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基础知识概述

上传人:dream****gning 文档编号:139023477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391.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视觉艺术基础知识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视觉艺术基础知识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视觉艺术基础知识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视觉艺术基础知识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觉艺术基础知识概述(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任课教师:李赛男工作地点:教育技术楼514QQ:826122056 敲门砖:学生XXX电话:13358876600本学科考试要求:?教学要求;保证出席率、上课认真听讲、完成课后作业课程主要内容绪论绪论 美术基础美术基础第一节 美术的概念与美术的发展第二节 美术的分类与功能第一章第一章 造型艺术要素造型艺术要素第一节 线 条;第二节 明 暗;第三节 色 彩;第四节 质 感;第五节 空 间 第二章第二章 色彩基础色彩基础第一节 色彩的形成;第二节 色彩的属性;第三节 色彩的混合;第四节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第五节 色彩的运用第三章第三章 构图基础构图基础构图的概念;构图的法则;透视与构图;构图的结构

2、;构图形式第四章第四章 平面构成平面构成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第二节 基本形的创造第三节 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第四节 平面构成的应用第五章第五章 立体构成立体构成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第三节 基本形体的综合构成第四节 立体构成的应用第六章第六章 色彩构成色彩构成第一节 色彩的表示法及色彩体系第二节 配色美的形式原理第三节 色彩构成第四节 色彩的应用 第七章第七章 计算机美术计算机美术第一节 计算机美术概述第二节 计算机美术基础 第八章第八章 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平面设计第一节 计算机平面设计步骤第二节 计算机平面设计技巧第九章第九章 计算机动画计算机动画 第一

3、节 计算机动画基础第二节 计算机二维动画第三节 计算机三维动画第四节 计算机动画创作第十章第十章 电视美术电视美术第一节 电视美术概述第二节 电视美术设计基础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场景设计场景设计 第一节第一节 电视场景概述电视场景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外景实景与虚拟背景外景实景与虚拟背景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人物造型人物造型服 装化 妆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电视节目包装电视节目包装电视节目包装概述电视包装与应用第一节第一节 美术概述美术概述一、美术的概念一、美术的概念(一一)美术与艺术美术与艺术 什么是艺术?我们通常讲“艺术”,是对音乐、美术、舞蹈、戏曲、戏剧、电影、电视、曲艺、杂技、摄影、书法等的总称。

4、从事这些领域工作和研究的专业或业余工作者,我们通常称他们为艺术家或艺术工作者;对这些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概念范畴、本质特征、普遍规律等问题的研究,我们通常称它为艺术理论。美术是艺术的一类,亦称造型艺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美术的形式特点是“美目”,即用眼睛、用视觉去接受,通过看,达到艺术对人的影响。所以,我们也称“美术”为“视觉艺术”。但视觉艺术除了用眼睛看之外,几乎关系到人们所有的感官,也就是说是人造物的一种,因此,又称它为“造型艺术”。(二二)美术的特性美术的特性 1形象性 美术作品总是以它的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和谐整体呈现给观者。其根本特点就是它的具体

5、可感的艺术形象和有许多形象组成的形象体系因此,形象就是美术的基本单位。(1)美术的形象性具有感性与理性、客观与主观、具象与意象结合统一的特点,是创作者与制作者主观能动创造的结果。任何艺术作品,它的艺术形象既能动地表现着客观事物本身,又浸透着艺术家对客观事物规律性认识的理解与情感。(2)美术的形象性不是生活中相应某一具体对象的被动反映,而是创作者与制作者运用概括、提炼、集中、强化等手段使其形象突出和鲜明(3)美术的形象性的目的是给人以启迪和教育,而这种启迪与教育是通过艺术形象生动的情感及美的形式,给人以情感上的满足和愉悦,或者达到寓教于乐。2情感性 人的情感是极其丰富的,但是艺术的情感既不是低级

6、的情感,也不是一般的生理情感,而是高级的审美情感,是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在客观事物美的作用下反映出的一种感知、想象、理解、情感这四种主要因素和谐的结合。美术作品也是这四种因素相结合的反映与表现。3美感性 美术作品的美感性,一方面是美术作品的美学力量素质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观者调动各种心理因素和功能积极活动的结果。所以美术作品的美感魅力是实践范畴,它不仅仅是文艺作品自身的客观属性,即吸引力、感染力等,而且,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欣赏者的审美实践,才能把这种潜质转化为现实的美感心理效应。4独创性 美术的另一个重要特性鲜明地反映在美术创作(制作)的主客观关系上,即美术作品是一种个体性精神劳动的产物,它具有独

