限度;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以节省与其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分工有助于发明发明和改善工具。 斯密觉得,合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合用于各国之间,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本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

18、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在比其她国家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互换,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运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及增长物质财富。 这个理论是按各国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也叫做绝对成本理论。她觉得,分工之因此能提高劳动生产力,因素有三:第一, 分工使劳动专门化,提高了工人的纯熟限度。第二, 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一般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 分工使专门从事某项操作的工人把所有注意力倾向于一种简朴事务上,比较容易改善工具和发明机器,从而简化了劳动,缩减了劳动,使一种人可以做许多人的工作。斯密主张国家的职能就是保

19、证有一种发展生产、积累财富的和平环境,也就是起到一种“守夜人”的作用,政府只要像一种“守夜人”那样避免外来的暴行和侵略、并维持公共治安就可以了,不要干预经济的自由。边际效用价值论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说的核心和理论基本。边际效用价值论觉得决定物品价值的不是它的最大效用或平均效用,而是它的最小效用即边际效用。货币差额论重商主义分为初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其中,初期重商主义者主张严禁金银出口,在对外贸易上奉行绝对的“少买多卖”原则。因此,初期重商主义被称为“重金主义”,或“货币差额论”。配第的政治经济学措施.威廉.配第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记录学的创始人。其代表作赋税论、政治算术等

20、,重要经济观点是:从生产过程来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把劳动看作财富的源泉;把劳动时间看作衡量价值的尺度和基本;地租是从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费用后来的余额。她的许多观点和研究措施开经济领域之先河,深深影响了后期形成的重商主义者和重农主义者。“纯产品”理论“纯产品”理论。“纯产品”指农业生产中生产出来的总产品扣除用以补偿消耗的农具、种子等生产资料和工人、农业资本家食用的消费资料之后的剩余产品,实质上,这里的“纯产品”就是后来马克思提出的剩余价值。同步,魁奈觉得,财富的来源不在流通领域,而在物质资料的生产领域,互换的原则是等价互换。只有可以使物质财富在数量上增长的农业部门才是生产部门,工业部门仅仅

21、把农产品作为原料进行加工,即变化物质财富的外部形态,商业只能使财富在地点上发生转移。 论述初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的特点。 答:初期重商主义的特点是,竭力倡导不断吸取外国货币到国内,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国家力图通过行政手段,调节货币的流动,达到使国家贮藏尽量多的货币,积累起充足的货币财富的目的。因此初期重商主义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或重金主义和货币主义。晚期重商主义的特点是,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达到增长货币财富的目的。因此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由于支持国家采用扶持和鼓励发展制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因此又把晚期重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以上各要点各10分,理论联系实际展开论述5分。) 福利经济学理论的

22、重要内容。答:(一)庇古的最大福利论庇古从国民收入的分派和生产两个角度提出了她的福利最大化命题。第一,从国民收入分派的角度看,收入均等化可使社会经济福利增大。第二,从国民收入生产的角度看,要增长社会福利就必须使生产资源在各个生产部门得到最优配备。庇古提出了“边际私人纯产值”和“边际社会纯产值”两个概念。前者是指厂商增长一种单位的生产要素所增长的纯产值;后者是指社会因增长一种单位的生产要素所增长的纯产值。她觉得,这两者相等时,由于利己心和自由竞争的作用,会使一国资源实现最优配备。如果浮现两者背离的状况,政府应通过征税或补贴予以调节,使边际私人纯产值与边际社会纯产值趋于一致,达到资源配备最优,国民

23、收入量最大,从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二)最优条件论简朴地说就是如果社会的任何变革都不能在不使一部分人出境变坏的状况下使另一部分人的处境变更好,那么这时社会福利就达到了最大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三)补偿原则论卡尔多、希克斯等人觉得,经济政策的变化意味着价格体系得变化,而任何价格体系得变化都会使某些人受益,另某些人受损。(四)社会福利函数论(五)相对福利论相对福利论者把福利与快乐相提并论,并且觉得快乐是相对的,是通过比较得出的。相对福利论者提出:(1)既然福利取决于相对收入,只要存在着收入差别,就会使收入较低的人感到苦恼。因此,任何旨在缩小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福利政策,都不也

