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高强钢筋设计规定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139300343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3.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铁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高强钢筋设计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铁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高强钢筋设计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铁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高强钢筋设计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铁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高强钢筋设计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高强钢筋设计规定(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铁路混凝土结构高强钢筋设计规定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统一 HRB400、HRB500高强钢筋应用技 术要求,充分发挥其技术经济性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铁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三条 铁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除按本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及铁 路行业相关标准的规定。第二章材料要求和基本设计参数第四条 铁路工程采用的HRB400、HRB500钢筋不得经过高压穿水处理,其 碳当量Ceq (熔炼分析)分别不大于05%、052%。第五条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抗拉和抗压强度设计参数应按表1采用。表1钢筋强度设计参数(MPa)钢筋类型抗拉强度 标准值fsk容许应力法极限状态法

2、抗拉计算强度fs抗压计算强度f s抗拉强度设计值f抗压强度设计值HPB300300300300J270 (240)J270 (240)HRB400400400400360 (320)360 (320)HRB500500500500435 (400)410 (400)注:括号内数值适用于桥涵专业。第六条 钢筋容许应力应按表2采用表2钢筋容许应力(MPa)钢筋类型主力主力+附加力检算架桥机架梁HPB300160210230HRB400210270297HRB500260320370第七条 混凝土结构的最小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 按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3

3、、 铁路桥涵极限状态法设计暂行规范Q/CR 9300设计的混凝土受弯构件的 截面最小配筋率(仅计受拉区钢筋)不应低于表3所列数值,受压构件的截 面最小配筋率不应低于表4所列数值。表 3 受弯构件的截面最小配筋百分率(% )钢筋种类混凝土强度等级C25C45C50C60HPB3000.200.25HRB4000.150.20HRB5000.140.18表 4 受压构件的截面最小配筋百分率(% )受力类型最小配筋百分率全部纵向钢筋HPB3000.55HRB4000.50HRB5000.45一侧纵向钢筋0.20注:1 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2 当钢筋沿构

4、件截面周边布置时,“ 一侧纵向钢筋 ” 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2.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设计的混凝土构件,其截面最 小配筋率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要求。第八条 钢筋弹性模量E应按表5采用。S表 5 钢筋弹性模量( MPa)钢筋类型弹性模量HPB3002.1X105HRB4002.0X105HRB5002.0X105第三章疲劳强度第九条HRB400、HRB500钢筋母材及其连接接头的基本应力幅按表6采用。表6钢筋母材及连接接头基本应力幅(MPa)类型母材145闪光对焊130滚轧直螺纹连接98电弧焊60第十条HRB400、HRB500钢筋母材及

5、其连接接头疲劳强度设计值(应力幅)应按下式计算。1)式中:应力比影响系数,母材、闪光对焊按表 7 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电弧焊取 1.0;钢筋直径影响系数,按表 8 采用;钢筋强度等级系数,按表 9 采用;疲劳损伤系数,按表 10 采用。表7 Y应力比影响系数应力比P00.10.20.30.40.50.60.70.80.9Yi1.0000.9260.8910.8510.7830.7030.6060.4860.3430.177表8 Y 2钢筋直径影响系数类型直径dV20mm直径d20母材11闪光对焊10.72滚轧直螺纹0.551电弧焊11表9 Y 3钢筋强度等级系数类型HRB400HRB500母

6、材1.01.04闪光对焊1.01.1滚轧直螺纹1.01.2电弧焊1.01.0表10 Y4疲劳损伤系数类型应力循环次数(万次)2005001000母材1.00.850.75闪光对焊1.00.850.75滚轧直螺纹1.00.850.75电弧焊1.00.750.65第四章 计算裂缝宽度第十一条 按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3、铁路桥涵极限状态法设计暂行规范Q/CR 9300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矩 形、T形及工字形截面受弯及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裂缝宽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g8 + 0.4d二 K K r s (80 +)1 2 EsK =l+d2MM+0.52)3)(P n

