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吃小米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38326044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教你吃小米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医教你吃小米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医教你吃小米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教你吃小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教你吃小米(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医教你吃小米 中医教你吃小米【关于小米的中医介绍】小米是五谷中养生保健的佳品。中医认为,同是种子,数量越多则能量越大,滋补力就越强。故天生万物,独厚五谷,五谷中粟米最佳。粟米又称小米、谷子、粟谷。小米春种秋收得天地之气最全,得土气最厚,为脾之果,最养脾胃。小米味甘、咸,性凉,味甘色黄入脾胃经,味咸入肾经。小米乃五谷之首,既养先天之本脾胃,又养后天之本肾脏,成为养生保健之佳品。【营养价值】小米含蛋白质,比大米高。脂肪1.7克,碳水化合物76.1克,都不低于稻、麦。一般粮食中不含有的胡萝卜素,小米每100克含量达0.12毫克,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除食用外,还可酿酒、制饴糖。小米粥是

2、健康食品。可单独煮熬,亦可添加大枣、红豆、红薯、莲子、百合等,熬成风味各异的营养品。小米磨成粉,可制糕点,美味可口。小米的芽和麦芽 一样,含有大量酶,是一味中药,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小米粥有安神之效。中国北方许多妇女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小米熬粥营养价值丰富,有“代参汤”之美称。由于小米不需精制,它保存了许多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米中的维生素B1可达大米的几倍;小米中的无机盐含量也高于大米。对于很多人来说由于米量较少,所以很难喝道真正的小米粥,建议有兴趣者,去产区的农村农户家里亲自体会一番,必定让你大开眼界。除了丰富的铁质外,小米也有蛋白质,复合维他命B、钙质、 钾、纤维等等

3、。因为小米性质是碱性的,所以烹煮时,不需要加太多的盐或干脆不用盐煮。小米的淀粉含量高(约70%),是一种能量食物。和其他谷物一样,小米中钙、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和维生素B12含量很高。蛋白质含量在不同类型的小米中变动很大,一般介于5%20%之间,平均为10%12%。小米中蛋白质的质量常优于小麦、稻米和玉米,但是必需氨基酸中的赖氨酸含量低。营养分析 小米因富含维生素B1、B12等,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效; 小米具有防止反胃、呕吐的功效; 还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可以使产妇虚寒的体质得到调养,帮助她们恢复体力; 小米具有减轻皱纹、色斑、色素沉着的功效。【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说,小米“

4、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小米又有粟米、白粱粟、粢米、黄粟、稞子、谷子等名称,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仁。原产中国,以山东、河北、东北、西北等地区栽培最 多。按黏性分糯粟和粳粟两种。立秋后采收。以粒大、饱满、均匀为佳。功用主治1、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2、小米内含有多种对性有益的功能因子、能壮阳、滋阴、优生。【适宜与禁忌】一般人均可食用;小米是老人、病人、产妇宜用的滋补品;气滞者忌用;素体虚寒,小便清长者少食;小米以颗粒饱满、充实、色鲜为佳,发霉变质不宜食;小米为大众喜食之品,食疗以不使用化肥农药的有机小米最佳。【搭配宜忌】【小米

5、+桑葚】=保护心血管健康【小米+红糖】红糖益气补血,小米健脾胃补虚损,两者搭配可补益气血。【小米+肉类、黄豆】所含的氨基酸种类不同,互相搭配可提高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小米+大米】营养互补,搭配食用提高营养价值。【食物相克】小米忌与杏仁同食。【小米+杏子】 小米中的磷等矿物质于杏所含的果酸结合,会产生不易消化的物质,易导致呕吐、腹泻。【小米+虾皮】小米和虾皮性味不和,同食会致人恶心、呕吐。【小米+醋】 醋中含有机酸,会破坏小米中的类胡萝卜素降低营养价值。【推荐几个小米治病的小偏方】1、补元气季羡林先生活了98岁。他的长寿秘诀就是每天喝小米绿豆粥,小米补元气,绿豆解毒清火。2、降血压小米200克

6、,莲子10克,煮粥。对心火旺高血压有效果。3、养胃小米200克,生姜6片,煮粥。对胃病有效果。4、治疗重症肌无力小米200克、黑芝麻40克、黑豆30克、核桃5枚、大枣6枚、花生米8粒、枸杞30粒、生山药10克,用豆浆机打汁,每早空腹喝三杯。【相关食谱】1、小米红糖粥小米100克,放沙锅中加水适量煮粥,加适量红糖,米熟后食用。用于体弱者补益或产后气血不足的调补。2、小米山药大枣粥小米100克,怀山药30克,大枣5枚,红糖30克,共煮粥食用。可健脾胃、益气血。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之泄泻及气血不足体质的补益。3、小米山药糊小米与怀山药等量,炒黄,共研细末,加水煮糊调白糖食用,用于小儿调养或小儿消化不良。

