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申报书范例1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8720509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课题申报书范例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课题申报书范例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课题申报书范例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小课题申报书范例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课题申报书范例1(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天河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 课 题 小 课 题 申 报 书涉及学段:高中初中小学 幼儿园 其他(_)涉及学科: 小学语文 小课题名称: 课外古诗词诵读主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以二语下册部分单元主题为例 小课题负责人: 韦禄香 所在单位: 广州市天河区员村第五小学 联系手机: 13418156473 E-mail: 364054712 2013年10月一、本研究的立项依据。(包括对所研究问题的陈述和分析,对该问题的文献研究,解决该问题的设想,可加页)(一)研究问题的陈述和分析主题式教学围绕教学主题,通过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采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地拓展主题,清晰而集中地实现课文主题思想建构的一种开

2、放性教学王书新,中小学古诗词主题式教学探索,台州学院学报,2012.4。主题式教学善于将零散的教学资源系统化,其特点是教学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和发散性强。古诗词是古代经典文化著作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多数都是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意蕴悠长,非常地适合诵读。因此,把古诗词纳入经典诵读的范畴之中,具有必要性: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就明确提出诵读古诗词的要求:“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

3、美。”,同时要“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另外,在2012年初,天河区教育局下发的天河区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工程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天河区教育局,天河区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工程实施意见,2012.1指出:“为更好地继承和运用优秀传统文化,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区教育局决定自2012年2月起,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实施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工程。” 随后,天河区中小学每周开设一节经典诵读课,文件还指出,二年级要从千家诗里由教师自选诗歌来给学生进行背诵。另外,本校低年段学生对于学校设置的经典诵读课程兴趣不大,坚持一段时间后,就有所懈怠,认为开展经典诵读是额外的学业负担。另外,本校开展经典诵读时间不长,

4、教师对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方面经验少,缺少方法和技巧,遇到很多困难:值得诵读的古诗词多如牛毛,就算选取其中的精华部分,一首一首没有主题地零散地让学生去诵读,学生对诗歌的主旨、特点等印象不深,遗忘得很快,并且就算背诵了也很少能运用起来。如果采用以往的每一节课只教授一首古诗的传统方法,每周一节的经典诵读课效率极低,无法解决古诗词诵读量多而课时少的矛盾。而主题式教学善于将零散的教学资源系统化,教学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和发散性强。所以,对古诗词的诵读采取主题式教学具有必要性。而儿童的记忆特点、语文教材的编排、古诗文的特点等也证明主题式古诗词教学适合学生的实际,具有可行性:国家科技部研究中心对“

5、古诗文诵读”的评估报告说,背诵古典诗文能弘扬传统文化,对学生的修养和人格发育有好处。据介绍,“组织少年儿童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 3 13 岁) 熟背经典诗文,平均每天20分钟,坚持3年,将终身受益。”张文华,对 “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索与思考,人文社会科学,2012这是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一代人身上流淌,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也就是说,小学生的记忆力是最好的,能够为诵读古诗词提供有力的保障。而对古诗词进行主题式的诵读,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诵读效率。而主题式教学的提出,也是和语文教材的编排思想一致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二年级下册语文的教师教学用书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

6、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0,P2中就提到:“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主题,分为八组: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 ”也就是说,现在的教材也摈弃了以前以知识点为单元的编排,而改为了更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主题式单元。另外,篇幅长的几篇课文难以在同一教学时间进行主题教学,只有短小精悍的古诗词最能发挥主题式教学的特长,教师可以在同一课时内进行若干首古诗词教学。 同第1.可以说,古诗词是最适合进行主题式教学的,

7、主题式古诗词教学也是最适合学生的诵读方式。综上所述,依据二语下册主题式单元的设置,摒弃千家诗主要是从七绝、五绝、七律、五律等体裁的编排,从中抽取部分,并选取其他的优秀的古诗词,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编排,可以使学生对古诗词的诵读更有组织、有主题,就可以达到记忆快并且理解更深的效果。(二)对该问题的文献研究研究经典诵读,主要是激发学生对于诵读的兴趣,指导教师有效地开展相关活动。关于经典诵读、古诗词诵读的研究文献资料显示出,关于古诗词诵读的文献研究资料如下:1、在宏观的经典诵读研究方面第一,侧重对经典诵读的内容的选择:陈琴陈琴、华一欣,经典即人生文字是修正灵魂的良药,北京:中华书局,2011:13认为