7、 + 卩 n + 卩 n)AR =1-12233 丄(4)zAclA = 2ab(5)cl式中: f 一计算裂缝宽度(mm);K 钢筋表面形状影响系数,光钢筋K取1.0,带肋钢筋K取0.72;1 llK 荷载特征影响系数;2 系数,光钢筋取0.5,带肋钢筋取0.3;M 1 活载作用下的弯矩(MNm);M 恒载作用下的弯矩(MNm);2M 全部计算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当主力作用时为恒载弯矩与活载弯矩之 和,主力加附加力作用时为恒载弯矩、活载弯矩及附加力弯矩之和(MN m);Y 中性轴至受拉边缘的距离与中性轴至受拉钢筋重心的距离之比,对梁和 板,Y分别取1.1和1.2;g 受拉钢筋重心处的钢筋应力(

8、MPa);sE 钢筋的弹性模量(MPa);d 受拉钢筋直径(mm);R 受拉钢筋的有效配筋率;zn ,n , n3 单根、两根一束、三根一束的受拉钢筋根数;l 23卩,0 , 0 3 考虑成束钢筋的系数,单根钢筋卩取1.0,两根一束取0.85,l 23l三根一束 03 取0.70;A i 单根钢筋的截面积(mJ ;s1A 1 与受拉钢筋相互作用的受拉混凝土面积,取与受拉钢筋重心相重的混c1凝土面积(m2),即图1中的阴影面积,图中a为钢筋重心至受拉边缘的距离。图1 Ac1 计算示意图第十二条 按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3或铁路桥涵极限状态法设计暂行规范Q/

9、CR 9300设计的钢筋混凝土圆形或环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裂缝宽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KK K r 巳(100 + 匕 .2d)1 2 3 Es2R xr =R + r xW1.2(卩n +卩n +卩n ) ALX =1-2-13-3slzAzA = 4i r (R r)zss(6)(7)8)9)式中:K , K 同第11条;12k3 截面形状系数,圆形截面取1.0,环形截面取1.1;r中性轴至受拉边缘的距离与中性轴至最大拉应力钢筋中心的距离之比, 按图2计算,当r大于1.2时取1.2;b 钢筋的最大拉应力(MPa);sd 纵向钢筋直径(mm),当钢筋直径不同时,按大直径取用;X 纵向钢筋

10、的有效配筋率,当x小于0.005时取0.005;计算时,nn3 zz13应计入全部纵向钢筋;A 与纵向钢筋相互作用的混凝土面积(m2),即图3中的阴影面积。z图2按r 计算示意图图3 Az计算示意图第十三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设计的混凝土结构,其裂缝宽度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第五章 构造规定第十四条 受拉区域的钢筋可以单根或两至三根成束布置,钢筋的净距不得 小于钢筋的直径(对带肋钢筋为计算直径),并不得小于30 mm。当钢筋(包括成 束钢筋)层数等于或多于三层时,其净距横向不得小于1.5倍的钢筋直径并不得 小于45 mm,竖向仍不得小于钢筋直径并不得小于

11、30 mm。第十五条 钢筋弯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光圆钢筋端部半圆形弯钩的内径不应小于2.5d (d为钢筋直径)。2. 钢筋直径不大于25mm时,HRB400钢筋直钩的内径不应小于4d,HRB500 不应小于6d,并在钩的端部留一直段;HRB400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HRB500 不应小于12d。3. 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HRB400钢筋直钩的内径不应小于5d,HRB500不 应小于7d,并在钩的端部留一直段;HRB400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HRB500不 应小于12d。4. 钢筋直径不大于25mm时,HRB400钢筋135B弯钩的内径不应小于4d, HRB500不应小于6d,并

12、在钩的端部留一直段;HRB400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d, HRB500不应小于6d。5. 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HRB400钢筋135弯钩的内径不应小于5d,HRB500 不应小于7d,并在钩的端部留一直段;HRB400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d,HRB500不 应小于6d。如图4所示。图4 钢筋标准弯钩图第十六条 钢筋的锚固及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筋最小锚固长度应符合表 11的规定。2. 梁端部钢筋伸过支点的长度不应小于 10d(d 为钢筋直径),并设置 标准弯钩。3. HPB300 钢筋的最小弯曲半径应为 10d,HRB400 钢筋的最小弯曲半 径应为 14d,HRB500 钢筋的

