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2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9045766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2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2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2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2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2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世纪高教第十八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All rights reservedFudan University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2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理论也是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理论也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它涉及到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它

2、涉及到的主要问题有:什么是经济增长,经济的主要问题有:什么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源泉;什么是经济发展,如何使增长的源泉;什么是经济发展,如何使经济发展;经济周期的含义及原因等。经济发展;经济周期的含义及原因等。一般认为,经济增长由供给能力在一般认为,经济增长由供给能力在 长期长期中的变动决定,经济发展强调战略的重中的变动决定,经济发展强调战略的重要性,而经济周期由总需求在短期中变要性,而经济周期由总需求在短期中变动决定。动决定。世纪高教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3、3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第二节第二节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问问/答答世纪高教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4主题内容主题内容F 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第二节第二节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问问/答答世纪高教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4、 University.世纪高教 5经济增长的含义和特征经济增长的含义和特征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生产商品和劳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长。务的能力的增长。库兹涅茨(库兹涅茨(S.Kuznets)给经济增长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给经济增长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个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

5、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u这个定义由三部分组成:这个定义由三部分组成:(1)提供产品能力的长期上升,因而不断提高国民生)提供产品能力的长期上升,因而不断提高国民生 活水平,使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经济增长的标志活水平,使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经济增长的标志 (2)先进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或者说是必要条件)先进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或者说是必要条件 (3)制度与意识是技术得以发挥作用的充分条件)制度与意识是技术得以发挥作用的充分条件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6经济

6、增长的含义和特征经济增长的含义和特征库兹涅茨总结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库兹涅茨总结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六个特征六个特征按人口计算的产量、人口以及资本形成的高增长率按人口计算的产量、人口以及资本形成的高增长率生产率本身增长的程度也是很高的生产率本身增长的程度也是很高的经济结构的快速变革,例如由农业转向非农业,有工业经济结构的快速变革,例如由农业转向非农业,有工业转向服务业也是很迅速的,生产规模的变化,单个私人转向服务业也是很迅速的,生产规模的变化,单个私人企业转向全国性或跨国公司等企业转向全国性或跨国公司等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表现在社会城市化和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表现在社会城市化和移风

7、易俗上移风易俗上增长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扩大,经济发达国家要向其他增长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扩大,经济发达国家要向其他国家争取市场和原料国家争取市场和原料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不平衡,先进国际和落后国家之间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不平衡,先进国际和落后国家之间人均产出水平有很大差距均产出水平有很大差距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7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西方经济学家一般采用国内生产总值(西方经济学家一般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商品)作为衡量商品 和劳务生产总量

8、的标准。然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不能完全和劳务生产总量的标准。然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不能完全看作就是经济增长。看作就是经济增长。GDP增长中含有的物价上涨因素必须剔除增长中含有的物价上涨因素必须剔除应该考虑人口变动因素应该考虑人口变动因素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衡量经济增长,不应以实际的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衡量经济增长,不应以实际的GDP为标准,而应以国家的生产能力即潜在的为标准,而应以国家的生产能力即潜在的GDP为标准,为标准,方可以抽去总需求变动因素方可以抽去总需求变动因素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不管是用实际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不管是用实际的GDP,还是潜在的,还是潜在的GDP来作为衡量经济标准,也都

9、有缺陷来作为衡量经济标准,也都有缺陷u总之,经济增长衡量标准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总之,经济增长衡量标准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8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的源泉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E.F.Dennison)认为,对经济长期发)认为,对经济长期发生作用并且能影响增长率变动的主要有生作用并且能影响增长率变动的主要有七类经济增长因素七类经济增长因素:就业人数和它的年龄就业人数和它的年龄-性别构成性别构成包括非全日制工作的工人在内的

10、工时数包括非全日制工作的工人在内的工时数就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就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资本存量大小资本存量大小资源配置,主要指低效率使用的劳动力比重的减少资源配置,主要指低效率使用的劳动力比重的减少 规模的节约,以市场的扩大来衡量,即规模经济规模的节约,以市场的扩大来衡量,即规模经济知识的进展知识的进展前四种因素属于生产要素的供给增长,后三种属于生产前四种因素属于生产要素的供给增长,后三种属于生产要素的生产率范畴,可归纳为技术进步。在这七个因素要素的生产率范畴,可归纳为技术进步。在这七个因素中,知识进展属于最重要的因素。中,知识进展属于最重要的因素。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

