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8902278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PPTX 页数:77 大小:571.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03 国民收入决定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03 国民收入决定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03 国民收入决定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资源描述:

《03 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 国民收入决定模型(7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1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第三讲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也就是45度线模型 这是高度简化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以最简单的方式说明宏观经济总量的决定2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第三讲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3.1 3.1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3.2 3.2 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产出、总支出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产出、总支出3.3 3.3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3.4 3.4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2、3.5 3.5 三部门经济与财政政策效应三部门经济与财政政策效应3.6 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3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1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 是两部门经济(居民户消费和储蓄,厂商生产和投资)没有供给限制(存在资源闲置,物价不变,这是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投资为一常数:I=I0,即企业自主决定投资,不受利率和产量变动的影响4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2 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产出、总支出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产出、总支出 3.2.1 总供给与总产出 3.2.2 总需求与总支出 3.2.3 总支出决定总产出5南京理工

3、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2.1 总供给与总产出(总供给与总产出(1)“总供给总供给”与与“总需求总需求”是理是理论概念,有必要把它们转换为论概念,有必要把它们转换为统计概念,在总供求理论与国统计概念,在总供求理论与国民经济核算统计之间建立起联民经济核算统计之间建立起联系。系。具体地说,在总供给具体地说,在总供给/总需求这总需求这两个理论概念与总产出两个理论概念与总产出/总支出总支出这两个宏观统计指标之间建立这两个宏观统计指标之间建立起联系。起联系。6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2.1 总供给与总产出(总供给与总产出(2)总产出或总收入从产出和收入角度反应总产出或总收入从产出和收入角

4、度反应了特定时期经济系统所生产(供给)的了特定时期经济系统所生产(供给)的总量,表示了经济的供给方面。可以把总量,表示了经济的供给方面。可以把总产出定义为:总产出定义为:Y Yd 其中:其中:Y为总产出;为总产出;Yd为收入(实际上是为收入(实际上是可支配收入,在两部门经济中,由于没可支配收入,在两部门经济中,由于没有税收,要素收入就是可支配收入);有税收,要素收入就是可支配收入);收入要么消费要么储蓄,则:收入要么消费要么储蓄,则:Yd=C+S 所以总产出所以总产出=总供给总供给=Yd=C+S7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2.2 总需求与总支出 总支出是经济中用于新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支

5、总支出是经济中用于新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量,表示经济的需求方面,是总需求统出总量,表示经济的需求方面,是总需求统计指标。计指标。简单模型中不考虑政府和对外部门,总支出简单模型中不考虑政府和对外部门,总支出(AE)为家庭消费(为家庭消费(C)、)、厂商投资(厂商投资(I):):AECI 8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2.3 总支出决定总产出 总产出与总支出不一致导致总量失衡问题。如果总产总产出与总支出不一致导致总量失衡问题。如果总产出方面因为外生供给冲击(出方面因为外生供给冲击(shock)下降(如地震、下降(如地震、罢工),原先支出和消费水平无法维持。但我们这里罢工),原先支出和消费

6、水平无法维持。但我们这里假定没有供给限制,所以供给方面不存在问题(注意假定没有供给限制,所以供给方面不存在问题(注意供给没有限制的假设)。供给没有限制的假设)。如果消费或投资下降,即支出环节发生如果消费或投资下降,即支出环节发生“漏泻漏泻”(leakage),),有效需求不足,同样导致经济运行困有效需求不足,同样导致经济运行困难难 在供给没有限制的条件下,支出决定产出。在供给没有限制的条件下,支出决定产出。这样,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宏观经济均衡条件,归结为这样,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宏观经济均衡条件,归结为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条件: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条件:Y=AE=C+S=C+I 即:即:I=S S9南京理工

7、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450ISI0,0b b 0,是一个常数。平均消费倾向APC=C/Yd=a/Yd+b随着收入提高,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且大于边际消费倾向。19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3.4 消费函数之谜与其它消费函数消费函数之谜与其它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之谜消费函数之谜 绝对收入假说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绝对收入假说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释 相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 终身收入假说终身收入假说 恒常收入假说恒常收入假说 影响消费的其他理论影响消费的其他理论20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消费函数之谜消费函数之谜 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得出的线性消费函数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得出的线性消费函数

