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项目临床应用手册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39530607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08.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检验项目临床应用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检验项目临床应用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检验项目临床应用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检验项目临床应用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项目临床应用手册(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本手册内容仅供参考内容简介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于1995年12月注册成立, 公司座落在深圳市南山区国家高新技术科技工业园内,于1995年12 月注册成立,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临床检验分析仪器及体外 诊断试剂”的生物工程公司,主要为国内外医疗单位提供高水平、高 质量的检测分析仪器及体外诊断试剂。本手册是专门针对新产业可开 展的项目作出的临床应用分析,分为十七章分别讲述了性腺、甲状腺 功能、产前筛查、肿瘤标志物、糖代谢、骨代谢、肾功能、肝纤维化、 肝炎、心血管及心肌标志物、免疫球蛋白、贫血、药物监测、EB病 毒、TORCH等各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临

2、床检测项目,适合临床医 生、检验人员等学习参考。第一章性激素性激素系列项目人促卵泡生成素(FSH)、人促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孕酮(PG)、 睾酮(TEST)、雌二醇(E2)、游离雌三醇(FE3)。各项目的主要作用1、卵泡刺激激素(FSH):促进卵胞成熟,分泌雌激素等功能。2、黄体生成素(LH):促卵胞内膜发育,促男性性激素产生,促女性黄体细胞 产生孕激素。3、催乳素(PRL):具多种功能。与女性的月经紊乱、闭经、不孕不育等有关。4、孕酮(PG):由排卵和黄体生成,与排卵关系密切。胎盘形成后全部来自胎 盘。5、睾酮(TEST):男性由睾丸间质细胞合成,维持第二性特征,与FSH协

3、同生 精。促蛋白合成。女性由肾上腺皮质产生。6、雌二醇(E2):作用于生殖器官,备卵子受精,促女性生殖器官、卵胞和第 二性特征等。7、雌三醇(FE3):是胎儿、胎盘状态的有用指标。生理作用不大。生殖激素检测及相关疾病一女性相关疾病检测项目性早熟FSH、LH、E2、PG青春期发育延迟FSH、LH、E2、PG闭经和不孕症FSH、LH、PRL、E2、PG多毛症FSH、LH、PRL、E2、PG、T多囊卵巢综合征FSH、LH、PRL、E2、PG、T高催乳素血症PRL更年期和卵巢衰竭FSH、LH、E2、PG生殖激素检测及相关疾病一男性相关疾病检测项目性早熟FSH、LH、T青春期发育延迟FSH、LH、T性功

4、能减退和不育症FSH、LH、PRL、T高催乳素血症PRL精了缺之FSH、LH、T乳腺发育过度T、E2、PRL女性生理周期中各激素的动态变化过程:如图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 26 28对于实验结果准确性的解读,往往需要参照女性特殊的生理周期,对照临床、 多个项目结果联合起来判断。第二章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系列项目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 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反T3(rT3)、甲状腺球蛋白抗 体(TGA)、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促甲状腺激素 受体抗体

5、(TR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临床意义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所占比例约为80%左右。该类疾 病的发生没有固定的年龄段,在欧美国家约有五千万患者,在我国也占有相当大 的比例。在诊断方面,除了一些有明显体征的病人,如甲亢的年轻患者,甲状腺功能 检测的结果是临床诊断中经常需要参考的数据。它一方面为医生的诊断、治疗提 供重要的帮助;另一方面由于甲状腺疾病的症状常与其他一些疾病的症状相交迭, 因而甲状腺功能检测的另一个目的是帮助医生排除干扰因素。在人的血清中可以 检测到多种与甲状腺功能相关的激素或抗体,如: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 腺素(FT4),游离的

6、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状腺原 氨酸(TT3),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抗甲状腺 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等。另外,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用来增加 全身组织细胞的氧消耗及热量产生;促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促 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组织分化,因此对于与代谢、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相关的疾 病都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甲状腺功能常见的模式分析甲功五项临床常见模式甲亢临床价值:FT3FT4T3T4T3FT3T4FT4TSHtt正常正常!T3型甲亢t!正常正常!t正常正常正常!T4型甲亢正常正常tt1或正常妊娠甲亢ttt

7、t!垂体性甲亢(少见) 药物导致甲亢(乙胺碘吠同酮,缺碘)ttttttttt!甲低临床价值:FT4 = TSHT4 FT3T3T3FT3T4FT4TSH新生儿甲低!t轻度或部分 中型甲低t或正常t或正常!t垂体性甲低(可能分 泌无活性TSH)正常正常!t低T3综合症(非甲状 腺疾病导致,复杂) 低T3低T4综合症(非!正常正常正常甲状腺疾病导致,!正常正常复杂)药物导致甲低(乙胺 碘吠同酮,碘充足)!正常1或正常1或正常t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TMA)、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 常与甲功五项联

8、合起来检测,多见于桥本氏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第三章产前筛查产筛系列项目AFP甲胎蛋白P-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亚单位PAPP- A妊娠相关蛋白A项目简介通过简单经济,较少创伤的检测方法,从孕妇群体中发现某些有先天畸形和 遗传性疾病胎儿的高危孕妇,以便进一步诊断。其中对母血清中特异性标志物筛 查的方法进行产前筛查。通过该项检查,可以筛查出21三体,18三体,13三体 和神经管缺陷畸形儿。本公司提供AFP、B-HCG、PAPP- A三项对孕妇可进行早 期和中期筛查。AFP是胎儿血清中最常见的球蛋白,其结构和功能类似于白蛋白。早孕期

