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经济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自评报告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38426774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石家庄经济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自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石家庄经济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自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石家庄经济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自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石家庄经济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自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家庄经济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自评报告(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石家庄经济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自评报告(按评估指标体系顺序叙述)1、实验教学1-1.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物理实验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它在培养与提高学生既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又有就业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各类科技人才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实验课不仅是高等理工科院校相对独立的必修基础课,其实验思想、方法和手段等也是各学科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好物理实验课,是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十分明确物理实验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多年来对物理实验中心的建设和教学实践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在学校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实验教学的政策中,凡与物理实验有关的便立即落实。物理实验中心被列入学校重点建设的实验室

2、,2006年一次性投入200多万用于更新实验仪器,并按规划以每年平均不少于100万元的力度投入到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中。“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是学校的实验教学理念,这种理念在许多相关政策中充分得到体现。物理实验中心认真落实学校的实验指导政策,坚持开放式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中心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始终放在首位”为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如何通过物理实验课培养具有独立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中心多年来奋斗的目标,也是中心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一直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为目标,采用分层次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建立先进的实

3、验室管理机制,更新实验内容、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开放实验、因材施教。尤其在开放式教学中,全天开放实验室,制定和完善了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及其运行机制,形成了“开放式教学一条龙作业法”。(详见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实验中心建设方面,学校加大了对中心建设的力度,更新仪器、增加设施、优化环境,按照实验中心建设规划,既定任务已圆满完成(详见物理实验中心建设规划报告)。在2006年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受到专家组的好评“壮观、一流”。另外还有:1)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建立实验教学质量保证机制。实验中心建有完备的实验考试题库、仪器设备帐目库、仪器设备管理库、实验项目管理库;自主开发了“动态综合网站”,供学生下

4、载、选课、预约实验、查询成绩,教师可以上传成绩、辅导实验、在线答疑、发布信息等;建有“模拟仿真和多媒体实验室”,把仪器设备、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和学生操作有机的融为一体, 并帮助学生更好的预习、复习和辅助实验。2)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实验中心与光电技术研究所、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地球动力与应用研究所共建“创新实践实验室”,实行教师互动、仪器共享,是学生完成研究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重要平台,同时我们的有关仪器也给研究所的教师提供了方便。物理实验教学定位为基础课,独立设课,独立学分。在实验教学中,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实施开放式教学,促进学生

5、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思维科学、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由多个环节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建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把物理实验中心建成一个省内外一流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实验教学基地。几年来我们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实验课与理论课采取“教师互动、相对稳定”的原则,互相贯通、互相交流。中心重视物理演示实验室的发展。演示实验室是为理论课服务的,它延伸了课堂教学,也起到了加强理

6、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联系的桥梁作用。1-2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实验中心建立了多个环节组成的教学体系。以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近代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六个层次组成的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循序渐进组织教学,反映了当前的科技进步和特色,更加趋于科学合理。对于学有余力或对实验有兴趣的学生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即开设研究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并在第二课堂中进行,不占用计划学时。实验中心可开设130多个实验项目。将这些实验分为普通物理和近代物理两部分。前者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实验。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索精神,把实验又分为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近代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五

7、个层次,所占比例分别为30%,24.1%,13.5%,17.3%,15%。对于前三类实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并按照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确定。学生每次完成的实验题目,可在多个实验题目中进行选择。教学中配以包括网络技术,多媒体教学软件和模拟仿真实验在内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尽可能满足各层次学生求知的需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设计性实验,一是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题目和要求,完成一个切实可行的实验;二是让学生利用某些仪器设备选择一个实验课题并完成;三是允许学生自选实验题目和仪器设备实施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实验。选题时应注意基础性、综合性、探索性、适用性和可行性等原则。按照教材中的设计性实

8、验题目、实验题目中的某些子项目、力热电光学的综合知识、验证性实验改造进行选题;结合物理实验方法的改革、扩展和使用进行选题;根据新材料使用、新参数测定、新技术应用、新实验开发和仪器设备的检测等进行选题。对于研究性或创新性实验,主要围绕物理实验或与物理实验有关的问题组织课题,要结合新的实验方法,现代测量技术、将来发展方向,也要把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与生产建设相结合。中心实行与光电技术研究所、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地球动力与应用研究所联合共建。他们每年为学生提供20-30个研究题目供学生选择。实验中心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力求与实际结合,把教学仪器转化为生产力,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如用分光计鉴定宝石

