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38387789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道路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道路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道路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道路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道路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方案2010年3月30日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说明及原则31.1 编制依据31.2 编制说明31.3 编制原则3第二章 工程概况42.1 工程概况42.2 边坡概况及岩土工程地质条件42.3边坡结构设计62.4边坡排水系统设计82.5施工条件82.6施工难点9第三章 施工总部署93.1施工部署9第四章 主要施工方法104.1施工测量104.2土石方开挖104.3脚手架的搭设114.4抗滑桩施工114.5预应力锚索及冠梁施工124.6锚杆施工124.7格构梁施工134.8 喷混植生施工144.9 喷锚施工144.10 重力式浆砌挡土墙施工154.11 排水系统154.

2、12 位移监测(由建设单位指定第三方进行监测)16第五章 成本及风险防范185.1成本控制措施185.2施工风险防范19第六章 施工进度计划196.1施工准备196.2 边坡施工196.3 退场19第七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97.1 质量目标197.2 质量控制原则207.3 各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207.4 成品、半成品的保护措施21第八章 施工技术管理248.1 计划管理248.2 施工管理258.3 材料及设备管理26第九章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279.1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保证体系279.2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27第十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810.1 安全生产目标2810.2 安全生

3、产保证体系2910.3 安全防护措施2910.3 安全防护措施3010.4 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3010.5 机械安全保证措施3110.6 电(气)焊作业安全保证措施3110.7 其他安全保证措施31第十一章 特殊季节及夜间施工保证措施3211.1 夜间施工保证措施3211.2 特殊季节施工保证措施32第一章 编制依据说明及原则1.1 编制依据1.1.1、*设计的*滑坡治理工程设计图纸; 1.1.2、*提供的*滑坡地质勘查报告;1.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450330-2002);1.1.4、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DZT 0219-2006);1.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4、B50010-2002);1.1.6、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2005);1.1.7、国家、省、市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1.1.8、国家强制性技术质量标准、施工验收规范、规程。1.1.9、工艺标准及操作规程。1.1.10、现场调查、踏勘情况。1.2 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系根据*设计的*滑坡治理工程设计图纸及工程现场调查资料等,结合现行的建筑边坡施工技术规范和我公司以往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进行编制。1.3 编制原则1.3.1、以满足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等方面为原则。1.3.2、以切实可行、详尽、具有可操作性、能指导施工为原则。1.3.3、降低成本

5、为原则。第二章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交通要道,该路段山体严重变形,出现裂缝,下滑距离约1.0m。经*院进行地质勘查结果显示,该山体滑坡为岩土质混合(以土质为主)顺层滑坡,滑移面与残坡积粘性土和强风化岩的界面基本一致;属于仍在继续活动的小型(中层)滑坡,潜在的地质灾害险情属于中型,滑坡危害等级为二级。K9+430处曾发生土石滚落县道,阻塞交通、危及车辆及人员安全,经现场调查,初步确定为小型崩塌灾害。本工程相关单位:建设单位为*,设计单位为*,勘察单位为*院。2.2 边坡概况及岩土工程地质条件2.2.1.原始边坡概况该边坡位于*,K9+220处边坡呈东西向,长约108m,坡高18

6、.7822.36 m,坡度29.633.2;K9+430处边坡呈南北向,长约33.5m,坡高12.216.0 m,坡度35.536.6。均系岩土质混合边坡,未进行过坡面防护,现坡面在近期雨水冲刷下局部已破坏,K9+220处岩土体产生滑塌。坡顶为山体,坡底为县道。边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需进行综合治理,潜在地质灾害类型为边坡岩土体的继续滑塌。2.2.2.地层岩性经现场踏勘、地质测绘和调查,坡体主要为上部第四系全新统残积层(Q4)土层,下伏基岩为侏罗系(J)凝灰质砂岩,现从上至下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4)(1)坡积粉质粘土层(Q4dl):褐红色,湿,硬塑状,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反应,干强度中

7、等,中等韧性,岩芯遇水易崩解。层厚0.302.80m,平均厚度1.06m。(2)残积粉质粘土层(Q4el):褐红色、褐黄色,湿,硬塑状,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反应,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系由侏罗系凝灰质砂岩风化残积而成,残留较多的砂砾成分,层中往往夹全风化岩,局部夹强风化岩块,岩芯遇水易崩解。层厚1.807.70m,平均厚度5.20m。第四系土层主要由坡残积土组成,普遍分布,但不均匀,厚度0.0m7.70m,平均4.35m。其分布特征:山体的坡脚厚度较大,上部较薄,厚薄分布具有明显的带条状。2、基岩(Jn)根据地质调查及钻孔揭露,勘查区内基岩为侏罗系南山村组凝灰质砂岩,按风化程度可划分为强风化岩

8、、破碎中风化岩、中风化岩三个岩带。强风化凝灰质砂岩:褐红色、褐黄色,层状构造,泥质或铁锰质胶结,岩芯呈坚硬土柱状或半岩半土状,岩芯遇水易软化;该层风化不均,岩质软硬变化较大,局部夹中风化岩块,岩体结构类型为散体状结构。层厚17.5030.60m,平均厚度24.13m。破碎中风化凝灰质砂岩:褐灰色,节理裂隙发育,裂隙面见铁质渲染呈黄褐色,岩芯呈碎块状;岩体结构类型为裂隙块状结构,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层厚2.006.00m,平均厚度3.67m。该层分布特征:均分布于山体上部,厚度2.006.00m,分布具有明显的带条状。中风化凝灰质砂岩:褐灰色,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面见铁质渲染呈黄褐色,岩芯呈短柱