11、,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9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的源泉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假设经济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要素只有劳动和假设经济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要素只有劳动和资本,而且劳动是单一的工种,资本设备是单一资本,而且劳动是单一的工种,资本设备是单一的机器,还假定要素的数量在增长,但是质量没的机器,还假定要素的数量在增长,但是质量没有改进,已存在的生产方法也没有变化。有改进,已存在的生产方法也没有变化。在以上假设条件下,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和资在以上假设条件下,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组合起来的增长,

12、即取决于总要素的投入。本组合起来的增长,即取决于总要素的投入。劳动和资本综合增长率是:资本收入份额劳动和资本综合增长率是:资本收入份额x资本增资本增长率长率+劳动收入份额劳动收入份额x劳动增长率,用符号表示为劳动增长率,用符号表示为KLKL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10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的源泉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可以得方程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可以得方程YKLYKL含义含义:在一个规模报酬不变和没有技术进步的:在一个规模报酬不变和没有技术进步的经济中,产出的增长率

13、是资本和劳动增长率的经济中,产出的增长率是资本和劳动增长率的加权总和。加权总和。例例:劳动得到:劳动得到3/4而资本得到而资本得到1/4的国民收入,劳动供的国民收入,劳动供给给 每年增长每年增长1%,而资本供给增长,而资本供给增长3%,则产出增长率,则产出增长率为:为:1/4x3%+3/4x1%=1.5%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11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的源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剩余。剩余。产出的实际增长和根据要素投入增加而预测的增产出的实际增长和根

14、据要素投入增加而预测的增长之间的差距可称为剩余。长之间的差距可称为剩余。它说明,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如何,它是一个除它说明,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如何,它是一个除劳动和资本增加以外的一切产出增长的源泉劳动和资本增加以外的一切产出增长的源泉。约翰肯德里克曾考察约翰肯德里克曾考察1889-1957年间美国经济的年间美国经济的产出增长情况,如下表所示:产出增长情况,如下表所示: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12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的源泉 表表18-1 美国产出和投入的增长(美国

15、产出和投入的增长(1889-1995)年度百分数增加年度百分数增加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投入要素增长率投入要素增长率 剩余剩余 1889-1919 3.9 2.6 1.3 1919-1957 3.2 1.1 2.1 从表中很明显看出,产出增加率大于要素投入增长率,其差从表中很明显看出,产出增加率大于要素投入增长率,其差额即为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虽时间推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额即为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虽时间推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提高,这是技术进步率提高,这是技术进步 的结果。的结果。KLKLYY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

16、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13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的源泉研究发现,大部分产出增长归因于总的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发现,大部分产出增长归因于总的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这推动了对要素生产率增加原因的研究。其原增长,这推动了对要素生产率增加原因的研究。其原因可归结为:因可归结为:资本品积累(投资)的增加资本品积累(投资)的增加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资源从低生产效率部门不断转移到高生产效率部资源从低生产效率部门不断转移到高生产效率部门的重新配置门的重新配置技术变革尤其是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技术变革尤其是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Copyrights by

17、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14经济增长的前途经济增长的前途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总是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加,人们的需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总是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加,人们的需要得到更多的满足,社会福利增进,这是亚当斯密以来的传统得到更多的满足,社会福利增进,这是亚当斯密以来的传统信条。信条。从从20世纪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了环境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工业废物处理,自然资源枯竭,居民公害病症最多及污染,工业废物处理,自然资源枯竭,居民公害病症最多及城市人口

18、拥挤,交通阻塞的诸多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城市人口拥挤,交通阻塞的诸多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所以所以60年代后期就有经济学家提出要考虑经济增长的代价问年代后期就有经济学家提出要考虑经济增长的代价问题。题。1967年英国经济学家米香(年英国经济学家米香(E.J.Mishan)首先提出经济)首先提出经济增长是否值得向往的问题增长是否值得向往的问题1972年美国经济学家麦多斯(年美国经济学家麦多斯(D.H.Meadows)等人写了)等人写了增长的极限增长的极限一书。书中提出一书。书中提出“零度人口增长零度人口增长”和和“零度经济增长零度经济增长”。Copyrights by Bocheng Yi

