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低浓度瓦斯与细水雾混合安全输送装置-技术规范

上传人:xia****ai 文档编号:139321475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煤矿低浓度瓦斯与细水雾混合安全输送装置-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煤矿低浓度瓦斯与细水雾混合安全输送装置-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煤矿低浓度瓦斯与细水雾混合安全输送装置-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煤矿低浓度瓦斯与细水雾混合安全输送装置-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低浓度瓦斯与细水雾混合安全输送装置-技术规范(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AQ 200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2009-07-01实施2009-12-11发布煤矿低浓度瓦斯与细水雾混合安全输送装置技术规范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transmission system of low concentration Coal-mine gas blending with water mist(报批稿)AQ10782009AQ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ICS:13.230D 09备案号:1AQ 2007目 次前 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装置设计15 组件要求36 控制47 输送装置施工、验收48 运行技

2、术管理6 前 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宜亮、王志春、马晓钟、刘光玉、李锟。本标准为首次发布。IIIAQ10782009煤矿低浓度瓦斯与细水雾混合安全输送装置 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低浓度瓦斯与细水雾混合安全输送装置的设计、组件要求、控制、装置施工及验收。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低浓度瓦斯与细水雾混合安全输送装置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

3、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AQxxxx200x 煤矿瓦斯输送管道干式阻火器通用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煤矿低浓度瓦斯与细水雾混合安全输送装置 safety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low concentration CMM blending with water mist 在地面,煤矿低浓度瓦斯在管道内与细水雾全程连续混合输送,防止煤矿

4、低浓度瓦斯输送管道产生火源和抑制火焰传播的煤矿低浓度瓦斯安全输送装置,以下简称“输送装置”。3.2水雾发生器 water mist maker在一定水压下,产生细水雾的装置。3.3细水雾 water mist雾滴直径小于400m且体积和占总水雾雾滴体积的50%以上的水雾,称为细水雾。3.4脱水器 Dehydrator在输送装置末端将瓦斯中的游离水分离出来的一种设备。3.5泄压溢流阀pressure relief & overflow valve用于防止煤矿瓦斯输送管道超过设定压力的一种泄压安全装置。4 装置设计4.1装置构成输送装置由截止阀、湿式阻火泄爆装置、煤矿瓦斯输送管道阻火器、泄压溢流阀

5、、控制阀门、水雾发生器、脱水器、循环水泵及管道组成,各组件安装顺序见图1,其中虚线框内组件和回水管道9、水池10、备用水泵11、主水泵12、给水管道13是装置范围内的必要组成件。1、截止阀2、湿式阻火泄爆装置3、煤矿瓦斯输送管道阻火器4、泄压溢流阀5、控制阀门 6、水雾发生器7、瓦斯输送管道 8、脱水器9、回水管道10、水池11、备用水泵12、主水泵13、给水管道 图1 煤矿低浓度瓦斯与细水雾混合安全输送工艺流程4.2一般规定4.2.1输送装置用水水质应为软化水并循环使用,碳酸钙含量应小于150mg/L,悬浮物少于5mg/L。4.2.2水雾发生器入口处水压宜在0.8MPa1.2MPa之间。水泵

6、应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要设置供水能力与主水泵相同的备用水泵,并要求在主水泵出现故障时备用水泵能自动投入正常运行。4.2.3瓦斯输送管道安装应向下往回水池倾斜,斜度不小于1:0.01。4.2.4输送装置瓦斯入口压力应不大于20kPa,出口压力应不小于3kPa。输送装置水雾覆盖段管道压力降应不大于1kPa/100m。4.2.5瓦斯输送管道上水雾发生器设置间隔应不超过20m,若瓦斯输送管道长度不足20m,则应至少设置一个水雾发生器。4.2.6输送装置在寒冷地区使用时,应采取防冻措施。4.2.7瓦斯泵站瓦斯出口与湿式阻火泄爆装置之间的管道距离L1应不超过10m,配套瓦斯发电机组时,脱水器与瓦斯发电机组

