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合剂的药理作用及工艺研究综述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9186388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鱼腥草合剂的药理作用及工艺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鱼腥草合剂的药理作用及工艺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鱼腥草合剂的药理作用及工艺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鱼腥草合剂的药理作用及工艺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腥草合剂的药理作用及工艺研究综述(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鱼腥草合剂的药理作用与工艺研究摘要:复合鱼腥草合剂为临床常用的处方药,主要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红肿,咽痛,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具有清热解毒之功能,有较强的抗病毒、抗菌、抗炎的功效,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病毒性与细菌性感染、风热感冒、肺炎等都有较好的疗效,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优点,是治疗感冒的理想药物之一。鱼腥草合剂由鱼腥草、板蓝根、黄芩、连翘、金银花五味中药材与辅料制成,它的制备工艺:因鱼腥草、连翘、金银花3味中药材都含有挥发油 ,可以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中的挥发油成分 ,而其他水溶性成分,可用水煎煮提取。黄芩、板蓝根含有黄酮、靛玉红、多种氨基酸等,均溶于水,可用水为溶济,煎出

2、其活性成分。再一并同时用水提醇沉加蜂蜜,用纯化水定容而得。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测定处方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对复合鱼腥草合剂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意义。关键词:复方鱼腥草合剂;鱼腥草;抗菌、病毒;制备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引言:鱼腥草又名折耳根、截儿根、猪鼻拱、蕺菜,客家话称之狗点耳,属双子叶植物三白草科蕺菜属,是一种具有腥味的草本植物,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其药用价值主要为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鱼腥草富含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等成分,营养价值很高,是常用的野生蔬菜之一,因此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极具开发潜力的植物资源之一。正文:复合鱼腥草合剂作用

3、类别本品为耳鼻喉科喉痹类非处方药药品。剂型合剂成份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辅料为蔗糖、蜂蜜、防腐剂(苯甲酸钠、羟苯乙酯)。性状为黄棕色至棕色的液体;味甜、微苦涩。适应症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疼痛;急性咽炎、扁桃腺炎有风热证候者。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30毫升,一日3次。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禁忌糖尿病患者禁服。须知1.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药。3.孕妇慎用。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脾虚大便溏者慎用。5.属风寒感冒,咽痛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者慎用。 6.扁桃体有化脓与全身高热者应去医院就诊。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4、。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贮藏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有效期18个月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1.复合鱼腥草合剂的药理作用11有效成分的作用鱼腥草: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2、利尿作用,使毛细血管扩,增加肾血流量与尿液分泌,所以也用于尿路感染的频尿涩痛。3、增强免疫系统作用,提高慢性气管炎患者白血球的吞噬作用。4、抗肿瘤作用,提高

5、癌细胞中的CAMP而抑制艾氏腹水癌。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降压、镇静、抗微生物作用、对血脂与血糖作用,利尿、平喘等。板蓝根: 对高热头痛;流行性感冒;咽肿;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喉痹;疮肿、臃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火眼,疮疹;金银花: 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热解毒,用于各种热风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其他致病菌、流感病毒、真菌都有一定抑制作用。有抗炎作用。有强心、利尿、降血压、镇吐、抗肝损伤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主治痈肿疮毒、痰核、外风感染,

6、温病初起,热淋涩痛等。因此复合鱼腥草合剂是治疗流行性感冒、风热感冒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咽炎、扁桃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药物,具有口味好、见效快、安全性高等特点。1.2 药理学研究概况复合鱼腥草合剂既可作为免疫增强剂,也可用于临床治疗药剂,该制剂具有明显的止咳平喘的作用。鱼腥草合剂对咳喘模型小白鼠的作用从临床试验可见,鱼腥草合剂能够明显延长咳嗽潜伏期,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明显(P0.01)。镇咳率(%)=(用药组咳嗽潜伏期-生理盐水对照组潜伏期)/生理盐水对照组潜伏期100%。结果可见,“菌毒克星”免疫增强剂、咳必清有明显的止咳作用。表1 鱼腥草合剂对咳喘小白鼠模型的作用(Xs)组