9、,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定薄膜厚度等。中心在重基础、抓综合、谋创新的原则指导下,对过去开设的所有实验项目进行了分析筛选,从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创新人才的高度重新审视内容,提高起点,循序渐进地对实验项目进行了重新设置,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课程体系中,保留了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著名基础实验,增加了一些综合性和近代物理实验,选择了多个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的设计性实验,科研所每年个学生提供20多个与科研、工程等紧密结合的研究课题。仅近几年,实验项目更新率可达70%以上。中心在1995年制定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后经两次修订。大纲内容充实、具体适用,是物理实验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指导文件,符合教育部非

10、物理类理工科专业大学物理实验基本要求的精神要求,符合物理实验中心的实际情况。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物理实验教程,既承袭了传统实验的经典实验方法,又有物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新实验方法,许多实验还采用了数字、传感等现代化的实验技术。在教学上体现了既重视学生基本实验技术的训练,又重视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实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本21世纪具有特色的高等院校实验教材。1-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物理实验技术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实验中心积极采用数字、传感等现代化的实验技术,但又充分注意不让新技术冲淡实验的物理内涵。如数字式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式实时示波器;杨氏模量测试仪、刚体转动实验仪、计时计数测速

11、仪等都使用了传感器装置;许多近代物理实验如微波布拉格衍射、夫兰克-赫兹实验、塞曼效应、小型棱镜摄谱等都利用了计算机采集数字、显示和处理。物理实验室所有项目都是通过精细筛选而设置的,并在选择时高度注意到有利于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的问题,尤其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更是如此。例如对开设设计性实验要求分四步进行:确定实验题目、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实验、撰写实验报告。确定实验题目时,除实验教材中设计性实验项目外,还要求结合新仪器研制、新材料使用、新参数测定、新技术应用;结合实验方法的改革、扩展和使用;结合工农业生产的科研中某个环节的测试、工作任务和仪器设备的检测等,多渠道进行考虑。

12、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求学生构建物理模型、确定理论依据、选择实验仪器、选择实验方法、选择测量方法、选择测量条件、制定实验程序等。(详见课件案例和设计性实验报告)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这个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潜力和特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个特色体现在使开放式教学中的各项工作以人为本、统筹安排,让学生在开放式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实验和勇于创新的能力。一、开放实验室前应使学生掌握下列实验基础知识,为后续实验的完成奠定基础。(一)掌握误差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测量

13、误差、测量不确定度、有效数字和数据处理等。这一步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自学和强化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二)进行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选择几个不同性质的基础实验,通过对这些实验的完成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全过程和对各实验环节的要求,熟练实验操作规程和常用基本仪器的使用,掌握电路连接方法和一些基本量的测量,学会撰写预习和实验报告等。这一步采取分班上课,精讲多练的方式进行。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形成师生间的对话合作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二、 做好课前实验预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主动找参考书或者其他材料,熟悉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测试方法,弄清仪器结构、性能及使用等。这样,有利

14、于学生提出问题与教师进行深刻的讨论,有利于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合格的预习报告,有利于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有利于学生能在实验中高度集中精力,仔细观察思考问题,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实验中心还建有模拟仿真实验室,并全天开放。学生可随时通过模拟仿真实验进行直观性预习,不仅增强了预习效果,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三、 全天开放实验室因学生在校学习的科目很多,课余时间较少,而各班各专业的课余时间分布也不很均匀,故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间也是不同的。若只是利用平时那些有限的时间开放实验室,则学生自由选择实验时间将比较困难,这样便达不到开放实验室的预期目标。要把开放式实验教学抓好搞活,必须全天开放实验室,这

15、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全天开放实验室,收到很好的效果。四、 学生通过网络预约实验实验中心建有自己的动态综合网站,开通预约系统,让学生通过微机预约实验,即:按要求选择实验时间和实验题目,登记实验室和实验台等。学生预约完毕,若无特殊情况,应按预约的承诺进行实验。我们制定了“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学生预约实验之后,如有无故不到者,取消实验资格,按零分计;对于中途因故不能按时实验者要请假,并重新预约,对于已经预约的实验需要修改,可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对于未能按 预约的时间完成实验者,可随时再进行预约。这些预约的规定,既体现了学生的实验自主性,又体现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以保

