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典型习题汇编--(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39119710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52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物理必修二++典型习题汇编--(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中物理必修二++典型习题汇编--(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中物理必修二++典型习题汇编--(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必修二++典型习题汇编--(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必修二++典型习题汇编--(含解析)(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物理必修二 典型习题汇编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如图所示,小物体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则A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A受重力、支持力B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C受重力、支持力、向心力、摩擦力D向心力、摩擦力2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所以线速度大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B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的周期保持不变C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D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的向心加速度保持不变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轮子依靠摩擦传动,相互之间不打滑,其半径分别为r1、r2、r3若甲、乙、丙三个轮的角速度依次为1、2、3,则三个轮的角速度大小关系是()A1=2=3

2、B123C123D2134图中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Ac点与d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B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C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Da点与c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5A、B两个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之比SA:SB=4:3,转过的圆心角之比A:B=3: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线速度之比vA:vB=4:3B它们的角速度之比A:B=2:3C它们的周期之比TA:TB=3:2D它们的向

3、心加速度之比aA:aB=3:26如图所示,小球从倾斜轨道上由静止释放,经平直部分冲上圆弧部分的最高点A时,对圆弧的压力大小为mg,已知圆弧的半径为R,整个轨道光滑则()A在最高点A,小球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B在最高点A,小球的速度为C在最高点A,小球的向心加速度为gD小球的释放点比A点高为R7铁路在弯道处的内外轨道高低是不同的,已知内外轨道对水平面倾角为(如图),弯道处的圆弧半径为R,若质量为m的火车转弯时速度小于,则()A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B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大于C外轨对外侧车轮轮缘有挤压D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小于8如图所示为某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迹示意图,其中P、Q两点是椭圆轨迹

4、的两个焦点,若太阳位于图中P点,则关于行星在A、B两点速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vAvBBvAvBCvA=vBD无法确定9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进入椭圆轨道,B为轨道上的一点,如图,则下列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在轨道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B在轨道上经过A的速度大于在轨道上经过A的速度C在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上运动的周期D在轨道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上经过A的加速度10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下列办法不可采用的是()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少一半,距离不变B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距

5、离不变C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D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为原来的11举世瞩目的“神舟”七号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显示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设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则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ABCD12不可回收的航天器在用后,将成为太空垃圾,如图是漂浮在地球附近的太空垃圾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地越低的太空垃圾运行的向心加速度一定越大B离地越低的太空垃圾受到的地球的万有引力一定越大C由公式v=得,离地越高的太空垃圾运行速率越大D太空垃圾可能跟同一轨道上同向飞行的航于器相撞13己知地球半径为R,静置

6、于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地球同步卫星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0,引力常量为G,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地球质量M=B地球质量C向心加速度之比D向心加速度之比14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十一号”先到达“天宫二号”相同的轨道然后加速对接B“神舟十一号”先到达“天宫二号”相同的轨道然后减速对接C“神舟十一号”先到达比“天宫二号”的轨道半径大的轨道然后加速对接D“神舟十一号”先到达比“天宫二号”的轨道半径小的轨道然后加速对接15一物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受互相垂直的水平力F1、F2作用,

7、经一段位移,F1做功为6J,F2做功为8J,则F1、F2的合力做功为()A14JB10JC2JD2J16设飞机飞行中所受阻力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若飞机以速度v飞行,其发动机功率为P,则飞机以3v匀速飞行时,其发动机的功率为()A3PB9PC27PD无法确定17如图所示,物体在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为v,拉力F斜向上与水平面夹角为,则拉力F的功率可以表示为()AFvBFvcosCFvsinD18如图所示,运动员把质量为m的足球从水平地面踢出,足球在空中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为 v,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运动员踢球时对足球做的功为()Amv2B

8、mghCmgh+mv2Dmgh+mv2二计算题(共2小题)19如图所示一质量m=0.1kg的小球静止于桌子边缘A点,其右方有底面半径r=0.2m的转筒,转筒顶端与A等高,筒底端左侧有一小孔,距顶端h=0.8m开始时A、小孔以及转筒的竖直轴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现使小球以速度A=4m/s从A点水平飞出,同时转筒立刻以某一角速度做匀速转动,最终小球恰好进入小孔取g=l0m/s2,不计空气阻力(1)求转筒轴线与A点的距离d;(2)求转筒转动的角速度20如图为一个半径r=5m的圆盘,绕其圆心O做顺时针匀速转动,当圆盘边缘上的一点A处在如图的位置的时候,在其圆心正上方h=20m的高度处有一小球正在向边缘的

