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毒素参考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139057143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2.7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海洋生物毒素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海洋生物毒素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海洋生物毒素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海洋生物毒素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生物毒素参考(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海洋生物毒素海洋生物毒素 1 1讲解:XX2021/3/10概述概述海洋生物毒素为海洋生物体内存在的一类高活性的特殊代谢成分,一般拥有剧烈毒性,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中研究进展最迅速的领域。主要由藻类或浮游植物产生,少量是生物和微生物产生。海洋生物毒素可以在滤食性的软体贝壳类动物的组织内蓄积。海洋生物毒素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据估海洋生物毒素计有1000多种,其中已确定结构的有几十种。2 2讲解:XX2021/3/10海洋生物毒素多肽类毒素河鲀毒素芋螺毒素聚醚类毒素 西加毒素岩沙海葵毒素生物碱类毒素刺尾鱼毒素石房哈毒素根据化学结构分类3 3讲解:XX2021/3/10 根据毒素毒性作用机制来进

2、行分类可分为:u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u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u记忆缺损性贝毒(amnesic shellfish poisoning,ASP)u神经性贝毒(neurotoxicshellfish poisoning,NSP)4 4讲解:XX2021/3/101.1.多肽类毒素多肽类毒素定义:海洋多肽类毒素是海洋生物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毒素,它特异地作用于离子通道或分子受体的亚型,从而具有特定的生理活性,包括河鲀毒素和芋螺毒素。11王艳,周培根,戚晓玉,海洋生物中毒素的研究进展J,

3、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2,115 5讲解:XX2021/3/10河鲀毒素河鲀毒素化学分子结构:资料来源:DUDA T F Jr,KOHN A J,MATHENY A MCryptic species differentiated in Conusebraeus,a widespread tropical marine gastropodJBiological Bulletin,2009,2176 6讲解:XX2021/3/10河鲀毒素河鲀毒素一、简介一、简介l河鲀毒素(Tetrodotoxin,TTX)由于历史原因经常错写为河豚毒素)是从河豚鱼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电压敏感的Na+通道外口的特异性

4、阻滞剂,对神经、肌肉、浦金野氏纤维等兴奋细胞膜的Na+通道均具有高度专一性。l已发现的河豚鱼毒素有七种天然衍生化物,它们因其致死率、对细胞过敏膜钠通道特殊阻断功能而成为最重要的海洋毒素之一。lTTX是迄今为止在自然界中发现的最为奇特的小分子天然产物之一,不仅结构新颖而且性质独特,在有机溶剂和水中都不溶解,仅溶于醋酸等酸性溶剂。7 7讲解:XX2021/3/10二、毒理与药理活性二、毒理与药理活性 恶心、呕吐、感觉消失、血压体温下降、死亡。三、作用机理三、作用机理 TTX的作用机制与陆地发现的毒素不同,其在极低的浓度就能选择性地抑制Na+通过神经细胞膜,但却允许K+通过,是神经生物学和药理学研究

5、极为有用的工具药。2资料来源:2.Leigh L,Richard J L.Ciguatera:recent advances but the risk remainsJ.Food Microbiology,2000,618 8讲解:XX2021/3/10资料来源:LUO S,AKONDI K B,ZHANGSUN D,Atypical-conotoxin LtIA from Conus litteratus targets a novel microsite of the alpha3beta2 nicotinic receptorJJ Biol Chem,2010,2859 9讲解:XX20

6、21/3/10四、应用价值四、应用价值生物医学研究试剂生物医学研究试剂:钠通道探针 TTX因其高选择性和高亲合性地阻断神经兴奋膜上Na+通道而成为鉴定、分离和研究Na+通道的重要工具药。止痛药止痛药,且无,且无成瘾性成瘾性。疗麻风患者的神经痛,是一种较强的镇痛剂,作用较缓且持久,曾代替吗啡、杜冷丁等治疗神经痛。降压药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药。麻醉药麻醉药。TTX对神经细胞的钠通道有着高度的阻滞作用,可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因此能产生明显的局部麻醉作用。3数据来源:3.林秋金,罗素兰,长孙东亭等芋螺毒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药物,2005,241010讲解:XX2021/3/102 2、聚醚