9、状;岩体结构类型为层状结构,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层厚2.506.40m,平均厚度3.75m。裂隙发育,被21060,32633,26082三组节理及张性裂隙切割,岩石较破碎,属于较软岩。2.2.3.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类型按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含水介质条件,勘查区地下水类型主要由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块状基岩类裂隙水和层状基岩类裂隙水三大类型。(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勘查区属于丘陵地貌,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坡残积各土层中,由于含水介质细颗粒多,空隙小,结构不均匀,地下水的储存和运移条件差,富水性弱,水量较贫乏。地下水属于潜水,具无压或低压的特点,水位、水量随雨旱季节变化明显

10、。(2)块状基岩类裂隙水含水介质为侏罗系凝灰质砂岩,并主要赋存于风化裂隙发育区,由于风化裂隙往往发育不均、且多为闭合细小的裂隙,其透水性、富水性同样具有不均匀的特点。2、地下水动态特征终孔24小时后,对每个钻孔进行测得稳定水位观测,测得各孔稳定水位深度8.80m16.5m。山坡上中部水位埋深较深,下部较浅,地下水位流向为自南东往西北流出。 3、地下水质根据勘查取水样分析结果,场地环境类型类,地下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4、地下水补径排条件K9+220勘查区地形南高北低,区内沿北、东、南三面低山分水岭基本形成一个具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相对独立的小型水文地质单元。地

11、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雨,该区降雨较充沛,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山坡土层结构松散、浅部岩石风化强烈,裂隙发育,有利于地表水渗入,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好。但地形高差较大,有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径流和排泄。地下水自南东往北西径流。地下水在山间低洼处或山脚以泉点形式就近排泄,排泄条件较好。2.3边坡结构设计设计采用削坡锚杆格构梁+抗滑桩+喷锚+重力式挡土墙方式进行治理,格构梁框格间采用喷播草种进行绿化。边坡坡顶采用截水沟截地表及地下水。并在边坡适当部位设置三条跌水槽,流入坡底现有排水沟。边坡削坡时应做好排水系统,裸露坡面应注意防止雨水冲刷。主要设计参数具体如下:2.3.1、锚杆格构梁布置在K9+22

12、0处边坡顶部及K9+430处边坡,为增强边坡岩土体稳定作用。(1)锚杆:锚筋采用25二级螺纹钢筋,锚筋设置对中支架。锚杆成孔直径为80mm,成孔时采用机械干法成孔,成孔深度应超过锚杆设计深度0.5米,成孔后及时放置锚筋并进行注浆,锚杆注浆采用32.5R复合型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水灰比0.45-0.50,常压注浆,注满全孔,注浆第二天应从孔口补浆,注浆管内端距孔底500mm。(2)格构梁:格构梁为400400暗梁,混凝土采用C25混凝土。主梁在坡面开挖地槽并三面抹1:3水泥砂浆厚30,然后绑扎钢筋并浇捣混凝土。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少于50。格构梁间选用根系发达较耐旱的草种喷播绿化。格构梁每隔2

13、5m设变形缝,缝宽2,缝内填塞沥青麻筋。2.3.2、抗滑桩布置在K9+220处滑坡坡中位置,为滑坡体主要阻滑结构。(1)抗滑桩:采用1.5m1.2m(高宽)的方桩,桩长为1017m,嵌入强风化岩68m,间距4000,混凝土强度为C30,保护层不小于50。桩身配筋采用不均匀配筋,靠山侧为2032螺纹钢,背山侧为1032,两侧为构造配筋,共1025螺纹钢,箍筋采用10200。(2)冠梁:采用92012001000(长宽高),混凝土强度为C30,施工时,冠梁高度应高出抗滑桩顶1.0m,作为预防坡顶有破碎岩块掉落。梁配筋为主筋靠山侧和背山侧共1425,两侧布置620构造钢筋,箍筋为10200。(3)预

14、应力锚索:锚索长度分别为16.0m25.0m,进入强风化岩不少于10.0m15.0m,间距4000;预应力锚索设计拉力分别为300kN、350kN,锁定值为225kN、260KN,材料为低松弛高强钢绞线3(4)75(fptk=1860MPa)。采用32.5R复合硅酸盐水泥拌制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450.50。分两次注浆,第一次为常压注浆,第二次为高压注浆,注浆压力不小于1.5Mpa;锚固体强度为M30,并不小于设计强度75%后方可进行张拉锁定。抗滑桩施工时预留锚索孔位,冠梁完成后施工锚索、锚墩,并在锚墩强度均达到设计强度的80%方可进行张拉锁定,每根锚索均应按设计拉力的1.1倍进行预张拉,然

15、后卸荷至设计锁定拉力进行锁定。锚索锁定完成后,用C25混凝土对锚头进行封闭防腐。2.3.3、喷锚支护布置在K9+220处边坡下部,为增强边坡岩土体稳定作用。锚杆均采用全粘结锚杆,锚杆主筋为25螺纹钢,锚孔采用锚杆机成孔,孔径不小于80,为保证锚杆在孔内居中,用8圆钢每隔1.5m按梅花状焊设支架。注浆采用32.5R复合硅酸盐水泥按水灰比为0.450.50配制水泥浆液,注浆压力控制在0.40.6Mpa。钢筋网采用8 200200编制,增加216加强筋与锚杆端部进行焊接;纵向钢筋网搭接长度300,横向钢筋网搭接长度200。分两次喷射C20混凝土,编制钢筋网前喷射第一次混凝土,配合比约为水泥:砂:石子

