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9教程_第8章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39319844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4.5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ArcGIS9教程_第8章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ArcGIS9教程_第8章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ArcGIS9教程_第8章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ArcGIS9教程_第8章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rcGIS9教程_第8章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缺省情况下分析结果将自动保存在操作系统的默认路径下,如c:.temp。当然,通过栅格空间分析模块中的Option选项的设置,可以指定新的所有分析结果的默认存放位置。1单击SpatialAnalyst菜单下的Option命令,打开Option对话框。2.在弹出的Option对话框中选择General标签(图8.1);在Working栏中指定存放路径;点击确定按钮。OptionsGener:=lLExtentCellSizeWorkingArL:=Llysismask:34AiL:ilysisCciordinate:SystEm*ArL:=LLysisoutputwillbesavedinthm

2、E:=urie匚oordinatesystemasthminput(orfirstrasterinputithere:=LremultiplmArL:dlyEieoiitpiitwillbesavedinthmsamecoordinasystEm:=lethmdntsL8.1.2栅格大小IDisplayw:=LtTLingmessageirasterinputshavetobeprojecteddiiringan:=Llysis軀消第八章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栅格数据结构简单、直观,非常利于计算机操作和处理,是GIS常用的空间基础数据格式。基于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是GIS空间分析的基础,也是ArcG

3、IS的空间分析模块的核心内容。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主要包括:距离制图、密度制图、表面生成与分析、单元统计、领域统计、分类区统计、重分类、栅格计算等功能。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模块(SpatialAnalyst)提供有效工具集,方便执行各种栅格数据空间分析操作,解决空间问题。本章将对ArcGIS中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的各模块从原理上和实现上作详细的说明,并附以具体实例,引导读者更好的应用。8.1 设置分析环境基于ArcGIS进行空间分析首先要设置分析环境。分析环境的设置会一定程度地影响空间分析结果。它主要包括工作目录的选择、栅格单元大小的设定、分析区域的选定、坐标基准的配准模式、分析过程文件的管

4、理等。本节将逐一对各分析环境的设置作详细说明。8.1.1工作路径此处栅格大指分析过程中系统默认的栅格数据的栅格单元人小(CellSize丿,也有人把它称为分析解析度。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就是在每一个栅格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单元过大则分析结果精确度降低,如果单元过小则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而且计算速度降低。所以需要选择合适的单元大小。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设置:1. 单击SpatialAnalyst菜单下的Option命令,打开Option对话框。2. 在弹出的Options对话框中选择CellSize标签(图8.2);3. 在Analysiscell栏的下拉菜单中可选择如下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来进行分析

5、;(1)MaximumofInputs:输入栅格的最大单元值;(2)MinimumofInputs:输入栅格的最小单元值;(3)AsSpecifiedBelow:自己设定合适的单元大小。可以手动输入栅格大小值,也可以选择已有的栅格数据层,或点击右边文件打开图标,选择合适(4)Numberofrows和Numberofcolumns栏中4. 点击确定按钮。8.1.3 分析区域1利用坐标设置分析区域在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中,当对几个输入栅格进行函数计算时,缺省情况下其计算范围是在几个输入栅格的重叠位置上进行的,即是在输入栅格的交集上进行的,则它的计算结果也是这个范围。但是为了满足工作需要,可以定义一

6、个用户需要的计算范围。定义方法为:(1)单击SpatialAnalyst菜单下的Option命令,打开Option对话框。(2)在弹出的Options对话框中选择Extent标签,如图8.3;(3)在Analysisextent栏的下拉菜单中可选择如下四种方式中的一种来进行分析;1)SameasDisplay:在地图的可视区域上进行分析;2)IntersectionofInputs(默认值):在输入栅格的交集上进行分析;3)UnionofInputs:在图层的并集上进行分析;4)AsSpecifiedBelow:自己设定合适的分析范围。可以手动输入Top,Bottom,Left,Right栏的

7、具体坐标值,来控制分析范围。也可以选择已有的栅格数据层,或点击右边文件打开图标,选择合适的栅格文件,用它们的坐标范围作为当前分析范围。(4) 点击确定按钮。2利用掩码设置分析区域此外,在进行空间分析的过程中,如果分析只是在所选择的单元集或局部区域进行,并不需要在整个单元集上进行,这时就需要设置分析掩码。掩码顾名思义就是用来遮掩的码。分析掩码标识了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分析单元即分析范围。此过程中,首先要预设分析掩码,并对不需要进行分析的单元赋空值,然后进行分析。分析掩码的创建参照重分类(8.5重分类)。分析掩码的设定过程为:(1) 单击SpatialAnalyst菜单下的Option命令,打开

8、Option对话框。在弹出的Options对话框中选择General标签,如图8.4;(2) 在Analysismas中选择已创建的掩码;(3) 点击确定按钮。在后继分析中,所有的分析只在掩码范围内进行。8.1.4 坐标系统在ArcGIS的空间分析中,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设定分析结果的坐标系统配准方式,具体过程为:1. 单击SpatialAnalyst菜单下的Option命令,打开Option对话框。在弹出的Options对话框中选择General标签,如图8.5;2. 在AnalysisCoordinateSystem栏中选择你所需要的坐标系统;(1) 分析结果将以输入栅格的坐标系统来存储(如果

