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送科室肿瘤外科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39218607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0.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报送科室肿瘤外科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报送科室肿瘤外科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报送科室肿瘤外科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报送科室肿瘤外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送科室肿瘤外科(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温馨提示:请科室内传阅报送科室:肿瘤外科 图书馆推荐最新文献信息 (2017年6月8日共22篇)1.术前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摘要:目的 评价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对食管胃结合部癌手术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并将M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309例经根治性手术治疗的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MLR、NLR和PL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MLR、NLR和PLR判断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最佳截点值分别为0.201、1.697和96.960.全组309例患者的中位

2、生存时间为51.4个月.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的MLR与患者的性别、浸润深度、病理分级、TNM分期、NLR和PLR有关(均P0.05),PLR与患者的肿瘤大小、TNM分期、NLR和MLR有关(均P0.05),NLR与患者的性别、肿瘤大小、TNM分期、PLR和MLR有关(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转移淋巴结数目、病理分级、是否神经浸润、是否有脉管癌栓、TNM分期、PLR和MLR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TNM分期、神经浸润和MLR是影响食管胃结合部癌手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MLR的最佳截点值设为0.201时,得到的曲线下面

3、积为0.603,明显高于PLR和NLR(均P0.201是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术后生存不良的因素,但若患者的PLR96.960亦应考虑有预后不良的风险.作者:周文杰1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科, 常州,2130011 期刊:中华肿瘤杂志2017年39卷3期178-183页MEDLINE ISTIC PKU CSCD CA BP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癌 根治性手术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生存时间 预后2.Siewert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Ivor-Lewis手术与左开胸术淋巴结清扫情况的比较摘要:目的 探讨Siewert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患者行Ivor-Lewis手术和传统左开胸手术

4、在淋巴结清扫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食管肿瘤科行手术切除的101例Siewert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Ivor-Lewis(IL)组(38例)和传统的左开胸(LT)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程度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IL组和LT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切口液化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L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00 min,明显长于LT组患者(120 min,P0.05).IL组和LT组患者分别清扫淋巴结

5、(209)枚和(137)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L组患者清扫胸腔淋巴结(75)枚,明显高于LT组患者(22)枚,P0.001.IL组患者清扫腹腔淋巴结(138)枚,LT组患者清扫腹腔淋巴结(117)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IL组患者的上纵隔、隆突下、左肺门、右肺门、中段食管旁、下段食管旁、肝动脉旁和脾动脉旁的淋巴结清扫率均明显优于LT组(均P3个.癌结节状态与胃癌TNM分期(2=16.898,P=0.010)、pT分期(2=17.382,P=0.001)、pN分期(2=18.080,P=0.001)、pM分期(2=5.060,P=0.036)和脉管浸润(2=3.

6、675,P=0.039)有关.癌结节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少于癌结节阴性患者(22月比32月,2=23.391,P=0.012).在癌结节阳性患者中,癌结节个数3者中位生存时间少于癌结节个数为03的患者(17月比25月,2=5.157,P=0.023).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癌结节个数3是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2.350,95%CI:1.3454.106,P=0.003).结论 癌结节状态与胃癌的分期密切相关,癌结节数量超过3个的胃癌患者预后不良.作者:梁文全1周正方2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 北京,1008531南开大学医学院普通外科, 天津,3000712期刊:中华胃

7、肠外科杂志2017年20卷3期277-282页MEDLINEISTICCA关键词:胃肿瘤 癌结节 分期 预后13.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摘要:目的 探索直肠癌保肛手术后患者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排除永久造瘘和局部切除者.并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对入选患者采用专为LARS设计的量表通过面对面访谈或电话询问方式,按照手术先后顺序依次进行随访.根据调查量表得分情况(020分为无LARS,2129分为轻度LARS,3042分为重度LARS)将患

8、者按照LARS轻重程度分为3组,比较每组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病理学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LARS的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100例患者完成调查,男性61例,女性39例,接受手术时平均年龄66.2(4186)岁,其中年龄0.05).将无LARS和轻度LARS组合并后与重度LARS组进行重度LARS发病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放疗史(RR:5.608,95%CI:1.45721.584,P=0.006)、肿瘤下缘距离(RR:0.125,95%CI:0.0420.372,P=0.000)、吻合口距肛缘距离(RR:0.255,95%CI:0.0980.665,P=0.004)以及

