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路床样板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上传人:yx****d 文档编号:139276174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3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k路床样板工程施工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k路床样板工程施工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k路床样板工程施工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k路床样板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路床样板工程施工技术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承包单位:河南省中原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合同号: TJ-3监理单位:中公交通监理咨询河南有限公司 编 号: 路床顶产品质量认可申请书致(驻地监理工程师) 赵德福 先生: 申报内容: 我项目部于0年0月06日在570K16+0段进行了路基路床6%水泥土顶层工程施工。现已完成并通过验收,质量达到规范要求。特提出本标段样板认可申请,请予评价。 附件:、施工工艺方案 2、工程质量综合评价 、质量保证体系管理网络图施工单位评价意见: 合格 不合格项目经理: 日期: 年 月 日监理单位评价意见: 合格 不合格 驻地监理工程师: 日期: 年 月 日附件一:6%水泥稳定土(96

2、区)顶层样板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一、 工程概况1、工程内容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郑州境段)TJ3合同段路床水泥土处理工程起讫桩号为K3+000K23000,断链1处长3。711m,全长约1。00k,起点位于中牟县大庄东南,向东北方向跨台前河、南干渠、小清河,终点位于中牟县大港庄南侧。根据郑民高速创优要求,我标段拟定K1570-K1+00段为标段样板工程。、工程数量主线水泥土工程数量为:8940。3m3,4%水泥土工程数量为:484m3;互通区%水泥土工程数量为:1115。2m3,4水泥土工程数量为:206。4,拟申报样板路段水泥土工程总数量为2575m。3、技术标准根据本项目工程填料实际情况和图纸设

3、计要求,为保证路基整体强度,改善路床填料特性,按郑民高速创优标准,在96区路床上部36cm进行掺灰处理,8cm一层,分两层碾压,其天无侧限抗压强度须达到.4MPa,局部路段路床下部44c进行掺灰处理,22cm一层,分两层碾压。二、主要施工设备路基水泥稳定土填筑采用路拌法施工.针对拟采用的工艺特点,并考虑施工现场的情况,拟采用主要机械设备见下表:主要设备表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单 位数 量备 注挖掘机PC20台2良 好装载机ZL5台2良好推土机TY160台2良好平地机Y180台良好拌合机MB1台2良好压路机英格索兰/胶轮台良 好自卸车16m3辆良 好洒水车t辆3良 好三、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的配备该段拟

4、投入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共 6名。其中:项目经理负责施工全面管理工作;项目总工程师、路基工程师负责该段施工技术工作;作业组负责人负责对该段的全过程进行组织、协调;质检负责人负责该段的质检和成果分析工作;试验工程师负责对该段进行现场试验工作;测量工程师负责该段施工放样标高检测工作;机械负责人负责对该段施工机械的调配。具体安排如下:项目经理: 习红娟技术负责人:王永合质检负责人: 郭峻施工队长: 王松振试验工程师: 高秀波试 验 员: 郭 敏 杨倩倩 胡 泊 刘庆敏 王恩勋测量工程师: 苏文林 测 量 员:王东科 薛伟刚 景伟 李 平拌合机操作手:高松恩推土机操作手:白东东 蔺耀伟平地机操作手

5、:贾 斌压路机操作手:王鹏举 陈新建 叶小康现场劳务人员5人。四、原材料试验1、根据合同、技术规范及施工计划我们及时选取了各种原材料并进行了相关试验.所用材料及试验项目如下:土:借土场为十里头取土场位于K1+600处左右两侧。路堤填料的土样及路基原状土已进行试验,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593)执行。水:采用当地可饮用的井水;水泥:水泥选用郑州天瑞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天瑞牌P.325复合缓凝硅酸盐水泥,经检测该水泥终凝时间为不小于6小时,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可以用于水泥稳定土的施工。2、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根据规范及图纸要求,水泥稳定土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做48不同剂量的配合比,经比较选出

6、一个最佳配合比.3、在监理旁站监督下我试验室完成了水泥稳定土混合料试验并提交工程师批准。8月 日经代表处批准采用6水泥剂量的水泥稳定土的混合料配合比可用于路基路床施工。五、施工具体情况路基水泥稳定土填筑采用挖掘机挖土,自卸车运输,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调整含水量,摊铺水泥,拌和机均匀拌和,压路机碾压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框图见附页.71施工准备7.1.1施工测量与放样根据图纸和测量资料,准确放出路基中线、边线的具体位置,提请工程师检查批准.路基的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堤的设计宽度0c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堑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施工测量与放样资料见施工放样报验单。1。2现场清理在施工前,要对路

7、基清扫,使表面整洁、无松散集料、污染物,然后用洒水车洒水湿润,待表面稍干后,由测量队根据施工图在路基上放样。6%水泥土压实厚度按18cm控制,每格面积为742,每格填筑体积为13.3m3。由于车装土方与压实后体积比为1。2,而一辆自卸车运输土方1 m3,压实体积为13.3m3,即每格卸一车土。准备工作经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后,可进行土方填筑.7.2土的挖取与运输取土场的土经检验各项指标均应符合路基填筑用土要求。取土前将表面种植物及树根清除,将不适宜填筑的种植土推除。采用挖掘机(PC220)挖取,自卸车运输。.3路基填筑7.31填筑前,由测量人员在路基两侧放线,每5米放出高程控制桩。%水泥土压实厚

8、度按1m控制,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数据,虚铺系数为1.20,摊铺时每层按2。6cm控制。一般在路基范围内每5米作为一个卸土段,计算出共需要多少车料,卸土应均匀。卸土由专人负责指挥,车辆不得随处乱卸.7。3。2一个卸土段进行到一半(2030米)时,推土机就可以进行粗略整平。整平时应保证路基填筑范围内无空缺,路基边缘用人工配合作出顺直的线形,路基内缺土时可补卸或用装载机铲运。平整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不断检测填土厚度,使之控制在预定范围内。73。推土机粗略整平后,用平地机快速整平一遍。然后施工人员根据两侧高程控制桩检查高程,使厚度控制在预定厚度左右并将检查结果标示给平地机操作手。平地机操作手根据标示进行精