9、存在多个输入栅格,则将以第一个输入栅格坐标系统存储);(2) 分析结果将以“Active”数据的坐标系统来存储。3. 点击确定按钮。38.1.5 过程文件管理在ArcGIS空间分析过程中,除了少数需要明确指出输出文件名称的分析功能模块外,大多数分析的过程文件和结果文件都是临时性的。如果需要保存,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将临时性结果转化为永久性结果。1.在函数对话框中输入结果全名在输出计算结果时,在文件输出对话框(Outputraster)输入结果文件全名,计算结果将被永久性保存。如图8.6。2.通过目录表永久保存计算结果激活需要永久保存的数据层,点击鼠标右键,选择MakePermanent命令(图8.

10、7),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目录路径并为结果指定名称。3.通过保存地图文档永久保存计算结果在文件(File)菜单中选择保存(Save)或另存为(SaveAs)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指定存放路径和文件名称,并在保存类型下拉箭头中选择ArcMapDocuments(*.mxd)。地图文档保存的仅仅是当前地图文档中所有数据层的索引信息,包括文件的名称、存放路径、符号化等,并不存放数据层的具体数据,在以后应用中,如果数据层的存放路径发生改变,地图文档就无法自动完成数据的链接和读入。?XHighVue-图8.7Low:-fe?LayerAss1gnto:M:=cimijjTidist:=ulce:12i:

11、hi:idiEAllocation4-U1E24313E4F1口口DEMOutputOutput=!OpenAttributeTableJoins:=ltli1RelaVisiLieScaleR:=LTLgiIlataSaveAsLayerFile.奎ICopyRemove:盘ZoomToLayerZoomToRastErResolutionM:ikeFerm:iTLfirLt.Froper.8.2距离制图DiEplayjjoxIS电电cti皿|*IHI|O斗距离制图(Distance)即根据每一栅格相距其最邻近要素(也称为“源”的距离来进行分析制图,从而反映出每一栅格与其最邻近源的相互关系。

12、通过距离制图可以获得很多相关信息,指导人们进行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利用。例如,飞机失事紧急救援时从指定地区到最近医院的距离;消防、照明等市政设施的布设及其服务区域的分析等。此外,也可以根据某些成本因素找到A地到B地的最短路径或成本最低路径。本节就ArcGIS中距离制图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进行详细阐述。8.2.1距离制图基础距离在空间分析中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它不再只是单一的代表两点间的直线长度,而是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在此,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函数距离。函数距离是描述两点间距离的一种函数关系,如以时间、摩擦、消耗等为函数,将这些用于距离测量的函数集中起来,称为函数距离。ArcGIS中的距离制

13、图包括了四个部分(图8.8):直线距离函数(StraightLine)、分配函数(Allocation)、成本距离加权函数(CostWeighted)、最短路径函数(ShortestPath),可以很好实现常用的距离制图分析。在ArcGIS中,距离制图分析主要通过距离制图函数完成,在这里有些基本概念和约定首先需要说明。1. 源源即距离分析中的目标或目的地。如学校,商来参与计算的源一般为栅格数据,源所处的栅格赋源是矢量数据则需要先转成栅格数据。2. 距离制图函数(1) 直线距离函数直线距离函数用于量测每一栅格单元到最近源的直线距离。它表示的是每一栅格单元中心到最近源所在栅格单元中心的距离。(2)

14、 成本距离加权函数成本距离加权函数用其它函数因子修正直线距离,这些函数因子即为单元成本。通过成本距离加权功能可以计算出每个栅格到距离最近、成本最低源的最少累加成本。这里成本的意义非常广泛,它可以是金钱、时间或偏好。直线距离功能就是成本距离加权功能的一个特例,在直线距离功能中成本就是距离。成本距离加权依据每个格网点到最近源的成本,计算从每个格网点到其最近源的累加通行成本。成本距离加权考虑到了事物的复杂性,对于基于复杂地理特性的分析非常有用。例如不是所有道路都是平坦的,即使目的地就在山的另一边,其直线距离很近,但翻过高山要比走直路难得多,如将时间作为成本,翻山需要1小时,绕路需要30分钟,则此时翻

15、山的成本距离就要大于绕路的成本距离,因此人们会自觉选择绕路而不是翻山。除此之外,成本距离加权还对动物迁移研究、顾客旅游行为、道路、输送管线、输油管等等的最低耗费成本计算非常有帮助。(3) 距离方向函数距离方向函数表示了从每一单元出发,沿着最低累计成本路径到达最近源的路线方向。如图8.9为成本距离加权数据与方向数据的说明图,图a为成本距离加权数据,图b为与图a相对应的方向数据,图c为方向数据说明图。图b中3,4,5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方向数值。此过程中ArcGIS将方向分成了8个部分,分别用数字18表示,如图c。其中0表示成本距离权重中的每一个栅格单元,每一个栅格单元将被赋予一个方向值(18),这一