19、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15经济增长的前途经济增长的前途与零增长观点相异的观点认为:与零增长观点相异的观点认为:实行一种阻止经济继续增长的决策是不容易的实行一种阻止经济继续增长的决策是不容易的零增长将严重损害在国内或国外消除贫困的努力零增长将严重损害在国内或国外消除贫困的努力经济零增长不容易有效的环境保护提供资金经济零增长不容易有效的环境保护提供资金 总之,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零经济增长是不能实现的总之,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零经济增长是不能实现的,也是不应实现的。,也是不应实现的。Copyrights by Bo

20、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16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世代人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不损害未来世代人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认识到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认识到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 强调代际内和代际间的公平强调代际内和代际间的公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经济增长中逐步以人力资源及人类制造的在经济增长中逐步以人力资源及人类制造的生产能力替代自然资源生产能力替代自然资源 严格控制人口

21、增长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遵循代际公平原则遵循代际公平原则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17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18世纪,世纪,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他认为,财富是劳动生产的,财富增长一方面他认为,财富是劳动生产的,财富增长一方面取决于生产劳动的效率,一方面取决于生产劳取决于生产劳动的效率,一方面取决于生产劳动的数量。前者是由分工决定的,后者由维持动的数量。前者是由分工决定的,后者

22、由维持劳动的资本的数量决定。而要达到发展分工和劳动的资本的数量决定。而要达到发展分工和资本积累的目的,又离不开经济自由的制度。资本积累的目的,又离不开经济自由的制度。因此,分工、资本和制度就成为经济增长三个因此,分工、资本和制度就成为经济增长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只要经济能自由,经济就会不可缺少的因素。只要经济能自由,经济就会增长,人口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障碍。增长,人口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障碍。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18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19

23、世纪初的世纪初的马尔萨斯和李嘉图的经济增长理论马尔萨斯和李嘉图的经济增长理论。前者认为由于土地有限且报酬递减,生活资料前者认为由于土地有限且报酬递减,生活资料之多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在不受抑制的社之多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在不受抑制的社会按几何级数增加,两者不平衡会使人类生活会按几何级数增加,两者不平衡会使人类生活在一个贫困境界,社会经济发展只会维持在一在一个贫困境界,社会经济发展只会维持在一种贫困的平衡上;后者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工种贫困的平衡上;后者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工业与城市人口增加,对农产品需求会增加,引业与城市人口增加,对农产品需求会增加,引起农产品价格上升,地租不断上涨,利润率不起

24、农产品价格上升,地租不断上涨,利润率不断下降,到资本无利可图,资本积累和经济增断下降,到资本无利可图,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会完全停止。长会完全停止。后来历史证明他们观点不正确,主要是忽略了技术后来历史证明他们观点不正确,主要是忽略了技术进步。进步。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19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它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但是其研它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但是其研究的是总需求管理,断定投资与储蓄相等可究的是总需求管

25、理,断定投资与储蓄相等可获得经济的短期均衡,只是短期静态分析。获得经济的短期均衡,只是短期静态分析。研究投资如何使经济长期动态增长需要把凯研究投资如何使经济长期动态增长需要把凯恩斯的短期静态分析发展为长期动态分析。恩斯的短期静态分析发展为长期动态分析。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20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哈罗德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多马增长模型哈罗德和多马发展了凯恩斯的理论,说明经哈罗德和多马发展了凯恩斯的理论,说明经济波动的原因和长期稳定均衡增长的

26、条件,济波动的原因和长期稳定均衡增长的条件,既强调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意义,又既强调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意义,又阐明了经济增长过程中政府干预的必要性。阐明了经济增长过程中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但是哈罗德但是哈罗德-多马模型关于经济稳定增长的条多马模型关于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十分苛刻的。件是十分苛刻的。vsG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21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索罗假设资本索罗假设资本-劳动比率可变,他认为通过市劳动

