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838955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共9题;共20分)1. (4分) (2019五下嘉陵期中) 认真听朗读材料,完成小题。 (1) 老骆驼在垂暮之年,又一次穿越了号称是_的沙漠,载誉而归。( ) A . 死亡之海B . 生活之海C . 自然之海(2) 听完经验后,它们的心里很( ) A . 高兴B . 激动C . 失望2. (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 毡(zhn)帽驱(q)逐喧(xun)闹随心所

2、欲(y)B . 梳妆(zhn)弹(tn)动迫(p)害痴(ch)迷C . 柳(li)絮绞(jio)尽脑汁清平乐(l)花苞(po)3. (2分) (2019凤城) 下列各组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垦垦地干活儿,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B . 他想,哥哥嫂子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C . 他就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走出村子,走过树林,走到山峦重叠的地方。D . 织女受了很厉害的惩罚,可是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一块儿过日子。4. (2分) 下列句子中是拟人句。A .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平台上弹琴。B . 出口的地方

3、总有一丛草,就像一扇门。C . 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D . 蟋蟀并不是挖掘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的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吃惊。5. (2分) 选择合适的解释,再把序号填在括号里我们要爱护借阅读的图书,送还时尽量保持原样。( )A . 最初的,开始的B . 本来C . 谅解D . 宽广平坦的地方6. (2分) (2018浙江模拟)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句是( ) A .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小说故乡,里面的“我”不能说就是鲁迅。B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C . “奇妙的压缩空气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好帮手”缩句后是“奇妙的好帮手

4、”。D . “在晚会上,我看到了精彩的节目和动人的歌声”可以修改为“在晚会上,我看到了精彩的节目,听到了动人的歌声”。7. (2分) 读送元二使安西,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A . 诗的开头勾画了一个能增强离情别绪的环境客舍,制造一种凄冷的氛围:春晨的细雨不但润湿了飞尘,则且洗涤了旅舍旁的柳树,送别的人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氛围中分手了。B . 三,四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无比挂念心情。C . 第一句写雨,制造春寒料峭、凄清冷落的氛围,同时也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郁心情。第二句写柳,雨后柳色虽然很美

5、,但柳象征离别,陡然增加人们浓厚的离情别意。D . 这首诗能广为流传,主要是因为诗人所流露出的强烈而真实的哀伤悱恻之情,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而其境界并不高。8. (2分) 选择下面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A . 表示解释说明B . 表示话未说完C . 表示插说内容D . 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9. (2分) (2017六上增城期中) 把山中访友中的这几句话排序,正确的是( )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

6、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A . B . C . D . 二、 判断题(每题1分,共8分) (共1题;共8分)10. (8分)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1) 吹、拉、弹、唱、书法、绘画、泥塑、雕刻都是艺术。( ) (2) 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 ) (3) 贝多芬是英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乐圣”。( ) (4)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一句是写盲姑娘的联想。( ) (5) “高山流水”用来比喻乐曲高妙或是知心朋友,也可以指某处的风景迷人。 三、 课文回顾(每小题2分,共12分) (共1题;共12分)11. (12分)

7、(2016三上高邑期末) 课文点点乐。(1) 送别友人的诗词并不一定都是伤怀的,李白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_。”就在愉快和神往中表达对友人的情谊。(2) 老师经常提示我们“问渠那得清如许,_。”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3) 看到“砍头不要紧。_。”的诗句我就被革命烈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所感动。(4) 蓝天上飞着_;湖心里飘着_。(5)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老师_地读着,她的声音_,当她读到最感人的段落时,就停下来沉默着。(6) “人无远虑,_,”时时要“以人为镜,_。”来明察自己的行为,做到“父母教,_,_,须顺承。”四、 句型转换(每小题2分,共8分) (共1题;共8分

8、)12. (8分) 请回答以下问题。(1) 看到爸爸在做饭,你会怎么问? (2) 看到两个小朋友在打架,你会怎么办? 五、 阅读理解(共26分) (共2题;共26分)13. (13.0分) (2017五上福田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概说圆明园圆明园是清代的御苑,其基址为明代皇帝亲戚的故园遗址。1709年,即康熙四十八年开始修整旧园,后又赐与皇四子胤禛(yn zhn,即雍正),并题名为“圆明园”。1725年,雍正即位第三年,扩建圆明园,增建殿堂和楼阁,作为听政之所。乾隆即位后,六次巡游江南,喜江南湖山之美,将所见的名园胜景,绘制成图,仿置园中。嘉庆、道光、咸丰三个朝代,益发辉煌。整个园区占地