16、方向值表示了从此栅格到最近源的最小成本路径的方向。例如,当栅格值为1时,它的方向将指向正东方向;栅格值为4时,它的方向将指向西南方向。654.0789.5924.9327.0462.5789.5327.0654.0(a)678501432(c)图8.9成本距离加权数据与方向数据的说明图(4)成本成本即到达目标、目的地的花费,包括金钱、时间、人们的喜好等等。影响成本的因素可以只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如学校的选址,不仅要考虑位置的适宜性,还要考虑土地利用现状、交通是否便捷,等等。成本栅格数据记录了通过每一单元的通行成本。成本分配加权函数通过计算累加成本来找寻最近源。成本数据的获取一般是基于重分类功

17、能(参照8.5重分类)来实现的通行成本的计算。一般将通行成本按其大小分类,再对每一类别赋予一定的量值,成本高的量值小,成本低的量值大。成本数据是一个单独的数据,但有时会遇到需要考虑多个成本,如需要考虑时间和空间通达性两种成本,此时需要对各自分类好的时间和空间通达性两种成本,根据影响百分比对其数据集赋权重,让它们分别乘以各自百分比然后相加,就生成了成本栅格数据。8.2.2直线距离直线距离功能计算了每个栅格与最近源之间的欧氏距离,并按距离远近分级。利用直线距离功能可以实现空气污染影响度分析,寻找最近医院,计算据最近超市的距离等操作。操作过程如下为:1. 在SpatialAnalyst下拉菜单中选择

18、Distance,在弹出的下一级菜单中点击StraightLine,出现StraightLine对话框,如图8.10。2. 在Distanceto栏的下拉菜单中选择需要测算距离的图层;3. 在Maximumdistance栏中输入一个最大距离。则计算值在此距离范围内进行,此距离以外的地方被赋于空值,如未设定此项,则计算在整个图层范围内进行;4. Outputcellsize:指定输出结果的栅格大小;5. Createdirection:可选项,如选择则生成相应的直线分配数据,如图8.11;6Createallocation:可选项,如选择则生成相应的直线方向数据,如图8.127. Output

19、raster:输出结果文件名;8. 点击OK按钮。则生成每一位置到其最近源的直线距离图,如图8.13。Llutputcellsize:diFEcticmValueSdllttIjo51llj5166766700t33_y33333636-66o1一o7_u63o13.811口口口口口+*图8.12直线分配数据+Ou图風鸦st直线距离函数对话框皿呵Flat(-1JNorth(0-22East(6T.5-iSoutk(157.7#分配功能依据最近距离来计算每个格网点归属于哪个源,也就是将所有栅格单元分配给离其最近的源,输出格网的值被赋予了其归属源的值。分配功能可以完成超市服务区域划分,寻找最邻近学

20、校,找出医疗设备配备不足的地区等分析。操作过程如下:1. 在SpatialAnalyst下拉菜单中选择Distance,在弹出的下一级菜单中点击Allocation,出现Allocation对话框,(图8.14);2. 在Assignto栏的下拉菜单中选择需要分配单元的源图层;3在Maximumdistance栏中输入一个最大距离。则计算值在此距离范围内进行,此距离以外的地方被赋予空值,如未设定此项,则计算在整个图层范围内进行4. 指定输出结果的栅格大小;5. 为输出结果指定目录及名称;6. 点击OK按钮,则生成分配数据。8.2.4成本距离加权通过成本距离加权功能可以计算出每个栅格到距离最近、

21、成本最低源的最少累加成本。在成本距离加权功能的实现中还可同时生成另外两个相关输出:基于成本的方向数据和分配数据。成本数据只是表示了每一个单元到它最近源的最小累积成本,而方向数据则表示了从每一单元出发,沿着最低累计成本路径到达最近源的路线方向。分配数据通过对整个区域的划分表示了每个栅格所属的最近源。在此以到达银行的最低成本为例来说明如何实现成本距离加权功能。其中成本数据为重分类的土地利用图。土地利用图依据重分类功能被分为九个等级,分别赋以权重19。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将通达性高的土地类型,如平地赋权重1,通达性低的林地赋权重6,沼泽地赋权重9等。利用此成本数据来生成参考了通达成本在内的成本距

22、离加权图。成本距离加权功能的实现过程如下:3破CreadirecITemporaryCrea:=Llloc:itioiv对话框ary1. 在SpatialAnalyst下拉菜单中选择Distance,在弹出的下一级菜单中点击CostWeighted,出现CostWeighted对话框,如图8.15。2. 在Distanceto栏的下拉菜单中选择作为源的银行图层。3. 在Costraster栏的下拉菜单中选择重分类的土地利用图作为成本;4. 在Maximumdistance栏中输入一个最大距离。则计算值在此距离范围内进行,此距离以外的地方被赋予空值,如未设定此项,则计算在C:tlcel整个图层范

