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康复期的中医饮食调护

上传人:xian****hua 文档编号:138308064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脾胃病康复期的中医饮食调护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脾胃病康复期的中医饮食调护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脾胃病康复期的中医饮食调护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脾胃病康复期的中医饮食调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脾胃病康复期的中医饮食调护(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脾胃病康复期的中医饮食调护 脾胃病是指发生在食管、脾胃、肠道的一类内科病证,病程较长,病情容易反复发作。中医学十分强调病后康复期的调护,而饮食是营养机体、维持生命、保证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中医历来重视饮食调护,素有“药疗不如食疗”之说1,我们运用中医理论,给予康复期病人有关中医饮食调护方面的指导,取得了良好效果,对脾胃病人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现介绍如下。 1饮食调护原则 1.1因人而异 根据病人平素体质和病情的不同选择饮食,脾胃虚寒者宜多食性味辛热的食物,如葱、姜、韭菜、蒜等;脾胃虚弱者宜食健脾和胃之品,如红枣、山药、扁豆、莲子肉等;胃热素盛者宜食干寒生津之品,如梨、藕、甘蔗、蜂蜜等;气机阻滞

2、者宜多食健胃理气之品,如萝卜、佛手、金橘等。 1.2饮食有节 饮食有节,就是节度与节制,饮食要以适量为宜,过饥过饱都会发生疾病。因此,要养成细嚼慢咽、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一般病人每日三餐即可,病灶明显活动期可采用少食多餐。每餐应以七分饱为宜,勿到十成饱,使胃形成自然的作息规律,有助于脾胃运化功能的恢复,同时也减轻了食物对胃的机械性刺激,并能保持良好的食欲。不可过饥时进食,以免胃酸分泌过多而刺激胃粘膜。三餐的分配也要合理,早餐应吃得好,午餐要吃得饱,晚餐宜吃得少。尤其是早餐更为重要,因为清晨胃是处于一个空虚状态,而胃液对空虚的胃黏膜有“消化”作用,易引起胃溃疡、胃炎、胆道疾患等。而晚餐后病人活动

3、减少,应避免进食难消化的食物,以免食滞不消,损伤脾胃。 1.3平衡膳食 饮食主要依靠脾胃消化吸收,如饮食失宜,首先会损伤脾胃,尤其对于消化系统病人来说,选择适当的饮食能起到“祛病而安脏腑”的作用。因为合理的饮食调节,可抑制胃酸的分泌,减轻胃的负担,保护脾胃的功能,从而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1.3.1少食肥甘,清淡为宜 饮食以清淡为宜,少食肥甘厚味之品,如动物脂肪、甜腻食品、煎炸食品,以免湿热痰浊内生,郁久化燥,灼伤脾胃。 1.3.2饮食清洁,不易偏嗜 要注意饮食卫生,食用清洁的饮食,不食腐烂变质食物,防止不洁食物进入人体,引起胃肠疾病。适当调整日常饮食,注意饮食的多样化,以保证人体活动所需的各种

4、营养,应避免饮食偏嗜,以免造成某些营养的缺乏或摄入过剩,出现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偏盛偏衰,而加重病情。 1.3.3冷热适中,软硬有度 食物的温度要适当,一般阳证病人喜冷饮,阴证病人喜热饮,但是不能完全依病人的饮食喜好而定,脾胃病人的饮食不可过冷过热,一定要冷热适中。若食物寒温失宜,不仅会对胃肠道产生不良刺激,而且长期食入过软食物,可使咀嚼功能减退,反射性地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而影响食欲及脾胃功能。因此饮食一定要软硬适度,使病人既有食欲,又易消化、富有营养。 2运用食疗的注意事项 2.1食药同源 中医学认为“食药同源”,许多食物既可以食用,还可以作为药用,如大枣、百合、莲子、山药、白扁豆、茯苓、山

5、楂、生姜、葱白等;也有一些中药被视为药食兼用之品,如枸杞子、首乌粉、冬虫夏草、金银花、西洋参等。 2.2顺应四时 中药与饮食均有四气五味及归经之说,即寒热温凉、辛甘酸苦咸以及归经理论。所以在饮食调护中要恪守饮食四气理论,顺应四时气温变化和饮食的性能,饮食宜忌要随四季气温而变化,这正符合中医学的“天人相应”观。春季阳气生发,食宜清淡,少食助热之品;夏季炎热酷暑,多夹湿气,湿困脾胃,多表现为纳呆、脘胀或吐泻,所以夏季不宜过食生冷油腻,以免伤脾阳而蕴湿浊;秋季气候干燥,宜食润肺生津食品,忌食寒凉之物;冬季宜食补温热性食物,冬至后可服适量膏剂补品。 2.3遵守禁忌 在服用中药时,应谨慎用膳,须守禁忌,

6、以期达到最佳药效。如白术忌桃李、荆芥忌鲫鱼、蜂蜜忌食葱、鳖甲忌苋菜、细辛忌生菜、茯苓忌食醋、黄连忌猪肉等。服用中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鱼腥类及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冷饮、狗肉、鱼虾、大蒜、浓茶、烈酒等,防止与中药发生不良反应,。服用人参类补品时,应忌食具有顺气和破气作用的食物,如萝卜等,防止肠蠕动加快,使药物排泄过快,而影响人参等补品的吸收。 3小结 饮食调护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合理搭配食物,利用中医饮食的辩证施治,根据饮食的性味进行辩证调和,使五脏各得其味而维持和恢复其正常功能2。因此运用中医理论指导病人科学用膳,可以减少疾病的诱发因素,维护胃肠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疾病得以顺利康复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卢咏梅,谢华民,黄李双.食疗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97-698. 2李晓珠,李琦.中医护理工作中饮食调护与药效的探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0,21(3):4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