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UG画齿轮2圆柱斜齿轮

上传人:伴*** 文档编号:139143833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4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七部分UG画齿轮2圆柱斜齿轮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七部分UG画齿轮2圆柱斜齿轮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七部分UG画齿轮2圆柱斜齿轮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第七部分UG画齿轮2圆柱斜齿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部分UG画齿轮2圆柱斜齿轮(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七部分:齿轮-圆柱斜齿轮 圆柱斜齿轮的建模(法面模数Mn=4,齿数z=18,齿宽b=45, 压力角=20,螺旋角=16) 斜齿轮的创建关键在于螺旋线(引导线)的创建,由于NX和SolidWorks自带有创建齿轮的工具,所以先介绍两种 软件简捷的方法,再一一介绍各个软件用参数创建的方法。NX: 结果如下:SolidWorks: 结果如下:A.NX的参数建模 为了便于理解,此斜齿轮的模数(即:法面模数)和齿数与直齿轮的一样。 (1)此斜齿轮除了螺旋角之外,还要增加一些参数。先打开直齿齿轮将其表达式导出并命为z=18.exp 新建斜齿轮文件打开表达式对话框,将导出的z=18.exp文件导入,并添加

2、=16和螺旋线的关系式 并作相应的修改,如下:(略去部分)将z=18.exp导入表达式后做相应的修改。 添加了螺旋角=16 添加了螺旋升角=90-16=74 添加了基圆周长c=db* 添加了螺旋线螺距s=c*tan 修改了模数为法面模数,m改为Mn 修改了分度圆直径为d=mn*z/cos 添加了齿廓旋转角度=arcsin(b*tan/rb) 添加了端面压力角t=arctan(tan/cos)(2)在草图中作4个圆并用直径da,d,db,df分别约束。(3)拉伸齿顶圆da,深度为齿宽b=45。(4)使用规律曲线画出渐开线。(5)将渐开线投影到草图上。(6)参照直齿轮轮廓的画法,做出镜像中心线及镜

3、像后的渐开线,并修改。(7)做出一个齿廓。拉伸齿顶圆(注意草图的平面为XY平面) 画出渐开线投影后的渐开线直径大于齿顶圆的圆(之所以要画直径大于齿顶圆的圆,是为了 以防做出扫掠体后求差时出现不能完全切 除的情况)连结分度圆与渐开线的交点与圆心的线段旋转(-90/z)后的线段作为镜像中心线与渐开线相切的直线投影后的齿根圆 镜像后的倒角为:r1 (即,r1=if(hax=1)(0.38*mn)else(0.46*mn) 如果顶隙系数hax1则r1=0.38*mn 如果顶隙系数hax1则r1=0.46mn 此hax=1,即r1=0.38*mn=0.38*4=1.52)(8)画螺旋线(即扫掠中的引导线

4、) 圈数:b/s,这里s可理解成齿宽为1个螺距的长度。 半径:不一定是基圆半径rb但是必须在齿根圆半径rf和齿顶圆半径ra之间。 画出的螺旋线 将其旋转90后,如下:(9)画另一侧的齿廓。 线将第一个齿廓投影到新建的草图当中,再将投影的草图旋转角,最后把投影的齿廓“转换至/参考对象” 结果如图: 上一步作出的第一个 齿廓 将第一个齿廓投影到 另一侧新建的草图上 旋转角后,得到的 第二个齿廓 截面1 (第一个齿廓) 引导线 (螺旋线) 截面2 (第二个齿廓) 两个截面的方向 必须一致 转换至参考对象的 投影后的齿廓(10)扫掠后求差,在“图样面”(阵列)。(11)最后结果如下;(13)关于一些解

