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

上传人:zhu****ng 文档编号:138606346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 Brugada综合征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主要分布在亚洲,尤以东南亚国家发病率最高,故有:“东南亚夜间综合征”或“夜间意外猝死综合征”(sunds)之称,该综合征在日本称之为“pokkuri”病,在菲律宾叫“Bangungut”或“arise and moan”,在泰国叫“Laitai”,都是夜间睡眠猝死的意思。它是东南亚地区青年男性意外死亡的主要病因。近年来,我院也发现一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 1 发病机制 1.1 多形性心动过速 Brugada认为室性心动过速系心室内功能性折返所致。而不是心室内异常兴奋灶增高伴单个折返环形成所诱发。目前倾向“2”时相,折返导致

2、室性心动过速。 1.2 ST段抬高 有关ST段抬高有多种解释:心室局部过早除极,心肌存在局部除极化区,心室内传导延迟及自主神经张力不平衡等。目前,多说学者认为,ST段抬高的机制与一过性显著外向电流(Ito)、内向钙电流(Ica)减少以及Na+电流(Ina)加速有关。 1.3 “2”时相折返 “2”时相折返是指缺血或在药物作用等情况下造成复极离散。该折返形成联律间距短的室性早搏,并引起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发作。这可能为Brugada综合征并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的发病机制或促发因素。Matsuo等报道1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动态心电监测,发现室颤发作前12导联心电图ST段逐渐抬高,室颤发作

3、时经心脏按压后而终止并转为房颤,V1-V3导联ST段抬高及V4导联J波于长P-R间期后最为明显。ST段抬高越明显,亦即ST段抬高和发生室颤依赖于右室外膜一过性显著外向电流(Ito),而过早搏动或心率较快时,由于Ito不完全复活,致使ST段正常。同时还观察到,心室颤动发作前,ST段抬高从弓背向下型逐渐变为弓背向上型,T波极性从正相变负相,提示心肌动作电位存在着动态变化。 本病病因尚未阐明,部分患者有晕厥或心脏性猝死家族史,猝死事件发生率高达74.6%。现认为Brugada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变异性表达形式。 2 临床表现 该病症男女发病率差异明显,男女之比例一般为10:1,远高于特发性室颤

4、(2:1)。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主,从2岁到77岁,平均年龄35-41岁。本病常有家族史,有猝死家族史或为猝死患者的家庭成员。患者平素无心绞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往往以晕厥或猝死为首发表现。发作时无先兆症状,多发生在夜间睡眠状态,心电监测几乎均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患者体检,实验室检查,心肌酶谱,X线胸片,心脏超声,放射性核素显影,心脏负荷试验,信号平均心电以及心血管造影检查,甚至心肌活动均无异常,故有人称之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律失常或心脏电疾病。病理检查未发现冠脉动脉病变,亦无右室发育不良征象。心脏电生理检查多说可诱发出现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发作前未见心率、Q-T间

5、期和心肌缺血改变。关于Brugada综合征是否为特发性疾病仍有很大争议,一些作者持有器质性的理由是:因受检查技术的限度,目前的检查技术,特别是无症状的患者,不能完全排除器质性心脏疾病。冠状动脉痉挛、轻微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往往难以发现。另有作者对特发性室颤猝死分析发现,80%病人有心脏器质性异常,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炎及右室发育不良。 Brugada综合征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无症状性形式,即具有典型心电图表现,而无任何自觉症状;另一种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即具有典型心电图表现,有晕厥或猝死发作,心电图可呈现异常正常再异常变化过程。 3 心电图表现 3.1 V1-V3导联ST段抬高,T波倒

6、置,为最具有诊断价值的心电图表现,可伴有右束支传导阻滞,而常规12导联QT间期正常。在病程中这些特异性心电图表现还可出现一过性正常,给予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缓脉灵或Fledainide后,可使患者再次出现典型心电图表现,ST段抬高呈下斜型或马鞍状两种状态,一般V1、V2导联呈下斜型抬高为主,而V3导联常呈马鞍状,偶尔V4导联ST段亦呈马鞍状抬高,常不明显,而且T波不倒置。ST段在不同时间可有不同程度,不同形态的抬高(同一导联)。 3.2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常有联律间距极短的室性早搏诱发。发作前无心率、QT间期和心肌缺血改变。发作时有突然晕厥、抽搐或猝死症状。 3

7、.3 常合并阵发性室颤 阵发性室颤与Brugada综合征的关系有待阐明。 4 诊断与鉴别诊断 在诊断时应与下列疾病鉴别,并注意排除各种器质性心脏疾患,如心肌炎、心肌缺血及电解质紊乱等。 4.1 特发性室颤 既往认为右胸导联ST段抬高伴终末r波,可能是心电图的一种正常变异。1992年Brugada等报道,V1-V3导联ST段抬高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于心源性猝死者有关,并提出此种心电图特征属特发性室颤的一个亚群。两者的区别是:特发性室颤者静息心电图正常,或QT间期延长,发作时呈间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男女发病比为2:1,无家族史等。 4.2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V1-V3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抬

8、高的低。随病程的发展,呈典型的STT演变过程,多有缺血性心前区疼痛及血清心肌酶谱升高。 4.3 急性心包炎 除V1和avr导联外,其余导联的ST段呈凹面向型抬高。患者有倦怠、发热、心前区疼痛、气促、紫绀、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奇脉等临床表现。 4.4 长QT间期综合征 本病病因未明,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常易猝死及有猝死家族史。 4.5 早期复极综合征 早期复极综合征常发生于男青年,其ST段抬高属于心电图正常变异,不出现心律失常。V2V4导联的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T波正向,常伴有J点明显上抬。患者经适当活动后,ST段及J点可恢复正常。 4.6 特发性J波 两者共同点的临床特征是:患者均无明显器

9、质性心脏疾病,都有心室颤动史及猝死的危险性。但特发性J波12导联心电图均可出现特征性J波,以下壁导联及左侧胸导联最为明显,不伴有ST段抬高,V1V2导联J波极性常向下。 4.7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ARVD) 右室发育不良性心肌病,经心电图、DCG及MRI可明确诊断。组织学检查,右室心肌被纤维组织或脂肪组织所取代。临床表现多为单行性室性心动过速,而非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有作者认为Brugada综合征与ARVD有相同的病理表现,右室心肌明显萎缩,被脂肪组织浸润,右室扩张或肥厚,认为Brugada综合征是AVRD心脏病的早期亚临床表现。 5 治疗与预后 Brugada等随访发现无器质性心脏病而有Brugada心电图表现者,也存在猝死的危险性,其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7%,与有症状病人恶性心律失常复发率(34%)相似,故不论患者有无症状均需治疗。本综合征预后很差,随访13年,有30%病人发生猝死。此外,精神压力和酗酒可能为促发因素,应予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