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38801918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99.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任 务 书学 校 名 称 贵州师范学院(盖 章) 专 业 名 称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建 设 内 容 A、C 负 责 人 陈德良 联 系 方 式 15180704967 贵州省教育厅 制2014年8月填 写 说 明1、任务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3、封面及简表中的“建设内容”填写A、B、C、D、E、F、G。含义如下:“A”表示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紧缺人才专业;“B” 表示与“卓越工程师、医生、法律人才、农林人才”等相关专业;“C”

2、表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D”表示与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行业相关专业;“E”表示与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F” 表示与我省“四个一体化”等行业十大特色产业相关专业;“G”表示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如果专业点分属几个方面,则可多项填写。4、任务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一、简表专业名称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建设内容A、C所在院系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修业年限4学位授予门类工学本专业设置时间2015年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0首届毕业生时间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50学校近3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建设经费(万元)220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姓 名陈德良性 别男出生

3、年月1980.11学 位博士学 历研究生所学专业光学工程毕业院校四川大学职 称副教授职 务副院长所在学校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115号电 话 办公:0851-85811076 手机:15180704967 电子信箱chendeliang邮政编码550018主要教学成果教育部光电教学指导委员会协作委员,贵州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省科技厅项目两项、教育厅项目1项,指导学生成功入围了2016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总决赛,发表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论文18篇。二、主要参与人员姓名学位技术职称承担工作陈德良博士副教授 全面负责各项工作的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周筑文学士教授项目指导与管

4、理令狐荣锋博士教授项目指导与管理王添博士副教授师资队伍建设李世雄硕士讲师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杜宏博硕士讲师 实践创新改革王学文博士副教授 教学方法改革孔博博士副教授教学方法改革陆晨博士副教授 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质量管理何毅硕士副教授 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质量管理王平瑞学士教授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余宏硕士讲师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谭韬硕士讲师 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教学方法改革郝进欣硕士副教授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刘高福硕士副教授各种规章制度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吴永刚硕士讲师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刘家兴硕士讲师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廖丽君硕士讲师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杨佚沿硕士实验师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高成贵

5、硕士实验师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三、参与共建单位(指校外单位)单位承担工作中国振华云科科技有限公司指导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新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培养体系共建、核心专业技能课实习、毕业顶岗实习四、建设目标(一) 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按照“紧扣学校定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合作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研究探讨设计课程体系。深入研究贵州省内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不断变化的要求,以及行业、学科发展的最新需要,丰富课程内容,以光电检测和光电材料为两个主要专业方向,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课程结构和教学设计,建立为培养具有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服务的工科专业培养体系。(

6、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政策,每学年向知名高校或企业派出1-2两名年青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较强的教学能力,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能够独立承担各类科研教改项目,能够指导大学生创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或教授,培养1-2名领军人才,逐步打造一支高水平、高职称、高学历、强能力的,且充满活力、结构合理的,兼具深厚专业知识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兼结合教师团队。(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管理改革专业课授课方式,从教师“填鸭式”方式的教学为主到教师辅导为主方式转变。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启发式”教学、“应用式”教学和“分层次”教学,重视不同个体的个性特征

7、和认识特点,注重因材施教。由“强化过程管理”向“强化目标管理”转变,鼓励师生参与教学管理,建立健全二级督导制度,调动全员积极性,形成教师、学生、管理者三方共同参与教学管理的教学管理新局面。(四)改革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积极选用国内优秀教材,鼓励教师自编教材。积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使每个核心课程都有一支实力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队伍。积极开发光电专业教学资源,确保每门精品课程都要建立自己的网站,并能通过网络与学生在线互动。积极开发专业试题库,积极推进光电专业微课课件及软件开发。(五)创新实践教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是专业教学的重点。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

8、中,实践教学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在满足常规实践教学的情况下,逐步开设创新性实验、应用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等项目,加大开放实验的力度,对带开放实验的教师予以一定的绩效奖励。通过改革创新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满足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要,提升学生就业实力,为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提供有益参考。五、建设方案(一)改革人才培养体系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积极去企事业单位、知名高校进行专业调研,在获得第一手材料的情况下,结合我校自身特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本专业相关教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同时将人才培养方案送达企事业单位、知名高校进行意

9、见征求。再获得反馈信息后,最后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定稿。具体流程如图5-1所示。企事业单位、知名高校调研制定培养方案校内讨论校外征求意见形成定稿图5-1培养方案制定流程2 改革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新的合作切入点与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通过“共建基地”、“科技联合攻关”、“双向兼职”、“专业综合实习”等多种方式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联合培养,强化实践教学。通过签订协议明确合作双方的责权利关系,使实习基地固定化、实习指导制度化、实习流程规范化。具体措施如下:(1)基地的合作共建。共建双方将负责基地的共同建设与维护,改善学生实习基地条件,提升实习培养质量。基地分为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