8、,一、二年级是识字黄金期,可以选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古人的蒙学读本。高定荣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特点提供诵读作品, 一、二年级学生是无意识记忆,可以选择弟子规来诵读,弟子规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这些内容短小、有趣,有生活的情境联想,使人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而意见认为,一、二年级应该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家诗以及小学对课。综合来说,小学低年段在诵读内容上应该选择蒙学读本,而古诗词中的绝句和律诗,语言精练,非常地有韵律感,读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低年段孩子。第二,侧重于对促进经典诵读开展的方法与模式的探究:如唐晓红唐晓红,经典诵读的思与辨,综合天地,2012.01、马国

9、萍马国萍,让低年级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提升审美情趣,教育科研论坛,2011年第1期。、张文华张文华,对 “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索与思考,人文社会科学,2012、刘瑞森刘瑞森,如何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新课程下,2011.2.28等,他们认为,一是,保证诵读时间如早读前20分钟诵读,二是,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参与诵读,如,摘抄积累所诵读的美句,讲谈诵读诗文感受,开展诵读比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争取家长的配合参与等。而徐健顺徐健顺,声音的意义则认为,开展经典诵读应该采用吟诵法,并且推荐陈琴的“素读”法。第三,侧重于研究经典诵读的作用:如李芳萍李芳萍,试论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及途径,文化教育,

10、2012.02、苏明松苏明松,以经典诵读为载体,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小学教学参考,2011.5、高定荣高定荣,倡导经典诵读提高道德品质,小学教学研究,2012:108等认为,开展经典诵读,可以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健全人格,开发智力,特别是还能提高低年段的孩子识字能力。另外,经典诵读还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帮助其树立远大的志向。2、在细致的古诗词的教学与诵读的方法、策略方面:陈芳娟 陈芳娟,用想象力和情感浇灌古诗之花浅谈古诗教学多元化(五步法),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2期认为,古诗教学应该采用“读、议、演、画、品”五步法。张幼琴 张幼琴

11、,“诗情画意”学古诗低年级古诗教学的蹊径,教学月刊小学版,2005.8上认为,应该“诗情画意”学古诗。张俊芳 张俊芳,欣赏、领会、创造谈谈低年段古诗诵读教学模式的构建,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7.8期认为,应该采用“欣赏、领会、创造”这样的教学模式来进行低年级古诗词的教学。而陈寿江 陈寿江,讲白讲深讲透是小学古诗教学的大忌,小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5期则从另一个方面,提出,“讲白、讲深、讲透,是小学古诗教学的大忌,绝对不能把抄写古诗翻译以及中心思想作为古诗教学的主要内容。”3、在探讨主题式教学方面:窦桂梅对主题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她“努力将主题教学的构想转变为实际,围绕一个个主题探讨如何以

12、教材的一篇带动多篇,尝试在现有教学的基础上尝试拓展与提高。”此外,她还认为,主题式诗歌教学会更加有效,学生学起来会更轻松,可以“山水、离别、节日等主题诗歌进行学习”。 窦桂梅,“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人民教育,2004年第12期张永德、林妙龄张永德、林妙龄,香港小学古诗教学主题式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小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7.8期对香港同行的主题式古诗词教学进行了研究,并且作了记录,也认为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综上所述,目前对于经典教育的研究很多在于笼统地探讨如何开展以及模式、方法等,而在古诗教学方面是集中在于单独一首诗的教学上,较少涉及如何整合一个主题后高效地进行教学,因此课外古诗词主题式教

13、学的研究具有创新意义。 (三)解决该问题的设想基于意见天河区教育局,天河区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工程实施意见,2012.1的要求,本研究拟从古诗词主题的确定,每一主题的古诗词的选编、课堂教学、反馈评价等方面着手解决问题:一、 古诗词的主题的确定:二下语文教材单元主题选编诗歌主题范例第一单元:春天里的发现;1.季节春: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夏: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秋:秋夕(清杜牧)冬:梅花(宋王安石)第三单元:爱祖国、爱家乡;2.爱国示儿(宋陆游)过零丁洋(宋文天祥)3.思乡秋思(唐张籍)泊船瓜洲(宋王安石)第二单元:奉献与关爱;第四单元: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第五单元:美丽神奇的大自然;第六