7、特的个性。这种个性表现在创作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它的个别性,从收集素材、构思主题、运筹构图到创意形象等过程,都是表现某一种思维,一手操办,不能假手于别人的。虽然在制作过程中也会听取和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但这些只能作为参考,主观上还在自己。第二,是它的变化性,这里既指作品本身的各种形像、表现等方面的变化,也是指艺术家、制作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存选题、形相、创意、表现、形式、材料等方面的变化与独特性。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美术也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美术虽然和人类的其他活动形态很不一样,但是从本质上讲,同样是人类把握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一种手段,同时美术义是其他

8、艺术门类如电影艺术、电视艺术、电脑艺术以及各类舞台艺术的构成要素之一。因此,美术是创作者在一定美学思想指导下对现实生活所表达的理想和意志的形像反映。二、美术的发展二、美术的发展(一一)美术的起源美术的起源 模仿说认为艺术与美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0前470年)说:“艺术模仿自然,自然是最初的和谐,艺术模仿自然造成新的和谐统一体。绘画混合白色和黑色、黄色和红色的颜料,描绘出酷似原物的形象。”游戏说认为艺术不同于工艺,艺术起源于游戏。18世纪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康德(17241804)说:艺术是自由的,自由是艺术的精髓,正是在自由这一点上,艺术与游戏是相通的,色彩、美术和音乐是“

9、感情游戏的艺术”。巫术说认为巫术中宝贵的法则就是艺术,而那些错误的东西则是巫术。西方有些人认为岩画的绘制是出于巫术的动机,通过模仿的手段反映动物的外形,这和艺术是相通的,艺术是作为一种控制于狩猎活动的实践手段而发展起来的,目的是祈求狩猎的成功。劳动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主张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第一,原始部落劳动的歌的节奏由生产劳动的节奏所决定,舞蹈模仿各类动物的动作或再现生产劳动的过程;第二,原始民族的绘画、雕刻所描绘的都与劳动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种动物的形象有关。此外,还有美欲说、象征的梦说、情感表现说、交流说等。1美术起源的前提条件是人的诞生 2美术起源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形成 3

10、美术起源是客观对象的审美属性的产生 4美术起源的主观条件是人类审美意识和艺术能力的形成 (二二)美术的发展美术的发展 1历史的发展对美术发展的影响 审美理想和审美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不同的历史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观念,在美术作品中就能体现出来。2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对美术发展的影响 3新思想对美术发展的影响 三、美术的分类三、美术的分类 (一一)美术的分类方法美术的分类方法 1从美术的表现形式划分 (1)绘画艺术 (2)雕塑艺术 (3)工艺艺术 (4)建筑艺术 (5)园林艺术 (6)书法艺术 (7)摄影艺术 2从美术的社会功能划分 (1)纯艺术:也称观赏性艺术。绘画艺术和雕塑艺术属于纯艺术范围,它们

11、主要是满足人们观赏和审美的需要。(2)实用艺术:工艺美术、建筑、园林艺术、书法、摄影艺术属于实用艺术的范围,它们主要是满足人类某些方面的实用需要。3从美术的审美特征划分 (1)再现性艺术:再现性艺术是指将客观社会生活中人物、事物,以美术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再现。纯艺术中的写实性绘画、雕塑以及摄影、摄像艺术等就属于再现性艺术。(2)表现性艺术:表现性艺术是指对社会生活的思考、评价、愿望和情感且采用艺术的形式给予表现。(二二)美术门类的特点美术门类的特点 1绘画艺术 绘画是运用点、线、面、空间、色彩等艺术语言,在二度平面上创造形象、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的艺术。其特点有:(1)具有描绘客观世界和表现主观世

12、界的特点。绘画除了写实性,能具体地、真实地表现客观世界的人与物之外,在表现人的主观世界,特别是表现人的主观心态和各种幻想与理想等方面,具有极大的自由性。(2)具有联想和回味的特点。虽然绘画艺术的形象表现是静止的,它只能以瞬间的形象来反映生活和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但优秀的绘画作品能超越相对的时空范畴,创造出富有表现力、引起联想和回味的瞬间。如达芬奇著名的作品最后的晚餐一画,选择了耶稣在晚餐时突然向众门徒宣布,有人出卖了他的充满戏剧性的瞬间,从而着重刻画了包括叛徒犹大在内的12个门徒听到这一惊人消息而表现出的各自的心态。观者可通过这一静止的瞬间形象,联想到这一瞬间前前后后发生的故事。(3)具有自己

