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织法图示(从未知到精通)

上传人:go****ng 文档编号:139504993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5.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针织织法图示(从未知到精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针织织法图示(从未知到精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针织织法图示(从未知到精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针织织法图示(从未知到精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织织法图示(从未知到精通)(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起边 (上梳)用起针板 1机头停放在右侧。 2将三角控制凸轮盘拨到 “0”,左右回针手柄置于“二”。 3把参加编织的机针全部拨 到第“2”档。 4将编织线放入喂纱嘴中,线头系在固定支架上或辅机的沉降柱 上。 5左手拿挂钩式起针板,针板靠在沉降下,针钩插在沉降柱间。见图(1) 6右手推动机头1次。 7检查所有线圈是否在相应的针钩内。 8起边过程结束,配上重锤,开始编织。图(1)不用起针板 1机头停放在右侧。 2将三角控制凸轮盘拨到“0”,左右回针手柄置于“二”。 3用1X1选针板把机针整齐地排列在“2”档;将编织线放入喂纱嘴中,线头系在固定支架上或辅机的沉降柱上,推动机头1次。 4将挂钩式起

2、针板挂在编织线上;将其余要参加编织的“1”档上的织针拨入“2”档,此时应参加编织的机针已全部在“2”档上,再推动机头1次,起边过程结束,配上重锤,开始编织。 罗纹编织的起针 1将主机左右回针手柄置于“二”,三角控制凸轮盘拨到“0”,密度值调到“R”;辅机左右回针手柄置于“二”,起针三角拨杆置于“1”,三角控制凸轮盘拨到“0”,密度值调“R”。 2用1x1选针板把主机机针拨到“4”档,辅机机针也用1x1选针板把机针拨到“4”档,两机机针成交叉排列状态。 3空推两遍机头,使两机机针都停留在“2”档上,机头放在左侧。 4将编织线线头由上向下,从两机的间隔中穿过,系在固定支架的螺栓上,然后将编织线送入

3、共用导纱器的喂纱嘴中。图(2)5 从左向右推动机头,这时主、辅机机针分别有序地钩住编织线。见图(2) 6将起口梳片从两机背下面的间隔处,由下向上插在织针和编织线中间,并轻向上顶,使梳齿上的圆孔高出编织线,将钢丝穿入梳齿圆孔,挂上重锤。见图(3) 7将两机的密度值调至“0”,辅机起针三角拨杆置于“0”,机头从右向左推动1次。 8将主机三角控制凸轮盘拨到“S”,机头从左向右编织1行。 9将主机三角控制凸轮盘拨到“0”,机头从右向左编织1行。 10起边完毕。这时将起针三角拨杆置于 “1”,两密度值调到“3”,继续编织,就是单罗纹编织了。图(3)二、双边的编织 (元筒上梳)平针双层边 1用废纱编织数行

4、,换主线。 2织够边所需行数的2倍。 3调整密度,一般在原有密度的基础上加大12个密度值即可,编织1行。 4摘下重锤和起针板,用移圈具将两线衔接处的主线线圈逐一挑起并放入相应的针钩内。 5检查所有的线圈是否在针钩内,然后编织1行,双边完毕。 狗牙双层边 1用废纱编织数行,换主线。 2织至需折边行时,用移圈具将线圈移到相邻的针钩内,每隔1针移1针(2针并入1个针钩内),空机针依旧停放在原针位。 3与平针双边的“2”相同。 4与平针双边的“3”相同。 5与平针双边的“4”相同。 三、加针 一次加一针 1将所需加的机针“A”从“1”档拨至“2”档。 2推动机头进行编织即可。见图(4)、图(5) 一次

5、加多针 1将所需加的机针“A、B、C、D”从“1”档拨至“4”档。见图(6) 2将编织线在每1机针上绕1圈,依顺序绕完。见图(7) 这时要注意:机头如在左边,绕线方向为顺时针;机头如在右边,绕线方向为逆时针。见图(8) 3察看编织线是否在喂纱嘴中,松紧是否合适,然后推动机头,编织1行。 4挂上重锤,继续编织即可。见图(9) 移圈无孔加针 此种方法所移针数,根据织物边的要求而定,一般移1针3针。所移针数越多,织物的边梗就越宽。 1将所需加的机针“A”从“1”档拨至“2”档。见图(10) 2用移圈具将机针“B” 的线圈挑起,放“A”线圈内。见图(11) 3用移圈具将机针“C”刚脱下的线圈挑起,并移