9、回肠造口与否(RR:3.643,95%CI:1.05812.548,P=0.032)与重度LARS有关;潜在的危险因素为女性患者(RR:2.138,95%CI:0.9444.844,P=0.07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RR:2.654,95%CI:1.0057.014,P=0.049)、放疗史(RR:10.422,95%CI:2.39445.368,P=0.002)和肿瘤下缘距离7 cm(RR:8.935,95%CI:2.82728.243,P=0.000)是发生重度LARS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发生LARS较为普遍.女性、放疗和低位肿瘤患者行保肛术会增加发生重度

10、LARS的风险,对这类患者行保肛术应注意采取预防措施.作者:刘凡1作者单位: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1期刊: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7年20卷3期289-294页MEDLINE ISTIC CA关键词:直肠肿瘤 保肛手术 结直肠功能紊乱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14.直肠癌术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分析摘要:目的 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火箭军总医院结直肠外科临床数据库自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术后首次拔尿管时间、尿潴留发生情况及再次留置尿管时间,并分析发生术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结果 全组133例直肠癌患者

11、男性70例,女性63例;中位年龄62(2079)岁;肿瘤下缘距肛门5 cm者58例,510 cm者41例,1015cm者34例;肿瘤TNM分期期35例,期34例,期59例,期5例.予以直肠前切除术92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25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16例;其中开腹手术44例,腹腔镜手术89例.术后首次拔除尿管时间为27(中位数5)d,尿管拔除后有36例(27.1%)出现尿潴留;所有尿潴留患者均经再次留置尿管228(中位数6)d后恢复自主排尿.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65岁)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显著增高37.5%(21/56)比19.5%(15/77),2=5.333,P=0.021;34

12、.8%(31/89)比11.4%(5/44),2=8.214,P=0.004.多因素分析证实,高龄(P=0.002,OR=3.949,95%CI:1.6229.612)、腹腔镜手术(P=0.002,OR=5.665,95%CI:1.90816.822)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P=0.022,OR=3.443,95%CI:1.1999.887)是直肠癌根治术后尿潴留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后有较高的尿潴留发生风险,对于高龄患者,尤其是行腹腔镜手术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者,术后应关注可能发生的术后尿潴留及排尿功能障碍.作者:赵勇1作者单位:火箭军总医院结直肠外科, 北京,1000881期刊:

13、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7年20卷3期295-299页MEDLINEISTICCA关键词:直肠肿瘤 尿潴留 危险因素15.全机器人下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肠间质瘤摘要:自2000年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批准应用于临床后,该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胃肠外科、妇产科、心胸外科及泌尿外科等领域,具有智能、精准和微创等显著优势.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志伟教授团队已经完成1000余例机器人辅助胃肠肿瘤手术, 并且主要采用双针连续缝合法于镜下完成消化道重建,此吻合方法安全有效,未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随着国内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普及,同时为了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在此分享一例全机器人下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胃肠间质瘤(ga

14、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手术视频,供同道参考指正.作者:刘江1作者单位: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1期刊: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7年20卷3期294页MEDLINE ISTIC CA16.慢性便秘与结直肠肿瘤的相关性摘要:慢性便秘与结直肠肿瘤的相关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陆续有国内外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通过结合国内外文献,从便秘与结直肠息肉、 便秘与结直肠癌以及结肠黑变病(MC)和泻剂与结直肠肿瘤关系这3个方面进行便秘与结直肠肿瘤的相关性探讨,发现便秘能够显著增加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尽管便秘不显著增加结直

15、肠癌的发病率,但却是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另外,MC和泻剂与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也密切相关.由于结直肠息肉是癌前病变,所以,对于长期便秘患者应该尽量少用蒽醌类泻剂,对结直肠息肉患者定期随访是必要的.作者:刘宝华1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普通外科 全军便秘诊治中心, 重庆,4000421期刊: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7年20卷3期255-257页MEDLINE ISTIC CA关键词:便秘 结直肠肿瘤 相关性17.应重视中低位直肠癌选择性侧方淋巴结清扫术的开展摘要:侧方淋巴转移是中低位直肠癌重要的转移方式,也是导致术后局部复发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东西方国家对于侧方淋巴结转移的诊