14、单元:培养优秀的品质;第七单元: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第八单元:走进科技的世界。4.友谊与送别5.节日6.惜时友谊与送别: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节日:春节:元日(宋王安石)清明:清明(清杜牧)惜时:劝学(唐颜真卿)从教材的单元主题,我们可以发现,主题式教学的主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例如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春天的发现,引导学生去了解熟悉身边的季节的变化,第五、八单元的主题则主要引导学生去积累知识。而二、三、六、七等单元的主题则重视培养学生的各种优良品质。因此,结合教材的主题以及学生的实际,主题式教学的主题拟定为:季节、爱国、思乡、友谊与送别、节日、惜时。季节一直是语文教材开

15、学第一单元的主题,因此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而节日(节气)则重视传统的传承,同时,爱国、思乡、友谊与送别、惜时则重视学生品德的培养。一、 每一主题诗歌的确定(见附件):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还不强,知识积累还不够丰富,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等特点,每一主题的诗歌主要选取四五首短小精悍的绝句以及少部分的古体诗、律诗等。另外在诗歌的选辑方面,还要注重的是,挑选一些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诗句,而且还要给学生带来知识的积累,以及情感的启迪。例如,大林寺桃花一诗就教会学生不同地理位置所产生的植物的生长情况的不同,让学生从中积累植物、地理方面的知识。而选取丘逢甲的春愁一诗,通过“四百万人同一

16、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一句诗歌,让学生了解台湾的一些历史,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三、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激发兴趣熟练背诵(一)营造氛围(二)对比赏读(三)感情诵读(四)链接生活营造氛围:我们可以通过播放古诗词主题视频、音乐,教师解说,图片展示等多种方式,揭示主题,同时让学生对这个主题的诗歌有个大致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该主题诗词的学习兴趣。对比赏读:在每一节课中,通过同一主题的两首或者几首古诗词进行对比学习,找出相似点以及不同点。最后学习完一个主题之后,再把所有的诗歌进行复习,总结。感情诵读:介绍诗歌的吟诵方法,通过吟诵的声音感染学生,带领学生走进诗词以及诗人的意境当中,并且结合多种诵读方式,例

17、如生生赛读,师生接读,想象读等多种方式,在课堂中反复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会意,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链接生活: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另外,结合生活实际也能够促进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在大意了解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去结合生活实际,走进诗人,走进诗词的意境中。另外,所学的古诗词也能为学生的写作、口语表达等提供帮助。四、评价反馈方面:评价反馈从可以分为课堂评价反馈以及课后评价反馈两种,课堂注重学生的发言、诵读情况,课后注重学生的背诵以及情感的迁移。评价反馈的方式可以分为教师评价反馈、学生评价反馈以及家长评价反馈三种。总之,通过各种不同的评价反馈的方式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断反思

18、,改进,从而使得主题式古诗词教学有更大的进步。参考文献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五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28-292、章建琴,经典诵读快乐飞翔小学诵读经典诗文的实践与探索,学科教育,2011.7.83、王书新,中小学古诗词主题式教学探索,台州学院学报,2012.44、陈琴、华一欣,经典即人生文字是修正灵魂的良药,北京:中华书局,2011:8-125、徐健顺,声音的意义6、杨东,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同行,综合天地,2011.057、沈颖,行走在“小时间”的路上例谈“经典诵读”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新课程学习,2011.11.28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

19、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9、张文华,对 “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索与思考,人文社会科学,201210、天河区教育局,天河区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工程实施意见,2012.111、高定荣,倡导经典诵读提高道德品质,小学教学研究,2012:10812、郁忠华,创新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经典诵读作用对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诗文诵读探究的几点体会,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1.1213、荣霞,国学经典诵读五议,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第2期14、唐晓红,经典诵读的思与辨,综合天地,2012.0115、程淑芳,经典诵读六趣法,教育研究(小学时代),2011.0116