23、围内进行;厂5. Createdirection:可选项,如选择则生成相应的直线分配数据,如图8166. Createallocation:可选项,如选择则生成相应的直线方向数据,如图8.17;7. Outputraster:输出结果文件名;8. 点击OK按钮。则生成最低成本数据。如图8.18。下一组图中,图8.16是方向数据,它表示了从每一单元出发,沿着最低累计成本路径到达最近银行的路线方向。图8.17是分配数据,它将每个栅格分配到离它最近的银行。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成本距离加权函数不只考虑到距离的影响,而且考虑到某种成本的影响,所以基于成本距离加权函数的分配数据没有基于直线距离函数的分配数

24、据分配边界光滑。图8.18则表示了每一栅格到其最近银行的累积成本。向数据图8.17区域分配数据9#8.2.5最短路径曹图8.18成本累计数据costweight o-426 426-85g 852-1,2781/S78-t7041.,7042,1.312,L31-2,557|2;557-2,983哲呼广410最短路径功能是来计算并显示从目标点到源的最短路径或最小成本路径。例如利用这一函数可以找到基于可通达性考虑得到最好的路线,或找出从居民地到达超市的最优路径。最短路径的计算过程中,出发地可以是点要素,也可以是区域要素。所以,存在三种最短路径计算方法:1. 寻找每个区域中每个栅格单元的最适路径(

25、ForeachCell);2. 寻找每个区域的一条最近成本路径(ForEachZone);3. 在所有的区域中寻找一条成本最低路径(ForEachZoneBestSingle)。以从三个不同的区域到达银行的最短路径为例来说明最短路径的实现过程。最短路径的找寻,首先需要获取成本数据,其次执行成本加权距离函数,获取成本方向数据(图8.16)和成本累计数据(图8.18),最后通过执行最短路径功能获取最短或最优路径。前两步请参阅上节内容(成本距离加权),最短路径功能的实现过程如下:1. 在SpatialAnalyst下拉菜单中选择Distance,在弹出的下一级菜单中点击ShortestPath,出现

26、ShortestPath对话框,如图8.19。2. Pathto:目标点数据层名;3. Costdistanceraster:成本距离加权数据层名;4. Costdirectionraster:成本方向数据层名;5. 在Pathtype菜单中选择所需项,这里选择ForEachZone;6. Outputfeature:输出结果文件名;7. 点击OK按钮。图8.20即为生成的最短路径图,它的底图是成本距离加权图,三块深色区域为出发地,点状要素为银行,银行和区域之间的连线即为所求的从此区域到银行的最短路径。密度制图主要根据输入的已知点要素的数值及其分布,来计算整个区域的数据分布状况,从而产生一个连

27、续的表面。它主要是基于点数据生成的,以每个待计算格网点为中心,进行环形区域的搜寻,进而来计算每个格网点的密度值。利用密度制图可以通过密度表面显示点的聚集情形,例如可以制作人口密度图反映城市人口聚集情况,或根据污染源数据来分析城市污染的分布情况。密度制图从本质上讲,是一个通过离散采样点进行表面内插的过程,根据内插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核函数密度制图(Kernal)和简单密度制图(Simple)。1. 核函数密度制图:在核函数密度制图中,落入搜索区内的点具有不同的权重,靠近格网搜寻区域中心的点或线会被赋以较大的权重,随着其与格网中心距离的加大权重降低。它的计算结果分布较平滑;2. 简单密度制图:在简

28、单密度制图中,落在搜寻区域内的点或线有同样的权重,先对其进行求和,然后用其合计总数除以搜索区域的大小,从而得到每个点的密度值。密度图的制作的具体过程如下(图8.21):Spati:=lLArL:=LlystTIiensity.Layer:|sityiputdata:jpiilatitmfield:CelliciE.NeighbufhcindStatistics.marchradius:ZijrL:l乱:出毗i.reautlitsRecl:EEify.JLtpLLtcellsize:RasterCalculatef?|x1)2)3)4)5)ltputraster:在SpatialAnalyst下

29、拉菜单中选择DensOKC:arLcel在Inputdata.的下拉菜单中选择用在Populationfield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要加入的字段;选择密度计算类型,Kernel或Simple,在此分别用两种方法计算密度;Searchradius:密度计算的搜索半径;来进行分析的点要11(6) Areaunits:密度值的度量单位;(7) Outputcellsize:输出栅格密度图的栅格大小;(8) Outputraster:输出栅格密度图的图名;(9) 点击OK按钮,完成密度图制作。图8.22和图8.23分别是按上述方法制作的某地区人口密度图。图&22Simple方法密度图derLsitym腔瘗

30、S22口因西摩-57;0455T,046-85,567199?657-22841788.4表面分析表面分析主要通过生成新数据集,诸如等值线、坡度、坡向、山体阴影等派生数据,获得更多的反映原始数据集中所暗含的空间特征、空间格局等信息。在ArcGIS中,表面分析的主要功能有:查询表面值、从表面获取坡度和坡向信息、创建等值线、分析表面的可视性、从表面计算山体的阴影、确定坡面线的高度、寻找最陡路径、计算面积和体积、数据重分类、将表面转化为矢量数据等。在本节中主要介绍ArcGIS表面分析中的栅格插值,基于DEM的等值线绘制,坡度、坡向等基本地形因子的提取,以及山体阴影的提取这些常用的基本分析功能,表面分