9、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正好落在A点求:(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1)小球的初速度为多少?(2)圆盘的最小角速度为多少?(3)圆盘转动周期的可能值?三解答题(共10小题)2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星球A和B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和B两者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A、B的中心和O三点始终共线,A和B分别在O的两侧,引力常数为G(1)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2)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它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上述星球A和B,月球绕其轨道中心运行的周期记为T1但在近似处理问题时,常常认为月球是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的,这样算得的运行周期记为T2已知地

10、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5.981024 kg和7.351022 kg求T2与T1两者平方之比(结果保留3位小数)22假设某天你在一个半径为R的星球上,手拿一只小球从离星球表面高h处无初速释放,测得小球经时间t落地若忽略星球的自转影响,不计一切阻力,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1)该星球的质量M;(2)在该星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v23两颗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为R,a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等于R,b卫星离地面高度为3R,则:(1)a、b两卫星周期之比Ta:Tb是多少?(2)若某时刻两卫星正好同时通过地面同一点的正上方,则a至少经过多少个周期两卫星相距最远?24小明从坡顶处以

11、v0=6m/s的初速度沿直线坡道骑车到达坡底(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他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v=10m/s,所用时间t=4s,坡顶与坡底的高度差h=10m,小明和车总质量M=90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小明下坡时的加速度;(2)坡道的长度;(3)此过程中小明和车所受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25为了研究过山车的原理,某兴趣小组提出了下列设想: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长为l=2.0m的粗糙倾斜轨道AB,通过水平轨道BC与半径为R=0.2m的竖直圆轨道相连,出口为水平轨道DE,整个轨道除 AB 段以外都是光滑的其中AB 与BC 轨道以微小圆弧相接,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1kg小物块以

12、初速度v0=5.0m/s从A点沿倾斜轨道滑下,小物块到达C点时速度vC=4.0m/s 取g=10m/s2,sin37=0.60,cos37=0.80(1)求小物块到达C点时对圆轨道压力的大小;(2)求小物块从A到B运动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3)为了使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从轨道DE滑出,求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应满足什么条件?26如图所示,半径R=0.40m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环与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于圆环的端点A一质量m=0.10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7.0m/s在水平地面上向左作加速度a=3.0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L=4.0m后,冲上竖直半圆环,最后小球落在C点求:

13、(1)物体运动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vA(2)小球经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B(3)A、C间的距离d(取重力加速度g=10m/s2)27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质量为m的小球A以一定初速度进入管内,通过最高点C时的速度大小为v,求:(1)A求进入半圆管最低点时的速度v0的大小;(2)小球落地点距半圆管最低点的水平距离28如图所示,ABC为一细圆管构成的圆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半径为R(比细圆管的半径大得多),OA水平,OC竖直,最低点为B,最高点为C,细圆管内壁光滑在A点正上方某位置处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由静止开始下落,刚好进入细圆管内运动已知细圆管的内径稍大于

14、小球的直径,不计空气阻力(1)若小球刚好能到达轨道的最高点C,求小球经过最低点B时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2)若小球从C点水平飞出后恰好能落到A点,求小球刚开始下落时离A点的高度为多大29如图所示,AB是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B点的切线在水平方向,且B点离水平地面高为h,有一物体(可视为质点)从A点静止开始滑下,到达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3倍(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体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2)物体到达B点时的加速度a1及刚离开B点时的加速度a2;(3)物体落地点到B点的距离s30如图所示,质量m=70kg的运动员以10m/s的速度,从高h=10m的滑雪场A点沿斜坡自由滑下,

15、一切阻力可忽略不计,以地面为零势能面求:(1)运动员在A点时的机械能;(2)运动员到达最低点B时的速度大小;(3)若运动员继续沿斜坡向上运动,他能到达的最大高度(g=10m/s2)物理必修二 典型习题汇编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17崇川区校级学业考试)如图所示,小物体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则A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A受重力、支持力B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C受重力、支持力、向心力、摩擦力D向心力、摩擦力【分析】向心力是根据效果命名的力,只能由其它力的合力或者分力来充当,不是真实存在的力,不能说物体受到向心力【解答】解:物体在水平面上,

