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杜甫沉郁顿挫风格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39446840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杜甫沉郁顿挫风格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杜甫沉郁顿挫风格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浅谈杜甫沉郁顿挫风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杜甫沉郁顿挫风格(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就登高蜀相浅谈杜甫的“沉郁顿挫”风格无论杜甫自己,还是诗评家,论杜诗之主要风格,无不以“沉郁顿挫”四字概括之。登高蜀相两诗,代表杜甫七律最高成就,其风格亦可以“沉郁顿挫”一词概括。关于这一点,前人早有论述。胡应麟称登高“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诗菽),纪昀称蜀相“忽变沉郁,魅力极大”(瀛奎律髓汇评)。本文试就登高蜀相“沉郁顿挫”之风格特点作一探索。何谓“沉郁顿挫”?“沉郁”指思想内容。“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真实、凝重、含蓄。“顿挫”则指艺术形式,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形成了“顿挫”

2、这种动人心魄的音乐美。杜诗思想内容的“沉郁”通过“顿挫”这一艺术体现出来,二者互为依存不可分离。这里姑且分而述之。登高蜀相思想情感的“沉郁”表现于下列三方面:内容上的厚实丰满。无论是描摹现实,还是勾勒历史,杜诗都表现出厚实的思想内蕴和凝重的历史意识。登高中的“艰难苦恨”四字,包含着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不仅仅写出个人的漂沦西南衰老多病,鬓毛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受尽苦难。作者的悲情凝聚于这四字之中,郁结深厚而寄慨深广。又如“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武侯祠)。“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3、”(八阵图)。杜甫吟咏诸葛亮的诗篇不少,比较起来,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联,最能全面表现武侯心境,反映武侯功业。赤壁鏖兵、白帝托孤、六出岐山、五丈塬头,诸葛亮一生志业,尽在这耐人寻味的“老臣心”三字之中,内蕴丰赡而耐人寻味。情感上的起伏回旋。杜诗中的情感表达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有着隐显缓急的变化。登高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如来自天外,将诗人的“悲秋”情绪展现于读者面前。“渚清沙白鸟飞回”又语势舒缓,仿佛令这悲情受到限制。“无边落木萧萧下”,又将诗人的“悲秋”心境推向一个新的层次。“不尽长江滚滚来”滚滚而来的“长江”展现的开阔辽远的境界,又仿佛缓冲了这段悲情。在对景物的描绘

4、中,可以揣摩到诗人悲情世界的情感起伏。蜀相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点出武侯祠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其间妙笔天成的一个“寻”字,使得一问一答巧相连属,写出了初至成都的诗人寻觅遗踪的急切情绪,给人的印象充满着憧憬和希望。然而,“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颔联的情感却起了急剧的变化,“寻”的结果是祠庙的寂寥冷落悄无人迹,诗人形单影只而来,又孤寂伤怀而返。这就形成了一种情感上的落差。诗人倾吐的情感不是一览无余的,而是起伏张驰回旋的。表达上的迂折含蓄。作者往往将充沛的感情隐藏于心灵深处,九曲回肠冲撞旋转,并不恣情宣泄倾泻无遗。登高具有沉而悲的特色,读者从作品中读到的是一个兀立

5、高台的穷儒形象。然而,作者之情,悲郁深沉而并不过分,凄苦冷落而不见消沉。蜀相首联用一设问句,突出诗人问路寻途迫不及待的心境,也给读者留下悬念。可是步入祠堂,诗人不写殿宇高大、塑像凛凛,独独扣住那“映阶春草”“隔叶黄鹂”做足文章,字字写景,却又字字含情,可谓含蓄蕴藉,“别有深意在其间”。“沉郁之中,运以顿挫,方是词中最上乘”(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不独是词,诗亦如此。登高蜀相语言形式的“顿挫”表现于下列四方面:章法上开合变化。东方树昭味詹言论登高章法:“前四句景,后四句情。一、二碎,三、四整,变化笔法。五、六接递开合,兼叙点,一气喷薄而出收不觉为对句,换笔换意,一定章法也。”“悲秋”是登高主旨

6、所在。前四句写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的客观特征达到和谐统一,产生的艺术魅力已非一般描摹景物的诗句可比拟。后四句的抒情,则将万里漂泊多病的孤零悲苦之情作了直接抒发。最后却令人颇感意外地落笔于“新停浊酒杯”这一生活细节上,纵横开合变化自如。正这是这种曲折有致的章法,既令文势波澜横生,也令情感的表达深厚凝重。结构上的回环照应。登高一、三两句相承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写江景,五、七两句相承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写多病。照应之妙,实不多见。首、颔二联写景,引出“悲秋”,颈、尾二联写景,由“悲秋”而及“苦恨”,因“多病”而致停杯。环环相扣浑然一体。蜀相首联“何处寻”三字为全诗赞颂、痛惜之辞预留伏笔,此为

7、一折。颔联以“碧草”“黄鹂”两个特写镜头,反衬英雄悲情,此为二折。颈联胸臆直泻,以凝练之语概括诸葛武侯千秋功业,此为三折。经此三折,诗人方揭出点睛之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凡用顿挫,必不平直,从两诗结构上的起承转合回环照应,正可见杜诗运笔之顿挫风格。音节上的铿锵浏亮。前人评登高对仗艺术:“七言律八句皆对,首句仍复用韵,初唐人以创此格,至老杜始为精密耳”(许印芳律髓辑要)。前三联对仗工稳,无须多说。尾联亦用对仗,可谓难哉!尾联“不觉为对句”细味之,声律上的精细微妙,自出机杼独具一格。“繁霜鬓”“浊酒杯”对之甚工;“艰难苦恨”四字,恰为阴阳上去四声,抑扬顿挫节奏鲜明;“潦倒”“新停

8、”四字,仄平交错,有为叠韵,声调悠扬意蕴绵长。登高一诗,无论是节奏、声韵,还是对仗,产生的音乐美臻于化境令人叹为观止。蜀相颔联的“自”“空”二字,该平而仄、该仄而平,应为拗格,却产生了警醒读者的艺术效果。七律本有音律协和的特点,登高蜀相的音律调配,可令人体味诗人困苦惆怅的心境,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词句上的精练警策。多用炼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中“自”“空”二字尤为传情。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因游人行踪难至;黄鹂隔叶,不过空做好音因诗人无心倾听。作者一片诗心,全在“自”“空”二字凝结。多用叠词。如两诗中的“萧萧”“滚滚”“深深”前人评点曰:“萧萧”滚滚唤起精神”(杨万里诚斋诗话“森森二字有精神”(胡以梅唐诗贯珠)两诗均有脍炙人口的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一千古传颂的名句,曾引起多少悲剧英雄的共鸣!据旧唐书王叔文传,唐代推行永贞革新的王叔文,预知政局将变大势已去,泪湿衣襟,但吟此句不已。此句众口相传,其魅力即在写出了无数悲剧英雄的心境。沉郁和顿挫合为一体,沉郁凭借顿挫,顿挫服从沉郁,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杜诗的主要风格。登高蜀相两首七律,将深厚浓郁的“沉郁”之情寓于跌宕有致的“顿挫”之中,无疑是窥测杜诗风格的一个重要窗口,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