31、析的三维表达等复杂分析功能请参阅第9章(三维分析)。8.4.1栅格插值一般情况下采集到的数据都是以离散点的形式存在的,只有在这些采样点上才有较为准确的数值,而其它未采样点上都没有数值。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却很可能需要用到某些未采样点的值,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已采样点的数值来推算未采样点值。这样的一个过程也就是栅格插值过程。插值结果将生成一个连续的表面,在这个连续表面上可以得到每一点的值。栅格插值包括简单栅格表面的生成和栅格数据重采样。通过栅格插值运算生成栅格表面是栅格空间分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操作都将基于离散点插值生成的表面来进行。用来插值的离散点可以是多种数据,例如,空气污染指数,土壤有机质

32、含量,或离散高程点。在ArcGIS9栅格分析模块中,通过栅格插值运算生成表面主要有三种实现方式:反距离权重插值,样条函数插值和克里格插值如图8.24所示。NeighborhuudSt:atiti匚e.ZorL:ilic.Reclazsify.Rast己图Calculitor.的实现过程。1.反距离权重插值(IDW)QpticmE.F面以一组土壤元素PH值的插值来逐一说明在SpatialAnalyst中三种表面生成插值(1)在SpatialAnalyst下拉菜单中选择InterpolatetoRaster,在弹出的下一级菜单中点击InverseDistanceWeighted命令,弹出IDW对话

33、框,如图8.25。(2)在Inputpoints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被用来进行插值的离散点数据;(3)在Zvaluefield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要加入的字段;(4)在Power栏中填入进行插值计算的幕值;幕值就是距离的指数。如幕指数为2时则进行反向距离平方插值。幂指数是一个正实数,其缺省值为2。(5)在Searchradiustype栏中选择一种搜索半径设置类型;1)Variable:当选择此项时,搜索半径由下面两个量来控制,Numberofpoints和Maximumdistance首先在Numberofpoints中输入搜索的最近点的个数(缺省值为12),然后在Maximumdistance中输

34、入一个控制距离。如果最近点的个数超出控制距离,则将会以控制距离为限制来选取较少的点;2)Fixed:当选择此项时,搜索半径由下面两个量来控制,Distance和Minimumnumberofpoints。首先在Distance中输入搜索半径距离(缺省值是输出栅格大小的五倍)然后在Minimumnumberofpoints中输入控制插值点个数的最小整数值。如果搜索半径距离内的点个数小于插值点个数的最小整数值,则搜索半径自动增大。(6)Usebarrierspolyline为可选项,输入一个中断线文件。barriers是在插值中,如有某些J插值时考虑到这样的因素,所设置的选项。它是Z值。悬崖,峭壁

35、,堤岸或某些障碍都是典型的得计算只在线的两侧各自进行。而落在线上的点(7)(8)(9)O26.6._y2636.匸&61347035.6.6.6.6.rrrr7rl.口口口口口Outputcellsize:指定输出结果的栅格大小;Outputraster:为输出结果指定目录及名称;点击OK按钮。生成结果如图8.26所示。2. 样条函数插样条函数插值采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Regularized和Tension。如选择Regularized,它将生成一个平滑、渐变的表面,得出的插值结果很可能会超出样本点的取值范围。如选择Tension,它会根据要生成的现象的特征生成一个比较坚硬的表面,得出结果的

36、插值更接近限制在样本点的取值范围内。p=t同时,计算过程中,除了需要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还需要在每种方法中设定一个合适的权重(weight)。选择Regularized时,他决定了表面最小曲率三次导的权重。权重越冋表面越光滑。可能用到的典型值有:0、0.001、0.01、1和5。选择Tension时,他决定了Tension的权重。权重越高,表面越粗糙。可能用到的典型值有:0、1、5和10。样条函数插值过程如下:(1) 在SpatialAnalyst下拉菜单中选择InterpolatetoRaster,在弹出的下一级菜单中点击Spline,出现Spline对话框,如图8.27,以下所有设置如图中

37、所示。(2) 在Inputpoints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被用来进行插值的离散点数据;在Zvaluefield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要加入的字段;(3) 在Splinetype中填入样条函数插值的类型;(4) 在Weight栏中填入一个影响插值的特征参数;(5) 在Numberofpoints栏中输入每一个区域12。Inputp0inZv:dluefield:SplinetypaWeight:Nujriberofpointm:Outputcellsize:Diitpiitras18.:6) 指定输出结果的栅格大小;7) 为输出结果指定目录及名称;3.克里格插值图8.28Spline插值结果”spline

38、 5.3-5.8口5.9-6.0 6.1-6.3.J6.4-6.506.6-6.97.0-7.3H7.4-7.8T.9-8.4(8)点击OK按钮。插值结果如图8.28。(1) 在SpatialAnalyst下拉菜单中选择InterpolatetoRaster,在弹出的下一级菜单中点击Kriging,出现Kriging对话框,如图8.29,以下所有设置如图中所示。(2) 在Inputpoints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被用来进行插值的离散点数据;(3) 在Zvaluefield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要加入的字段;(4) 选择你所需要的克里格方法;(5) 在Semivariogrammodel的下拉菜单中选择你

