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上传人:nu****n 文档编号:138347200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聆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富有创意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立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求异、求新,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勤于创新的思维和善于创新的能力。 什么是创新、创造力?首先,创造是提供新的、首创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而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从广义上讲创造性地完成

2、工作,或在具有独创性的工作中注入个人的创新成分,都被称为创造。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也取得出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音乐创造力方面却令人堪忧。有资料显示目前中小学生会简单作曲的只占18%,不会的占82%;可见创作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最薄弱环节。我国少年儿童能在国际大赛上获奖而成却很难获奖,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是因为我们的学生从小在学校总是依照教育传达的指令被动完成任务,而教师没有帮助学生发展理解、鉴赏、创造音乐的兴趣和潜力,所以阻碍了学生探求音乐内涵、再创造音乐的能力。 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1启发想象,唤发创新精神唤

3、起创造能力 想象力是人在过去知觉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创造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的源泉。” 2主体参与,激励创新创造能力。 现代课堂教学论认为,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是创新教育儿童观的真缔所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使其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尊重学生意愿,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创新中去。例如:在演唱歌曲划船曲的过程中,教师先提问:“用什么表现方式能使歌曲听起来更热闹?”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提出,可以一部分学生唱歌,一部分学生当“啦啦

4、队”,全带韵律地喊“加油、加油”,一部分学生表演划船。学生很来劲,个个跃跃欲试,教师顺势将学生分成三组,一齐来感受这种表现形式的实际效果,歌曲听起来层次感丰富了,也热闹了许多。接着教师又激励学生畅想:“赛船的场面可激烈了,大家争先恐后,一会儿你快,一会儿我快,同学们能不能试着改变它演唱形式来表现激烈的比赛场面?”有的学生说可以用轮唱的方法,还有的认为边唱边做划般的运用更好。教师请全体学生分别尝试两种方法,果然赛舯情景更激烈更热闹了。教师适时肯定了学生的创意,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创新活动充满信心和热情。这时,教师提议:“中国民间习俗常用锣鼓等打击乐器来表现喜庆与比赛的热闹场面,这首歌可以加入怎样的

5、锣鼓节奏型来演奏?”学生极有兴致尝试,教师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创编,有疑难处请教师帮助。在自由、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们无拘无束,灵感激发,编出了许多节奏,如:“|”“|”“|”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最佳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最后教师综合所有具有创意的表现形式,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喜好:或唱歌、或担任“啦啦队”、或表演、或打击乐器。人人参与,尽情尽兴地表现歌曲。这时,教师无须解说,学生在游戏般的音乐活动中感受到了赛般激烈欢腾的场景,也在愉快自由的集体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2捕捉时机,诱导创新创造能力 在歌曲教学中,有好多内容适宜于学生开展模拟性实践,进行发散性创编

6、,教师必须善于捕捉这种时机。但创新的时机并不是处处都存在的,往往是稍纵即逝的。如果教师不能做有心人,不能充分挖掘教材因素,或不注意音乐与其它学科之间内在的联系,就不能捕捉住这种机会,学生也就会丧失一次创新的实践。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因势利导,诱导学生创新。如教学云时,结合这首歌曲中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适宜引导学生创新。教师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先运用直观、感性的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展现“水在大自然中循环”的动感画面,随着轻轻的背景音乐,教师如解说员般描述:“地上的小水珠受到太阳的照射以后变成水蒸汽冉冉地上升,它们越积越多,变成了云,云在空

7、中飘呀飘呀,遇冷后化作小雨点落下来。”接着,教师问:“小雨点落下来除了能浇麦田,还能浇什么?”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蔬菜、瓜果、树木然后,一段极富动感的前奏音乐又一次打开了学生的想象大门,学生仔细倾听这段音乐后,教师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转化成动作表现出来。学生们感到音乐在“上升”,创编了许多优美、新颖的动作表现音乐:“花朵在绽放”,“小树在长高”,“水蒸汽在上升”在创编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懂得了雨点来自云这一科学道理,还在自然状态下得到了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3设置情景,引发创新创造能力 音乐作为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使学

8、生很快地进入音乐,把自己的理解、感受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创设情境的手段多种多样,如讲故事、观看绘画和音像资料、即兴表演、运用电脑多媒体等,只要灵活运用,定能营造美好的创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新。例如,在学习下雨真好这一课时,教师先请学生闭眼听一段描绘雨声的录音,淅淅沥沥的雨声一下了把学生融入大自然。教师问道:“同学们,你愿意告诉我你雨中的心情,并让我知道你雨中的故事吗?”有学生说:“我最喜欢下雨了,因为下了雨我可以在水塘里玩水,可有趣了。”还有的学生讲了雨天发生的故事接着,教师运用多媒体电脑显示一幅幅极富诗意又带生活气息的连续画面:“池塘里的小雨点”,“戴斗笠的男孩”,“打荷伞的女娃”伴随着歌

9、曲的旋律、小雨的“唰唰声”,教师又问:“如果这是首歌曲,你能给它起个什么歌名?”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各不相同,所以他们的回答也是各具特点:“雨中小唱”、“童年的雨天”、“下雨真好”学生的思绪在雨景中延伸、想象在雨景中扩展、创造在雨景中体现。就在这一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旋律节奏的特点,联系自己的经历,为歌曲编配歌词,可以独立创编,也可以多人合作完成。在填词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很兴奋,也很投入,创编的歌词富有个性色彩,真实现时贴近生活,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创造力。最后师生共同参与比较、分析、评价,并试唱体验。在教师设置的富有情感的意境中学生用心去唱自己编的歌,再次感受到创新的愉悦。4、建立平等互动的师

10、生关系教师要从传统的主导者变为指导者、合作伙伴,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使其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尊重学生对音乐的独立思考和不同理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建立一种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敢于创新。5、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实施计划对于低年级孩子的创新潜能开发可以从动作,简单的歌词创编入手,低年级的孩子都比较活泼好动,可以结合歌曲,让学生动动脑筋运用身体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出动作律动表现出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开发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试着创编简单的歌词,由于他们对具体的形象记忆更深刻,所以创编的都是动物的形象叫声,和身边的事

11、物。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所以创新的范围可以更广泛,难度也可以加大。可以有节奏、旋律、歌词、舞蹈动作、课本音乐短剧的创编,歌词的创编不应该只是具体的形象可以有一些抽象的情感表达。也可以鼓励学生创造出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演唱歌曲和演奏乐器的形式,通过“音乐会”“特长展示表演”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根据学生个人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培养和发挥他们具有个人特点的创作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即兴发挥,活跃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6、鼓励与评价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表现都会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有师评、生评和自评。,以使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对自己音乐学习活动的不断反思,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在以后的创造活动中更轻松,能力得到进步。应该尊重学生的每一个小小的想法、灵感和创造。让他们尽情发挥想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因此,教师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创设出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不断鼓励学生去发现、去认识、去创造,让学生有展现自己才华和表现自己想法的机会,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为新世纪培养出新型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