8、(C a bYd)在短期内得到现实的验)在短期内得到现实的验证。但是,在库兹涅茨对证。但是,在库兹涅茨对1869-1938年的资年的资料进行回归分析时发现,消费函数表达式料进行回归分析时发现,消费函数表达式应为应为C bYd,即在长期内,自发性消费,即在长期内,自发性消费为零;任何收入水平上边际消费倾向与平为零;任何收入水平上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相等。这种短期消费函数和长均消费倾向相等。这种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表现出来的差异被称为期消费函数表现出来的差异被称为“消费消费函数之谜函数之谜”。21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绝对收入假说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 随着收入提高,平均消费倾

9、向下降。但是,如果随着收入的提高,同时发生消费曲线上移,则平均消费倾向会保持不变。自发性消费增加的原因:长期内收入提高,居民财富增加 人口在长期内有农村移向城市,城市消费倾向高于农村 老年人收入下降,但支出下降较少,会使消费倾向不变甚至提高 必需品范围扩大,档次提高。使自发性消费支出提高22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消费函数之谜sC1 a bYdsC2 a+a bYdC bYdaa+a23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相对收入假说 美国经济学家杜生贝利(美国经济学家杜生贝利(J.S.Duesenberry)认为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认为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 相对收入的

10、两层含义相对收入的两层含义 某家庭或消费集团相对于其他家庭和消费集团,总某家庭或消费集团相对于其他家庭和消费集团,总收入分配中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示范效应)收入分配中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示范效应)收入水平整体提高,认为富裕程度未变,收入中相同份收入水平整体提高,认为富裕程度未变,收入中相同份额用于支出额用于支出 收入下降,会由于攀比性而不减少消费支出收入下降,会由于攀比性而不减少消费支出 过去的高峰收入会对当期消费产生影响。收入提高,过去的高峰收入会对当期消费产生影响。收入提高,支出提高;收入下降,支出下降有限或不下降。支出提高;收入下降,支出下降有限或不下降。(棘轮效应)(棘轮效应)24南京

11、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相对收入假说将短期消费函数正截距的产生,归将短期消费函数正截距的产生,归因于经济周期各阶段的不同消费因于经济周期各阶段的不同消费行为。其核心理论是行为。其核心理论是“棘轮效应棘轮效应”和和“示范效应示范效应”。25 相对收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JS杜森贝利提出来的。该理论的基本观点体现在两个相对收入假设中。第一个相对收入假设认为,一个家庭的消费,不仅取决于自己的绝对收入水平,还取决于该家庭的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或者取决于该家庭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即该家庭的相对收入。这是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终身收入假说 又叫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12、,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认为支出取决于预期的终身收入,则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相等。预期的终身收入取决于预期的工作年限和年劳动收入以及家庭财产。假设条件:人的寿命、工作年限和收入确定 储蓄的利息因素不加考虑 不考虑价格变动 不考虑遗产因素(无遗产)26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终身收入假说 基本结论:基本结论:C=aWR+cYL 其中,其中,WR为实际财为实际财富;富;a为财富的边际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倾向;YL为工为工作收入;作收入;c为工作收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年轻人和老年人边际年轻人和老年人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中年消费倾向较高,中年人

13、边际消费倾向较低。人边际消费倾向较低。27 美国经济学家F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人在一生中的收入将会有规律地波动。一般来说,个人收入在生命的早期与末期较低,而在生命的中期较高。为了在一生中维持一个稳定的并略趋于上升的消费水平,人们会将一生的预期收入合理地分配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上。在生命的早期,消费大于收入,人们靠借贷来维持消费水平;在生命的中期,收入大于消费,其剩余部分用于偿还生命早期的债务或储蓄起来留作养老;在生命的末期,消费大于收入,其差额动用壮年时期的储蓄来弥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恒常收入假说 即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与莫迪利安尼相似,弗里德曼(M.Friedman