16、1:2:2.5,经检查钢筋网铺设合格后第二次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20mm,并养护达到设计强度。2.3.4、重力式浆砌挡土墙布置在K9+220处边坡底部,为增强边坡坡脚稳定性,保护坡脚X206县道。挡土墙高度为2.0m,墙顶宽度为0.5m;浆砌石砌筑用石料(主要是块石)选用强度等级不能低于MU30、块径不宜小于30cm的质地均匀、坚硬、无裂缝、不易风化的石料,石面无风化屑、泥迹、污垢,尽量选用较大的石块砌筑,块石应大致方正,无锋楞凸角,顶面及底面应较为平整,片石应具有两个大致平行的面。砌筑砂浆选用合格的砂料及32.5R复合硅酸盐水泥进行配制,砂浆强度为M7.5。2.4边坡排水系统设计边坡坡顶及坡

17、脚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沟截、排地表及地下水。并在边坡适当部位设置三条跌水槽,流入坡底水沟。2.5施工条件2.5.1.场地条件施工现场位于*。场地原始地貌单元属坡地,系岩土质混合边坡,长约108m、33.5m,坡高分别为18.7822.36 m、12.216.0 m,坡度分别为29.633.2、35.536.6。场地紧挨县道*,由于场地属于坡地,场内没有车行道路;场地内没有材料及土方临时堆放点,施工时需围闭部分道路方可施工,只有在K9+220处西侧有少量平地可以堆放,施工材料和土方外运存在二次或多次转运,增加了施工成本,且对施工工期也有一定的影响。2.5.2.气候条件本工程施工期间预计处于5月9月

18、之间,气候炎热,降水较集中,多台风。2.6施工难点2.6.1.施工用水、电接驳:由于边坡位置特殊,施工用水接驳点距离很远,无施工用电。2.6.2.场地道路狭窄,影响正常施工进度。2.6.3边坡靠近县道边,车辆多,需要占道布设围闭。第三章 施工总部署3.1施工部署3.3.1施工总体指导思想及原则本工程以设计图纸的有关要求进行总体规划,工期以网络计划进行控制,以施工技术进行动态管理,施工质量以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控制。1施工指导思想: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优质安全,确保工期。2施工原则:根据工程规模、工期要求、工程特点、施工工艺及地质条件,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按“统一指挥

19、、网络管理、分工负责、全面推进”的施工原则,先主项后细部,多工序立体交叉平行流水作业,跳位施工。有条件的项目齐头并进,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相互配合,见缝插针,争取主动,确保按期全面完成工程任务。3现场布置:施工临建组成如下:工地设置封闭围挡,临时工棚等,并做好安全防护。3.3.2工程施工实施目标质量目标:合格安全目标:无重大伤亡事故,轻伤事故率控制在0.1%以下,实现“五无”(即无死亡、无重伤、无倒塌、无中毒、无火灾)。工期目标:根据本工程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要求,工期预计90个工作日内完成。3.3.3施工区段划分边坡施工分为K9+220、K9+430两个施工段。工地设置围挡,封闭一边车道。土方

20、开挖,从上至下转至坡底,余土从坡底外运。3.3.4施工流程搭建临设,设备、人员进场,测量控制网点建立施工放样场内临时围挡、道路施工边坡修整、开挖、搭设脚手架施工抗滑桩冠梁施工、锚杆(索)施工格构梁、喷锚施工锚索张拉锁定、绿化喷草截水沟、跌水沟排水系统施工施工清理现场资料整理竣工验收第四章 主要施工方法4.1施工测量4.1.1、测量放线施工时根据设计图纸结合实际地形进行测量放线,在坡度变化处设控制点。土石方开挖前,应对坡顶及坡脚控制点坐标及高程进行复核,如与设计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调整。在施工中经常检查坡度和位置,确保位置正确。控制点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具体为:用14钢筋头,刻划十字交

21、点为座标点,用混凝土固定。4.1.2、测量仪器及工具主要仪器有:全站仪1台、水准仪1台。其它工具:钢尺、卷尺、塔尺、鎯头、线坠、墨水、线盒、铁钉等。4.2土石方开挖对边坡修坡时,在保证按设计要求的坡顶线及坡度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土方的开挖。土方的开挖顺序为从上至下进行。形成坡度后应结合人工清坡,清除坡面凹凸不平土层、要求坡面尽量平整。开挖弃渣应即行运走,不得随地堆放而诱发次生灾害。施工时根据设计图纸结合实际地形进行测量放线,在坡度变化处设控制点。土石方开挖前,严格对坡顶及坡脚控制点坐标及高程进行复核,如与设计不符,将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调整。4.3脚手架的搭设4.3.1搭设材料使用钢架管。4.3.