13、最小弯曲半径应为 18d。表11钢筋最小锚固长度(mm)钢筋种类HPB300HRB400HRB500混凝土等级C25C30三C40C25C30三C40C25C30三C40受压钢筋(直端)30d25d20d35d30d25d40d35d30d受拉钢筋直端-45d40d35d50d45d40d弯钩端25d20d20d30d25d20d35d30d25d注:1当带肋钢筋直径大于25 mm时,其锚固长度应增加10%;2 受弯及大偏心受压构件中的受拉钢筋截断时宜避开受拉区。3 采用环氧树脂涂层钢筋时,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应增加25%。4 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易受扰动时,锚固长度应增加10%。第十七条钢筋

14、直螺纹连接接头的螺距,当钢筋直径为16mm20mm时,应 取2.0mm;钢筋直径为22mm25mm时,应取2.5mm;钢筋直径为28mm32mm时, 应取3.0mm。第六章 附则第十八条 其他标准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行。第十九条 本规定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管理部负责解释。条文说明第一二条为满足铁路建设需要,充分发挥HRB400、HRB500高强钢筋的技术经 济性,在铁路工程应用高强钢筋试验试验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定。内 容包括高强钢筋的材料要求、基本设计参数、疲劳强度、裂缝宽度计算公式、构 造规定等,适用于采用容许应力法或极限状态法设计的铁路工程桥涵、隧道、路 基、轨道等混凝土结构

15、。第四条 规定高强钢筋的材料基本要求,并强调不得采用高压穿水工艺处理钢筋,确保钢筋质量。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中有关 高强钢筋碳当量(熔炼分析Cast analysis)的要求没有区分强度级别,总体要 求偏低,不利于保证钢筋的焊接性能。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钢筋生产厂均能达到 本条规定的碳当量。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3对HRB400钢筋亦规定了相同的碳当量要求。第五条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与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GB1499的规定 一致。采用极限状态法设计时,桥涵专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的材料分项系数取1.25,其它专业采用

16、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相同的分项系数, 即对 HPB300、HRB400 钢筋取 1.10,对 HRB500 钢筋取 1.15。第六条补充了 HRB500钢筋的容许应力,其容许应力的安全系数与HRB400取相 同值。第七条 最小配筋率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种基本设计要求,是为了保证在裂 缝形成时钢筋中的应力仍在弹性范围内。参照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 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3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F.莱昂哈特E. 门希著)7.5节确定受弯时的最小配筋率,其中:HPB300和HRB400参照现行铁 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最小配筋率,

17、 HRB500 参照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中BStW级钢筋确定;参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的8.5.1条和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TB 10002.3确定了受压钢筋的最小配筋率,相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受压钢筋最小配筋率减小0.05%,对于HRB400则与原桥规最 小配筋率相同。铁路工程的隧道、路基、轨道等专业参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进行结构设计时,其最小配筋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 规定。第九十条中国铁路总公司立项开展的铁路工程应用高强钢筋试验针对两 种生产工艺(微合金化、细晶粒),两个强度级别(4

18、00MPa、500MPa),四种直径(16mm、20mm、25mm、32mm)的高强钢筋进行了母材低温力学性能试验、 母材及连接接头疲劳性能试验和混凝土构件验证性试验,根据其研究成果提出了 高强钢筋疲劳设计参数和公式。高强钢筋设计疲劳曲线采用双对数双折线模型,即lgS-lgN两段折线模型, 系指坐标系中横、竖坐标均采用对数,即x=lgN, y=lgS。其中:N为应力循环 次数, S 为应力范围(应力幅)。钢筋p-S-N曲线:)g N = lg A - m lg SN 200 x 10422铁路工程高强钢筋试验结果经过拟合,高强钢筋p-S-N曲线(保证率97.7%, 置信度 75%)参数,见说明

19、表 1。说明表1高强钢筋p-S-N曲线参数(m】值,m2值取整)曲线 种类m1叫lgA2N0*(万次)母材5716.6020.71200闪光对焊3512.1516.06200电弧焊3511.6114.88500直螺纹4614.2718.24200第十一十三条1975年桥规的两个裂缝宽度计算公式是在1959年桥规 的基础上,根据对国内一部分既有桥梁裂缝情况的调查,参考当时收集到的国内 外资料制定的,与 1959 年桥规相比虽较合理,但尚缺乏自己的试验依据。 为验证1975 年桥规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原长沙铁道学院作了6根试验梁 的静载试验,并对其中 4 根梁进行了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规范用于

