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艺术特殊案例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9412028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沟通的艺术特殊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沟通的艺术特殊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沟通的艺术特殊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沟通的艺术特殊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沟通的艺术特殊案例(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行为体现汪,男,9月入学,重要问题行为:1.作业拖拉严重,有时上课做小动作,喜欢做某些莫名其妙的动作,引得人们哄笑。对教师的批评、教育满不在乎。2.汪和同窗不能和谐相处,情绪容易激动,脾气暴躁,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有障碍,常常为某些小事与同窗打架,语言体现能力较差。情绪波动大、有袭击性行为。3.上课积极举手,但是几乎每次发言都不完整,有时简朴的问题需要较长时间才干回答起来,有时答非所问。行为分析1.父母的教育措施不当。对孩子忽冷忽热,有时间了过问一下,没有时间就长时间不闻不问。教师找谈话就把孩子在教师面前打一通,以示她的严格。孩子在学业上产生了差距,累积越多,对学习的厌烦情绪更加严重,就

2、浮现了常常不完毕作业的状况。2. 孩子都是但愿得到教师的赞扬和肯定。她上课积极举手,有时在课堂上讲笑话和做小动作,是但愿自己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教师对其的教育措施不恰当。刚上第一节课,她很积极地举手,站起来结结巴巴回答了问题,花了稍长的时间。回答完之后,我表扬了她的积极认真,但愿下次可以更流利更完整的回答教师的问题。下课之后,某些学生跟我说,后来能不能少叫她回答问题,免得挥霍时间。在班级,她常常是班主任罚站、批评的对象。久而久之,汪与教师之间产生了抵触情绪,在班级中处在孤立状态。她不合群,无法与同窗和谐相处。矫正措施根据汪的问题,我采用重新认知、重新评价,调控情绪,指引行为的方略。 “重新认知

3、”就是通过改善汪对自身的结识,提高其自信心。“调控情绪”就是协助汪及时察觉、妥善解决,有效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提高解决人际关系的能力。“指引行为”,就是以明示、暗示、奖罚等手段对汪进行及时的指引,特别是在其进步的时候予以奖励,通过强化,增长其积极行为。因此,实行了如下辅导过程:1、重新结识 重新评价。汪的成绩很差,加上教师的批评,同窗的指责,汪也觉得自己是个差生,因而放弃了努力。10月9日通过观测我发现汪上课举手非常积极。上午第一节数学课,教学内容是分数与小数的换算。其中有一种问题将0.8元化成以角作为单位是()角。当时我提问:“超市里有一种橡皮标价是0.8元,如果用角作单位橡皮的价格应当标多

4、少呢?”这个问题属于生活小常识,非常简朴,因此我就请她回答。成果回答对的了,我在班上表扬了她。下课之后,我找她谈话:“今天上课你觉得自己体现怎么样?”汪有些紧张,不懂得说什么。我说:“教师觉得你今天体现较好,不仅坐得很端正,并且积极举手发言,教师非常快乐。如果这样坚持下去,成绩肯定会提高,能坚持吗?”她用力的点点头:“能”。我说:“那教师就要看你接下来的体现好不好?教师相信你说到做到。”汪非常诚恳地回答了我。根据目前的状况来看,想在学习上不久帮孩子找回自信,是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过度腔调提高学习成绩,势必会在她的心理上形成一定的压力,适得其反。要帮孩子找回自信,一方面发现她的长处,她上课积极举手

5、发言,教师应给她机会,先让她回答某些简朴的问题,并合适予以表扬与肯定,让孩子徐徐树立自信心。10月20日汪上课体既有进步,因此我让她中午和我一起去食堂为班级领午饭。在班里其她同窗心目中,她是个差生,学习成绩不好,常常出错误,教师不会喜欢,因此其她孩子不会尊重她,也不会跟她玩。我故意制造某些机会,交给她某些小事情做,例如能给她某些分发作业本的机会,阐明教师信任她,也是树立她在同窗中良好形象的机会。这样有助于消除其她同窗以往产生的偏见,有助于她与同窗之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2、调控情绪。E重要从如下三方面入手:(1)协助汪体验不同情绪带来的不同感受。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汪充足体验正面情绪带给自

6、己的快乐,以及发火对自己和周边同窗的负面影响。(2)协助汪及时宣泄情绪。我平时注意观测汪与人交往中的情绪反映,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和她进行交谈。以使她尽快消除不良情绪。并引导她及时评价自己动怒行为的得失。10月23日在体育活动学时,同窗王某不小心碰撞了汪,汪摔在跑道上擦破一层皮。汪见了恼羞成怒,一把拉住王某,朝她脸上就是一拳。我待她情绪平复之后,请她到办公室进行交谈。一开始她闭口不谈,脸上的表情是一副“哼,我没错”的模样。后来我告诉她教师不是想批评她,而只是理解一下状况而已,她才放下架式。她始终觉得别的同窗是在故意欺负自己。于是,我告诉她:用打人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不会得到其她同窗认同,反而影响