16、证开放计划的顺利进行。五、 广开实验项目为了让学生尽可能选做自己感兴趣并符合专业特点的实验,必须广开实验项目,保证学生有充分选择的余地,同时也提高了实验项目的开出率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学生选实验时,中心增加的实验项目都超过了计划数的一倍或者更多,如四选二、十选四、八选三等。六、 课堂组织形式开放实验室必须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严格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使各项管理工作规范化;教师必须热心为学生服务,给学生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秩序井然、气氛宽松的实验场所。为了让学生能收到较好的实验效果,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各实验室安排专职教师值班或轮流值班。(二)学生按预约时间进入实验室,并进行登记。学生一定按仪

17、器或实验台序号入座。(三)学生带有学生证和实验预习报告即可做实验,无实验预习报告者不能做实验。(四)学生每次实验的时间可以超过计划学时,进入实验室的时间不规定上限。(五)学生实验期间要爱护仪器设备,保持室内肃静和卫生,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六)实验完毕,教师检查实验数据并签字,学生将仪器复位,最后填写“课堂考核登记卡”,包括项目:预习报告、仪器使用、实验操作、测试数据、仪器整理、仪器损坏与丢失、综合评定等。一实验一卡,学生和教师共同填写,作为评定成绩的参考。学生将此卡填完后方能离开实验室,离开时再进行登记。七、 课堂教学方式首先根据微机提供的学生选课名单检查预习报告,向学生讲授一些必要的实

18、验操作提示和注意事项,并提出一些值得思考或有引导性的重要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有些实验还可配备录象、挂图等,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了解和掌握。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实验,保证每人一套仪器。教师在旁巡回指导,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以“讨论式”的方法分析原因,纠正错误;对在仪器中出现的故障,尽可能指导学生自己排除;对实验结果不符合要求的学生,必须重测。在开放实验室中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工作核心,相关工作要围绕这个核心展开。教师要充分和善于应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法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水平。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和

19、个性是他们今后创新的前提;要尊重持有不同观点或错误观点的学生,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要善于在实践中发现优秀学生,鼓励和支持拔尖学生脱颖而出。八、 开设设计性实验当完成一定量的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之后开设设计性实验。设计方案是设计性实验的核心,涉及内容很多,教师必须严格把关。在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只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与之深入讨论或进行启发性指导,但不要干预。实验报告要求以论文形式写出。评定成绩时,教师可以当面质疑,也可组织小型答辩会和交流会,通过这些活动来活跃学习气氛,加深学生对设计性实验的认识和兴趣。九、 开展第二课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再选高层次的实验,可开展创新性或其他一些带

20、有研究性的实验活动,使他们充分发挥潜力,在完成实验计划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科学实验的锻炼,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在开展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中,要与企业、科研院所等结合,以获得广泛的研究题目。研究题目以科研方式进行,让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全过程,掌握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在开展第二课堂过程中,组织学生自行管理和运行,教师只做一些引导工作,以便让学生更好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还要结合选题内容和当前科学发展动态等开设专题讲座,以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视野,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进行科学探索。十、 拓宽实验教学对象对于非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有的学生需要一定的物理实验知识

21、,有的学生愿意得到物理实验技能的训练,有的学生对物理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当今一些边沿科学领域的蓬勃发展,更突显出物理实验对他们的重要性。这些学生都具有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可贵精神,中心一直给予支持,为他们敞开实验室开放的通道。实行原则是:自愿参加、网上预约、严格要求、具体安排。事实上,国外已有很多在文科开设物理实验的例子。特别是考虑到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更应该把这项工作做好。十一、确保仪器正常运转在开放实验中,学生动手机会增多,实验时间增长,教师干预减少,仪器发生故障或受到损坏的现象无疑会多一些,这样将会给学生的实验带来直接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做到在每次开放实验室之前,

22、对所有仪器逐台检查,确保完好;对课堂中出现的仪器故障及时排除;对仪器被损而暂不能使用的尽快维修,但在仪器维修过程中,必须有备用仪器替换,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十二、开放式教学的保障措施 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施和完成,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故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奉献精神,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实验教学服务的思想,这是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只有教师的敬业精神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学校的支持和领导的重视,否则教师再好的愿望也难以实现。这两方面的因素,实验中心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很满意。实验中心教学手段先进,引入了现代技术,融入了多种方式辅助实验教学。如实验中心建有模拟仿真和