10、,原则上校外基地实习不少于1个月。(2)专业实习实行“双师制”,实习开始时就选定校内和校外教师,共同指导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初步的科研能力和文献查阅与写作能力等进行培养。(3)指导老师实行双向互动式交流,外面的教师能进来内面的教师能出去的灵活模式。3 创建新的就业模式企业在校内对学生进行初期培训,择优推荐到企业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充实到企业研发力量,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和保证。积极鼓励企业在学校设立专项奖学金奖励有志献身光电信息产业,学习优异、表现优良的学生。(二) 师资队伍建设1 专业带头人培养在现有教师中选拔1-2名中级职称以上

11、并具备较大潜力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成为业内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培养措施包括:境外考察学习、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行业交流活动;开展科研项目工作;企业兼职,参与技术服务、应用技术项目研究。培养目标:师德高尚,教学质量优秀;熟悉本专业的前沿和能在本专业前沿开展研究工作;取得显著的教学科研成绩,在SCI、EI、核心期刊发表科研或教研论文2篇以上或主编专业教材1部以上;积极发挥学术骨干作用,有效地组织本专业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主持省、厅级以上的教研或科研项目1项以上。2骨干教师培养结合本专业师资情况,挑选4名表现突出的年青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培养措施包括:国内考察学习、参加国

12、内学术研讨会、国内行业交流活动;参加国家级、厅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提高专业基础理论水平;参加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参与技术服务或应用技术项目研究。培养目标:师德高尚,教学质量优秀;熟悉本专业的前沿并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一定的教学科研成绩,在核心期刊发表科研或教研论文1篇以上或主编专业教材1部以上;积极发挥学术骨干的作用,有效地组织本专业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地、市级以上的教研或科研项目1项以上。3 合作交流每年聘请24名客座教授或研究员、企业工程师,开展专业建设指导、讲学、科研等真正具有实效的工作,具体措施见表5-1。表5-1 校外专家工作分配专家类别指导内容教学方法专家讲授先进的教学理

13、念,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学术专家指导年轻教师进行科学研究,讲授领域前沿光电技术专家讲授光电产品开发流程,进行技术培训4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管理(1)采取多重举措,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励广大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定期开展“教学技能比武”,“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案评比”、“优质课评比”以及各类教学专项活动,激励引导广大教师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2)灵活运用探究式、案例式、项目驱动式、研究性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潜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搭建的一系列平台如“教学论坛”,“校企合作”,“竞赛培训中心”等,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课程体系。(3)完善教学

14、日常监控,充分调动学院二级督导的积极性,主要监控点覆盖教学全过程。日常监控活动与教学运行周期相吻合,从不间断;有检查,有反馈,形成管理闭环。做到教学文件审核有程序、教学实施有督导、结果评价有考核。(4)健全学生在企业实习时的成绩评定管理。实习成绩由学校带队教师和企业给学生安排的指导教师共同确定,并且成绩评定以企业的指导教师为主。(5)积极开展教学评价方式改革。选取部分专业课程开展考试、考核改革试点,运用灵活的考核方式,将答辩、小论文(设计)、调查报告、实际问题分析和操作等纳入考核体系,将学生学习情况评价分解到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技能考试;部分课程试行教考分离。通过改革和实

15、践,改变过去传统闭卷考试的学习评价模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强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获取信息、归纳整理能力。(7)创新教学管理手段,学院将部分权利下放给专业带头人,实行专业带头人负责制,构建二级学院新的教学管理方式,在大的问题上专业带头人需向学院负责人进行汇报,专业带头定期向学院汇报专业建设与改革情况。(四)改革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1 教材建设选用国内优质教材。比如教育部的 “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二十一世纪”等系列规划教材,抓好教材质量关。鼓励教师进行自编教材,实现部分实验实训教材自编。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积极推进教材、教参和课件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材建设,编写适合工程项目实践的

16、特色教材。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种渠道与光电企业及科研设计单位一起开发教材,引入最新行业标准,将行业领域中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反映到教材中,提高教材的新颖性、实用性、针对性;组织骨干老师完成特色教材的开发,为特色教材提供素材;与各出版社保持密切联系,既可以把握光电领域的新动态,也可以与他们合作进行教材开发,以保证特色教材建设的顺利进行;积极引进、借鉴国内外优质教材资源,吸取其精华,进一步优化教材建设体系,丰富教材内容。2 建设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将信息光学、工程光学、光电检测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每个精品课程配备3-4名主讲教师。所有精品课程必须有自己的网站,网站可以实