9、520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相当于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前后经历150多年,先后建成“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个主要部分。因“圆明园”建置最早,规模最大,又是外朝内寝区,所以习惯上将三园统称为“圆明园”。圆明园造景的意境,多取自神话中的_,或仿历代著名山水画中的_,或采取江南绮丽多姿的_,还兼取了国外古典宫廷建筑的特点,成为当世罕见的园林建筑集大成者。这座大型行宫御苑,是封建帝王的宫苑,皇帝和他的后妃们,在园中过着挥金如土的奢侈生活。园外兵营林立,没有皇帝的特别赏赐,就是那些封疆大吏,也不得擅自入园游览。1897年,李鸿章自西欧回国,前往颐和园朝见慈禧,受到慈禧的赏赐。他在宴饮、

10、听戏之后私带几名手下游览圆明园废址。虽然当时的圆明园已被英法联军焚毁成为废墟,但仍然还是皇家禁苑,像李鸿章这样的宠臣,也因私闯禁苑的罪名,受到罚俸(fng,薪水)处分。今天驰誉世界的颐和园,不过是圆明园的一个外围园林,由此可以想像昔目的圆明园该是何等的宏伟和壮观,而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片废墟。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根据当时的一位英国军官回忆,“9月4日,联军司令部正式下令,可以自由抢夺,每个人都腰囊累累,满载而归。”当英军吹集会号时,一个师的军队,每个团能准时报到者不到10人,余下的仍在抢掠之中。1861年1月14目,英国泰晤土报刊载了以北京和平为题的通讯,其中谈

11、到当时圆明园被掠夺的情况时说:“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f lng)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竞被打碎了。”掠夺后,指挥官就下令焚烧圆明园。英国人温华尔曾经作过这样的描述:“两天两夜的大火熊熊地烧着,仿佛一张幔(mn)子罩着整个圆明园,并且随着大风,烟雾吹过联军驻扎的营盘,蜿蜿蜒蜒到了北京,黑云压城,目光掩没,看起来仿佛像一长期的日蚀。”这一页帝国主义的侵华史,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1) 对于自然段中加横线的部分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

12、 列数字B . 作比较C . 列数字和作比较D . 列数字和举例子(2) 请根据第自然段内容选择合适词语,将选项序号填入横线上 A深山幽谷B名园胜景C仙宫幻境圆明园造景的意境,多取自神话中的_,或仿历代著名山水画中的_,或采取江南绮丽多姿的_,还兼取了国外古典宫廷建筑的特点,成为当世罕见的园林建筑集大成者。(3) 文中通过一个什么事例来体现圆明园是皇家禁苑,不得擅自入园游览?请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回答。(不超过20字) (4) 根据文章介绍顺序,短文先后介绍了什么?( ) A . 名字由来李鸿章受罚造景意境被掠夺与焚烧B . 修建概况是园林建筑集大成者帝王的专属宫苑被掠夺与焚烧C . 修建概况

13、是园林建筑集大成者李鸿章受罚昔日的宏伟壮观(5) “这一页帝国主义的侵华史,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中的“这一页帝国主义的侵华史”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6) 有人主张重建圆明园,有人反对。你的意见呢?请结合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个文段,至少提出两条理由。 14. (13.0分) (2018四上鄂托克旗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片段从租借地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

14、钱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啊!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有志者当效周生”的意思是_。“静静地”看出周恩来_

15、。“铿锵有力”是指_。(2) 本文中的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是_段,起到_的作用。 (3) 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4) 朗读第7自然段是,应该这样读_A . 魏校长受到感染,读出佩服和赞叹的语气。 B . 魏校长吃惊,要读出惊讶和疑惑的语气。(5) 作为青少年一代的我们,读书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写下来。 (6) 周恩来小小年纪就立下了这样远大志向,后来为此而努力,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真是_。(格言) 六、 习作(30分) (共1题;共30分)15. (30分)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人,纷纷赶回家中,与亲人

16、欢聚一堂过团圆节。今天我们就围绕“中秋”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共9题;共20分)1-1、1-2、2-1、3-1、4、答案:略5-1、6-1、7-1、8-1、9-1、二、 判断题(每题1分,共8分) (共1题;共8分)10-1、10-2、10-3、10-4、10-5、三、 课文回顾(每小题2分,共12分) (共1题;共12分)11-1、11-2、11-3、11-4、11-5、11-6、四、 句型转换(每小题2分,共8分) (共1题;共8分)12-1、12-2、五、 阅读理解(共26分) (共2题;共26分)13-1、13-2、13-3、13-4、13-5、13-6、14、答案:略六、 习作(30分) (共1题;共30分)15-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