23、多媒体实验室,通过模拟仿真实验供学生预习、复习,辅助学生实验;在实验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丰富教学内容。实验中心建有自己研发的具有特色功能的物理实验动态综合网站,可以实现:学生预约实验、选课、查询成绩、教师电子教案、统计成绩、实验辅导、设备管理、实验项目管理等。这些资源能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要,并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建立能够反映学生实验技术和实验能力的考核制度是开放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中心的做法是:把学生的实验成绩分平时实验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两部分,前者占70%,后者占30%。平时成绩根据实验报告并结合课堂考核登记卡综合评定;期末考核方法有多种类型可供选择,如笔试、

24、实验操作考试、设计性实验考试、研究性实验考试等。笔试坚持教考分离,操作考试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确定考试题目。实验中心建立了较完备的笔试和操作考试题库。对于两个学期完成实验的学生,一般在前学期以实验操作考试为主,借以了解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能;后学期以设计性、研究性实验考试为主,主要了解学生应有的实践能力。当然,还可尝试其他更加合理的考核方法,弃旧推新,逐步完善考核体系。1-4教学效果与教学成果中心开设了实验题目50多个,实验项目133个,满足了学校理工科8个学院24个专业2000多名学生学习的需要;中心对全校文科专业进行开放,还对社会其他学校的一些学生开放,对其他一些校内外教师进行培训,教学覆盖面

25、广。中心的教学模式即“开放式实验教学”,选课时要求被选项目面广量多,实验题目开出率达98%以上。中心实验教学文件齐全和规范,如实验上课记录簿、开放实验记录簿(包括学生选课清单)、仪器维修记录簿;学年教学工作总结;中心主任工作记录、听课记录;教师教案、学期教学计划和总结;学生记分册、成绩及分析、考核评分标准、试题库等。学院建立了教学质量检查督导组,组员(包括中心主任)随机跟踪听课,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师备课、教风教态、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上课情况进行检查和掌握,并与教师课下交流。中心还要求教师随时或以交流会的形式征集学生对实验教学的意见或建议。领导也经常深入学生中征求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尤其是让学

26、生评价课程建设水平的情况,并及时反馈于实验中心。领导、教师、学生的互相监督和交流,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了中心教学工作的发展。在中心实行的“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学生按需要、兴趣和条件自主选择实验内容,针对性强、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和多种形式的学习,学生的实验基础扎实,实验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生基本都能正确使用常用仪器,能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能够正确获得和处理实验数据并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中心的实验条件优良,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特别是网络系统的开通,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模拟仿真实验的添加、实验室的开放和第二课堂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

27、的实验兴趣,使学生的实验操作方法、现代实验技术、仪器操作使用掌握的更加熟练,使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综合实验能力,设计实验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2006年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教育部专家组对大学物理实验课进行了技能测试,在随机抽测的2004级18名学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受到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很多有兴趣和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践研究活动,把物理实验中心作为自己学习的第二课堂,使个人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本学期很多学生在完成设计性实验之后参加了这个活动。他们两周内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19个研究题目,所写的论文规范合理,收入中心的“论文集”。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为将来完成毕业论

28、文和工作奠定了好的基础。部分学生公开发表论文:1、邵爱军,彭建平,张永强,左丽琼,邯郸邢台地区矿山排水与利用。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7.1。2、邵爱军,左丽琼,吴烨,河北省近50年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2。3、李颖智,许广明等,南水北调后石家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节水灌溉,2007.8。4、王自力,牛树银等,冀东峪耳崖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探讨。地质找矿论丛,2008.1。5、栾文楼,赵瑾瑛等,河北行唐大枣品质与成土母岩类型关系的探讨。中国地质,2007.5。6、栾文楼,陈媛媛等,影响石榴品质的地球化学因素-以石家庄市元氏县变质岩山区为例。地球与环境,2007.4。

29、7、毕攀,许广明等,GIS技术在区域水资源调蓄中的应用-以滹沱河冲洪积扇地下水调蓄研究为例。地下水,2008.2。8、王自力,陈超等,太行山中段麻棚岩体的成因探讨。河北地质,2007.4。本学期部分学生完成的“创新实践研究论文”:17项题目指导教师学生红外LED的光功率与光谱特性测试王广祥郭利娜、王芳、任景珂滤光片对红外LED滤光特性测试王广祥范珊珊、许珅华、刘宝LD泵浦全固态绿光激光器光束分析郑一博全紫荆、王冲、孙会玲半导体激光器准直实验郑一博王莉婵、李志刚、贾晓鹏半导体激光器的L-I特性曲线测试王远徐坤、王文文、武雪浩激光直接调制王远王然、张玉鹏、刘晓军光纤切割与熔接梁萍王晓燕、殷芳、潘林

