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设计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38210047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公共空间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共空间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共空间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公共空间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空间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公共空间设计公共空间,狭义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广义是指公共空间不仅仅只是个地理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进入空间的人们,以及展现在空间之上的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这些活动大致包括公众自发的日常文化休闲活动,和自上而下的宏大政治集会。1. 概述室内公共空间设计定义和关联2. 1.1.室内设计:又称室内空间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在建筑内居住、行为等要求下的环境设计。是建筑内部空间应用的深化设计。是空间形式化再现行为意愿的过程。1.2.建筑设计:又称建筑空间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居住、行为于内部和外部的不同要求而进行的空间

2、设计,建筑设计的动机旨在强调建筑空间内与内、内与外、外与外的行为关联。1.3.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建筑设计更注重空间的建造及空间的骨架作用。建筑设计重在创造总体和综合的时空关系,主要解决建筑的基础使用功能问题,强调建筑内部与外部的形式以及建筑构造等问题。室内设计实际就是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是围绕着建筑应用行为空间的深化改良设计。室内设计更注重内部空间行为形式的细化塑造,主要利用空间界面的形式塑造,空间形式语言对生理的作用和心理的引导。室内设计更强调形态的塑造和细部的处理,材料的质感、纹理、色彩以及灯光的运用,所以室内设计又比建筑设计更加细腻,更加具体。1.4.室内设计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围

3、构建筑内部的空间界面形式塑造(墙地顶)、空间通与隔的再造改良(门窗隔断)、辅助行为的构造设施(家具台柜橱库)、空间行为的导向塑造(围隔形式虚实向势)、符合空间行为要求下心理精神的外在形式表现(陈设装饰与象征主义)、采光照明的优化(自然照明人工照明)、新风排风的制造改良(空间行为的物理条件及规范)、温湿调控(空间行为的物理条件及规范)、以及空间设计的形式语言和美学原则(视听嗅触味、造型色彩肌理声音采光通风)等等室内空间设计涉及建筑学、形式美学、工程学、材料学、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如果再断增加不同地域文化及相关历史知识的了解见识,会对丰富设计语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5.室内公共空间

4、设计:相对于室内私有空间而言,室内公共空间设计更强调的是满足公众行为需要的室内空间设计。室内公共空间设计是通过对行为、环境、文化、时代、习俗、理念、科技以及生理和心理等因素的综合思维进行的空间设计,旨在改善公众的物理生活环境,提高公众精神生活质量。物理环境设计包含空间使用性和经济性两个因素:室内设计的实用性是室内设计的基础问题,主要考虑物质条件的科学应用,如,室内空间的行为划分、导向隔通、家具设施、安保储藏、采光通风等要符合科学和法规,主要满足人们生理需求。室内设计的经济性则是提高室内环境效率的途径,体现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有效利用上,室内一切物质设备,必须精密预算,才能保持长期的价值,发挥财

5、力资源最大的效益.精神环境设计包含空间艺术性和象征性两个因素:室内设计的艺术性是指形式要素造型、色彩、材质、照明等因素须满足形式美学原则,以达到取悦感官,鼓舞精神的作用。室内设计的象征性是指空间的形态塑造应带有人格、地域、时代、民族、文化、等风格的象征性,可以反映出不同的个性特色或不同的格调,满足和表现个体和群体的特殊精神品质和性格内涵,使人们在有限的物质空间条件下可以获得无限的精神感受。室内设计力求做到生活科学与生活艺术的统一。1.6.室内公共空间与室外公共空间的关系: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有相互的关联性。从独立性上看,室内公共空间可以根据室内空间功能的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可以因为建筑围隔、采光

6、、通风等结构因素的改变摆脱室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歌厅需要摆脱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展厅,需要摆脱室外光线的不确定性对展品的影响。从关联性上看,室内空间是建筑空间的延伸,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仍然需要考虑内外空间的关联性,如,室内空间所处于建筑的位置、室内空间间的功能关系、内外空间的导向、内外空间的统一与过度1.7.现代室内公共空间的设计趋势空间设计须要满足不断日益变化的行为要求行为决定功能决定空间空间满足功能满足行为空间设计须先确立行为需要、功能定位1.8.室内设计师的基本素质1.掌握空间构成的基本原理:通与隔、2.了解基本建筑设计知识:梁柱拱,天地顶,围隔与限定,采光、照明、通风,特别是对建筑