5、释:螺旋角、螺旋升角、螺距s。 用NX画出半径为rb, 圈数为1,螺距为s的的右旋螺旋线,画出其他辅助线螺距 并在三维状态下标注。如右图: 螺旋角画出的螺旋线 螺旋升角 测量出的基圆周长c根据周长c所画的线段 基圆半径rb斜齿轮的端面模数mt=mn/cos分度圆直径d=mt*z,端面压力角t=arctan(tan/cos),基圆直径db=d*cost齿廓旋转角度=arcsin(b*tan/rb)齿宽b螺旋角 E 第一个齿廓 旋转后得到的第二个齿廓 作完辅助线后,可得: BE=b CED=渐开线基圆半径rb CD=AB C OB=rb AOB=B 那么, D 在直角三角形CDE中, CD=BEt

6、anCED A =btan 在直角三角形OAB中, AB=OBsinAOB =rbsin 又CD=AB btan=rbsin 即 :齿廓旋转角 在新建的草图中 =arcsin(b*tan/rb) 将第一个齿廓投影 并“转换至/自参考对象”O关于“扫掠”。 a.本例所用的方法:做了2个截面(两个齿廓),定位方向:Z轴,引导线:螺旋线。b.做1个截面(一个齿廓),定位方向:Z轴,引导线:螺旋线。 从理论上讲,扫掠出的齿体的另一个 齿廓应该与按理论画的齿廓重合, 但是却有缝隙,而a方法避免了这种情况。C. 做2个截面(两个齿廓),定位方向:Z轴,引导线:直线。 这种方法是理论上的错误。 扫掠出的齿体

7、没有轴向截面的轴向的弧度 这就出现了齿体与柱体相交的情况。B.SolidWorks的参数建模 (1)为了提高效率,同直齿圆柱齿轮的创建一样,把相关参数算出,用时直接输入。 螺旋角=16 法面压力角=20 端面压力角t=arctan(tan/cos)=20.739法面模数mn=4 端面模数mt=mn/cos=4.161 顶隙系数齿cx=0.25齿顶高系数hax=1 变位系数x=0 齿宽b=45齿顶高ha=(hax+x)*mn=4 齿根高hf=(hax+cx-x)*mn=5分度圆直径d=mt*z=mn*z/cos=74.902 基圆直径db=d*cost=70.048齿根圆直径df=d-2*hf=

8、64.902 齿顶圆直径da=d+2*ha=82.902基圆周长c=db*=220.063 基圆半径rb=db/2=35.024 螺旋升角=90-=74螺距s=c*tan=767.453 半个分度圆齿槽角=360/z/2/2=90/z=5渐开线展开角a=60 第二个齿廓旋转角=arcsin(b*tan/rb)=21.618(2)在草图中作4个圆直径分别为da,d,db,df。拉伸齿顶圆,深:b。 (3)作出渐开线。 (4)作出第一个齿廓。 (5)画出螺旋线。螺旋线的直径为基圆直径db=70.048。(6)做出第一个齿槽。,选中“几何体阵列”(7)做出其他特征,完成。 (8)关于一些解释。 扫描

9、切除。在SolidWorks的命令中,轮廓相当与NX的截面,而SolidWorks的“扫描切除”命令只能选择1个轮廓;路径相当于NX的引导线,也只能选中1个;引导线相当于NX的脊线。此例中选择了1条长45的引导线,因而阵列时必须选中选项的几何体阵列:。也可以不选择引导线,但必须定义定位方向:。这里只做了1个齿廓。使用此例的方法做出第一个齿槽后,再画出另一侧的齿廓,比较一下。 画出的第二个齿廓(参照NX的做法) 由第一个齿廓“扫描切除”出的第一个齿槽 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缝隙 第一个齿廓 当然可以用两个齿廓做。使用“放样切割”工具: 。过程如下,结果见上图。 这种方法类似于NX的“扫掠”时2个截面的

10、做法。C.Pro/e的做法 (1)做出齿顶圆并拉伸。 (2)做出渐开线。 曲线-【菜单管理器】-从方程-完成-选取坐标系-笛卡尔-(输入下面方程)-确定 (3)新键草图,画出齿根圆、分度圆、直径大于齿顶圆的圆,使用“创建图元”工具将渐开线投影到草图上。 创建辅助线,修改后得到第一个齿廓。 (4)画出引导线螺旋线。其过程与画渐开线的过程类似。 其中,35.024为基圆半径rb 0.0586为螺旋线圈数n=b/s=45/767.453 45为螺旋线的高度,即齿宽b(5)创建第二个齿廓。 在柱体的另一面创建草图,使用“创建图元”(投影)做出另一个齿廓。完成草图后“旋转”得到第二个齿廓。 旋转步骤:

