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运维大数据分析管理平台建设方案智慧运维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方案

上传人:ya****h 文档编号:139001691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114 大小:4.4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统一运维大数据分析管理平台建设方案智慧运维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统一运维大数据分析管理平台建设方案智慧运维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统一运维大数据分析管理平台建设方案智慧运维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资源描述:

《统一运维大数据分析管理平台建设方案智慧运维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一运维大数据分析管理平台建设方案智慧运维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方案(1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统一运维大数据分析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统一运维大数据分析管理平台统一运维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方案目录第1章方案概述 41.1. 项目背景 41.2. 需求分析 51.3. 建设目标 61.3.1. 建立统一运维门户 61.3.2. 建立IT异构资源的全面集中化管理 71.3.3. 建立全面准确的资产配置管理 71.3.4. 建立符合最佳实践的服务流程管理 81.3.5. 建立IT资源全面直观的可视化管理 8第2章.解决方案 102.1. 系统设计原则 102.1.1. 实用性和模块化原则 102.1.2. 一致性和开放性原则 102.1.3. 安全性与可靠性原则 112.2. 系统安全设计 112.

2、2.1. 用户安全机制 112.2.2. SSO统一认证 122.2.3. 权限分权分域 122.3. 系统建设方法 122.3.1. 体系架构 122.3.2. 功能架构 152.3.3. 技术架构 162.3.4. 部署架构 17第3章.功能概述 183.1. 运维监控系统 183.1.1. 统一运维管理 183.1.2. 资源监控管理 223.1.3. 拓扑管理 413.1.4. IP地址管理 523.1.5. 告警管理 553.1.6. 业务管理 593.2. 3D机房管理 633.2.1. 监控可视化管理 643.2.2. 资产管理可视化 693.2.3. 机房3D图形化展示 713

3、.2.4. 配线可视化管理 733.2.5. 容量可视化管理 753.2.6. 资源分配情况管理 773.2.7. 上下架可视化 783.2.8. 自定义动画 793.2.9. 交互式演示汇报 793.3. 配置文件管理 803.3.1. 巡检管理 813.3.2. 机房虚拟现实展现 833.3.3. 资产管理系统 873.3.4. 供应商管理 873.3.5. 配置建模管理 883.3.6. 空间资源管理 903.3.7. 配置项导入 923.3.8. 配置项管理 933.3.9. 配置项视图 963.4. 运维流程管理系统 983.4.1. 服务台 983.4.2. 服务设计 1053.4

4、.3. 服务产品设计向导 1063.4.4. 服务流程管理 1223.4.5. 服务量化管理 1543.4.6. 值班管理 1703.4.7. 任务管理 1753.4.8. 公告管理 1763.4.9. 移动终端运维 1773.4.10. 报表统计分析 1793.4.11. 第三方接口 1833.4.12. 运维知识库系统 1843.5.统一运维大数据管理分析系统 1913.5.1. 统一运维大数据基础系统 1913.5.2. 统一运维数据分类管理 1913.5.3. 运维大数据检索与展现 1963.5.4. 海量日志文件分析 1993.5.5. 指标动态基线预测 2033.5.6. 运维支撑

5、能力评估 205第35页第1章.方案概述1.1. 项目背景运维大数据分析系统是一套深度分析和挖掘多种异构数据源运维数据 的大数据平台。通过对运维过程中每分每秒产生的亿万条海量数据进行挖 掘,它可以提取和生成有价值的运维分析数据,帮助企事业单位用户找到 问题根源和优化改进的关键点,从而对当前业务系统及运维系统多角度精 准评估和把控。随着运维精细化要求的日益提升,企事业单位需要积累更多的能力辅 助智能化运维场景和策略,实现更多管理途径的扩展。异构化环境的复杂 化,导致企事业单位用户对数据分析的要求越来越高。借助海量的运维数 据优化改进当前工作方法,建立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的智能化运维时代已 经来临。

6、将大数据技术与运维管理系统无缝结合,对运维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 据进行关联挖掘、周期预测、行为学习、规律分析等,为用户提供更加精 确且符合企业业务的解决方案,提前定位和预知各类故障,从而进行趋势 预测、业务分析和多角度评估。传统的运维,通过各类运维工具或网管软件来实现日常管理,数据格 式各不相同,告警内容及规则各异。勤智ITBA运维大数据能够将各个独立 分散的系统进行整合,并提供标准接口。运维整合,体现在数据的采集、 分析、汇总、处理、总结、预案等几个层面。运维以“让运维更智能,让业务更高效”为理念,在业界率先提出基 于运维大数据的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 On eCe nter平台中的运维大数据分