13、独特的艺术语言。各种绘画艺术因工具、材料和表现技法的不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美和艺术语言。2雕塑艺术 雕塑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塑等手段,创造具有真实的三维空间的反映生活和表现情感的艺术。其特点有:(1)艺术形象的真实性。不仅通过视觉感受还可触摸,并且注重形体美。(2)艺术形象的概况性。因无背景配合刻画人物,所以经常使用寓意象征手法。(3)雕塑运用的材质与艺术形象的审美效果具有密切的关系。3建筑和园林艺术 建筑是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创造一种供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人为空间,“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建筑具有技术和艺术的双重性。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赖特认为,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的艺术

14、。它的艺术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任何一种建筑都具有自己的建筑形象;二是建筑具有文化艺术的一些共同属性,如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等。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等途径创作而形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园林表现出实用与美观的统一性、环境的整体性、富有典型特色等特点。4工艺美术 根据我国工艺美术的历史和现状,基本包括以传统风格为主的工艺美术、现代工艺美术和民间工艺三大类。其特点有:(1)实用与审美相统一。有些工艺品除供人欣赏外,绝大部分供人们使用。(2)它的造型美由功能效用、物质技术和形式美法则等要素所构成。5摄影艺术 摄影作品具有极大的文献价值和认识价值,

15、从而使摄影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人类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其特点有:(1)纪实性。表现在如实地反映客观对象,使摄影作品有高度的客观性和真实性。(2)艺术性。通过技术与艺术技巧的结合,加之主观情感,从而产生具有震撼力的艺术品。四、美术的功能与作用四、美术的功能与作用(一)美术的功能 美术与其他艺术一样,它的功能源于美的本质不同的本质论导致不同的功能论。美术的主要功能是社会功能,这一社会功能由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所组成。1教育功能 主要是指通过艺术的形象教育,使人们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坚定某些信念。也就是说,美术作为一种形象艺术、视觉艺术,通过视觉去传播教育信息,宣传真、善、美。东汉的王延寿说:

16、绘画的作用是恶以戒世、善以示后。它的教育功能更多地还是对道德、修养方面的辅佐性。鲁迅曾指出:“美术可以辅翼道德”。蔡元培大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我国的教育方针也明确提出,“使受教育者存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这都是因为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的美术有辅佐道德进步的教育功能。2认识功能 认识功能是因为美术的素材、题材取自于现实生活,艺术家将来自生活的分散素材,经过构思、构图去丰富、提炼,呈现出来的画面、形象以典型的作品去打动“审美主体”。因为美的认识作用不是单纯诉诸理性,而主要是依靠情感的导引,任何情况下必须通过动情来达到提高认识的目的。也就是说,没有美感作用的美术品,很少能起到超

17、越于理性认识的作用和教育作用。3审美功能 美术的教育功能和认识功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审美”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审美”的过程,就谈不上美术的功能,所以,美术的“审美功能”是它最主要的功能。第二节第二节 视觉与图像视觉与图像 一、视觉生理与心理 (一)视觉生理 人们常把人眼的机能与照相机相比,认为来自视野的光线由眼睛聚集,从而在眼睛后部的视网膜上形成了一个相当准确的视野的倒像,视网膜含有光感受器和一种精致而相互连接的神经组织网络,从而将由光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中,这种光学效应大部分导源于角膜的曲度,并且对远处和近处物体的焦点还能作细致的调整,瞳孔则可以进行缩小和扩大,这一点类似于照相机

18、改变光圈的方式。然而,我们知觉到的外在世界并不是对客观世界“实”的反映,这就涉及视觉心理的问题。(二)视知觉 根据格式塔(Gestalt)理论,通常我们认为的被眼睛看到的事物并不是真实地投射到视网膜的那部分,而是经过视觉瞬间的“组织”或“建构”的产物,视觉在组织这些图像时,会趋向于“简洁完美”,也就是说将不完美图形组织为规则(对称、统一、和谐、连续)和具有最大限度的简单明了的图形,从而引起自身感官上的愉悦。比如,将有豁口的圆知觉为一个完整的圆,将与直角相差不超过5。的角知觉为直角。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高度冗余的视觉样式,即可以用较少的构成单元传递较多的信息而不必将每一细节在作品巾表出来

19、。在创作中冗余码的加入,大大有利于对作品的知觉和理解。如在国画中云蒸霞蔚的山峦,会被观赏者知觉到山的高大,而不会认为山是悬浮在空中的。二、图像与传播 (一)图像的传播意义 对于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针对视听教材的编制,在各种类型的视听教材中图像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如教学录像节目,电影、电视节目幻灯投影教材,计算机课件以及网页,这些教育节目、教材的形成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不同于传统教材,视听教材传送信息的主要载体就是图像,因此美术知识和技能占有重要的位置。设计编制人员要让使用者不但有效接收到图像传达的信息,还要受到情绪趣味的影响,产生审美愉悦的感受。无论观看的图像出于何处,我们都处在一种传播与交流的状态 (二)图像与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