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及情绪管理

上传人:shug****ng1 文档编号:139489554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及情绪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及情绪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及情绪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及情绪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及情绪管理(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师是光荣的称号,也是无形的压力。因为自己是教师,许多教师无论是在学生、家长面前, 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要时刻留心自己的言行,生怕由于自己的疏忽或不小心而玷污了教师职业的声誉。 但是,教师也是普通的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委屈和抱怨,他们也需要释放,需要自由。此外,几乎每一位教师除了学校的工作以外,都是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是婚姻中的妻子或丈夫, 是父母的儿子或女儿,都要承担操持家务、教养子女、孝敬长辈的职责。工作中的多种角色和社会家庭 中的多种角色冲突也常常成为教师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教师是多压力的职业,大量的研究已经发现,虽然适度的压 力有益于个体的生活和

2、工作,但过度的工作压力对教师的工作、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都有消极影响,严 重的将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心理学上所说的“压力”通常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现实存在的具有威胁性的刺激以及个体 对该刺激的评价,即压力源;另一部分是指人对压力事件的反应,即压力反应。教师职业压力也包括压 力源和压力反应两个部分,是指让教师感到需要付出较大努力的工作要求以及由于适应要求所产生的各 种生理和心理反应。我国关于教师工作压力的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源主要有8个方面:1、教育教学改革:如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学校实行聘任制等。2、学生问题:如学习态度不良,听课效率不高,个体差异大,违纪、不服管教等。

3、3、学校管理问题:如会议过多,不合理的决策,各项检查、评比、考核过多等。4、工作特色等。5、职业发展问题:如工作中缺少必要的设备和教学材料,缺少满足自身需要的进修学习机会,业务上 缺乏有经验教师的指导等。6、身心特征:如自我期望值高,过于注重他人的评价和行为,性情急躁,身体将抗状况不良等。7、家庭问题:如家离学校远,家中有老、弱、病、残者等。8、社会问题:如教师工作工资待遇低,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等。 教师的压力反应生理反应 在压力状态下,机体必然伴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反应。在压力反应中,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系统起 着重要的作用。压力反应中有植物神经活动,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显著变化。下丘脑对压

4、力反应器了重 要作用,它通过激活交感神经肾上腺皮质机制产生对压力的短期反应,又通过激活垂体前叶肾 上腺皮质机制引起体内内分泌变化,产生对压力的长期反应。心理反应 压力的情绪反应个人在压力情境中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反应及其强度如何 ,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差异很大。这里 介绍几种常见的情绪反应。1、焦虑:焦虑是压力反应中最常出现的情绪反应,焦虑是预感到某种不祥的事情或不良的后果将要发生 而又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一种模糊的、紧张不安的情绪体验。它是一种处在边缘状态的情绪,或者说 是有许多其他情绪体验参与其中的,注入忧虑、焦急、惧怕、愤怒、压抑、惶惶不安等。在遭受挫折时, 可能还包含着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丧失、

5、失败感与内疚感的增强,终日处于不可名状的烦躁心境之中。2、恐惧:恐惧是一种预期要受伤害或生命受威胁的情境时的情绪状态。恐惧伴有交感神经兴奋,全身 动员准备逃避伤害性刺激。如果没有信心和能力战胜危险,就只能回避或逃跑。过度或持久的恐惧都会 对人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3、冷漠:个体在遭受压力以后表现为对压力情境漠不关心、无动于衷的态度。冷漠并非不包含愤怒的 情绪成分,只是个体把愤怒暂时压抑,以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已。这种现象表面显得的冷漠退让,内 心深处则往往隐藏着很深的痛苦,是受压抑的情绪反应。产生的原因有:长期遭受挫折;处境艰险又没 有改变的希望;个体在心理上对攻击还是抑制产生了冲突而犹豫不决。

6、压力的行为反应1. 逃避:逃避是指远离压力源行为,即躲开受到挫折的现实。有些人遭受挫折后,往往不敢面对现实, 而是放弃原来追求的目标,撤退到比较安全的地方,把自己封闭起来。例如,有的教师工作热情很高, 但性格软弱,在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被校领导否定或遭到别人的讽刺挖苦时,就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 事,从此不再提建议了。2. 退化:退化是当人受到挫折或遭受压力时,放弃成年人的应对方式而使用幼儿时期的方式应对环境变 化或满足自己的欲望,也就是表现出与自己的年龄和身份不相称的幼稚行为。退化是一种有成熟向幼稚 倒退的反常现象。而且本人对此并非能清醒意识到。3. 攻击:攻击分为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两种形式。直