24、许达到预定目的。(2)既然福利是相对的,贫困也同样是相对的。相对意义上的穷人始终存在,因此,任何旨在消除贫困的政策措施都是不会成功的。(3)既然福利是相对的,那么每一代人均有自己特有的欲望和烦恼。3、经济表的流通过程涉及哪五次互换行为(用图表阐明)?再生产总额:50亿里弗尔 生产阶级 土地所有者阶级 不生产阶级 每年投资 每年收入 每年投资 20亿里弗尔 20亿里弗尔 10亿里弗尔 用作支付 10亿里弗尔 10亿里弗尔地租及原 10亿里弗尔预付的利息 10亿里弗尔 10亿里弗尔 年预付20亿里弗尔 合计20亿里弗尔 合计50亿里弗尔 (9分)4、庇古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命题一、国民收入总量愈大

25、,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二、国民收入分派愈平等,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1、评述边际学派在研究内容和措施的特点及其影响。在研究内容构造上: 边际主义与老式的经济学有着明显的不同。老式的经济学研究劳动价值论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问题;而边际主义研究的是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4)在研究措施上:边际主义与老式的经济学有着重大的区别。边际主义把政治经济学与数学结合起来,特别是与微积分结合起来,于是经济文献中开始浮现数学公式、联立方程、布满了多种数学符号和曲线图。(4)这样经济学的研究就以均衡为核心概念,从总量转移到这些总量的微小变化,因此国民收入的决定、增长与发展等宏观经济学问题就不在讨论之列了。这样的研究措

26、施标志着现代经济分析的开始。(4)2、试述凯恩斯通论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对国内的影响在经济政策的具体运用上,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革了老式的健全财政原则收支平衡、量入为出、开支力求节省、税收力求其少这种论点的命。(4)在货币方面,提出“半通货膨胀”的价格一般理论去对老式货币数量论进行重大修正,并把本来居首要地位的货币政策退居辅助性的次要地位。(4)积极影响:对投资的增长、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货币政策在国内起的作用非常小,因此不能照搬照抄,应结合中国转型发展的实际发明适合中国国情的宏观经济政策。(4)凯恩斯的重要经济政策主张,对国内宏观经济调控有什么意义。答:一、凯恩斯政

27、策主张的核心:国家干预经济凯恩斯觉得单纯依托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作用不也许使资本主义在充足就业的水平上持续增长。二、凯恩斯政策设计的重要着眼点:需求管理她觉得,私人有效需求局限性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状况。为此,要以扩大政府需求的措施来弥补私人有效需求的局限性。重要的政策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私人有效需求局限性的状况下,政府扩大开支,甚至举债,搞赤字财政,只要可以大大提高社会有效需求,就可以容许去做,政府还可以运用货币供应人的地位,多发钞票,履行通货膨胀政策。总供应不小于总需求状况下的具体财政政策是减税和增长政府财政支出实行货币政策所用的工具凯恩斯所讲的货币政策在实行中所运用的工具便是中央银行

28、调节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政策和调节法定准备金率的政策。凯恩斯主义对国内宏观经济调控的借鉴作用凯恩斯主义是随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没落应运而生的,它的理论主张和政策思想立足于对社会经济总量的分析,着眼于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从而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20世纪70年代后,凯恩斯的理论主张和政策思想虽然受到了货币主义新 自由主义和新制度学派的抨击,但她的弟子们在新形势下发展的新凯恩斯主义仍然占据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应当指出,凯恩斯主义虽然从本质上是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但它一方面是属于市场经济的宏观理论,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珍珠,因此,它对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特别是宏观经济调

29、控有着较强的指引和借 鉴作用。国内正处在由老式的筹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实行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即在市场配备资源的基本上实现国家对经济全方位的干预。但由于我们缺少宏观管理经济的经验,在经济运营中,我们也面临由于宏观管理力度局限性导致地许多问题:(一)有效需求局限性这是现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从1993年7月开始国内开始采用紧缩政策,使经济在1996-1997年 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然而,在这之后,国内经济并没有像某些专家预期的那样呈回升的态势,而是不断下滑。同步,市场需求在经历了“短缺”“短缺与过剩并存”的发展阶段后,浮现了“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这种“过

