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21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卷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847703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21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21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21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21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卷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21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卷A卷(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21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 基础知识 (共18题;共100分)1. (3分) 先看一看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再写一写。承 势 局职 刀共 2. (6分) 多音字组词。 看 kn_kn_落lu_l_ lo_ lu_3. (1分) 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林海音贪婪(lun)地读着书。B . 伤心欲绝的她只能靠着墙勉强(qin)支撑(cn)着身体。C . 和(hu)好的面要充分发酵(xio),蒸(zn)出的馒头才能又松又软。D . 他仿佛

2、(f)听见人民的呐(n)喊声响彻天空。4. (1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选项是_。A . 筑路 媒体 预言 撕扯B . 希薄 高昂 挖掘 抱负C . 海拨 确实 清晰 低吟D . 始料不及 严阵以待 精神饱满 美轮美焕5. (1分) 小军做作业遇到难题就不想做了,下面的名句适合用来劝他的一项是( ) A .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B .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C .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D .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6. (1分) 对十五夜望月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 A . 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B . “冷露无声湿桂花 ”

3、中的“桂花”,固然是写庭院中的桂花,但又可联想到神话故事里的月中桂树、吴刚、嫦娥等,诗的意境十分悠远。C . 诗的最后一句写“秋思落谁家”,一个“落”字,用得十分妥帖新奇,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愁思在随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D . 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想像,渲染了元宵佳节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思,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7. (1分) 下面句子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 . 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B . 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C . 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8. (1分) 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

4、的表示季节的词语是(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_风悲画扇。天时人事日相催,_至阳生春又来。竹外桃花三两枝,_江水暖鸭先知。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_深。A . 春夏秋冬B . 秋冬春夏C . 春冬秋夏D . 秋夏春冬9. (1分) 下列哪一个故事不是出自伊索寓言?( )A . 狐假虎威B . 狼和小羊C . 狐狸和葡萄D . 农夫与蛇10. (1分) (2017上海模拟) 文后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文学是一座姹紫

5、嫣红的百花园 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A . B . C . D . 11. (1分) (2019六上汕头期末) 教师节,老师收到一副对联,上联是“春风化雨润桃李”。你认为哪句做下联最好?( ) A . 只为春色满园时B . 夏阳璀璨耀晴空C . 丹心向阳育英才12. (14.0分) 填空 (1) 人非_,_? (2) 一鼓作气,_,_。(3) _,天下物无全美。(4) 种树者必培其根,_。(5) 操千曲而后晓声,_。(6) 我生_,万事_。(7) _这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一味模仿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8) 桃花心木

6、这篇课文不是单纯地写树木,而是借树木的生长,比喻_13. (3分) (2019三上镇原期中)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改为“被”字句) (2) 声音响起。(把句子写生动、具体) (3)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仿写比喻句) (4) 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全校所有的师生基本上都参加了“六一”晚会。14. (6分)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1) 找出

7、蔡伦的造纸过程的句子。 (2) 找出蔡伦的造纸术为什么被传承下来的原因的语句。_(3) 用“既又”造句子。 (4) 学习了本课,你想对蔡伦说些什么? 15. (13.0分) 现代文阅读 大海会呼吸吗?是的,它呼吸时威风凛凛,令人生畏。你到海边去看看。那海浪一起一伏地涌向岸边,飞溅起朵朵浪花。要不了多少时间,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滩就被水浸没了,沙滩和岩石都不见了。几小时以后,海水悄悄地退回去,你曾经留下脚印的地方又显露出来。海水这种按时涨落的现象,就是大海有节奏地呼吸,而且天天如此,年年不变。它的名称叫“潮汐”。海水永不停息地一涨一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曾放过装满12吨重石块的铁

8、丝笼,可是在一次海潮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能不能利用海潮这匹烈马呢?人们用实际行动作了肯定的回答,早在1912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有人作过计算,如果把地球上的潮汐能量都利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相当于110座葛洲坝水电站的发电量。(1) 给这篇短文立个小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 这段文字运用了1修辞手法,例:2再运用了3的说明方法,例:4 (3) 大海的“呼吸”叫 1,它的特点是2。 (4) 末段中有“如果”一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16. (13.0分) 课外阅读。 鲁迅先生爱书的故事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还在进“三味书屋”前

9、,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部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把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鲁迅得到压岁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

10、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

11、”,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1)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指睡梦中都在寻找,追求。形容愿望非常迫切。_形容整齐不乱,有条有理。_(2) 填空。 本文写了鲁迅先生小时候_、_、_,把书看作宝贝的事,表现了鲁迅先生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的精神。(3) 请将文中的一个过渡句写下来。 (4) 读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理解。 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A鲁迅先生生活清贫,家里的藏书是他最宝贵的财产。B鲁迅先生生活清贫,但是精神世界是富有的,他读过很多书

12、,知识渊博,这些宝贵的书就是证明。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这句话表明( )。A鲁迅先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B鲁迅先生读过的书深奥难懂。(5) 短文中5、6自然段写了鲁迅爱护书籍的细节,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鲁迅是怎样爱护书的。 17. (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

13、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音lu)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咶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子綦曰:“此果不材

14、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三围四围,求高明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祝以知矣,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A . 絜之百围絜:丈量B . 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到辍:中止C . 奈何哉其相物也相:看待D . 不可以适河适:适合(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_A .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 . 以至于此其

15、大也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C . 使予也而有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 . 几死,乃今得之而后乃今将图南(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A . 石匠人去齐国的曲辕看到了一棵被当作神树的栎树,树冠高大,树身粗壮,看的人如同赶集一样多,而木匠师徒对此却不屑一顾。B . 木匠认为栎树是百无一用的散木,所以才能长得如此粗大。文章以寓言的形式阐述了无用而用的深刻道理,贴切自然,形象生动。C . 许多树木正因为对常人有用而中途夭折,不能成材,世间许多事物都是如此。栎树因为无用才活得长久,又因为长寿而被世人尊为神树。D . 文章善于运用对比说理。宋国荆氏生产楸树、柏树和桑树,这些树常为人所

16、用而被砍伐,相反,在祭祀时许多有缺陷的牛、猪和人却得以保全。18. (30分) 习作。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会给人以启发,请从中选择一件,把这件事的经过写清楚,把你从中得到的启示写明白。题目自拟。提示:层次清晰,语句通顺,字迹工整。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 (共18题;共10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3-1、13-2、13-3、13-4、14-1、14-2、14-3、14-4、15-1、15-2、15-3、15-4、16-1、16-2、16-3、16-4、16-5、17-1、17-2、17-3、18-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