39、所需要使用的模型;(6) 点击AdvancedParameters按钮,如果知道可以指定这些参数,另外空间分析模块也将为你估算这些参数;(7) 在Searchradiustype栏中选择一种搜索半径设置类型;(设置方法同IDW)15o图8.30Kriging插值结果ri.eing为输出结果指定目录及名称;点击OK按钮。结果如图8.30。指定输出结果的栅格大小;可选项,是否需要生成预测的6O庄76.26.56.6庄6庄26.3庄3庄46.56.1X6.1X6.iluiTiberstpom05口口口口(8)(9)标准误差(10)(11)M:=imuiTidist:=ltlch:4.数据重采样栅格插

40、值除了包括简单栅格表面的生成还应包括栅格数据重采样。重采样是栅格数据空间分析中处理栅格分辨率匹配问题的常用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空间分析时,用来分析的数据资料由于来源不同,经常会出现栅格不同大小问题,这时为了便于分析,就需要将不同的栅格大小转化为同样栅格大小,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栅格数据的重采样过程。栅格数据的重采样主要基于三种方法:最邻近采样(NEAREST,双线性采样(BILINEAR)和三次卷积采样(CUBIC)。(1)最邻近采样:此重采样法用输入栅格数据中最邻近栅格值作为输出值。因此,在重采样后的输出栅格中的每个栅格值,都是输入栅格数据中真实存在而未加任何改变的值。这种方法简单易用,计算量小

41、,重采样的速度最快。(2)双线性采样:此重采样法取待采样点(x,y)点周围四个邻点,在y方向(或x方向)内插两次,再在x方向(或y方向)内插一次,得到(x,y)点的栅格值。(3)三次卷积采样:这是进一步提高内插精度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增加邻点来获得最佳插值函数。取待计算点周围相邻的16个点,与双线性采样类似,可先在某一方向上内插,如先在x方向上,每四个值依次内插四次,再根据四次的计算结果在y方向上内17插,最终得到内插结果。在ArcGIS中重采样功能是在ArcToolbox下来实现的。在ArcToolbox中,Data选择Resample命令(图8.31)。Inputraster|DEM

42、3OutputrasterE:XcHP8ll.ReE:iiTipl_riEMlManagementTools下的Raster子菜单中,参数说明:(1) Inputraster:选择输入栅格数据;(2) Outputraster:设置输出栅格数据路径及名称;(3) Outputcellsize:设置输出栅格单元大小;(4) Resamplingtechnique:选择重采样方法。1) NEAREST:最邻近距离法;2) BILINEAR:双线性内插法;3) CUBIC:立方体法。8.4.2等值线绘制Outputcellsize(optional)Resamplingtechnique(optio

43、naI)HEAJiESTBIUHEAJLCl.rtslCOKC:=ltlcelJrLviruriJTierLtE.Show等值线是将表面上相邻的具有相同值的点连接起来的线,如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气温图上的等压线。等值线分布的疏密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表面值的变化情况。值的变化越小的地方,等值线就越疏,反之越密。因此,通过研究等值线的疏密情况,可以获得对表面值变化的大致情况。ArcGIS中等值线的绘制方法如下:1. 在SpatialAnalyst下拉菜单中选择Surfaceanalysis,在弹出的下一级菜单中点击Contour,出现Contour对话框,如图8.32,以下所有设置如图中所示。2. 在I

44、nputSurface的下拉菜单中选择用来生成等高线的表面;3. 在Contourinterval栏中设置等高线间距;4. 在Basecontour栏中指定等高线基准高程;5. 在Zfactor栏中设定高程变换系数;6. 在Outputfeatures栏中指定输出等高线的存放路径与文件名。7. 点击OK按钮。图8.33为某区域的等高线图,背景为该地区的地形光照晕渲图。8.4.3*(9rf域等咼图)昭八、2(背景#因子分析方法是GIS空间分析,尤其GIS数字地形分析常用的基本分析方法。不同的地形因子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地形特征性,实际应用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地形因子。从其所描述的空间区域范围,常用的

45、地形因子可以划分为微观地形因子与宏观地形因子两种基本类型(图8.34)。按昭提取地形因子差分计算的阶数,又可将地形因子分为一阶地形因子、二阶地形因子和咼阶地形因子(图8.35)。地形因子宏观地形因子地表切割深度高程变异系数地形起伏度地形粗糙度坡形因子微观地形因子图8.34依据空间区域范围的坡面因子分类体系其中,坡度、坡向、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在ArcGIS中可直接提取,其它因子的提取则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复合计算。后者的具体提取过程可以参阅相关资料,这里不作介绍。#图8.35基于提取算法的坡面因子分类体系地表切割深度高程变异系数地形起伏度地形粗糙度坡形因子坡长剖面曲率平面曲率坡向变率坡度变率坡向坡度

