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8781775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第一课时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过程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人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理解发展的实质和状态,明确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重要性。2.情感态度观念:认识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重要性,正确把握发展的实质和状态,增强积极进取、谋求人生发展的自觉性。3.运用:学会正确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用发展的眼光

2、看待人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配合教材中“杨东平的事迹”,分析理解人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道理。)杨东平四川省泸州市小蜜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1999年10月,杨东平辞去建筑工地的工作,回到泸州创办了泸州市江阳区小蜜蜂家政服务中心。杨东平看到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倡导建设和谐社会,而自己的工作正好迎合了这个大环境,于是主动与泸州市各县区劳动局联系,合作培养大批农民和下岗工人成为保洁员。这个行为让杨东平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更多支持,他本人也先后得到多次表彰,现在还是沪州市的政协委员。6年的时间,小蜜蜂做成了泸州家政第一名。后来,他的业务还做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2009年,获“全

3、国农村致富带头人”称号。结合上述事例,说明人生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引思明理案例一;展示人类生产工具的演变图案例二:从手机的发展史看信息交流和沟通技术演进的步伐170多年前,美国人摩尔斯在一次旅欧学习途中,萌发了将电磁学理论用于电报传输的想法,于1844年5月24日发明了“摩尔斯电码”。摩尔斯的电报机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1875年6月2日,贝尔做实验时,不小心把硫酸溅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只好对另一个房间的同事喊道:“沃,快来帮我啊!”而这句话正是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到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的沃特耳里,这成为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拿出一个约有

4、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当时他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与现代形状接近的手机诞生于1987年,其重量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像一块大砖头。此后,手机的“瘦身”越来越迅速。1991年,手机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100克的手机。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1999年手机重量就到了60克以下。手机的体积越来越小,但功能越来越多。以前的手机是用来通话的,现在的手机是用来享受的。今天,手机可以是相机、游戏机、音乐播放器、信用卡、电影院手机带来的不仅仅是通信方式的改变,更

5、是生活方式的变革。案例三:展示交通工具的变化图问题思考 结合上述案例说明发展的实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能把任何运动、变化都看成是发展。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关键是看这个事物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评析漫画“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理解科学发展观是在正确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发展观念。(教师总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求我们要把世界上一切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善于发现和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对于自己的人生,也要有发展的观念,用科学发展观做指导,力图

6、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分析事例,理解发展的状态)事例一:数字惊人的业余时间人的一生中除去1/3的时间用于工作;1/3的时间用于休息睡眠,还有1/3的业余时间。业余时间看起来很零散,但细算起来,是很惊人的。如果你今年20岁,到60岁退休,40年中就有116800(403658)个小时的业余时间。假如,每天平均只拿出两小时来有计划地从事某一项研究或某一种事业,40年中也有29200个小时。相当于3650个工作日,整整10年。事例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关于应聘的故事:有家招聘高级管理人才的公司,对一群应聘者进行复试。尽管应聘者都很自信地回答了考官们的简单提问,可结果却都未被录用,只得怏怏离去

7、。这时,有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门后,看到了地毯上的一个纸团。地毯很干净,那个纸团显得很不协调。这位应聘者弯腰捡起了纸团,准备将它扔到纸篓里。这时考官发话了:“您好,朋友,请看看您捡起的纸团吧!”这位应聘者迟疑地打开纸团,只见上面写着:“热忱欢迎您到我们公司任职。”几年以后,这位捡纸团的应聘者成了这家著名大公司的总裁。(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只要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做起,注意把这些业余时间运用好,足以使我们干出一番事业来。体验导行积极进

8、取谋求人生发展。人生是不断变化的,人生要想发展,要想成功,就须不断地改变自己,不断求新、求变。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谋求自身的发展。作为中职生,必须要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人生充满希望,既要客观地认识自己,乐观地接受自己,又要勇敢地挑战自我,超越自己,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谋求人生发展。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句话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给我们哪些人生启示?请大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请合作搜集细节决定成败的事例,展示成果,并说一说从中受到的启发,与大家共同分享。第二课时

9、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顺境和逆境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理解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顺境和逆境的辩证关系,明确以积极心态面对人生的境遇。2.情感态度观念:能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3.运用:能使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人生发展中的逆境和顺境,提高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分组:以抽签的方式确定双方辩题,选出辩手发言,各自准备辩论材料。在课堂辩论环节,碰撞思维火花。2.搜集材料:学生分组查找本校本专业优秀毕业生的故事,重点了解他(她)在成功路上遇到的不同的境

10、遇(或者搜集自己敬佩的成功人士的事迹),有条件的可以制作成PPT。3.课前调查:通过了解学生在这些问题上的看法,为本课的教学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为体验导行环节提供素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创境激趣:Flash动画欣赏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伴随着这首熟悉的音乐,我们一起漫步在人生的道路上。在这条路上,我们难免会跌倒和彷徨。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阳光,就一定会有乌云;有晴天,就一定会有风雨,但是经历过风雨的天空才会绽放出美丽的彩虹。人的一生就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的过程,顺境和逆境是人生的两种必然境遇。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你坚定信念,勇敢等待,那么我们的世界终将充满阳光!学生分组展示材料: 小组合作学习

11、任务单班级学习小组日期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组员案例分析甲乙成功人士的经历中有哪些顺境?在顺境面前,(他)她是如何做的?成功人士经历了哪些挫折或逆境?他(她)是如何面对逆境的?引申探讨中职生应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逆境?中职生应如何面对职场中的逆境?引思明理:引导组织学生围绕成功人士的事例,说明“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从某一成功人士的经历,引导学生分析“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组织辩论活动,就“顺境更有利于成功”还是“逆境更有利于成功”两个观点展开辩论。突破“以积极心态面对人生境遇”的教学重点。辩论时,学生可能会更多支持“顺境更有利于成功”,此时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认识到逆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积累丰

12、富人生经验、催人奋进。逆境,对于成功同样能产生积极作用(见“教学参考资料”)。教学中要进一步挖掘某成功人士的例子。提出思考的问题:他(她)是怎样成功的呢?经历了三个过程:直面了人生的境遇顺境、逆境;正确把握了人生境遇和对自己的有利条件,成功实现了由逆境转化为顺境;成就了人生的梦想。引领学生把握顺境和逆境的辩证关系。展示“逆境时,你如何反应?”的事例(见“教学参考资料”),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拥有的成长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有哪些不利条件?这些顺境和逆境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作用?体验导行:任选自己崇敬的一名成功人士的事迹,总结他们如何对待顺境和逆境,并写出心得体会。(板书设计)发展的途径任何事物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用发展的观点看人生人生态度顺境逆境顺境和逆境是辩证统一的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保持健康的人格有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任何情况下保持必胜的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