7、 析系统,帮助运维人员预防故障发生和快速解决故障,也可为运维决策提 供预测依据。12需求分析通过对客户的信息化建设和运维管理现状的调研和深入分析后,了解 到目前客户IT运维发展的现状:公司IT应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应用和业务在网络上运行, 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大,缺少一套针对 IT软硬件的统一监控系统, 无法及时了解IT软硬件设备的运行趋势,无法快速故障定位,故障 处理效率低;业务服务的规模增大,规划、维护、安全、管理等分工更加细致, 缺乏对业务系统健康状况和运行趋势的监测,无法判定业务系统是 否存在运行瓶颈、是否需要扩容或网络调优;无法对多种设备系统、业务系统的运行信息、告警信息进行集中 管

8、理,并对以上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统计,得出有利于网络管理 和维护的数据,达到高效、快捷处理问题的目的;全网资产配置情况、使用状况和分布情况难以及时了解;缺乏对数据中心机房多样化资产可视化再现能力,不利于运维管 理人员对机房资源的全面掌控;前端视频监控设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缺乏有效的视频监控手 段,无法诊断视频质量及内容,影响安全防护工作的开展;面对复杂的IT环境,缺乏规范化、自动化的运维管理流程,缺 乏完善的故障处理和快速修复机制;管理人员不断增多,管理流程日益复杂,管理成本不断上升,没 有建立统一、规范、层次化的服务管理流程和技术管理体系,同时 缺乏对IT部门运维人员量化考核的依据;缺乏能

9、够真实反映设备和业务运行情况与运行质量的统计分析报表,无法为决策层提供数据依据。通过对客户信息化和运维管理现状的深入了解,其运维服务需要改变 传统的运维管理模式,变被动式为主动式运维,切实达到7*24小时不间断运维,进而保障客户的业务系统正常运转。因此该客户的信息中心运维服 务管理平台的具体要求如下:能够全面详细地监视系统中所有IT资源的运行情况,提供一致的系统管理风格能够实时监视网络和业务的性能状况,能够通过客观数据分析当 前系统性能状况和长期系统性能变化规律和趋势,为系统升级和扩 容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全面而深入的数据库管理功能,保证数据库系统的可靠和高 性能运作,从而使数据库变成最优的后

10、台支撑系统。提供运营商级IT系统中所需要的各种功能,及集成化的管理模式,可降低系统管理的成本实现业务可视化管理,分析深层次原因等问题13建设目标根据轨道集团数据中心信息化现有的建设和运维管理现状,此次On eCe 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的建设目标有:1.3.1. 建立统一运维门户通过建设统一的运维门户Portal,作为整个一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 的统一入口,具备统一认证、单点登录、自定义首页工作界面、分权分域 管理等功能,统一建立用户账号,实现简单化用户管理。OneCenter 体化 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提供运维管理门户网站、移动 APR个人工作台、自助服 务台等多种形式的服务窗口。向上对

11、接上级轨道集团门户,实现从上级门户到运维门户的访问流程;向下对接集成展示动环监控、云平台监控、其他第三方系统等内容, 并实现轨道集团信息系统的统一用户管理,实现统一认证登录; 平台提供资源监控管理,运维服务流程管理等功能,在一个统一界 面上形成快速呈现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效率。1.32建立IT异构资源的全面集中化管理随着IT信息化规模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轨道集团信息化 建设已达到相当规模,设备种类多且规模大(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等); 涵盖不同厂家,各种型号的IT设备,涉及传统的物理设备和云计算平台。通过OneCe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以统一监控管理为中心, 实现对数据中心

12、信息化IT基础设施的集中监控管理,提供数据中心基础软 硬件资源及各类应用的监控管理,包括对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服务器、 存储、数据库、中间件、业务应用系统、虚拟化资源、网络服务等性能采 集和事件处理,同时支持与第三方系统(如动环系统、安防系统、应急指 挥系统等)对接,构建统一集成的系统资源监控平台,主动、及时地发现 问题,解决被动服务的局面,提供集中的监控告警管理及监控性能数据展 示。此外,通过OneCe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的自动化运维功能, 管理平台能够在故障发生时自动获取故障设备相关的各项指标数据及指标 状态,确保相应告警和事件发生时的状态能够详细记录并关联,在必要时 能够实现自