14、)认为消费支出取决于长期收入水平,并提出了估算长期收入的估算方法。认为短期内收入经常变动,但是消费并不随收入变动而变动,而是呈现出“惯性”。收入提高时,消费只是小幅提高;收入下降时,消费只是小幅下降。28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恒常收入假说29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持久收入理论认为,家庭消费主要取决于它的持久收入,而不是它的现期收入。多数家庭希望在长期内保持消费水平的相对稳定。家庭收入可以分为持久收入与暂时收入,持久收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可以维持的收入。它包含着家庭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暂时收入指偶然变动的意料之外的收入,它可能是正值,如意外获得的奖金;也可能是负值,如偶然失窃造

15、成的损失。家庭任一年可观察到的收入可以大于持久收入(暂时收入大于零),也可以小于持久收入(暂时收入小于零)。与家庭收入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相对应,家庭消费也可以分为持久消费和暂时消费。持久消费指家庭在长期计划中确定的正常消费。暂时消费指计划之外的偶然的消费。它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取决于家庭在正常消费基础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消费。任何时期内,家庭消费等于持久消费与暂时消费的和。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利率: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利率: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的增加替代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的增加收入效应:利率提高

16、导致储蓄减少收入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减少 价格水平:价格变化对实际收入的影价格水平:价格变化对实际收入的影响响 收入分配:收入水平不同,消费倾向收入分配:收入水平不同,消费倾向不同不同30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3.5 储蓄函数31 居民户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以后剩下来的部分就是储蓄。由于储蓄与消费具有互补性,故一切影响消费的因素也都会同时影响储蓄。在分析消费函数时,既然已经撇开了其他因素,假定消费唯一地取决于可支配收入,那么,储蓄也就唯一地取决于可支配收入。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称为储蓄函数,其形式为: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储蓄与可支配收入

17、间的储蓄函数:储蓄与可支配收入间的关系关系 S=S(Yd)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APS=S/Yd 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MPS=S/Yd 线性储蓄函数:线性储蓄函数:S=Yd-C=Yd-(a+bYd)S=-a+(1-b)Yd32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a-aC SYYdcC=a+bYdS=-a+(1-b)YdYdOw二者关系:w(1)C+S=Ydw(2)因为Yd=C+S w 则1=C/Yd+S/Ydw 即:APC+APS=1w(3)因为Yd=C+S w 则1=C/Yd+S/Yw 即:MPC+MPS=1 450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33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4

18、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3.4.1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3.4.2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3.4.3 基本结论34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1)总支出决定总产出,即Y=C+I 消费函数为:C a bYd a bY 则均衡收入(产出)为Y=(a+I)/(1-b)推动均衡形成过程中,净存货机制作用巨大 总需求大于总产出 非意愿存货下降甚至为负 增加产出 使产出趋向于预需求相等 总需求小于总产出 非意愿存货增加减少产出 使产出与需求相等 总需求等于总产出 非意愿存货为零 经济均衡35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4.1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2)450aIC

19、abYYC+IYC+IOEY0SIISY1Y2IS:非意愿存货小于零;SI:非意愿存货大于零36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4.2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1)I=S=Y-C S=-a+(1-b)Y则均衡收入(产出)也为则均衡收入(产出)也为Y=(a+I)/(1-b)37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4.2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1)IYOSE-aSSIISY0Y1Y2IS:非意愿存货小于零;SI:非意愿存货大于零I38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4.3 基本结论总产出倾向于和总需求一致总产出倾向于和总需求一致简单经济中,总量均衡表现为意愿投资简单经济中,总量均衡表现为意愿

20、投资和意愿储蓄相等和意愿储蓄相等总需求表现为可支配收入、自发性支出总需求表现为可支配收入、自发性支出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函数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函数净存货机制在总量均衡中作用重大净存货机制在总量均衡中作用重大总之:没有供给限制的条件下,总需求总之:没有供给限制的条件下,总需求决定总产出决定总产出39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5 三部门经济与财政政策效应 3.5.1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 3.5.2 均衡产出与充分就业产出 3.5.3 乘数原理 3.5.4 总额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 3.5.5 比例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 3.5.6 总结40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5.1 三