17、现与学生互动交流功能。积极开发光电专业核心课程的微课课件及软件,扩大专业在省内的影响力。积极建设核心课程试题库,实现所有考试课程都有自己独立的命题试题库。(二) 创新实践教学在满足常规实践教学的情况下,逐步开设创新性实验、应用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等项目,加大开放实验的力度,对带开放实验的教师予以一定的绩效奖励。通过改革创新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满足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要,提升学生就业实力,为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提供有益参考。六、进度安排(一)2016年度1 校外专业调研与学习。2.人才培养方案的研讨、修订与完善,初步完成课程体系优化改革。3.组织优秀

18、教师组建教学改革团队,对团队成员进行分工。4.启动专业带头人、学术骨干教师培养工作。5.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探索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二)2017年度1 根据反馈信息修改人才培养方案。2 建设精品课程。3 选送年轻教师到知名高校、企事业单位进行学习培训。4 试点教学方法改革,试行专业带头人负责制的教学管理模式。5 进行教材建设,启动实践教学教材自编程序。(三)2018年度1 引进专业领军人才,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2 完善开放试验室运行管理方式。3 建成专业核心课程试题库。4 建成校企共建合作基地。(四)2019年度完成各项工作,完善各项制度,系统总结专业综合改革的建设的成果,制定今后进一步改

19、革的工作计划。七、预期成果(含主要成果和特色)1 预期主要成果1)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以上、骨干教师4人、聘请企业兼职教师6人以上;有1人以上被评为教授,3人以上教师评为副教授;2)培养博士生2名,力争引进1名以上博士;3)申报厅局级项目3-5项,省部级项目2-3项,国家级项目1-2项;4)发表高质量学术、教研论文20篇;5)培育1个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光电教学团队。6)主编、参编教材1-2部,实现4门以上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实训教材自编;7)完成2-3门核心课程的精品课程平台的建设工作,建成一个光电专业微课交流平台。8)实现5门核心课程有自己的考试试题库。9)指导大学生学科专业竞赛3-4次。1

20、0)建成一个开放实验室管理中心。2特色(1)注重学生技能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2)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学生实现多渠道就业。3现有成果表7-1 项目成员承担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已完成和在研的主要科研项目序号项目名称(限填10项)项目来源和资助期限项目经费团队成员1投影曝光光刻机光学系统内杂散光对线宽的影响研究(黔科合J字20132253号)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2013.4-2016.4)7.4万陈德良2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光刻胶内部驻波效应研究(黔教合KY字(2012)051号)贵州省教育厅招标项目(2012.12-2015.12)10万陈德良3基于正交复合结构光投影的大尺度动态

21、三维物体面型重建系统的研制贵州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2014.10-2017.10)15万陈德良4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特性及粒子模拟与蒙特卡罗(PIC/MCC)模拟研究贵州省科技厅(2012.03-2015.03)5万周筑文5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光电功能材料设计与模拟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重点实验室(2014.10-2017.10)20万周筑文6等离子体多频电容耦合放电研究贵州省教育厅(2010.12-2012.12)5万周筑文7高师理科专业教学论课程引入数字化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内容研究省级教改项目5万王平瑞8激光加工石英微通道新方法及加工机理研究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2013.4

22、-2016.4)7.4万李世雄9基于数据挖掘与分析的科学引文网络模型研究2015年贵州省教育厅招标项目(项目编号:黔教合KY字2015355)10万王学文10贵州省初中物理骨干教师培训实效性研究校级教改项目(2012)2万刘高福11普通本科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与创新研究校级教改项目2万何毅12理论物理省级重点支持学科贵州省教育厅(2015)10万周筑文13基于体感识别与增强现实技术的MOOCs教学虚拟视觉系统的设计贵州省教育厅(2014)10万杜宏博14基于人脸追踪与AR技术的虚拟换发型系统的研究贵州省教育厅(2014)10万廖丽君15大数据背景下蕙兰专家智能种植系统的开发与研究贵州省教育

23、厅(2014)10万谭韬主要科研获奖和专利序号成果名称(限填10项)获奖名称、等级获奖时间实验室成员1 微波加热饮水机国家专利2008.2刘高福2一种单一相Mg2Si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工艺国家发明专利2013.2余宏代表性论文著作序号论文或著作名称(限填20项)刊物及期数、卷数收录情况影响因子团队成员1Theoretical explanation and improvement to the flare model of lithography based on the Kirk testChin.Phys.Lett. ,2011,28(6)SCI收录陈德良2Optimum design of