22、2脚手架外立杆内侧设置经检测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1.2m高防护栏杆,以及0.18m高、厚度不小于10mm的挡脚板。4.3.3在搭设外脚手架或模板支撑系统时,有专项的设计和搭设方案,并作为施工现场开工前提条件检查的内容,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同意后方可搭设。搭设后,班组应进行自检,经监理、施工单位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4.4抗滑桩施工4.4.1孔桩的开挖:孔桩开挖原则是跳桩开挖,在进入桩身以前检查孔口四周做好孔口的清理,引开地表水,进孔前做好孔口的支护。把孔的十字线及标高引到护壁上。在孔内土方开挖前,做好支挡,主要防止堆放物品、土及其它落入孔内。孔内的土方提升采用0.51t

23、的卷扬机提升。孔内的土方出孔后,人工转运至坡脚,用车辆运走。孔口范围严禁堆土,以减小孔口的压力,防止下雨后形成稀泥横流。孔桩开挖就位后,经检查,底面高程超欠挖不超过5cm。 4.4.2混凝土工程:抗滑桩有部分外露部分,要保证光洁度,为了保证外露部分的美观,其一要做到该部分护壁混凝土的垂直度。护壁混凝土采用每节1m,即开挖1m支护1m。每次灌注混凝土前核对各方位尺寸。在灌注桩身混凝土前各护壁混凝土接头处打平,在外露部分可钉上PVC橡胶板以保证拆除护壁后的光洁度, PVC橡胶板钉在事先预埋在护壁内的木头上。桩身混凝土采用集中灌注,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混凝土浇筑时自由倾落高度大于2m,应采用串筒,串

24、筒下端混凝土不得冲击模板。混凝土灌注完毕后,注意控制好侧模拆模时间,保证8h以上,才能拆除侧模,注意保护侧板的棱角,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强度的75%不准起吊堆放。 4.4.3钢筋工程:桩身钢筋就地加工,由于地面绑扎钢筋整体吊装受空间限制,施工难度较大。桩身钢筋的绑扎采用孔内绑扎钢筋笼。具体的做法为每侧先立3根钢筋,竖向间隔2m绑扎一圈箍筋,形成骨架,再逐根按设计绑扎主筋和箍筋。绑扎竖向固定箍筋可用电焊与主筋焊接,但点焊不能烧伤主筋。孔内有水,电源引入孔内,地面应装漏电保护器,钢筋笼周围用短钢筋支顶于护壁,控制钢筋笼稳定和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竖向主筋或其他钢材的搭接应避免设在主滑层上,搭接焊以双

25、面搭接焊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d,焊接注意焊接质量,焊缝高度不小于0.3d。焊缝宽度不小于0.7d,并使搭接两根钢筋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4.5预应力锚索及冠梁施工布置在K9+220处抗滑桩顶部,增加抗滑桩的抗剪作用。1、抗滑桩施工时采用189无缝钢管预留锚索孔位及按设计预留钢筋伸入冠梁内。2、预应力锚索主材采用75(fptk=1860MPa)的低松弛高强钢绞线,长度分别为16.0m25.0m,进入强风化岩分别不少于10.0m15.0m,间距4000。3、孔位允许偏差为水平方向100mm,垂直方向50mm,预应力锚索钻孔倾角30,倾斜度允许偏差为3%,孔深应超过设计长度0.5m,终孔后应认真清孔

26、,直至孔口流出清水为止,孔径不小于150mm。4、预应力锚索下料长度允许误差为50mm,安装前应认真清除锚索表面的油污和铁锈,自由段涂沥青等防腐材料。5、采用32.5R复合硅酸盐水泥拌制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450.50。分两次注浆,第一次为常压注浆,第二次为高压注浆,注浆压力不小于1.5Mpa;锚固体强度为M30,并不小于设计强度75%后方可进行张拉锁定。6、施工完锚索,制作锚墩的同时,施工冠梁,并在强度均达到设计强度的80%方可进行张拉锁定,每根锚索均应按设计拉力的1.1倍进行预张拉,然后卸荷至设计锁定拉力进行锁定。锚索锁定完成后,用C25混凝土对锚头进行封闭防腐。4.6锚杆施工4.5.1

27、说明本工程锚杆均采用25二级螺纹钢。4.5.2设计参数与材料配置及要求锚杆间距:水平间距2.9m(锚杆格构梁)、1.3m(喷锚支护);锚杆倾角:与水平面夹角20。4.5.3施工顺序与方法1、清坡:规整地形边界,清除浮土浮石,需要时回填凹坑,砍伐无特殊保留价值的树木至根部;2、坡面排水系统施工;3、以坡脚为基准线放线布置锚杆孔位,宜设于天然凹坑处,但间距不应大于设计值的10%;4、在不具备能使格栅紧贴坡面的天然凹坑的孔位处开凿孔口凹坑;5、自上向下钻凿锚杆孔;6、安装锚杆并注浆;7、格够构梁浇注的同时,把锚杆头一并浇筑。4.5.4施工注意事项1、锚杆成孔直径不小于80mm;成孔时采用机械干法成孔

28、,成孔深度应超过锚杆设计深度0.5m;2、放置锚杆时,若发现孔壁坍塌,应重新清孔; 3、灌浆前应清孔,注浆管应与锚杆同时放入孔内,注浆管端头到孔底距离为500mm;6、注浆材料采用32.5R复合硅酸盐水泥净浆,水灰比宜为0.450.5。4.7格构梁施工布置在K9+220处边坡顶部及K9+430处边坡,为增强边坡岩土体稳定作用。1、钢筋混凝土格构护坡坡面应平整、夯实,无溜滑体、蠕滑体和松动岩块; 2、钢筋可在现场进行制作与安装,但钢筋的数量、配置按设计确定,接头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92)的规定;3、格构梁均采取部分嵌入式梁,150mm嵌入坡内;4、对已浇注完毕的格