7、、聚醚类毒素类毒素结构特点:具有很高的杂原子对碳原子的比例;结构特殊、新颖,相对分子质量大;活性强、剧毒;广谱药效、作用机制独特,多数对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具有高特异性作用等。常见的有聚醚梯、线性聚醚、大环内酯聚醚和聚醚三萜等。其中线性聚醚以岩沙海葵毒素(palytoxin)和西加毒素为代表。1111讲解:XX2021/3/10西加毒素西加毒素化学分子结构:数据来源:Murata M,et alStructures of ciguatoxin and its congenerJ Am Chem Soc,1989,1111212讲解:XX2021/3/10线性聚醚的结构特征:(1)稠环间均以反/

8、顺式(transcis)构型连接。(2)单原子桥键。(3)该类型分子的两端大多为极性基团。1313讲解:XX2021/3/10西西加毒素加毒素一、简述一、简述:西加毒素(Ciguatoxin,CTX)的名字来源于西加鱼类,是20 世纪60 年代由夏威夷大学教授Scgeuer 首次从毒鱼中发现的。又称雪卡毒素。该毒素曾从400 多种鱼中分离得到过,但其真正来源是由一种双鞭藻岗比毒甲藻(Gambierdiscus toxicus)产生的。已发现3类雪卡毒素,即太平洋雪卡毒素、加勒比海雪卡毒素和印度雪卡毒素。1414讲解:XX2021/3/101515讲解:XX2021/3/10雪卡毒素是一种脂溶性

9、高醚类物质,毒性非常强,比河豚毒素强100倍,无色无味,脂溶性,不溶于水,耐热,不易被胃酸破坏,主要存在于珊瑚鱼的内脏、肌肉中。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毒性上,雪卡毒素是已知的对哺乳动物毒性最强的毒素之一。雪卡毒素中毒最显著的特征是“干冰的感觉”和热感颠倒,即当触摸热的东西会感觉冷,把手放入水中会有触电或摸干冰的感觉。雪卡毒素中毒有临界值,毒素进入血液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将毒素排出,患者日后若再次接触到雪卡毒素,就算吃下很少的份量,超过临界值时也会产生中毒症状。二、化学性质与毒理二、化学性质与毒理1616讲解:XX2021/3/10三、西加毒素中毒预防三、西加毒素中毒预防目前对西加毒素尚没有可靠的检

10、测手段,中毒后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对雪卡毒素因以预防为主:资料来源:yangbing4329.2014,6,ppt1717讲解:XX2021/3/10四四、作用机理、作用机理雪卡毒素具有强烈的和不可逆的胆碱酶抑制作用,使神经肌肉突触间乙酰胆碱蓄积,出现烟碱样中毒症状。它是一个很强的钠通道激活毒素,与钠通道受体靶部位VI结合,能增强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延长Na+通道的开放时程,产生强的去极化,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传导发生改变。雪卡毒素也具有抑制Ca2+作用,高浓度雪卡毒素则出现对心脏直接作用。1818讲解:XX2021/3/10五五、毒素检测技术、毒素检测技术 由于雪卡毒素在鱼体内含量很低

11、,而且染毒鱼类在感观、嗅觉和味觉上均没有什么异常,不易用简单的常规方法检测到。因此,尚未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可信赖的检测方法。已有多种检测方法,但是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主要的方法有:生物分析法、细胞毒性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化学分析法等。1919讲解:XX2021/3/10小鼠生物法小鼠生物法资料来源:yangbing4329.2014,6,ppt2020讲解:XX2021/3/10免疫学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资料来源:yangbing4329.2014,6,ppt2121讲解:XX2021/3/10五、应用前景五、应用前景 CTX可作为研究兴奋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及局部麻醉药物作用机理的分子探针。

12、2222讲解:XX2021/3/10西加毒素西加毒素(CTX)(CTX)CTX是一种脂溶性高醚类物质。低剂量的CTX可引起神经及肠道症状,高剂量的CTX可引起哺乳类的心动过缓,低血压及心律失常对心脏的作用机制主要可能是作用于Na通道。增加钠对膜兴奋时的渗透性,它的去极化作用能被海豚毒素和细胞外钙离子浓度增加所阻滞,因而西加毒西加毒素和海豚毒素可互相作为解毒剂。素和海豚毒素可互相作为解毒剂。2323讲解:XX2021/3/10生物碱类毒素生物碱类毒素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海洋生物碱类毒素主要来源于天然海洋生物次级代谢成分,是一类含有胺型氮功能基和复杂的碳骨架环系结构的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碱