6、入“B”机针上。见图(12) 4.推动机头,继续编织即可。 移圈有孔加针 1将所需加的机针“A”从“1”档拨至“2”档。见图(13) 2用移圈具将机针“B”的线圈挑起,放入“A”线圈内。见图(14) 3推动机头,继续编织即可。见图(15) 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四、减针 减1针 1用移圈具将机针“A”的线圈挑起,放入机针“B”的针舌内。见图(16) 2将机针“A”退回至“1”档。见图(17) 3推动机头,继续编织即可。 减1针的效果见图(18)。 减多针 1用移圈具将机针“A”的线圈挑起,放入机针

7、“B”的针位。见图(19) 2将“A、B”两线圈退到针舌后面,用手或移圈具辅助,把编织线放在针舌内并编织,使得“A、B”并为1针。见图(20) 3重复“1”、“2”的并针动作,直至收针完毕。 4.检查所有空机针是否退回“1”档。 双向移圈减针 以上减针方法我们称为“单向移圈”。有时为使织物的边缘更整齐、美观,减针时可以用两枚移圈具,作双向移圈来减针,以求达到更好的编织效果。 1用第1枚移圈具将机针“D”的线圈挑起。见图(21) 2用第2枚移圈具挑起机针“A、B、C”的线圈,并向内平移,依序放人机针“B、C、D”的位置。见图(22) 3将第1枚机针的“D”线圈放回原针位,这时“D”与“C”两线圈

8、重叠。见图(23) 4将空机针“A”退回“1”档,继续编织即可。 双向移圈减针正面效果见图(24)。减1针正面效果图图(18)图(16)图(17)图(19) 图(20) 图(21)图(22)图(23)图(24)五、回形编织 (休止編織)在本文中,我们把部分织针在一定的行数内逐步地、均等地参加或暂停编织的局部编织,称为回形编织。回形编织一般用于裤腰后翘、帽子圆顶、胸省、上衣底边圆摆、裙边及肩部等。 编织步骤及计算方法 1将需回形编织的行数除以2,得出回程数(每2行为1个回程)。 2将需回形编织部位的织针数除以回程数,得出每1回程须加或减的1份针数,如果是双向回形编织,需再除以2后(织物的两边),

9、才是每1份的针数。 3将不参加编织的部分织针暂拨入“4”档或不工作档,并将临近这边的机头回针手柄置于“一”。 4开始每一行程便拨动1次织针的来回编织。 回形编织分为递加编织和递减编织,同时又有单向、双向编织之分。无论是加减、单双,编织时,每拨动完一次织针,都要将毛线在邻近的一根织针上,由下向上绕一下,这样可避免织物出现孔洞。见图(25) 图(25)回形单向递加编织 每1回程只在织物的一边加1份织针。 例女式开衫上衣底边共50针,现需回形编织为30针10行。 1.将需编织的行数102,得出的回程数为5。 2.将需编织部位的30(针)5,得出每1回程须加的1份针数为6针。 3.将回形编织一边的30

10、枚织针拨入不工作档。 4.开始编织,每回到回形编织的一边时,便拨1份织针(6针)加入到工作状态,参加编织,直至完成30针10行。见图(26)图(26)回形双向递加编织 每1回程在织物的两边同时加1份织针。 例八片裙,单片底边共48针,现需回形编织两边共32针8行。 1.将需编织的行数82,得出的回程数为4。 2.将需编织部位的32针4,得出每1回程须加的针数为8针。 再用82,得出每1份针数为4针。 3.将两边暂不编织的各16枚织针拨入不工作档。 4.开始编织,每回到一边时,便拨1份织针(4针)加入到工作状态,参加编织,直至完成32针8行。见图(27)图(27)回形单向递减编织 每1回程只在织物的一边减1份织针。 例裤腰共90针,现需后翘的回形编织为45针10行。 1.将需编织的行数102,得出的回程数为5。 2.将需编织部位的45针5,得出每1回程须加的1份针数为9针。 3.将裤腰其余的45针拨入不工作档。 4.开始编织,每回到回形编织的一边时,便拨1份织针(9针)加入到不工作档,直至织完最后9针的2行,再将90针一齐排在工作档,编织裤腰边。见图(28)图(28)回形双向递减编织 每1回程在织物的两边同时减1份织针。在编织中使用范围较小,一般用于泳装及连及裙的胸省等。编织时参照以上方法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