21、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 总支出:总支出:C+I+G 总收入:总收入:C+S+T 均衡条件:均衡条件:I+G=S+T41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YC+I+GC+I+GC+IC a bYdY0IGY1EE13.5.1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42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用储蓄等于投资得到国民收入(1)YS+TI+GI+GIS+TSY0E-aI+G定额税或总额税的情况下,税收与国民收入没有关系。即不管国民收入是多少,税收都是 T。则I+G=-a+(1-b)(Y-T)+T时,得到均衡产出。其中Y-T=Yd即可支配收入。43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用储蓄等于投资得到国民收入(2)

22、S+TI+GI+GIS+t(Y)在比例税情况下,税收随国民收入变化而变化。我们暂且假设T=T0+tY。则I+G=-a+(1-b)Y-(T0+tY)+T0+tY时达到均衡。其中Yd=Y-(T0+tY)Y044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三部门国民产出决定的总结)bTGIa(b11Y000Y=C+IC=a+b(Y-T)T=T0或T=T0+tYI=I0G=G0)bTGIC()t1(b11Y000045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5.2 均衡产出与充分就业产出 市场机制会使整个宏观经济趋向均衡市场机制会使整个宏观经济趋向均衡 关键是均衡产出是不是充分就业的产出关键是均衡产出是不是充分就业的

23、产出46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5.2 均衡产出与充分就业产出(2)Y0C+I+GC+I+GY1EY1均衡产出,但是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产出。在凯恩斯那里,绝大多数时间,它不是充分就业的产出。如果Y0为充分就业的产出,则政府就有用武之地。G47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5.3 乘数原理(1)乘数概念:一般的地定义为两个相乘数概念:一般的地定义为两个相关变量的增量之比。关变量的增量之比。在宏观经济学中主要是指国民收入在宏观经济学中主要是指国民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支出的初始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支出的初始变化之间的比率。变化之间的比率。一般有投资乘数、政府支持乘数、一般有投资

24、乘数、政府支持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出口乘数等。算乘数、出口乘数等。48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5.3 乘数原理(2)投资乘数:KI=Y/I=Y/(Y-C)分子分母都除以Y,得:KI=1/(1-C/Y)=1/(1-MPC)=1/(1-b)由于MPS=1-MPC,则KI=1/MPS 投资乘数的另一种推导方法:Y=C+I=a+bY+I=(a+I)/(1-b)如果投资增加I,带来Y的收入增加,则:Y+Y=(a+I+I)/(1-b)Y=I/(1-b),则KI=1/(1-b)=1/(1-MPC)49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乘数计算

25、假定企业自发性假定企业自发性投资支出投资支出$100$100万万个单位个单位 假定假定MPC=0.75MPC=0.75 MPS=0.25MPS=0.25 收入变化收入变化 消费变化消费变化 储蓄变化储蓄变化一一100 75 25二二75 56.25 18.75三三56.25 42.19 14.06 四四42.16 31.64 10.55五五31.64 23.73 7.91六六All 94.92 71.19 23.73七七Total$400$300$10050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IYKIKIYIYIIIYYII0 0.7 75 51 11 1)75.075.075.01(75.075

26、.0400$75100322I IY Y51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乘数与MPC关系1,10),1(0,111mpcmpcmpcmpcKI52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5.3 乘数原理(3)YIY1Y2C+IC+I+IE1E2ABCDw注意:注意:w增加的收入用来偿增加的收入用来偿还债务,作用减小还债务,作用减小w没有失业和闲置设没有失业和闲置设备时,不发挥作用备时,不发挥作用w增加的收入购买存增加的收入购买存货或进口时,作用货或进口时,作用减小减小w乘数是把双刃剑乘数是把双刃剑53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乘数几何意义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S1、S2为储蓄函为储蓄函数,