7、别剂量潜伏时间镇咳率A0.5ml/只33.6210.1263.0B10mg.kg-137.9214.3283.9C0.5ml/只20.627.56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P0.01)1.3 对病毒性与细菌性感染的作用鱼腥草合剂的原料药成分是鱼腥草,鱼腥草是双子叶植物三白草科蕺菜属,具有腥味的草本植物,具有广泛的抗菌抗病毒作用。鱼腥草能显著诱生干扰素。干扰素不仅能参与抗病毒蛋白的形成,也能有效阻止病毒的侵犯。 鱼腥草合剂诱生干扰素的作用结果组别干扰素单位(XSD)P值阴性对照5.18 0.12阳性对照12.15 0.12P 0.01鱼腥草合剂试验组7.83 0.16P 0.050.05 0.052

8、.复合鱼腥草合剂的制备工艺 2.1 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鱼腥草挥发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有鱼腥草素、甲基正壬酮等,水溶性成分有绿原酸, 其中癸酰乙醛为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作用。连翘中主要含有连翘醇苷、连翘苷等, 其中连翘醇苷具有较明显的抗菌、抗病毒作用;金银花主要含有绿原酸,为抗菌活性成分, 其挥发油中主要有丁香酚、芳樟醇等, 亦也有抗菌、平喘止咳的药理作用。取处方量的原料加大约其10倍量的水温泡半小时,然后用水蒸气蒸馏大约4小时左右,再加水煎煮3次,合并主液,浓缩到适量,加95%的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以上,再沉淀,取上层清液,浓缩至适量,再过滤,加入处方量的蜂蜜定容即得。水蒸

9、气蒸馏时间与挥发油得率考察表时间03060120180240300体积(ml)00.20.30.40.50.60.6挥发油收率%00.10.150.20.250.30.3加水量与挥发油得率考察表加水量8101214体积(ml)0.50.60.620.62挥发油收率%0.250.30.30.32.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黄芩苷是复方鱼腥草合剂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处方中的绿原酸、黄芩苷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炎作用。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复方鱼腥草合剂中的黄芩苷、绿原酸的含量来控制复合鱼腥草合剂的质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鱼腥草合剂中的黄芩苷、绿原酸含量以甲醇为流动相A,0.2

10、%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 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 25; 波长: 277nm。理论塔板数不低于2500取复合鱼腥草合剂与对照品黄芩苷1ml加流动相稀释50倍,精密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 ul, 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 测定峰其面积,计算黄芩苷与绿原酸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时峰的分离效果好, 杂质峰对主峰没有干扰影响, 该方法具对样品前处理容易, 灵敏度较高, 结果准确性可靠的优点, 可作为复方鱼腥草合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可以用于建立该制剂的成品质量标。复方鱼腥草合剂中绿原酸黄芩苷含量测定结果( mg/ml,n =3)批号绿原酸黄芩苷1009030

11、09933 4691103070 09833 4561107260 09203 6232.3复合鱼腥草合剂的临床研究状况 现代研究证明复合鱼腥草合剂可延长小鼠的抗疲劳、抗耐寒能力和缺氧的时间,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与应激反应的能力,从而可提高应激状态小鼠的存活率。它对多种革兰氏阳性与阴性细菌均有较明显抑制作用,并且有很好的利尿、祛痰止咳、平喘、降血压、等作用。临床应用其作为植物具有蛋白酶抑制活性的应用前景,为复合鱼腥草合剂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研究也说明它的生物活性较高,且克服了西药的不利弊端又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持久性, 同时资源来源广泛、使用安全性高, 所以其临床应用的前景乐观, 值得我们进一