30、剩”是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条件下浮现的,属于发达国家初期难以挣脱的那种典型的生产相对过 剩,即有效需求局限性。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局限性理论对我们分析现状有一定的参照意义。(二)就业形势严峻目前国内城乡实际失业率达8%左右,超过登记失业率的一倍以上,约1500万失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超过1万,城乡综合失业率达15%左右;有学者估计,如果加上隐蔽失业人口,总体失业率也许达到27%左右。失业早已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头等问题,只是近年来人们对此注重不够。解决失业问题的主线措施就是增长就业岗位,实行以扩大就业为重点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特别是实行以国家为主体的政府投资政策。(三)收入差距扩大在改革

31、此前,个人收入分派的重要特性是平均主义,在城乡内部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很小。改革开放后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跳跃式的扩大。高收入阶层由于近年财富积累形成了财产性收入,浮现亿万富翁,具有百万资产的家庭已经超过200万个;另一方面,由于公司破产停工和生产不景气,城乡形成了贫困阶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大概相称于城乡居民的25%。收入差距的扩大直接影响了社会的有效需求,1995年后,国内居民的消费倾向浮现了明显下降的趋势,导致整个社会的购买力局限性。以上浮现的问题与初期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有相似之处,因此,研究凯恩斯主义的“合理内核”,借鉴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对我们解

32、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有着重要意义。可以预见,只要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学习和借鉴涉及凯恩斯主义在内的多种市场经济理论和政策思想,“取其精髓弃其糟粕”,认真解决目前遇到的多种问题,我们一定会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持续繁华,建立起真正的具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简述经济思想史上经济学理论的三次大综合第一次经济学理论大综合:政治经济学原理 约翰穆勒 1848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穆勒一方面重申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财富的生产和分派规律,而财富则是具有效用和互换价值的物品,然后论述了她的生产理论和分派理论。第二次经济学理论大综合:经济学原理 阿尔弗里德马

33、歇尔 1890年出版经济学原理是剑桥学派(新古典学派)创始人马歇尔的代表作,被觉得是继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因素的研究之后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之一。20世纪30年代此前,支配着英美经济学论坛。经济学原理,宣传渐进改良,采用折衷主义措施,综合多种经济学理论,特别在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形式下,吸取边际效用学说,因而其理论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第三次经济学理论大综合:保罗萨谬尔森经济学1948年出版萨谬尔森的经济学是第一部融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经济学教科书.一方面,她把国民收入和就业问题作为该书的中心问题来论述和解释凯恩斯的理论构造,从而完毕把凯恩斯理论提高到经济学主流地位并演变为宏观经济理论任务的第

34、一人;另一方面,她仍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理论作为价值理论与分派理论涉及进去,把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理论两种对立的理论融为一体。1、色诺芬是如何看待财富及其增长的?色诺芬已理解物品有使用和互换两种功能,同步,她也有了对于财富的最初见解,觉得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色诺芬肯定劳动分工的必要,并且看到了分工对效率提高的作用。她结识到,一种人不也许精通一切技艺,专门从事一种技艺的人能工作得更好。色诺芬最注重农业的发展,觉得农业的兴衰影响着其她技艺;而手工业是一种“粗俗的技艺”,从事这种工作无益于人的身体和精神。此外,色诺芬也结识到农产品的价格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中从国家角度研究了

35、增长收入的问题。她建议给侨居雅典的外国人的利益以照顾。她主张授予商人特权、完善商事法院制度、建立基金等,从而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她还主张大力开发和管理银矿,在开矿方面注重奴隶劳动,建议国家购买和拥有奴隶,并把奴隶出租给平民开矿。她特别强调国家要想征集到富余的收入,必须保有和平的环境。色诺芬注意到货币有着不同的作用。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积累手段,她描绘人们对白银是不厌其多,人们之因此喜欢储藏白银是由于白银可以随时购买到有用的物品。2、亚里士多德对商品价值和互换关系的结识有哪些奉献?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对商品的价值形式刊登了见解。她指出,一种商品的价值可以通过任何其她商品(不管是物品还是货币)来体现,