7、接攻击指个体在受到挫折后,将愤怒的情绪直接导 向造成其挫折的人或物,表现为对人的讥讽、谩骂、或拳脚相加及损坏物体等形式。当直接攻击不可能 或不允许时,人们就容易采取转向攻击。转向攻击又有两种形式:转攻自己。即对自己悲观失望,缺乏 信心时易产生攻击自己,伴有自责及精神或肉体的折磨等;寻找“替罪羊”。当挫折的来源不明,可能 是日常生活中许多小挫折的累积,也可能是个人的内在因素,如内分泌失调或疾病等,使情绪陷入“低 潮”,产生“莫名的烦恼”,而又没有明显的对象可以攻击时,便将此闷闷不乐的情绪,发泄到毫不相 干的人或物上去,此时遭受攻击的对象便成为“替罪羊”。我国心理学工作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压力应

8、对风格以控制型应对非控制型应对为主。 教师因为工作性质本身对于情感投入的强调以及工作负荷的巨大而不幸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 群,经受着倦怠的教师一般表现为4 个方面的症状: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和情绪的。每个方面所描 述的症状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它方面紧密结合,相互关联的。身体方面的表现: 具有倦怠现象的教师表现出一种慢性衰竭。包括深度疲劳、失眠、头晕眼花、恶心、过敏、呼 吸困难、肌肉疼痛和僵直、月经不调、腺体肿胀、咽喉痛、流感、传染病、头痛、消化不良和后背痛等 等。智力方面的表现: 倦怠对智力也存在者不可忽视地影响。表现之一就是决策技能降低。经常被头脑中的对抗情绪 所困扰,注意力难以集中在一

9、件事上。社会方面的表现: 面对各种刺激纷纷袭来,很多教师感到精疲力竭,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为了避免与人接触, 有些教师试图逃避、在上课意外的其他时间里,他们都尽量呆在自己的办公室,不想和其他年级或其他 学科的老师接触,也不想参加活动。私人关系恶化,家庭问题增加。有一部分倦怠教师选择用掩耳盗铃 的方法来逃避问题的存在,他们从不谈论自己的困扰。他们回到家里,不对家人提及白天发生的事情, 也不谈论自己的感受。家里人确实能感觉到他们不良的情绪,但是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也不知道该做 些什么。倦怠的成因分析: 教师一般都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他们追求个人成功的价值,渴望在工作中得到应有的反馈。可 是在现实生活

10、中,教师的成功具有不可确定性,职业成就感不像其他职业那么明显。因此就造成理想与 现实的冲突,工作责任感与工作疏离感的冲突,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时间紧、任务重。这会使教师产生很强的焦虑感、疲 惫感以及对工作的厌倦情绪。在导致倦怠的种种原因中,评价制度也不能逃脱干系。在有些学校,存在 着针对教师的复杂的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某一方面的欠缺或不合格,就可能抹杀一名教师一个学期、 一个学年甚至几年付出的心血。同年级学科的教师之间在完成指标的时候存在竞争,教师之间应当具有 的合作遭到破坏。一项调查表明,25.3%的教师表示一般不愿意与人谈论教学方面的问题,因为那样会

11、损害自己的竞争力。在这样的评价制度之下,教师产生了对工作的不可控制感和无助感。1979年,美国教育协会的民意测验发现:接受调查的四分之三的教师认为,纪律问题对他们的 教学效率有很大影响。管理学生的困难已成为教师压力及倦怠的主要原因。目前学生的问题行为日益严 重,教师必须花费加倍的时间与精力来处理学生的问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班主任教师要对班级中的 全部学生的成绩、安全等方面负责,这使得他们时刻处于提心吊胆之中,生怕会出现什么差错。有位女 教师说,晚上回家后特别怕听见电话铃声,一听就心惊肉跳,害怕班里又出了什么事情。更值得注意的 是,研究显示,缺乏校长的支持乃是教师产生工作压力和倦怠的重要因素。