11、编辑-特征操作-复制-移动-选取-从属-完成-(选择刚创建的齿廓)-确定-旋转- 曲线/边/轴-(选择圆柱轴)-正向-点对勾按钮-完成移动-确定- 完成。(其中,21.618为:第二个齿廓旋转角=arcsin(b*tan/rb)=21.618)(6)创建第一个齿槽。插入-混合扫描。 点按钮(默认为曲面按钮),点参照选项卡,选择螺旋线为扫描轨迹,选控制方式为恒定法向并选择 圆柱轴A_1为法向方向。 点剖面选项卡,所选截面,选中第一个齿廓插入选中第二个齿廓。两个截面的方向必须一致。 截面方向的调节方法:拖动方向箭头的圆点至一致位置,点箭头可改变方向。 点移除材料按钮:,结果: 显示了移除材料的方向

12、 点对勾,完成第一个齿槽的创建。阵列出所有齿形。 阵列对话框 创建出的第一个齿槽 阵列出的所有齿形(7)做出其他特征,最终结果如下。(8)关于一些解释。 Pro/e的草图中,镜像工具的使用。 镜像中心线必须是虚线;先选中需要镜像的线,再点“镜像”,最后选择中心线即可。 在绘制齿廓圆角时,先创建圆角不定义半径,修改为齿廓后最后在定义半径为1.52。 草图当中,修剪时,一定要仔细修剪多余的曲线,不能漏掉。 退出草图后如需改动,在树中点“草绘1”右击,选“编辑定义”即可回到草图界面。 Pro/e没有螺旋线工具,需要自己创建合适的方程式。此例用的是笛卡尔坐标,当然也可用圆柱坐标。 很多人会想到“螺旋扫

13、描切口”命令,因为螺钉上的螺纹可以用此命令不用创建螺旋线做出螺纹来,圆柱 螺旋齿轮可以理解成导程很大螺距很小的螺纹;但是,螺钉的截面和扫描轨迹是在一个平面上的,而圆柱螺 旋齿轮的截面和扫描轨迹不但没在一个平面上,而且是近似垂直的。所以,这个命令用不上。 关于螺旋线的另一种画法,圆柱方程: 此次绘制螺旋线用到笛卡尔方程为: 将其改为圆柱方程为: 两方程中,35.024都是螺旋线基圆的半径;0.0586都是螺旋线才圈数;45都是螺旋线的高度。 他们的结果是一样的。D.关于引导线的另一种创建。直线投影法。 以NX为例。在画出齿廓的柱面上做出与之相切的平面。以此平面为草图做出与轴线斜角度的斜线。 将此

14、斜线投影到柱面上,以投影得到的曲线为引导线,扫掠求差。结果如下: 由旋转得到的另一侧的齿廓 由此次求差得到的另一侧的齿廓 很明显两种方法存在的差距非常大。其实这种“直线投影”的方法只是近似的 方法。如果严格按理论来说,是不成立的。这种做法用的很多,但不精确。 E.最后,用直齿轮来理解一下斜齿轮。这是这两次做的直齿轮和斜齿轮,他们的模数相同m=4,他们的齿数相同z=18,他们的法向压力角相同=20很明显,斜齿轮的齿顶圆直径直齿轮的齿顶圆直径。斜齿轮的齿顶圆直径转过后和直齿轮的齿顶圆直径相等。 验证一下:斜齿轮齿顶圆直径为:82.9那么直齿轮的齿顶圆直径应为:82.9*cos16=79.7. 翻看前一章的直齿圆柱齿轮的齿顶圆直径为:80。相差约为0.3可以这样认为:直齿轮是把斜齿轮用力拉直而得到的。至此,渐开线圆柱斜齿轮的创建方法就全部介绍完了。 二郎QQ:2526275892011年12月12日- 21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