12、步的研究.。随着它的药理作用的深入了解,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适用于临床的新剂型开发投入市场。 参考文献:1.吴德峰,佳铭,黄南华,邱金海,翁顺太,禄旺,王宗发“鱼腥草合剂”的药理学和安全性试验研究(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金山350002)2.萍1, 腾惠丽2 复方鱼腥草合剂提取工艺研究(1.尖峰药业, 321000; 2. 尖峰德康药业, 311422)3.方平美 复方鱼腥草合剂制备工艺的改进建议(天诚药业,311231)4.牛玉乐, 焱* , 艳, 黄 波, 振 复方鱼腥草口服液提取工艺研究(大学化工学院, 550003)5.于海瑞,力群,王勇,胡彦龙 复方鱼腥草糖浆的药理研究与分析(中桂

13、制药10062882(2012)0227702)6.夏婷,嘉棋,郭静,燕灿,彬林凌锋 鱼腥草的剂型开发研究进展(大学学院化学与药学系,519041)7 爽 于庆海 金佩珂 鱼腥草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药科大学110015)复方鱼腥草口服液质控项目的研究8伟,峰滕彦 复方鱼腥草口服液质控项目的研究(抗州310004省药品检验所;310009大学附属第二医院)9胡汝晓,肖冰梅,谭周进,武能丙炎,达平,伍参荣鱼腥草的化学成分与其药理作用(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410128)10顾静蓉, 莉莉, 罗建伟, 毛庆秋鱼腥草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新进展(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萧山3

14、11200)11鹰,冰儿 鱼腥草合剂抑菌物质提取工艺与抑菌效果研究(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510225)12薇 , 卢芳国2, 双银 , 删鱼腥草中挥发油的提取分析与其抗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实用预防医学2008年4月第15卷第2期)13萍 HPLC法测定复方鱼腥草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 尖峰药业, 321000)14戢艳琼,洪亮,秋芳(HPLC 法测定复方鱼腥草合剂中绿原酸、黄芩苷的含量(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堰442000)15转花,胡思玉,余启波,德奎复方鱼腥草合剂的HPLC 指纹图谱研究*科伦药物研究,61050016长俊.复方鱼腥草糖浆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来宾市中医医院, 来宾

15、546100)17朱晓燕,蔡进章,任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鱼腥草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25027)18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鱼腥草口服液中黄芩苷和绿原酸含量(省药品检验所,212003)19黄虹1, 唐琦文2 均匀设计和模式识别法优化鱼腥草口服液制备工艺(1.市第六人民医院, 200233;2.市眼病防治中心, 200040)20贺福元 ,邓凯文,唐昱 ,鹏 ,黄胜 ,邱云 ,邹欢 ,周宏灏,鱼腥草与其制剂的药理与免疫毒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20090400619霄,余海忠,宇博,肖作安,慧宏。鱼腥草活性物质提取工艺与其抑菌作用研究。襄樊学院化学与

16、生命系。2008.02.0041.0520郡双,荣和.鱼腥草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6) 21谭宝秀,段林东,王放银,等。鱼腥草挥发油的提取与其抑菌效果研究J.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22许忠柏,庆德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鱼腥草的化学成分与应用研究概况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6.9.12.23周欢欢,同祥,耿少华,胡书平,中医学院,鱼腥草的研究进展,2011,0871224顾静蓉, 莉莉, 罗建伟, 毛庆秋( 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鱼腥草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新进展,2006,03,0121,25许忠博,庆德,鱼腥草的化学成分

17、与应用研究概况。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6王海颖,陆敏,鲍君璐。鱼腥草合剂对糖尿病大鼠肾脏CTGF和TGF-B1的表达的影响。中医药大学。2012.0327郡双,荣和.鱼腥草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6):572573. 28Isogai H. Science papers cool of genalM. Education 1952 2; 1. 29Takuo Kosuge. Structure of an antim icrobial substance isolated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M. J Pharm Sac Japan. 1952 , 72: 1227. 29Marnahall A D. The effect of protein fouling in MF and UF on perneate flux. protein retention and selectivity J . desalination, 1993, 91: 65. 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