20、、舒海燕、姚艳萍,经典诵读与小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文教资料,2012年2月号中旬刊17、杨平英,浅谈“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方法交流,2011.0418、马国萍,让低年级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提升审美情趣,教育科研论坛,2011年第1期。19、李芳萍,试论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及途径,文化教育,2012.0220、刘瑞森,如何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新课程下,2011.2.28 21、苏明松,以经典诵读为载体,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小学教学参考,2011.5 22、张幼琴,“诗情画意”学古诗低年级古诗教学的蹊径,教学月刊小学版,2005.8上23、张俊芳,欣赏、领会、创

21、造谈谈低年段古诗诵读教学模式的构建,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7.8期24、陈寿江,讲白讲深讲透是小学古诗教学的大忌,小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5期25、窦桂梅,“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人民教育,2004年第12期26、张永德、林妙龄,香港小学古诗教学主题式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小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7.8期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二、研究内容、方案和预期成果。说明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研究方案,预期成果包括教学设计(含学业成绩测评方案)、研究报告、课堂录像。(一)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在小学二年级进行古诗词诵读的主题式教学实践中,以二语下册部分单元主题为例,通过“营造氛围、对比赏读、感情

22、诵读、链接生活”等活动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熟练诵读或背诵一批古诗词,并从中得到精神的滋养。主要内容如下:1.确定诵读的古诗词的主题,并且以“季节、爱国、思乡”三大主题为范例。2.选编每一主题的古诗词。3.研究有效的低年级古诗词诵读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标准。 (二)研究方案研究对象:在校二年级学生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利用各种参考书、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文献,了解小学诗歌主题式教学的现状情况,获取直接作用于本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方法指引、实践技巧等方面资料,从中寻找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2.调查研究法在前期设计实施阶段及后期应用阶段,对二年级学生分别进行前测和后测,

23、根据得出的数据,调查学生对课外古诗词积累运用的情况。3.经验总结法根据人物神态、动作描写习作教学实践所提供的事实,运用筛选、验证、综合等方法,分析现象,把实践结论上升到理论高度,用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三)预期成果教学设计(含学业成绩测评方案) 课堂录像 研究报告 三、研究人员组成及分工,研究进度。(一)研究人员组成及分工姓 名性别年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主修专业工作单位在本研究课题中的分工签名韦禄香女25小学一级汉语言文学广州市天河区员村第五小学课题负责人制定研究方案开展项目管理撰写结题报告蔡芝萍女33小学一级汉语言文学广州市天河区员村第五小学学习理论课堂录像黄嘉莉女29小学一级汉语言文学

24、广州市天河区员村第五小学分析案例整理资料(二)研究进度时间工作内容预期成果第一阶段前期准备2013.32013.71. 进行理论学习研讨活动,收集学习相关文献资料。2. 调查2012学年师生诵读存在的问题,明确研究思路,拟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拟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第二阶段前期设计实施2013.92014.11.统计分析调查问卷、访谈结果,了解教师、学生经典诵读教与学的现状及困惑,作为课题研究的依据。2. 研读所有主题古诗,整理收集所有典故以及常识。3.相关音频、视频,学习吟诵调。4.撰写教学计划。分析教学案例撰写教学计划相关音频、视频相关典故、常识进行阶段小结第三阶段后期应用结题鉴定2014.3

25、2014.61根据课题的重点任务,分六个主题撰写教学设计。2不断修正和完善实施方案,举行课堂教学示范观摩,检测研究效果,进行后期问卷调查。及时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阶段小结。3展示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完成结题报告,为结题鉴定作好准备。比较分析总结不断反思改进完善教学过程撰写研究报告课题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13附件:部分课外古诗词主题分类表主题诗歌备注一、季节春: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6、。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夏: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客中初夏【宋】司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池上早夏【唐】白居易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夏夜追凉【宋】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秋:秋夕 【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苏幕遮 【宋】范仲淹碧云天

27、,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秋风引 【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秋词 【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冬:江雪 【宋】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二、爱国示 儿 【宋】陆 游死去

28、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春愁 【清】 丘逢甲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清】郑成功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一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春望 【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三、思乡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

29、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京师得家书【明】袁凯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秋思【唐】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四、友谊与送别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别董大

30、【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五、节日春节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七夕七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一主题注重整体的积累,而不是对比。清明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秋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端午节令门 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葚与吕浦,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重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六、惜时明日歌【明】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金缕衣【唐】杜秋娘劝君须惜少年时。劝君莫惜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长歌行【汉】无名氏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花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学【唐】 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