27、比率可变,他认为通过市场机制,资本场机制,资本-劳动比率可以改变,充分就业劳动比率可以改变,充分就业的稳定增长就可以实现。的稳定增长就可以实现。knsyk)(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22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罗默和卢卡斯等人在反思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罗默和卢卡斯等人在反思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逐渐提出一种所谓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逐渐提出一种所谓新经济增长理论,即用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各,即用规模收益递

28、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各国经济增长的理论,故又称内生增长理论。过国经济增长的理论,故又称内生增长理论。过去的经济增长理论总把技术进步当作外生因素去的经济增长理论总把技术进步当作外生因素,新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一个经济社会的技,新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一个经济社会的技术进步快慢和路径是由这个经济中的家庭、企术进步快慢和路径是由这个经济中的家庭、企业在经济增长中的行为决定的。这种新经济增业在经济增长中的行为决定的。这种新经济增长理论有很强的政策含义,那就是,政府应当长理论有很强的政策含义,那就是,政府应当通过各种政策,例如对研究和开发提高补贴,通过各种政策,例如对研究和开发提高补贴,对文化教育予以支

29、持,用税收等政策鼓励资本对文化教育予以支持,用税收等政策鼓励资本积累等,以促进经济增长。积累等,以促进经济增长。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23主题内容主题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F 第二节第二节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问问/答答世纪高教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24发展中国家概念发展中国家概念定义:

30、定义:世界银行曾按人均收入将世界各国划分成低收入国家世界银行曾按人均收入将世界各国划分成低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中上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四类、中低收入国家、中上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四类。各等级收入标准在不同年份也会有变化,属于各等各等级收入标准在不同年份也会有变化,属于各等级的国家在各个年份也会有变化,但各类收入国家在级的国家在各个年份也会有变化,但各类收入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还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除了高收入国一定历史时期还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除了高收入国家,另外三类收入的国家总的称谓发展中国家,有时家,另外三类收入的国家总的称谓发展中国家,有时又被成为欠发达国家或不发达国家,历史上也曾成

31、为又被成为欠发达国家或不发达国家,历史上也曾成为落后国家。落后国家。主要特征是人均收入低,人们过着清苦的生活,营养主要特征是人均收入低,人们过着清苦的生活,营养不良,文化水平低,预期寿命短。不良,文化水平低,预期寿命短。“贫苦落后贫苦落后”可以说是这些国家的简要总概括。可以说是这些国家的简要总概括。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25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造成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的因素造成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的因素生产因素方面分析生产因素方面分析 资本短缺资本

32、短缺 劳动要素,人口数量多但是质量低劳动要素,人口数量多但是质量低市场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市场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更深层的因素是制度、政权和秩序更深层的因素是制度、政权和秩序总之,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总之,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制度、政权和秩序,包括稳定的政局,明晰的产权,良制度、政权和秩序,包括稳定的政局,明晰的产权,良好的投资环境,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健康的市场秩序,好的投资环境,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健康的市场秩序,健全的立法和司法等。此外,还需要政府能实行一系列健全的立法和司法等。此外,还需要政府能实行一系列的正确的发展战略。的正确的发展战略。C

33、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26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把发展中国家经济搞上去应走什么路,人们反复思考把发展中国家经济搞上去应走什么路,人们反复思考,各国不断实践。这里,有几个属于发展战略中的重,各国不断实践。这里,有几个属于发展战略中的重大问题。大问题。工业化和农业化发展的关系问题工业化和农业化发展的关系问题计划指令还是市场调节?计划指令还是市场调节?进口替代还是出口推动?进口替代还是出口推动?人口控制还是自由放任?人口控制还是自由放任?Copyrights by Boch

34、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27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背景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殖民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殖民地和附属国纷纷走上政治独立道路,在经济上各自选择不同附属国纷纷走上政治独立道路,在经济上各自选择不同的道路和方式谋求发展,从而在世界上出现众多发展中的道路和方式谋求发展,从而在世界上出现众多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如何根据各自特点发展经济,引起了许国家。这些国家如何根据各自特点发展经济,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的关注和研究。多经济学家的关注和研究。定义定义 从