12、处于倦怠泥潭中的人,绝大多数都是那种将醒着的时间几乎都贡献在工作上的人。可想而知, 一旦这占到生命绝大部分的方面带来了压力、焦虑、愤怒和犹豫,很快就会升级为人生之中的一个重大 危机。因此,在工作之余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保证供给自己足够体能的健康食谱,保证经常醒的户外锻 炼,同时增加于家人朋友共度的时光,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教师情绪的有效管理教师每天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外界刺激,而这些外界刺激很可能会使教师的心理产生一定的波 动,形成不良情绪,导致一些心理上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呢?一. 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和接受不良情绪。不管要解决哪一种问题,教师需要做第一步是察觉到且要承认自己一碰到了

13、问题。如果教师不 能察觉自己有问题,换言之,主观上他觉得自己根本没有问题,理所当然,他也不会觉得自己需要去解 决什么问题。有时候虽然察觉到自己有问题,但当事人会有意无意地将这种感觉回避掉,因为“问题”会引 起强烈的焦虑感,而强烈的焦虑感又使得当事人百分之百相信他绝对无法忍受那种焦虑的感觉。有了消 极的情绪,最重要的不是逃避和压抑,而是去面对和接受。当我们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接受了它,问题的 解决也就成了可能。一味地逃避和拒绝只能让事情变得更糟,因为问题还是存在。二. 辨别所遇问题引发的情绪种类及问题本身的真正内容在接受和面对自己的不良情绪之后,要利用直接面对问题的机会来思考问题的本来面目及所引 发

14、的情绪内容。当自己陷入负面情绪困扰而又想摆脱时,可想象自己坐或站在一旁观察着情绪波动的当 前的自己,认识到是处于紧张、焦虑之中、还是处于后悔、无奈之中,甚至是处于烦躁、愤怒之中。这 时可是自己迅速冷静和清醒。当然,由于情绪稳定性的不同,每个人在遇到问题是所引发的情绪问题的 程度也不同,情绪越稳定的人越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变化,情绪管理的能力相对来说也越强,情绪 也就不会有较大的波动性,也就越能理性地处理一些问题。教师抑郁情绪的调节 一.学会倾诉。如果你已经陷入抑郁的情绪中,不要一直别在自己的心里。赶紧找一位你最信得过的人, 把你的烦恼、你的彷徨、你的痛苦痛快地倾诉一场,哪怕你的倾诉对象除了安

15、慰之外,并没有任何可以 帮你走出困境的实质性办法,这也能让你的抑郁情绪得到很大的缓解。二. 转移注意。很多烦恼来源于“触景生情”。如果想办法及时变换一下自身的处境,主动避开令你烦 恼不已的场景或事物,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会使你的烦恼远离你。三. 运动宣泄。人们在生理上极度劳累疲乏的时候,就不会再去胡思乱想了,因为这时侯需要的是高质 量的睡眠。所以,当你内心世界正遭受困扰的时候,不妨去疯狂地运动一番。尽量使自己大汗淋漓、筋 疲力尽,那时你就会感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与放松。四. 做最坏的打算。也许你眼前的处境真的不太乐观,但也不要逃避,试想一下最糟糕的结局可能是什 么,做最坏的打算,这时你就会发觉

16、。其实眼前的这些不如意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多但有也是没有必要 的。这样一来,心情也就自然而然地舒畅了。五. 换个角度看问题。任何事情都具有多面性,站在阴暗的一面,我们的心情就会阴暗。站在阳光的一 面,我们的心情也会阳光。所以。如果陷入抑郁,不妨换个角度看一看,有没有令自己感到高兴的一面。 如果一个椰子掉下来,正好砸到你的头,你是拿起它喝椰子汁还是认为自己倒霉而将它踩在脚下?这全 由你选择。六. 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很多情况下,抑郁情绪的产生是因为对外界任务的难以应付,这样就需要自己 根据现实情况,适当地减轻自己的工作量 不能过分追求完美,只要自己尽力了就行 作为教师,等待 我们去做的工作可能要远远超出我们自身的精力、能力和时间,那我们就不能要求自己什么都做好,什 么都做完我们只有正确面对出入人生,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入,则亲力亲为,置身其中;出则运 筹帷幄,全面掌控 能入能出,方显大智慧,我们才能在百卉含英的时代,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注:文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