9、由 卵黄囊产生,晚孕期由胎儿肝脏大量产生。胎儿上皮完整时,少量的AFP从胎儿 排入羊水,非孕妇的血清中可以发现少量的AFP。孕妇血清中的AFP在早、中孕 期逐渐增加,大约在孕28-32周达到稳定期,当胎儿出现开放性神经管缺陷腹壁 缺陷时,羊水和母体血清中AFP显著升高。HCG是母血中最早可测到的胎盘激素,它含有二个肽链:a链和P链。a链有 种族特异性,P链决定HCG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及引起的生物效应。应用P-HCG 链羧基端所特有的AA顺序段制备的抗体,可用来准确测定血中B -HCG水平, 且可排除与所有垂体糖蛋白激素的交叉反应,灵敏度又高,尤其是不受血浆中高 浓度LH、FSH、TSH的干扰。临

10、床上B-HCG的定量精确测定可以用来进行早 孕诊断。PAPP-A是由发育的胎盘产生,可通过血清进行测定。在早孕时孕妇血清中即 可测得,其浓度随妊娠的进行而上升,足月时达到高峰,产后2-3天,母血清里 则测不出,可能具有免疫抑制保护胎儿免遭排斥作用。当自然流产、异位妊娠、 胎儿生长迟缓、胎死宫中时,母血呈低值。在孕早期低水平的PAPP-A是筛查唐 氏综合症的最好指标,单独检测阳性率可达百分之六十六,假阴性率为百分之五, 现已被用作孕早期筛查标志物首选,双胎母血PAPP-A明显升高,有助于早期诊 断。临床意义在孕早期,建议采用PAPP -A和P-HCG二联法进行筛查,孕中期建议采用P-HCG和AF

11、P二联或PAPP-A和P-HCG和AFP三联法进行筛查。第四章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系列项目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CA199糖类抗原199CA125糖类抗原125CA153糖类抗原153CA50糖类抗原50CA242糖类抗原242CA724糖类抗原724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YFRA211细胞角蛋白十九片段Sangtec-100Sangtec-100 蛋白质SCC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AP前列腺酸性磷酸酶TPA组织多肽抗原Ferritin铁蛋白PG I胃蛋白酶原IPGII胃蛋白酶原II项目简介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是

12、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它们或不存在于 正常成人组织而仅见于胚胎组织,或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在正常组织里 的含量,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 胞分化、细胞功能,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临床意义检测项目临床意义甲胎蛋白AFP肝细胞癌癌胚抗原CEA结肠、直肠、胰腺、肺、乳腺癌CA199胰腺、胃肠、肝癌CA125卵巢、子宫内膜癌CA153乳腺、卵巢癌CA242结肠、直肠、胰腺癌CA50胰腺、胃、结肠癌CA724胃、卵巢、乳腺、结肠癌NSE肺(小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类癌CYFRA211肺、宫颈、食管癌Sangtec-100黑色素瘤、皮

13、肤癌、脑癌SCCA宫颈鳞、肺鳞、头颈部鳞、食管癌PSA前列腺癌F-PSA前列腺癌PAP前列腺癌TPA膀胱癌铁蛋白Ferritin肝、肺癌胃蛋白酶原I PGI胃癌胃蛋白酶原IIPGII:胃癌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推荐方案肿瘤类型肿瘤标志物肝AFP、CEA结肠、直肠、胆道、胰腺CA199、CEA、Fer、CA242、CA50睾丸AFP胃CEA、Fer、CA199、CA724、PGI、PGII食道CEA、SCCA肺CEA、Fer、CA199、NSE、CYFRA211、CA50、SCCA乳腺CEA、Fer、CA153卵巢CA125、AFP、CEA、CA724、CA50宫颈CEA、CA724、SCCA、C

14、A125子宫CEA、SCCA、CA125、Fer前列腺PSA、F-PSA、PAP膀胱癌TPA、CYFRA211鼻咽CEA、SCCA男性肿瘤标志物AFP、CEA、Fer、CA125、CA199、PSA女性肿瘤标志物AFP、CEA、Fer、CA125、CA153、CA199第五章糖代谢糖代谢系列项目胰岛素(INSULIN)、C 肽(C-PEPTIDE)、胰岛素原(Pro-Insulin) 抗人胰 岛素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65)、抗胰岛细胞抗体(ICA)、胰 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项目简介及其临床意义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多发性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其实质是胰 岛

15、细胞受损而导致的一系列不可逆多系统并发疾病。胰岛素与C-P是胰岛素原在 酶切加工后形成的等摩尔分泌物,胰岛素易被肝脏灭活,而C肽降解较慢,相 对而言更能准确反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在I 型糖尿病人群中检出率较高,可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是I型糖尿病的标志性抗体,II型糖尿病与正常人体内GAD均为阴性;任何一 种糖尿病,给予IGF-I都可以改善血糖控制,并通过降低血清GH来改善胰岛素 抵抗。此外,在II型糖尿病病人中,IGF-I能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防止高胰岛素 血症,从而提高胰岛素受体的表达。糖尿病共分4型,其中I、II糖尿病比较常 见占95%。

16、测胰岛素、C肽、胰岛素原、谷氨酸脱羧酶抗体以及抗人胰岛素抗体 的血清水平,在区分I型和II型糖尿病、诊断胰岛瘤、评价胰岛素功能和胰岛素 的抵抗性和指导临床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临床常用胰岛素释放试验(口服75g葡萄糖或二两馒头,测定餐前空腹和餐 后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血清胰岛素及C肽水平)来评价胰岛功能。 血清中C-P与胰岛素的变化规律示意图如下:I型糖尿病人服糖刺激后其胰岛素释放不能随血糖升高而上升。常呈无高峰的低 平曲线,有些病人甚至不能测得。II型糖尿病人在服糖刺激后其胰岛素释放高峰出现的时间延迟,如在服糖后2小 时或3小时出现,呈分泌延迟高峰后移。第六章骨代谢骨代谢系列项目BG