7、单位功能分析,平面布局,形态塑造的心要知识,以及对总体环境艺术和建筑艺术的理解和素养。3.了解建筑装饰材料,建筑装饰结构,施工技术方面的知识。4.了解或熟悉相关学科知识,如环境心理学,设计心理学,系统工程学,人体工程学,生态学等,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5.具备交好的艺术素养和设计表达能力,对历史传统,人文风俗,乡土风情有所了解或熟悉。6.了解相关室内设计的规章和法规知识,如:防火,安全,残障,标准,招投标法规,工程管理与合同标准等。7.具有将知识应用与设计实践的能力。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2.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的举例分类2.1.大厅、廊道空间设计室内公共空间强调空间秩序,

8、门厅空间是室内空间的起点和终点,廊道空间是门厅空间与其他空间相连的过度空间。大多数公共空间的门厅设计需要宽敞的尺度、明亮的照度,是整个公共空间疏导分流的开始阶段,从生理和心理上均需要给来宾带来良好的行为导向及恰当的心理暗示。厅廊空间设计需考虑的因素:1.从形式构造到功能构造均要体现整个室内公共空间的性质,要简化特征、强调主题。2.舒适安全。3.宽敞明亮。4.导向明确,一目了然。2.1.1.共享大厅共享大厅在大型酒店、商场较多见,其特点如下:1.行为功能分区全:接待咨询服务区、休息等候区、便利商业服务区、电信商务服务区、茶吧餐饮、休闲功能区等2.空间功能外更强调观赏性:山水绿植景观装饰区隔、艺术

9、珍玩摆件陈设、灯箱海报装饰照明、空间动静巧思分区等3.空间大、构成关系多:内空间分隔、共享过度主次,大尺度、大包容、2.1.2.门厅空间一般体现在中小酒店、商场、写字楼2.1.3.走廊空间2.2.办公、演艺空间设计2.3.文教、阅览空间设计2.4.医疗空间设计2.5.健身、娱乐空间设计2.6.酒吧、餐饮空间设计2.7.商业、展示空间设计2.8.宾馆、客房空间设计3.室内公共空间设计原则3.1.满足空间功能是空间设计基本原则最初因为自然构造带有某些天然功能(躲避风雨、严寒、酷热、攻击、汇聚、交流),后人们开始模拟自然进行建筑建筑原本是为了模拟自然庇护下的生存环境和行为方式建筑=制造生存、生活的方

10、式=住、行随着建筑条件的改变,建筑规模的扩大,建筑的形式和目的不再简单,满足空间行为功能成为建筑的主要目的,建筑的形式、程度均围绕着行为功能而进行功能设计=满足行为的构造设计空间功能=使用功能+象征功能空间形式=空间围隔+行为构造区分行为塑造行为空间设计=空间功能的围隔与构造设计功能+形式+程度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深度量化了建筑的目的和行为,因为室内空间功能不同,室内空间围隔的形式和程度也各有不同,如:满足商业贸易行为功能的公共空间-商场、超市、会展、写字楼满足教育传承行为功能的公共空间-教室、图书馆、博物馆、画廊满足医疗监护行为功能的公共空间-医院、疗养院、孤老院满足金融交易行为功能的公共空间

11、-银行、证交所、保险公司满足公共交通行为功能的公共空间-车站、码头、机场满足旅行居住行为功能的公共空间-列车、船舱、机舱、酒店、旅馆满足餐饮娱乐行为功能的公共空间-餐厅、酒吧、茶馆咖啡馆、歌厅、舞厅、剧院、影院、满足运动健身行为功能的公共空间-体育场馆、健身中心满足美化休闲行为功能的公共空间洗浴中心、美发中心、美容院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空间的功能性从注重使用功能开始向注重象征功能转化。一个好的室内空间不仅要有高质量的物理条件,还需要恰当舒适的精神条件,空间形式因素的抽象象征是解决精神环境的主要手段。使用功能强调科学合理,象征功能强调美化舒适。3.2.空间的使用功能物理环境设计空间的使用