29、构梁,应及时派专人进行养护,养护期应在7天以上。5、格构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主梁在坡面开挖地槽并三面抹1:3水泥砂浆厚30,然后绑扎钢筋并浇捣混凝土。每隔25m设变形缝,缝宽2,缝内填塞沥青麻筋。4.8 喷混植生施工布置在K9+220、K9+430处格构梁结构内,达到美化环境及阻止雨水侵入坡体。喷混植生即采用混凝土喷射机把基材与植被种子的混合物按照设计厚度均匀喷射到边坡表面。1、整修边坡整修边坡的主要任务是清除格构内不稳定的岩土体。把凹凸不平的地方大致整平,以便让种植材厚薄均匀,对于松散的岩石用水泥砂浆摸缝粘结。2、 喷播植物种子格构梁间选用根系发达较耐旱的草种(可添加适量木种)喷播绿化

30、,如黑麦草蟛蜞菊勒杜鹃。将先配好的种子和纸浆等混合材料用液压喷播植草机直接喷射在种植基材表面上,该施工环节和液压喷播植草相同。应注意的是:喷播草籽经拌均匀粘附在纸浆或木杆等附着物上。由于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阳坡的种子发芽率降低,应适当加大种子的用量。3、覆盖雨水较多,可用无纺布(16g18g/m2)覆盖以防止雨水冲刷。覆盖的目的,一是防止雨水冲刷,二是防止水分蒸发过快,三是保温利于种子发芽。4、养护草坪植物虽然适应性强,但仍然是“三分种,气分养”,因此应特别重视草坪的养护。喷播后如未下雨则每天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在养护期间应随时观察草坪的水肥情况,水分主要是看根系土壤的湿润程度。在草坪成坪后

31、由于其自身形成了一层草毯,对土壤中的水分散失有一定的保护性。一年以后,草坪基本上形成了其自身的生态,不需要特别的养护。4.9 喷锚施工布置在K9+220处边坡下部,为增强边坡岩土体稳定作用。1、按照设计图纸坡率对边坡进行修整,清除松土及散石,尽量使坡面平整、顺滑。2、喷射首层混凝土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配合比约为水泥:砂:石子1:2:2.5,采用喷射机高压喷射;防止施工期间降雨冲刷坡面,造成垮塌。3、锚杆施工完毕后,开始制作钢筋网,钢筋网采用8圆钢(HRB235),间距200200,增加216加强筋与锚杆端部进行焊接,并预留与下段搭接钢筋长度;纵向钢筋网搭接长度300,横向钢筋网搭

32、接长度200。4、待钢筋网制作完成后,并经检查合格后,开始喷射面层混凝土至设计厚度120mm,并养护达到设计强度。4.10 重力式浆砌挡土墙施工布置在K9+220处边坡底部,为增强边坡坡脚稳定性,保护坡脚X206县道。1、挡土墙为重力式,采用挤浆法施工,墙高为2.0m,墙顶宽度为0.5m,基础埋深为0.5m。2、砌筑用块石材料选用强度等级不能低于MU30、块径不宜小于30cm的质地均匀、坚硬、无裂缝、不易风化的石料,石面无风化屑、泥迹、污垢,尽量选用较大的石块砌筑,块石应大致方正,无锋楞凸角,顶面及底面应较为平整,片石应具有两个大致平行的面。 3、砌筑砂浆选用合格的砂料及32.5R复合硅酸盐水

33、泥,砂浆拌制应使用自来水,严禁随地取用水沟内污水。进场的水泥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其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等指标必须符合标准规定,砂浆强度为M7.5。4.11 排水系统 1、截水沟及排水沟:按图纸设计尺寸,放样测量开挖槽沟,并采用C15混凝土作垫层,厚度不小于10cm,截水沟采用MU10灰砂砖,M10砂浆砌筑,面层用1:1水泥砂浆抹面。排水系统应根据地形走势与坡度并根据排水方向设置一定的水力坡度,以利排水通畅;对砌筑项目的石料、砂浆等施工要求按照相关规范要求严格执行。2、跌水沟:急流槽基础应嵌入地面以下,要求沟侧线顺直、曲线圆滑、线条美观,保证水流畅通;且必须做好不同位置的排水设施的衔

34、接及截水沟与泄水槽,泄水槽与排水沟的衔接。4.12 位移监测(由建设单位指定第三方进行监测)4.12.1、观测点埋设数量根据场地变化及设计图纸在边坡顶布置位移监测点,坡顶最大允许位移为50mm,预警值为30mm;坡顶最大允许沉降按30mm控制,预警值为20mm。4.12.2、观测点的实施1、水准基准点的埋设选取施工现场红线以外设定个水准基点,每次观测前先检查其可靠性。2、观测点的布设A、观测点的布设原则:能够反映周边道路及场地变形特征和变形明显的部位;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B、观测点的埋设观测点采用14mmL型螺纹钢嵌入混凝土体的方法埋设。3、沉降观

35、测A、观测的基本原则采用相同的图形(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B、观测前的准备工作按照有关设计及规范要求对水准仪、设备进行检校;在观测点埋设后,根据现状情况结合沉降观测示意图于实地选定观测路线及仪器设站位置。C、水准基准点的检测每次观测前,均须对水准基准点进行检测,检测按闭合路线形式进行,遵循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作业要求,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视线长度:30m前后视距差:0.5m视距累计差:1.5m环形闭合差:0.30相邻点高程中误差:0.5mm每站高差中误差:0.13mmD、位移观测沉降观测每次从基准点出发,经过全部沉降观测点再闭合至基

36、点(即每次沉降观测用同一个基准点起算)。沉降观测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作业,一测站的观测次序为“后、前、前、后”。外业观测采用AL25A型水准仪进行观测。每次观测采用相同路线,固定作业人员进行。沉降观测的外业测量技术要求如下:前后视距差小于1m、距离短于6m时小于0.2m;前后视距累计差小于3 m;视线离地面高度在大于0.5 m;仪器与标尺距离小于50 m;基辅分划读数差小于0.5mm;基辅分划测得高差之差小于0.6 mm;测站高差中误差小于0.3 mm;水准环高程闭合差小于0.6n mm;相邻点高程中误差小于0.50 mm;沉降点相对基准点的高程中误差小于1 mm;数据处理.4.12.