27、数,mps大小不大小不同同 mps=1-mpc 当投资增加当投资增加 ,所引起的国民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不同入增加量不同S1S2YS,IIIIYI54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当总支出增加幅度相同时:当总支出增加幅度相同时:MPCMPC越大,国民收入增加幅度就大;反之,越大,国民收入增加幅度就大;反之,就小。就小。400 460450450AE=460+0.6YAE=400+0.75Y11501600AEAEAEAEEEEEYAE55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5.4 总额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1)在总额税(或定量税)条件下,在总额税(或定量税)条件下,假设税收为假设税收为

28、T,转移支付为转移支付为R 则消费函数为:则消费函数为:C=a+bYd=a+b(Y-T+R)总需求或总支出:总需求或总支出:AD=a+b(Y-T+R)+I+G 总产出倾向于与总支出相等,总产出倾向于与总支出相等,则则 Y=AD=a+b(Y-T+R)+I+G 整理后得均衡产出:整理后得均衡产出:Y=(a+I+G)/(1-b)+(-T+R)b/(1-b)56 政府部门的经济行为被假定有购买、税收和转移支付三种。其中任何一种行为的变动或它们的同时变动都将引起均衡收入的变动。因此,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除了投资乘数以外,还有:政府购买乘数 税收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

29、钰3.5.4 总额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2)由由Y=(a+I+G)1/(1-b)+(-T+R)b/(1-b)可得可得(1)政府购买对产出的影响政府购买对产出的影响(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购买乘数)Y+Y=(a+I+G+G)1/(1-b)+(-T+R)b/(1-b)则:则:KG=Y/G=1/(1-b)即政府购买乘数为即政府购买乘数为KG=1/(1-b),同理可得:同理可得:(2)转移支付对产出的影响(转移支付乘数)转移支付对产出的影响(转移支付乘数)Y+Y=(a+I+G)1/(1-b)+(-T+R+R)b/(1-b)则:则:KR=Y/R=b/(1-b)57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5.4

30、总额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3)(3)税收对产出的影响:(税收乘数)税收对产出的影响:(税收乘数)Y+Y=(a+I+G)1/(1-b)+-(T+T)+R b/(1-b)KT=Y/T=-b/(1-b)(4)平衡预算对产出的影响:(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对产出的影响:(平衡预算乘数)如果没有转移支付:如果没有转移支付:G=T 则:则:Y=KG G+KT T=G(KG+KT)即平衡预算乘数即平衡预算乘数KB=1 如果有转移支付:如果有转移支付:G+R=T,即即G=T R 则:则:Y=KG G+KT T+KR R由此可得出:由此可得出:Y=KG(T R)+KT T+KRR=G 即政府购买支出的平衡预算

31、乘数也为即政府购买支出的平衡预算乘数也为1 但是,政府支出总量的乘数小于但是,政府支出总量的乘数小于158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5.4 总额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4)总结:在没有转移支付且总结:在没有转移支付且b 0.5的条的条件下件下 1/(1-b)b/(1-b)1-b/(1-b)即即KG KRKG+R=TKT 如果如果b 0.5不成立,则转移支付乘数不成立,则转移支付乘数有可能小于平衡预算乘数有可能小于平衡预算乘数59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T=T0总额税时的均衡收入 已知 C=160+0.75Yd T0=80 I0=100 G0=200 Yd=Y-T0 求均衡点求

32、均衡点AD=C+I+G =160+0.75Yd+I+G =160+0.75(Y-80)+100+200 =460+0.75(Y-80)AD=400+0.75YAD=Y400+0.75Y=Y0.25Y=400Y=1600为均衡收入水平为均衡收入水平60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例题1 已知:已知:mpcmpc=0.8=0.8 问:政府增加问:政府增加200200亿购买支出,国民收入如何变动?亿购买支出,国民收入如何变动?因为因为K KG G=1/=1/(1-b1-b)=5=5有有 如果减少如果减少200200亿购买支出,结果如何?亿购买支出,结果如何?亿亿2 20 00 0亿亿G GK K