13、动恢复、自动化巡检、批量操作作业等运维自动化场景。1.3.3. 建立全面准确的资产配置管理做好数据中心的IT运维管理,首先必须对种类繁多、规模庞大的 IT 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以免信息的更新不及时,造成信息难以统计、查询、 分析和利用。理清IT资产配置台账,梳理配置项之间的关联关系,做好资 产生命周期管理,这是实现数据中心一体化运维管理的基础。通过统一的配置管理库(CMD)实现对云数据中心所有IT资源的配 置信息管理,保证配置项的完整性和精准性,构建运维管理元数据,帮助 用户建立统一的IT基础设施台帐。通过一系列配置建模、自动采集、调和、 变更控制等手段,保证IT生产环境中配置项的完整性和精准性

14、,为资源监 控和服务流程提供数据支撑。1.3.4. 建立符合最佳实践的服务流程管理On eCe 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的流程管理提供了面向于最终用 户的服务目录及服务级别管理,并提供规范的ITIL服务支撑流程及资产管 理流程。通过流程管理系统进行IT运维服务的流程化、规范化管理;通过 与底层统一监控系统的集成,实现了 IT运维的自动化;通过完善知识库建 设,实现知识库共享;从而提高信息服务效率,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帮助 用户有效管理人员、信息、资产和知识库,为 IT服务管理的规范化建立基 础。1.3.5. 建立IT资源全面直观的可视化管理通过OneCe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用户

15、可以实时查看管理对 象的日常运行情况,操作简单,界面直观明了。在信息集成的基础上,通 过提供的各种运行分析和性能报告,形成全网统一管理数据视图,提供关 键绩效指标体系所需数据基础,管理人员能根据这些数据准确评估整个IT环境运行情况,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和评估威胁。平台预留了符合国家信息 技术服务标准(ITSS)的多种对外标准接口,能够实现和第三方系统的功 能或数据集成对接,包括短信系统、邮件系统等,有效整合信息展示。通过3D可视化管理功能,能够以3D技术实现对数据中心的真实展现, 实现基于三维环境对数据中心、机柜和各类设备的管理功能,构建数据中 心环境、设备和管理信息的可视化平台,实现所有资产对象

16、的管理及相关 监控信息整合展示,让相关管理人员清晰直观的掌握IT运营中的有效信息,实现透明化与可视化的管理。第2章.解决方案勤智运维通过多年来在电信、金融、政府等行业的应用开发与维护经验,在国内首创基于ITIL的企业级业务服务管理平台。针对企、事业单位 的IT支持和管理部门,OneCe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基于ITIL的 IT服务管理思想,整合了系统监控、应用监控、网络监控、机房监控、虚 拟化资源管理、工作流、ITIL式报表和门户等多种技术手段,帮助用户解 决IT支持与管理过程中的难题,提高IT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OneCenter 体化智能运维解决方案是在基础架构管理、应用管理、业

17、务服务管理的基础上,通过IT流程管理,帮助客户建立以ITIL流程为框 架的一体化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和规范化管理。2.1. 系统设计原则本次一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项目建设与实施方案遵循如下设计原则:2.1.1. 实用性和模块化原则一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应满足实用性和模块化原则,其提供的功能 将保证满足轨道集团数据中心管理的实际需求,具备良好的实用性,从根 本上减轻系统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采用灵活的模块化设计,可以方便系统管理人员对平台进行管理,实现灵活的管理权限分配,具备良好的系统访问权限控制策略。2.1.2. 一致性和开放性原则一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应满足一致性和开

18、放性原则,支持目前业界 开放标准协议,如CORBAJ2EE DCO等,支持标准网络传输、加密和网 管协议,如 TCP/IP、SNMRV1, V2, V3)、RMON1、2)、RPC CMIP/CMIS 等。采用开放式API接口和高度模块化设计,方便用户进行二次开发以及与轨道集团数据中心其他系统进行无缝集成,从而实现管理资源整合,构 建完善的一体化智能运维服务管理平台。2.13安全性与可靠性原则一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应满足安全性与可靠性原则,保证系统的运 行速度和数据可靠性,对现有的各类应用业务的正常运行不产生影响。一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安全体系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用户登陆过程中通过用户名、密

19、码进行身份认证,可配置只允许 固定IP地址访问;对于用户所作的任何配置信息应能够采用加密方法进行本地存 储;采用加密的登录过程(即 SSH,保障远程登录的安全性; 能通过在主机安装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的方式来保证一体化智 能运维管理平台的安全;系统具备分权分域功能。2.2. 系统安全设计2.2.1. 用户安全机制On eCe 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的自身安全性是保证用户管理工 作正常进行的基本因素,因此在进行产品架构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管理系 统的安全性,具体措施包括:系统支持https方式访问;用户登录失败次数限制;采用严格的权限控制机制,细划了每个用户的权限和管理范围; 对用户的操作做