17、P骨钙素CT降钙素PTH血清甲状旁腺素项目简介骨钙素(Osteocalcin)又称骨Y-羧基谷氨酸蛋白(BoneG-Gla Protein,BGP), 是一种酸性蛋白,含有三个Y羧基谷氨酸侧链,BGP中Y羧基谷氨酸对其生物 学特性非常重要,羧化后的BGP才能同Ca2+结合,BGP是骨中最丰富的非胶原 骨蛋白之一,普遍存在于所有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质中,在成人骨中它约占胶原 骨蛋白总量的25%,维生素K是合成BGP不可缺少的物质,其合成受1,25(OH) 2D3的调节。骨钙素(Osteocalcin)是骨骼中含量最大的非胶原蛋白,由成骨细 胞合成进入血液。血中半衰期45min,是反映成骨细胞活性最

18、为敏感、特异的指 标。研究表明血清BGP的浓度变化,对临床研究骨疾病和内分泌代谢性骨病的 发病机理、研究骨质成分具有重要意义。降钙素Calcitonin (CT)是Copp等于1962年发现的一种具有降低血钙作用 的激素,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它是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量3500, 它具有调节血钙平衡作用,与骨代谢密切相关。其生理效应主要表现在:1、调节钙、磷代谢,通过影响骨代谢发挥作用,对胃肠道钙吸收无直接作 用。2、抑制成骨细胞对钙的吸收,加速破骨细胞转变成骨细胞的过程。3、降低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同时也减少肾小管对钠、钾的重吸收。4、减少胃泌素和胃酸的分泌,增加小肠钠、钾、氯和

19、水的分泌。甲状旁腺素(PTH)是甲状旁腺分泌的多肽、由84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 为 9500,分成 PTH-N (1-34),PTH-C (35-84)和 PTH-M (44-68)等多个片段。 PTH全分子和PTH-N具有完整的生物活性,其他片段无生物活性,但有免疫活性。 PTH-C在血循环中的清除率较慢(t1/2=20-40min),而PTH及PTH-N的清除率很 快(t1/220min)。所以在稳定状态下,PTH-C的血浓度高,因此应用C端抗体 测定的血清免疫活性PTH (iPTH)比应用N端抗体测得的PTH-N数值要高,特异 性C端抗体的放射免疫活性比特异性N端抗体放射免疫活性能更好地

20、将甲状旁腺 机能亢进病人与正常人区别开来。临床意义骨钙素(Osteocalcin)骨转化率较高的代谢性骨病患者伴有血浆BGP水平的升高,与血清碱性磷酸 酶浓度相一致。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GP浓度与血清T3,T4呈正相关。原发或继发性甲旁亢、甲旁减、转移性骨癌和骨量减少等疾病BGP均有变化。降钙素 Calcitonin (CT)A.作为肿瘤标志物(CT):重度甲亢时CT降低甲减病人CT水平下降甲状腺髓样癌CT浓度升高,可达2000-5000ng/L原发性甲旁亢CT水平呈异常升高糖尿病CT水平降低甲状腺次全切除后CT降低肾衰CT呈代偿性增高肺癌CT浓度升高,可达1342ng/L局限性小细胞性肺癌

21、CT浓度升高,其平均值达197ng/L肺癌的转移CT水平增高,可比其它诊断提前4-5个月 给予提示。B.作为钙磷代谢(CT)甲状腺髓样癌CT明显升高,相当于正常人的650-16000倍慢性肾功能不全CT增高孕妇、儿童因骨骼更新率快血清CT水平可升高高胃泌素血症、胰腺炎激CT分泌增加原发性甲旁亢、急性高血钙血中CT水平可骤然升高绝经期后妇女由于雌激素缺 乏CT分泌水平下降骨质疏松患者CT水平下降甲状腺机能减退或甲状腺切 除CT水平下降重度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CT水平下降甲状旁腺素(PTH)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 进(甲旁亢)PTH异常升高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 进血清PTH分泌过多肾性营养不良PTH分

22、泌增多绝经后及老年骨质疏松PTH分泌过多Paget氏病:又称变形性 骨炎PTH分泌增多假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PHP)血清PTH水平升高,其升 高的程度与血钙降低程 度呈正比关系。甲状旁腺机能减退PTH分泌减少第七章肾功能肾功能系列项目P2-MGB 2微球蛋白H-ALB人尿微量白蛋白项目简介0-MG是一种由100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分子量11800。P2-MG是人 体白细胞抗原的一个P轻链,为体内所有正常有核细胞能合成的一种低分子蛋白 质,正常人P2-MG合成和从细胞膜上释放,体液中含量甚微且相当恒定。P2-MG 因分子量小,可从肾小球滤过,在近端肾小管被重吸收,并完全分解,因而在尿 液中含

23、量甚微。当肿瘤细胞使P2-MG合成增加或因肾脏病变导致排泄减小,血 尿P2-MG含量将发生变化。白蛋白(Albumi叫ALB)是血浆主要蛋白,由肝脏产生,正常情况下尿中 的含量V10四g/m 1,常规定性方法测定尿蛋白为阴性。ALB能容易地通过肾小球 滤过膜,在近曲肾小管几乎全部主动重吸收,在远曲肾小管则很少被吸收,正常 情况下可有极微量的ALB排出。临床意义B微球蛋白2了解肾小球滤过率(GFR): P2-MG在人体内合 成较稳定,其代谢仅依赖于肾脏,血清中P2-MG 的含量相当恒定,其与GFR有极好的相关性。 肾功能改变早期。血P2-MG即增高尿路感染部位的诊断:下尿道感染。尿中P2-MG不