16、断、临床意义、治疗和预后存在争议.西方国家认为,侧方淋巴结转移是全身转移,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能有效杀灭可能存在的侧方转移淋巴结,因而多数主张在行新辅助治疗后单纯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不需要行侧方淋巴结清扫.而东方国家、尤其是日本对侧方淋巴结清扫术持积极态度,他们认为侧方淋巴结转移是区域转移,术前可疑存在的侧方转移性淋巴结并不能彻底被新辅助放化疗消灭,新辅助放化疗后有选择性地施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可望进一步提高此类患者疗效.因此,亟需大宗病例前瞻性研究以改进侧方淋巴结清扫和新辅助治疗的选择标准,防止过度治疗.结合最新的影像学手段,针对怀疑侧方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在新辅助放化疗后积极开展选择性侧方淋巴结清

17、扫术,有望降低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改善其长期生存.作者:孟文建1王自强1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 成都,6100411期刊: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7年20卷3期258-262页MEDLINE ISTIC CA关键词:中低位直肠癌 侧方淋巴结清扫术 新辅助放化疗18.十二指肠损伤和十二指肠瘘的诊治经验摘要: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腹腔脏器损伤,十二指肠瘘是胃肠外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以病情危重,治疗困难,病死率高而著称.复合性胸腹部闭合性损伤和少部分开放性损伤是十二指肠损伤的常见原因;医源性、创伤性以及合并营养不良、肿瘤、结核及克罗恩病等均是十二指肠瘘的常见原因,目前尚没

18、有理想的诊治手段.十二指肠瘘应针对病因,重在预防,包括围手术期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术中避免游离十二指肠过多而导致残端缺血,残端缝合疏密恰当,保证残端血供;术后避免输入袢梗阻,降低十二指肠残端压力,保证残端无水肿;避免术后残端出血或血肿等.一旦出现十二指肠瘘,在积极禁水、肠内肠外营养、抑酸、抑酶、抗感染治疗及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基础上行简单合理的术式,双管法十二指肠减压加腹腔外引流,减少十二指肠瘘相关并发症,以降低病死率,拯救患者生命.作者:龚昆梅1郭世奎1王昆华2作者单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昆明,650032165003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

19、科2期刊: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7年20卷3期266-269页MEDLINE ISTIC CA关键词:十二指肠损伤 十二指肠瘘 营养支持治疗 双管引流19.进展期胃癌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No.12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总结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行胃癌根治术的25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术中清扫No.12淋巴结的情况,分析No.12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256例患者中男179例,女77例;平均年龄59.2岁.肿瘤位于胃上部24例,中部41例,下部174例,多灶

20、或弥漫分布17例;肿瘤直径5 cm 117例.血清癌胚抗原(CEA)值升高61例,血清糖类抗原(CA)72-4值升高56例,血清CA19-9值升高61例.全组患者术中清扫No.12淋巴结共计1152(4.51.9)枚;其中24例(9.4%,24/256)No.12淋巴结经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查发现转移(No.12淋巴结阳性组).256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期至2015年12月,平均随访时间101.2月.中位生存时间No.12淋巴结阳性组(24例)29.8月,No.12淋巴结阴性组(232例)78.2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1.715,P=0.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o.12淋

21、巴结转移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与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和肿瘤浸润深度有关(均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造瘘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未造瘘组(293.333.1)min比(253.041.7)min,t=-3.38,P=0.002.未造瘘组术后有2例(3.1%)患者分别死于术后肺部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有4例(6.3%)患者出现术后吻合口瘘;但造瘘组不仅无死亡患者出现,也仅2例(3.5%)出现术后吻合口瘘.随访1年后,未造瘘组患者存活率为90.6%(58/64)

22、,造瘘组为91.2%(52/5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8).结论 熟练掌握造瘘术后,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后行一期吻合并加行末端回肠造瘘可能是一种更为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作者:肖博凯1作者单位: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云南省消化病研究所1期刊: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7年20卷3期335-337页MEDLINE ISTIC CA关键词:左半结肠肿瘤 一期吻合 回肠造瘘21.腹腔镜辅助改良反穿刺长段食管切除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63例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改良反穿刺器长段食管切除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

23、15年12月期间接受腹腔镜辅助改良反穿刺长段食管切除术治疗的63例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3例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中Siewert型47例,Siewert型16例.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14例,近端胃切除食管-残胃吻合49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以及D2+下纵隔食管旁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209.748.3)min,食管-空肠(残胃)吻合时间(10.53.2)min,抵钉座放置时间(4.42.3)min,食管切缘距肿瘤近端距离(5.11.4)cm.清扫淋巴结数目(4915)枚/例;术后排气时间(2.00.4)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未发生术后出血、吻合口瘘

