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第15课《大禹治水》

上传人:wuy****ng 文档编号:138837650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二年级(上)第15课《大禹治水》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年级(上)第15课《大禹治水》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年级(上)第15课《大禹治水》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第15课《大禹治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第15课《大禹治水》(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主备: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二上15大禹治水共几课时2课型阅读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通课文中的长句子。2学会本课生字,区分同音字“治”、“制”,正确理解“治理”、“制服”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3. 认识两个多音字“没”“倒”,能分别组词。4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3.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教学资源1 课前对大禹治水的故事的了解。(可向爸爸妈妈

2、询问、可看动画片大禹治水等)2 教学用PPT。预习设计1朗读课文,直到正确、流利为止。2自学生字新词。(1)根据生字表在文中画出新词。(2)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描一个、临一个。(3)理解新词的意思,查字典解释下列字词:无家可归、千辛万苦。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反思一、 介绍人物、提示课题。(3分钟)1. 简单说说课前对大禹的了解。2. 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2分钟)1.轻声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完成口头填空:课文主要讲了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三 )次经过家门也没有进去,终于把(洪水制服了)。2.读词语,学习多音字:倒、没 倒 do (冲倒、倒下)Do (

3、倒立、倒流)没 m (淹没、没收) mi (没有、没关系)3.区分“治”“制”:治理洪水就是治水,那治疗疾病就是治病。治理班级治班。治理国家治国。读词语:制服、制度、制造、制作。4. 齐读词语5. 再读课文,知道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将序号填在小括号里。(1)洪水危害老百姓。(4)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3)大禹13年治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2)大禹带领老百姓治理洪水。三、 读第一自然段。(15分钟)1. 读第一自然段。2. 看洪水泛滥的录像。3. 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4. 再读第一自然段,找找描写洪水很凶猛的词语:滔滔、淹没、无家可归5.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四、

4、学习生字。(10分钟)1认读生字。2交流记住字形的不同方法。认识新偏旁:“衤”。3自学笔顺表,按笔顺完成书后描红,并思考怎样把字写漂亮。4交流,看老师范写指导。5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一、介绍人物、揭示课题。1.我知道小朋友们都特别喜欢听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神话故事,去认识一位伟大的英雄大禹(板书:大禹)。2.师生互动介绍大禹,相机完成课题板书:大禹治水。3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轻声读课文,提出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生字、读不好的句子多读几遍。(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口头填空:课文主要讲了大禹为了( ),( )次经过家门也没有进去,终于

5、把( )。2. 检查自学情况。(1) 指名读生字词:洪水 治理 害 老百姓 滔滔 淹没 冲倒 地形 挖通 仔细 劈开 引导 带领 冲倒 安定 无家可归千辛万苦 仔细 制服 伟大 英雄 感激(2)这些词语中有两个多音字,我们要读准它们。(分别组词)(3)“洪、姓、形、通、雄”都是后鼻音。(4)这组词语里还有两个同音字很容易混淆,通过猜字谜、组词,联系偏旁区分生字:治、制。字谜:三水旁,筑土台,洪水来,抗水灾。治“治”本来的意思就是治水,怪不得它是三点水呢。治理洪水就是治水,那治疗疾病就是?治理班级就是?治理国家就是?“制”可以组成很多词语呢,谁做小老师,带大家来读一读? (5)齐读生字词。3.

6、再读课文,说说哪些句子比较难读,相机指导。并理清课文脉络,知道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将序号填在小括号里。出示:( )洪水危害老百姓。( )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大禹13年治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带领老百姓治理洪水。三、细读第一自然段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 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放录像)3. 刚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猛,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4. (1)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2)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洪水很凶猛?相机理解滔滔、淹没、无家可归的意思。5. 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跨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

7、百姓无家可归,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6. 过渡: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四、学习生字。1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10个生字。指名读。2区分同音字组词:形-行 治-制 理-里 3指导识记: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的样子吗?认识新偏旁:“衤”。鼓励学生想出各种方法识记。4自学课后练习2中的笔顺表,按笔顺完成描红,思考怎样把字写漂亮。5交流,教师相机范写指导。6学生在

8、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作业设计1. 完成习字册。2. 完成补充习题1、2题。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主备:姜晓宇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二上15大禹治水共几课时2课型阅读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巩固多音字“没”和“倒”,同音字“治”和“制”。 2.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并继续练习默读课文。3. 结合课文及生活实际来理解文中的“察看水流和地形”“千辛万苦”,并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指导学生读懂长句子。4. 抓住文中的数词等关键词,通过想象、表达加深理解,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感