24、高尿路感染部位的诊断:上尿道感染。尿中P2-MG排泄升高肾小球疾病的诊断:一般肾小球疾病。血P2-MG将升高肾小球疾病的诊断:肾病综合症。血P2-MG将升高,尿P2-MG也随严重程 度而增高肾功能不全:急性肾衰时血P2-MG增高,尿P2-MG无明显变化肾功能不全:肾小管急性坏死尿P2-MG可明显增加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血和尿P2-MG均增高。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当尿蛋白阳性或阴性时均有尿P2-mg升高肾脏移植:测定血、尿P2-MG作为观测站肾移植后肾功能是否恢复的 指标。人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尿白蛋白增加长期高血压病人或严重高血压病尿白蛋白升高某些对肾脏的毒性的药物使尿中ALB

25、升高第八章肝纤维化肝纤维化项目HA透明质酸P III PN-P III型前胶原C IVIV型胶原LN层粘连蛋白CG甘胆酸项目简介p m pn-p反映肝内iii型胶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程度一致,并与血清 厂球蛋白水平明显相关。P III PN-P与肝纤维化形成的活动程度密切相关,但无 特异性,P III PN-P不仅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上有价值,在慢性肝病的预后判断 上也有意义。C IV反映基底膜胶原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较灵敏反映出肝纤过程,是肝纤 的早期标志之一。LN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 力呈正相关,慢活肝和肝硬变及原发性肝癌时明显增高,LN也可以反映肝

26、纤维 化的进展与严重程度。另外,LN水平越高,肝硬变病人的食管静脉曲张越明显。HA能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细胞受损状况,是肝纤维 化和肝硬变的敏感指标。甘胆酸(CG)高是因为孕激素作用使胆囊平滑肌松弛引起的胆汁排泄不利。临床意义项目临床意义HA1、HA在急肝、慢迁肝时轻度升高;慢活肝时显著升高;肝硬化时极 度升高;2、可用于估价肝病发展趋势,在急性肝炎一慢活肝一肝硬化发展中, 血清HA逐步并优于其他肝硬化诊断指标等LN1、反映肝纤维化:LN与纤维化程度和门脉高压正相关,纤维化后期 升高尤为显著。2、与肿瘤浸润、转移有关:大部分肿瘤患者血清LN水平升高,尤以 乳腺癌、肺癌、结肠癌

27、、胃癌显著。3、与基底膜相关疾病有关:血清LN与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等疾病有 关。P III PN-P1、P III PN-P与肝纤维化形成的活动程度密切相关,无特异性,其它器 官纤维化时,P III PN-P也升高。持续P III PN-P升高的慢活肝,提示病 情可能会恶化并向肝硬变形成发展,而P III PN-P降至正常可预示病情 缓解。2、血清P III PN-P水平与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呈密切相关,反映肝纤维合 成状况和炎症活动性,早期即显著升高,而陈旧性肝硬化和部分晚期肝 硬变、肝萎缩患者血清P III PN-P不一定增高C IV1、在肝纤维化时出现最早,适合于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2、能反

28、映肝纤维化程度,随着慢迁肝一慢活肝一肝硬化一肝癌病程演 病,C IV胶原在血清含量逐步升高。3、对重症肝炎和酒精性肝炎也显高值。4、是药物疗效和预后观察重要依据,血清CIV水平与肝组织学的改变 兀土 致。5、在与基底膜相关疾病可出现C IV水平的异常,如甲状腺机能亢进,中 晚期糖尿病、硬皮病等CG肝胆酸升高对孕妇影响不大,但对胎儿影响很大,严重的可以引起胎儿 宫内缺氧造成胎儿死亡。第九章肝炎肝炎系列项目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e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HCV IgG乙肝病毒e抗体丙型肝炎病毒IgG抗体项目简介HBV是一种DNA病毒,

29、属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是直径 42nm的球形颗粒。HBsAg实际上就是一项肝炎病毒的外壳部分。在血清中查到它的时候,由 于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并不含有病毒颗粒,因此并不能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 度以及传染性强弱、预后等问题。目前血清HBsAg阳性仅仅作为HBV感染的 标志。HBsAb是乙肝表面抗体的英文缩写,又称抗-HBs,是乙肝病毒(HBV)血 清标志物中,唯一具有保护性的抗体。HBsAb是由乙肝表面抗原(HBsAg)刺 激或乙肝疫苗注射后,经过623周免疫产生。常见于急性乙肝恢复期、HBV 既往感染者、乙肝疫苗注射后。在HBsAg消失前后或其后12个月出现,可

30、以持续45年。HBcAb是乙肝核心抗体的英文缩写,也叫抗-HBc,它和HBcAg是一对相 对应的抗原抗体系统。在急性HBV感染中,HBcAb的产生通常在HBsAg出现 后35周。此时,HBsAg已经消失,HBsAb尚未阳转。HBcAb的检出反映乙肝 病毒在复制,无保护作用,不能中和乙肝核心抗原。HBeAg是乙肝病毒中含有的一种可溶性蛋白,一般仅见于乙肝病毒表面抗 原(HBsAg)阳性的患者,是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的标志之一。HBeAg阳性说明 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很强。而hbeag阳性一般会与HBsAg阳性和 HBcAb阳性相结合,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乙肝大三阳,或者HBeAg阳性和