33、Y YG G1000561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例题2 已知:已知:mpcmpc=0.8=0.8 问:政府增税问:政府增税200200亿,国民收入如何变动?亿,国民收入如何变动?解:解:K KT T=-b/(1-b)=-4=-b/(1-b)=-4(理解负值的含义理解负值的含义)有有 如果,政府减税如果,政府减税200200亿,结果如何?亿,结果如何?8 80 00 0亿亿2 20 00 0亿亿4 4T TK KY YT T62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5.5比例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1)比例税比例税T=T0+tY 消费函数为:消费函数为:C=a+bY-(T0+tY)+R

34、Y=AD=a+bY-(T0+tY)+R+I+G 整理后的均衡产出:整理后的均衡产出:Y=(a+I+G)1/(1-b+bt)+(-T+R)b/(1-b+bt)由此可得:由此可得:63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5.5 比例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比例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2)(1)政府购买对产出的影响:政府购买对产出的影响:KG=1/(1-b+bt)(2)转移支付对产出的影响:转移支付对产出的影响:KR=b/(1-b+bt)(3)税收对产出的影响:税收对产出的影响:KT=-b/(1-b+bt)(4)平衡预算对产出的影响:平衡预算对产出的影响:KB=T=(1-b)/(1-b+bt)1 注

35、意:税收与收入相关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对产注意:税收与收入相关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对产出的影响在变小。出的影响在变小。64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T=0.2Y比例税时的均衡收入 已知 C=160+0.75Yd T=0.2Y I=100 G=200 Yd=Y-T 求均衡点AD=C+I+G =160+0.75Yd+I+G =160+0.75(Y-0.2Y)+100+200 =460+0.75X0.8YAD=460+0.60YAD=Y400+0.60Y=Y0.40Y=460Y=1150为均衡收入水平65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总结:三部门经济模型已提示宏观调节政策的理论三部门经济模型已提

36、示宏观调节政策的理论原理。如总需求不足,政府可能通过增加支原理。如总需求不足,政府可能通过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如政府前几年应对通货紧出来刺激经济(如政府前几年应对通货紧缩),政府支出具有乘数效应。(如果认为缩),政府支出具有乘数效应。(如果认为经济已经走出通货紧缩,面临通货膨胀危险,经济已经走出通货紧缩,面临通货膨胀危险,则应采取相反政策)。则应采取相反政策)。当然:扩大支出促进增长,背景是短期情况:当然:扩大支出促进增长,背景是短期情况:这时经济活动规模由总需求决定。这时经济活动规模由总需求决定。4545度线表度线表明,只要明,只要ADAD线移动,总产出自动满足总支出线移动,总产出自动满足总

37、支出要求。实际假定总供给使没有限制的。也就要求。实际假定总供给使没有限制的。也就是以凯恩斯主义的假设出发的。是以凯恩斯主义的假设出发的。66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1)总支出:总支出:C+I+G+NX 总收入:总收入:C+T 均衡条件:均衡条件:C+T+M=I+G+X67 三部门经济中加入国际部门就成了四部门经济。如果说三部门经济由于撇开了同他国的经济联系而被称为封闭经济的话,那么,四部门经济就可以称为开放经济。假定国际部门的经济行为只有商品与服务的出口(X)和进口(M)两种。四部门国民收入均衡公式如下式 Y=C+I+G+(X-M)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8、 徐生钰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2)Y2C+I+GC+I+GC+IC a bYdY0IGY1EE1NXC+I+G+NXE2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68 出口是一国生产的的产品与服务出售给其他国家与地区。一国出口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第一,其他国家的国民收入。如果其他因素既定,其他国家的国民收入越高,对一国的产品与劳务的需求就越大,则该国的出口越多。从这个意义上说,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任何国家都是有利的。第二,国际专业化程度。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3)Y=C+I+G+(X-M)C=a+b(Y-T)T=T0或T=T0