46、211. 坡度的提取地表面任一点的坡度(Slope)是指过该点的切平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图8.36)。坡度表示了地表面在该点的倾斜程度。实际应用中,坡度有两种表示方式方法:(1) 坡度(degreeofslope):既水平面与地形面之间夹角。(2) 坡度百分比(percentslope):既高程增量与水平增量之比的百分数。(3) ArcGIS中坡度的提取过程为:(4) 在SpatialAnalyst下拉菜单中选择Surfaceanalysis,在弹出的下一级菜单中点击Slope,出现Slope对话框,如图8.37,以下所有设置如图中所示。(5) 在InputSurface的下拉菜单中选择用来生

47、成坡度的表面;#(6) 选择一种坡度表示方法,在此分别用两种方法做了坡度。(7) 在Zfactor栏中设定高程变换系数;(8) 在Outputcellsize栏中设定栅格大小;(9) 在Outputraster栏中指定输出坡度的存放路径与文件名。(10) 点击OK按钮。坡度结果如图8.38所示,坡度百分比如图8.39所示:SlopeInputEUi-fact:deniT12OrLtputmeasizremmt:*Degi_ee1FercentEfactor:1OiLtpLLtcellsize:5Output图8e37坡度牛成对话框囲OKIC:=ltlch1#iJ-nIM-*4Aq结坡度坡向切向

48、分比图360。ArcGIS中坡向的提取过程为:(1)在SpatialAnalyst下拉菜单中选择Surfaceanalysis,在弹出的下一级菜单中点击Aspect,出现Aspect对话框,如图8.40,以下所有设置如图中所示。(2)在InputSurface的下拉菜单中选择用来生成坡向的表面;(3)在Outputcellsize栏中设定栅格大小;AspectInputsurface:Outputcellsize:Outputr:eter:C:=LrLcel图8.40坡向生成对话框奧(4)在Outputraste栏中指定输出坡向的存放路径与文件名。坡向结果如图8.41所示。aspectIZiF

49、lat(-1:) North-22.!NortheastQ East(67.5-1Southeast(1 -South*15T.Ei二Southwe21C We妣IT.5-1ttNNorthwestQ NorthC337.E3. 平面曲率、剖面曲率的提取地面曲率是对地形表面一点扭曲变化程度的定量化度量因子,地面曲率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上分量分别称为剖面曲率和平面曲率。剖面曲率是对地面坡度的沿最大坡降方向地面高程变化率的度量。平面曲率指在地形表面上,具体到任何一点,指用过该点的水平面沿水平方向切地形表面所得的曲线在该点的曲率值。平面曲率描述的是地表曲面沿水平方向的弯曲、变化情况,也就是该点所在的

50、地面等高线的弯曲程度。下面以一幅DEM图来说明平面曲率、剖面曲率的提取过程为:(1) 打开ArcGIS的Toolbox,在SpatialAnalystTools底下选择Surface,在Surface的下一级菜单中选择Curvature。打开Curvature对话框,如图8.42。(2) 在Inputraste的下拉菜单中选择用来计算曲率的栅格数据(3) 在Outputcurvatureraster栏中设定输出总曲率的存放路径与文件名;(4) 在Zfactor栏中设定高程变换系数;(5) 在Outputprofilecurveras栏中指定输出剖面曲率的存放路径与文件名。(6) 在Output

51、plancurveraster中指定输出平面曲率的存放路径与文件名。总曲率结果如图8.43,剖面曲率结果如图8.44,平面曲率结果如图8.45:,-IZfdctor(optioridl)120pi0utputprofilecurv已raster(optional)E:choresultprofilecurve图8.42平面曲率、剖面曲率提取对话框Outputplancurveraster(optiunal)OutputcurYdturerasterE:VclLSresultcurvatureInputrasterE:M:=LrLdidemCurvatureN(0)E(90)图8.47太阳高度角

52、示意图即西北方向。SpatialArL:=LLyEteLayer:r?8.4.4山体阴影山体阴影是根据假想的照明光源对高程栅格图的每个栅格单元计算照明值。山体阴影图不仅很好地表达了地形的立体形态,而且可以方便的提取地形遮蔽信息。计算过程中包括三个重要参数:太阳方位角、太阳高度角、表面灰度值。太阳方位角以正北方向为0度,按顺时针方向度量,如90度方向为正东方向(图8.46)。W(270)S(180)图8.46太阳方位角度量示意图由于人眼的视觉习惯,通常默认方位角为315度,太阳高度角为光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同样以度为单位(图8.47)。为符合人眼视觉习惯,通常默认为45度。ARCGIS中,默认

53、情况下,光照产生的灰度表面的值的范围为0255。山体阴影的实现过程如下:1. 计算表面阴影(1)在SpatialAnalyst下拉菜单中选择Surfaceanalysis,在弹出的下一级菜单中点击Hillshade,出现Hillshade对话框,如图8.48,以下所有设置如图中所示。#DiEt:anceContour.rface:CellStatimti匚弓.1NeighborhoodSt:ati弓ti匚mAspect.shadowsHi11shade.Reclassiy.Viewshed.RastmrC:=LLculatoF.图8.48计算表面阴影ellsize(2在nnpU下拉菜单中选择用

