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考前辅导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9544226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30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学心理学考前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医学心理学考前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医学心理学考前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考前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考前辅导(9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考前辅导考前辅导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教研室2008-6第一章 绪论医学心理学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心理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侧重于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影响以及在它们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律。医学心理学主要分支基础医学方面神经心理学:脑与行为的关系 实验神经心理学与临床神经心理学心身医学变态心理学预防医学方面:心理卫生与健康心理学临床医学方面:临床心理学:心理评估与心理治疗医患关系、病人的心理问题康复心理学等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诞

2、生:1879年,德国、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为什么要学习医学心理学?医学模式的转变一定时间内人们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疾病和健康总体的认识,并成为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神灵主义:公元前1万年前,神灵致病自然哲学:公元前3千年前,心身统一生物医学:文艺复兴,生物医学的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生物心理社会: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的作用。1977,美,恩格尔,美,恩格尔需要新的医学需要新的医学模式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对生物医学的挑战医学心理学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医学心理学

3、思想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心理生理学派:巴浦洛夫行为学派:华生,斯金纳,班杜拉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第二章 心理实质心理学与心理现象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喜、怒、忧、思、悲、恐)意志过程(有意识的确定目标、克服困难、调节和支配自身行动等)人格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等)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心理的实质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第三章 认知过程感觉与知觉感觉se

4、nsation: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perception: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感受性感受性:感受器对于刺激物的感受能力绝对感受性: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感受性:觉察刺激物的最小差异的能力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觉察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感受性的变化规律1、适应2、感觉对比3、感觉的相互作用4、联觉感觉的适应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感受性改变的现象。例如:明适应和暗适应,嗅觉适应。适应的一般规律: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持续作用的弱刺激是感受性增强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

5、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同时对比继时对比同时对比两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同时产生的感觉之间的对比颜色明度对比灰色方块放在黑色背景上-显亮灰色方块放在白色背景上-显暗颜色对比:在背景影响下向背景的补色方向变化同时对比继时对比两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时产生的对比味觉的对比温度觉的对比感觉的相互作用一种感觉在其他感觉的影响下发生感受性的变化规律:一感觉的弱刺激会提高另一感觉的感受性,而强刺激会降低这种感受性。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心理活动的发生视听联觉颜色-温度觉:暖色与冷色知觉的特性1、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记忆人脑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以后的再现(再认、回

6、忆)的心理过程根据信息加工、编码方式和储存时间长短不同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感觉记忆(感觉登记、瞬间记忆)记忆系统的“接待室”。保持时间短,0.25-2秒。鲜明的形象性容量大。记忆痕迹容易消退,信息的传输或衰退取决于注意。短时记忆正在工作的、活动着的记忆。信息保持时间短,不超过1分钟。容量有限,72个组块。可以被意识到。通过复述可以进入长时记忆系统。长时记忆记忆容量无限。信息保持时间长:1分钟以上。就语言材料而言,主要是语义编码。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再认或回忆有错误。遗忘规律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Ebbinghaus,1850-1909,德国)实验材料:无意义音节。以重

7、学比初学节省诵读的时间的百分数作为保存量的指标。遗忘规律遗忘进程不均匀先快后慢不会完全遗忘关于遗忘的学说干扰抑制说:实验证据:系列位置效应前摄抑制(proactive inhibition):倒摄抑制(retroactive inhibition):系列位置效应思维(Thinking)思维是人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的间接概括的反映。揭示事物内部特征和规律的高级认知活动间接性:通过事物媒介概括性:事物的本质特征。借助于词完成。想象和创造想象: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创造:为社会提供新颖、第一次的、具有社会意义产物的活动第四章 情绪与情感情绪、

8、情感的概念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绪情感需要生理需要社会需要主体人和动物共有人独有稳定性不稳稳定时间性短暂持久冲动性强烈微弱实质外在表现内在本质情绪分类: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和持续性心境:一种使人的一切体验和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轻微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一种迅猛爆发、激动而短暂的情绪状态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根据一定社会政治道德标准,评价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2.理智感: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与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3.美感:事物是否符合个人审美需要而产生的个人体验。情绪的学说:认知学说

9、沙赫特(美 S.Schachter)情绪产生的三要素:1 刺激因素(环境因素)2 生理因素3 认知因素情绪、情感的作用一、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二、对心身健康的影响三、对人际交往的影响情绪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情绪对工作效率的影响1、情绪与学习效率的关系。2、情绪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效率的影响3、学习压力和焦虑程度个别差异的关系4、情绪压力和学习任务性质之间的关系叶克斯-杜德生法则:工作性质越复杂,工作效率越容易受到高度紧张情绪的影响情绪对心身健康的影响情绪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成分心身联系的桥梁良好的情绪-健康不良的情绪-疾病心身疾病心理疾病情绪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人际交往产生人际情感在人际交往中,与彼此需要是否获

10、得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表现:自信感、信任感、理解感、忠诚感等肯定的情绪情感:增力作用否定的情绪情感:减力作用第五章 意志过程意志自觉地确定目标、根据目的支配,调解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目的性、意识性和克服困难内部意识事实向外部动作转化的过程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前提:有自觉目的的行动基础:以随意运动为基础核心:体现在克服困难的行动中意志的品质1 自觉性-盲从与独断2 果断性-武断与优柔寡断3 坚韧性-动摇4 自制力-任性5 勇敢-怯懦第六章 人格人格的概念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适应环境的独特独特的行为模式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和思维方式,是个人比较稳定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总和1、人格倾向性