20、详细的日志记录,满足安全审计要求; 系统应经过权威的安全漏洞扫描测试,并提供测试证明; 系统中所有涉及到的被管设备的连接信息采用密文存储。222.SSO统一认证OneCe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采用 SSO(Single Sign On)单点登 录方式,即对所有用户实现统一界面登录,支持与 ActiveDirectory ,LDAP 的用户同步。3.124.1. 权限分权分域On eCe 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可根据组织架构设置多用户管理权限;按照账户角色,实现资源分类、分级管理,可以实现多人同时操作, 互不影响,并具有良好的审核和避免冲突的机制。一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 台不仅可划

21、分到具体的设备类型管理域,也可以划分到具体某台设备,实 现了完整的分权、分域管理目标。2.3. 系统建设方法2.3.1. 体系架构一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分为三个层次,即数据采集层、数据分析和 处理层、数据展示层。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之间松耦合。新模块可 以直接接入平台中,模块之间通过接口、消息队列等方式进行通信。数据采集层是整个管理平台的基础,负责采集平台运行需要的数据。数据采集层通过多种网络协议, 包括SNMPSSH TELNET PING JDBC JMXSMI-S等,从被管设备里获取需要的指标信息, 将采集的数据放到缓存进行 解析和运算,然后存入数据库,供上层平台进行分析和展示。平台

22、内置可 扩展的资源能力库模型,对于不满足的厂家、型号和指标,系统无需二次 开发即可通过系统配置实现,支持通过 SNM芳式、JDBC方式、JMX方式等 方式实现监控指标的自定义扩展。数据分析和处理层包括资源监控、服务流程管理、配置管理、资产管理、运维大数据分析等多个子系统,所有系统均为勤智运维自主研发,具 有同一品牌软件著作权,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各个子系统独立工作又 数据联动,具备良好的兼容扩展性。On eCe 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资源监控,通过业务管理、 资源管理、拓扑管理、巡检管理、报表管理、告警管理等功能对IT资源环境进行全面的管理,提供了大量的统计和分析数据以及展示 页面,

23、满足用户日常工作的需要。On eCe 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具备与云平台、动力环境系 统等其他平台集成的能力,提供多种数据集成方式,并可利用大数 据平台构建运维指数评估分析模型,按照历史数据变化规律,挖掘 业务、指标、故障等关联信息,帮助运维人员找到问题根源改进点。 在平台中进行一体化的监控信息、告警信息的呈现,并进行业务关 联分析、告警关联分析。OneCe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服务流程遵循ITIL/ITSS等IT服务管理标准,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运维模式,将人、技术与流 程进行有效地融合。通过流程管理平台,制定内部运维流程,将运 维团队的服务产品化、标准化。OneCenter

24、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 提供服务过程的设计、过程记录、监督与考核等事务的管理能力, 及对IT的各项服务、能力进行整合的职能。On eCe nter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通过数据中心 3D可视化展示, 从三维可视化的角度呈现机房及设备信息,提供美观形象的可视化 展示平台,包括机房环境可视化、资产可视化、监控可视化、配线 可视化、容量可视化、演示可视化,帮助运维管理人员准确掌握IT运行态势与运维服务水平。最上层是B/S架构的展示层,是整个服务管理平台的统一门户,通过 统一的用户认证、单点登录,用户可以按不通角色权限通过浏览器轻松访 问监控运维系统,查看各个系统、功能模块以及统计数据。同时系统还提 供大

25、屏展示的汇总数据和页面,可以满足多元化的监控管理需求。统一门 户通过数据及页面集成、页面自定义可以统一呈现网络设备、服务器、操 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视频摄像头、业务服务、日志、标准服务、集 群的状态和信息,统一展现网络拓扑、业务管理、地图拓扑、流量分析、 大数据分析结果、配置管理、巡检管理、工单管理、值班管理、巡检管理、 知识库管理、我的工作、我的报表、3D机房、2D机房等。第三方系统所使 用的菜单名称、菜单图标、呈现位置等可以在页面直接设置。统一门户提供灵活的配置。监控对象的范围、支持的指标、业务流程、 表单、报表、视图、首页呈现的内容、首页呈现的设备/告警/统计信息等都可以进行配置,以