16、一定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物体在转动过程中,有背离圆心的运动趋势,因此受到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且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学生很容易错误的认为物体受到向心力作用,要明确向心力的特点,同时受力分析时注意分析力先后顺序,即受力分析步骤2(2016山东模拟)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所以线速度大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B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的周期保持不变C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D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的向心加速度保持不变【分析】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不同情况的向心力的公式来逐个分析,在分析时要注意,比较两个量的关系时,必须是在其它量不变的前提下

17、【解答】解:A、由于,只有当半径r不变的前提下,才有线速度大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而半径没说是不变的,所以A选项错误B、既然是匀速圆周运动了,那么物体的速度的大小一定不变,同一个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半径当然也是不变的,由T=可知,周期保持不变,所以B选项正确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的大小是不变的,但速度的方向时刻在变,所以C错误D、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只是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是变化的,应该说是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对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考查,分析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必须是在其它量不变的前提下3(2017青浦区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丙

18、三个轮子依靠摩擦传动,相互之间不打滑,其半径分别为r1、r2、r3若甲、乙、丙三个轮的角速度依次为1、2、3,则三个轮的角速度大小关系是()A1=2=3B123C123D213【分析】甲、乙、丙三个轮子依靠摩擦传动,相互之间不打滑说明线速度相同,根据v=wr解答【解答】解:由甲、乙、丙三个轮子依靠摩擦传动,相互之间不打滑知三者线速度相同,其半径分别为r1、r2、r3,则有:1r1=2r2=3r3由图可知:r1r2r3所以123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式的应用,同时要知道皮带或齿轮连动的角速度相同4(2017福建模拟)图中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

19、,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Ac点与d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B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C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Da点与c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分析】共轴转动的各点角速度相等,靠传送带传动轮子上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v=r,an=r2=半径各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A、共轴转动的各点角速度相等,故b、c、d三点角速度相等,故A正确;B、a、c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c两点的角速度相等,根据v=r,a的角速度大于

20、c的角速度,则a点的角速度大于b点的角速度,故B错误;C、靠传送带传动轮子上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故a、c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故C正确;D、a、c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an=,a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b点的向心加速度,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与半径的关系,以及知道共轴转动的各点角速度相等,靠传送带传动轮子上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5(2017泰州学业考试)A、B两个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之比SA:SB=4:3,转过的圆心角之比A:B=3: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线速度之比vA:vB=4:3B它们的角速度之比A:B=2:

21、3C它们的周期之比TA:TB=3:2D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3:2【分析】根据公式v=求解线速度之比,根据公式=求解角速度之比,根据公式T= 求周期之比,根据an=v,即可求解加速度之比【解答】解:A、B两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在相等时间内它们通过的弧长之比为SA:SB=4:3,根据公式公式v=,线速度之比为vA:vB=4:3,故A正确;B、通过的圆心角之比A:B=3:2,根据公式=,角速度之比为3:2,故B错误;C、由根据公式T=,周期之比为TA:TB=2:3;故C错误;D、根据an=v,可知aA:aB=2:1,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是记住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向心

22、加速度的公式,根据公式列式分析,基础题6(2017徐州学业考试)如图所示,小球从倾斜轨道上由静止释放,经平直部分冲上圆弧部分的最高点A时,对圆弧的压力大小为mg,已知圆弧的半径为R,整个轨道光滑则()A在最高点A,小球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B在最高点A,小球的速度为C在最高点A,小球的向心加速度为gD小球的释放点比A点高为R【分析】小球在最高点受到重力,轨道对球的压力,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求出小球的速度,根据向心力公式求出加速度根据动能定理求得高度差【解答】解:A、小球在最高点受到重力,轨道对球的压力,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故A错误;C、在最高点,根据向心力公式得:mg+F=

23、m,F=mg,联立解得:an=2g,v=,故BC错误,D、从释放点到最高点,根据动能定理可知,解得h=R,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在最高点,小球所受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受力分析时不能分析向心力,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7(2011春市中区校级期末)铁路在弯道处的内外轨道高低是不同的,已知内外轨道对水平面倾角为(如图),弯道处的圆弧半径为R,若质量为m的火车转弯时速度小于,则()A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B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大于C外轨对外侧车轮轮缘有挤压D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小于【分析】火车在弯道处拐弯时火车的重力和轨道对火车的支持力的合力做为转弯需要的向心力,当合力恰好等于需

