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预上第七单元测试卷一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9021058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预上第七单元测试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预上第七单元测试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预上第七单元测试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中预上第七单元测试卷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预上第七单元测试卷一(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六年级上第七单元测试卷一 第一部分 阅读(6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30分) (一)默写。(10分) 1半亩方塘一鉴开,_。_,_。 2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表现行人在万山圈子里赶路,一山刚过,又是一山,便认为挥汗跋涉前功尽弃的诗句是_,_。 (二)阅读下文,完成36题。(12分) 熟读精思 (节选)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

2、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选文选自_代哲学家、教育家_(人名)的童蒙须知。 4解释下面句子。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_ 5读书有“三到”,这“三到”是指_、_、_,其中_最重要。 6读书要善于积累,古人关于读书有许多名言名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 _ _ (三)阅读下文,完成79题。(8分) 万年教子 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仗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注1万年:陈万年,汉朝

3、人。 咸:陈咸,陈万年之子。 戒:同“诫”,教训。 乃公:你的父亲。 大要:主要的意思。 谄:奉承拍马。 7解释加点的词语: (1)万年尝病( ) (2)具晓所言( ) 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 _ 9. 陈万年临死想把自己靠奉承拍马而升官的“高招”教语儿子。而陈咸并未听取,这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_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6分)忆 读 书 冰 心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

4、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

5、。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筐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也比没

6、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中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的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到我叶一岁时, 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

7、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才尝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本文选用时有删节) 10. 本文是以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从哪些短语中可以看出? _ 11在作者回忆读书经历的过程中,分别列举了她肯定的三部书和否定的三部书,它们分别是哪三部? _ 12听“三国”含泪上床,读“三国”哭了两场,同样是哭,前后有什么不同? _ 13从文中选出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四大名著。 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9题。(14分)养成好习惯 (节选) 人的天性大致是差不多的,但是在习惯方面却各不相同,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在幼小

8、的时候最容易养成,一旦养成之后,要想改变过来却还很不容易。 例如说,清晨早起是一个好习惯,这也要从小时候养成。很多人从小就贪睡懒觉,一遇假日便要睡到日上三竿还高卧不起,平时也是不肯早起,往往蓬首垢面的就往学校跑,结果还是迟到,这样的人长大了之后也常是不知振作,多半不能有什么成就。祖逖闻鸡起舞,那才是志士奋励的榜样。 我们中国人最重礼,因为礼是行为的轨范,礼要从家庭里做起。姑举一例:为子弟者“出必告,反必面”,这一点点对长辈的起码的礼,我们是否已经每日做到了呢?我看见有,些个孩子们早晨起来对父母视若无睹,晚上回到家来如入无人之境,遇到长辈常常横眉冷目,不屑搭讪。这样的跋扈乖戾之气如果不早早的纠正

9、过来,将来长大到社会服务,必将处处引起摩擦不受欢迎。我们不仅仅对长辈要恭敬有礼,对任何人都应该维持相当的礼貌。 时间即是生命。我们的生命是一分一秒地在消耗着,我们平常不大觉得,细想起来实在值得警惕。我们每天有许多的零碎时间于不知不觉中浪费掉了。我们若能养成一种利用闲暇的习惯,一遇空闲,无论其为多么短暂,都利用之做一点有益身心之事,则积少成多终必有成。常听人讲起“消遣”二字,最是要不得,好像是时间大多无法打发的样子,其实人生短促极了,哪里会有多余的时间待人“消遣”? 陆放翁有句云:“待饭未来还读书”。我知道有人就经常利用这“待饭未来”的时间读了不少的大书。古人所渭“三上之功”,枕上、马上、厕上,

10、虽不足为训,其用意是在劝人不要浪费光阴。 吃苦耐劳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标帜。古圣先贤总是教训我们能过得俭朴的生活,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就是形容生活状态之极端的刻苦,所谓“嚼得莱根”,就是表示一个有志的人之能耐得清寒。恶衣恶食,不足为耻,丰衣足食,不足为荣,这在个人之修养上是应有的认识。罗马帝国盛时的一位皇帝,Marcus Aurelius,他从小就摒绝一切享受,从来不参观那当时风靡全国的赛车比武之类的娱乐,终其身成为位严肃的苦修派的哲学家,而且建立了不朽的事业。这是很值得令人钦佩的。我们中国是一个穷的国家,所以我们更应该体验艰难,弃绝一切奢侈,尤其是从外国来的奢侈。宜从小就养成俭朴的习惯,更要

11、知道物力维艰,竹头木屑,皆宜爱惜。 以上数端不过是偶然拈来,好的习惯千头万绪,“勿以善小而不为”。习惯养成之后,便毫无勉强,临事心平气和,顺理成章。充满良好习惯的生活,才是合于“自然”的生活。 14. 解释下列词语。 (1)奢侈_ (2)闻鸡起舞_ 15本文就“养成好习惯”讲了哪几个问题? _ 16. “出必告,反必面”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强调这么做? _ 17作者提倡“待饭未来”、“三上功夫”的目的是什么? _ 18“勿以善小而不为”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 19以第自然段为内容,自设题目,自己回答: 题目:_ 答:_ 第二部分 写作(40分) 20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各种

12、各样的习惯,有的习惯使我们收益颇多,有的习惯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前程。读了养成好习惯一文后,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请以我有一个好(坏)习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感情真实。500字左右。【参考答案】第一部分一、(一)1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二)3宋 朱熹 4思想已经集中了,眼睛和口怎么会不到呢? 5心到、眼到、口到、心到 6略 (三)7(1)生病 (2)全部 8(万年)说到半夜,陈咸打瞌睡,头碰到了屏风上。 9其父教诫时打瞌睡;“具晓所言”的回答很笼统且口气轻描淡写。二、(一)10时间 四岁时、七岁时 到我十一岁时,十二三岁时 11肯定

13、的三部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否定的三部书:荡寇志、精忠说岳、修身 12听“三国”含泪上床是因为我还想听下去,但在母亲的催促下不能再多听一会儿而哭 读“三国”哭是为书中的人物之死难过而哭。 13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二)14. (1)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 (2)原指祖逖立志为国家效力,夜里听到呜叫就起床舞剑,刻苦练武。后来用以比喻有志为国效力的奋起行动。 15讲了四个问题:早起床;有礼节;珍惜时间;节俭。 16“出必告,反必面”的意思是出门必须告诉父母,返回必须先与父母见面。这样做,不仅表现出对父母的尊重,而且能让家人知道你去做什么?是否平安归来,好免去父母的挂念。 17为了让人养成利用空闲时间的习惯,劝人不要浪费光阴。 18不要因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这句话在文中起了总结作用。文中所列举的习惯都是小事而正是这样的小事却关系着人的一生,告诫人们千万不要因善小而不为。 19略第二部分 20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