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13]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9344591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学设计[1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1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1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1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故乡执教者裴丽娜课时两课时所属教材目录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教材分析故乡选编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选编了四篇反映少年生活的小说,有孤独之旅、心声, 还有通过少年视角来表现的我的叔叔于勒。故乡中描写少年闰土的片段历来脍炙人口,让人印象深刻。但如果真的以为此文是单纯写少年生活的,那就太肤浅了。故乡写于1921年,后编入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1919年12月作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的真正的现实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10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同时

2、也表达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作品是相当有深意的。学情分析十三四岁的少年还是生活与社会的门外看客,他们对近距离的师长父母的心情、性格都很难体会。要他们把握半个多世纪前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性格,恐怕不是件易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对比的表现手法。把握人物形象及在作品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对话、心理、外貌等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并通过学习掌握这些描写方法,提高阅读小说和记人叙事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为新生活而奋斗的勇气和决心。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习对比的表现手法;(2)了解对话、心理、外貌等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并通过学习掌握这些描写方法,提高阅读小说和记人叙事的能力。

3、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 “杨二嫂” 这个人物形象及在作品中的作用。(2)引导学生把握“我”这个人物形象,准确理解文中关于“希望”的含义。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1、力求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 “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于小说就是要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语言、叙述语言的精妙,欣赏小说的艺术美。欣赏鲁迅先生名篇,最重要是读懂、读透,能比较好地体会作者在作品中的深意。具体到学习故乡这篇小说就是(1)学习对比的表现手法;(2)了解对话、心理、外貌等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并通过学习掌握这些描写方法,提高阅读小说和记人叙事的能力。

4、这是本文的重点。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少年不知愁滋味,十三四岁的少年还是生活与社会的门外看客,他们对近距离的师长父母的心情、性格都很难体会。要他们把握半个多世纪前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性格,恐怕不是件易事。文中三个人物:“闰土”、“杨二嫂”、“我”,若说把握起来还较容易的就是“闰土”,这个人物在小学教材中已出现过,而且鲁迅在刻画这个人物时浓墨重彩,前后对比鲜明。“杨二嫂”及“我”则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他们的性格成因相当复杂,且文中介绍不多,但能否准确掌握两个人物形象所蕴含的意义却与把握好主题有较大关系。因此,本文的难点:第一,引导学生把握 “杨二嫂” 这个人物形象及在作品中的

5、作用。第二,引导学生把握“我”这个人物形象,准确理解文中关于“希望”的含义。突破难点时,单凭教师讲解往往事倍功半,应以“发展和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学生的确不明白时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2分钟25分钟10分钟20分钟8分钟5分钟第一课时(一)回忆导入:故乡是心灵的温馨港湾,那些相伴成长的记忆早已积淀为生命中的血肉。难忘鲁迅笔下生机盎然的百草园,严肃古朴又不乏趣味的三味书屋,阔别故乡二十年的鲁迅再次回到故乡,又会有怎样的情感体验呢?下面,我们一起

6、走近鲁迅的故乡。(二)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并结合课文解词。 2、围绕文中表现此次回乡内心情感的词语,写简短的读后感,初步感知作者思想感情,为理解主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分析小说情节: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第二课时(一)把握人物形象:(1)闰土:在小学课本中出现过,而且刻画时浓墨重彩。前后对比鲜明。因此学生可以自主分析,结合阅读经验,把握人物形象,突破学习重点。文中对兵、匪、官绅、多子、饥荒等造成闰土生活的原因进行总结,有利于学生理解杨二嫂的形象和小说主题。闰土的变化体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表现了愚昧、落后、贫穷、苦难的轮回。这一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2)杨

7、二嫂:协作质疑,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突破学习难点。杨二嫂是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为了生存不择手段(自私、尖刻、贪婪、势利尖嘴利舌、小偷小摸、造谣中伤)。她在作品中的存在意义有二:一是她的自私刻薄衬托了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她的变化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3)“我”:设疑问难,讨论点拨。作为线索人物,叙述中饱含了强烈的感情,“我”同情劳动人民,否定等级观念, “我”有作者的影子,但绝不要等同与作者。是追求新生活的知识分子形象。3、主题: 文中关于希望的阐述,是一段寓意深长的独白,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一位心情沉重、感觉悲凉的,可以窥

