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级几何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8182062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06.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二年级几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二年级几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二年级几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初中二年级几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二年级几何(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中几何专题之全等三角形找对应边,对应角对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我们结合实例,针对两个三角形不同位置关系,总结出寻找对应边,对应角的规律:(1)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2)有公共角的,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3)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4)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的边(或最大的角)是对应边(或角),一对最小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角)等.(5)研究线段相等,两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垂直等通常转化为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没有条件,可添设辅助线,创造条件,构造全等三角形,达到目的.二、学海导航【思维基础】 1能够完全 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的顶点叫对应顶点, 的边叫对应边,

2、互相重合的角叫 . 2全等三角形的 相等, 相等. 3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 , , .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还有 .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 ,对应线段(边、高、中线、角平分线) . 5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 .到一个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 的所有点的集合. 【学法指要】 例1如图,已知ABCD,ADBC,F在DC的延长线上,AM=CF,FM交DA的延长线上于E.交BC于N,求证:AE=CN. 思路分析:欲证AE=CN.看它们在哪两个三角形中,设法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结合图形可发现AMEFCN可证. 题设告知AM=CF,ADB

3、C,ABCD.由两平行条件,可找两对角相等. ADBC(已知) 1=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对顶角相等)2=E(等量代换)ABCD(已知)4=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4(等量代换).至此,两三角形全等条件完全具备.在AME与CNF中 3=4 (已证) 2=E (已证) CF=AM (已知)AMECNF (A.A.S)AE=CN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例2.ABC中,ACB=90,AC=BC,过C的一条直线CEAE于E,BDCE的延长线于D,求证:AE=BD+DE.思路分析:从本例的结论知是求线段和的问题,由此入手,很难找到突破口.此时可

4、迅速调整思维角度,可仔细观察图形,正确的图形是证题的“向导”,由此可发现ACE与CBD好像(猜测)全等.那么AE=CD=CE+DE.又BD=CE.那么,此时已水落石出.证明: ACB=90(已知) 2+3=ACB=90 AECE,BDCE(已知) 1+2=9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1=3(等角的余角相等) AEC=CDB=90(垂直定义) 在ACE与CBD中 AC=BC (已知) 1=3 (已证) AEC=CDB(已证) ACECBD(AAS) BD=CE,AE=C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E=CE=CE+DE AE=BD+DE(等量代换) 例3如图,AD是ABC的中线,DE,DF分

5、别平分ADB和ADC,连接EF,求证:EFBE+CF. 思路分析:由结论EFBE+CF很容易与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联系在一块,观察图形,BE,CF,EF条件分散,不在一个三角形中,必须设法(平移,旋转,翻转等)把三者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是打开本例思路的关键.由角的平分线这一线索,可将BDE沿角平分线翻转180,即B点落在AD的点B上(如图)(也就是在DA上截取DB=BD),连结EB,BF,此时BDE与BDE完全重合,所以BDEBDE(两个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就是全等三角形,所以BE=B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AD为ABC的中线(已知)BD=CD(中线性质)BD=BD(已证) C

6、D=BD(等量代换)在CDF与BDF中 CD=BD (已证) CDF=BDF (已知) DF=DF (公用边)CDFBDF (SAS)BF=C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在EFB中,EFBE+BF(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EFEF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EFBE+FC(等量代换)对照结论,只要再证EF=EF 便达目的.由FBDFCD(已证)DF=D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EDA= ADB, FDA= ADC (已知)EDA+FDA= (ADB+ADC)ABD+ADC=180 (平角定义)EDA+FDA=90EDF=EDA+FDAEDF=90EDF+EDF=180 (平角定

7、义)EDF=90在EDF和EDF中 ED=ED (公用边) EDF=EDF (已证) DF=DF (已证)EDFEDF (SAS)EF=EF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EFBE+CF (等量代换)由例1,例2我们可以发现,要证结论成立,必须知道需要什么条件,即要找什么?此时便可由题设,再结合准确的图形便可找到需要条件,使思路打通.再一步步写出找到的条件和依据(即依据的定义,定理,已知,已证等),就可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请同学们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慢慢就熟悉证明的方法了.当条件分散或者直接找不到题设与结论的关系时,此时便可添设辅助线.但添设辅助线不能盲目,要有“的”放“矢”.一要有利于架设结论与题设

8、的关系;二要有利于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三要把分散条件集中一块,有利于沟通关系.把握这几个原则.添设辅助线便可心中有数.架起“桥梁”铺平道路.思路自然顺畅.从例3就向同学们指示了这一规律.望同学们要养成这种添设辅助线的好习惯!在证明几何问题的道路上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思维体操】 例已知:如图,AB=AC,DB=DC,F是AD的延长线上的一点,求证:BF=CF. 揭示思路:本例要证BF=CF,要看BF与CF在哪两个三角形中,即将问题转化为证明全等三角形问题,结合图形可发现BF与CF在ABF与ACF或BDF与CDF中,只要证ABFACF或BDFCDF,由两条思路吸引同学们去探索.结合题设,发现这两