9、平,直到满足要求为止。73。4取土场土的天然含水量经检测一般在5-8范围内,所以整平过程中要及时检测土的含水量,根据所上土方量按比最佳含水量高出计算出所需水量.精平后宜立即用洒水车洒水。洒水闷料58小时后,检测土的含水量是否达到要求,土层含水量是否均匀.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3。5摊铺水泥 摊铺水泥前,现场再整平清理一次。经计算一袋水泥(50)可以摊铺6水泥剂量水泥土2。513.经现场监理检验过面积及水泥数量后,及时用人工摊铺水泥,并用刮板将水泥均匀分布在提前画好的石灰线方格内.。6拌合水泥摊铺后,立即用拌合机(MB21)旋拌均匀,旋拌深度22。拌合时现场施工人员要注意检查拌合料是否均匀,有无灰

10、团或土团,防止出现素土夹层,若不符合要求,应及时二次拌合,直至拌合料均匀为止。拌和应从边到中进行,拌和机的位置应调整好,使每次的拌和应与上一次的拌和宽度重叠0cm,以保证材料充分拌和.施工人员记录拌合起始及结束时间;拌合过程中及结束时由试验人员检测水泥剂量,水泥剂量应控制在6.范围内.检测合格后立即进行压实.并成型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7。37碾压辗压采用振动压路机由路基两侧向路中辗压。辗压遵循以下程序:推土机排压一遍(平地机精平) 稳压遍 强振辗压2遍 稳压1遍 胶轮收面;先用振动压路机全轮宽,速度。51.7kmh,关闭振动,碾压一遍。然后用压路机强振动碾压两遍,速度。5k/h,激振力不小于3

11、1KN,频率5Z50HZ,重叠1/2轮宽,由路肩向路中心辗压,辗压遍数见辗压程序。最后用压路机稳压1遍,速度2kmh,接着用胶轮进行收面。压实度的检验采用灌砂法。压实度大于等于6.施工人员在碾压过程中随时检查,若有翻浆、弹簧、裂纹等异常现象,应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73.8若碾压达不到标准时,或土质有变化时,须及时给试验室送样,重做重型击实试验。7.3.必要时平地机轻轻仔细刮平,最后用压路机静碾1遍,速度4km/h。7.0现场施工人员应及时记录单位铺筑路段内机械的上土量,上土时间,推土机、平地机整平时间,压路机碾压的遍数及时间。.3。11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注意:水泥稳定土施工从拌合水泥开始至碾压

12、结束必须在六小时内完成!六、质量检验标准。1基本要求路基的标高、宽度、线形及边坡坡度应符合图纸要求。82碾压过程中的检查项目及标准见表1。8.3外观鉴定8.。1表面平整密实,无湿软、弹簧等现象,没有明显的碾压轮迹.。3.边坡顺直,曲线圆滑,坡面平整稳定。8。3.3路拱平顺,排水良好.碾压过程中的检查项目及标准 表1项次项 目频 率质 量 标 准备 注1含水量据观察、异常时随时测定在最佳含水量允许范围内烘干法2碾压检查随时全面观察无明显轮迹、无湿软、弹簧现象产生填筑厚度每10m设一个控制断面符合规定的填筑厚度使用控制桩或标尺挖坑检测压实度20002检查8点不低于设计规定的压实度灌砂法5宽度100

13、m测量2处不小于设计宽度皮尺丈量七、质量保证措施9.1为确保工程质量,建立项目经理部的质量管理小组,在施工中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现场施工及技术工作,建立既有分工又能合作的质量保证体系(见附表),明确管理职能、职责、权限及有关测试,评定验收标准。9施工中,各岗位应按设计技术要求内容及施工方案各司其职,切实落到实处,严把施工过程中质量关,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如下:9。1开工前,进行施工测量,准确确定线路中桩、边桩的位置和高程。.2路堤填料要符合要求。.2。3路堤填土过程中随时进行压实密实度和含水量检测,压实符合规范规定.边坡平顺、密实;按设计要求修筑护道;取土坑外形整齐,边坡稳定,以保证施工安全。9.

14、2。4路基宽度符合设计要求,路面平整,不积水,坡面平顺。路肩边缘线条清晰顺直,无缺损、坑洼、裂纹。八、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确保质量达到优良,建立了以项目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保证体系。 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规范要求,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建立健全“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质量检查部、项目专职质检员和班组兼职质检员形成三级检查员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上道工序经自检合格后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若自检不合格,应立即处理或返工,直至到自检合格后方可报检。 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技术质量监控。质量保证体系框图项目经理:习红娟项目技术负责人:王永合质检工程师:郭峻生产副经理

15、:尹华工程部梁伟峰质检部郭峻测量队苏文林试验室高秀波技术负责人:王东科路基负责人:胡士选专职质检员:尹永勋作业组九、路基施工安全管理事项、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项目部设立安全管理机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工地设专职安全员,归安质部领导,负责本标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各生产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协助班组长做好本班组的各项安全管理活动。 2、安全教育和训练 1)对新进场的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准许其进入操作岗位. 2)对车辆驾驶等特殊工种的工人,在持证上岗等前提下,定期不定期进行安全制度学习。 3)在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或调换工作岗位时,对工人进行新操作方法和新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