35、从20世纪世纪40年代末以来,逐步形成了一种研究发展中国年代末以来,逐步形成了一种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经济的理论,这就是发展经济学。家如何发展经济的理论,这就是发展经济学。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28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产生至今经历了发展经济学产生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从从20世纪世纪40年代到年代到60年代末为第一阶段,主要思路是结年代末为第一阶段,主要思路是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内部与外部都存在着与发达国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内部与外部

36、都存在着与发达国家不同的社会结构,需要进行结构改革;为了发展,强家不同的社会结构,需要进行结构改革;为了发展,强调工业化,注重物质资本积累,实习国家集中的计划管调工业化,注重物质资本积累,实习国家集中的计划管理,实行进口替代的贸易战略。理,实行进口替代的贸易战略。20世纪世纪60年代末以来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以新古典主年代末以来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以新古典主义思路为主,主张以经济自由的新古典经济学思路取代义思路为主,主张以经济自由的新古典经济学思路取代了结构主义思路。了结构主义思路。以新古典经济学思路为指导的第三阶段,其特征是突破以新古典经济学思路为指导的第三阶段,其特征是突破了新古典主义对经

37、济分析是超越时空的纯经济分析的局了新古典主义对经济分析是超越时空的纯经济分析的局限,重视制度、历史、法律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的限,重视制度、历史、法律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发展研究中的新制度经济学、影响,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发展研究中的新制度经济学、新历史经济学、旬租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等。新历史经济学、旬租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等。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29主题内容主题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第二节第二节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F 第

38、三节第三节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问问/答答世纪高教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30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定义定义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有时也称经济波动,是指总体经济)有时也称经济波动,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早期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的定义是建立在实际早期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的定义是建立在实际GDP或或总产量绝对量的变动基础上的

39、,认为经济周期是指总产量绝对量的变动基础上的,认为经济周期是指GDP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这一定义被称为古典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这一定义被称为古典的经济周期定义。经济周期定义。现代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是建立在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基现代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是建立在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基础之上的,认为经济周期是经济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础之上的,认为经济周期是经济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根据这一定义,衰退不一定表现为替过程。根据这一定义,衰退不一定表现为GDP绝对绝对量的下降,只要量的下降,只要GDP增长率下降,即使其值不是负数增长率下降,即使其值不是负数,也可以称之为衰退,所以,在西方有增长性的衰退之

40、,也可以称之为衰退,所以,在西方有增长性的衰退之说。说。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31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西方经济学家一般把经济波动的周期分为西方经济学家一般把经济波动的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四个阶段,或,或者两个阶段和两个转折点:谷底、扩张、峰顶、衰退。者两个阶段和两个转折点:谷底、扩张、峰顶、衰退。扩张阶段是总需求和经济活动增长的时期扩张阶段是总需求和经济活动增长的时期衰退阶段是总需求和经济活动下降的时期衰退阶段是总需求和经济活动下降的时期谷底和

41、峰顶分别是整个经济周期的最低点和最高谷底和峰顶分别是整个经济周期的最低点和最高点,也是用来表示萧条与繁荣的转折点点,也是用来表示萧条与繁荣的转折点在下图中,虚线表示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趋势,实线部在下图中,虚线表示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趋势,实线部分则用来表示经济活动围绕分则用来表示经济活动围绕“长期趋势长期趋势”上下波动的实上下波动的实际水平。际水平。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32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 经济水平时间谷底峰顶谷底峰顶谷底峰顶扩 张萎

42、缩扩 张萎 缩扩 张萎 缩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33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经济周期波动有三个特点:经济周期波动有三个特点: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包括谷底,经济活动水平扩张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包括谷底,经济活动水平扩张,峰顶和衰退四个阶段,峰顶和衰退四个阶段虽然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从逻辑上肯定这个顺序虽然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从逻辑上肯定这个顺序排列,但它们在每次周期中的长度和实际形态将排列,但它们在每次周期中的长度和实际形态将会有很大的差异会有很大的差异在

43、一定时期内,存在着生产能力的增长趋势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着生产能力的增长趋势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34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西方经济学家还根据经济周期波动的时间把经济周期划西方经济学家还根据经济周期波动的时间把经济周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即短周期(短波)、中周期(中波)分为不同的类型,即短周期(短波)、中周期(中波)和长周期(长波)。和长周期(长波)。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C.Juglar)认为,平均每一)认为,平均每一周期的