9、组三角形都不具备全等条件,使问题搁浅.但结合题设与图形可发现ABD与ACD却具备全等条件AB=AC(已知),BD=DC(已知),AD=AD(公用边),给证题提供了有利因素.由它们全等可得BAF=CAF,这时证ABFACF(SAS)便没有阻力.同时由ADB=ADC可证BDF=CDF(等角的补角相等),那么BDFCDF(SAS)也很顺利了,两种思路,殊途同归. 扩散一:已知:如图,AB=AC,DB=DC,F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且B,F,C在一条直线上,求证:F是BC的中点. 揭示思路:欲证F是BC的中点,即证BF=CF,与原例所证结论相同,仿原例思路能行通吗?当然是可以的.请同学们写出证明过程.待

10、学完等腰三角形,还有更简捷的证法,那时你们再探索吧!扩散二:已知:如图,AB=AC,DB=DC,F是AD上的一点,求证:BF=CF.揭示思路:F点由AD的延长线上移动至AD上,要证的结论不变,那么证题的思路沿“老路”走还能走通吗?两种“老路”亦然可行.请同学们写出证明过程.扩散三:已知:如图,AB=AC,DB=DC,F是DA延长线上的一点,求证:BF=CF.揭示思路:F点由AD的延长线上移动至AD的反向延长线上,要证的结论亦然不变.那么证题思路仍重蹈旧辙,是否是轻车熟路呢?仍然是一路春风.请同学们完成证明过程.扩散四:已知:AB=AC,DB=DC,F是直线AD上一动点(即点F在直线AD上运动)

11、,点F在AD上不停的运动.你发现什么规律?请说出,并进行证明. (1) (2) (3) (4) (5) (6)揭示思路:因为动点F在直线AD上运动.可出现图(1)(6)六种情况(其中图(3)可看作图(4)的特例).当点F与点D或点A重合时,FB=FC.显然成立,当点F运动至图(3)图(6)的位置时,FB=FC,证明可仿原例证明,请同学们写出证明过程.由此可知,点F在AD上不停动,始终保持FB=FC这一规律,证明略.扩散五:已知:如图,AB=AC,DB=DC,F是AD延长线上一点,求证:点F到AB,AC的距离相等.揭示思路:欲证点F到AB,AC的距离相等,即证FM=FN.由此萌生在角的平分线上一

12、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念头,那么便转化为证明BAF=CAF即可.证明两角相等,通常转化证明两三角形全等.而ABDACD条件具备(AB=AC,BD=DC,AD=AD),则证BAF=CAF垂手可得了.证明如下:证明:在ABD与ACD中 AB=AC (已知) BD=DC (已知) AD=AD (公用边) ABDACD (SSS) BAF=CA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FMAB, FNAC (已知) FM=FN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扩散六:已知:如图,AB=AC,DB=DC,F是AD上的一点,求证:点F到AB,AC的距离相等.揭示思路:F点在AD的延长线上移至AD

13、上,结论仍然成立.可仿扩散五便可一路顺风达到目的.证法留给同学们完成.扩散七:已知:如图,AB=AC,DB=DC,F是DA延长线上的一点,求证:点F到AB,AC的距离相等.揭示思路:当点F在DA的延长线上(如图),结论亦然成立.思路亦然如旧,请同学们自行完成.扩散八:已知:如图,AB=AC,DB=DC,点F在直线AD上运动,那么点F到AB,AC的距离有何关系?请提出你的猜想,并进行证明.揭示思路:本例可仿照扩散四进行探索.请同学们照此完成吧. 由原例扩散,把本单元用一线穿珠的办法连为一体,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所学知识掌握的更牢固,应用的更灵活.在学习时,一定要掌握这种学习方法,它是提高

14、数学素养非常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本例在扩散中,由静到动,栩栩如生.提出猜想,对培养同学们的探索能力恰到好处.不管图形多变化,其规律不变,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抓住万变中的不变,即可一不变应万变,学一例,会一片,诸类旁通,左右逢源.通过以上的学习,对证线段相等,两角相等.两直线平等或垂直等,通常可转化为证明三角形全等,思路便可找到,望同学们在今后学习中不断演练,将会更上一层楼.一、 智能显示【心中有数】 三角形是最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三角形又是多边形的一种,而且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在几何里,常常把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性质去研究多边形,实际上对于一

