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 JGT 》征求意见稿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138784637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 JGT 》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 JGT 》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 JGT 》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 JGT 》征求意见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 JGT 》征求意见稿(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JG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T 24 -XXXX(代替JG/T 24-2000)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Sand textured building coating based on synthetic resin emulsion(征求意见稿)- 发布-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JG/T 24 -XXXX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JG/T 24-2000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本标准参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A 6909-2003建筑用装饰涂材,本标准与JIS A 6909-2003建筑用装饰涂材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

2、标准与JIS A 6909-2003的主要差异如下:本标准只涉及薄涂装饰材料;增加了底涂、面涂的要求;增加了吸水量、耐沾污性、冻融循环粘结强度项目;本标准是对JG/T 24-2000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的修订,与JG/T24-2000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试验底材石棉水泥板改为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修改了试样制备方法、样品厚度、初期干燥抗裂性的试验时间、耐人工老化性时间,标准状态粘结强度技术指标;增加底涂、面涂的要求;增加主涂吸水量、涂层体系柔韧性、冻融循环粘结强度项目;删除了抗冲击项目和浸水后粘结强度;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标

3、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9153-1988 ,JG/T 24-1999;JG/T 24-2000I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和贮存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在建筑物表面起装饰作用,以合成树脂乳液为主要粘结剂的砂壁状建筑涂料。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75 通用硅酸盐

4、水泥GB/T 1728-1979(1989)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 1748 腻子膜柔韧性测定法GB/T 1766 色漆和清漆 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 1865-2009 色漆和清漆 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 滤过的氙弧辐射GB/T 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GB 6566-2010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9265 建筑涂料 涂层耐碱性的测定GB/T 9266 建筑涂料 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GB/T 9

5、268-2008 乳胶漆耐冻融性的测定GB/T 9271-2008 色漆和清漆 标准试板GB/T 927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GB/T 9750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T 9754 色漆和清漆 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GB/T 9780-2013 建筑涂料涂层耐沾污性试验方法GB 11614 平板玻璃GB/T 13491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 18582-2008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24408-2009 建筑用外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T 30191-2013 外墙光催

6、化自洁涂覆材料GB/T 23764-2009 光催化自清洁材料性能测试方法JC/T 412.1-2006 纤维水泥平板 第1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JG/T 157-2009 建筑外墙用腻子JG/T 210 建筑内外墙用底漆JG/T 25-1999 建筑涂料 涂层耐冻融循环性测定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sand textured building coating based on synthetic resin emulsion以合成树脂乳液为主要粘结剂,以砂粒、石材微粒、特种岩片或石粉为骨料,在建筑物表面形成具有石材、砂岩等质感效果的饰面涂

7、料。3.2底涂primer用于封闭基材、增强主涂与基材附着能力或加固基材的涂料。3.3主涂main coat 用于底涂层上,形成石材、砂岩等质感效果的涂料。3.4 面涂top-coat用于主涂上,增强防护作用、提高装饰效果的涂料。3.5涂层体系coating system一般由底涂、主涂、面涂组成,在建筑物表面形成具有石材、砂岩等质感效果的复合涂层。4 分类4.1 底涂按使用部位可分为内墙型和外墙型;4.2 主涂a)按使用部位可分为内墙型和外墙型;b)按功能性可分为:普通型、柔韧型。4.3 面涂a)按功能可分为普通型和自洁型;b)按外观可分为透明型和非透明型。5 要求5.1 底涂应符合JG/T

8、 210中的要求。5.2 主涂及涂层体系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主涂及涂层体系的要求序号项目技术指标内墙型外墙型1主涂容器中状态搅拌后无结块,呈均匀状态2施工性刮涂或喷涂无困难3干燥时间(表干)/h44初期干燥抗裂性3h无裂纹5低温贮存稳定性(3次循环)无结块、凝聚及组成物的变化6热贮存稳定性(30d)无结块、霉变、凝聚及组成物的变化7吸水量(2h)/g2.08涂层体系耐水性96h无异常9耐碱性48h无异常96h无异常10涂层耐温变性(5次循环)无异常11耐沾污性2级12粘结强度/MPa标准状态0.60冻融循环0.4013耐人工老化性600h涂层不开裂、起鼓、剥落,粉化0级;变色1级14柔韧性普