24、要的向心力时,火车对内外轨道都没有力的作用,速度增加,就要对外轨挤压,速度减小就要对内轨挤压【解答】解:火车的重力和轨道对火车的支持力的合力恰好等于需要的向心力时,此时火车的速度正好是,当火车火车转弯的速度小于时,需要的向心力减小,而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不变,所以合力大于了需要的向心力,内轨就要对火车产生一个向外的力来抵消多余的力,所以此时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A正确,C错误由于内轨对火车的作用力沿着轨道平面向上,可以把这个力分解为水平和竖直向上两个分力,由于竖直向上的分力的作用,使支持力变小,所以D正确,B错误故选A、D【点评】火车转弯主要是分析清楚向心力的来源,再根据速度的变化,可以知道

25、对内轨还是对外轨由作用力8(2016怀化学业考试)如图所示为某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迹示意图,其中P、Q两点是椭圆轨迹的两个焦点,若太阳位于图中P点,则关于行星在A、B两点速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vAvBBvAvBCvA=vBD无法确定【分析】开普勒第二定律的内容,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如图所示,行星沿着椭圆轨道运行,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如果时间间隔相等,即t2t1=t4t3,那么面积A=面积B由此可知行星在远日点B的速率最小,在近日点A的速率最大【解答】解: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也称面积定律: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

26、的 由扇形面积S=lr知半径长的对应的弧长短,由v=知行星离太阳较远时速率小,较近时速率大即行星在近日点的速率大,远日点的速率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考查了开普勒第二定律,再结合时间相等,面积相等,对应弧长求出平均速度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9(2016河南一模)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进入椭圆轨道,B为轨道上的一点,如图,则下列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在轨道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B在轨道上经过A的速度大于在轨道上经过A的速度C在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上运动的周期D在轨道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

27、上经过A的加速度【分析】航天飞机在在轨道上由A运动到B,万有引力做正功,动能增大即可比较出A、B的速度;比较加速度只要比较所受的合力(即万有引力);从轨道I上的A点进入轨道,需要减速,使得在该点万有引力大于所需的向心力做近心运动【解答】解:A、根据开普勒定律可知,卫星在近地点的速度大于在远地点的速度,故A正确;B、由轨道变到轨道要减速,所以B错误;C、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k,R2R1,所以T2T1,故C正确;D、根据a=,在A点时加速度相等,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航天飞机绕地球运动的规律要注意向心力是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力,比较加速度,应比较物体实际所受到的力,即万

28、有引力10(2016辽宁)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下列办法不可采用的是()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少一半,距离不变B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距离不变C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D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为原来的【分析】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运用比例法,选择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解答】解: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不变,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可知,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符合题意 B、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距离不变,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可知,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符合题意 C、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

29、可知,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符合题意 D、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为原来的,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可知,万有引力与原来相等,不符合题意本题选择不符合,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应用比例法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能力,要综合考虑质量乘积与距离平方和引力的关系11(2017广陵区校级学业考试)举世瞩目的“神舟”七号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显示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设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则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ABCD【分析】研究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根据等式表示出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解答】解:

30、研究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m解得:v=故选A【点评】向心力的公式选取要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物理量或所求解的物理量选取应用12(2017连云港学业考试)不可回收的航天器在用后,将成为太空垃圾,如图是漂浮在地球附近的太空垃圾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地越低的太空垃圾运行的向心加速度一定越大B离地越低的太空垃圾受到的地球的万有引力一定越大C由公式v=得,离地越高的太空垃圾运行速率越大D太空垃圾可能跟同一轨道上同向飞行的航于器相撞【分析】太空垃圾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靠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进入大气层后,受空气阻力,速度减小,万有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

31、,做向心运动【解答】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得向心加速度 线速度AC、可知离地越低的太空垃圾,r越小,向心加速度a越大;离地越高的太空垃圾,r越大,v越小,故A正确,C错误;B、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因为太空垃圾质量未知,所以离地越低的太空垃圾受到的万有引力不一定大,故B错误;D、根据线速度公式,在同一轨道上的航天器与太空垃圾线速度相同,如果它们绕地球飞行的运转方向相同,它们不会碰撞,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万有引力等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做圆周运动当万有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做近心运动13(2017浙江模拟)己知地球半径为R,静置于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32、地球同步卫星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0,引力常量为G,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地球质量M=B地球质量C向心加速度之比D向心加速度之比【分析】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万有引力的一部分提供向心力,地球的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据此求解地球质量,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根据a=r2得出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与同步卫星的加速度之比,从而判断加速度的关系【解答】解:A、地球的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解得地球质量,故选A正确B、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有:,得,故B错误;CD、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和地