36、商品互换的前提是由于它们之间具有等一性,她觉得,货币使商品成为同类或相等的。她分析了物品的不同用途,觉得每一种物品均有两种用途:直接供使用和互换。前者是物品自身固有的属性,后者则不是物品所固有的,比色诺芬更明确地分析了物品的两种属性。亚里士多德论述了互换从物物互换开始,进而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互换,即小商业,继而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的互换,即大商业。前者互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互换属于“家庭管理”之内。大商业是为获取货币目的而进行互换,它无限制地追求货币财富。这种互换属于“货殖”,它是反自然的。亚里士多德指出货币对一切商品起着一种等同关系即等价关系的作用,从而成为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

37、货币性质的学者,察觉出商品互换是从商品商品,到商品货币商品,再进而过渡到货币商品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3、古代罗马在农学上有哪些奉献?在古代罗马,浮现了一批奴隶主阶级思想家论述农业的著作,这些著作记述了农业经营的多种技术和经验,反映了农业中生产组织形式和社会关系。克优斯加图(公元前235前149)是古代罗马政治活动家、大奴隶主,她当过罗马的元老。她的重要著作是论农业和来源(罗马最早的史书,已失)。加图觉得,农业是罗马人最合适从事的职业,奴隶主的重要任务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庄园以增长收入。玛尔库斯铁伦提乌斯瓦罗(公元前116前28)是古代出名思想家,在欧洲文艺复兴时被称为古罗马第三大人物,与西赛罗和维

38、吉尔并列。瓦罗作为奴隶主思想家,在论农业中明确地把奴隶看做工具。她觉得,奴隶制庄园应保持自给自足,比加图更注重维护自然经济。珂鲁麦拉(1世纪中期)是古代罗马思想家。她的重要著作是论农业(12卷)。珂鲁麦拉对农业经济很有研究,她的著作汇集了当时广泛的农业知识。作为奴隶主阶级思想家,她已看到奴隶劳动不能使土地得到较好运用,因此,她一方面劝告奴隶重要变化对奴隶的态度,注意使奴隶对劳动产生爱好;另一方面,她提出把农业交给隶农经营的主张,觉得使用隶农进行农业生产比使用奴隶更有利。这反映了罗马社会内部封建生产关系的孕育和发展。4、评述“公平价格”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奥古斯丁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她说,我懂得

39、有这样的人,当她购买抄本时,看见卖主不知抄本的价值,而她却自然而然地给卖主以公平价格。她的公平价格思想后来为中世纪教会作家所继承和发展。 阿奎那接受了马格努有关公平价格的思想,并做了进一步的发挥。拟定商品的“公平价格”时,她提出要考虑成本,而同步又把买卖双方对商品的主观评价、需求状况、风险等作为“公平价格”的因素,还提发售价应照顾发售者的身份和生产水平。5、简述奥雷斯姆和莫利诺斯的重要经济思想。尼科尔奥雷斯姆(13201382)是14世纪法国最出名的教士之一,她在1360年前后写了论货币的最初发明,这本书被觉得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货币的著作。在书中,她分析了货币的来源、性质及规律。她觉

40、得,货币是为解决互换中存在的困难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不能直接适应人类生活的需要,而是用以互换自然财富的人为手段。供锻造货币的材料不应使用合金。货币应统一并加盖印记。她结识到金币与银币之间有一拟定的互换比率,这种比率也会有变化。她还意识到货币具有自身的稳定价值,由此她提出了反对任意贬损货币的思想。卡罗律斯莫利诺斯(15001566)是法国法理学家。她的经济思想集中反映在论契约与高利贷一书中。在这本书中,她锋利地批评了经院神学家严禁和谴责高利贷的观点,论证了收取利息的合理性。她详尽地列举了中世纪有较大影响的神学家,涉及阿奎那、斯科特斯等人的观点,并一一加以评价、批判。她觉得,高利贷是有存在的必