7、之间的管道距离L2不超过20m。4.3基本设计参数 根据抽放瓦斯的浓度、流量及拟建设瓦斯电站与抽放站的测绘距离,并结合抽放瓦斯流量、浓度变化趋势,计算确定输送装置的输送管道直径和成雾水量。4.3.1瓦斯流量计算根据煤矿瓦斯泵站瓦斯现有抽采浓度和抽采量,确定瓦斯输送量。 V(1)式中:V在工作状态下的瓦斯输送体积流量(m3/h);V煤矿瓦斯抽采体积流量(m3/h);K0调整系数,一般取值0.81.2。 说明:当抽放瓦斯浓度、流量变大时,K0取较大值;反之K0取较小值。4.3.2瓦斯输送管道直径根据瓦斯输送量计算瓦斯输送管道直径,以管道内瓦斯流速不超过15m/s为计算依据。按体积流量计算管径: d

8、=18.8(2)式中:d管道内径(mm); 在工作状态下的体积流量(m3/h);在工作状态下的流速(m/s)。工作状态下的体积流量可由标准状态(0,绝对压力101.325kPa)下的体积流量换算而得: V(3)式中:标准状态下瓦斯体积流量(m3/h);瓦斯工作温度();瓦斯绝对工作压力(MPa)。4.3.3 管道上细水雾发生器安装数量计算 细水雾发生器安装数量由瓦斯电站与抽放站之间的距离决定。 (4)式中:细水雾发生器个数; 输送装置水雾覆盖段长度。4.3.4成雾水量计算成雾水量由瓦斯输送流量和输送距离决定,一般要求在瓦斯输送管道内单位容积水量为:12 L/m3min18L/m3min。a)水

9、雾发生器设计流量: (5)式中:水雾发生器设计流量(L/min);水雾喷头的数量;水雾喷头的流量(L/min)。b)水循环装置水池储水量: W2n0Qj(6)式中:W水池储水量(L);n0水雾发生器数量。5 组件要求5.1煤矿瓦斯输送管道阻火器应符合AQ1074-2009(煤矿瓦斯输送管道干式阻火器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5.2泄压溢流阀装置宜采用湿式泄压溢流阀且放散压力可调。5.3水雾发生器5.3.1喷嘴应为防腐、防锈、耐磨材质或进行防腐、防锈、耐磨处理。5.3.2 当水压在0.8MPa1.2MPa时,细水雾雾滴直径应小于400m且雾滴体积和占总水雾雾滴体积的50%以上。5.3.3出厂前细水雾

10、发生器应进行水压密封试验,试水压力为设计工作水压的1.5倍,历时5min,目测无渗漏现象。5.3.4出厂前水雾发生器应进行水雾阻火试验和抑爆试验: a)阻火试验:试验条件参照AQ10742009(煤矿瓦斯输送管道干式阻火器通用技术条件)中7.5的要求。试验管线内充满甲烷浓度为9%11的瓦斯模拟气体,在距离水雾发生器20m处连续引爆3次均能阻火;b)抑爆试验:试验管线内充满甲烷浓度为9%11的瓦斯模拟气体,在水雾区内用10000J点火能量的电雷管引爆,连续3次均不能点燃。两项试验均合格才能出厂,出厂时应附产品合格证。5.4脱水器5.4.1 脱水器内应无机械运行零部件和电气部件。5.4.2 脱水器

11、应设置防爆泄压阀。5.4.3 一台瓦斯发电机组应配一台脱水器。5.4.4 脱水器应能去除瓦斯中的游离水。5.5水泵及水池5.5.1水泵应满足装置流量和压力要求,额定压力下其流量不小于所有水雾发生器总设计流量的1.2倍;5.5.2水池位置选择应有利于收集循环回水。水池应有液位指示、声光报警装置及自动补水措施和防尘措施。6 控制 控制系统除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外,还应具有下列功能:a) 输送装置应设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两种控制方式;b) 实时显示系统运行状态,并可再现历史运行状态;c) 监控瓦斯压力、瓦斯温度、瓦斯流量、瓦斯浓度、水池水位、水雾发生器水压、成雾水泵流量、湿式阻火泄爆装置内的水位及

12、泄压溢流阀工作状态等参数。输送装置参数超限声光报警并输出控制信号,自动执行相应操作;d) 能控制输送装置管道控制阀门的开启与关闭;e) 主水泵出现故障时,备用水泵能自动投入正常运行。7 输送装置施工、验收7.1一般规定7.1.1输送装置施工现场应有健全的质量管理系统和工程质量检测制度,实现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7.1.2输送装置应按照正常程序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修改设计应报原审批机构审核通过。7.1.3输送装置的施工应编制施工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7.1.4输送装置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a)组件及材料齐全,其品种、规格、型号及质量符合工程设计要求;b)装置及其主要组件的使用