30、坚光纤光栅传感器测定压力、温度梁萍魏建平、李怡敏、董静锐高亮发光LED功率曲线及光谱特性测试刘强黄伟涛、陈柱、杨颖光时域反射仪光纤探测刘强刘倩、张泽明、刘亚芹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测定郑春蕊李磊、闫洁、李双莹、周明、张磊、晋晓明、金二勇比重法测定乙醇和玻璃的密度冯丽张明、徐、陈国栋、逯文辉、吴清建、郭培鹏提拉法制备自清洁玻璃及其自清洁特性王程罗忠琴、王振山、汤博辉沸石重力沉降法分级王程廖仪、缪向亮、高晓丰、张沛一维单原子链晶格振动的电学模拟杜国强肖鹏、宗守祥、常雄凯、王江滨一维无限深势体阱量子物体的电学模拟杜国强刘兴学、何娜、唐博、寇俊克单摆的周期与摆角的关系杜国强王倩颖、鲍玉梅、李娜、韩毅男近五

31、年来,中心人员在教学研究上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科研、教研项目14项。 1.地核物态的量子统计物理及其可能的地磁场效应 重点项目(项目编号:ZH2006005 李艳 2006年度河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喷涂热解法生产ZnO同质发光二级管 (项目编号:07215157 李艳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3.数字化物理学及其教学平台的开发 (项目编号:06213563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指导项目06.06-08.06)4. 校园网在高工专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 项目编号2003J047 2003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 基础物理与现代技术和物理学前沿相结合的研究

32、( 项目编号2004 J069 2004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6.在大学物理中融入科学计算之探索 校内教改项目一项7.基于WEB的数据仓库研究 省级项目一项8.地学科学计算可视化研究 省级项目一项9.基于高纤传感技术的岩体应变检测系统研究 (项目编号:05213510D 亢俊健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2005-2007)10.大气环境中氦气检测方法和仪器研究 (项目编号:02213508D 亢俊健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2002-2003)11.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话务实时监管系统 (项目编号:04212143D 亢俊健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2004-2005)12.光释光仪器的研制 (项目编号:032121

33、35王广祥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2003-2005)13.光释光测年仪自动送样系统和蓝光激发光源的技术改造 (项目编号:03213534 亢俊健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4)14.释光信号检测系统和应用软件升级改造 (王广祥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3)发表论文87篇(其中SCI、EI收录22篇)1. Yan Li(李艳), Chang-Hui Ye, Li-De Zhang, Xiao-Sheng Fang, and Yu-Gang Zhang. Novel SiO2 Nanotubes: Synthesis from ZnS Nanowires Templates and Visible Pho

34、toluminescence at 615 nm. Chemistry Letters, 2004, 33: 1638-1639. (SCI收录)2. Yan Li(李艳), Changhui Ye, Xiaosheng Fang, Lei Yang, Yanhe Xiao, Lide Zhang. Fabrication and Photoluminescence of SiO2-Sheathed Semiconducting Nanowires: The Case of ZnS/SiO2. Nanotech., 2005, 16: 501-505. (SCI收录)3. Yan Li(李艳)

35、, Changhui Ye, Xiaosheng Fang, Lei Yang, Yanhe Xiao, Lide Zhang. Synthesis and growth of the facet-tipped In2O3 nanowires. Chemistry Letters, 2007, 36: 442-443. (SCI收录)4. Yan Li(李艳), Changhui Ye, Lei Yang, Yanhe Xiao, Lide Zhang. On the growth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of self-assembled In2O3 nanostru

36、ctures. ( submitted). 5. Lei Yang, Yan Li(李艳), Yanhe Xiao, Changhui Ye and Lide Zhang. Synthesis of Tb3+ Doped ZnO Nanowire Arrays Through a Facile Sol-Gel Template Approach. Chem. Lett., 2005, 34(6): 2-3. (SCI收录)6. Yanhe Xiao, Liang Li, Yan Li(李艳), Ming Fang, Lide Zhang.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ZnO

37、 nanowires through a simple in situ precipitation method. Nanotechnology, 2005, 16: 671674. (SCI、EI同时收录)7. YiSi Feng, ShaoMin Zhou, Yan Li(李艳), LiDe Zhang, et al. Preparation of the SnO2/SiO2 xerogel with a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Materials Letters, 2003, 57(16-17): 2409-2412. (SCI、EI同时收录)8. Yi