41、要性的,这种必要性类似于使用货币的必要性,只但是不如使用货币那样迫切罢了。她还论证了高利贷利息。觉得从广义角度来看,高利贷有两种:一是商业性的,始终要通过订约手续严格遵行;二是惩罚性或补偿性的,到期不还应加以惩罚,延期的利息应给以补偿。1、简述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两个发展阶段。重商主义这一术语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被马克思觉得是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重商主义者是站在国家或政府立场上,以增长国家财富和权利为直接目的的。其注重金银货币的积累,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觉得国家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才干给国家带来货币财

42、富。觉得国家为了致富和避免贫困,必须发展对外贸易,遵循多卖少买、多收入少支出的原则,以求在对外贸易中实现顺差。国内商品生产应服从商品输出的需要,生产国外畅销产品的手工工场应大力支持其发展。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从而增进对外贸易发展,使货币尽量多地流入国内。重商主义者把流通领域作为重要考察对象,觉得利润是从流通中产生的,是贱买贵卖的成果。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初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它们都把货币看做财富的重要或惟一形态,但在如何增长货币上却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提出了不同的措施和措施。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初期重商主义阶段。初期重商主义,也称为货币平衡论,觉得一切购买都会使货币

43、减少,一切销售都会使货币增长,因此主张尽量少买或不买,从而实际强调了“多卖少买”公式中的“少买”。并竭力主张通过国家采用行政手段,以增长货币财富。从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中叶为晚期重商主义阶段。晚期重商主义,又称为贸易平衡论,强调“多卖少买”中的“多卖”。觉得要使一国财富迅速增长,不仅应多卖,并且要大量地买,只有买得多,才也许卖得更多。为此,她们反对初期重商主义严禁货币输出的政策,主张容许货币输出,以便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并在大量购买基本上实现更大量的卖,从而积累更多的财富。她们主张在对外贸易上应用贸易平衡措施,力求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外销的本国商品的货币总额,从而实现出超和顺差。为

44、了保证对外贸易的出超,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奖励输出和限制输入,虽然用多种奖励措施,增长国内产品的输出,同步以关税及其她方式尽量减少或严禁本国可以生产的消费品的输入,特别是奢侈品的输入。2、简述英国重商主义的发展。英国初期重商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政策,浮现于14世纪30年代。英国初期重商主义作为一种学说,其代表作为1581年出版的近来国内各界同胞常有的某些抱怨的简朴考察。初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用行政手段,严禁货币输出,反对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某些国家还规定外国人来本国进行交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品的所有款项用于购买本国货品或在本国耗费掉。 作者还主张振兴农业,而措施是力图减少放牧的收益和提高农业

45、的利益。托马斯孟(15711641),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16刊登了论英国与东印度的贸易,答对这项贸易常用的多种反对意见一书,该书成为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作。托马斯孟在该书中较全面地辩驳英国国内对东印度公司的反对意见,并论述了晚期重商主义的思想。她觉得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不小于输入总值(即卖给外国人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不小于购买她们商品的总值),以增长货币流入量。3、为什么说托马斯孟的书是一步划时代的著作?托马斯曼是英国重商主义的集大成者,其重商主义理论及税收思想集中表目前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之中。该书不仅成为英国,并且成为一切实行重商主义政策的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

46、基本准则。托马斯曼重商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国际贸易差额论。觉得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而对外贸易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外贸要“少买多卖”,使货币流入多于支出。斯曼觉得:为了实现国家外贸出超,增长本国货币积累的目的,国家要干预经济生活,以保证上述目的的实现。她建议国家采用有效政策和措施。托马斯曼在所著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详尽论述了重商主义有关保护关税政策的基本原则、主张和意义。强调保护关税的作用,主张对出口商品和从外国输入并再出口的商品,在关税上予以照顾,对要在本国消费的进口商品,课以重税。4、意大利、奥地利和德国重商主义各有哪些特点?(1)塞拉的国家积累金银学说 安东尼奥塞拉是17世纪意