11、:需要、动机2、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3、自我意识系统人格的特点1、整体性2、稳定性3、独特性4、社会性5、倾向性能力(Ability)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有关心理特征一般能力:在不同类型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是有效掌握知识和顺利完成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言语能力、想象力、记忆力、操作力等特殊能力: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须的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的能力。例如:绘画能力、音乐能力等气质(temperament)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与人的生物学素质有关,并使人格染上个人独特的色彩。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

12、的类型活泼型 强,平衡,灵活 多血质安静型 强,平衡,不灵活 粘液质兴奋型 强,不平衡,灵活 胆汁质抑郁型 弱,不平衡,不灵活 抑郁质气质的意义与作用(1)无好坏之分(2)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3)气质能影响活动进行的性质及活动的效率,对职业选择的影响。(4)工作中应个别对待。性格(character)在社会社会活动中形成对人、对己、对客观现实所持的稳固稳固的态度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的行为方式行为方式。性格的特征(1)意识倾向性(2)意志特征(3)情绪特征(4)理智特征需要need个体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在人脑中的反应,表现为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是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

13、需要层次说:自我实现 尊重 归属与爱 安全生理动机motivation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意念活动。动机冲突motive confliction(1)双趋冲突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必须从中选择其一的心理冲突(2)双避冲突同时面临两件令人讨厌的事情,回避其一必然遭遇另一件的心理冲突(3)趋避冲突对同一目标既向往又拒绝的心理冲突人格理论一、人格特质论和类型论二、心理动力学派理论三、社会学习理论四、现象派理论第七章第七章 心理卫生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心理卫生:以积极有益的教育和措施,维护和改进人们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心理

14、健康: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功能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统一心理健康的标准1、体验标准: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标准良好的心境:心境及其自我调控恰当的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危害2、操作标准:心理活动的效率心理效率社会效率:工作学习效率、人际交往效率3、发展标准:纵向发展心理防御机制个体处在挫折与冲突的紧张情境时,通过潜意识的活动所产生的一种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情绪平衡和稳定的适应性心理反应.分类:精神病性防御机制:否认、歪曲、外射等幼稚(不成熟)的防御机制:退行、幻想、内射等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压抑、反向形成、合理化等成熟的防御机制:幽默

15、、升华等第八章第八章 心理障碍(略)心理障碍(略)第九章第九章 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指心理社会因素作为主要原因参与发病的躯体疾病,同时包括那些在发病上心理社会因素起主要诱因的躯体疾病。应激应激的定义输入部分应激源中介因素对应激源的察觉与评价应激反应结果代表性心身疾病冠心病A型行为特征癌症C型行为特征 第十章第十章 心理评估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作出的鉴定。心理评估常用方法1、调查法2、观察法3、会谈法4、作品分析法5、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的概念心理测量心理测量:依据一定法则,用数量化手段对心理现象或行为加以确定和测量。心理测量的主要形式:量表量表,由一些

16、经过精心选择的一般能较正确而可靠地反映人的某些心理特点的问题或操作任务所组成心理测验量表的形成与发展1905,比奈西蒙量表,1908、1911年两次修订1916,推孟,斯坦福比奈量表心理测验的几个理论问题:1、误差2、信度3、效度4、常模信度、效度和常模:信度:一个测验工具在对同一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效度:测验可以测量到所要测量对象的真实程度。测验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常模:测验取样的平均值,即正常或平均的成绩应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1、标准化原则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和测验分数解释的一致性,保证对于所有被试来说施测条件都相同2、保密原则3、客观原则智力测验智力(intellec

17、t):一种潜在的、非单一的能力,是知觉、分析和理解信息的复杂混合体智商:比率智商=(智力年龄/生理年龄)100 离差智商:IQ=100+15(测值-均值)/SD常见的智力测验斯坦福-比奈量表:韦氏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客观性测验:MMPI、EPQ、16PF投射测验:TAT,洛夏墨迹测验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心理治疗,或称精神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原则与技巧,通过施治者的言语、表情、手势、态度和其他特殊的手段方法来改变病人的认知活动、情绪障碍和异常行为,从而达到减轻病痛和增进心身健康的目的。共情:设身处地体会,替代性情感反应。感通

18、:认知、情感和意向上的统一。心理治疗的原则 1、信任原则2、保密原则3、计划原则4、针对性原则5、综合原则6、灵活原则7、“中立”原则8、回避原则心理治疗的分类各个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理论基础、常用技术精神分析治疗行为治疗询者中心疗法认知治疗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 counseling)心理工作者应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给有心理问题或有心理困惑的求助者的心理上的帮助,劝告及指导的过程。1门诊咨询2信函咨询3电话咨询4专栏咨询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医患关系医患关系医患关系医患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是人际关系在医疗情景中的一种具体化形式。它是指以医务人员为一方,以病人为另一方的人际关系。

19、其中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是医患关系的核心。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言语形式与非言语形式医患交往的两种水平:技术水平和非技术水平医患关系模式医学模式在人际关系中的具体体现1、主动被动型2、指导合作型3、共同参与型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病人心理病人心理角色适应不良患者不能顺利完成角色转变过程:1、角色行为阙如:2、角色行为冲突:3、角色行为减退:4、角色行为强化:5、角色行为异常:悲观失望/愤怒攻击帮助病人完成角色转换:从正常人角色向患者角色的转换: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熟悉环境,适应病人角色从患者角色向正常人角色的转换:具体指导病人逐渐增加活动,从身体上和心理上逐步脱离患者角色。面临死亡患者的心理变化过程:1、否认与隔离期:否认的适应机制2、愤怒期:攻击行为、抱怨、“难伺候”3、协议期(妥协期):合作,积极治疗4、抑郁期:情绪抑郁、精神衰退;现实地对待死亡,安排后事。5、接受期:接受死亡不可避免的事实,平静面对。反思人生,思想得到升华。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