24、 photoresist thickness for 90nm critical dimension based on ArF laser lithography Chin.Phys.B,2012,21(8)SCI收录陈德良3Improved composite Fourier transform profilometryOptics & Laser Technology,2012,44(7)SCI收录陈德良4动态大尺度物体形貌光学在线测量技术研究应用激光/2015/2CSCD收录陈德良5Low-Frequency Relaxation Oscillations ina Capacitive

25、DischargeProcessesChinese Physics Letters(2008.02)SCI收录周筑文6Model and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 of ion energy distribution in collisionless sheathPHYSICS OF PLASMAS 22, 063506 (2015)SCI收录周筑文7A analytical model of computing ion energy distributions for multiple frequencies capacitive dischargesJourn

26、al of applied physics 112, 063306 (2012)SCI收录周筑文8High and Low Frequency Relaxation Oscillations inCapacitive DischargePlasmaChinese Physics B(2008.01)SCI收录周筑文9外电场下CdSe的基态性质和光谱特性研究物理学报/2015/15SCI收录吴永刚10(TiO2)3团簇分子电致激发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9中文核心郝进欣11外电场下(Ti2O)4团簇分子的激发与光谱性质研究量子光学学报/2015/2中文核心郝进欣12平面

27、镜成像实验教学中使用白纸的问题初探数理化学习/2015/8郝进欣13ZnSe在外电场下的基态性质和激发特性研究物理学报/2015/4SCI收录李世雄14Modeling citation networks based on vigorousnessand dormancyModern Physics Letters BVol. 27, No. 22 (2013)SCI收录王学文15压缩感知算法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无线互联科技2014年09期杜宏博16Mg2Si半导体薄膜的热蒸发制备功能材料2013,第8期,44卷EI收录余宏17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的区别及问题解析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8、2014年,第7期刘家兴18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探讨物理教学探讨,2014年,第4期刘高福19A Derivation of Ion Energy Distribution Function for Dual Frequencies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s. 513-517 (2014) pp 4253-4256(2014年2月)EI周筑文20智慧社区建设研究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5,第13期10卷廖丽君21The Influence of Ion Energy Distribution

29、for Multiple Frequencies Driven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Vol.664,2013年SCI周筑文22数字化社区平台构建研究数字化用户,2013年19期廖丽君23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利弊科教导刊,2013年第11期刘高福24ON DEFORMED BOSON ALGEBRA AND VACUUM PORJECTION OPERATOR ON NONCOMMUTATIVE PLAN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A,2013年第7期SCI刘高福25数字化实验方法与传统实验方法的对比研究-以

30、电容器充放电实验为例中学物理,2012年第23期王平瑞八、学校支持与保障1、组织保障学校高度重视专业建设与改革,高度重视对重点与特色专业的建设与管理。为确保“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的实施,学校成立了以分管教学校长为组长的“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以便对项目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采购、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资金拨付与使用等实行统一组织、统一协调、动态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确保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2、政策保障 学院继续在人才引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购置、师资培训、教材建设、实践环节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项目立项专业

31、以政策和资金支持,提供专项建设经费和赋予项目负责人在一定范围内的人、财、物自主权,奖励在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等方面获得优秀成果的专业和个人,调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3、经费保障学校郑重承诺对校级、省级、国家级重点、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予以经费匹配,建设经费按照不低于1:1的标准配套,单独立项管理,专款专用,建设资金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由财务处等有关职能处室监督管理,建设过程中,根据需要,学校将追加投入,以保证项目建设的如期完成。4、制度保证学院将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226号)和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

32、点项目推荐工作的通知(黔教高发201241号)精神,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执行“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招投标制度”等管理制度,及时处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突出抓好资金管理和项目进度落实。九、经费预算序号支出科目(含配套经费)金额(元)计算根据及理由1教师培养60000教师进修、培训、外出学习等 2聘请校外专家60000差旅费、劳务费3专业建设调研费60000调研费、差旅费4精品课程建设40000设备费、材料费、劳务费 5图书资料费10000购置图书、翻拍、翻译资料,以及打印、复印、制图等。6论文及教材发表费80000发表论文版面费,出版教材费7设备费50000购置服务器、计算机、打印机等8开放实验室建设40000设备费、材料费、劳务费合 计400000经费自筹项目的经费来源申请教育厅经费20万元单位自筹20万元十、学校学术委员会审核意见(盖 章) 主任签字:年 月 日十一、学校审核意见(盖 章) 学校领导签字: 年 月 日2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