37、3、观测要求1、变形观测点应在布设初始建立初读值,变形观测应在施工前开始实施,观测频率根据施工的进度及监测的情况确定。2、变形监测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有关变形监测的规定,水平位移观测精度满足四等精度要求,沉降观测精度满足二等精度要求。3、观测资料应包括:观测基准点和观测点的位置、编号、观测日期、本次观测值和累积观 测值;观测资料应编制成表或绘成曲线,变形观测结束应将上述资料汇总并附必要的文字说明;4、监测工作由专业人员进行。对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施工方和设计人员,以便及时采取对策。5、监测频率及时间:边坡施工期间每13天监测一次,雨季应加密监测;边坡施工完毕后每3天观测一次,两

38、个月后如果变形趋于稳定,改为每月观测一次,观测时间不少于二年。第五章 成本及风险防范 5.1成本控制措施5.1.1、技术改进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知识,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挖掘内部潜力,大力开发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来不断提高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达到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成本的目的。5.1.2、采购管理强化材料采购、运输、储存和使用管理,采购人员不仅要熟悉材料的性质、特点,更要掌握市场信息,比价比质,随着工程的进度有计划地采购,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5.1.3、统筹周转根据建设期限的要求,集中力量,统筹安排,编制合理的流水作业法和网络计划法,使项目连续而紧凑的科学施工,使现场模板

39、、钢管等大型材料有计划、合理的周转,达到用最小的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5.1.4、废材回收的成本核算做好一些废材的回收工作,宣传施工人员节约用电、用水,对严惩浪费能源和原材料的人事要严肃批评,屡教不改的给予经济制裁。并实行成本核算管理,对工程产品成本费用可会造成降低的原因进行事前分析和控制,及时纠正偏差,防止超支,避免损失和浪费。5.2施工风险防范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

40、第六章 施工进度计划6.1施工准备计划5天完成。包括施工区域围闭,安全警示牌的设置,施工及生活设施,水、电安装,队伍调遣,部分设备、材料进场等。6.2 边坡施工本工程计划在80个工作日内完成。 6.3 退场计划2天退场。包括各施工设施、机具、人员退场及场容场貌恢复。第七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7.1 质量目标工程质量目标达到:合格工程,工程竣工质量检验一次合格率100%。为确保本工程达到所要求的质量目标,采用项目目标管理法施工机制,相关职能部门全力配合。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完全按照认证质量、职业安全健康体系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7.2 质量控制原则本工程质量控制原则:按照本工程施工图纸、现行的有关施工

41、验收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以及国家、省、市有关规范要求进行。7.3 各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7.3.1测量控制质量保证措施1、施工前必须建立测量控制网。对建设方提交的基线、基点及高程点进行复测,并办理签证手续。2、补充施工需要的建筑基线及水准点。3、对基线、基点及高程点采取特殊措施加以保护,并定期复测;主要控制桩位均应稳固可靠,并保留至工程结束。4、使用的测量仪器、器具必须在检定的周期内,施工中定期进行自检校验。5、施工过程应做好测量记录,并由技术负责人复核测量数据。6、工程完工,对施工过程的测量数据进行整理。7.3.2 边坡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贯彻执行IS09001质量、安全、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标

42、准,严格按有关程序文件进行施工管理,通过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质量分目标的完成,从而确保质量方针的贯彻执行和质量目标的实现,确保用户满意。2、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及工程基线、轴线进行各节点的测量定位,经复核无误后才能进行边坡的施工。7.3.3 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每批使用的钢筋应附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明书,并标示批号和出厂检验的有关力学性能试验资料。运到工地的每批钢筋都须按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抽样试验,所有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2、钢筋应存储在高于地面的平台、垫木或其他支承物上,并尽量保护它不受机械损伤和不暴露在可使钢筋生锈的环境中,所存储的钢筋都要按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要求进行材料的可追溯

43、性标示。3、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污、绣皮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应按图纸所示的位置准确的安装,并用标准的支承将钢筋牢靠的固定好,使其在浇注过程中不至于移位,不允许将钢筋放入或推入尚未凝固的混凝土中。4、任何构件的钢筋安装后应如实填写质量检验表,并需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才能浇注混凝土。7.4 成品、半成品的保护措施7.4.1成品、半成品保护组织机构(1)成立专项成品保护组织机构如何进行专项成品保护必将对整个质量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必须重视并妥善地进行好成品和半成品的保护工作,才能保证工程优质、高速的进行施工。这就要求项目部成立成品和半成品保护专项管理机构,协

44、调各施工班组动作一致,有纪律、有序的进行穿插作业,保证用于施工的原材料、制成品、半成品、工序产品以及已完成的分部分项产品得到有效的保护,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2)成品、半成品保护机构的运行方式组织专职检查人员跟班作业,定期检查,并根据具体的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制定对有关责任人的奖罚制度。在业主的统一指导下,建立成品保护工作的奖罚制度,共同维护已完工程及半成品、制品的质量,对成品、半成品保护工作中贡献大的班组、个人,项目部给予表扬和奖励,反之将给予相应的处罚。7.4.2成品保护实施措施工程施工过程中,制成品、工序产品及已完分部分项工程作为后一工序的作业面,其质量的保护必将影响整个