33、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物体的角速度也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所以地球同步卫星与物体的角速度相等根据a=r2得,故C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同步卫星的特点,知道卫星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特别注意在地球上随地球一起自转的物体,不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难度适中14(2017泰州学业考试)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十一号”先到达“天宫二号”相同的轨道然后加速对接B“神舟十一号”先到达“天宫二号”相同的轨道然后减速对接C“神舟十一号”先到达比“天宫二号”的轨道半径大的轨道然后加速对接D“神舟十一号”先到达比“天宫二

34、号”的轨道半径小的轨道然后加速对接【分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应用万有引力公式与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神州十一号加速后做离心运动轨道半径变大可以与天宫二号对接【解答】解:神舟十一号飞船适当加速时,所需要的向心力增大,将做离心运动,轨道半径变大,所以“神舟十一号”先到达比“天宫二号”的轨道半径小的轨道然后加速对接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知道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是解决飞船、卫星问题的前提,应用万有引力公式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解题,要理解卫星、航天器变轨的原理15(2017连云港学业考试)一物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受互相垂直的水平力F1、F2作用,经一段位移,F1做功为6J,F2做功为8J,则F

35、1、F2的合力做功为()A14JB10JC2JD2J【分析】功是标量,几个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就等于各个力单独对物体做功的和【解答】解:当有多个力对物体做功的时候,总功的大小就等于用各个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由于力F1对物体做功6J,力F2对物体做功8J,所以F1与F2的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就为6J+8J=14J,故选:A【点评】因为功是标量,求标量的和,几个量直接相加取代数和即可求得总功16(2017崇川区校级学业考试)设飞机飞行中所受阻力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若飞机以速度v飞行,其发动机功率为P,则飞机以3v匀速飞行时,其发动机的功率为()A3PB9PC27PD无法确定【分析】由于飞机飞行中所

36、受阻力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由此可以求得飞机在速度为v和3v时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再由P=FV=fV可以求得飞机的功率的大小【解答】解:设飞机飞行中所受阻力f=kv2,在匀速飞行时飞机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和飞机的牵引力的大小相等,所以飞机以速度v飞行时 P=FV=kv2v=kv3,当飞机以3v匀速飞行时,P=FV=k(3v)3=27P,故选C【点评】当飞机匀速飞行时,飞机的牵引力和受到的阻力大小相等,由此可以求得飞机飞行时的功率,但需要注意的是飞机在以不同的速度飞行时受到的阻力的大小是不同的17(2017徐州学业考试)如图所示,物体在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为v,拉力F斜向

37、上与水平面夹角为,则拉力F的功率可以表示为()AFvBFvcosCFvsinD【分析】根据P=Fvcos求得拉力的功率,其中为力与速度的夹角【解答】解:拉力F的功率P=Fvcos,故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恒力的瞬时功率,熟练公式P=Fvcos即可18(2017河北区模拟)如图所示,运动员把质量为m的足球从水平地面踢出,足球在空中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为 v,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运动员踢球时对足球做的功为()Amv2BmghCmgh+mv2Dmgh+mv2【分析】根据动能定理,足球动能的初始量等于小明做的功;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运用

38、机械能守恒求解足球在最高点位置处的动能【解答】解:足球被踢起后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只有重力做功,足球的机械能守恒,足球到达最高点时,机械能为E=mgh+mv2,由于足球的机械能守恒,则足球刚被踢起时的机械能为E=mgh+mv2,足球获得的机械能等于运动员对足球所做的功,因此运动员对足球做功:W=mgh+mv2,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可以对踢球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小球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小明做的功;同时小球离开脚后,由于惯性继续飞行,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二计算题(共2小题)19(2016秋福建期中)如图所示一质量m=0.1kg的小球静止于桌子边缘A点,其右方有底面半