9、通型100无裂纹;柔韧型50无裂纹注:1)检测时,报告中注明是否配套使用底涂和面涂。5.3 面涂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面涂的要求a序号项目技术指标1容器中状态搅拌后无结块,呈均匀状态2施工性刷涂或喷涂顺畅无障碍3干燥时间/h(表干)24漆膜外观正常5低温稳定性(3次循环)不变质6耐碱性96h无异常 7涂层耐温变性(5次循环)无异常8耐沾污/%159耐水白(24h)/L5.010最小接触角b40注:a适用于透明型面涂;b适用于光催化自洁型面涂;c非透明型面涂应符合相应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5.4 内墙产品有害物质限量符合GB 18582的要求,外墙产品有害物质限量符合GB 24408的要求。放射性

10、核素限量符合GB 6566的要求。6 试验方法底涂的试验方法按照JG/T 210的规定进行,主涂和面涂的试验方法如下:6.1 取样产品按GB/T 3186的规定进行取样。取样量根据检验需要而定。6.2 试验环境制备好的样板,应在GB/T 9278规定的条件下放置规定的时间后,按相应的检验方法进行性能测试。6.3 试验基材6.3.1 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应符合JC/T 412.1-2006中NAF H V级板(厚度为4mm6mm)的要求,其表面处理按GB/T 9271-2008中10.2的规定进行。 砂浆块砂浆块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将水泥(符合GB175要求,强度等级为42.

11、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符合JGJ 52要求的中砂)和水按120.4的比例(质量比)倒入容器内搅拌均匀至呈浆状;2)将砂浆倒入70 mm70 mm20 mm金属(或其他硬质材料)模具内压实成型,放置24 h后脱模;3)放入232的水中养护14 d后取出于室温干燥,干燥时间不少于7 d,试验前应在标准环境下至少放置48h;4)试块成型面应保证平整,无凹坑、孔洞、缺角、缺边。用0号干磨砂纸将砂浆试块成型面打磨平整,除去表面浮尘备用。6.3.3 马口铁板符合GB/T 9271-2008中4.3的要求。6.3.4 玻璃板符合GB 11614 要求,厚度为4mm6mm的无色透明玻璃平板为底板,表面

12、处理按GB/T 9271-2008中7.2的规定进行。6.3.5 黑色聚烯烃塑料片采用光泽(60) 10.0,反射率4.0%,厚度为0.25mm0.02mm的塑料片为试验底材。6.3.6 白色外用瓷质砖 白色外用瓷质砖的反射率大于80%6.4 试板制备6.4.1 试样准备试验样品应在6.2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至少放置24h后,按产品规定搅拌均匀后制板。当所检产品明示了稀释比例,需要制板进行检验的项目,均应按规定的稀释比例加水搅匀后制板;当所检产品规定了稀释比例范围,应取其中间值。6.4.2 主涂试验样板的制备除另有规定或商定外, 在表3中规定的底材试板上直接刮涂或喷涂主涂。各检验项目的底材类型、试

13、板尺寸、数量、涂布量及养护期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主涂制板要求检验项目制板要求底材类型试板尺寸/mm试板数量湿膜厚度/mm养护期/d底涂主涂干燥时间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15070(46)1212h立即试验施工性430150(46)12立即试验初期干燥抗裂性200150(46)3个2立即试验吸水量砂浆块7070205块27注:吸水量样品制备后在6.2规定的试验条件放置4d,放入(502)的热老化箱中2d后,在6.2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放置24h后进行试验。 涂层体系试验样板的制备除另有规定或商定外,底涂涂刷12h后刮涂或喷涂主涂,养护试验规定的周期后刷涂或喷涂面涂。各检验项目的底材类型、试板尺寸、数量

14、、涂布量、养护期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涂层体系制板要求检验项目制板要求底材类型试板尺寸/mm试板数量主涂/mm湿膜厚度养护期/d底涂主涂面涂耐水性、耐碱性、耐沾污性、耐人工老化性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15070(46)各3块212h77涂层耐温变性200150(46)3个277粘结强度砂浆块70702012块277柔韧性马口铁板15070(0.2-0.3)3块277注:若涂层体系无配套的底涂和面涂,养护期均为14d。6.4.4 面涂试验样板的制备除另有规定或商定外,面涂各检验项目选用的底材类型、试板尺寸、数量、涂布量和养护时间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面涂制板要求d检验项目制板要求底材类型试板尺寸/m