7、了自己的形象。如果采用语言沟通等文明的方式,就能和周边同窗和谐相处,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3、指引行为小学生可塑性强。问题学生同优秀生、中档生同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我们作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问题学生身上理解她们的爱好、个性特性及心理需要,观测发现她们时隐时现的长处,因势利导,作为教育转化她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迈进的动因。想要提高汪学习成绩,一种刻不容缓的问题就是解决其怕做作业的问题。我校采用了每位学生均有备忘录,学生完毕作业之后家长需要签字。但是该生的备忘录上家长很少签字。11月24日上午晨读课后,我给汪的爸爸发了条短信:“汪,近来在学校体现挺不错,有明显的进步,如果可以及时完毕作业的

8、话,学习成绩的提高将会更快,但愿您与我们共同努力!”父母的教育措施不当,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可估计的。由于家长处在一种悲观的状态,因此需要家长的配合,一方面必须调动其积极性。中午我找汪谈话,和她解说了作业的重要性,并达到了合同,不会做的可以先空着,第二天早读课一下就过来问教师,会做的就要保质保量的完毕。第二天汪积极向组长交了作业,不会的也过来请教了。我一方面表扬了她信守承诺,是个好孩子,并数了数有几道题不会,合适引导她自己积极思考,但愿明天的作业不会的数目能减少,哪怕少一道题那都是进步。汪自控能力较差,因此我运用晨间谈话、班队课号召全班同窗,运用集体舆论,增进汪自我管理。倡导全班同窗共同协助她,为

9、其在班级准备一本记录本,让全班同窗每人每天为她写一条长处,记录下来,并及时鼓励和表扬为她找到长处的同窗。这样她时刻会牢记我要好好体现,全班同窗都在关怀我呢,有了这样的心态,她的体现会越来越好。效果总结根据观测记录矫正开始后总能看到汪的脸上散发出友善的微笑:1、通过长期的跟踪辅导,汪的语言体现能力明显提高。同窗们都说:“目前,我们都喜欢和她玩了!”汪也说:“和人们在一起真快乐,我后来一定要和人们真心相处。”2、汪不仅交了许多朋友,还学会了热心协助她人。班里的王凯同窗生活困难,她把自己“富贵猪”储蓄罐里的钱全都捐了出来,今年的助残日,全班同窗中,她捐助的也是最多的了。3、汪徐徐有了“热爱班集体”的

10、观念,并积极付诸于行动。如运动会上给运动员带巧克力、饮料,自己运用休息天的时间给班级修理坏拖把和坏扫帚。此外,她还每天中午清理讲台,整顿图书角的图书。4、汪开始实行积极的自我控制,发火的频率减少了,平常总能看到她的脸上散发出友善的微笑。评 析该案例运用了减少行为发生率的基本技术消退。同步结合了刺激控制技术和契约法,成功地对汪的袭击性行为进行了矫正,获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问题行为矫正的个案研究中,我们体会到:1爱心是教育的前提爱心是教育的前提。行为矫正是学校管理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必须建立在关怀、爱惜的基本上,从关怀爱惜学生的角度去进行。注重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具体询

11、问学生其问题行为的特性与背景,建立良好的征询与矫正关系。只有让学生体验到教师对她的接纳、关怀和同情,她才干透过矫正关系来改正自己的行为。以上个案都是从关怀、爱惜、理解的角度去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进而完毕问题行为的矫正。2运用鼓励、鼓励等正强化手段。从一种问题学生成长记录等成功的个案中我们不难发现,发展功能相应的适应性行为是学生问题行为矫正的核心。在众多的强化物中,社会性强化物,例如口头表扬,同伴承认、教师的关注与微笑等,在行为矫正中是很有效的。鼓励、鼓励等正强化手段是学生问题行为矫正主旋律。面对新时代环境下学校学生众多的问题行为,我们如何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她们,如何在发展的框架内评价她们,如何真

12、正的尊重她们并进行平等的交流,是每个教师需要深思的。3常抓不懈,减少反复学生的问题行为大都是形成性行为和频发性行为,因此,在矫正过程中,要密切注意问题行为的反复。这就需要我们特别注重引起行为发生和强化的因素,特别是过去事件的经验和信息。这会有助于分析目前的问题行为,选择适合的矫正程序和干预手段,减少反复的也许。4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基本、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训练。训练可以使机体形成固有的条件反射,这种稳固的条件反射不是靠单纯的说教能形成的,只有依托反复的训练。因此,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当学生体会到好行为习惯的益处时,条件反射自然得到强化,将会受益终身。特

13、别在群体规范性行为方面,如升旗典礼、出操队形等,训练是最有效的措施。5心理、行为双管齐下行为矫正仅是学校管理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并非万能,应和学校的其她教育形式有效的结合,如心理健康教育、集体教育、活动教育等等。同步,我们也感觉到:行为主义理论,强调了行为的形成和变化的强化和消退,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没有注重心理和行为的关系,强调了行为的生理性,忽视了心理对行为的决定性影响,深层次的研究必须,心理和行为两个层面双管齐下。在实行过程中必须和其他教育手段有机的结合,同步心理性的问题行为和其他某些学生问题,不能生搬硬套,勉强运用。本研究仅对学生外显的部分问题行为进行了实践性的个案研究,没有波及内隐的认知行为,并且行为的测量、矫正是非常专业的领域,系列的措施、技术还必须考虑学生、家长心理的承受以及教育法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