16、 )设立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日,在班前班后检查安全生产的活动情况,并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活动。 3、落实安全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和管理制度,体现“全员管理、安全第一”的基本思想,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做到职责分明,各负其责。为此项目部特制订了: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安全检查制度、安全交底制度、事故的分析处理制度等,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4、各项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操作人员进入路基现场时必须穿“道路”作业标志服。2)对各种施工机具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以保证使用的安全。 3)对工地上设置的消防器材要定期维护和检查,

17、严禁挪作他用.油库、木工加工棚及有明火的地段,应作为防火的重点,严加管理。 4)针对本路段特点,汛期应认真做好防汛工作,及时与当地水利部门取得联系,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十、文明施工和环保措施1. 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机构。工地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各业务部室和生产班组为成员的文明施工和环保管理组织机构. 2 加强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全体职工的文明施工和环保意识。3.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加强检查和监督, 4 开展“5S”活动和各项竞赛活动,实现目标管理. 5。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合理定置各种施工设施。 6 施工中注意不得污染水源和环境。 减小施工中的噪声和振动,不扰民。对现场的便道经常洒水,以减少粉尘

18、。十一、工程质量创优措施1、创优机构的设置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创优领导小组。总工程师负责技术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编制项目创优规划与措施,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班组、个人;建立项目部、施工队、工班三级质量管理网络,实行岗位责任制.2、质量管理创优措施)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和质量自检组织机构,形成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总工、项目质检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质检员及工程队队长参加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形成内外贯通,纵横到位的质量管理监控体系.2)强化全员创精品意识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对全体参建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

19、的生命”的观念,强化创精品意识,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速度的“四高”主导思想和精密组织,精细管理、精工细作、精湛工艺的“四精”措施组织施工,做到一次达优、一次验交。3)建立创优组织和质量管理网络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负总责的创优领导小组和以总工程师负专责的技术质量管理体系,编制项目创优规划与措施,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班组、个人;建立项目部、工区、工班三级质量管理网络,实行岗位责任制;项目部设试验室、质检部,配齐测试人员,配足先进的测试仪器。4)加强施工技术指导,加大监控力度,配足各专业工程师、技术员与测试、质检人员,定岗定责.认真做好设计图纸自审与会审,各专业、分部分项工程编制周密的施工技

20、术方案,逐级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设计图、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施工。强化过程控制,将创优贯穿于项目施工全过程。5)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根据本项目工程实际情况,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相关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及操作规程,使全员标准明确,全方位有章可循,全过程措施到位。严格执行优质优价制、安全质量事故处罚制、质量否决制、标准试验室制、重要岗位易人审批制度等规定。落实开(竣)工报告、隐蔽工程签证、设计变更、质量验评程序与奖罚、验工计量与计价质量签证、测量换手复测、材料复检、质量事故报告、施工机械与人员进退场报验,以及工序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与工班初检、工区复检、项目部终检的“三检制”等制度。6

21、)推行标准化施工作业,样板引路认真落实我单位已通过ISO9002认证的质量管理、质量保证标准,制定工序、工艺的质量预控措施,实行标准工法作业。坚持样板引路,每项工程都先试做样板,经监理工程师确认施工工艺达标、质量达优后再展开施工。组织现场观摩见学活动,促进施工工艺与技术水平的提高。7)组织技术攻关结合工程实际(高填方及软基处理施工)组织技术攻关,改善施工工艺,努力消除质量通病,提高分项、分部工程优良率。8)严格把好设备质量关在机械设备中,选择性能指标符合工程实际需要的、先进的、新型的机械设备投入本项目。质量、性能良好的设备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优选机械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之后,还要

22、保证进场机械的正常运转,出勤率和完好率要达到0以上。配备专职维修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维修,保证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因设备问题造成质量事故.)强化计量工作,完善检测手段项目部试验室配齐各种试验设备和计量器具及专职计量检测人员,配置先进的检测仪器,严格执行计量设备和器具检定规程,保证取值的准确性。试验人员深入工地跟班作业进行检测,保证数据真实、准确,定期对各种计量检测试验器具进行维修、保养、检验标定.附件二:水泥土顶层工程质量综合评价我项目部对申报段落路床顶水泥土进行了自检,检测结果如下:1、高程、平整度合格率90%以上,横坡、宽度满足设计要求;、压实度共检测15个点,合格个点,合

23、格率100%;、水泥土灰剂量共检测12个点,合格12个点,合格率100;4、6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达0.5Mpa(设计4Ma)评定结果合格;5、弯沉测定结果合格,满足设计要求;、外观检查情况:(1)、表面平整密实,在重型压路机碾压胶轮收面后无明显轮迹;(2)、表面无松散、起皮等现象。附件三:质量保证体系管理网络图为确保路基填筑土方施工创优计划的实现,我项目部建立健全了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管理网络,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实行以项目经理为主要负责人的全员质量管理,并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同时,我项目实行了奖惩机制,在路基土方施工队之间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对质量优、速度快、安全

24、与文明施工工作做得好的队伍予以奖励,对质量达不到优良级的队伍予以处罚,而对质量达不到检查合格标准的坚决予以返工,直到符合优良级质量标准。附: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质量保证体系管理网络图3、安全管理体系4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河南省郑民高速公路土建工程TJ-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 习红娟质检负责人郭峻技术负责人王永合 综合办公室 谢晓兵试验室 时晓军张永志 材料部 贾廷贵工程部 梁伟峰财务部 贾晓燕合同部 宋学检质检部 曹 建一 工 区二 工 区路基一队 尹 华路基二队 胡士选桥梁二队 黄德海桥梁一队 柳 阳4-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质检部门:郭 峻桥梁二队:项 军桥梁一队:柳 阳路基一队:

25、尹 华物资部门:贾廷贵试验室:时晓军副组长:尚云付副组长:王永合组长:习红娟路基二队:胡士选43:安全管理体系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路基三标安全保证体系框图项目经理:习红娟专职安全员:卞春伟桥梁一队兼职安全员 侯亮峰 涵洞施工队兼职安全员 郭满 义 路基二队兼职安全员 刘 良 兵 路基一队兼职安全员 马广 超 桥梁二队兼职安全员 黄德海21 / 22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故障分析与处理作者:单位:摘要:归纳、分析了电厂DCS系统出现的故障原因,对故障处理的过程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为提高分散控制系统可靠性,从管理角度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建议,供参考。关键词:CS故障统计分析预防措施随着机组增多、容量增加和

26、老机组自动化化改造的完成,分散控制系统以其系统和网络结构的先进性、控制软件功能的灵活性、人机接口系统的直观性、工程设计和维护的方便性以及通讯系统的开放性等特点,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功能在DAS、MCS、BM、SCS、DE系统成功应用的基础上,正逐步向MEH、BPC、ET和EC方向扩展.但与此同时,分散控制系统对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也在逐渐增加;因此如何提高分散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故障后迅速判断原因的能力,对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浙江电网机组分散控制系统运行中发生的几个比较典型故障案例的分析处理,归纳出提高分散系统的可靠性的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1考核故障统计浙江省

27、电力行业所属机组,目前在线运行的分散控制系统,有TLEPRM-ME、MD300,IN9,NETWORK-6000, MACS和MCS-,DP400,A。DH有TAMAPGSC800, DEH-IIA等系统。笔者根据各电厂安全简报记载,将近几年因分散控制系统异常而引起的机组故障次数及定性统计于表1表1热工考核故障定性统计2热工考核故障原因分析与处理根据表1统计,结合笔者参加现场事故原因分析查找过程了解到的情况,下面将分散控制系统异常(浙江省电力行业范围内)而引起上述机组设备二类及以上故障中的典型案例分类浅析如下:2测量模件故障典型案例分析 测量模件“异常”引起的机组跳炉、跳机故障占故障比例较高,

28、但相对来讲故障原因的分析查找和处理比较容易,根据故障现象、故障首出信号和SOE记录,通过分析判断和试验,通常能较快的查出“异常模件.这种“异常模件有硬性故障和软性故障二种,硬性故障只能通过更换有问题模件,才能恢复该系统正常运行;而软性故障通过对模件复位或初始化,系统一般能恢复正常.比较典型的案例有三种:(1)未冗余配置的输入/输出信号模件异常引起机组故障.如有台130MW机组正常运行中突然跳机,故障首出信号为“轴向位移大”,经现场检查,跳机前后有关参数均无异常,轴向位移实际运行中未达到报警值保护动作值,本特利装置也未发讯,但LPC模件却有报警且发出了跳机指令.因此分析判断跳机原因为DE主保护中

29、的LP模件故障引起,更换PC模件后没有再发生类似故障。另一台60W机组,运行中汽机备用盘上“汽机轴承振动高、“汽机跳闸”报警,同时汽机高、中压主汽门和调门关闭,发电机逆功率保护动作跳闸;随即高低压旁路快开,磨煤机B跳闸,锅炉因“汽包水位低低MT.经查原因系1高压调门因阀位变送器和控制模件异常,使调门出现大幅度晃动直至故障全关,过程中引起#轴承振动高高保护动作跳机。更换#1高压调门阀位控制卡和阀位变送器后,机组启动并网,恢复正常运行。(2)冗余输入信号未分模件配置,当模件故障时引起机组跳闸:如有一台600MW机组运行中汽机跳闸,随即高低压旁路快开,磨煤机和D相继跳闸,锅炉因“炉膛压力低低”MFT

30、。当时因系统负荷紧张,根据SE及DE内部故障记录,初步判断的跳闸原因而强制汽机应力保护后恢复机组运行。二日后机组再次跳闸,全面查找分析后,确认次机组跳闸原因均系DH系统三路“安全油压力低”信号共用一模件,当该模件异常时导致汽轮机跳闸,更换故障模件后机组并网恢复运行.另一台200W机组运行中,汽包水位高值,值相继报警后FT保护动作停炉.查看CRT上汽包水位,2点显示30MM,另点与电接点水位计显示都正常。进一步检查显示00MM 的点汽包水位信号共用的模件故障,更换模件后系统恢复正常.针对此类故障,事后热工所采取的主要反事故措施,是在检修中有针对性地对冗余的输入信号的布置进行检查,尽可能地进行分模

31、件处理。(3)一块I/O模件损坏,引起其它I/模件及对应的主模件故障:如有台机组 “CC控制模件故障及“一次风压高低报警的同时, CRT上所有磨煤机出口温度、电流、给煤机煤量反馈显示和总煤量百分比、氧量反馈,燃料主控BU输出消失,磨跳闸(首出信号为“一次风量低”).4分钟后 CRT上磨煤机其它相关参数也失去且状态变白色,运行人员手动F(当时负荷41MW)。经检查电子室制粉系统过程控制站(P01柜MOD)的电源电压及处理模件底板正常,二块MFP模件死机且相关的一块CSI模件(模位53,有关F磨CCS参数)故障报警,拔出检查发现其5DC逻辑电源输入回路、第4输出通道、连接FP的I/扩展总线电路有元

32、件烧坏(由于输出通道至BC(24C),因此不存在外电串入损坏元件的可能)。经复位二块死机的MFP模件,更换故障的CSI模件后系统恢复正常。根据软报警记录和检查分析,故障原因是I模件先故障,在该模件故障过程中引起电压波动或I/O扩展总线故障,导致其它I/模件无法与主模件MP03通讯而故障,信号保持原值,最终导致主模件MFP03故障(所带AF磨煤机CCS参数),CRT上相关的监视参数全部失去且呈白色。2主控制器故障案例分析 由于重要系统的主控制器冗余配置,大大减少了主控制器“异常”引发机组跳闸的次数。主控制器“异常”多数为软故障,通过复位或初始化能恢复其正常工作,但也有少数引起机组跳闸,多发生在双