31、HBsAg阳性,这就是大二阳,这种情况下也说明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需 要及时到医院采取治疗。HBeAb,是乙肝e抗体的英文缩写,又称为抗HBe。HBeAb是一种非保 护性抗体,只是依赖T淋巴细胞产生的特异性抗体。HBeAb只有IgG抗体,其 亚型的相对水平差异不显著。HBeAb在血清中出现,常表示HBV复制水平逐渐 趋于静息状态。但是,在免疫功能和抗病毒药物的压力下,常有基因组前C/C 区的变异,造成免疫逃逸,对HBV复制失去监控,可出现HBeAg阴性而HBeAb 阳性,血清HBV DNA仍有复制。因此,HBeAb是感染性指标,也有可能传染 性指标,这将由血清中的HBV DNA定性或定量来

32、决定其传染性的强弱。HCV病毒体呈球形,直径小于80nm (在肝细胞中为3640nm,在血液中 为36-62nm ),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在核衣壳外包绕含脂质的囊膜,囊膜 上有剌突。HCV体外培养尚未找到敏感有效的细胞培养系统,但黑猩猩对HCV 很敏感。临床意义乙肝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临床意义阳性阴性阳性阴性阳性1,急性乙肝。2,提示HBV复制。3,病 情处于活动期,传染性强。阳性阴性阴性阳性阳性1,急性乙肝趋向恢复。2,传染性弱。3, 长期持续易癌变。阳性阴性阴性阴性阳性1,急性HBV感染。2, HBsAg携带者。3, 传染性弱,慢性迁延性肝炎。阴性阴性阴性阳

33、性阳性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 恢复期。3,基本无传染性。阴性阳性阴性阳性阳性1,急性HBV感染后康复。2,近期感染 过HBV,有免疫力。阴性阳性阴性阴性阴性1,被动或主动免疫后。2, HBV感染后 已康复。丙肝丙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为急性临床型和无症状的亚临床病人,慢性病人和病毒携带者。 一般病人发病前12天,其血液即有感染性,并可带毒12年以上。HCV主要血源传播,国 外30-90%输血后肝炎为丙型肝炎,我国输血后肝炎中丙型肝炎占1/3。此外还可通过其他 方式如母婴垂直传播,家庭日常接触和性传播等。输入含HCV或HCV-RNA的血浆或血液制品,一般经6-7周潜伏期例急性发病,

34、临床 表现全身无力,胃纳差,肝区不适,1/3病人有黄疸,ALT升高,抗HCV抗体阳性。临床 丙型肝炎病人50%可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部分病人会导致肝硬及肝细胞癌。其余约半数 病人为自限性,可自动康复。丙型肝炎发病机理仍未十分清楚,当HCV在肝细胞内复制引起肝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 或干扰肝细胞蛋白合成,可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表明HCV直接损害肝脏,导致发病起一 定作用。但多数学者认为细胞免疫病理反应可能起重要作用,发现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一样, 其组织浸润细胞以CD3+为主,细胞毒T细胞(TC)特异攻击HCV感染的靶细胞,可引起 肝细胞损伤。第十章心血管及心肌标志物系列项目Troponin I肌钙蛋

35、白iMyoglobin肌红蛋白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AI血管紧张素IAII血管紧张素IINT-ProBNP脑自然肽N端前体蛋白ALD醛固酮项目简介肌钙蛋白(troponi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globin), 肌钙蛋白由3个亚单位组成,它们各自有独立的结构和不同的调节作用,心肌肌 钙蛋白在钙离子参与下调节介导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间的相互反应,从而维持 心肌的舒张与收缩。在心肌细胞膜完整时,心肌肌钙蛋白不会透出细胞膜进入血 循环,只有当心肌细胞膜破坏时,肌钙蛋白才能释放入血。其血循环中肌钙蛋白 的浓度与心肌受损的程序呈正比,且具有长达15d的半衰期,是回顾性检

36、测的最 佳指标。CK为细胞内重要的能量代谢酶,分布广泛,以肌细胞中最多,由二个 亚基组成二聚体;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的外浆层,一直是临床诊断心肌损 伤的心肌酶谱中最具特异性的酶,但长期以来用免疫抑制法测定酶活性的干扰因 素很多,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大受影响,现由美国心脏病协会和欧洲心脏病 协会推荐用化学发光方法测定CK-MB的质量可不受酶活性的影响,直接检测 CK-MB分子的浓度,可更加敏感、特异地为临床提供帮助。肌红蛋白是用于心肌 损伤的最佳早期标志物。由于其为小分子物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可快 速入血,故在AMI发生的1. 56 h内,通过动态检测二次血清肌红蛋白水平可

37、早期诊断是否有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如第二次检测值明显高于第一次检测值,则 具有极高的阳性预报价值;如动态检测二次测定值间无差异,则具有100%的阴 性预报价值,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NT-ProBNP B 型尿钠肽又称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 是由心肌细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天然激素,主要在心室表达,同时也存在 于脑组织中。当左心室功能不全时,由于心肌扩张而快速合成释放入血,有助于 调节心脏功能。心肌细胞所分泌的BNP先以108个氨基酸组成的前体形式存在, 当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在活化酶的作用下裂解为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无活性 的直线多肽和3