44、长度为周期的长度为9-10年,以国民收入、失业率和大多年,以国民收入、失业率和大多数经济部门的生产、利润和价格的波动作为其标数经济部门的生产、利润和价格的波动作为其标志。这便是所谓的志。这便是所谓的“朱格拉周期朱格拉周期”又称中周期又称中周期美国经济学家基钦(美国经济学家基钦(Joseph Kitchen)提出,经济)提出,经济周期实际上有大周期和小周期两种。小周期的长周期实际上有大周期和小周期两种。小周期的长度约为度约为40个月,一个大周期可包括两个或三个小个月,一个大周期可包括两个或三个小周期。这里大周期相当于朱格拉所论的中周期,周期。这里大周期相当于朱格拉所论的中周期,这种小周期也可称为

45、短周期,又称这种小周期也可称为短周期,又称“基钦周期基钦周期”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35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N.D.Kondratief)认为)认为经济有一个较长的循环,平均长度为经济有一个较长的循环,平均长度为50年左右。年左右。这种这种50年左右的长期,是以各时期的主要发明、年左右的长期,是以各时期的主要发明、新资源的利用,黄金的供求等作为其标志的。又新资源的利用,黄金的供求等作为其标志的

46、。又被称为被称为“康德拉捷夫周期康德拉捷夫周期”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一项有关生产和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一项有关生产和价格长期运动的研究中,提出了在主要资本主义价格长期运动的研究中,提出了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存在长度从国家存在长度从15到到22年不等,而平均长度为年不等,而平均长度为20年的论点。这也是一种长周期,被称为年的论点。这也是一种长周期,被称为“库兹涅库兹涅茨周期茨周期”。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36经济周期的解释经济周期的解释为什么经济会

47、发生周期性波动?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不为什么经济会发生周期性波动?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解释,主要观点有:同的解释,主要观点有:乘数乘数加速数模型加速数模型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货币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观点货币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观点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37经济周期的解释经济周期的解释 乘数乘数加速数模型加速数模型 这是一种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它认为,经济波这是一种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它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经济

48、自身,因而是内生的,具体说是,投动的根源在于经济自身,因而是内生的,具体说是,投资的变动会引起收入或消费若干倍的变动(乘数作用)资的变动会引起收入或消费若干倍的变动(乘数作用),而收入或消费的变动又会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变动(加,而收入或消费的变动又会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变动(加速数作用),正是乘数和加速数的交互作用,造成了经速数作用),正是乘数和加速数的交互作用,造成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济的周期性波动。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38经济周期的解释经济周期的解释乘数加速数

49、模型乘数加速数模型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CbY加速数加速数IVY本期消费本期消费1ttCb Y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39经济周期的解释经济周期的解释 引致投资引致投资1()ttIV CC本期投资本期投资001()tttIIIIV C C 本期收入本期收入101()ttttttYCIbYIV CC已知:已知:b、V、I0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

50、sity.世纪高教 40经济周期的解释经济周期的解释 表表18-2 乘数与加速数相结合乘数与加速数相结合 (单位:亿美元)(单位:亿美元)时期时期 本期消费本期消费 自发投资自发投资 引致投资引致投资 本期投资本期投资 本期收入本期收入 经济变经济变 t Ct I0 I It Yt 动趋势动趋势 1 -10 -10 10 -2 5 10 5 15 20 复苏复苏 3 10 10 5 15 25 复苏复苏 4 12.5 10 2.5 12.5 25 繁荣繁荣 5 12.5 10 0 10 22.5 衰退衰退 6 11.25 10 -1.25 8.75 20 衰退衰退 7 10 10 -1.25

51、8.75 18.75 萧条萧条 8 9.375 10 -0.625 9.375 18.75 萧条萧条 9 90375 10 0 10 19.375 复苏复苏 10 9.6875 10 0.3125 10.3125 20 复苏复苏 11 10 10 0.3125 10.3125 20.3125 繁荣繁荣 12 10.15625 10 0.15625 10.15625 20.3125 繁荣繁荣 13 10.15625 10 0 10 20.15625 衰退衰退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