12、功能来自人们行为习惯、行为科学诸多规律特征的合理性认识,物质环境设计重在强调:住与行、流量与容量、空间围隔构造是否合理区分了关联行为、空间构造是否科学高效塑造、了行为目的、材料能源环保性、光、风、温、湿调控等环境指标是否符合人的行为需要。围隔:动、静、通、留。势、向、力、场、设施:桌、椅、台、柜、橱、库。辅助行为围绕行为与使用的考虑包括:坐、卧、跑、跳、快、握、推、抓、靠、听、说、赌、写、看、吃、喝、排、洗、收纳、储藏、区类、遮盖。3.3.空间的象征功能精神环境设计空间形式的象征性来自人们对自然社会诸多规律特征的普遍认识,(属于潜意识,惯性认识的利用。)精神环境设计重在强调精神环境与物理环境的

13、协调统一。(风格:对过往形式的联觉,有意识的进行风格塑造。)进入不同的室内公共空间,人们会感受到不同的气氛和意境,好的气氛与意境来自于环境形式与环境行为的协调统一,否则会产生某些逆向性感受,甚至会导致空间功能的低效。(使人们对功能、人格、价值等信息产生通感转移的效果)象征性的设计主要是利用对物象视听嗅触味所及之各类信息抽象特征的重组再造(造型、色彩、肌理(具体表现),声音、光色、时间、地域、气候、民族、习俗、建筑、服装、文化、历史、政治、军事、健康强壮、疾病虚弱),使人们产生通感移觉得效果。象征性设计的三个内容:人格属性:性别、年龄、职业、状态、民俗、习俗、地域、历史功能属性:空间的行为需要价

14、值属性:高档、中档、抵挡奢侈、耐用、快递4.室内公共空间围隔形式程度与使用常态4.1.空间围隔形式:裸构型空间、封闭型空间、开放型空间、动态型空间、静态型空间、悬浮型空间、流动型空间、模糊型空间、共享型空间、包容型空间、中性型空间、交错型空间、立面凹陷型空间、立面外凸型空间、下沉型空间、台地型空间、迷幻型空间4.2.空间界面形式:空间界面塑造因素造型、色彩、材质、光影形状功能,墙、地、顶、隔,点、线、面形式,虚、实程度表现结构的面、表现材质的面、表现造型的面、表现光影的面、面与面的过渡、表现层次的面、运用图案的面、表现倾斜的面、表现动态的面、具有趣味性的面、开有洞口的面、模仿自然形态的面、有悬

15、挂物或覆盖物的面、主题性的面、导向性的面、绿化植被的面、运用虚幻手法的面4.3.空间构造隔的形式:使用功能的“隔”、解决行为功能的构造:坐、卧、站,住、行、看,展、演、藏,凳、椅、沙发、桌、台、柜、橱、库,家具、引导台、,务台、广告装置、办公隔断、台地造型、展具货架、储藏间、更衣间象征功能的“隔”、解决心理需求的象征构造:调整心情、制造感观、意境、氛围、情绪,辅助说明空间功能的应用性特征,价值定位、人群定位、文化定位、时代定位、政治阶层定位山水绿植,艺术摆件,雕塑屏风,装饰家具等,艺术化形态构造因为是独立于空间与围隔间的立体,所以常作为空间转化的形式因素5.室内公共空间设计流程5.1.设计定位功能定位,价值定位,人群定位5.2.设计分析空间划分行为功能罗列秩序、功能导向分区、罗列构造整合功能、人流量计算、空间构造使用功能、象征功能表现手法抽象手法、具象手法、从具象或抽象手法中找寻适当的方式,原则是有利于主题、主体特征信息的传达。形式元素提取抽象元素造型色彩肌理照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