38、2个氨基酸组成的活性环状多肽,释放入血循环,分别被称为 NT-proBNP 和 BNPNT-proBNP 的生物学半衰期为 60120min,而 BNP 仅为 20min, 因而一般采用NT-proBNP作为标志物。AI、AII、ALD肾素(renin)是肾小球旁器、球旁细胞释放的一种蛋白水解 酶。 肾素经肾静脉进入血液,能催化肝脏分泌进入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在 a班求蛋白中)转变成血管紧张素I (10肽),血液和肺组织中的转换酶使血管紧 张素I降解为血管紧张素11(8肽),后者可被氨基肽酶水解为血管紧张素111(7 肽)。这三种血管紧张素均有生物活性,其中血管紧张素II、III的生物活性较

39、强, 而后者在血中的浓度较低,故以血管紧张素II的生物活性最强。血管紧张素原和 转换酶等经常存在于血浆中,肾素的释放是决定血浆中血管紧张素浓度的关键性 条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三者是一个相连的作用系统,称为肾素-血管 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机体维持血压的重要机制 之一。临床意义肌钙蛋白I (troponin I)心肌受损,肌钙蛋白才能释放入血。其血循环中的浓度与心肌受损的程序呈正比。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CK为细胞内重要的能量代谢酶,分布广泛,以肌细胞中最多,由二个亚基组成 二聚体;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的外浆层,一直是临床诊断心肌损伤的心肌 酶

40、谱中最具特异性的酶。肌红蛋白(myoglobin)肌红蛋白是用于心肌损伤的最佳早期标志物。由于其为小分子物质,在急性心肌 梗死(AMI)时可快速入血,故在AMI发生的1.56h内,通过动态检测二次血 清肌红蛋白水平可早期诊断是否有急性心肌梗死发生。脑自然肽N端前体蛋白(NT-ProBNP )主要用于诊断心力衰竭、监测病程进展、对疗效和预后进行评估,同时用于AMI 患者在治疗后对其心室功能的恢复状况进行评估。血管紧张素I (AI)、血管紧张素I (AII)降低:见于原发性高血压、特发性或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癌、肾上腺皮质 增多症激素合成缺陷等。升高:见于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功能减退、肾炎、

41、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血管 瘤、分泌肾素的肾球旁器增生症、嗜铭细胞瘤、肝硬化等。涸酮(ALD)增高:生理情况下:低盐饮食、大量钠离子丢失、钾摄入过多可致醛固酮分泌增 力口;妇女月经的黄体期,妊娠后期可见醛固酮增高;体位改变,立位时升高, 卧位时降低,故测定醛固酮时要固定采血方式。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如肾 上腺醛固酮瘤,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醛固酮的异位肿瘤等患者。由 于醛固酮分泌增加,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和 低血钾综合征。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 腹水性肝硬化、Bartter综合征、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素瘤和利尿剂使用 等。其特点是血浆肾素活性升高,

42、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分泌增多,临床表 现为浮肿,高血压和低血钾等。降低: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如阿狄森病服用某些药物,如心得安、甲基多巴、 利血平、可乐宁、甘草和肝素等以及过多输入盐水等情况可抑制醛固酮分 泌,选择性醛固酮减少症、先天性原发性醛固酮减少症。第十一章免疫球蛋白系列项目IgG人免疫球蛋白GIgA人免疫球蛋白AIgM人免疫球蛋白MIgE 人免疫球蛋白E项目介绍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指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主要存在于血 浆中,也见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人血浆内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存 在于丙种球蛋白(Y-球蛋白)中。免疫球蛋白可以分为IgG、IgA、IgM、Ig

43、D、 IgE五类。IgG是血清中免疫球蛋白主成分,约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总含量的75%。其中 4050%分布于血清中,其余分布在组织中。IgG主要由脾脏和淋巴结中的浆细 胞合成,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对防止新生儿出生数周内的感染起很大作用。 IgG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主力抗体。IgA分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血清型IgA可介导调理吞噬ADCC作用;分泌 型IgA (SIgA)是机体粘膜防御系统的主要成分,覆盖在鼻、咽、气管、肠和膀 胱粘膜的表面,它能抑制微生物在呼吸道上皮附着,减缓病毒繁殖,是粘膜重要 屏障;IgM是抗原刺激诱导体液免疫应答中最先产生的Ig,IgM可结合补体,主 要分布于血清中,是高

44、效能的抗生物抗体,其杀菌、溶菌、促吞噬和凝集作用比 IgG高500- 1000倍,IgM在机体的早期防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gD含量很低,可作为膜受体存在于B细胞表面,其作用可能是参与启动B 细胞产生抗体,其功能也与某些自身抗体和抗毒素抗体有关。IgE是参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和湿疹等发病机制调节的主要抗体。临床意义项目临床意义IgG1、增高:见于IgG型多发性骨髓瘤、慢性肝病、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 过敏性紫瘢、恶性淋巴瘤、牛皮癣、麻风病、疟疾、肾炎。2、减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肾病综合征、病毒感染、蛋白丢失性疾病、 免疫抑制治疗。IgA1、增高:常见于免疫球蛋白A(IgA)型多发性骨髓瘤

45、、类风湿性关节炎、系 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湿疹、血小板减少及某些感染性疾病。2、降低: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输血反应、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继发性免疫缺陷及吸收不良综合征。IgM1、增高:巨球蛋白血症、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梅毒大家学习网搜-集整理、黑热病、疟疾、 丝 虫 病、原 体 肺 炎 风 疹 等。2、减低:免疫缺陷病、IgA、IgG型的多发性骨髓瘤、何杰金病、慢性淋巴 细胞性白血病、先天愚型、蛋白丢失性胃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性疾病、 尿毒症。IgD1、升高: 多发性高IgD血症: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麻风,骨髓炎,化脓性皮肤 病)、