52、sity.世纪高教 41经济周期的解释经济周期的解释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随机的、不可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随机的、不可预测的。因为经济波动的原因不来自经济内在力量,测的。因为经济波动的原因不来自经济内在力量,而来自实际的、外生的事件,例如某种重要的投入而来自实际的、外生的事件,例如某种重要的投入(像石油)价格变动、自然灾害或技术冲击(如新(像石油)价格变动、自然灾害或技术冲击(如新发明),因此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强调的不是对需求发明),因此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强调的不是对需求方的冲击,而是对供给一方的冲击。这种理论也受方的冲击,而是对供给一方的冲

53、击。这种理论也受到一些经济学家的批评。到一些经济学家的批评。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42经济周期的解释经济周期的解释 货币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观点货币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观点 货币主义(如弗里德曼)和新古典经济学家(如卢卡货币主义(如弗里德曼)和新古典经济学家(如卢卡斯)认为,引起经济波动的重大干扰来自政府,尤其斯)认为,引起经济波动的重大干扰来自政府,尤其是政府的货币政策。是政府的货币政策。新古典主义者强调预期和未预期的货币政策变动对经新古典主义者强调预期和未预期

54、的货币政策变动对经济的不同影响济的不同影响 新古典主义者对经济波动的看法不但强调与其与否,新古典主义者对经济波动的看法不但强调与其与否,还强调时期长短,即认为未被预期的政策变动虽能引还强调时期长短,即认为未被预期的政策变动虽能引起经济波动,但经过一定时期,经济总会回到自然率起经济波动,但经过一定时期,经济总会回到自然率水平,用不着政府干预,相反,政府干预反而会引起水平,用不着政府干预,相反,政府干预反而会引起经济波动。经济波动。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43经济周

55、期的解释经济周期的解释 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供给方面的干扰(如实际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供给方面的干扰(如实际 经济周期理论所认为的)和需求方面的干扰(如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所认为的)和需求方面的干扰(如新古典主义者所认为的)都可能成为引起经济波动的冲击。他主义者所认为的)都可能成为引起经济波动的冲击。他们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新古典理论的区别在于,他们们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新古典理论的区别在于,他们不相信市场经济总能吸收各种冲击的影响而恢复充分就不相信市场经济总能吸收各种冲击的影响而恢复充分就业,相反,在大多数情况下,经济中存在着一种机制,业,相反,在大多数情

56、况下,经济中存在着一种机制,扩大这些冲击并使其作用持续,经济要恢复到原来局面扩大这些冲击并使其作用持续,经济要恢复到原来局面,需要有一相当长的过程。,需要有一相当长的过程。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44经济周期的解释经济周期的解释经济波动的治理经济波动的治理:实际经济周期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家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是外生的冲理论家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是外生的冲击,经济会迅速有效的对这些冲击做出反应,因而用不击,经济会迅速有效的对这些冲击做出反应,因而用不着政府干预,市场

57、本身会作出最好解决办法着政府干预,市场本身会作出最好解决办法新古典主义和货币主义新古典主义和货币主义也相信市场会对经济波动作出迅也相信市场会对经济波动作出迅速反应,因而政府干预的政策完全无效,经济中存在着速反应,因而政府干预的政策完全无效,经济中存在着自然失业率,扩张的货币政策至多只会在短期内把失业自然失业率,扩张的货币政策至多只会在短期内把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以下,但为此要付出通货膨胀的沉重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以下,但为此要付出通货膨胀的沉重代价代价新凯恩斯主义者和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新凯恩斯主义者和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不认为市场会自不认为市场会自动消除经济波动,因而需要政府干预。新凯恩斯主义者动消

58、除经济波动,因而需要政府干预。新凯恩斯主义者尽管承认具有理性预期的个人反应常常确实会部分抵消尽管承认具有理性预期的个人反应常常确实会部分抵消政府的行动,但不可能永远完全抵消政府政策的影响。政府的行动,但不可能永远完全抵消政府政策的影响。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45主题内容主题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第二节第二节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F 问问/答答世纪高教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Xiaoyin Xu&Jianliang Feng,2006,Fudan University.世纪高教 46问问/答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