13、维护说明书齐全。7.1.5输送装置的施工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工程安装资质。7.2施工7.2.1瓦斯输送管道连接的全过程中应设置膨胀节。7.2.2输送管道施工时遇沟壑、山坡、道路时可架空。7.2.3湿式阻火泄爆装置底座安装基础水平度不超过1:0.005。7.2.4在输送装置的施工安装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隐蔽区域内的施工必须做好隐蔽工程中间验收记录。7.3调试7.3.1输送装置的调试负责人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参加调试的人员应职责明确。7.3.2 输水装置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水压密封试验,试验压力应为装置设计压力的1.5倍,历时10min,管道各连接处应无滴漏。7.3.3 输气装置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气

14、压密封试验,试验压力应为输气压力的1.5倍,历时10min,管道各连接处应无漏气。7.3.4 输水和输气管道试水、试气试验合格后,应进行装置水循环试验,检查装置回水情况。7.3.5 上述试验完成后,应进行空气吹扫,并采用白布检查,直至无铁锈、灰尘、水渍及其它杂物出现。7.3.6 检查成雾系统,合格后,再将瓦斯由瓦斯泵站排放口切换到输送装置内,由输送装置的末端安全排空。7.3.7调试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a) 输送装置的水、瓦斯流量和压力均应符合设计要求;b) 输送装置各密封处无渗漏、各组件工作正常;c) 声光报警和自动关断动作正确;d) 装置组件无机械损伤。7.4工程质量验收7.4.1质量验收均

15、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7.4.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由施工单位按附录A填写,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进行验收,质量验收应全部合格。7.4.3输送装置工程质量综合验收应在分项质量验收通过的基础上,对工程的重要部分进行抽样检验。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进行验收,按附录B填写验收结论。7.4.4质量验收的内容输送装置的检验和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a) 水池的设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b) 组件的设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c) 监控系统的安装是否正确;d) 管道的选材、连接及敷设是否满足功能要求;e) 管道冲洗及测试;f) 管道的水压密封试验及气密性试验;g) 水雾发生器的数量、规格及安装位置是否符合

16、设计要求;h)各种动作方式的测试。7.4.5工程质量验收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a)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和工程质量综合验收表;b) 竣工图和设计变更文字记录;c) 输送装置及其主要组件的使用维护说明书;d) 调试报告。8 运行技术管理8.1启动发电机组之前应先启动输送装置,待输送装置稳定运行15分钟后再启动发电机组。当瓦斯电站需停机时,应先关闭发电机组后关闭输送装置。8.2应监控成雾水量和压力,水压应在调试初始压力的0.05MPa范围内,流量应不小于调试初始的80%,否则应检查各水雾发生器的流量,如发现水雾发生器堵塞时,应检查清理、维修水雾喷头。8.3每周从水泵水池中取水检查水质一次,水质应满足4

17、.2.1的要求,否则应处理或更换水池中的水。8.4水池缺水或主水泵和备用水泵同时出现故障导致系统缺水时应及时补水,否则应立即停机处理。附录A(规范性附录)煤矿低浓度瓦斯与细水雾混合安全输送装置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工程名称专业工长分项工程名称施工班、组长施工单位验收部位施工依据标准名称材料/数量/主控项目标准章、节、条、款号质量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监理单位验收一般项目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监理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附录B(规范性附录) 煤矿低浓度瓦斯与细水雾混合安全输送装置工程质量综合验收表工程名称工程地点施工单位开/竣工日期 /项目经理/证号专业技术负责人/证号序号项目验收内容验收结论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共_分项,经查_分项;符合标准及设计要求_分项。质量管理资料检查共_项,经核查符合要求_项。功能抽查结果共抽查_项,经核查符合要求_项;经返工处理符合要求_项。观感质量验收共抽查_项,符合要求_项;不符合要求_项。综合验收结论参加验收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公章)单位(项目)负责人:年 月 日(公章)单位(项目)负责人:年 月 日(公章)监理工程师:年 月 日(公章)单位(项目)负责人:年 月 日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