47、大利重商主义的重要代表,代表作为略论可以使无矿之国金银富余的成因。整部著作论述的是商品丰裕所依赖的要素自然资源、人口素质、工业和贸易的发展以及政府的效率其含义是,如果整个经济过程运营良好,则贸易差额会自行调节,不需要任何具体措施。在这种图式里,货币现象是成果而不是因素,是征兆性的,自身并不重要。(2)霍尼克的国家富强论菲利普威廉冯霍尼克(16381712)是17世纪末奥地利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重商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她的重要著作有奥地利富强论(1684)和奥地利享有特权的历史渊源(1708)。像其她重商主义者同样,霍尼克是从国家立场上,通过度析整个国民经济状况,提出自己的分析意见,论述自己的经济对

48、策的。她说:“就总的国民经济来说,这时它应当考虑的是,如何使这种物资富余,使这种鼓励和享有可以持续存在,而不必仰赖别国,如果这样做不能到处行得通的话,也应尽量地少依赖外国,竭力节省国家自己的资金。” 为此,她提出使奥地利富强的9条原则。(3)尤斯蒂的国家与财政学说约翰海因里希尤斯蒂(17201771)是18世纪德国“官房学派”成员,出名的重商主义经济学家。重要著作有国民经济经济学与财政学系统研究(1755)和财政学(1766)。尤斯蒂经济思想的特点在于她对国家和财政的论述。在她看来,国家和财政是联系在一起的。她提出了国家征税的6条基本原则:(1)必须让人民有能力缴纳捐税。人民纳税不影响到必需品

49、的享用,不损及资本时,才被觉得是有纳税能力的。(2)赋税应完全按公平合理的比例向人民征收。(3)赋税的征收方式不应损害国家和人民的福利,不得侵害公民的自由权。(4)应当按照国家的性质和政府的体制来组织税务制度,以保证税收的公正无私。(5)一切赋税必须建立在明确的和光明正大的基本上,即数额必须拟定。(6)征税的费用应减至最低。尤斯蒂的学说表白了重商主义规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出发点。在重商主义看来,国家富强民族才得兴旺,国内公民个人才可以获得利益。因此,国家的福利就是国民的福利,追求公共幸福和国家利益,也就能使国民个人得到幸福和利益。也因此,良好的国家管理和筹划被看做是国家的致富之路。尤斯蒂对国家

50、来源和财政的分析是较为全面系统的,她所提出的赋税原则同后来斯密的“四大原则”(公平、的确、便利、经济)已十分接近了。1、简述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两个发展阶段。重商主义这一术语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被马克思觉得是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重商主义者是站在国家或政府立场上,以增长国家财富和权利为直接目的的。其注重金银货币的积累,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觉得国家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才干给国家带来货币财富。觉得国家为了致富和避免贫困,必须发展对外贸易,遵循多卖少买、多收入少支出的原则,以求在对外贸易中实现顺差。国内商品生

51、产应服从商品输出的需要,生产国外畅销产品的手工工场应大力支持其发展。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从而增进对外贸易发展,使货币尽量多地流入国内。重商主义者把流通领域作为重要考察对象,觉得利润是从流通中产生的,是贱买贵卖的成果。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初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它们都把货币看做财富的重要或惟一形态,但在如何增长货币上却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提出了不同的措施和措施。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初期重商主义阶段。初期重商主义,也称为货币平衡论,觉得一切购买都会使货币减少,一切销售都会使货币增长,因此主张尽量少买或不买,从而实际强调了“多卖少买”公式中的“少买”。并竭力主张通过国家采用

52、行政手段,以增长货币财富。从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中叶为晚期重商主义阶段。晚期重商主义,又称为贸易平衡论,强调“多卖少买”中的“多卖”。觉得要使一国财富迅速增长,不仅应多卖,并且要大量地买,只有买得多,才也许卖得更多。为此,她们反对初期重商主义严禁货币输出的政策,主张容许货币输出,以便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并在大量购买基本上实现更大量的卖,从而积累更多的财富。她们主张在对外贸易上应用贸易平衡措施,力求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外销的本国商品的货币总额,从而实现出超和顺差。为了保证对外贸易的出超,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奖励输出和限制输入,虽然用多种奖励措施,增长国内产品的输出,同步以关税及其她方式