15、m试板数量涂布量/m(湿膜厚度)试板养护期/d干燥时间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15070(46)1100施工性、涂膜外观430150(46)1100耐碱性、耐温变性15070(46)各3块1007耐沾污性白色外用瓷质砖e1507031007耐水白性玻璃板15070(46)31007最小接触角与接触角测定仪匹配31007注:d适用于透明型面涂。e白色外用瓷质砖的反射率大于80%。6.5 容器中状态打开包装容器,搅拌后应无结块,呈均匀状态。6.6 施工性主涂应刮涂或喷涂无困难;面涂应刷涂或喷涂顺畅无障碍。6.7 干燥时间表干时间按GB/T 1728-1979中表干乙法的规定进行,每隔1h测试一次。6.8

16、 初期干燥抗裂性6.8.1 试验仪器如图1所示。装置由风机、风洞和试架组成,风洞截面为正方形。用能够获得3m/s以上风速的轴流风机送风,配置调压器调节风机转速,使风速控制为(30.3)m/s。风洞内气流速度用热球式或其他风速计测量。6.8.2 按生产单位提供的施工方法,将产品说明中规定用量的底涂涂布于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表面,经1h2h干燥(指触干),再将主涂涂布于底涂层上面,立即置于图1所示风洞内的试架上面,试件长度方向与气流方向平行,试验3h检查。以正常视力距离样板0.5m处目视,垂直观察三块试件表面有无裂纹。如三块试板中有二块未出现裂纹,则评为“无裂纹”。单位:mm说明:1试架位置;2风洞

17、;3风机图1 初期干燥抗裂性试验用仪器6.9 涂膜外观将6.6试验结束后的试板放置24h,目视观察涂膜,若无开裂、明显针孔、起泡等现象。则评为“正常”。6.10 低温贮存稳定性 按照GB/T 9268-2008中A法进行。6.11 热贮存稳定性将主涂料试样装入约1L的塑料或玻璃容器内,装入容器的2/3,密封后放入502的恒温箱内,30d后取出,打开容器盖,轻轻搅拌内部试样,试样应无结块、霉变、凝聚及组成物的变化。6.12 吸水量按照JG/T 157-2009附录A规定的试验方法,浸水时间为2h。6.13 耐水性按GB/T 1733-1993中甲法规定进行。试板封边、封背。将三块试板浸入GB/T

18、 6682规定的三级水中。试验结束后,取出试板,用滤纸轻轻吸干附着板面上的水,在标准环境中放置3h后,观察表面状态。如果三块试板中有二块试板未发现起鼓、开裂、剥落,与未浸泡部分相比,允许颜色轻微变化,可评定为“无异常”。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GB/T 1766进行描述。6.14 耐碱性按GB/T 9265的规定进行,实验结束后,取出试板,用水小心清洗板面,用滤纸轻轻吸干附着板面上的水,在标准环境中放置3h后,观察表面状态。如三块试板中有两块未出现起鼓、开裂、剥落等涂膜病态现象,与未浸泡部分相比,允许颜色轻微变化,可评定为“无异常”,如出现以上病态现象,按GB/T 1766进行描述。6.15

19、 涂层耐温变性按JG/T 25的规定进行,做五次循环(232)水中浸泡18h,(-202)冷冻3h,(502)热烘3h为一次循环。三块试板中至少应有二块未出现粉化、开裂、起泡、剥落、明显变色等涂膜病态现象,可评定为“无异常”。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GB/T 1766进行描述。6.16 耐沾污性试样采用涂刷法,按GB/T 9780-2013中烘箱法( B法)的规定进行。6.17 粘结强度6.17.1 试验仪器试验仪器由硬聚氯乙烯或金属型框、抗拉用钢质上夹具、抗拉用钢制下夹具等部分组成。硬聚氯乙烯或金属型框,如图2所示。抗拉用钢质上夹具,如图3 所示。抗拉用钢质下夹具,如图4所示。抗拉用钢质上