20、螺纹钢 筋的计算公式的计算值比试验值偏小约15%25%,而用于光圆钢筋的计算值比 试验值偏大约 15%25%。以部分标准设计的主梁为例,将按规范公式的计算值 与按国内外其他规范或文献的公式计算值对比,亦具有相似结论。故将 1975 年 桥规的公式作了修改,并将两个公式合并为一个公式。公式的来源是在 1975 年桥规中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参照 1985 年桥规修订时少量试验梁的试验结 果和国内外其他规范公式进行比较,并对部分标准设计图对照检算,采用拟合的 方法将两个公式加以合并,得到2005 年桥规中的公式。在铁路桥涵设计规范修订过程中,螺纹钢筋的外形也发生了变化:上世纪50 年为“竹节钢”,包括

21、圆形和方形;上世纪 60、70 年代,为人字纹和螺旋形; 1984 年起带肋钢筋国标的螺纹为月牙肋与等高肋, 1998 年至今为月牙肋。由于螺纹钢筋外形的变化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宽度及其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现行规范裂缝宽度计算公式来源为“75 桥规”。铁路工程应用高强钢筋试验对 56根高强钢筋混凝土试验梁进行了静载试验,并对其中8根梁进行了疲劳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强钢筋后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按照 2005 年桥规 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裂缝宽度偏大约 15%20%,结果偏差较大,没有充分 发挥高强钢筋的技术经济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考虑了高强钢筋的

22、 影响,裂缝宽度计算公式较 2002 版乘以了 0.9 的折减系数,体现在构件的受力 特征系数上,在2002版规范中取2.1,在2010版规范中取1.9。将按现行规范公式的计算值与按国内外其他规范及文献的公式计算值对比, 亦具有相同的结论,故将 2005 年桥规的裂缝宽度公式进行了修改。裂缝宽 度实测值与修正后裂缝宽度计算公式的计算值之比平均值为 0.91,变异系数 0.29 具有 95%的保证率,公式吻合良好。铁路工程隧道、路基、轨道等专业一般参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进行裂缝宽度计算,其计算公式已经考虑了高强钢筋的折减系数 0.9。第十五条HRB400钢筋弯钩内径按钢筋混凝土用

23、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 1499.2表7执行。当钢筋直径不大于25mm时,弯钩内径为4d,当直径大于 25mm时,弯钩内径为5d。HRB500钢筋弯钩内径按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表7执行。当钢筋直径不大于25mm时,弯钩内径为6d,当直径大于25mm 时,弯钩内径为7d。HRB400 直钩的直段长度参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 范JTG D62,直段长度为10d。HRB500 直钩的直段长度参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第 8.3.3 条为 12d。HRB400 135钩的直段长度参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 规

24、范JTG D62,直段长度为5d。HRB500 135。钩的直段长度在HRB400的基础上增加为6d。第十六条参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8.3节,制定了钢筋最 小锚固长度。说明表2直端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混凝土C25C30C40C50C60HPB3003430252321HRB40040 (45)35 (40)29 (35)2725HRB50048 (50)43 (45)36 (40)3230说明表3直钩端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混凝土C25C30C40C50C60HPB30020 (25)18 (20)15 (20)1413HRB40024 (30)21 (25)18 (2

25、0)1615HRB50029 (35)26 (30)21 (25)1918说明表4 直端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混凝土C25C30C40C50C60HPB30024 (30)21 (25)18 (20)1615HRB40028 (35)25 (30)21 (25)1917HRB50034 (40)30 (35)25 (30)2321HPB300 不能采用直端受拉钢筋,其余钢筋最小锚固长度按混凝土结构设 计规范(GB50010-2010) 8.3节计算。说明表24中括号内的数字为最小锚固 长度的取值。说明表5钢筋最小锚固长度(mm)钢筋种类HPB300HRB400HRB500混凝土等级C25C30三C40C25C30三C40C25C30三C40受压钢筋(直端)30d25d20d35d30d25d40d35d30d受拉钢筋直端-45d40d35d50d45d40d弯钩端25d20d20d30d25d20d35d30d25d第十七条 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钢筋机械连接疲劳性能试验研究报告(南广工 合 201107 号),从受力的均匀性、钢筋几何尺寸特点、加工难易程度及可行性而 言,16、25、32钢筋机械连接建议采用的螺距分别为2.0mm、2.5mm、3.0mm。 铁路工程应用高强钢筋试验中的直螺纹连接的螺距采用上述成果,并进行了 疲劳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