45、工程的质量,忽视其中任一工作,均对工程的开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制定以下成品保护措施:(1) 制成品保护:制成品包括弯曲的成型钢筋、金属制品、预分阶埋件和混凝土预制构件等等。堆放要求地基平整、干净、牢固、干燥、排水通风良好。堆放控制分类、分规格、堆放整齐、平直、下垫帎木,并作好防霉、防污染、防锈蚀措施。成品上不得堆放其它物品。成品运输要做到车厢清洁、干燥,装车高度、宽度、长度符合成品运输要求,堆放科学合理,在装卸时做到轻装轻卸,捆扎牢固,防止运输及装卸散落、损坏。(2) 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成品保护:1、钢筋绑扎成型的成品保护,钢筋按图绑扎成型成型完工后,应将多余钢筋、扎丝清理干净;接地及

46、预埋等焊接不能有咬口、烧伤钢筋;木工支模及安装预埋、混凝土浇筑时,不得随意弯曲、拆除钢筋;基础、梁、板绑扎成型完工的钢筋上后续工种,施工作业人员不能任意踩踏或重物堆置,以免钢筋弯曲变形;模版隔离剂不得污染钢筋,如发现发现污染应及时清理干净;水平运输车道不能直接搁置在钢筋上。2、模板保护模板支模成型后及时将全部多余材料及垃圾清理干净; 安装预留、预埋应在支模时配合进行,不得任意拆除模板及重锤敲打模板,以免影响其质量;侧模不得靠钢筋等重物,以免使其发生倾斜、偏位而影响模板质量;混凝土浇注时,不得使用振动棒撬支模板,混凝土应反锹入模板内,以免模板因局部荷载过大而造成变形;水平运输车道,不得直接搁置在

47、模板上;模板安装成型后,应有专人值班保护,进行检查、校正,以确保模板安装质量。3、混凝土成品保护,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应将散落在模板上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并按要求进行覆盖保护雨期施工的混凝土成品,应按雨期要求进行覆盖保护;混凝土终凝前,不得上人或机械作业,确保混凝土养护期不受损坏。4、下道工序施工堆放酸类物品,应用桶装放置,施工操作时应对混凝土进行覆盖保护,不得随意在混凝土上开槽、打洞,预留洞和预埋件在混凝土浇注前做好;不得重锤敲打混凝土面。边坡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质 量 保 证 体 系检 查 体 系组 织 体 系工 作 体 系项目主管领导层审查设计、按图施工检 查 标 准施工员监理员质量员材料员技术负

48、责人检 查 方 法试验工作责任分工交底工作工序互检质安检查班组自检向班组交底材料试验强度试验配比试验操作规程验收标准质量措施向工人交底评 定监理员复查施工班组质量小组第八章 施工技术管理8.1 计划管理根据施工总体部署,每月编制月计划,每周编制周计划,对作业班组编制日计划。内容包括:施工进度计划,各主要工种劳动力平衡计划,机械设备配置计划,钢筋、混凝土材料及配件购置计划等。以“日保周、周保月”工期目标的实现。并且从实际出发,确保计划的严肃性和科学性,明确主攻方向,保竣工、创优质产品,实现最终经济效益。项目计划管理体系图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管理全过程经营计划上级主管部门总计划劳动力及劳动工资计划季度

49、施工技术财务计划指标机械设备布置计划季度施工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施工组织总设计月度施工技术财务计划构配件供应计划配合协作计划周施工作业计划安全、质量计划降低成本计划财务计划8.2 施工管理8.2.1 开工管理1、根据有关规定,办理好开工手续。2、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审查设计图纸,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技术培训及技术交底,作好开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3、施工现场的平整与施工便道的修筑,生产设施及生活设施的修建,接通水、电、安装通讯,保证工程顺利开工。8.2.2施工生产调度管理:我公司将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有计划、有步骤、高效率地规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并协调好内外关系,使工程项

50、目在合理的工期内,以较低的造价,高质量地完成任务。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实行逐级管理,分工负责,指挥灵便,协调一致,互相配合,妥善地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准确地反馈信息,以高效率的管理达到工程项目的施工快速、优质、安全、低耗的目标。2、保证施工作业计划的贯彻,将各项计划具体落实到施工班组或施工人员,使人人明确计划目标的要求,调动生产积极性,加强计划管理的检查监督。3、加强施工检查,检查施工班组当天任务的完成情况,对施工形象进度、安全与质量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作好原始记录。4、作好施工日志,从开工之日到竣工验收结束的全部施工过程,每天必须做好记录,要求准确、完整。8.2.3 现场文明施工管

51、理:1、实行领导负责制:明确一位副经理负责组织和协调,各部门共同管理。2、班组责任制:将施工现场划分为若干区域,将每个区域的责任落实到各班组。3、齐抓共管制:各部门分工负责,共同管理。4、奖罚责任制:建立明确的奖罚制度。5、日常管理制:经常宣传、随时检查,使施工现场形成良好的文明施工风气。8.2.4 技术管理实行项目总工程师技术负责制。在施工全过程中,项目总工程师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职能,开展技术工作,使之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以保证高质量地按期完成本工程项目。1、对图纸的熟悉审查工作。根据施工进度,分阶段熟悉、审查图纸,并且做到技术超