38、Si Feng, ShaoMin Zhou, Yan Li(李艳), LiDe Zhang,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in oxide nanoparticles dispersed in monolithic mesoporous silica. Solid State Sciences, 2003, 5 (5): 729-733. (SCI、EI同时收录)9. Fang XS, Ye CH, Zhang LD, Li Y(李艳), Xiao ZD. Formation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in

39、and wide tin-doped ZnO nanobelts. Chemistry Letters, 2005, 34 (3): 436-437. (SCI收录)10. Wu G.uoSheng , Xie Ting, Yuan XiaoYou, Li Yan(李艳), Yang Lei, Xiao Yan He, Zhang LiDe.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ZnO nanowires or nanotubes via sol-gel template process.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2005, 134(7): 485-

40、489. (SCI、EI同时收录)11. 王程, 龚文琪, 李艳, 雷绍民等,天然金红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已接受) (中文核心)12. 王程, 龚文琪, 李艳, 雷绍民等,矿物负载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偶氮染料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已接受) (中文核心)13.郭涛,快速调节分光计,地质技术经济管理 2003增刊 103页;14.郭涛,带I2C总线的数字式智能温湿度传感器SHT11设计参考 独立作者电子元器件应用 2006第8卷 第3期114页;15. 郭涛,利用分子态模型研究新近发现的Y(4260)粒子 2006年 石家庄学院学报

41、第8卷 第6期32-35 16.郭涛等,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探讨,高等理科教育,2007年教育教学专辑 全国中文类核心期刊17.郭涛等,超对称双圈图的Ward恒等式,河大学学报2007年第27卷第3期,253页-256页18. 曹文娟等,麦克尔孙干涉仪实验中的定域和非定域干涉,大学物理实验,2002.(1):第一作者19. 曹文娟,物理实验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4.8: 第一作者20. 余德才,王新民,曹文娟,万有引力势与电势的关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专辑),2006,30:145-147. 第三作者21. 余德才, 曹文娟,

42、王新民,万有引力常量的本质关系式.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2). 第二作者22.余德才,王新民,曹文娟, 万有引力作用与静电作用的系列关系.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7,4.4第三作者23. Yu Decai, Cao Wenjuan, Wu Haiyu, et al. Ionic Radius Scale of Establishing Synthesis Factor of Ionic Mass and Electricity J.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2007, 23(5):683-687. 第二作者24.Yu Decai,

43、Cao Wenjuan, Hu Wenping, et al. Equilibrium cosmic abundance of the element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and Electrostatic potential.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2007, 4(1) 第二作者25.张江,The yields of r-process elements and chemical evolution of theGalaxy Authors: Zhe Chen, Jiang

44、Zhang, YanPing Chen, WenYuan Cui, Bo Zhang Comments: 7 pages, 6 figures,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26. Chun-Gui Duan, Na Liu, Zhan-Yuan Yan. The extraction of nuclear sea quark distribution and energy loss effect in Drell-Yan experiment. Eur.Phys.J.C50(2007)585, hep-ph/0609057(SCI).第二作者27.霍丽娟,李

45、永平,苗文丹,刘娜, 高能夸克在核环境中的能量损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第5期.第四作者28.贾丽萍,工科物理多媒体教学实践工科物理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2005.929.贾丽萍,面向矿区复杂地质体四面体生成算法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530.贾丽萍,约束数据域Delaunay四面体网格生成算法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531.贾丽萍,Web数据库综合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与网络 2002.632.贾丽萍,ASP技术在大学物理实验课件中的应用大学物理实验 2002.1233.贾丽萍,有限元-人工投射法对权重耦合AOTF的计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134. Deng-Lu Hou

46、, Jing Xu, Yun Bai, Jing Zhao, Guo-Qiang Du, Preisach modeling on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 phys. stat. sol. (b), 17 (2004).35. Jie Yang, Young Pak Lee, Yan Li. Critical behavior of the electron-doped manganite La0.9Te0.1MnO3, Physical Review B, 2007, 76: 054442(1-5). (SCI收录)36.Jie. Yang, Young P

47、ak Lee, Yan Li. Magnetocaloric effect of electron-doped manganite La0.9Te0.1MnO3.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07, 102: 033913(1-6). (SCI收录) 37.Jie. Yang, Yan Li, Young Pak Lee. Structural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electron-doped manganites La0.85Te0.15Mn1xCuxO3 (0 x 0.20), phys. stat. sol. (b), 2