15、些曲线形,也可以利用一系列的三角形逼近它,从而利用三角形的性质去研究它们.另外,全等三角形是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全等三角形”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掌握了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就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准备.因此,本章内容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本单元又是本章之首,又是推理入门阶段.一定要学好本单元内容.【动脑动手】1. 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D,DFAB,DEAC,求证:DE=DF.2.求证: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小于其它两边和的一半.3.如图,在ABC中,AD为A的平分线,E为BC的中点,过E作EFAD交AB于G,交CA的延长线于F,求证:BG=CF.揭示思路:1.(如原题

16、图).ADBC(已知)ABD和ACD为Rt. AB=AC(已知) AD=AD(公用边)RtABDRtACD (H.L)1=2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DFAB,DEAC (已知)AFD=AED在ADF和ADE中 1=2 (已证) AFD=AED (已证) AD=AD (公共边)ADFADE (AAS)DE=DF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2.延长AD至E,使DE=AD,连结BE. 则AD= AE. 在ACD和EBD 中 AD=DE (由作图知) 1=2 (对顶角相等) BD=DC (已知) ACDEBD (SAS) BE=AC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在ABE中,AEAB+BE (三角形的两边

17、之和大于第三边) AEAB+AC (等量代换) AE (AB+AC) ADAC,AD是A的平分线,求证:BDDC.揭示思路1.证明:在AC上截取AB=AB,连结PB 在ABP和ABP中 AB=AB (由作图知) 1=2 (已知) AP=AP (公用边) ABPABP (SAS) B=ABP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AC=AB+BP (已知) AC=AB+CB (如图) AB=AB(由作图知) PB=BC=PB C=BPC ABP=C+BPC=2C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B=2C又证:延长AB至C,且使AC=AC.连结PC. 在ACP和ACP中 AC=AC

18、 (由作图知) 1=2 (已知) AP=AP (公用边) ACPACP (SAS) C=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AC=AB+BP (已知) AC=AB+BC (如图) AC=AC (由作图知) BP=BC C=BPC ABP=C+BPC=2C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ABP=2C. 即B=2C2、3两个小题证法与此同时相仿,每小题同样可找到两种类似证法,留给同学们研究. 四、同 步 题 库一、 填空题:1.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等四种,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还有 .2.如图1-2-18,已知OCAOBD,C和B、D和A是对应顶点,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是

19、 ,相等的边是 . 图1-2-18 图1-2-19 3.ABC的角平分线AM、BN交于I点,那么I点到 边的距离相等,连结CI,那么CI一定平分 .4.如图1-2-19,已知ABCADE,B与D是对应角,那么AC与 是对应边,BAC与 是对应角. 图1-2-20 图1-2-215.如图1-2-20,已知D在BC边上,DEAB于E,DFAC于F,DE=DF,B=50,C=70,那么DAF= ,ADE= .6.如图1-2-21,已知AB=BE,BC=BD,1=2,那么图中 ,AC= ,ABC= . 图1-2-22 图1-2-23 7.到一个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 .8.如图1-2-22,已知ABC

20、DEF,对应边AB=DE, ,对应角B=DEF, .9.如图1-2-23,已知ABCDEC,其中AB=DE, ECB=30,那么ACD= .10.写出“如果a、b都是正数,那么积ab是正数”的逆命题是 .这个命题是 命题.二、 选择题11.根据下列条件,能判定ABCDEF的是 .A. AB=DE,BC=EF,A=DB. A=D,C=F,AC=EFC. B=E,A=D,AC=EFD. AB=DE,BC=EF,B=E12. 如图1-2-24,已知ABDC,ADBC,BE=DF,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A.3对 B. 4对C.5对 D.6对 图1-2-24 图1-2-2513.如图1-2-25,已知AB

21、D和ACE都是等边三角形,那么ADCABE的根据是 . A.边边边 B.边角边 C.角边角 D.角角边14.具有下列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可以证明它们全等的是 .A. 两角相等,且其对应角所对的边也相等B. 两角相等,且有一边也相等C. 一边相等,且这边上的高也相等D. 两边相等,且其中一条对应边的对角相等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是所有的命题都有逆命题B. 一个命题正确,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正确C. 如果一个整数能被2整除,那么这个数也能被4整除D.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16.如图1-2-26,已知在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AB=8

22、cm,那么DEB的周长为 . A.4cm B.4cm C.6cm D.8cm 图1-2-26 图1-2-2717.在ABC和ABC中,AB=AB,BC=BC,AC=AC,A=A,B=B,C=C,则下列条件组不能保证ABCABC的是 . A. B. B. D.18.如图1-2-27,ABCD中,两对角线AC,BD交于点O,AFBD于F,CEBD于E,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共有 . A.5对 B.6对 C.7对 D.8对19.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为 . 顶角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等腰三角形全等. 有一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的两Rt全等.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 A.3 B.2 C

