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综合检测人民版

上传人:shi****01 文档编号:139001865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综合检测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综合检测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综合检测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综合检测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综合检测人民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综合检测 人民版选修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未发生类似的 现象。一般认为,北宋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 )A. 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B. 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C. 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D. 削弱相权解析:A、C、D三项仅仅涉及体制变革的某一个方面,B项最全面。答案: B2. 下图是北宋前期兵员增长示意图,其反映的现象说明了()宋丈粗时宋太宗时耒底宗时宋仁宗时A. 地方将领擅自扩充兵员,拥兵对抗中央B. 宋初削弱地方军

2、事力量的国策发生了变化C. 政府为抵御边患和稳定内政而扩充军队D. 宋太祖以后,统兵将领的地位逐渐提高解析:图片反映的是北宋时期兵力的大幅度增长。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北宋政府为巩固统治而扩大军队。答案: C3. 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之人),不识干戈”。这说明瀆渊之盟()A. 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B. 使辽的统治趋向腐朽C. 促进了北方畜牧业的发展D. 使宋辽维持了长久的和平解析: A、B两项与材料形不成因果关系;C项正确但不全面,不够深入;D项是瀆渊之盟的作用,又是材料所述现象的成因。答案: D4王安石变法期间,“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什

3、么办法的实施 ( )A. 保马法B.将兵法C.保甲法D.军队精简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保甲法在京城附近实施一年后, 地方治安便有了 好转,出现了题干中的情况。答案: C5. 王安石的富国之法中,为解决运费高的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是()A.市易法B.免役法C.均输法D.农田水利法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为了解决运费高及商品价格偏高的问题, 王安石颁 布均输法。答案: C6. 在王安石新法推行过程中,最大阻力来自()A.大地主B.中小地主C.农民D.皇室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现史实的能力。由于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遭到他们的反对,王安石变法遇到极大阻力。司马光任

4、宰相后,新法被废除。答案: A7. 司马光曾说:“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争民,其害乃甚于加赋。”这一现象在王安石变法中主要体现在下列哪些措施中()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 青苗法 保甲法A.B.C.D.解析: 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 由于地方官吏的干扰,实际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免役 法也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违背了改革的初衷。答案: B8.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共同原因是()A. 措施过多,没有切中时弊B. 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C. 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D. 君主易位,保守派上台主政解析: 范仲淹和王安石的改革都是因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而遭到强

5、烈反对,最终失败。答案: C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9.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 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从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欧阳修 材料二图(耕织图繁忙 的秋收墟面(北宋中期)图二t沽明上河图(局部) 反映了乐京的誥华7 $:嚮&:*严冬图三采代*武图)禺四王空石紀念饥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社会状况?(6分)(2)材料二中图一、二、三从一个侧面反映王安石变法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取得了一些 成效? (10分)(3)结合图四和王安石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指出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内忧

6、外患的局面。第问要注(3)问要注意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根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概括北宋中期积贫积弱、 意图片反映的经济与军事方面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第 本目的。答案:(1)北宋中期,积贫积弱和内忧外患的局面。(6分)(2)理财方面: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军事方面: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10分)(3)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统治。(4分)10.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神宗)诏曰:“天下商赝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减价出售)失业。至于行辅稗贩,亦为取利,致多穷窘,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

7、师置市易务。”材料二 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愿买入者,许至务中投卖,勾行人牙人与客人平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相度立一限或两限,逆纳价钱;若半年纳,限出息一分;一年纳,即出息二分。”材料三 魏继忠上言:“宜假钱别置不至伤商;贵则少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而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商旅以 通,移民以遂,国用足矣。”以上三则材料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北宋商品交易中的什么社会现象? (6 分)(2)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北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8 分)(3)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

8、识说明这些措施有什么影响? (6 分)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 (1) 问从材料一中“多 为兼并之家所困折阅失业”可知大商人囤积居奇,操纵市场、牟取暴利。第(2)问从材料一最后一句话和材料二可知政府设置市易务,平抑物价。第(3) 问从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可知市易务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囤积居奇现象,控制了市场物价,也增加了政府收入, 但结果失败了。答案: (1) 北宋中期,大商人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兼并中小商 贩、阻碍商品交换。 (6 分)(2)设置市易务。政府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8 分)(3)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

9、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这些措施最终被废除。(6 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熙宁改制比前两次更为彻底,首先罢试诗赋,独留策论;其次新增大义, 地位在策论之上。 熙宁科场改革的另一重大贡献在于王安石主持编纂、作为经义考试统一标准的三经新义 ,即周礼 、诗、书三经义,成为科场和学官的法定教科书。郑师渠、吴怀祺主编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材料二 至于介甫以其书 (周礼)理财者居半,爱之,如青苗之类,皆稽焉。所以 自释其义者,以其所创新法,尽传著新义,务塞异者之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新经周礼义材料三 在 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 90

10、0 年,中国即 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 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 当王 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 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 增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并指出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10 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的措施有 哪些? (4 分 )(3)依据以上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改革的认识。 ( 言之有理即可 )(6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

11、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第 (1) 问和第 (2) 问结合变法内容 容易得出答案。第 (2) 问是创新型题目,学生结合改革回答,只要答得合情合理即可。答案: (1) 措施:废除诗赋,改以策论取士;以三经新义为教学和考试的依据; 青苗法。不同:材料一侧重于育人 (取士)角度;材料二侧重于理财 (富国)角度。 (10 分)(2)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 (4 分 )(3) 认识: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 性和艰巨性。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 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 任答两点,言之有理 即可 )(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