26、适应用户现场的不同需求。配置方式通过浏览器页面 直接进行可视化配置,系统采用纯 JS方式进行配置页面的开发,用户可以 简单方便的进行配置,不需要进行软件修改和开发。资源能力库模型可以 直接通过页面配置等方式进行扩展,对于不满足的厂家、型号和指标,系 统无需二次开发即可实现。对应网络设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 中间件、应用等都可以通过配置的方式支持。 通过自定义OID的配置方式、 自定义脚本、自定义SQL语句、自定义URL地址、自定义JMX内容等方式 支持指标的扩展。系统还提供第三方标准数据接口,提供开放的 API接口,支持二次开 发,可随需扩展开发所需功能,可以接收包括云计算平台在内的第

27、三方系 统的数据或者发送数据给第三方系统,进行一体化整合,实现IT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同时也可以结合短信平台、邮件系统、桌面客户端等,进行 故障、工单等信息的消息通知发送。系统提供数据整合、接口整合、页面 整合等方式,可以集成第三方系统的告警、监控、流程、资产、动环、3D等数据,也可以集成页面,并可以通过接口调用完成告警集成、工单自动 生成、3D机房集成、动环数据集成、云平台监控数据集成、云平台配置等 操作集成等,有效复用已有系统,不用重复投资。提供与华为云平台、阿 里云平台接口集成的方式,统一汇总云平台监控数据、告警数据,在 On eCe 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中进行一体化的监控信息

28、、告警信息 的呈现,并进行业务关联分析、告警关联分析。系统提供多种提醒及通知方式,包括:短信、邮件、电话、告警客户 端、RTX等方式。告警客户端用户本地安装即可使用,当有新告警、新工单 产生时,自动弹出提示,并可以在客户端中查看告警情况、工单情况,并 可以直接进行关联处理,不同告警级别提供不同的声音提示。PCHU.S壇一崖雉门户住NL9 嚴阻4- *图2.3-1平台体系架构SNMP- SSM- TELNET- PWCL JDBT- JWC 8MI-S.3.1.2.4.2. 功能架构On eCe 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采用多层架构及模块化的设计模式,包括运维监控管理、运维流程管理、资产管

29、理、运维自动化管理、运维大数据分析等多个子系统,所有系统均为勤智运维自主研发,具有同一 品牌软件著作权,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各个子系统独立工作又数据联 动,可根据不同客户需求自由组合。同时 On eCe nter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 性,可以通过第三方数据接口、数据总线、大数据接入分析系统等方式接 入第三方平台数据,并提供对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对运维能力的整体评估。enittAWfr. IWMiM. VHVWK, BljB Ift *图2.3-2平台功能架构233.技术架构OneCe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采用 J2EE架构,全图形化B/S模 式,可移植性强,可基于不同操作系统( Windo

30、ws Red Hat Linux、国产 麒麟等)实现了跨平台部署。统一开放的监控管理平台支持多种数据库(MySql、Oracle、国产神州通用等),支持国产的中间件如TongWeb支持 Open JDK提供符合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的第三方系统集成接口。图2.3-3技术架构2.34部署架构OneCe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分为 Portal服务层、DH(信息处 理)服务层、DCS(信息采集)服务层,每层可根据客户IT环境的实际情 况部署在相同或不同的主机上;可以根据客户的管理对象规模,采用单个 或多个DCS进行管理容量规划,通过集中式或分布式部署,实现对企业内/外网、总部/分支

31、等复杂结构的IT资源灵活管理。常命宗ITIMM PortilifS图2.3-4部署架构第3章.功能概述3.126. 运维监控系统3.128. 统一运维管理统一运维门户作为OneCe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的统一入口, 具备统一认证,单点登录,自定义首页工作界面等功能。统一运维门户包 括资源监控管理,运维服务流程管理,资产配置管理等系统,快速呈现工 作内容,提高工作效率;支持对云计算平台、动环监控等第三方系统的集 成,实现对第三方系统的数据集中展示和告警统一推送。通过统一认证功 能,用户能够在单一界面上对其他系统的用户账号进行管理,对不同角色 权限进行修改和配置,并添加用户账号。图3.1-