48、007, 244(12): 4546-4549. (SCI收录)38.刘植凤,杜国强,李艳等,量子力学对内地核物质力学状态的研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39.王程, 龚文琪, 李艳, 雷绍民等, 含偶氮染料工业废水处理的实验.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7, 27(4): 590-593.。40.亢俊健,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岩体应变检测系统研究。41.亢俊健3,环境照度对微光夜视仪器的影响。激光与红外,2003,Vol.33 No.4,313-315。42.安海忠1,亢俊健4,激光测机电轴误差的自动测量与校正。激光杂志,2003,Vol.24 No.1,54-55。43. 亢俊健1,

49、光收发模块眼图、消光比及灵敏度关系的实验研究。激光杂志,2003,Vol.24 No.2,61-62。44.刘泰峰1,亢俊健3,一种自由布置的地震勘探新方法。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3,Vol.38 No.1,5-10。45. 亢俊健1,LD同轴耦合图示仪。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3,Vol.40 No.6,43-45。46. 亢俊健1,半导体激光器加速寿命测试仪器。激光技术,2004,Vol.28 No.3,228-230。47.王程, 龚文琪, 李艳, 雷绍民等,矿物负载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偶氮染料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8年第1期. 48.关文革2

50、,贾丽萍3,面向矿区复杂地质体的四面体生成算法。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Vol.34 No.5。49.王广祥1,李明亮2,选频光释光仪的研制。河北工业科技,2003,Vol.16 No.6。50. 亢俊健1,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监控软件设计与实现。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3,Vol.22 No.2。51. 亢俊健1,LD老化筛选和寿命测试系统。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3,Vol.11 No.4。52.安海忠1,王广祥3,粗糙集知识发现的研究现状和展望。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3,Vol.11 No.2,81-83。53.王广祥2,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的接口及其51变成。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51、005,Vol.22 No.5,8-9。54.李明亮1,王广祥2,提高半导体激光器可靠性的研究。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Vol.6 No.16,2545-2547。55.王广祥1,硕良勋2,光释光仪器的激发光源。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6,Vol.20 No.3,85-87。56. 亢俊健3,Stimulation of potential distribution for electrode emitting minus-ion using spreadsheet.日本高专学会第九回学会总会,讲演论文集,2003.8。57. 王程, 龚文琪, 雷绍民,石英表面自组装TiO2光催化材料.

52、无机盐工业, 2006, 7: 37-40. 58. 王程, 龚文琪, 李艳, 雷绍民等,含偶氮染料工业废水处理的实验.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7, 27(4): 590-593.59. 朱月红1,贾丽萍3,Finite element-artificial transmitting method for AOTFS with weighted coupling. Proceedings of SPIE. 2005,Vol.60 No.14。(EI收录)60. 亢俊健1,The heat characteristic and filter method of laser diode. Pr

53、oceeding of ISTM2005.2005。61. 亢俊健3,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alpha-detector in quasi-4 pi space. Proceeding of ISTM2005. 2005。62.王广祥1,亢俊健2,安海忠3,The analysis and error-correction of the liquid scintillation counting. Proceedings of ISTM2005.2005。63. 安海忠1, 亢俊健3,Formalized representation of spatio-temp

54、oral pattern knowledge based on RCC8. Proceedings of ISTM2005.2005。64. 硕良勋1,亢俊健3,A fast protocol decoding scheme used in signaling system. Proceeding of ISTM2005.2005。65.刘泰峰1, 亢俊健3,New method for seismic exploration of free arrangement. Proceeding of ISTM2005.2005。66.王程, 李艳, 龚文琪,辉沸石负载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

55、应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已录用)67.王程, 雷绍民, 袁领群等,风化低品位白云母选矿试验研究. 非金属矿, 2008年第2期. (已录用)68.Shaomin Lei, Wenqi Gong, Cheng Wang, Yi Qu, Chunhua Bai etc. Reasearch on surface and interface characteristics nanometric TiO2/ kaolinite. 2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neral Processing. Istanbul. 2006,10.(ISTP收录

56、)69.Shaomin Lei, Wenqi Gong, Yi Qu, Chunhua Bai , Bihua Xiong, Cheng Wang. Preparation of TiO2/Kaolinite Nanocomposite and Its Photocatalytical Activity.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terials Science), 2006, 4:12-15.(SCI收录)70.郝骞, 雷绍民, 王程,石英负载TiO2催化材料的制备及降解性能研究. 能源与环境, 2006, 4: 5-6.71.