33、机切换不成功时,如:(1)有台机组运行人员发现电接点水位计显示下降,调整给泵转速无效,而CRT上汽包水位保持不变.当电接点水位计分别下降至甲300mm,乙250mm,并继续下降且汽包水位低信号未发,MFT未动作情况下,值长令手动停炉停机,此时CT上调节给水调整门无效,就地关闭调整门;停运给泵无效,汽包水位急剧上升,开启事故放水门,甲、丙给泵开关室就地分闸,油泵不能投运。故障原因是给水操作站运行P死机,备用PU不能自启动引起。事后热工对给泵、引风、送风进行了分站控制,并增设故障软手操。(2)有台机组运行中空预器甲、乙挡板突然关闭,炉膛压力高FT动作停炉;经查原因是风烟系统I/O站DPU发生异常,

34、工作机向备份机自动切换不成功引起。事后电厂人员将空预器烟气挡板甲1、乙和甲、乙2两组控制指令分离,分别接至不同的控制站进行控制,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3 DAS系统异常案例分析AS系统是构成自动和保护系统的基础,但由于受到自身及接地系统的可靠性、现场磁场干扰和安装调试质量的影响,DAS信号值瞬间较大幅度变化而导致保护系统误动,甚至机组误跳闸故障在我省也有多次发生,比较典型的这类故障有: (1)模拟量信号漂移:为了消除DCS系统抗无线电干扰能力差的缺陷,有的DCS厂家对所有的模拟量输入通道加装了隔离器,但由此带来部分热电偶和热电阻通道易电荷积累,引起信号无规律的漂移,当漂移越限时则导致保护系统误

35、动作.我省曾有三台机组发生此类情况(二次引起送风机一侧马达线圈温度信号向上漂移跳闸送风机,联跳引风机对应侧),但往往只要松一下端子板接线(或拆下接线与地碰一下)再重新接上,信号就恢复了正常。开始热工人员认为是端子柜接地不好或者/屏蔽接线不好引起,但处理后问题依旧.厂家多次派专家到现场处理也未能解决问题。后在机组检修期间对系统的接地进行了彻底改造,拆除原来连接到电缆桥架的A、D接地电缆;柜内的所有备用电缆全部通过导线接地;UP至DCS电源间增加1台20A的隔离变压器,专门用于系统供电,且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端N线与接地线相连,接地线直接连接机柜作为系统的接地。同时紧固每个端子的接线;更换部份模件并将

36、模件的软件版本升级等。使漂移现象基本消除。(2)DCS故障诊断功能设置不全或未设置。信号线接触不良、断线、受干扰,使信号值瞬间变化超过设定值或超量程的情况,现场难以避免,通过DC模拟量信号变化速率保护功能的正确设置,可以避免或减少这类故障引起的保护系统误动。但实际应用中往往由于此功能未设置或设置不全,使此类故障屡次发生。如一次风机B跳闸引起机组RB动作,首出信号为轴承温度高。经查原因是由于测温热电阻引线是细的多股线,而信号电缆是较粗的单股线,两线采用绞接方式,在震动或外力影响下连接处松动引起轴承温度中有点信号从正常值突变至无穷大引起(事后对连接处进行锡焊处理)。类似的故障有:民工打扫现场时造成

37、送风机轴承温度热电阻接线松动引起送风机跳闸;轴承温度热电阻本身损坏引起一次风机跳闸;因现场干扰造成推力瓦温瞬间从99突升至117,1秒钟左右回到99,由于相邻第八点已达8,满足推力瓦温度任一点10同时相邻点达85跳机条件而导致机组跳闸等等。预防此类故障的办法,除机组检修时紧固电缆和电缆接线,并采用手松拉接线方式确认无接线松动外,是完善DS的故障诊断功能,对参与保护连锁的模拟量信号,增加信号变化速率保护功能尤显重要(一当信号变化速率超过设定值,自动将该信号退出相应保护并报警。当信号低于设定值时,自动或手动恢复该信号的保护连锁功能).(3)D故障诊断功能设置错误:我省有台机组因为电气直流接地,保安

38、1段工作进线开关因跳闸,引起挂在该段上的汽泵A的工作油泵连跳,油泵B连锁启动过程中由于油压下降而跳汽泵A,汽泵B升速的同时电泵连锁启动成功。但由于运行操作速度过度,电泵出口流量超过量程,超量程保护连锁开再循环门,使得电泵实际出水小,B泵转速上升到5转时突然下降100转左右(事后查明是抽汽逆止阀问题),最终导致汽包水位低低保护动作停炉。此次故障是信号超量程保护设置不合理引起。一般来说,AS的模拟量信号超量程、变化速率大等保护动作后,应自动撤出相应保护,待信号正常后再自动或手动恢复保护投运。.4 软件故障案例分析分散控制系统软件原因引起的故障,多数发生在投运不久的新软件上,运行的老系统发生的概率相

39、对较少,但一当发生,此类故障原因的查找比较困难,需要对控制系统软件有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才能通过分析、试验,判断可能的故障原因,因此通常都需要厂家人员到现场一起进行.这类故障的典型案例有三种: ()软件不成熟引起系统故障:此类故障多发生在新系统软件上,如有台机组80%额定负荷时,除DH画面外所有DS的C画面均死机(包括两台服务器),参数显示为零,无法操作,但投入的自动系统运行正常。当时采取的措施是:运行人员就地监视水位,保持负荷稳定运行,热工人员赶到现场进行系统重启等紧急处理,经过0分钟的处理系统恢复正常运行。故障原因经与厂家人员一起分析后,确认为DS上层网络崩溃导致死机,其过程是服务器向操作