39、径r=0.2m的转筒,转筒顶端与A等高,筒底端左侧有一小孔,距顶端h=0.8m开始时A、小孔以及转筒的竖直轴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现使小球以速度A=4m/s从A点水平飞出,同时转筒立刻以某一角速度做匀速转动,最终小球恰好进入小孔取g=l0m/s2,不计空气阻力(1)求转筒轴线与A点的距离d;(2)求转筒转动的角速度【分析】(1)小球做平抛运动,根据分位移公式列式求解即可;(2)小球恰好进入小孔,说明在平抛运动的时间内小桶转动了整数圈【解答】解:(1)滑块从A点到进入小孔的时间:t=s=0.4s,dr=At,解得:d=1.8m;(2)在小球平抛的时间内,圆桶必须恰好转整数转,小球才能进入小孔,即:

40、t=2n(n=1,2,3),解得=5n rad/s (n=1,2,3);答:(1)求转筒轴线与A点的距离d为1.8m;(2)求转筒转动的角速度为5n rad/s (n=1,2,3)【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小桶的转动和平抛运动是同时进行的,根据平抛运动的分位移公式和角速度的定义列式求解,不难20(2015春松桃县校级月考)如图为一个半径r=5m的圆盘,绕其圆心O做顺时针匀速转动,当圆盘边缘上的一点A处在如图的位置的时候,在其圆心正上方h=20m的高度处有一小球正在向边缘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正好落在A点求:(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1)小球的初速度为多少?(2)圆盘的最小角速

41、度为多少?(3)圆盘转动周期的可能值?【分析】小球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下落的高度h可求出运动时间,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水平位移R,即可求出小球的初速度小球下落的时间与圆盘转动的时间相等,可得圆盘转动的时间,考虑圆盘转动的周期性,可知圆盘转动的角度=n2,由角速度定义式求出角速度,即可求得周期【解答】解:(1)小球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h=gt2则运动时间t=又因为水平位移为R所以球的速度v=(2)在时间t内,盘转过的角度=n2,又因为=t则转盘角速度:=n(n=1,2,3)当n=1s 角速度最小为rad/s(3)转动的周期可能值为T=(n=1,2,3)答:(1)

42、小球的初速度v为2.5m/s;(2)圆盘转动的最小角速度为(3)圆盘转动周期的可能值为(n=1,2,3)【点评】题中涉及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这两种不同的运动,这两种不同运动规律在解决同一问题时,常常用“时间”这一物理量把两种运动联系起来三解答题(共10小题)21(2015贵州模拟)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星球A和B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和B两者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A、B的中心和O三点始终共线,A和B分别在O的两侧,引力常数为G(1)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2)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它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上述星球A和B,月球绕其轨道中心运行的周期记为T

43、1但在近似处理问题时,常常认为月球是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的,这样算得的运行周期记为T2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5.981024 kg和7.351022 kg求T2与T1两者平方之比(结果保留3位小数)【分析】这是一个双星的问题,A和B绕O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的向心力,A和B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解决问题【解答】解:(1)设两个星球A和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和R,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运行周期为T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F=G由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得F=m()2r F=M()2R 由题意有 L=R+r 联立式得:T=2(2)在地月系统

44、中,由于地月系统旋转所围绕的中心O不在地心,由题意知,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可由式得出 T1=2式中,M和m分别是地球与月球的质量,L是地心与月心之间的距离若认为月球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G=m()2L式中,T2为月球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由式得: T2=2由式得:()2=1+代入题给数据得:()2=1.012 答:(1)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2)T2与T1两者平方之比为1.012【点评】对于双星问题,关键我们要抓住它的特点,即两星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的向心力和两星球具有共同的周期22(2016贵阳模拟)假设某天你在一个半径为R的星球上,手拿一只小球从离星球表面高h处无初速

45、释放,测得小球经时间t落地若忽略星球的自转影响,不计一切阻力,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1)该星球的质量M;(2)在该星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v【分析】(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求出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利用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求出星球质量(2)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解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解答】解:(1)由运动学规律有解得由解得(2)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解得答:(1)该星球的质量M为;(2)在该星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v为【点评】解决本题的基本思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在星球表面任意物体的重力等于该星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23(2016四川模拟)两颗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46、,地球半径为R,a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等于R,b卫星离地面高度为3R,则:(1)a、b两卫星周期之比Ta:Tb是多少?(2)若某时刻两卫星正好同时通过地面同一点的正上方,则a至少经过多少个周期两卫星相距最远?【分析】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之周期定律可求周期之比,将卫星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处理【解答】解:(1)Ra=2R,Rb=4R由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知:=所以Ta:Tb=:=1:2(2)设经过t时间 二者第一次相距最远,若两卫星同向运转,此时a比b多转半圈,即=解得t=这段时间a经过的周期数为n=由可得n=若两卫星反向运转,(+)t= 这段时间a经过的周期数为n=由得n=故答案为(1)Ta:Tb