23、.1 D.020.下列定理中,存在逆定理的是 .A. 对顶角相等B. 凡直角都相等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三、 解答题:21.如图1-2-28,已知A=B,CEAB,DFAB,垂足分别为E、F,AD=BC. 求证:AE=BF. 图1-2-2822.求证: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23.如图1-2-29,已知M是ABC的边BC上一点,BECF。BE=CF. 求证:AM是BC边上的中线.24.如图1-2-30,已知AB=DC,AE=DF,CE=BF. 求斑点:AF=DE.25.如图1-2-31,已知在ABC中,C=90,两个锐角平分线AD、BE交于点O,1=60

24、. 求:AOB和ADC的度数. 图1-2-29 图1-2-30 图1-2-3126.如图1-2-32,已知BO=OC,AB=DC,BFCE,且A,B,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 求证:AFDE. 图1-2-32 图1-2-33 27.如图1-2-33,已知AB=DC,AD=BC,O是BD的中点,过O的直线与AD、BC延长线分别相交于E,F.求证:OE=OF28已知如图1-2-34,AD=BC,AB=DC. 求证:A+D=18029.如图1-2-35,在ABC中,AD为BC边上的中线. 求证:2ADAB+AC.30.已知如图1-2-36,梯形ABCD中,ADBC,AB=DC,在AB、DC上各取一点

25、F、G使BF=CG,E是AD的中点. 求证:EFG=EGF 图1-2-34 图1-2-35 图1-2-37-6参 考 答 案同步题库一、填空题1. SAS、ASA、AAS、SSS;HL 2. C=B;A=D,AOC=BOD;AC=DB,OA=OD,OC=OB 3.AB、BC、AC;BCA 4.AE、DAE 5.30,60 6.ABCEBD,ED,EBD, 7.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8.AC=DF,BC=EF,A=D,ACB=DFE 9.30 10.如果积ab是正数,那么a、b都是正数 假二、 选择题11.D 12.D 13.B 14.A 15.B 16.D 17.D 18.C 19.A 20.D三

26、、 解答题21.【证明】 CEAB;DFAB BEC=90;AFD=90 BEC=AFD. A=B AD=BC A=B (已知) AD=BC (已知) BEC=AFD (已证) RtAFDRtBEC(ASA) AF=BE AF-EF=BE-EF(等式性质) AE=BF.22.已知ABCABC,且AD,AD分别为ABC,ABC的边BC和BC上中线. 求证:AD=AD.【证明】 ABCABC AB=AB, ABC=ABC BC=BC AD,AD分别为BC、BC中线 BD=BD AB=AB (已证) ABD=ABD (已证) BD=BD (已证) ABDABD (SAS) AD=AD (全等三角形对

27、应边相等). 图1-2-2923.【证明】 BECF EBM=FCM CMF=BMF,BE=CF EBM=FCM 已证 CMF=BMF 已知 BE=CF 已知 BMECMF (AAS) BM=MC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故:AM是BC边上的中线.24.【证明】 CE=BF CE+EF=BF+EF CF=BE CF=BE (已证) AB=CD (已知) AE=DF (已知) AEBDFB (SSS) B=C (全等三等形对应角相等) AB=CD 已知 B=C 已证 CE=BF 已知 CEDBFA (SAS) AF=DE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25.【解】 C=90 1=60 在RtECB

28、中 EBC=30 BE平分ABC ABE=EBC=30 ABC=60 CAB=30 AD平分CAB CAD=DAB=CAB=15 AOB=180-(OAB+0BA) =180-(15+30)=135 ADC=90-CAD =90-15=7526.【证明】 BFCE CEO=BFO CEO=BFO (已证) OB=OC (已知) EOC=FOB (对顶角相等) OBFOCE OF=OE OB=OC AB=CD OA=OD OA=OD (已证) AOF=EOD (对顶角相等) OF=OE (已证) AOFDOE A=D AFDE.27.【证明】 AB=DC AD=BC BD=BD ABDCDB B

29、DE=DBF O是BD中点 OD=OB BDE=DBF OD=OB DOE=BOF DOEBOF OE=OF.28.【证明】连结BD,在ABD和CDB中 AD=BC (已知) AB=DC (已知) BD=DB (公共边) ABDCDB (SSS) ABD=CDB(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9.【证明】如图1-2-40,延长AD到E,使AD=DE,则AE=2AD. 在ADC和EDB中 BD=DC (已知) BDE=CDA (对顶角相等) DE=AD (已作) BDECDA (SAS) BE=A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在ABE中AEAB+BE(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ADAB+AC (等量代换). 图1-2-4030.【证明】 ADBC,AB=DC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BAD=CDA E为AD中点 AE=DE AB=DC;BF=CG AB-BF=DC-CG AF=DG AE=DE FAE=GDE AF=DG FAEGDE EF=FG EFG=EGF.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