46、Kwash-iorkor(夸希奥克病,恶性营养不良),特异反应性疾病,部分 原发性免疫缺陷症(高I gM血症,伴免疫球蛋白缺乏症,IgA单独缺乏症); 单纯性高IgD血症:IgD骨髓瘤、IgD型多发性骨髓瘤等。2、降低: IgD缺乏的家族(常染色体异常); IgD显著减少甚至消失:类肉瘤病,IgD单独缺乏有易感的倾向等。IgE1、增高: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IgE型多发性骨髓瘤、热带嗜 酸性细胞增多症、真菌感染等;2、降低:先天性或获得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症、 免疫抑制治疗等。第十二章贫血类系列项目FERRITIN 铁蛋白FA叶酸VB12维生素B12项目简介铁蛋白为

47、机体内一种贮存铁的可溶组织蛋白,血清铁水平在妊娠期及急性贫 血时降低,急慢性肝脏损害和肝癌时升高,近年来发现肝癌还含有一种酸性的异 铁蛋白,称为癌胚异铁蛋白,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叶酸对细胞的分裂生长及核酸、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叶 酸缺乏时,脱氧胸苷酸,嘌吟核苷酸的形式及氨基酸的互变受阻,细胞内DNA 合成减少,细胞的分裂成熟发生障碍,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另外,叶酸是一 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孕妇对叶酸的需求量比正常人高4倍。孕妇叶酸缺乏可 导致胎儿畸形。叶酸不足,孕妇易发生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胎儿易发生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和出生低体重,而且这样的胎儿出

48、生 后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都会受到影响。VB12主要存在于肉类中,植物中的大豆以及一些草药也含有B12,肠道细菌 可以合成,故一般情况下不缺乏,但B12是消化道疾病者容易缺乏的维生素,也 是红血球生成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VB12主要有两个作用:作为甲基转移酶 的辅因子,参与蛋氨酸、胸腺嘧啶等的合成,维生素B12可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 成,缺乏时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保护叶酸在细胞内的转移和贮存。临床意义项目临床意义FA1、孕妇对叶酸的需求量比正常人高4倍,孕妇叶酸缺乏应及时补充,以免影 响胎儿正常发育;2、叶酸缺乏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3、肠道吸收不良和利用障碍可导致FA缺乏;叶酸过量:一般超

49、出成人最低需要量20倍不会引起中毒。VB121、孕妇VB12缺乏时应及时补充,以免影响胎儿正常生长发育;2、消化道疾病容易缺乏VB12;3、VB12缺乏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4、单纯性的VB12浓度的升高一般不会引起临床疾病。FERRITIN1、铁蛋白降低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指标;2、铁蛋白增多: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血色素沉着症及反复输血、铅 中毒及维生素B6缺乏引起贫血、恶性肿瘤、肝脏病变、急性感染。系列项目CyclosporineA 环孢霉素 ADigoxin地高辛FK506他克莫司项目简介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简称TDM)是二十世纪

50、中后期在 临床医学领域内崛起的一门边缘学科,其目的是通过测定血液或其它体液及组织 器官中药物的浓度,了解药物的体内过程,并利用药代动力学的原理,确定给药 剂量,使给药方案个体化,以提高药物的疗效,避免或减少毒副反应,同时也为 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和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临床意义环抱霉素A:适用于预防同种异体肾、肝、心、骨髓等器官或组织移植所发 生的排斥反应;预防及治疗骨髓移植时发生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地高辛:为强心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类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及室上性心 动过速、心房颤动或扑动等,由于其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小、毒副作用大、药 动学及药效学个体差异大,常规剂量亦可导致中毒或达不到

51、疗效,治疗浓度与中 毒浓度间又存在重叠现象,使其有效治疗剂量难以掌握。为了保证地高辛的安全 使用,有必要对其血药浓度进行监测,以便及时调整给药剂量,做到个体化给药。他克莫司:在心、肺、肠、骨髓等移植中应用有很好的疗效。同时FK506 在治疗特应性皮炎(AD)、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自身免疫性眼病等自身免疫 性疾病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第十四章EB病毒系列项目EBV EA IgAEB病毒早期抗原IgAEBV EA IgGEB病毒早期抗原IgGEBV NA IgGEB病毒核抗原IgGEBV VCA IgAEB病毒衣壳抗原IgAEBV VCA IgGEB病毒衣壳抗原IgGEBV VCA IgME

52、B病毒衣壳抗原IgM临床表现并发症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腮腺肿大肾具体表现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肝、脾肿大皮疹神经系统症状项目简介EB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又称人疱疹病毒4型,为双链DNA病毒,完整的病 毒颗粒由类核、膜壳、壳微粒、包膜组成。EB病毒感染又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多症(infection mononucleosis, IM) IM是一种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病程常具自限性。临床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 淋巴结肿大、咽痛;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周围血液单核细胞显著增多,出现异常淋 巴细胞,嗜异性凝集实验以及抗EB病毒的抗体阳性。IM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6岁以

53、下儿童发生IM后大多表现为隐性和轻 型感染。15岁以上感染者常呈现典型发病,亦有部分呈现亚临床表现。在我国, 好发年龄为学龄前期。人类是其唯一的天然宿主。其与全球1%的肿瘤发病有关。EB病毒感染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非洲儿童淋巴瘤、鼻咽癌、口 腔白斑、X染色体相关的淋巴增生综合征等疾病。病毒携带者和患者是本病的传 染源。经口密切接触是为主要传播途径,飞沫传播虽有可能,但并不重要,偶 可经输血传播。一次发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不常见。临床意义项目临床意义EBV EA IgA血清检测水平增高与鼻咽癌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EBV EA IgG1、大多数(80%)出现症状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54、多病人在第一次 检查时,其EA IgG接近峰值;2、在有症状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病人中,EB NA IgG、EA IgM、 EA IgG的同时检测对分辨恢复期病人与急性感染病人是很有用的;3、EA IgG水平的升高表明急性感染。EBV NA IgG1、大多数(80%)出现症状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病人在第一次 检查时,其NA IgG接近峰值水平;2、EB NA的IgG抗体在疾病开始的几周或几个月内出现,持续几年 甚至终生;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病人的EB NA IgG水平的升高表明病人从恢 复早期步入恢复后期;4、NA IgG水平的升高表明急性感染;EBV VCA IgAEBV VCA IgA的