53、尽量减少或严禁本国可以生产的消费品的输入,特别是奢侈品的输入。2、简述英国重商主义的发展。英国初期重商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政策,浮现于14世纪30年代。英国初期重商主义作为一种学说,其代表作为1581年出版的近来国内各界同胞常有的某些抱怨的简朴考察。初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用行政手段,严禁货币输出,反对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某些国家还规定外国人来本国进行交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品的所有款项用于购买本国货品或在本国耗费掉。 作者还主张振兴农业,而措施是力图减少放牧的收益和提高农业的利益。托马斯孟(15711641),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16刊登了论英国与东印度的贸易,答对这项贸易常用的多种

54、反对意见一书,该书成为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作。托马斯孟在该书中较全面地辩驳英国国内对东印度公司的反对意见,并论述了晚期重商主义的思想。她觉得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不小于输入总值(即卖给外国人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不小于购买她们商品的总值),以增长货币流入量。3、为什么说托马斯孟的书是一步划时代的著作?托马斯曼是英国重商主义的集大成者,其重商主义理论及税收思想集中表目前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之中。该书不仅成为英国,并且成为一切实行重商主义政策的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本准则。托马斯曼重商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国际贸易差额论。觉得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而对外贸易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外贸要

55、“少买多卖”,使货币流入多于支出。斯曼觉得:为了实现国家外贸出超,增长本国货币积累的目的,国家要干预经济生活,以保证上述目的的实现。她建议国家采用有效政策和措施。托马斯曼在所著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详尽论述了重商主义有关保护关税政策的基本原则、主张和意义。强调保护关税的作用,主张对出口商品和从外国输入并再出口的商品,在关税上予以照顾,对要在本国消费的进口商品,课以重税。4、意大利、奥地利和德国重商主义各有哪些特点?(1)塞拉的国家积累金银学说 安东尼奥塞拉是17世纪意大利重商主义的重要代表,代表作为略论可以使无矿之国金银富余的成因。整部著作论述的是商品丰裕所依赖的要素自然资源、人口素质

56、、工业和贸易的发展以及政府的效率其含义是,如果整个经济过程运营良好,则贸易差额会自行调节,不需要任何具体措施。在这种图式里,货币现象是成果而不是因素,是征兆性的,自身并不重要。(2)霍尼克的国家富强论菲利普威廉冯霍尼克(16381712)是17世纪末奥地利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重商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她的重要著作有奥地利富强论(1684)和奥地利享有特权的历史渊源(1708)。像其她重商主义者同样,霍尼克是从国家立场上,通过度析整个国民经济状况,提出自己的分析意见,论述自己的经济对策的。她说:“就总的国民经济来说,这时它应当考虑的是,如何使这种物资富余,使这种鼓励和享有可以持续存在,而不必仰赖别国,

57、如果这样做不能到处行得通的话,也应尽量地少依赖外国,竭力节省国家自己的资金。” 为此,她提出使奥地利富强的9条原则。(3)尤斯蒂的国家与财政学说约翰海因里希尤斯蒂(17201771)是18世纪德国“官房学派”成员,出名的重商主义经济学家。重要著作有国民经济经济学与财政学系统研究(1755)和财政学(1766)。尤斯蒂经济思想的特点在于她对国家和财政的论述。在她看来,国家和财政是联系在一起的。她提出了国家征税的6条基本原则:(1)必须让人民有能力缴纳捐税。人民纳税不影响到必需品的享用,不损及资本时,才被觉得是有纳税能力的。(2)赋税应完全按公平合理的比例向人民征收。(3)赋税的征收方式不应损害国

58、家和人民的福利,不得侵害公民的自由权。(4)应当按照国家的性质和政府的体制来组织税务制度,以保证税收的公正无私。(5)一切赋税必须建立在明确的和光明正大的基本上,即数额必须拟定。(6)征税的费用应减至最低。尤斯蒂的学说表白了重商主义规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出发点。在重商主义看来,国家富强民族才得兴旺,国内公民个人才可以获得利益。因此,国家的福利就是国民的福利,追求公共幸福和国家利益,也就能使国民个人得到幸福和利益。也因此,良好的国家管理和筹划被看做是国家的致富之路。尤斯蒂对国家来源和财政的分析是较为全面系统的,她所提出的赋税原则同后来斯密的“四大原则”(公平、的确、便利、经济)已十分接近了。1、