9、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数量词,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画面,让学生充分动口、动脑,展开丰富想象,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难点:读懂文中的长句子,感受数字的表达效果。理解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生活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怀。教学资源1.动画片大禹治水。2.课外对大禹治水的了解。 3.教学用PPT。预习设计1.熟读课文。2.课前向爸爸妈妈大概地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3.课后第四题说一说。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反思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分钟)1. 齐读课题。2. 读词语。3. 主要内容:这个故事讲了滔滔洪水

10、使得老百姓(无家可归),禹历尽了(千辛万苦)去治理洪水,终于把 洪水(制服了)。老百姓都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4. 读第一自然段。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 出示课题大禹治水。2. 复习词语。3.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这课主要讲了什么?(填空式概括)4. 引读第一自然段。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15分钟)1.看图,想象禹在想什么。(下决心治理洪水)2.读第一句: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3.答案预设:察看水流和地形、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4. 默读第二句话,找出禹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察看水流和地形。5. 弄清禹治水前察看水流和地形的原因。6. 比较两个句子,弄明白“察看水流和

11、地形”是概括地写了禹做了什么事;而“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则是详细地描写了禹是怎样察看水流和地形的。7. 小组活动:想象禹遇到的困难。预设答案:烈日炎炎下,禹浑身是汗,大太阳晒得他睁不开眼,头晕目眩,但他舍不得休息,继续前行;大雪纷飞时,禹冻得浑身发抖。西北风像刀割一样,他还是顶着狂风前行;倾盆大雨中,禹虽然戴着草帽穿着斗笠,但还是成了一只落汤鸡。路上很滑,他摔倒了又爬起来,摔倒了再爬起来,身上都是泥浆,他还是继续前行;夜幕降临后,他已经累得腰酸背疼,但他也舍不得休息,摸着黑前行。8.读第二句句子。9.读第三句,找一找禹做的第二件事情: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10. 板画理解为什么要挖通

12、大河、劈开大山,又及其中的艰辛。11. 背诵第二段。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10分钟)1. 快速记忆第三自然段,完成填空题。2. 想象禹13年不回家的思念之苦,理解他一心想着老百姓的大公无私的精神。3. 练背第3自然段。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5分钟)1. 读第4自然段。2. 角色体验预设答案:禹的邻居会说:真是太谢谢你了,你为了我们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自己家也顾不上了,一直忙着治理洪水,我们怎么感谢你呀!禹的儿子会说:爸爸,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我也要向你学习去帮助别人,以后也做个大英雄!3.齐读第4段。4. 思考:为什么称他为大禹呢?答案预设:人们都尊敬他,他就是一位大英雄!五、完成作业

13、,积累词语(5分钟)1. 完成语补第三大题。2. 积累含有“千”“万”的成语。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1. 看图,想象禹在想什么呢?2. 指名读第一句话。3.轻轻地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禹治水做了哪些事情? 4. 先来看第2句。在这个句子中,就藏着禹做的第一件事情。默读,划出禹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5. 我们的地球表面有雄伟的高原,有起伏的山岭,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地,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这就是课文中的说的地形。治水前一定要先清楚洪水从哪里流到哪儿去, 所以要察看水流和地形。6. 比较句子:他察看水流和地形。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7.这条“几”字形的就是黄河。当

14、年禹治理洪水时走过的这些地方有着数不清的高山、数不尽的大河,就是课文中说的哪个词?千山万水。8.你能想象到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吗?小组间先选择一两个说一说。 9.齐读第二句。10. 出示句子: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默读这个句子,画一画禹做的第二件事情是什么?11. 找“九条大河,九座大山”,理解九在这里表示很多。12. 板画理解挖通大河、劈开大山,并感受到其中的艰辛。13. 看视频。14. 根据提示,背第二段。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1. 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要求:快速记住这段的内容。出示填空题: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 )次路过自己

15、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 )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2.指名背。3. 想象禹13年不回家的思念之苦,理解他一心想着老百姓的大公无私的精神。4. 他为了治水,做到了三次过经过自己的家门口也没有进去。老百姓们给这个故事取了个名字:三过家门而不入。5. 练背第三自然段。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1.洪水终于被制服了,大地又恢复了美丽的、祥和的景象。出示第4段。指名读。2. 洪水被制服了,你的心情怎样?你们最想感谢谁?如果你是禹的邻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你是禹的儿子,你又会说什么?3. 大家都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不仅我们要记住了他,他的故事还会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齐读第4段。4. 这里为什么称他为大禹呢?五、完成作业,积累词语1. 出示“千山万水”和“千辛万苦”。理解。2.你还能知道这样的词语吗?打开语补做第三大题。3. 出示含有“千万”的成语,读。六、总结。作业设计1.完成语补的一、二、四、五大题。2.背诵课文大禹治水,并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3.积累带有“千”、“万”的成语。4.读一读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八仙过海等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和小伙伴开一个故事会,交流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