24、、吻合口狭窄、胸腔感染、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其中食管-残胃吻合中9例出现轻、中度胃食管反流,7例口服药物控制良好,2例效果不佳.结论 腹腔镜辅助改良反穿刺技术长段食管切除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不仅操作快捷、方便,而且整体安全性好.作者:陈鹏1作者单位: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1期刊: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7年20卷3期338-339页MEDLINE ISTIC CA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 肿瘤改良反穿刺器 腹腔镜22.胸外科住院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调查结果分析摘要: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重要的合并症,会显著影响慢阻肺患者的预后.慢阻肺也会影

25、响肺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本研究旨在调查胸外科住院肺癌合并慢阻肺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查阅病历获取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状况、有害职业史、症状、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术后病理、出院诊断、全套肺功能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当基础肺功能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占预计值70%时即行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703例肺癌患者进行了全套肺功能测定,其中67例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62例(92.5%

26、)符合慢阻肺诊断.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有677例,其中41例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38例(92.7%)符合慢阻肺诊断.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中合并慢阻肺者年龄65岁、男性、有吸烟史和非腺癌的比例高于未合并慢阻肺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65岁者更易合并慢阻肺(OR:2.807-2.374,95%CI:1.101-7.157)(P0.05).住院前仅有3例(4.3)诊断慢阻肺并按慢阻肺规范治疗.出院时仅有5例(7.1)诊断慢阻肺.结论在胸外科住院肺癌患者中行常规肺功能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可提高肺癌合并慢阻肺的诊断;当前肺癌合并慢阻肺诊断和治疗严重不足,需要引起胸外科医生重视,与呼吸

27、内科医生携手共同防治慢阻肺.作者:张荣葆1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 北京,100044期刊:中国肺癌杂志2017年20卷3期163-167页MEDLINE ISTIC CA EMBase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筛查 肺肿瘤 肺功能试验图书馆联系人:周瑾办公室电话:6744464手机:13639513566肿瘤外科外文关键词(2017.6.7) 一、胰腺肿瘤 1. Downregulation of 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by 7-Benzylidenenaltrexone maleate sensitizes pan

28、creatic cancer cells to TRAIL-induced apoptosis.Abstract: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 (TRAIL) is a potential biological anticancer agent. However, a wide range of human primary cancers, including pancreatic cancer, display resistance to apoptosis induction by TRAIL. Theref

29、ore, this resistance needs to be overcome to allow TRAIL to be successfully used in cancer therapy. In this study, we performed a compound screen to isolate TRAIL sensitizers and found that one of the identified compounds, 7-benzylidenenaltrexone maleate (BNTX), sensitized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to

30、 TRAIL-induced apoptotic cell death. The combination of BNTX with TRAIL promoted the release of cytochrome c from mitochondria into cytosol with caspase activation and a resulting increase in annexin V-stained cells. From a mechanistic perspective, we found that BNTX downregulated X-linked inhibitor

31、 of apoptosis protein (XIAP) expression when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RAIL, and found that TRAIL-induced apoptosis was augmented by siRNA-mediated knockdown of XIAP. We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BNTX promoted the ubiquitin/proteasome-dependent degradation of XIAP protein via protein kinase C (PKC)

32、alpha/AKT pathway inhibition. Moreover, combined treatment by BNTX with TRAIL suppressed growth of pancreatic tumor xenograft of animal model. Therefore, we suggest that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mediated resistance of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to anticancer therapeutics can be overcome by inhibi

33、ting the PKC/AKT pathway.Author:Kim So YoungPark SojungSource:Oncotarget20172.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calponin 2 is a positive prognostic factor in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Abstract:Calponin 2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actin cytoskeleton, which is critical for cell division and

34、migration. 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calponin 2 inhibits prostate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etastasis. However, the role of calponin 2 in pancreatic tumor growth, metastasis and patient survival remains unclear. Here,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level of calponin 2 is a positive progn

35、ostic factor for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 Patients with high calponin 2 expression in the tumor presented less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longer survival. Knockdown of calponin 2 facilitated pancreatic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etastasis. Further experiments suggest

36、ed that PI3K/AKT, NF-B, Vimentin, Fibronectin, Snail and Slug were upregulated and E-cadherin was downregulated after calponin 2 was knocked down, implicating altered functions in PDAC proliferation and metastasis. In addition, we verified that calponin 2 functioned through inhibiting PI3K/AKT and NF-B pathways.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upregulation of calponin 2 in PDAC corre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