40、员站发送数据时网络阻塞,引起服务器与各操作员站的连接中断,造成操作员站读不到数据而不停地超时等待,导致操作员站图形切换的速度十分缓慢(网络任务未死)。针对管理网络数据阻塞情况,厂家修改程序考机测试后进行了更换。另一台机组曾同时出现台主控单元“白灯”现象,现场检查其中台是因为A机备份网停止发送,1台是A机备份网不能接收,1台是机备份网收、发数据变慢(比正常的站慢几倍).这类故障的原因是主控工作机的网络发送出现中断丢失,导致工作机发往备份机的数据全部丢失,而双机的诊断是由工作机向备份机发诊断申请,由备份机响应诊断请求,工作机获得备份机的工作状态,上报给服务器。由于工作机的发送数据丢失,所以工作机发

41、不出申请,也就收不到备份机的响应数据,认为备份机故障。临时的解决方法是当长时间没有正确发送数据后,重新初始化硬件和软件,使硬件和软件从一个初始的状态开始运行,最终通过更新现场控制站网络诊断程序予以解决.(2)通信阻塞引发故障:使用TLPRMME系统的有台机组,负荷30MW时,运行人员发现煤量突减,汽机调门速关且CR上所有火检、油枪、燃油系统均无信号显示。热工人员检查发现机组EHF系统一柜内的I/ US接口模件ZT报警灯红闪,操作员站与EH系统失去偶合,当试着从工作站耦合机进入OS250C软件包调用EHF系统时,提示不能访问该系统。通过查阅CS手册以及与SIMENS专家间的电话分析讨论,判断故障

42、原因最大的可能是在三层PU切换时,系统处理信息过多造成中央C与近程总线之间的通信阻塞引起。根据商量的处理方案于当晚1点多在线处理,分别按三层中央柜的同步模件的C键,对三层CU进行软件复位:先按P1的SYN键,相应的红灯亮后再按CU的SYNC键.第二层的同步红灯亮后再按CU3的同步模件的YNC键,按3秒后所有的YNC的同步红灯都熄灭,系统恢复正常。(3)软件安装或操作不当引起:有两台3万机组均使用Condctor N .0作为其操作员站,每套机组配置3个SEER和个CLIN,三个LIENT分别配置为大屏、值长站和操作员站,机组投运后大屏和操作员站多次死机。经对全部操作员站的ERVR和CLIEN进

43、行全面诊断和多次分析后,发现死机的原因是:1)一台SEVER因趋势数据文件错误引起它和挂在它上的IENT在当调用趋势画面时画面响应特别缓慢(俗称死机)。在删除该趋势数据文件后恢复正常。2)一台SERV因文件类型打印设备出错引起该ERER的内存全部耗尽,引起它和挂在它上的IENT的任何操作均特别缓慢,这可通过任务管理器看到EV.EXE进程消耗掉大量内存.该问题通过删除文件类型打印设备和重新组态后恢复正常。)两台大屏和工程师室的LIN因声音程序没有正确安装,当有报警时会引起进程CHANGE.EE调用后不能自动退出,大量的CANGE。X堆积消耗直至耗尽内存,当内存耗尽后,其操作极其缓慢(俗称死机)。

44、重新安装声音程序后恢复正常.此外操作员站在运行中出现的死机现象还有二种:一种是鼠标能正常工作,但控制指令发不出,全部或部分控制画面不会刷新或无法切换到另外的控制画面。这种现象往往是由于CRT上控制画面打开过多,操作过于频繁引起,处理方法为用鼠标打开VMS系统下拉式菜单,E应用程序,10分钟后系统一般就能恢复正常。另一种是全部控制画面都不会刷新,键盘和鼠标均不能正常工作。这种现象往往是由操作员站的MS操作系统故障引起。此时关掉OIS电源,检查各部分连接情况后再重新上电。如果不能正常启动,则需要重装VMS操作系统;如果故障诊断为硬件故障,则需更换相应的硬件。 (4)总线通讯故障:有台机组的DEH系

45、统在准备做安全通道试验时,发现通道选择按钮无法进入,且系统自动从“高级”切到“基本级”运行,热控人员检查发现GSE柜内的所有输入/输出卡(CSE/CE)的故障灯亮,经复归GSE柜的RG卡后,CSEA/CL的故障灯灭,但系统在重启“高级 时,维护屏不能进入到正常的操作画面呈死机状态。根据报警信息分析,故障原因是系统存在总线通讯故障及节点故障引起。由于阿尔斯通DE系统无冗余配置,当时无法处理,后在机组调停时,通过对基本级上的EG卡复位,系统恢复了正常.()软件组态错误引起:有台机组进行#中压调门试验时,强制关闭中间变量IVRC信号,引起#1#4中压调门关闭,负荷从8M降到4MW,再热器压力从2.0

46、4P升到4.0Mp,再热器安全门动作。故障原因是厂家的E组态,未按运行方式进行,流量变量本应分别赋给IV1CO-IVRCO,实际组态是先赋给I1RCO,再通过1分别赋给IV2RCO4RCO。因此当强制IV1CO0时,所有调门都关闭,修改组态文件后故障消除.。5 电源系统故障案例分析C的电源系统,通常采用1:1冗余方式(一路由机组的大US供电,另一路由电厂的保安电源供电),任何一路电源的故障不会影响相应过程控制单元内模件及现场I/模件的正常工作。但在实际运行中,子系统及过程控制单元柜内电源系统出现的故障仍为数不少,其典型主要有:()电源模件故障:电源模件有电源监视模件、系统电源模件和现场电源模件