32、1首页统一门户为了简化运维工作,聚焦工作核心事务,运维平台独创了极简模式运 维,将复杂的操作与配置等功能隐藏在极简的设计中。系统根据管理者和 运维工程师的日常工作内容提供两套完全不同的视图模式和操作体验及重 点工作的便捷入口,让管理者和运维工程师更聚焦于核心业务。工程师工作内容聚焦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极简模式工程师视角是聚焦资源故障解决的最佳实践,提供告警列 表展现;支持基于资源的一键式全局检索,可根据资源名称、IP地址进行各个功能模块的详细信息检索,覆盖业务管理、拓扑管理、 资源管理、配置文件管理、巡检管理、报表管理、告警管理、知识 管理等功能;支持内置智能分析引擎,基于知

33、识库对告警进行故障 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建议。管理者工作内容聚焦于核心资源的管理和业务的把控,从人员、 资源、技术等方面宏观调配,保障业务的可靠运行。极简模式管理 者视角聚焦核心资源的管理和业务把控能力的分析视图;支持业务 可用率的统计汇总数据呈现;支持关注的业务视图展现功能。oneer即,ntvtvij-a. 14* flckr# un uwa 抽ifinun ITTwnbSMlMhfllt* mu,aiMli4IS1IIH49lfr t4ll.MUh-rCI*r*i) 4a ei?2i?sii lEitZSBOv-gltLflUE4MW riMMsHW.尸昨JTMITEzLRm* IFMK

34、: JU IT liMfH -TiMiiii Id NlHk in gVMCiE-IWaE1IT21I&1T7n: iitulllil 1IT21IF T2SLncude-MSMIFi:hruSh*MridrphMr:iIDI5- USISUh-rcif图3.1-2工程师视角er: aiMiwt-1 MCHd*JHWWi1 wjyittWCMLrt*HVMuiM! j*i*-su*ai*i i图3.1-3管理者视角OneCe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提供对IT基础设施监控信息的展 示;提供第三方接口集成,实现一体化的运维信息展示,将所有关注的信 息都在同一个平台进行展示和操作。|k 16.

35、87%100K 11 N i| R *Illi Il 11111o 、100(004060W 1000 20 *06060 1OT幷Mak 1|# 2 01曲亦3咱2Q1&12WUt4 41图3.1-10 Oracle数据库监控3.1232非关系型数据库管理On eCe 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能够对类非关系型数据库进行监测,包括MongoD等。系统通过SSH/TeInet/JMX等方式进行监控。可以使 用预置账户对非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发现;支持在已有的发现信息的基础上 对资源进行重新发现,并展示发现结果的内容,可以自行选择需要监控的 子资源。曲:皿 佩口址11壬nmDeaiu:CDWIH

36、T5.05(315 %a75 M11 i 1 I i i I p 102040bQSD1 QC?020-&Q3Q 1Wfcl rft(PWM1VNKU*班阵写口貝去/a ffr百M*k 沖列 MmW 卑仁法g 1 JJ MH1图 3.1-11 MongoDB 监控3.129.4. 中间件管理3.1.2.10.1. Wet服务中间件On eCe 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能够对市场上各类主流Web服务中间件进行信息监测,包括:Apache Tomcat、Nginx、Weblogic、WebSphere AS WebSphereortal Server、Oracle AS Sun JESAS

37、JBoss AS Resin、 TongWeb等。支持SSH TeInet、WM、HTTP JMX SDK等多种中间件监控方式;支持对中间件的各种性能指标的监控,包括中间件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请求数、响应时间、动态高速缓存、JCA连接池、JVM JDBC连接池、EJB容器、Servlet容器等相关组件的性能监控;用户可自定义阈值, 还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监控指标,一旦出现故障立即报警;支持资源信息手工刷新,即时进行资源指标的信息采集,获取所有指 标的最新采集数据;支持资源变更信息自动刷新。当数据文件等组件增删时,系统可以自 动发现该变更内容并刷新设备的信息NiMCFUfilfldEHte

38、bLofllc匸PU至0|嵐录iMLO#CflwQi_3re.II7548.26%* #1可肖白51出氏卜釉tCPtrill*1曲!的器导唤E:曲VW血1$弄测20|Q1? 3940 WEbL agcFflHE图 3.1-12 Weglogic 监控1r1tt1 )Q0 t4沁HTTP罢事922 221KMHM.毎K9MQWtwhhK4444.11(7 Mill1*EurvkiWK辰:4ft牺.1213 1*56 Mm (12-12 l4 5r Aug 9?42t1fr K 曲 5 甲、iWK *5 甲、辰:4ft牺.1213 1*56 Mm (12-12 l4 5r Aug 9?449.82