39、+tYI=I0G=G0X=X0M=M0+mY)MbTXGIa(m)t1(b11Y00000)MbTXGIa(mb11Y0000069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4)对于对于外贸乘数外贸乘数,由于出口数量是个外生变量,根,由于出口数量是个外生变量,根据进口假设的不同,可以分两种情况:据进口假设的不同,可以分两种情况:(1)进口为一常数进口为一常数M,则,则Y=C+I+G+(X-M)即:即:Y=a+b(Y-T+R)+I+G+X-M 则则外贸乘数外贸乘数为:为:KX-M=1/(1-b)(2)进口与收入成线性关系,进口与收入成线性关系,M=M+mY其中其中 则:则:Y

40、=a+b(Y-T+R)+I+G+X-M-mY KX-M=1/(1-b+m)注意:这里税收为总额税,请同学们自己推导比注意:这里税收为总额税,请同学们自己推导比例税的情况。例税的情况。Y YM Mm m 70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T=T0T=T0+tYM=M0+mY M=M0+mY T=T0+tYKC=KI=KGKTKRKNEKG=T1b b1 1b b-b b1 1b bb b1 11 1b bt tb b1 11 1t t)b b(1 11 1b b-t t)b b(1 11 11 1t t)b b(1 11 1b bt t)b b(1 11 1b b-1 1m mb bt tb

41、b1 11 1m mt t)b b(1 11 1b b-m mt t)b b(1 11 1b bm mt t)b b(1 11 11 1m mt t)b b(1 11 1b b-1 1乘数分类总结m mb b1 11 1m mb b1 1b bm mb b1 1b bm mb b1 11 1m mb b1 1b b-1 1b b1 11 171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乘数理论的适用性72 乘数理论反映了现代经济的特点,即由于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密切联系,某一部门支出的增加必然在经济中引起其他部门的连锁反应,从而国民收入有更大的增加。从这种意义上说,乘数理论是适用于各种经济的一般规律。乘数

42、效应本质上是生产与消费或供给与需求这一矛盾运动的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供给有赖于需求:正是需求产生了供给,需求的增加往往导致供给的增加;另一方面,需求也有赖于供给:正是供给创造的收入才使人们的消费欲望变成了现实的需求,供给的增加必然导致需求的增加。需求与供给的这种相互依存与相互促进是社会生产得以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当然,在一定的时期内,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促进不能无限地进行下去,即乘数效应总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能无穷大。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使得自发支出增量引起的每一轮引致支出的增量以及相应的收入增量按几何级数递减,迟早终将趋于零。边际税收倾向与边际进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作业

43、 1、说明宏观经济学中计划量(意愿量、事、说明宏观经济学中计划量(意愿量、事前量)与实际量(统计量、事后量)的区别。前量)与实际量(统计量、事后量)的区别。2、什么是乘数?分析推导投资、政府购买、什么是乘数?分析推导投资、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平衡预算和出口乘数。转移支付、税收、平衡预算和出口乘数。(至少完整的写出其中之一的推导过程)(至少完整的写出其中之一的推导过程)3、45度线模型中总支出(总需求)决定国度线模型中总支出(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结论成立,需要哪些条件?民收入的结论成立,需要哪些条件?4、试在一张图上作出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试在一张图上作出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决定同一总产

44、出的画法。数决定同一总产出的画法。5、假设政府采取增加政府购买和减少转移、假设政府采取增加政府购买和减少转移支付同一数量,试问:支付同一数量,试问:(1)这一政策将导致均衡产出水平上升还)这一政策将导致均衡产出水平上升还是下降?为什么?是下降?为什么?(2)用数字检验以上结论。假设:)用数字检验以上结论。假设:b=0.8;t=0.25,初始均衡产出为初始均衡产出为600,政策变,政策变化化G=10;TR=-10。73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作业 6、假设某经济社会储蓄函数为、假设某经济社会储蓄函数为S=-1000+0.25Y,投资从投资从300增加到增加到500时,均衡收入增加多少?时