47、种.现场电源模件通常在端子板上配有熔丝作为保护,因此故障率较低.而前二种模件的故障情况相对较多:1)系统电源模件主要提供各不同等级的直流系统电压和/O模件电压.该模件因现场信号瞬间接地导致电源过流而引起损坏的因素较大.因此故障主要检查和处理相应现场O信号的接地问题,更换损坏模件。如有台机组负荷2MW正常运行时MT,首出原因“汽机跳闸”。CRT画面显示二台循泵跳闸,备用盘上循泵出口阀86信号报警。5分钟后运行巡检人员就地告知循泵A、B实际在运行,开关室循泵电流指示大幅晃动且大于B。进一步检查机组PLC诊断画面,发现控制循泵A、B的二路冗余通讯均显示“出错.3分钟后巡检人员发现出口阀开度小就地紧急

48、停运循泵、B。事后查明A、B两路冗余通讯中断失去的原因,是为通讯卡提供电源支持的电源模件故障而使该系统失电,中断了与PLC主机的通讯,导致运行循泵、B状态失去,凝汽器保护动作,机组F。更换电源模件后通讯恢复正常。事故后热工制定的主要反事故措施,是将两台循泵的电流信号由PL改至DCS的CRT显示,消除通信失去时循泵运行状态无法判断的缺陷;增加运行泵跳闸关其出口阀硬逻辑(一台泵运行,一台泵跳闸且其出口阀开度0度,延时15秒跳运行泵硬逻辑;一台泵运行,一台泵跳闸且其出口阀开度度,逆转速动作延时30秒跳运行泵硬逻辑);修改凝汽器保护实现方式.)电源监视模件故障引起:电源监视模件插在冗余电源的中间,用于

49、监视整个控制站电源系统的各种状态,当系统供电电压低于规定值时,它具有切断电源的功能,以免损坏模件。另外它还提供报警输出触点,用于接入硬报警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电源监视模件因监视机箱温度的个热敏电阻可靠性差和模件与机架之间接触不良等原因而故障率较高。此外其低电压切断电源的功能也会导致机组误跳闸,如有台机组满负荷运行,BTG盘出现“CCS控制模件故障”报警,运行人员发现部分CS操作框显示白色,部分参数失去,且对应过程控制站的所有模件显示白色,s后机组M,首出原因为“引风机跳闸”.约2分钟后CRT画面显示恢复正常。当时检查系统未发现任何异常(模件无任何故障痕迹,过程控制站的通讯卡切换试验正常).机组

50、重新启动并网运行也未发现任何问题。事后与厂家技术人员一起专题分析讨论,并利用其它机组小修机会对控制系统模拟试验验证后,认为事件原因是由于该过程控制站的系统供电电压瞬间低于规定值时,其电源监视模件设置的低电压保护功能作用切断了电源,引起控制站的系统电源和4VDC、5D或15VDC的瞬间失去,导致该控制站的所有模件停止工作(现象与曾发生过的24VC接地造成机组停机事件相似),使送、引风机调节机构的控制信号为0,送风机动叶关闭(气动执行机构),引风机的电动执行机构开度保持不变(保位功能),导致炉膛压力低,机组MF。(2)电源系统连接处接触不良:此类故障比较典型的有:1)电源系统底板上VDC电压通常测

51、量值在。105。20D之间,但运行中测量各柜内进模件的电压很多在以下,少数跌至4.76VDC左右,引起部分I/O卡不能正常工作。经查原因是电源底板至电源母线间连接电缆的多芯铜线与线鼻子之间,表面上接触比较紧,实际上因铜线表面氧化接触电阻增加,引起电缆温度升高,压降增加。在机组检修中通过对所有VC电缆铜线与线鼻子之间的焊锡处理,问题得到解决.2)MCSDC运行中曾在两个月的运行中发生2M81工作状态显示故障而更换了3台主控单元,但其中的多数离线上电测试时却能正常启动到工作状态,经查原因是原主控5V电源,因线损和插头耗损而导致电压偏低;通过更换主控间的冗余电缆为预制电缆;现场主控单元更换为2M0D

52、0,提升主控工作电源单元电压至5。后基本恢复正常。3)有台机组负荷135W时,给水调门和给水旁路门关小,汽包水位急速下降引发MFT。事后查明原因是给水调门、给水旁路门的端子板件电源插件因接触不良,指令回路的4V电源时断时续,导致给水调门及给水旁路门在短时内关下,汽包水位急速下降导致MF.4)有台机组停炉前,运行将汽机控制从滑压切至定压后,发现DC上汽机调门仍全开,主汽压力4pa,IP上显示汽机压力下降为180kpa,汽机主保护未动作,手动拍机。故障原因系汽机系统与DCS、汽机显示屏通讯卡件OX1电源接触点虚焊、接触不好,引起通讯故障,使DCS与汽机显示屏重要数据显示不正常,运行因汽机重要参数失

53、准手动拍机.经对BOX1电源接触点重新焊接后通讯恢复。5)循泵正常运行中曾发出#2P失电报警,20分钟后对应的3、#4循泵跳闸。由于运行人员处理及时,未造成严重后果。热工人员对就地进行检查发现2P输入电源插头松动,导致2S失电报警。进行专门试验结果表明,循泵跳闸原因是PS输入电源失去后又恢复的过程中,引起PLC输入信号抖动误发跳闸信号。(3)UPS功能失效:有台机组呼叫系统的喇叭有杂音,通信班人员关掉该系统的主机电源查原因并处理.重新开启该主机电源时,呼叫系统杂音消失,但集控室右侧CR画面显示全部失去,同时MFT信号发出.经查原因是由于呼叫系统主机电源接至该机组主P,通讯人员在带载合开关后,给