13、性有机物。其结构新颖独特,生物活性广泛,如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心脑血管疾病、抗老年性痴呆和抗骨质疏松症等,因此,它们很有可能成为抗肿瘤、抗病毒和抗菌药物的先导化合物,有良好的药用前景。4资料来源:4.Ngy L,Tada K,Yu C F,et alOccurrence of 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 in Cambodian Mekong pufferfish Tetraodon turgidus:selective toxin accumulation in the skin J.Toxicon,2008,51:280-2882424讲解:XX2021/3/

14、10刺尾鱼毒素(刺尾鱼毒素(MTX)MTX)刺尾鱼毒素(maitotoxin,MTX)是由岗比甲藻类产生,经食物链蓄积于刺尾鱼体内的一类结构独特的海洋生物毒素(the marine dinoflagellate Gambierdiscus toxicus)。剌尾鱼毒素具有非常独特的性质,本身为生物高分子(biopolymer),为分子量最大的天然物,也是造成草食性鱼类有毒的主要热带珊瑚礁鱼毒素,也是天然毒素最强的一种,其LD50=50mgkg-1.,只有少数几种细菌性蛋白质毒素的毒性大于刺尾鱼毒素。5资料来源:5.Yokoyamam A,Murata M,Oshima Y,et al.Some

15、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TX,a putative calcium channel agonnist,isolated from a marine dinoflagellette.J Biochem,1988,104 一、简介:一、简介:2525讲解:XX2021/3/10 刺尾鱼刺尾鱼毒素毒素(MTX)(MTX)资料来源:程树军,焦红,谈伟君,海洋生物毒素检测的动物试验替代方法及标准化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23化学分子结构2626讲解:XX2021/3/10二、化学性质与特征二、化学性质与特征刺尾鱼毒素是一种高极化化合物,可溶于水、甲醇、乙醇、二甲基亚砜,

16、不溶于氯仿、丙酮和乙氰。纯刺尾鱼毒素为无色固体,极易被氧化,有着相对较大的分子量。其化学结构属梯形聚醚类,其二钠盐的化学分子式为Cl64H256S2Na2,相对分子量3422,由142个碳链,32个醚环,28个羟基及2个硫酸基组成,大多为反式稠环环。其生物活性部分为硫酸盐、羟基及碱基氮原子,尤其硫酸盐基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效应,起决定作用。2727讲解:XX2021/3/10三、中毒临床症状与救治三、中毒临床症状与救治症状症状:刺毒鱼刺伤后,可使周围组织发生严重的创伤反应,如出血、神经与肌肉损伤、局部感染等。刺毒鱼毒素又可使伤员出现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障碍。救治救治:局部捆扎、清创

17、排毒、止痛、抗毒及防止继发感染。可在伤口上端扎止血带,防止毒液扩散,并用拔火罐法吸出创口内毒液。有毒鱼的毒棘锯齿刺伤可引起严重裂伤和软组织创伤,应立即用冷盐水或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对刺入创面小而内部损伤大或污染的创口应予以扩创或吸收冲洗。同时仔细探查创口内有无毒棘的皮鞘碎片,如有应与毒液一起镊除并彻底冲洗,坏死组织应一并清除,防止继续吸收中毒。2828讲解:XX2021/3/10四、中毒机理四、中毒机理刺尾鱼毒素毒性强,其毒性强度比西加毒素高2 2倍。其细胞毒理作用主要是激活了Ca2+依赖性离子通道,导致Ca2+等离子内流,使胞内Ca2+浓度迅速增高,产生一系列生物效应,大量的钙离子进入细胞

18、内,而影响到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相关的生理作用,诸如:刺激神经传导物质或激素的释放,活化磷酸化酶C与A2及蛋白质激酶,造成肌肉的收缩作用,同时细胞膜电位去极化,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或死亡。另外刺尾鱼毒素也影响到许多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无直接相关的生理作用,显示刺尾鱼毒素亦作用于其他部位。到目前为止,在已发现的赤潮生物毒素中,该毒素的毒性最强。2929讲解:XX2021/3/10五五、细胞毒性检测技术细胞毒性检测技术资料来源:yangbing4329.2014,6,ppt3030讲解:XX2021/3/10六、应用前景六、应用前景MTX是研究钙通道药理作用特异性的重要工具药。研究表明MTX在体内及体外对某种肿瘤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毒性极为强烈3131讲解:XX2021/3/10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