59、“古典经济学”术语有哪些不同的界定?古典政治经济学(也称古典经济学)这一术语是由马克思最早提出来的,并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所沿用。根据马克思的规定,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也即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代。2、为什么说配第在近代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基本,配第在政治经济学上最重要的一种历史功绩在于,在近代,她第一次故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从而奠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配第的价值论重要刊登在赋税论中。她辨别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配第的“自然价格”相称于价值。如果一种人生产一蒲式

60、耳小麦所用劳动时间和从秘鲁银矿中生产一盎斯白银并运来伦敦所需劳动时间相等,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价格”。指出商品的价值量同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事实。她提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觉得劳动和土地共同发明价值。3、 如何理解“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劳动和土地共同发明价值。人的劳动,乃至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是财富之母是完全对的的。 在自然力的协助劳动把物质财富(使用价值)发明出来的。劳动 与土地(生产资料)结合 发明价值。也就是说两者缺一不可.4、 简述从配第到斯密1间浮现的重要经济学家及其思想。从配第到斯密之间大概相

61、隔1的时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经历了一种从最初萌芽到发展为完整体系的过程,其中浮现了许多杰出的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涉及:约翰洛克、达德利诺思、贝尔纳德孟德维尔 、杰科布范德林特、约瑟夫马西、大卫休谟(和詹姆斯斯图亚特等。约翰洛克(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出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洛克的享乐主义哲学为斯密的人性论提供了心理基本。洛克觉得,劳动几乎提供一切东西的所有价值。她又以“自然法”来论证所有权的界线,觉得由于土地和货币的分派不均所产生的地租和利息都导致了对“自然法”的破坏。事实上就是把两者都归结为对劳动的剥削。达德利诺思(16411691)是英国商人、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重要著作是贸易论

62、(1691)。诺思的贸易论代表了英国17世纪下半期自由贸易越来越强烈的倾向。诺思就财富问题对重商主义进行了批判。她指出,一种国家的商业,在任何时代只需要一定的货币量,货币自有其运动的规律,任何国家不用紧张货币的保有额。她明确提出,不管国内还是国际贸易,都应自由进行,国家不应干预。这种思想被后来的经济学家,特别是斯密,发展为“国际分工”论。诺思也分析了利息。她把利息看做资本的租金,并且指出,不是低利息增进了贸易,而是贸易发展增进了国民资本,从而使利息下降。她反对人为地、强制地减少利息。在利息率上,诺思觉得决定利息率的不是货币,而是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她明确指出,贷款利息应由市场自由决定,不应受法

63、律约束。被马克思觉得是第一种对的理解利息的人。约瑟夫马西是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重要著作有:论决定自然利息率的因素(1750)、赋税计算和国家关怀的商业知识。马西论决定自然利息率的因素一书就是利息和利润理论的一种重要发展。她在这本书中论述了自然利息率,这个自然利息率并不是指现实的利息率,而是指应当存在的一种公正的利息率。马西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润是一种独立的经济范畴,而利息只但是是利润的一种部分。她说:“既然借债人 为所借货币支付的利息,是所借货币可以带来的利润的一部分,那末,这个利息总是要由这个利润 决定。”因此,她觉得利息的减少是由资本积累及由此引起的利润下降导致的。D.休谟(1711-1776),休谟提出贸易差额平衡的学说,觉得这种平衡是按着各国不同的经济状况而自然决定的,从而贸易不能始终有损或有助于某一国,为自由贸易论辩驳重商主义的贸易控制论提供了理论根据。休谟是货币数量论者,她觉得商品价格的提高是金银增长的必然成果,但价格变动并不紧随着金银的增长而是需要某些时间,这是所谓价格滞后现象,而这种货币贬值只在最后才提高劳动价格即提高工资,这是所谓工资滞后。正是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