54、该机组主US电源造成一定扰动,使其电压瞬间低于195V,导致DS各子系统后备P启动,但由于C系统、历史数据库等子系统的后备P失去带负荷能力(事故后试验确定),造成这些系统失电,所有制粉系统跳闸,机组由于“失燃料而MFT 。(4)电源开关质量引起:电源开关故障也曾引起机组多次M,如有台机组的发电机定冷水和给水系统离线,汽泵自行从“自动”跳到“手动”状态;在MH上重新投入锅炉自动后,汽泵无法增加流量。分钟后锅炉因汽包水位低MFT动作。故障原因经查是DCS 给水过程控制站二只电源开关均烧毁,造成该站失电,导致给水系统离线,无法正常向汽泵发控制信号,最终锅炉因汽包水位低MFT动作。6 SE信号准确性问

55、题处理一旦机组发生T或跳机时,运行人员首先凭着SOE信号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进行设备故障的判断。因此OE记录信号的准确性,对快速分析查找出机组设备故障原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方面曾碰到过的问题有:(1)SO信号失准:由于设计等原因,基建接受过来的机组,SE信号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SE系统的信号分辨力达不到指标要求却因无测试仪器测试而无法证实,信号源不是直接取自现场,描述与实际不符,有些信号未组态等等),导致SO信号不能精确反映设备的实际动作情况。有台机组MF时,光字牌报警“全炉膛灭火”,检查D中每层的3/4火检无火条件瞬间成立,但SO却未捉捕到“全炉膛灭火”信号.另一台机组FT故障,根据运行反映

56、,首次故障信号显示“全炉膛灭火”,同时有“DCS电源故障”报警,但SE中却未记录到DCS电源故障信号。这使得SOE系统在事故分析中的作用下降,增加了查明事故原因的难度。为此我省各电厂组织对SOE系统进行全面核对、整理和完善,尽量做到SOE信号都取自现场,消除SO系统存在的问题。同时我们专门开发了SOE信号分辨力测试仪,经浙江省计量测试院测试合格后,对全省所属机组OE系统分辨力进行全部测试,掌握了我省DCS的S系统分辨力指标不大于1的有四家,接近1ms的有二家,ms的有一家。(2)SOE报告内容凌乱:某电厂两台30万机组的INF分散控制系统,每次机组跳闸时生成的多份报告内容凌乱,启动前总是生成不

57、必要的SO报告。经过1)调整EM执行块参数, 把触发事件后最大事件数及触发事件后时间周期均适当增大。2)调整DSE ont 清单,把每个通道的Simple Triger由原来的BTH改为O1,Recordble Evet。3)重新下装SEM组态后,问题得到了解决. (3)SOE报表上出现多个点具有相同的时间标志:对于INFI90分散控制系统,可能的原因与处理方法是:1)某个SET或D模件被拔出后在插入或更换,导致该子模件上的所有点被重新扫描并且把所有状态为的点(此时这些点均有相同的跳闸时间)上报给SE。2)某个FP主模件的SOE缓冲区设置太小产生溢出,这种情况下,MFP将会执行内部处理而复位S

58、O,导致其下属的所有E或子模件中,所有状态为的点(这些点均有相同跳闸时间)上报给了SE模件.处理方法是调整缓冲区的大小(其值由C241的S决定,一般情况下调整为10)。)SE收到某个MP的事件的时间与事件发生的时间之差大于设定的最大等待时间(由FC23的5决定),则SE将会发一个指令让对应的MP执行OE复位,MF重新扫描其下属的所有OE点,且将所有状态为 的点(这些点均有相同的跳闸时间)上报给SEM,。在环路负荷比较重的情况下(比如两套机组通过中央环公用一套S模件),可适当加大S值,但最好不要超过60秒。7 控制系统接线原因控制系统接线松动、错误而引起机组故障的案例较多,有时此类故障原因很难查

59、明.此类故障虽与控制系统本身质量无关,但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如:(1)接线松动引起:有台机组负荷12M,汽包水位自动调节正常,突然给水泵转速下降,执行机构开度从64%关至5%左右,同时由于给水泵模拟量手站输出与给水泵液偶执行机构偏差大(大于10自动跳出)给水自动调节跳至手动,最低转速至178p,汽包水位低低FT动作。原因经查是因为给水泵液偶执行机构与DCS的输出通道信号不匹配,在其之间加装的信号隔离器,因4VD供电电源接线松动失电引起。紧固接线后系统恢复正常。事故后对信号隔离器进行了冗余供电。(2)接线错误引起:某#2机组出力30MW时,#2B汽泵跳闸(无跳闸原因首出、无大屏音响报警),机

60、组R动作,#2E磨联锁跳闸,电泵自启,机组被迫降负荷。由于仅有E出口继电器动作记录, 无2B小机跳闸首出和事故报警,且故障后的检查试验系统都正常,当时原因未查明。后机组检修复役前再次发生误动时,全面检查小机现场紧急跳闸按钮前接的是电源地线,跳闸按钮后至LC,而PC后的电缆接的是220V电源火线,拆除跳闸按钮后至C的电缆,误动现象消除,由此查明故障原因是是跳闸按钮后至PLC的电缆发生接地,引起紧急跳闸系统误动跳小机.(3)接头松动引起:一台机组备用盘硬报警窗处多次出现“主机EHC油泵2B跳闸”和“开式泵2A跳闸”等信号误报警,通过T画面检查发现L的 A路部分I/O柜通讯时好时坏,进一步检查发现机侧PLC的3A、5A和6的4个就地I/柜二路通讯同时时好时坏,与此同时机组T动作,首出原因为汽机跳闸.原因是通讯母线B路在P柜内接头和PLC5、L4柜本身的通讯分支接头有轻微松动,通过一系列的紧固后通讯恢复正常。针对接线和接头松动原因引起的故障,我省在基建安装调试和机组检修过程中,通过将手松拉接线以以确认接线是否可靠的方法,列入质量验收内容,提高了接线质量,减少了因接线质量引起的机组误动.同时有关电厂 制定了热工控设备通讯电缆随机组检修紧固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