39、%图 3.1-13 Apache 监控3.1.2.10.3. 缓存中间件On eCe 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能够对各类缓存中间件进行监测, 包括Redis等。支持对资源信息进行手工刷新,即时进行资源指标的信息 采集,获取所有指标的最新采集数据。蹄! 33O T 斑 cr图 3.1-14 Redis 监控3.1243消息与交易中间件On eCe 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可监测各类消息与交易中间件,包括:Tuxedo、TongLink/Q、WebspereMQOracle AS CICS7、TongLINK/Q SharePoint、ICE、Tuxedo。用户可自定义阈值,还可根据自

40、己的需求定制 监控指标,一旦出现故障立即报警。itwotQ.WCLStt整申EHKJfsifin1*14NMK4.ria*寺KMMQ口 uWwefcSftere n uuMv*帕 WlSi*En! BQ MNNH*nnn5.9%0%01OO 18.81 0%?940MRQ1004科1*0bO和lOOd aMr r斗亠.二_. _吕UU GPLtiM F=rfi貝8.U|Tt!lJ ZDllr124r HlXJlJJ:LI1*1IASD1A 111图 3.1-15 Webspere MQ 监控3.129.5. 公共应用管理OneCe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支持对 IIS、SMTP DNS

41、FTPDomi no Ping、URL Port、POP3 端到端 RemotePi ng、Directory Server等公共应用的管理。支持在已有的发现信息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重新发现, 并展示发现结果的内容,可以自行选择需要监控的子资源。图3.1-16 公共应用管理HTTP/HTTPS/UR监测: 对HTTRHTTPS服务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包 括端口和服务是否正常,计算主页存活率,并且可以对HTTP/HTTP返回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服务器的工作是否正常。SMTF服务、POP3服务监测:对邮件发送服务器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 包括邮件数量和邮箱使用量。FTP服务监测:对FTP服务器的工作状

42、态进行监测。在判断条件中可以选择是否允许匿名登录、验证登录、验证文件是否存在等。DNS服务监测:对DNS服务的运行、延时及正确性进行监测。Ping监测:通过Ping命令来监测设备是否正常运行。IIS监测:响应时间、版本、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IIS可用状态、IIS CPU利用率、内存总容量、主机名、IIS内存利用率、每秒接收字节数、 每秒传送的字节总数、每秒发送字节数、当前连接数、当前匿名用户数、 GET请求速率、最大连接数、未找到错误的请求总数、当前非匿名用户数、 最大匿名用户数、最大非匿名用户数、总匿名用户数、总非匿名用户数、 每秒文件数、每秒接收文件数、文件发送速率、总接收字节数、总

43、每秒字 节数、总接收文件数、总发送文件数、总传送文件数、总GET请求数、总POST青求数、操作系统;Web应用:Wet站点名称、正常运行时间、IIS总 GET请求数、IIS总POST请求数、IIS总接收文件数、IIS总发送文件数、 IIS最大匿名用户数、IIS最大非匿名用户数。Domi no监测:响应时间、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连续运行时间、 主机名称、服务器可用性、服务器端口状态、SERVE状态、AMG状态、HTTP 状态、Lotus Domi noCPU利用率、Lotus Domi no 内存利用率、SESSION、 丢弃的会话数、HTTP CPI利用率、HTTP内存利用率、HTTP响

44、应时间、服 务器名、服务器标题、数据目录名称、数据库数量、数据目录数量、内存 总容量、版本、操作系统、活动 Task数、服务端口;数据目录:数据目录 ID、数据目录全路径、目录中文件数、数据子目录名称、目录大小、目录 中子目录数;数据库:数据库ID、数据库标题、所在数据目录全路径、数 据库名称、数据库文档量;任务:Task ID、TASKS用状态、TASK名称、 活动状态。Excha nge监测:响应时间、版本、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连续运 行时间、连接总数、发信队列大小、输出队列长度、用户总数、RPC平均响应时间、拒绝的外部连接数、收信队列大小、当前用户数、服务可用性、 POP3 CP!