8、见旧中国要求变革的进步知识分子,对前途对未来难以确知的希冀的表露。反复诵读能够从“我”的思索中知道: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希望虽然看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奋斗,百折不挠地去实践,希望终能实现。希望来自奋斗,鲁迅先生要我们明白的就是这一点。4、艺术特色:学习故乡不仅可以获得人生启示,也可以是我们获得艺术享受,纵观全文结构清晰,对比这种表现手法贯穿始终,既有人物的对比、环境对比还有眼中的故乡与儿时的故乡和理想中的故乡的对比。语言狠辣精准刻画人物入木三分。让我们再次感受大家风范。学生读文,自主学习课文学生写简短读后感,梳理阅读感受,为详细理解文章内容做铺垫。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对比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

9、在外貌、语言、动作上的不同,总结出中年闰土的特点,和造成闰土生活贫困的原因。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中年杨二嫂和“我”的对话,在读的过程中,突出人物的动作,揣摩人物的语言、神态,讨论探究中年杨二嫂的性格特点。反复朗读“希望”部分,熟读成诵,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学生发言讨论1、温故知新,建立感情。2、操作方便,简便易行 3、反差强烈,引发思索。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主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以“发展和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学生的确不明白时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小结2分钟“我”并未觉得留恋的离开了故乡,

10、带走满怀悲哀 痛啊,是因为原来这 颗心一直是那样深深地爱着!所以要为新生活呐喊,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学了这篇文章,我们既为旧中国劳苦大众感到痛心不幸,同时也被像“我”一样的进步知识分子深深感动鼓舞,永远不忘记贫穷落后历史,努力过上自尊自强的新生活。布置作业1分钟完成课时练课后巩固提升部分,这一部分练习从基础知识、文学常识方面巩固所学,课内阅读和课外对比阅读围绕人物、故乡这一主题和作者情感设题,检验学生在本节课所培养的阅读小说的能力。写作训练,正是对本课学习重点的巩固和检测。作业层次分明紧扣重点。板书设计故乡鲁迅闰土(迟钝麻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我”追求新生活寻找新希望 杨

11、二嫂(自私、贪婪、庸俗、势利)经济破产刻画人物:描写表现手法:对比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学到了分析人物的方法,基本上对课文主题能够准确把握,同时,也初步具备了欣赏小说的能力,对鲁迅的文学作品及语言艺术风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得到了艺术熏陶和享受。 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2这节课精彩的环节有两个。一个是分角色朗读中年杨二嫂与“我的对话”这一环节,学生读的很投入,情感掌握比较恰当。一下子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踊跃发言,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个比较难把握的人物形象做了一个准确剖析,学生用词也很准确,这一点让我很意外。第二点精彩之处是文章结尾教师总结部分,我真的是在备课的过程中

12、感受到了鲁迅心中那种压抑的痛,准确的传达给他们,“我并未觉得留恋的离开了故乡,带走满怀悲哀 痛啊,是因为原来这 颗心一直是那样深深地爱着!所以要为新生活呐喊,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当大屏幕上打出这段话,并且我带着内心的悲痛去读这几句话的时候,教室里先是一片安静,紧接着同学们给我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和学生和课文我们在一起,将感情找到了一个安放之所。3学生在这节课上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紧紧围绕描写抓住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听、说、读、写,都得到了锻炼,思考有深度,学到了分析把握小说的方法。要说不足之还是有的,学生进入状态并不快,在总结中年入土的特点

13、的时候学生说的比较费劲,教师反复提醒了几次,应该在学生说不好的时候让他们出声把相应课文的段落读一遍也许可以好一点。4因为这节课备得比较充分,搜一学生基本是按照预设的路径走,并没有发生什么突发的解决不了的状况。5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加放开手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课下多与学生作交流。让他们上课的答题语言组织的再充分一些,把话说得更加完整一些,我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主题。 6从学生的作业写作小练笔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人物的描写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只有少数人用上对比了,显得个有文采和深度,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的问题,有意识的练习可以培养一切能力。7听课老师对我这节课的深度和情感把握还是肯定的,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高屋建瓴,轻松执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