20、夹具和钢质垫板的装配,如图5所示。单位:mm说明:1型框(内部尺寸40402);2砂浆块(707020)图2 硬聚氯乙烯或金属型框 单位:mm说明:1抗拉用钢质上夹具;2粘结剂;3砂壁状建筑涂料;4砂浆块图3 抗拉用钢质上夹具单位:mm图4 抗拉用钢质下夹具 单位:mm说明:1抗拉用钢质上夹具;2钢质垫板;3底板:4抗拉用钢质下夹具图5 钢质下夹具和钢质垫板的装配6.17.2 标准状态下粘结强度6.17.2.1 根据生产单位提供的产品说明中规定用量的底涂涂布于砂浆块表面,经1h2h干燥(指触干),将图2所示硬聚氯乙烯或金属型框置于底涂层上面,将主涂料填满型框(面积40mm40mm),用刮刀平整

21、表面,立即除去型框。在标准环境中养护7d。再把产品说明中规定用量的面涂涂布于主涂层上面,在试验条件下养护7d,即为试件,同时制备六个试件。6.17.2.2 在养护期满前24h,将试件置于水平状态,用双组分环氧树脂或类似常温固化高强度粘结剂均匀涂布试件表面,并在其上面轻放图3所示的钢质上夹具,加约1kg砝码,小心地除去周围溢出粘结剂,放置24h,除去砝码。进行粘结强度的测定,应注意环氧树脂或其它高强度粘结剂的稠度,仔细操作保证上下粘结面充分浸润及尺寸对齐。6.17.2.3 养护期满后,按图5所示安装钢质下夹具和钢质垫板,在拉力试验机上,沿试件表面垂直方向,以5mm/min拉伸速度,沿试件表面垂直

22、方向测定最大抗拉强度,即粘结强度。6.17.3 冻融循环后粘结强度6.17.3.1 按6.17.2.1的方法同时制作6个试件。6.17.3.2 按JG/T 1572009中6.13.3的试验方法进行冻融循环后粘结强度的测试。6.17.4 试验结果 将所得结果,分别去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取剩余四个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各试验数据和算术平均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不应大于20%;否则,应重新进行试验。6.18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试验按GB/T 1865-2009中循环A的规定进行。结果的评定按GB/T 1766进行。6.19 柔韧性按照GB/T 1748中的规定进行试验。6.20 耐水白性使用

23、规格为100m的湿膜制备器在规定的底材上制膜。将制备好的试板养护7d后,将试板浸泡于GB/T 6682规定的三级水中,至规定时间取出,用滤纸轻轻吸干附着板面上的水,将玻璃板置于符合6.3.5规定要求的黑色聚烯烃塑料片上,立即用色度仪测试涂膜泡水后的白度差,即L值,来表征涂膜变白程度。L=Ln-L0式中,L白度差; Ln 涂膜泡水一定时间后的白度值; L0 涂膜初始白度值。6.20 最小接触角 按照GB/T 30191-2013的规定进行。 7 检验规则7.1 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1.1 出厂检验项目底涂出厂检验项目按照JG/T 210中规定进行。主涂出厂检验项目:容器中状

24、态、施工性、干燥时间、初期干燥抗裂性。面涂出厂检验项目:容器中状态、施工性、干燥时间、涂膜外观。7.1.2 型式检验项目本标准所列的全部技术要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的定型鉴定时;b)产品主要原材料及用量或生产工艺有重大变更时;c)正常生产时,耐人工气候老化性项目一年检验一次,除出厂检验项目和耐人工气候老化性项目之外的其余项目一年检验一次;d)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7.2 抽样方法按GB3186的规定进行抽样。7.3 检验结果的判定7.3.1 检验结果的判定按GB/T 8170-2008中修约值比较法进行。7.3.2 所有项目的检验结果均达到本标准要求时,该产品为符合本标准要求。否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8 标志、包装和贮存8.1 标志按GB/T 9750的规定进行。如需稀释,应明确稀释剂及稀释比例。8.2 包装按GB/T 13491中二级包装要求的规定进行。8.3 贮存产品贮存时应保证通风、干燥,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冬季时应采取适当防冻措施。产品根据乳液类型定出贮存期,并在包装标志上明示。 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