52、前,全面考虑和布置施工方法,特别要注意施工技术措施、工序搭接配合、重点及关键部位的技术交底,对设计上或施工有疑点之处,及时与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和设计部门进行研究,洽商变更,把好图纸、测量、试验三关。2、坚持技术学习制度。包括业务学习和技术规范、设计文件,以及与本工程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不断提高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3、主持开好技术碰头会。每日或每周召开由项目部管理人员及工班长参加的碰头会,总结上日或上周完成生产任务情况,包括进度、安全、质量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措施,下达下日或下周生产计划。4、分阶段、分工序进行技术交底。以书面的形式组织管理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

53、底,并作好交底记录,参加人员应履行签字手续。5、经常巡视现场,重点项目现场把关。对各工序的施工操作,库存材料的使用、工序衔接、施工质量、安全生产要进行经常检查,对重要及关键部位,要亲临现场指挥和把关。6、检查和督促技术档案资料的积累。7、执行各级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组织职责分工。8.3 材料及设备管理8.3.1 材料管理施工过程也就是材料的消耗过程,因此,做好施工材料的供应、保管和使用等工作,将直接影响到本工程的质量。1、材料供应计划: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项目工程的材料计划,编制月、周材料计划,以保证材料的供应。2、在计算材料的需用量时,应有一定的储备,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3、材料的采购时

54、,首先做好市场调查,从中选择几个生产管理好、质量可靠的厂家作为待定的购货方,并列入档案。而后从待定的供货方产品中取样,并送质检站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最优厂家,作为合格的供货方,建立供货关系。同时建立供货方档案,随时对材料进行抽检,促使提供稳定合格产品,否则重新认定合格的供货方。8.3.2 设备管理1、根据本工程的自然条件、地质、工程量具体施工情况来确定机械使用的最佳配制方案。2、选用先进的施工设备,保证机械性能良好,耗能少、效率高。3、经常进行维修、保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第九章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9.1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保证体系9.1.1

55、 制定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根据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及业主有关要求,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制定出适合本工程的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力争在文明施工中作出好的成绩。9.1.2 成立文明施工管理机构项目经理部成立“文明施工小组”,成员由项目经理部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本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的制定、落实,并实施周检制度。专职的文明施工督导员,将全面负责监控本工程项目的文明施工工作。9.2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9.2.1 合理布设临时生活、施工设施9.2.2 防止水污染措施9.2.3 余泥渣土排放措施对于余泥、渣土等固体废弃物,应集中处理、不随意弃置。力争当天清理当天运输,保持场内清洁,渣土严格按有关规

56、定运至有关部门指定的地点。9.2.4 防止噪音措施1、采用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认真做好加油、保养工作,减少施工时机械发出的噪音。2、除必须连接作业的工序外,尽量减少在深夜施工,即使施工也尽量采用噪音较小的动力设备。3、大型动力设备,设置消声装置,对不使用的设备及时关闭。9.2.5 加强机具材料管理1、加强各工序的施工管理,施工材料分期分批组织进场,各类物体堆放整齐,不占道、不挡路,多余的机具材料及时运出场地。每道工序作业完后必须清场,保持整洁不乱,做到“工完料清”。2、材料、机具、设备进场后,进行分类堆放,并按照质量、职业安全健康文件有关要求进行标识。9.2.6加强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宣传和督导1

57、、学习文明施工有关管理规定,在每周安全学习中穿插文明施工的学习内容,使每个职工明白文明施工的重要性。2、做好现场文明施工的宣传工作,在班组中开展文明施工劳动竞赛,做到有奖有罚。第十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0.1 安全生产目标本工程安全生产目标::实现工程施工全过程“六无”:即无死亡、无重伤、无倒塌、无中毒、无爆炸、无重大机械交通事故;施工期间职工负伤率控制在0.5%以下。10.2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防护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检查纠正措施记录工伤事故记录安全检查记录班前安全活动进场三级教育安全技术交底作业班组安全员专职安全员项目经理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主管安全副经理总经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58、安全措施落实文明及安全技术措施桩基工程安全技术措施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安全制度方案编制10.3 安全防护措施10.3.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为搞好本工地安全生产工作,我司将成立专门安全领导小组,工地设立安全监督小组,班组设安全员,形成一个健全的三级安全保证体系。负责工地日常的安全工作,定期组织安全检查。10.3.2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在本工程中的安全责任。10.3.3强化安全教育。坚持“三级安全教育”,规范“三级安全交底”制度,施工中坚持“班组安全活动”制度。10.3.4改善施工劳动条件。积极改进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改善劳动环境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消除危险因

59、素。10.3.5实行人身安全保险。所有施工人员均参与人身安全保险。10.3.6加强施工安全监控。及时反馈监测信息,进行科学的信息化施工,确保施工安全(包括地面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安全)。10.3.7完善现场急救措施。本工地内将常驻医护人员,在出现紧急情况做好现场急救措施。同时现场常备应急车辆,并与附近大医院保持联系。防护工程安全技术措施10.4 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10.4.1、所有施工人员均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性能,用电人员各自保护好自用设备的负荷、地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找电工解决,严禁非专业电气操作人员乱动电器设备。10.4.2、配电系统分级配电,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完整、牢固、防雨防尘、外涂安全色(标),统一编号;其安装形式、内设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可靠、完好、选型、定值符合规定并标明用途。10.4.3、现场内支搭架空线路的线杆底部要牢固,不得倾斜下沉,与临近建筑应有一定安全距离,且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达不到要求必须采取有效保护措施。10.4.4、所有电路均采用三相五线制,所有电器设备及金属外壳或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