55、血清检测水平增高与鼻咽癌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EBV VCA IgG1、初期EBV传染血清学出现VCA IgG水平上升;2、大多数(80%)出现症状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病人在第一次 检查时,其VCA IgG接近峰值水平;EBV VCA IgM1、VCA IgM水平的升高可能表明从早期感染到急性感染的演变;2、VCA IgM水平的降低可能表明从急性感染到预警感染的演变。系列项目CMV IgGCMV IgMTOXO IgGTOXO IgMRubella IgGRubella IgMHSV-1/2 IgGHSV-1/2 IgMHSV-2 IgG第十五章TORCH优生优育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巨细胞病毒I

56、gM抗体弓形虫IgG抗体弓形虫IgM抗体风疹病毒IgG抗体风疹病毒IgM抗体单纯疱疹病毒-1/2 lgG抗体单纯疱疹病毒IgM抗体II型单纯疱疹病毒IgG抗体项目简介TORCH是指一组病原体的英语名称缩写。TO即Toxoplasma (弓形虫),R即 Rubella virus (风疹病毒),C 即 Cytomegalovirus (巨细胞病毒),H 即 Herpes simplex virusI、II(单纯疱疹病毒I型和II型)。这组病原体常通过胎盘传给 胎儿,引起围产期感染,导致流产、早产、死胎等TORCH感染的血清学检查已 作为孕期的常规检查项目,要求计划怀孕妇女孕前3个月进行风疹病毒I

57、gG抗体、 巨细胞病毒IgM和IgG抗体、弓形虫IgM和IgG抗体筛查。HSV在人群中感染较 为普遍,通常为隐性感染。HSV主要引起疱疹性口腔炎,湿疹性疱疹,疱疹性角 膜结膜炎,疱疹性脑膜炎,新生儿疱疹,疱疹性外阴阴道炎等。生殖器官以外部 位的感染多由HSV- I引起(占95%),而生殖器官的HSV感染主要由HSV-II型引 起(占78%)。本试验不能区分HSV- I型与II型。特异性抗HSV-IgM抗体阳性或 抗HSV- IgG抗体效价上升4倍,提示HSV近期感染。孕妇不能仅以抗HSV-IgM 阳性作为终止妊娠的依据,很多人血清中抗HSV-IgM抗体阳性,且疾病不随疾病 复发而升高,故无重要

58、的临床意义。临床意义:风疹病毒Rubella:IgGIgM临床意义阳性/可以怀孕阴性阴性接种风疹疫苗,3个月后再怀孕阴性阳性待IgM抗体转为阴性方可怀孕巨细胞CMVIgGIgM临床意义阴性阴性可以怀孕,注意个人卫生,孕早期检测IgG抗体亲和 力指数和IgM抗体阴性阳性暂不可怀孕,待IgM转阴后方可怀孕阳性阴性可以怀孕阳性阳性暂不可怀孕,待IgM转阴后方可怀孕弓形虫TOXOIgGIgM临床意义阴性阴性可以怀孕,避免密切接触猫狗等动物,不食生食阴性阳性近期感染,建议治愈后再怀孕阳性阴性可以怀孕阳性阳性近期感染,建议治愈后再怀孕第十六章炎症监测系列项目PCT降钙素原CRPC反应蛋白项目简介严重感染和

59、败血症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同时 伴有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改变,如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和心动过速等。但是这 些全身炎症反应的表现也可由非感染性病因引起,如没有感染性并发症的胰腺 炎、严重创伤、烧伤等,因此对全身感染而言既没有敏感性,也无特异性。要鉴 别器官功能不全或休克患者有没有全身感染很困难,因为在出现全身感染的临床 征象时无法同时获得感染的细菌学证据。阳性的细菌学结果也可能是由于污染所 致,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感染或者全身感染的存在。因这些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缺 乏敏感性和特异性,所以需要降钙素和C反应蛋白这两项来早期提示感染性全身 炎症反应,以便早期诊断和采取更有效的治

60、疗措施。PCT作为一种新的、具有创新意义的严重细菌感染等疾病的实验指标,PCT 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为重症监护、放化疗、服用免疫抑制剂或器官移植等 患者合并发热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诊断、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的临床依据。PCT 可广泛应用于ICU病房、血液科、肿瘤科、儿科、早产儿及新生儿监护室、外科、 内科、器官移植科、急诊科、介入诊断和治疗实验室等。CRP是一个常用的评估炎症反应严重程度的指标,有很多研究都强 调它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CRP曾被用来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病患 者是肺炎还是气管内感染,在阑尾炎患者增加诊断的准确性,在婴儿用来发现术 后的败血症,用作感染吸收的指标,并用来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临床意义PCT在细菌感染特别是脓毒症方面的诊断的特异性明显优于传统诊断指标, 研究结果表明PCT检测具有如下特点:1)疾病的早期诊断:PCT通常在疾病发生的2-6小时内就升高,并可以检测到;2)与病情发展呈正相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血浆PCT浓度明显增高;3)PCT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