45、,均衡收入增加多少?7、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为可自配收入),投资支出为可自配收入),投资支出I=50,政府购买,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税收T=250(单位均为元),试求:(单位均为元),试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均衡的国民收入;(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74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相关链接(1)张曙光:张曙光:市场化与宏观稳定市场化与宏观稳定,社会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6、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年,第183-189页。页。摘编摘编 自自1997年年底至年年底至1998年初,中国出现持续年初,中国出现持续的通货紧缩局面。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中的通货紧缩局面。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中央政府采用了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然央政府采用了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然而,尽管连续而,尽管连续6次降息并征收了利息税,资次降息并征收了利息税,资本市场却反应平平,消费也未大幅增长。本市场却反应平平,消费也未大幅增长。由于利率已降得很低,货币政策已没有多由于利率已降得很低,货币政策已没有多大空间,这是凸现了财政政策的作用。大空间,这是凸现了财政政策的作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形式,就是通

47、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形式,就是通过政府对公共工程的投资,引起一个投资过政府对公共工程的投资,引起一个投资增量。由于投资就是要购买产品和劳务,增量。由于投资就是要购买产品和劳务,从而会增加提供这些产品和劳务的人的收从而会增加提供这些产品和劳务的人的收入,从而进一步增加次级消费,结果又会入,从而进一步增加次级消费,结果又会增加其他人收入。如此循环下去,就会形增加其他人收入。如此循环下去,就会形成数倍于醉西湖的投资增量的需求,这个成数倍于醉西湖的投资增量的需求,这个倍数就是乘数。倍数就是乘数。75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相关链接(2)可见,扩张性的宏观财政政策对社会可见,扩张性的宏观财政政策

48、对社会产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投资增量的大小产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投资增量的大小与乘数的大小。与乘数的大小。那么,那么,什么决定了投资乘数的大小呢?什么决定了投资乘数的大小呢?主要有两个:一是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主要有两个:一是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边际消费倾向不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边际消费倾向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与收入增长速度、交易是一成不变,而是与收入增长速度、交易费用有关。二是产品和服务的周转次数。费用有关。二是产品和服务的周转次数。由于凯恩斯没有时间概念,所以没有纳入由于凯恩斯没有时间概念,所以没有纳入他的公式。周转次数越多,乘数越大。他的公式。周转次数越多,乘数越大

49、。在在边际消费倾向和次级消费的循环次边际消费倾向和次级消费的循环次数背后又是什么呢?数背后又是什么呢?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因为:第一,交是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因为:第一,交易费用过高意味着社会福利损失和实际收易费用过高意味着社会福利损失和实际收入的减少;第二,交易困难使边际消费倾入的减少;第二,交易困难使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第三,交易困难也会使次级消费向下降,第三,交易困难也会使次级消费的循环速度下降。的循环速度下降。76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相关链接(3)决定交易费用的主要是技术因素和制决定交易费用的主要是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在短期内主要是制度因

50、素。度因素,在短期内主要是制度因素。从从1998-1999年,中国政府实施了扩年,中国政府实施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但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张性的财政政策,但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人们可以猜测这与乘数较小甚至变小有关。人们可以猜测这与乘数较小甚至变小有关。乘数变小与制度因素有关。我国先后采取乘数变小与制度因素有关。我国先后采取干预市场制度的措施。(如:重新垄断粮干预市场制度的措施。(如:重新垄断粮食收购;压抑和取缔民间金融机构等)食收购;压抑和取缔民间金融机构等)实际上,这种猜测是有道理的。据统实际上,这种猜测是有道理的。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由计,我国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由1997年的年的0.72降至降至1998年的年的0.54,农村的由,农村的由0.61降至降至-0.36。则投资乘数分别由。则投资乘数分别由3.57降降至至2.17和和2.56降至降至0.74。如果加权平均,边。如果加权平均,边际消费倾向由际消费倾向由0.67降至降至0.11,投资乘数由,投资乘数由3.03降至降至1.12。则财政政策几乎不起作用。则财政政策几乎不起作用。7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