47、=1:2 (2)或【点评】本题既可应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解,也可应用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求解,以后者较为方便,两卫星何时相距最远的求解,要分同向运转与反向运转两种情形,用到的数学变换相对较多,增加了本题难度24(2016镇江学业考试)小明从坡顶处以v0=6m/s的初速度沿直线坡道骑车到达坡底(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他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v=10m/s,所用时间t=4s,坡顶与坡底的高度差h=10m,小明和车总质量M=90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小明下坡时的加速度;(2)坡道的长度;(3)此过程中小明和车所受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分析】(1)由加速度公式求得加速度;(2)由速

48、度位移公式求得位移;(3)根据W=mgh求得重力做功,根据P=求得平均功率【解答】解:(1)由加速度公式得:a=(2)由速度位移公式解得x=32m(3)由功率公式P=得P=答:(1)小明下坡时的加速度为1m/s2;(2)坡道的长度为32m;(3)此过程中小明和车所受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2250W【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的应用,在求平均功率时先求重力再4s内所做功即可25(2017泰州学业考试)为了研究过山车的原理,某兴趣小组提出了下列设想: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长为l=2.0m的粗糙倾斜轨道AB,通过水平轨道BC与半径为R=0.2m的竖直圆轨道相连,出口为水平轨道D

49、E,整个轨道除 AB 段以外都是光滑的其中AB 与BC 轨道以微小圆弧相接,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1kg小物块以初速度v0=5.0m/s从A点沿倾斜轨道滑下,小物块到达C点时速度vC=4.0m/s 取g=10m/s2,sin37=0.60,cos37=0.80(1)求小物块到达C点时对圆轨道压力的大小;(2)求小物块从A到B运动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3)为了使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从轨道DE滑出,求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应满足什么条件?【分析】(1)小物块做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支持力大小,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可求得小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对AC过程由动能定理可求得摩擦力所做的功;(3)

50、根据临界条件以及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速度范围;再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求得半径的范围【解答】解:(1)设小物块到达C点时受到圆轨道的支持力大小为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N=9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物块对圆轨道压力的大小为90N (2)物块从A到C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lsin37+Wf=mvc2mvA2解得Wf=16.5J (3)设物块进入圆轨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v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则物块从圆轨道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vc2=mv2+2mgR 联立得,解得R0.32m答:(1)小物块到达C点时对圆轨道压力的大小为90N;(2)小物块从A到B运动

51、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为16.5J;(3)为了使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从轨道DE滑出,求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应满足R0.32m【点评】本题考查动能定理以及向心力公式的应用,要注意明确对于不涉及时间的力学问题可以优先利用功能关系,如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进行分析求解;本题还要注意临界条件的应用,明确物体能越过最高点的条件26(2017大连学业考试)如图所示,半径R=0.40m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环与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于圆环的端点A一质量m=0.10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7.0m/s在水平地面上向左作加速度a=3.0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L=4.0m后,冲上竖直半圆环,最后

52、小球落在C点求:(1)物体运动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vA(2)小球经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B(3)A、C间的距离d(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分析】要求AC之间的距离应该首先判定物体能否到达B点,故应该先求出物体到达B点的最小速度,然后根据动能定理求出物体实际到达B点时的速度,由于实际速度大于最小速度,故物体到达B后做平抛运动,最后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求出物体在平抛过程当中水平向的位移【解答】解:(1)小球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有:vA2v02=2as 解得vA=5m/s(2)如果小球能够到达B点,则在B点的最小速度vmin,故有mg=m解得vmin=2m/s而小球从A到

53、B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mgh+mvB2=mvA2解得vB=3m/s由于VBvmin故小球能够到达B点,且从B点作平抛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g=m解得:F=mg+m=1+22.5N=23.5N;(3)在竖直方向有:2R=gt2;在水平方向有sAC=vBt 解得:sAC=1.2m故AC间的距离为1.2m;答:(1)小球到达A点的速度为5m/s;(2)速度大小为3m/s;(3)AC间的距离为1.2m【点评】解决多过程问题首先要理清物理过程,然后根据物体受力情况确定物体运动过程中所遵循的物理规律进行求解;小球能否到达最高点,这是我们必须要进行判定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能确定小球在返回地面过