7、4、小米黄芪粥小米50克,大红枣15枚,黄芪15克煮粥,加红糖适量食用。主治产后体虚。5、小米半夏汤小米15克,制半夏45克,水煎服。适用于脾胃不和引起失眠。6、小米芝麻糊小米500克磨面,炒黄,芝麻180克炒黄打碎,每次取小米面30克,芝麻10克,白糖酌量,白开水300毫升调服,早晚各1次。7、小米蒸排骨排 骨200克,红心红薯1个约200克,小米半杯,调味料:料酒1大匙,生抽1大匙,糖1茶匙,盐1茶匙,姜蒜粉1茶匙,蒜末1茶匙,姜末1茶匙做法:(1)小米淘洗干净加适量的水浸泡20分钟(2)排骨洗净,切小块,加入调味料腌制20分钟。(3)浸泡好的小米沥干水分,加入1茶匙盐,1茶匙姜蒜粉,拌匀

8、。(4)将腌制好的排骨加入小米中拌匀(5)红薯去皮切小块,放入蒸碗内垫底,表面铺上排骨,移入蒸锅,蒸30分钟即可。小诀窍:(1)小米不宜浸泡太久,避免营养过度流失。(2)除红薯外,也可以用土豆、香芋垫底,主要是为了吸收排骨流出的汤汁。(3)也可以将排骨换成五花肉,这样更肥美。(4)用高压锅来蒸,排骨和小米会更加软糯。8、小米鸡蛋粥【制作】先以小米煮粥,取汁,再打入鸡蛋,稍煮。【用法】临睡前以热水泡脚,并饮此粥,然后入睡。【功效】养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烦躁失眠。9、鲢鱼小米粥【配料】 活鲢鱼1条,丝瓜仁10克,小米100克,葱花、姜片、香油、味精、精盐各适量。【特色】 此粥有通经下乳作用。适于

9、产后乳少者食用。【做法】(1)将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去刺,切成片,放入盆中,加葱、姜、香油、精盐拌匀,腌渍片刻;小米淘洗干净;丝瓜仁洗净。(2)锅置火上,放入小米、丝瓜仁、适量清水煮粥,等粥将熟时,加入鱼片再煮片刻,鱼熟加入味精即可。【特点】肉嫩味鲜,爽口。10、小米南瓜粥【原料】:小米100克,水10杯左右,南瓜1-2斤,冰糖或蜂蜜少许。【做法】:米洗净,南瓜去皮剔瓤,切成1/2寸的丁状或片状,放入水内,煲约30分钟,稍闷片刻,加入冰糖或蜂蜜即可。南瓜能刺激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预防糖尿病。单用小米熬成的粥偏稀,与南瓜熬刚刚好中和了南瓜久熬后的粘稠,熬出的粥色泽金黄,喝起来甘香清润,有

10、解热降暑之功效。【选购指南】1、优质小米米粒大小、颜色均匀,呈乳白色、黄色或金黄色,有光泽,很少有碎米,无虫,无杂质。取少量待测小米放于软白纸上,用嘴哈气使其润湿,然后用纸捻搓小米数次,观察纸上是否有轻微的黄色,如有黄色,说明待测小米中染有黄色素。另外,也可将少量样品加水润湿,观察水的颜色变化,如有轻微的黄色,说明掺有黄色素。2、优质小米闻起来具有清香味,无其他异味。严重变质的小米,手捻易成粉状,碎米多,闻起来微有霉变味、酸臭味、腐败味或其他不正常的气味。3、优质小米尝起来味佳,微甜,无任何异味。劣质小米尝起来无味,微有苦味、涩味 及其他不良滋味。【鉴别方法】1、染色小米的表象。在农贸市场上,

11、曾发现一些经过染色的小米在出售。所谓染色,是指小米发生霉变,失去食用价值,投机商将其漂洗之后,再用黄色素进行染色,使其色泽艳黄,蒙骗购买者。人们吃了这种染色后的黄色米,会伤害身体。2、染色小米的感官鉴别法:色泽:新鲜小米,色泽均匀,呈金黄色,富有光泽;染色后的小米,色泽深黄,缺乏光泽,看去粒粒色泽一样。气味:新鲜小米,有一股小米的正常气味;染色后的小米,闻之有染色素的气味,如姜黄素就有姜黄气味。水洗:新鲜小米,用温水清洗时,水色不黄;染色后的小米,用温水清洗时,水色显黄。3、染色小米的化学鉴别法:取样品25克置于乳钵中,加入25毫升的无水乙醇,研磨,取其悬浊液25毫升,置于比色管中,然后加入10%的氢氧化钠2毫升,振荡均匀,静置片刻,观察颜色变化,如果是桔红色,说明小米是用姜黄素染色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