57、Li Feng, Qiang Su etc. Optical properties of Er3+-singly doped andEr3+/Yb3+-codoped novel oxyfluoride glasses. 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 2006, 352: 2090-2095.(SCI收录)72.Li Feng, Qiang Su etc. Optical properties of Ho3+-doped novel oxyfluoride glasses.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2007, 124: 187-

58、194.(SCI收录)73. Li Feng, Qiang Su etc. Optical transitions and upconversionemission of Tm3+ -singly doped and Tm3+/Yb3+ -codoped oxyfluoride glasse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07, 436: 272-277.(SCI收录)74.Li Feng, Qiang Su etc. Cooperative energy transfer frequencyupconversion in Tb3+/Yb3+-cod

59、oped oxyfluoride glasses.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 2007, 67: 886-889.(SCI收录)75.Lifang Liang, Li Feng, Xinmin Zhang, Mingmei Wu, Qiang Su etc.Upconversion in KGd2F7:Yb3+/Tm3+. Journal of Rare Earth, 2005, 23:1-3.(SCI收录)76.Lifang Liang, Xinmin Zhang, Haili H

60、u, Li Feng, Mingmei Wu, Qiang Su. Up-conversion properties in KGd2F7:Yb3+/Er3+. Materials Letters, 2005, 59: 2186-2190. (SCI收录)77.郑春蕊,雷天民,胡永红,李红生,刘守智,SnS薄膜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微纳电子技术, 2005, 2: 66-68.78.李红生, 雷天民, 冯谦, 郑春蕊, 葛莉玲,超声辅助液相合成多晶SnS纳米粉. 人工晶体学报, 2005, 34(2): 319-322.79.胡永红, 雷天民, 李红生, 郑春蕊,化学浴法沉积SnS薄膜的机理分析

61、.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04, 20(4): 392-395.80.郑春蕊, 雷天民, 张小庆,ZnO薄膜的制备与光电性能研究. 微纳电子技术技术, 2008年第5期.81.郑春蕊, 李艳, 陈志耕, 王程等,多晶硅生产与产业发展概述. 产业与经济论坛, 2008年第2期.82.郑春蕊,GaN基蓝光与白光LED的研究发展,半导体技术(已接受)83.刘植凤,杜国强,李艳等,地核物质的状态方程和参数J。云南大学学报,2008, 30(3): 26526884.刘植凤,杜国强,李艳等,内地核物理状态参数及其量子效应的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2):438-442。85.杜国强,刘植

62、凤,地磁场的量子模型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6:47-51。86.杜国强,刘植凤,利用正交最小二乘法对地球内部物理特性的模拟J。石家庄学院学报,已接受。87.侯登录、杜国强等。SrRuO3 的相变规律与临界指数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4,35:784-786。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 雷绍民, 袁领群, 王程, 白春华, 曲艺. 一种活化无机复合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 9964.6.2. 雷绍民, 袁领群, 曲艺, 白春华, 王程. 一种再活化无机复合催化材料循环净化染料废水的工艺. 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 9965.0.出版教材:大学物理实验教程“二十一世纪高等院校

63、教材”200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大学物理实验讲义获学校第一届优秀教材一等奖,大学物理实验获学校第三届优秀教材二等奖。精品课:“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实验中心采取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已经达到“统筹规划,严格管理,开放实验,有效利用”的运行机制,工作效率高,教学效果好,成为学校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点,辐射与示范作用明显。(1) 中心许多资料都放在网上,所有实验项目全部对学生开放。(2) 中心对全校学生进行开放,对于有物理实验兴趣的文科学生,中心加以支持和鼓励,并加强指导。(3) 中心对外开放。经常承接一些尚无实验条件的外校学生实验;利用寒暑假接收外单位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培训。(4) 学

64、校“光电和地勘技术实验室”是省重点实验室,物理实验中心的光学和近代物理实验仪器与他们共享。几年来,许多兄弟院校如石家庄学院、唐山职技学院、衡水职技学院等的教师前来参观、学习和交流,还有许多校内外专家亲临检查指导。2、实验队伍2-1队伍建设学校对物理实验教学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物理实验师资队伍建设。调整、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高学历、高水平实验教师的比重。建立一支教育理念先进、热爱实验教学、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实验技术、勇于创新、并且核心骨干稳定、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中心还有研究所学术水平高的研究或技术人员来中心兼课,这样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和知识互补,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开展创新实践研究活动。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高学历。教学与科研兼有所长的高水平人才充实实验教学队伍,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和学术水平。在职称评定、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