54、来计算阴影的表面在Azimuth栏中设置太阳方位角;(4_角;(5)在Zfactor栏中设定高程变换系数;IUEPu|KTernpor:dry;OKCancelj|5#(6) 在Outputcellsize栏中指定输出栅格单元大小;(7) 在Outputraster栏中指定输出表面阴影的存放路径与文件名。(8) 点击OK按钮。图8.49为某区域设定入射方位角为315度,高度角为45度所生成的表面阴影栅格图像。2. 阴影化通过阴影建模工具(在图8.48对话框中选中该复选框),当给定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时,可以快速提取被阴影遮蔽的栅格单元,它们会被赋值为0。再通过空间分析的重分类(Reclassif

55、y)方法生成二值图像,阴影区赋值为0,非阴影区赋值为1。图8.50即为阴影二值图。8.5.1 单元统计当进行多层面栅格数据叠合分析时,经常需要以栅格单元为单位来进行单元统计(CellStatistics)分析。ArcGIS的单元统计分析功能提供了十种单元统计方法,分别为:1. Minimum:找出各单元上出现最小的数值;2. Maximum:找出各单元上出现最大的数值;3. Range:统计各单元上出现数值的范围;4. Sum:计算各单元上出现数值的和;5. Mean:计算各单元上出现数值的平均数;6. StandardDeviation:计算各单元上出现数值的标准差;7. Variety:找

56、出各单元上不同数值的个数;258. Majority:统计各单元上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9. Minority:统计各单元上出现频率最低的数值;10. Median:计算各单元上出现数值的中值;如下图8.51中的一组表格所示,表格中每一格子代表一个栅格单元,最后一个表格是基于前两个表格进行单元统计的最小值统计得到的结果。即将前两个表格中相对应栅格数值进行比较,找出各单元上出现的最小数值。例如,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人口分析,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土地利用类型分析等。单元统计的操作过程如下,图8.52所示:1. SpatialAnalyst下拉菜单中选择CellStatistics;2. 在Layer列表

57、框中选择你要用来计算的图层,在列表框中选择一个图层,点击Add按钮将其加入Inputrasters列表框(也可用Browse按钮从磁盘中选择要使用的栅格数据);3. 在Overlaystatistic栏中选择你用来对输入图层进行计算的统计类型;4. 为输出结果指定目录及名称;5. 点击OK按钮。8.5.2 领域统计邻域统计的计算是以待计算栅格为中心,向其周围扩展一定范围,基于这些扩展栅格数据进行函数运算,从而得到此栅格的值。ArcGIS中的邻域统计提供了十种统计方法。分别如下:1. Minimum:找出在邻域的单元上出现最小的数值;2. Maximum:找在邻域的单元上出现最大的数值;3. R

58、ange:在邻域的单元上数值的范围;4. Sum:计算邻域的单元内出现数值的和;5. Mean:计算邻域的单元内出现数值的平均数;6. StandardDeviation:计算邻域的单元内出现数值的标准差;7. Variety:找出邻域的单元内不同数值的个数;8. Majority:统计邻域的单元内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9. Minority:统计邻域的单元内出现频率最低的数值;10. Median:计算邻域的单元内出现数值的中值;邻域统计计算过程中,对于邻域的设置有不同的设置方法,ArcGIS中提供了四种邻域分析窗口。分别如下(图8.53):1. Rectangle:即长方形。如选择长方形邻域

59、需要设置长方形的长和宽,缺省的邻域大小为3*3单元。Rectangle#29图8.33邻域分析窗口类型#2. Annulus:即环形。如选择环形邻域则要设置邻域的内半径和外半径。半径通过和x轴或y轴的垂线的长度来指定。落入环内即内外半径之间环的数值将参与邻域统计运算,内半径以内的部分不参与计算。3. Circle:即圆形。如选择圆形,则只需要输入一个圆的半径。4. Wedge:即楔形。如选择楔形则需要输入起始角度,终止角度和半径三项内容。起始角度和终止角度可以是0360的整形或浮点值。角度值从x轴的正方向零度开始然后逆时针逐渐增加直至走过一个满圆又回到零度。如下图8.54中的两个表格所示,第一

60、个表格为原始数据图,以带下划线的栅格为待计算栅格,即以8为中心向外扩展3*3栅格,计算函数为求均值,结果如第二个表格所示。求均值247247589559163163图8.54邻域统计分析图利用邻域统计可以进行边缘模糊等多种操作,如下图8.55所示,原图为一海岸线,经过邻域统计的均值运算可以进行海岸线光滑。邻域1在SpatialAnalyst的下拉菜单中选择NeighborhoodStatistics;2在Inputdata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要用来进行邻域分析的图层3. 在Field栏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进行邻域分析的字段;4在statistictype栏中选择你要运用的统计类型,各种类型如下:5. 在Neighborhood的下拉菜单中选择你要运用的邻域类型;6. 在Units后的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