45、利用率、SMTP!秒接收的消息数、当前的外部连接数、每秒发送 的消息字节数、信息存储服务可用性、MSExcha nge CPU利用率、物理磁盘当前列队长度、SMTP每秒接收的字节数、内存总容量、操作系统、SMTP每秒发送的字节数、每秒日志写入、主机名、当前活动用户连接数、等待传 送的邮件数、数据库缓存大小、每秒打开消息数、SMTP CP利用率、每秒打开文件夹数、每秒接收的消息字节数、当前活动连接数、SMTP!秒发送的消息数、MSExcha nge内存利用率、每秒日志延迟、每秒总的字节数、每 秒总的消息字节数、SMT臥列长度、错误连接总数、实例名称。Directory Server监测:可用性。

46、Connector :当前连接数、当前队列数、当前读操作等待数、当前写操 作等待数等。数据库:支持对数据库实例名称、数据库链接数进行监控等。3.1.3.1. 存储管理管理员需要掌握各个设备的存储极限,保持对存储容量的警觉,保证 存储可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以便快速准备和资源移动,并在需要的地 方满足严格的计算需求。On eCe 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提供对主流厂商存储设备的监控, 包括:IBM DS磁盘阵列、IBM NetAPP磁盘阵列、EMC VNX/UNX/CX/N磁盘 阵列、EMC ISILON磁盘阵列、HP MSA!盘阵列、HP 3PAR磁盘阵列、日立 HDS磁盘阵列、华为Oc

47、eanStor磁盘阵列、华为DDN磁盘阵列、浪潮AS磁 盘阵列、Synology(群晖)NAS、富士通磁盘阵列、海康威视 DS磁盘阵列等 存储设备。On eCe 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可同时对多个存储设备的自动监 控,支持SMI-S SNMP SSH等监控方式。动态发现设备存储资源配置、存 储卷配置以及存储卷的映射。用户自定义设置性能阈值,方便进行资源故 障预警;支持在已有发现信息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重新发现,并展示发现 结果的内容,可以自行选择需要监控的子资源。图3.1-17存储监控ftfQf!节曲节 iWft*m Bnr33*ff HI 120AQMM9HEATH 甲 R和11旧th

48、Hf IMV B3- 35-100 hll 12031-CA.TMY BajZE HOLTHYfir Ml衫帕帼躍奋 ll%l jftAAUH*HEATHYTuyk$KH:20M 科Id ioH n图3.1-18存储监控3.1.2.7.硬件管理(女口 SNMP IPMI、On eCe 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支持多协议方式Telnet、SSH等)对主流服务器进行监控,支持 HM(方式对IBM小机进行监 控。可以使用预置账户对服务器硬件进行发现,也可以在已有的发现信息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重新发现,并展示发现结果的内容,并且可以自行选 择需要监控的子资源。On eCe 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

49、理平台支持主流服务器的各类组件基本 信息的采集,采集内容包括:操作系统名称、BIOS版本、主板零件号、主板序列号、服务端口、产品型号、主机名、服务标识、主板产品名称等; 支持主流服务器的各类组件状态的监控, 监控指标包括:硬件可用性状态、 电源过载状态、内存过热状态、BOMfe池状态、电源管理错误状态、PCIE 严重错误状态、CMO电池状态、风扇制冷错误状态、驱动器错误状态、主 电源错误状态、机箱温度状态、内存校验错误状态、处理器状态等;支持 主流服务器配置、性能情况的监控,监控指标包括:处理器的个数,风扇 个数、风扇转速,电源个数、机箱温度、风扇转速。OneCe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

50、支持主流网络设备 (如Cisco、华 为、H3C锐捷、Dptech、Nortel、迈普)、安全设备(如思科防火墙、华为 防火墙、H3C防火墙、天融信防火墙、深信服防火墙、山石防火墙、联想防 火墙、网御神州防火墙)等硬件监控,监控指标包括机箱温度,风扇,处理 器,电源的硬件状态监控并对发生故障的硬件产生告警。3.1.32 无线管理On eCe 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支持对各类无线设备的监控。通过 对无线AC的管理,实现对AP设备的在线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对出现异常 的AP设备进行告警。3.1.33 虚拟化管理3.133.1. 虚拟化监控类型及指标OneCenter 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虚拟

51、化管理支持对 VCenter、Xen、 KVM华为虚拟化平台Fusion Compute阿里云平台的管理。管理功能包括 虚拟化资源管理、基础架构拓扑图、虚拟化指标 TOPN名、虚拟化报表统 计、虚拟化资源发现以及策略配置等;提供了对Cluster集群、Esxi主机、数据存储及虚拟主机等资源的 CPU内存、存储分配及耗用情况实时监控, 对各组件的占用情况、可用性及性能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和排名,并以拓扑 图形式将各虚拟化资源的连接关系直观展现给用户,便于用户全方位对虚 拟化资源进行的查询和管理。4N7MAlifcfLBiflM ir ri.MHnHfl itlit*n*t*riE图3.1-19 虚拟化监控系统通过虚拟化平台提供的API接口,对宿主机监测信息包括CPU占 用率()、内存利用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