54、程中所遵循的物理规律27(2017大连学业考试)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质量为m的小球A以一定初速度进入管内,通过最高点C时的速度大小为v,求:(1)A求进入半圆管最低点时的速度v0的大小;(2)小球落地点距半圆管最低点的水平距离【分析】(1)A在半圆形管道内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据此列式可求得A球刚进入半圆管的速度;(2)A物体离开C点后做平抛运动,利用平抛运动的知识即可求得A球落地点距半圆管最低点的水平距离【解答】解:(1)A球在半圆管道内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有:解得:(2)离开C点后做平抛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有:2R=得:t=2则水平位移为:sA=vAt=答

55、:(1)A求进入半圆管最低点时的速度v0的大小为;(2)小球落地点距半圆管最低点的水平距离为【点评】考察了平抛运动和机械能守恒的相关知识平抛运动是把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28(2017西青区模拟)如图所示,ABC为一细圆管构成的圆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半径为R(比细圆管的半径大得多),OA水平,OC竖直,最低点为B,最高点为C,细圆管内壁光滑在A点正上方某位置处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由静止开始下落,刚好进入细圆管内运动已知细圆管的内径稍大于小球的直径,不计空气阻力(1)若小球刚好能到达轨道的最高点C,求小球经过最低点B

56、时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2)若小球从C点水平飞出后恰好能落到A点,求小球刚开始下落时离A点的高度为多大【分析】(1)小球刚好能到达轨道的最高点C,则小球通过C点的速度为零,由动能定理和牛顿第二定律联立列式可求解;(2)小球从C点水平飞出,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规律和机械能守恒列式可求解【解答】解:(1)若小球刚好能到达轨道的最高点C,vc=0小球由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在B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式代入数据解得N=5mg(2)从C点到A点的过程中,根据平抛运动有R=vt 小球刚开始下落时离A点的高度为h,根据机械能守恒由得=1.25R答:(1)若小球刚好能到达轨道的最高点C,

57、小球经过最低点B时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是5mg;(2)若小球从C点水平飞出后恰好能落到A点,小球刚开始下落时离A点的高度为1.25R【点评】本题为动能定理与圆周运动的结合的综合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动能定理,以及知道做圆周运动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29(2016山东模拟)如图所示,AB是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B点的切线在水平方向,且B点离水平地面高为h,有一物体(可视为质点)从A点静止开始滑下,到达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3倍(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体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2)物体到达B点时的加速度a1及刚离开B点时的加速度a2;(3)物体落地点到B点的距离s【分析】(1

58、)滑块从A到B过程,机械能守恒,根据守恒定律列式求解即可;(2)在B点的加速度为向心加速度,离开B点后的加速度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3)根据平抛运动的分位移公式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R=;可知小球运动由A到B点的速度大小为;(2)物体到达B点时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其合力提供向心力,即加速度a1为向心加速度:;物体刚离开B点时只受到重力作用,加速度:a2=g;(3)小球离开B点后做平抛运动,下落时间:,水平射程:物体落地点到B点的距离:s=;答:(1)物体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2)物体到达B点时的加速度为2g,刚离开B点时的加速度为g;(3)物体落地点到

59、B点的距离s为【点评】本题关键明确滑块的运动规律,结合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平抛运动的分位移公式列式求解;题目中“到达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3倍”是重复条件30(2016迎泽区校级学业考试)如图所示,质量m=70kg的运动员以10m/s的速度,从高h=10m的滑雪场A点沿斜坡自由滑下,一切阻力可忽略不计,以地面为零势能面求:(1)运动员在A点时的机械能;(2)运动员到达最低点B时的速度大小;(3)若运动员继续沿斜坡向上运动,他能到达的最大高度(g=10m/s2)【分析】(1)机械能等于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故根据重力势能及动能的表达式可以求得A点的机械能;(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求得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3)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由动能定理可求得他能达到的最大高度【解答】解:(1)运动员在A点时的机械能 E=EK+Ep=mv2+mgh=70102+701010=10500J (2)运动员从A运动到B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E=mv2,解得v=m/=10m/s (3)运动员从A运动到斜坡上最高点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得 E=m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